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莽传记-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胜的决心和意念。若是产生负面心理,那将会后患无穷啊。”

    王莽道:“并非如此,而是我想避开一些事,以后您自会知晓我的用意。嬿儿舜儿隐居了,但是另外的嬿儿和舜儿并没有隐居,他们依旧和我在一起。当然,这事我还在布置当中,筹划代替者的周全。”

    “这事以后再说吧,等你什么时候布置完全了,我再来斟酌斟酌。至于现在,却为时过早了一些。”

    “是有些早,我这只不过是提前和您打个招呼。”王莽说完这事,又转过头对着慕容孝道:“你这一路在囚车当中度过,也颇为不容易,这倒是我亏欠你了。好在史姑娘现在平安抵达,你可安心。等这些闲事都处理完毕,你可用内侍身份待在她旁边,给予她照料。

    等日后我领军返回皇都,你们之间的事差不多就圆满了。当然,这段时间你万万不可随意抛头露面,不要让别人识破你的身份。稍后我就会宣布,你已经被我给处死了。这世上再也没有你慕容孝这么个人。

    还有,史姑娘虽然名义上嫁给了我,但她今后的周全你还需得用心负责,不可玩忽职守。想来你也知道这天下有许多人都想将我除之而后快。

    他们杀不了我,自然而然会对我身边的人下手。史秀英是我名义上的女人,她自然会落在有心人的眼睛里。就像这次,那姬云等人就去驿馆找麻烦了。等到以后我的心愿了结,你慕容世家大事成功,那个时候才是你真正脱身之时,也是你和史秀英彻底在一起之日。”

    慕容孝道:“王大人您放心,这些事我都心中有数,保管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如此甚好,现在天色也快开亮,你先去歇息,养足精神,恢复体力。等有事的时候,我自会招呼你。”

    “是,王大人!”

第五百八十三章、娶妻大喜,九剑齐聚(五)() 
俗话说,洞中方三日,世上已千年。

    时间是最不可琢磨,也是最不可把握。王莽领着王静烟、上官凝萱来到定西关不知不觉间已经过去足足有一个多月有余,并且今日也是王莽和大宛国公主史秀英大婚之日。

    此时此刻,城主李明早已将这个重大喜讯传遍了整个甘肃境。

    特别是定西关,此地的百姓更是沸腾起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贺王莽大婚。

    至于九州其他更加遥远的地区,王莽并没有刻意传讯,但也没有隐瞒。那些世家诸侯高层大人物,基本上先前也都听说过一二,或多或少也派了许些人马前来贺喜,只是这些人马并没有提前去城主府和王莽见面,都想着在婚礼的时候见面送礼。

    此次王莽婚礼大事,他没有安排在城主府,而是安排在了定西关东面一个巨大斗场当中。

    这个斗场本来是军中将士训练之地,也是解决私人恩怨决斗之地,同时也是城主遇到大事,召集百姓商量重大问题之地。

    这个地方十分广阔,足足可以容纳四五万人。

    王莽之所以把场地安排在这里,也是为了更好的符合广大百姓需求,让那些想要观礼的百姓都来参加,不必拘礼。若是安排在城主府,一来地方太小,二来普通百姓也不好去。

    王莽今日大婚这个消息传递出去后,定西关诸多百姓早早就来到了这个斗场,各自安分守己的坐在位置上,等待吉时到来。

    至于斗场四周城墙上,总兵张盛也早就安排了无数将士镇守,旌旗林立,鼓声震天,长矛寒光烁烁,震慑着那些不轨之徒。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这里似乎不是要举行婚礼,而是有高层将领要训话,即将要出征一样。

    由于王莽身份不凡,史秀英更是大宛国公主,因此这个斗场也被修缮的富丽堂皇,威武高大,震撼人心。

    在斗场大门口,有八个人专门负责接待宾客。这八个人有文有武,见多识广,才智非凡,极其擅长处理应急之事,都是李明的心腹。

    这是李明特意安排,因为一般的普通迎宾人物不足以应付这种大场合,只有见多识广之人才能坦然自若,不失面子。

    约莫到了上午九点左右,许许多多的送礼人员开始抵达。这些送礼人员大多数都是一些城主、知府,边疆官吏。他们都十分看好王莽的发展前途,都想着要借助这个机会和王莽结交亲近一下,为以后打好基础。

    就这样,时间又是慢慢流逝,虽然王莽没有刻意广为宣传大婚之事,但那些前来送礼祝贺的城主知府还是络绎不绝,足足有数百号人。

    一转眼,一两个时辰过去,偏向王莽以及中立的中层官吏派来庆贺送礼的人基本上已经到齐。

    王莽仰头看了看天上那轮烈日,喃喃自语道:“普通基层官吏已经来了不少,那些大世家的人现在也该要来了吧?只有他们来了过后,姬云等人才会现身一见。”

    他的话音刚落地,守在门口迎接宾客的人员高声吆喝了起来:“匈奴王国大单于携龙之九子以及左王右王到。。。。。”

    “什么,匈奴大单于来了?左王、右王、龙之九子这些将领也来了?难道他们不怕被人截杀吗?”

    早早落座的诸多百姓、士子、侠客以及那些中层官吏听到这个吆喝,纷纷惊讶起来,交头接耳,十分意外。

    他们没想到王莽的面子竟然这么的大,连匈奴王国的大单于都亲自来送礼庆贺。

    王莽听到声音,当即起身迎了上去。

    当他来到距离大单于约莫二十步位置的时候停下了脚步,拱手笑道:“大单于陛下,左王大人,右王大人,诸位将军,你们怎么都来了?这叫我如何承受得起啊。”

    大单于道:“哈哈哈,当日一战,我甚是钦佩。你大汉有句名言,叫做不打不相识。自那以后,我对王大人你的才华和英雄气概十分的佩服。

    这次你迎娶大宛国公主,为大汉和大宛国解开怨系,我岂有不来之理?况且现在我匈奴和你大汉也结成了联盟,并非敌对。你身为大汉国之栋梁,又是我的邻居,你的大婚,我理当要来参加。如若不然,岂不是天大的遗憾?”

    “陛下言之有理。”嘲风等龙之九子道:“王莽,你当日领军将我等战败,逼回王廷,虽说我等十分恼怒你破坏了大单于征服大汉的计划,但对于你的能力,我等依旧十分佩服。

    我们身为将士,国之私仇是国之私仇,个人情意是个人情意,不能混为一谈。若我们两国处在敌对状态,我自要用尽手段将你击杀。若我们两国不处在敌对状态,我当要和你举杯共饮,如此才是真英雄。”

    “好一个真英雄!”王莽再次大笑:“诸位恩怨分明,不失大丈夫之风,我王莽能结交你们,真乃是我之幸事。我一向不习惯拘泥于礼数,因此这次婚礼我也没有以古老的礼仪方式来安排。若有简陋怠慢之处,还请诸位多多担待。”

    “无妨,无妨,只要有口酒喝,有个位子坐着就行。”大单于道。

    王莽点点头,将这些人引到了左边上方位子坐定下来。

    四周观礼的众人看到大单于等人如此豪迈,皆都心中佩服。认为抛开各种国仇家恨不谈,大单于的确担当的上是大丈夫人物,是真英雄。

    大单于落座后,迎宾人员再次吆喝道:“月氏国宰相布拉德、大宛国大将军曼德罗拉、楼兰丞相颂赞德。。。。到。”

    “轰隆!”

    这些外邦诸国顶层实权人物到来,再次将众人震撼,纷纷目瞪口呆,哑然无语。

    “这。。。这。。。这,自汉高祖开创大汉以来,恐怕也就王大人的婚礼有如此之多的外邦诸国高层人物前来送贺礼庆祝吧?”

    “当年,当年汉武帝迎娶卫皇后,这些外邦诸国都没有人来庆贺啊。中兴之主汉宣帝同样如此。”

    “圣人,圣人,圣人。”

    “王大人真不愧是圣人,他的婚礼竟然能够引动外邦诸国重臣前来祝贺,并且这场婚礼还不是娶正妻,而是娶平妻。若是娶正妻,那么这些诸国的国王岂不是要全来?”

    “这真是千古流芳之大事,万古留名之罕事。”

    “圣人名号,王大人当之无愧。普天之下,除了王大人,还有谁有如此威望,如此魅力,如此崇高声誉?”

    “圣人有云,圣者出,蛮夷慑服,鬼神退避。现在诸国蛮夷都来庆贺王大人婚礼,这足以表明王大人圣人称号实至名归,足以平定天下开创盛世。”

第五百八十四章、娶妻大喜,九剑齐聚(六)() 
王莽在斗场举行大礼,诸国重臣皆有人前来贺喜,甚至连匈奴王国的大单于也来了,这等景象深深把那些宾客、百姓折服。

    他们皆都认为,只要王莽不死,边疆永远安定,没有人会冒犯大汉疆土,堪称定海神针,国之顶梁柱。

    诸国高层的到来,将这场婚礼开端引到了一个高潮,举世同欢,普天同庆。

    王莽本人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诸国高层过来参加自己的婚礼,这一刻他觉得有这些值得尊敬的对手的确不枉此生。

    甚至他深深感觉到,这些人先前之所以敢攻伐大汉,的确是有傲人的本钱。因为就凭他们现在所展露出来的气魄,这就已经远远超越了大汉皇朝其他诸多世家权贵。

    当然,这么多重要人物前来,王莽也倍感有面子,荣光满面喜气洋洋。

    当这些宾客都坐下来后,大单于问道:“王大人,不知我女儿月芷和囚牛将军现在身在何处?他们一向可好?你可否让他们和我见一面?”

    王莽回道:“大单于不必心急,月芷稍后就会出来。至于囚牛,他先前被我派遣出去办理事情,现在他正在赶往这里的路上,毕竟今日他少不得要和某些人解决一些私怨。我估计再有一会儿就能到了。”

    “他和某些人解决私怨?”大单于听到这话,立马眯起了眼睛,听出了王莽玄外之音。

    “嘿嘿,其实我今日会亲自过来,其实也是想解决一些事情。今日盛会,你我两人当要各自了结压在心中的一些旧怨了。要不然这股怨气长时间憋在心中,承为不妥。”

    “的确如此。你我有这层目的,但那些人却还未看明白,由此可见那些人只能嚣张一时,不能嚣张一世。”王莽道。

    大单于看了四周一眼,当看到王莽座位旁边除了坐着王先至和上官凝萱这么俩个长辈外,竟然还有一个并列的座位,顿时他心里就有些狐疑了起来,不知道这个座位是给谁的。

    他想着,这个座位既然正妻王静烟没有坐,薛凤怡也没来,那么就说明这个座位不是给王莽某位长辈或是亲朋好友坐的,而是给一个外人坐的。

    “王大人,不知今日你可有把握应付?还有,今日会有一个特殊的客人要来么?不知那人是谁?”

    “把握不是很大,但也可以马马虎虎应付过去。至于特殊的客人,那人名号不可说,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过来。我只是有种感觉,他今日会到场助我一助。”

    大单于听到这话,立马闭口不言,没有继续深问下去,坦然自若的坐着,静看事情发展。

    在两人说完话后没多久,迎宾的人员又吆喝了起来,“霍相爷信使到,卫御史信使到,王太尉信使到,襄阳刺史钱中阳大人到,大司农唐大人到,钦天监宋大人到,安国候刘大人到,八王爷到,理国公信使到,陛下圣旨到,辽宁霍荣盛大人信使到,陈崇大人到。。。。”

    霎时间,在门口迎宾人员一连喊出了几十个大汉重臣名号。这些重臣要么坐镇一方,要么名传天下,皆都手握大权,无极无量,乃是大汉真正的高层大臣。大汉兴衰成败,基本上都在这些人的决策当中运转。

    王莽正要起身迎接,这时王先至拉住了王莽,“莽儿,虽说你不习惯诸多礼仪,但今日是你大婚之日,迎客之事怎么说也不该由你亲自来。刚刚外邦诸国重臣身份不一样,我等外人不好前去迎接。但现在来的这些人却无妨,我代你相迎便是,你可安心就坐,静等吉时。”

    王莽回道:“那就有劳叔叔代劳了。”

    王先至微微额首,起身朝着来人方向走去,拱手见礼寒暄,气氛融洽。“

    就眼下这些宾客身份地位以及人员规模而言,宛如这次不是王莽娶平妻,而是天子娶皇后,鼎盛气象一展无遗。

    当时辰约莫到了正午的时候,上官凝萱笑道:“吉时已到,可以请新娘前来完礼了。”

    本来依照礼仪,主持这等礼仪的事情不应该由上官凝萱来做,而是由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行事。只是王莽撇弃了这条,让上官凝萱来主持。

    在王莽心中,上官凝萱不仅是他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长辈嫂子。

    长嫂如母,王莽对她除了有无限的爱意之外,也有似大海一般的敬意。王莽认为既然自己名义上娶平妻,那么怎么说也得要自己真正的妻子来主持才行,不能让外人搀和。

    上官凝萱一发话,一旁公孙策的夫人聂霜儿便起身朝着史秀英所在地奔去。

    不出十几分钟,她来到一处小院,看到了穿着火红婚纱披着盖头的史秀英,并且在史秀英旁边,还有王静烟陪着说话。

    聂霜儿道:“王夫人,上官小姐说吉时已到,当请史公主前去完礼。”

    “我知道了。”王静烟将史秀英扶起,同时唤来两个十四五岁未曾出阁的侍女,对着她们道:“你们可替我把公主引到斗场和相公完礼。”

    “是,夫人。”两个侍女一左一右搀扶着史秀英朝门外走去。

    王静烟又道:“史公主,过完今日这一遭,我们也算是可以轻松一阵子了。只是今日这事委屈了你。”

    “不曾委屈。”史秀英笑道:“只要心在一起,身在一起,其他的一些东西也不是不可以抛弃。”

    当史秀英来到斗场入口后,王莽起身前去相迎。

    一旁的李明甩手抖出一条一米于长的大红牵巾,牵巾中间有一个同心结,看起来颇为喜庆。李明将大红牵巾的一端递到了王莽手中,将另一端递到了史秀英手中,由王莽牵引着史秀英进入斗场,拜见长辈。

    当王莽领着史秀英来到距离王先至约莫三丈开外时,他们同时停下了脚步。

    王莽率先躬身行礼道:“侄儿拜见叔叔。”行完礼,他又转向对着其他的诸多宾客道:“拜见诸位大人,今日我和秀英完婚,诸位大人能够在百忙之中抽身前来,我感激不尽。。。。”

    “王大人客气了,客气了。”众多宾客含笑回应着。

    待到王莽走过礼数,史秀英也照模照样道:“侄媳拜见叔叔,拜见诸位大人。。。。”

    众人再次应道:“史小姐无需多礼,快快起身罢。今日乃是你和王大人喜结良缘之日,普天同庆,一切繁文礼数尽可免去。”

    “多谢诸位大人厚爱。”史秀英轻盈盈的言语了一声,然后对着大宛国的大将军曼德罗拉道:“大将军,自今日起我便嫁给了王大人。以后我不能侍奉在父王旁边,因此我父王之事,还望大将军多多出谋划策,替民谋福。”

    曼德罗拉笑道:“公主殿下放心,只要我还在,我自会肝脑涂地替陛下分忧,替百姓谋福。王大人为人中龙凤,您乃金枝玉叶,这次公主您嫁给王大人,这是天作之合,绝世佳缘。臣祝公主殿下和王大人早生贵子,恩爱一生,福寿永享。。。。”

第五百八十五章、娶妻大喜,九剑齐聚(七)() 
俗话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他乡遇故知乃人生三大喜事。

    别说身处高位之人娶妻纳妾,单单普通人娶妻都得要忙活许久,筹备诸多事情,完善各项礼仪,哪怕是现代社会,同样如此。

    现在王莽新婚,他即便是再不顾礼仪,即便是想再简便行事,但有些事情他还是简便不下来,要不然的话,新娘史秀英面上就过意不去。

    他虽然是名义上迎娶史秀英,但在外人眼里,他是实实在在迎娶史秀英,而且还是娶平妻,并非纳妾,更何况史秀英是大宛国公主,地位非凡。

    此刻这些前来送礼庆贺的人皆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或代表,不可小视,浩浩荡荡之间已近上千。王莽也不可能将他们拒之于门外,须得一一请进门说上一两句。

    就这么一个迎接宾客之事,足足持续了一上午时间才算是完毕。

    作为此次婚礼主角之一的史秀英看到这么一个盛况,她也不禁在内心深处感叹连连,觉得王莽的面子和威望的确是太大了,远远超越了大汉皇朝任何一个王公权贵。

    她想着,要是王莽正二八经的筹备婚礼,下达请柬,邀请宾客。那么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得有多少?恐怕一两天时间都迎接不过来吧。

    这种场面是她作为一个女人最想看到的场景,希望全天下的人都来庆贺自己的婚礼。

    “虽然今日不是慕容孝娶我,但这个场景也足以让我终生难忘了。想来大汉天子迎娶皇后也没有这么多的权贵来庆贺吧?最少大单于他们不会来庆贺。”史秀英暗暗道。

    上官凝萱见着吉时已到,诸多礼仪也以完毕,站起身朗朗道:“天地交泰,新郎新娘一拜天地。”

    王莽闻言,拉着大红牵巾和史秀英一同转身,朝着门外东面方向拜了三拜。

    “世俗轮回,二拜长辈亲友。”上官凝萱又呼道。

    王莽和史秀英转过头,对着坐在上位的王先念和上官凝萱拜了三拜,之后又对着诸多宾客躬身行了一礼。

    “阴阳共生,夫妻对拜。”上官凝萱欢欢喜喜的说道。

    她话音一落,王莽便和史秀英相互对拜起来。

    “礼毕,新人敬茶。”

    进入了婚礼最后一个重要敬茶礼仪程序,上官凝萱感觉浑身轻松,满脸喜气之色。只要走过这个程序,那么此次婚礼之事可以说基本上圆满完结了。

    虽说这次王莽是名义上迎娶史秀英,但上官凝萱还是不想看到有意外发生,只想圆圆满满的把这个程序走完,不希望中途有人来破坏。

    在某种程度上,她把自己代入到了新娘的角色当中,觉得今个儿是自己和王莽成亲,而不是史秀英。

    在一旁侍奉的两位侍女听到这话,捧上两杯茶水走到了新人跟前。

    王莽和史秀英各自取了一杯,再次走到王先至和上官凝萱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