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莽传记-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隔一个多月,当他领兵来到此处后,便令将士隐伏下来,落草为寇,暗中打通(四川)梁州甘牧郡到西宁郡的路径,扫灭在这段路程上的各路匪寇,确保援军能够无声无息顺利抵达。

    本来在青海省域,也有月氏国、大宛国、楼兰国数万兵马攻打,十分混乱。

    但是此地本土势力不甘坐以待毙,各路刺史诸侯纷纷联合,组成了一个联盟,一起对抗外族敌军。

    同时,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还有一股不明的势力插手到了其中,配合联军攻打楼兰国联军。

    这股势力强横无比,高手如云,战将如雨。他们一惊出现,就以横扫八方之势,一举击溃了楼兰国联军,致使他们损失惨重,无力图谋整个青海省域。

    这股神秘势力打败了楼兰国联军后,他们并未继续远征,更未插手甘肃战事。他们只是潜伏了下来,不理会外事。

    他们的出现,给了诸多势力一个震慑。

    似乎他们在无声宣告,告诉外族联军,你们可以攻打大汉九州其他任何地区,但是绝对不能染指青海。

    有了他们的干预,青海战局很快就平复了下来,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事一样。

    并且当匈奴大单于和囚牛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也都不敢太过分心,不敢继续增兵青海,传令各路兵马撤军回防,只一心攻打甘肃防线。

    青海省域因为有了这样的变故,才使得王先至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很快就在暗中打通了从西宁郡连接梁州甘牧郡的一条大道。

    至于负责引路传令的景升、韩立两位将军,他们在取得了天汉营五大统领的援助后,领着五万天汉营精锐骑兵,直奔西宁郡,会师王先至。

    在此路途中,这么多兵马凭空出现,自然难逃各路诸侯刺史的探查。

    不过还未等景升、韩立两人用王莽和天子刘欣的名头震慑,他们却发现这些诸侯刺史竟然把自己这些人马当做了先前突兀出现的那股势力。

    因为最先出现的那股不明势力太过强盛不说,还十分之神秘,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来自哪里,无法得知归谁统领。

    现在这些州郡刺史发现了景升、韩立的兵马后,纷纷闭口不言,不敢派兵拦截过问,权当没看见。

    他们都以为,这些人要再次对关外的楼兰国联军出手了。

    景升、韩立以及天汉营五大统领得知这个情况后,自然不会和他们解释什么,安心理得借用了那股不明势力的名号,领军穿过他们管辖的州郡。

    狐假虎威,他们用上了狐假虎威这个策略。

    如此这般,天汉营五万大军竟然一路畅通无阻,像是得到了天神相助一样,一路十分之顺利。

    天汉营的五大统领心里虽然十分疑惑,不清楚王莽让自己领兵来青海疆域的意图,但是他们也都没有过问,十分配合景升、韩立两人的指令,完全服从他们的调遣。

    到了第二月的时候,他们这五万大军顺利和王先至接上了头,会师在了一起。

    会师后,他们并没有做出任何行动,全部隐伏了下来,等待王莽的指令。

    而在翼州(陕西)银川郡贺兰城那边,王莽估算了大概时辰后,便让慕容先生飞鸽传书,送信到了西宁郡这边。

    这日夜晚,待在西宁郡这边的慕容世家弟子顺利接到了传讯,告知了王先至。

    王先至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召开了会议,会同天汉营的统领磋商大事。

    当下,王先至坐在军帐上位,其下有天汉营的五大统领以及七位慕容世家弟子和诸多战将谋士。

    王先至把王莽的亲笔信放在了桌前,对着众人道:“诸位将军,这封信乃是刚刚王大人派人传过来的。信上说,问我们有没有顺利会师,有没有做好突袭准备。我想问问诸位将军,你们都可做好了各项准备?是否能够随时开拔?”

    帐下诸多将军听到这话,纷纷动容。

    天汉营大统领急忙问道:“王将军,王大人究竟打算让我们怎么干?他到底在哪里?您可否说个明白?至于出征的各项准备,我天汉营在抵达这里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

    “不错,大统领问到了点子上!”

    天汉营南疆候起身道:“王将军,眼下匈奴主力全在甘肃定西关,而我们来这里有什么用处?此地离定西关可有七八百里之遥啊。不知王大人为何不让我们去定西关助阵,而是要来此地?

    先前我等一直不问,乃是秉承着军人以服从军令为天职。现在将军既说要开始出兵征伐匈奴,对此我不得不替我天汉营的将士问个明白,以免他们白白丧命。”

    王先至点点头,对着其他诸多将军问道:“你们心中是否也同样有这个疑问,十分不理解王大人为何要让你们领军来此?”

    “是的王将军,若是可以的话,还请您说个明白,王大人究竟打算让我们怎么干?”众人齐声回道。

    王先至道:“诸位勿急,既然王大人已经传讯过来了,那么这些事,我自然要和你们说个明白。

    这次王大人让你们来这里,乃是为了配合他夺回已经丢失的玉门关。想必诸位也都知道,数月前,当匈奴联军攻破关西,击杀十五王爷的时候,我等还并未知晓边疆战局竟然变得如此险峻。

    当时陛下和王大人以及诸多世家虽然及时作出了安排,并派遣了大军增援。但说到底还是晚了一步。当这些援军赶到甘肃的时候,甘肃玉门关失守、嘉峪关失守、酒泉关失守、武威关失守、白银关失守、兰州关失守。整个甘肃,几乎在一夜之间,已经丢失了一半。

    王大人对此痛心疾首,下定决心要收复这些失地,并将匈奴三四十余万大军全部赶回关外。然而,诸位肯定对匈奴大军的战力十分清楚。王大人要想顺利击溃他们收回失土,绝非易事,必须要用奇谋方可。现在王大人让你们来此,正是他的一个奇谋。”

    

第395章 定军心,气盎然() 
“奇谋?什么奇谋?”

    天汉营大统领不解道:“王将军,我怎么看不出来王大人这般安排有什么用处?当然,对于王大人打算收复所有失土,要将匈奴大军全部赶回关外的决心,我还是十分佩服的。”

    “王将军,武侯大将军到底是怎么安排的,您给我们一次性说个明白吧。若是我等真的能够配合王大人收复失土,那我等即便是战死沙场,也无任何遗憾。”临渊候说道。

    王先至回道:“何为奇谋?也不外乎出其不意耳。王大人辛苦造势两个多月,为的就是今天。想来诸位都不知道王大人现在身在何处吧?我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王大人并不在定西关,而是在翼州银川郡。并且在那边,也有他辽宁五万精锐骑兵隐伏。

    这次王大人以定西关数十万大军为诱饵,吸引匈奴大军注意力。然后让我们这边和他那边当做击破匈奴联军的主力。

    根据王大人的布置,我们这边将会沿着甘肃边境线,千里奔袭玉门关。而他那边也将沿着甘肃边境线奔袭玉门关。我们两路夹击之下,必定可以打匈奴一个措不及防。

    诸位且想想,现在匈奴大军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甘肃定西关,若是我们现在两边合计十万精兵忽然突袭出去,那么对于匈奴联军来说,是不是相当于天兵天将降临?

    想来匈奴联军绝对想不到我们会从甘肃外界穿插过去,也肯定想不到我们的主力精锐全在外围。等我们两路大军抵达玉门关的时候,他们就算是想回防都已经来不及了。此计之奇全在出其不意,全在千里奔袭。

    我估算了一下,从我们这里抵达玉门关,最快也要二十多天,而从王大人那边,最快也得二十六七天。根据王大人的指示,我们两路大军必须要保持高度一致,要同时出现在玉门关。这对于我们行军来说,十分困难。

    在他的计划里,若是我们早到一天,或者晚到一天,基本上都难以取得圆满成功,匈奴大军必定可以借着这个时间差,快速回防,稳住阵脚。

    现在我召集大家过来,就是要告诉大家,在我军开拔的时候,任何人都必须要严格执行军令,我说每天要走多少路程,那么就必须要走多少路程,任何人都不得有疑义。”

    “银川郡?西宁郡?沿着甘肃边境线千里奔袭玉门关,两路夹击?王大人竟然是这么安排的?”

    众将听到这个说法,纷纷大惊失色,吓了一跳。

    “王将军,这个计谋也太险了吧?若是我们没有把握好行军节奏,没有跟上王大人的脚步,那么我们的这个计谋将全无用处。同时,若是这个事情走漏了一点风声,那我们也将全军覆没啊。”

    “王大人何尝不知这点?”王先至冷笑道:“既然是奇谋,那么肯定有风险。不过只要大家都严格遵守军令,想来也不会出现什么跟不上节奏的事情发生。至于消息走漏,此事我和王大人进行过精密布置和考量。现在知道王大人在银川郡的,只有我们这些人。

    而知道我们在这里的,也就只有王大人。根据定西关传来的情报,那边现在已经和匈奴大军打的如火如荼,完全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诸位将军,这个计划的风险大家都清楚,因此我希望大家都要严格保密。好了,我们回到正事。王大人问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可不可以做到随时开拔,这事大家有没有疑问?若是没有,我这就让人回信过去,准备开拔。”

    “没有疑问了,这事只有成功一条路,没有失败的余地,否则我们都要横死。现在王大人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那我等还怕什么?王将军,您回信吧,我们可随时出发。”

    “好!”王先至十分满意众人的态度,他对着一个慕容俊杰道:“慕容玄,你现在就可以回信王大人,就说我们已经顺利会师,并做好了各项准备,打算三日后启程。”

    “是,将军,属下这就去传讯!”

    慕容玄领了军令,转身离开了大帐。

    待他走后,天汉营左都统问道:“王将军,若是我们和王大人顺利抵达玉门关,并拿下了玉门关之后。倘若那时匈奴大军不理会定西关的众将,全力绞杀我们怎么办?

    想来定西关那边的守军,他们也肯定没有办法快速从定西关冲到玉门关来驰援我们。这样说来,只要匈奴大军挡住了定西关的将士三五天,我们这些人只怕也难以奈何的了匈奴大军吧?

    若是此事真变成这个模样,那么就不是我们夹击匈奴了,而是匈奴反将我们一军,把我们一分为二,逐个剿灭。”

    “哈哈哈。。。哈哈哈。。。”王先至大笑道:“左都统真不愧是天汉营的侯爷,深得陛下信赖,竟然能够一眼看出此计划之漏洞。不过侯爷你似乎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左都统问道。

    王先至答道:“此次我们并非只是简简单单的冲关,我们也会守关防御。根据探查,匈奴三四十万大军分别驻扎在了甘肃失地的每一个州郡,平均算下来,一个州郡约莫七八万人,匈奴的这个情况,就是我们的优势。

    当然,我们此次行动的主要任务乃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玉门关。然后以骑兵之优势,游击作战,纵横各大州郡。想来匈奴那边肯定一时无法做到汇聚众多骑兵和我们对抗。这也是王大人为何只要骑兵,不要步兵的原因。

    还有,你们天汉营的战力足足可以正面抗衡匈奴,而王大人那边的五万骑兵,也是辽宁精锐,战力非凡。任他匈奴兵强马壮,但在我们十万精锐夹击突袭之下,他们也无力回天。”

    众人听到这个解释,皆都心里大安。

    他们想着,十万精锐,而且还都是骑兵。此等人马忽然出现在匈奴大后方,两面夹击突袭,宛若天兵天将降临。若是这样都不能给匈奴带来凌厉一击,那还如何能够击溃匈奴大军?

    事情说到这里,天汉营的这些将领再无疑义,士气盎然,斗志暴涨。

    至于归属王莽部下的那些将领,他们根本就不关心王莽的作战计划。因为他们知道,有王莽亲自挂帅,哪里还有打不赢的道理?

第396章 将令传三军,剑指玉门关() 
银川郡贺兰城!

    却说当日王莽让慕容先生传信给了王先至后,没过两天,王先至便顺利回了讯息,说明了全军情况。

    当王莽得知他们已经顺利和天汉营将士会师,并做好了突击准备后,心神大定。

    到了第三日清晨,他传令全军开拔。

    五万大军听到王莽下令,纷纷轻装简从,只携带二十余天的干粮,沿着内蒙古和甘肃的边境线,朝着玉门关策马疾驰。

    一时之间,浩浩荡荡的五万大军便如同凭空出现一样,全部从暗处出现,汇聚一起,剑指玉门关。

    “驾驾驾。。。。驾驾驾。。。”

    众人挥动马鞭,驱使胯下战马狂奔。

    这个情况,就像是一条神龙在移动着。使人一看,不由自主胆寒,根本不敢抵挡。

    王莽骑着马匹,领着一些将领冲在最前面。他一边疾驰,一边对着将领们喝道:“诸位将军,此次赶路乃是关键,不可延缓。你们可逐一传令所部兵马,让他们都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若是在这一路上有外部势力阻拦,要是可以和他们说的通,那就说和一下,借道过去。若是说不通,直接冲关杀过去,不需要讲什么仁义。

    我就一句话,此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谁敢阻挡,直接下杀手血洗他们。我们必须要争取时间,不能在路上浪费丝毫。否则定西关数十万大军必将全军覆没,我们这些人也难逃大劫。还有,这次我们这么多大军一起出动,难保不会被匈奴那边的外围探子得知消息。

    我们必须要和匈奴探子比速度,要让他们的情报在我们抵达玉门关之后才能送到,绝对不允许我们还没到玉门关,匈奴那边就得知了消息。同时让将士们在抵达玉门关之前,都扬起卫家旗幡,打起卫家旗号,不可用我的旗号。

    最后,你们可告诉众将士,就说我要让他们在二十五天内,最少赶路三千里,少一寸路程也不行。”

    “末将得令!”

    众多将领止住马匹,调转方向,朝着自己所部兵马奔去,传达王莽军令。

    那个被抓捕来的史秀英看到如此之多的兵马竟然在一夜之间凭空出现,她的内心深处忍不住颤栗起来。

    她身份高贵,乃是大宛国国王的义女,眼光独到,绝非花瓶人物。她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大军的与众不同之处,感受到了他们在无形当中散发出来的那股势不可挡的杀气和锐气。心里觉得,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他们的脚步,更别说和他们抗衡。

    她有种直觉,认为王莽的这些大军完全可以摧毁匈奴联军。

    “看来我父王这次危险了。”

    史秀英的脸色十分不好看,心里七上八下,非常担忧。害怕自己的义父会战败,会被杀。

    “这个该死的王莽,为人不怎么样,但用兵却如此的诡异。从银川郡绕道内蒙古,千里奔袭玉门关,从外围穿插,袭击匈奴后方。此计如此之险,但却又如此之奇,我父王何以挡之?大单于又岂能料到?”

    “不行,这不行,我得想个法子,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让我父王有个准备。”

    史秀英的脸色不断变幻着,双目当中闪现出了诡异神色。

    这次她父王和匈奴大单于结盟,一起攻打大汉,乃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虽说她父王现在并不在前线,而是坐镇在大宛国皇都。但若是这些匈奴联军被打败,那么她的父王也难逃汉军征讨。

    她不认为自己大宛国有能力可以独自挡住汉军,料定若是联军溃败,那么这些参与入侵大汉的所有盟国都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史姑娘,我看你脸色有些不好,你是不是想传讯出去,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匈奴联军,想让他们做好准备,想让王大人的奇谋功亏一篑?”

    跟在史秀英旁边的慕容孝摇头道:“史姑娘,我劝你最好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千万不要做傻事。刚刚王大人可说了,路上若是有人阻拦,那就血洗过去。要是你那样做了的话,他肯定会对你下杀手的。战事一起,无仁无义,对于这点,你应该很清楚吧?”

    “可是,可是。。。”史秀英道:“若是我不想个法子把消息传出去,那我父王岂不是要危险了?我父王对我恩重如山,我岂能不争取一下机会?慕容孝,你武功高强,又精通飞鸽传书。这事你可愿帮我?

    只要你相助,想来只要一天的工夫,你就能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我可以向你保证,只要你帮了我,我就立马嫁给你。甚至我可以让我父王封你做齐肩王,和我父王平起平坐。你跟着王莽,能获得什么好处?你只有跟着我,你才能得到至高无上的荣华富贵。”

    “史姑娘,你不适合当说客,你只适合当一个盛世公主。”慕容孝道:“我若是答应了你这个要求,只怕我立马就要被杀了。现在的这个情况,王大人已经不容许有任何意外了。并且受我掌控的信鸽,全部被长老收了回去,我就算想帮你也不成了。

    还有,你有心相助你父王,那你怎么不想想先前匈奴联军的所作所为?在我军还未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可是足足灭了关西十五王爷部下十多万大军啊。

    当然,两军交战,将士身陨也是天命,谁也不好多说什么。但是,匈奴联军取得胜利后,他们竟然还挥动屠刀,斩杀我大汉上百万百姓。这事对我大汉来说公平吗?

    若是我们不把这个血仇报复回来,我又岂配做汉人?你若是有善心,那你先前为何不劝阻你父王,不劝阻匈奴单于呢?我虽然奉王大人之令,要虏获你的芳心。但这事一码归一码,不能混淆。

    你若是愿意诚心嫁给我,我求之不得,因为我现在已经喜欢上你了。若是你不愿意嫁给我,我也不勉强。现在的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做好身为一个俘虏的身份,其他的事都不要多想。

    依照我对王大人的了解,若是我们这次战败了匈奴联军后,他应该不会下狠手灭了你们大宛国,最少不会对你们大宛国普通百姓下杀手。至于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