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莽传记-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要好生应付,绝不可丢失一分颜面,不可损耗一份军心,必须要依照我先前指定的计划行事,不能偏差一厘。

    要是此事有甚差池,王大人辛苦图谋的计划将要毁于一旦不说,日后我等也难以在明君帐下效力,你姬家颜面也将扫地。”

    姬云郑重道:“刘家主,此事你不必多说,我自有计较。”

    “好!”

    刘植点点头,对着身后传令兵大喝道:“传我将令,打开城门,出关迎敌。”

    “末将得令!”

    传令兵转身下了城楼,高声吆呼,“将军有令,打开城门。。。。”

    守门士卒听得军令,连忙放下数百吨重的吊桥,打开了定西关最为坚实的城门。

    刘植见城门打开,又下令道:“弓箭手做好准备,以防敌军趁机冲关入城。”

    一声令下,城楼守军便把手中的弓箭拉成满月,牢牢对准城楼下方空地,以防不测。

    “姬少,你们可以出发了。记住,不可越过指定地点,否则你陷入万军当中,我可不会去解救你。还有,若是你见得他们有不讲规矩之举,企图趁我城门打开之际冲关,你可速速领军返回城内,不可延缓迟疑。”

    自古以来,凡是守城一方人马,一旦他们有人领军出关迎敌,那么守城统领都会做好抛弃这些出关将士性命之准备,以防止敌军趁机冲击关口。

    刘植深通兵法,自然也知这个道理。因此他才郑重告诫姬云,让他切莫要越过指定位置,免得事情有变,逃离不及。

    因为领军出关之人返回关内需要时间,重新关上城门也需要许多准备,浪费不得一丝一毫时间,守军统领不可能因为城外一些人马,就置关内大军而不顾。因为要是耽搁片刻,城门关闭不及时,城池必将失守。

    姬云四人不做多言,点头接令,大步走下了城楼。

第351章 出关迎敌,战火连天(三)() 
姬云四人下了城楼后,早先准备好出关应战的一万联军皆都准备就绪,腰佩宝刀,手执长矛,跨骑战马,面目肃容,杀气冲天。

    这一万联军是刘植从九州各个主将麾下士卒当中抽调出来的人手。相对来说,他们的战力比一般的将士要强横许多,宛如精英部队。

    姬云四人武功高强,神念无双。他们第一时间就感应到了这些将士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永恒不灭的战意。

    “诸位,今日乃是我们来到定西关的第一战。我希望诸位能够随我奋勇杀敌,扬我军威。此战不论结局如何,伤亡如何,我们必须要让匈奴人看看,我九州之将士是何等勇武。”

    “姬将军请放心,我等皆以做好为国捐躯之准备,死而无憾。”

    “出关。。。。”

    姬云大手一挥,骑着马匹率先奔出关口,朝着约定的战场冲去。

    “驾,驾,驾。。。。”

    姬玄、姬炎、姬霜三人领着众将士紧随其后,跟了下去,奔赴战场。

    咚咚咚,咚咚咚!

    他们一出关,关内守城将士更加卖力擂动战鼓,吹响号炮,助威姬云。

    城外匈奴那边的探子见得情况后,立即回转大营传讯匈奴单于。

    当单于听到传讯兵报告后,他也不多做废话,让囚牛做总指挥,领军一万前去迎敌。

    约莫十几二十分钟过去,姬云四人领着兵马率先抵达指定位置。

    当他们来到这里后,姬云四人并未出现在大军最前面,而是退身到了大军主将张宏后面,充当战将,不做最高统领。

    当然,此举也是刘植刻意安排。

    刘植想着,姬云四人武功高强,若是让敌军得知是他们四人统军,那么说不定敌军就会加强防备,起不到王牌效果。

    这次他是要借助姬云四人之超凡武艺,在众目睽睽之下斩杀敌军大将,提高防军士气,增强防军信心。而后借此战功,稳定军心,拖延时间,给王莽争取时间完善袭击匈奴计划。

    来到这里,主将张宏传令将士排开阵势,摆出防御阵法,布下奇门遁甲,演化八门待阵,静等敌军到来。

    顿时之间,一万大军全部行动起来,依照阵法方位排练移动,守护阵门。

    狂风吹拂之间,旌旗便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宛若天兵天将,使人一看,不由自主胆寒。

    约莫一个时辰过去,远方忽然有一些声响传递过来,使得这片大地微微有些震动。

    没过多久,大地便由微微震动转化成了剧烈震动,像是鼓声一样,一阵又一阵。

    “他们来了!”

    张宏心神一动,集中精神遥望前方,同时下令让众将士做好防备,以防有变。

    随着他的目光望去,有许许多多身穿战甲的人影出现在了眼帘当中。

    这些人或是腰佩弯刀,或是手持长枪,又或是双手轮锤,各中各样的武器都有。

    他们长相魁梧彪悍,双孔有神。他们胯下战马高大,四蹄有力。

    这些人来到场地后,也快速排开阵势,摆出攻击态势。

    姬云见得这些匈奴大军在行动之间,步调一致,军纪严明有素,像是神兵驾临凡尘一样,极具威势,不禁暗暗点头,十分佩服。

    他在心里暗暗拿自己一方将士和对方做了一个比较,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若大家都不用计谋,只凭血气之勇厮杀,自己一方将士绝对打不过匈奴大军。最少自己一方将士在身体素质上落了下风,体格没有他们那么彪悍。

    窥一貌便可知全景,姬云见得这一万匈奴大军就有如此威势。他能够想象得到,若是匈奴三四十万大军全部出动,又将会有何等威势。

    先前他虽然多次暗中潜伏到了匈奴军帐当中刺杀高级将领,但那个时候,匈奴大军并未拿出征战沙场的气势出来。因此,那个时候的他对匈奴大军还不以为意。

    但是现在,当他见到匈奴大军摆出了真正的攻击气势后,他立马就被这股气势震住,深深佩服。

    他料定若是自己来代替王莽当这个三军统帅,那么自己肯定没有办法击溃匈奴大军,根本挡不住他们的凌厉势头,必败无疑。

    “难怪王莽那个混帐不来定西关,而是去他地图谋破敌之法。想来他是早就知道匈奴大军情况如何,料定我军即便是有六七十万,但在正面交战之下,也难以匹敌他们。只是不知他究竟有什么办法能够击溃匈奴大军收复国土,替战死将士和被屠百姓报仇雪恨。”

    此时此刻,他十分想知道王莽究竟会用什么办法来击溃匈奴大军,打赢这场必输的战争。

    一旁的姬玄和姬炎见到匈奴大军这个气势后,也不禁暗暗咂舌,暗自警惕起来。

    “姬云,难怪先前智谋过人的十五王爷都会死在匈奴人手里。就眼下这个情况,只怕即便是我们拥兵一百万,都难以打赢这场仗吧?最少我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击溃他们。匈奴人骁勇善战,果然名不虚传啊。”

    姬云答道:“若是我们统军,打不赢他们是正常,因为我们压根就不擅长排兵布阵领军打仗。我们的长项是单打独斗,只适合当一员战将,领着将士依照军令冲锋陷阵,斩杀敌军将领,提高士气。”

    “话虽如此,但当战将冲锋陷阵终究没有那些统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来的痛快。”姬炎苦涩道:“要是我有那种本事,我宁愿不要这一身武艺。”

    “你们就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先前对王莽是这样,现在面对匈奴人也是这样,真是有损我们姬家名声。”

    姬柔撇嘴道:“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确是没有办法领着将士打赢他们。但是,若我们四象五行齐聚,九剑合一,然后再配合相对应的兵马,那我们就差不多可以和他们正面抗衡了。要是再有一两个厉害谋士相助,那我们差不多就可以击败他们。一力破万法,这才是王道呢。”

    “借助神兵利器打赢他们,这终究有些不光彩。”姬玄道。

    “不然,不然!”

    主将张宏麾下的一个谋士听到四人言语后,猛地摇起了头,否定了姬玄的说法。

    “姬将军不可妄自菲薄,行军打仗不仅要靠智慧,还要靠武力。一个统帅即便是有天大的智慧,但若是他手下的兵将担当不起重任,那依旧也没什么大用。

    我举个简单例子,兵仙韩信的谋略总够厉害的吧?可他为什么每次打仗都必须要配备许多武力非凡的将领?这还不是因为他若想要取得最终胜利,必须要依靠这些战将来冲锋陷阵,完善他的各种布置和安排?

    所以说,打赢一场大仗,仅仅依靠统帅一人去谋算是肯定不行的,武力非凡的沙场战将绝对不能少。就眼下情况,要是王大人没有你们相助,他又有什么办法可以稳定军心提高士气增强将士胆气?”

    “此话有理!”

    张宏不停点头,十分赞同这个谋士的说法,“姬将军,此次出战虽说我是主将,但等下交战之间,你们才是主力,我只不过是奉命走个过场罢了。依照我的本事,我可没有匹敌匈奴战将的能力。”

第352章 出关迎敌,战火连天(四)() 
“张宏将军请放心,我四人在出关之前以向刘植将军立下军令状,此战必要成功。若有不殆,粉身碎骨。将军现在可自行安排,我等必尊军令,恪守使命。”

    姬家传承古老,来历神秘。势力庞大,底蕴雄厚。

    姬云身为姬家年轻一辈第一高手,体内流淌姬王血脉,他自是有自己的傲气和血性。

    现在他被双方将士散发出来的那股毁天灭地战意所影响,整个人也都处在极度亢奋状态。誓要完成刘植下达的军令,建立功勋,震慑匈奴。

    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此次出战的缘由,也忘了自己最终的任务。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杀杀杀杀杀杀。

    神挡杀神,佛挡灭佛,若神佛鬼魔齐来,那就屠神灭佛诛鬼杀魔。

    “好,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

    主将张宏深深感受到了姬云四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凌厉气势,大为安心,暗自念道:“我有此四将相助,何愁匈奴不灭,军功不成?”

    他被刘植钦点为主将,自然是有一些能耐,懂得战阵套路,心神沉稳。

    现在他看到自己一方将士都做好了准备,敌军也已经准时赴约而来,于是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递给了身旁一个谋士。

    “李元先生,劳烦你将此信送至匈奴主将手中。”

    谋士李元领命,接过信件,骑马朝着匈奴大军方向奔去。

    不一会儿,他便顺利抵达匈奴大军阵前。

    匈奴一员大将喝问道:“你是何人?来此何干?”

    李元不卑不吭道:“我乃大汉王大人帐下张宏将军部下一员小兵,此来特奉张将军将令,送信一封,交予你家主将。”

    “送信?”

    匈奴大将嘲讽道:“你等皆是草木蝼蚁,有甚好书信要送。自古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之规,这次本将军也就不杀你了。你可速速回去告诉那张宏,就说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我去杀。

    同时你替我带个话给那个缩头乌龟王莽,就说想要活命,那就乖乖给我献出城池,三步一叩首跪地出来乞命投降。否则我军一动,尔等皆要成为齑粉,永不复生。”

    “哼,大言不惭。这次我王大人心存仁义,不想将你们全部屠灭,因此才有我等下战书给你们单于,依照古法对阵厮杀一场,以免双方诸多将士白白身陨。可笑你区区一蛮夷,竟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我家大人之仁心大义。这真可谓是井中枯木不知皓月伟大,自寻死路。”

    匈奴大将勃然大怒道,“混账,既然你诚心找死,那本将军就送你一程。”言罢,他挥动手中屠刀,就欲朝着李元头颅砍下。

    李元立身未动,根本不怕,只是不停嘲笑。

    匈奴主将闻得动静,高声喝道:“达木真,你且住手。此人看模样不过是个书生,若是现在杀了他,岂不是徒增笑话?等下我们和他军交战之时,再把他活捉过来不就好了?这样也能让那个王莽瞧瞧,和我们作对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这次匈奴出军主将本是由匈奴第一高手囚牛担任,但不知为何,此人临近阵前之时,忽然把主将位置让了出来,并不冒头。只充当一员战将躲在后面,似乎另有安排。

    “是,将军!”达木真停下了手,收回了兵器,不敢违抗主将军令。

    “小子,这次算你运气好。等到下次见面,我定要摘下你的头颅,现在你给我把信拿来吧。”

    李元冷冷一笑,将信丢了过去。

    达木真接过信件,并未多言,转身就走,要呈交给主将过目。

    但是,他转身走了之后,另外一员匈奴大将看李元不爽。因此他趁着李元转身回去复命之时,直接飞身就是一脚,踢在了李元后背。

    李元只不过是一个谋士,不懂武功,身体瘦弱,加上他背对着此人,因此他自是挡不住。被这人一脚踢翻在地,血气翻涌,脸色苍白。

    “哈哈哈哈。。。这一脚乃给你个警告,让你知道和我匈奴人说话,你们就应该趴着,跪着。”这人哈哈大笑,十分得意:“小子,你们汉人最没骨气,生来注定是要做我匈奴人的狗。等我军破关之后,你们大汉所有人都将会和你现在一样,趴在地上让我们去踩。至于你们大汉的女人,她们不用趴着,她们只需脱光衣服躺在床上等着我们临幸就好。”

    众多匈奴士卒见到这个情况,也都纷纷哄笑起来,嘲讽李元,助威自家将军,蔑视汉人,羞辱汉人。

    李元爬身起来,并未和他们理论,只是轻轻拍了拍粘在身上的尘土,面色无悲无喜。

    他转头瞧了一眼匈奴人,蔑视一笑,过后便策马离去。

    他深深知道,若是现在上去和匈奴人理论,那只会迎来更大的羞辱,没有一丁点实质性用处。

    面对此等情况,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保持好自己大汉天朝风度,等稍后再堂堂正正给他们一个教训才是正理。

    匈奴人见到李元闷声不吭,想继续嘲笑哄骂,但一想到李元当时转身看过来的那个眼神,他们就笑不出来。

    因为他们在李元的眼神当中看到了真正的嘲讽,看到了真正的蔑视,看到了真正的不屑。

    那个嘲讽,那个蔑视,那个不屑,是发自骨子里的,并非是表面。

    就这一下,他们不禁觉得自己似乎真是没开化的野蛮人,李元才是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君子。

    达木真不管这些事,他拿着信函来到大帐主将跟前道:“启禀大将军,这是汉军送来的信件,请大人过目。”

    主将铁木沛接过书信,认真研读起来。

    看了半响,他眉头微微皱起,然后便将书信递给了坐在帐下的囚牛。

    囚牛瞄了一眼,轻声笑了起来。

    铁木沛问道:“囚牛大国师,这事我们该如何计较?”

    囚牛答道:“就依信中所言,这次我们就让他们败得心服口服。”

    “依信中所言行事?”铁木沛不解道:“大将军,这次单于陛下和各大督军元帅可是想要引诱他们孤军深入。若是我们答应这些安排,一番较量下来,他们必败无疑。然而,他们虽然会在阵前大败,但我们却无法全歼他们。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违背了陛下的旨意?”

    “不然。”囚牛摇头道:“我刚刚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单于陛下似乎想的有些简单了。依照我的推测,这次他们之所以会主动出关和我们对阵厮杀,他们应该是想借助这次厮杀挫一挫我们的锐气,稳定军心,壮大士气,拖延时间。

    若是我猜的不错,那个王莽肯定在谋划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计划。在这个大计划里,他需要时间来布置各项细节。眼下汉军人心惶惶,战力大幅下降。他怕长久下去,大军溃散,因此他才会有此等破釜沉舟举动。

    这样一来,他们这次出战的战将必定个个都有绝活在身,不好对付。要是我们现在一举将这些厉害战将斩杀阵前,那么任那王莽还有什么大计划,在军心动荡的情况下,他也无力回天。这就是我答应他们条件的目的,我想牢牢把握主动权,不给他们一丝一毫翻盘机会。”

第353章 出关迎敌,战火连天(五)() 
“把握主动权?不给对方一丝一毫翻盘机会?”

    匈奴主将铁木沛认真听着囚牛的讲解,并在心里反复琢磨。

    “似乎还真是这么个道理,要不然他们出关干什么?不就是为了要稳定军心么?”

    铁木沛觉得囚牛的分析大有道理,深深佩服,“囚牛大人真不愧是我匈奴大国师,其犀利独到的眼光,果然非同一般。”

    “大国师,既然你说汉军那边派出的战将都非常厉害,那我们又该如何应付?”铁木沛询问起来,“汉军战力虽然不成气候,但是他们那些人当中,的确是有一些厉害高手。要是这次他们厉害高手尽出,那我们岂不是要吃个大亏?”

    “这事我早有安排!”

    囚牛剑眉轻轻一挑,嘴角上扬,露出了狐狸般的笑容。

    “在来这里之前,我便已经传令给了我天罚小队其他几位教头,让他们暗中随我一同前来督战。若是我算得不错,那些人应该来了两三位。加上我一个,怎么算下来都能够稳稳吃定对方。当然了,若是汉军派出的人物不足以让我等几个下场,那我几个自然是不会动手。”

    “原来大国师竟然还有如此安排!”

    铁木沛心中大定,再无疑虑,完全依照汉军书信所言,领着几个谋士战将出了大帐,朝着阵前走去,督战双方大将厮杀。

    却说李元送了书信回到汉军阵地后,汉军主将张宏见得他脸色微微发白,顿时脸色一凝:“李先生,那些混账为难你了?”

    李元正欲回话,姬云却是先开口道:“他被匈奴人从后背踢了一脚,血气不稳,五脏受到震荡,若是没有上等郎中开方调养,他最少要折寿十年。”

    说着之间,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药丸丢给了李元,接着道:“李元,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你做的很好。至于刚刚你受到的那个羞辱,等会儿我亲自替你讨还回来。这颗药丸是我姬家特有的养伤丸。你拿去吃下,保管不出一二日,你便可恢复如初,安然无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