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移步来到卫宫寒身边,想让他开个口说两句话。
“卫大人,紫瑶乃是你卫家的人。她若因这事而陨,恐怕你们卫家面上也无光吧?并且紫瑶为何要去我那里散心,你应该心中有数。她身为一个弱女子,本不该牵扯到我们男人的纷争当中来。这事大人可否有个言辞,尽量挽回一二?
我虽然拥兵甚多,挂有虚名,但这事我乃局中之人,不太好开口说话,需得避嫌。当然,若是大人真的能够摆平此事,我自是不会令大人白费心思。”
卫宫寒苦笑道:“王大人,虽说我们恩怨甚大,但这事我的确是想帮你一帮。然而你也知道,就这事,冯异占据绝对优势,我开不开口影响也不大。
冯异他们野心勃勃,竟然不顾九州之安危乱来。我想霍大人也不想看到他们统领数十万兵马,都怕养虎为患。就这事,若是你不愿领兵去边疆,那我等自要各扫门前雪,回去应对匈奴来犯。你和我以及霍江海、王先念都占据一个州域,足以称王。
看来现在也该到了我们称王分割九州的时候了。茺州这帮人靠不住,靠不住啊。王莽,紫瑶的事我非常清楚,当日我也是一时怒极攻心才呵斥了她几句,我本意也不打算真个为难她。因此对于冯异提出的这事,你自己看着办,我不掺和了。当然,若是你要带着她离开京都,我也不会阻拦。”
“分割九州?我们各自称王,各自为政?”
王莽心动了,这个念头的确是一个最好的解决办法,可以保住卫紫瑶不至于落个被斩下场。
到了现在,他实在是不愿意再去斩杀和自己有密切关联的人,特别是那些人还对自己有些恩情。
…
在武侯将军府那边,两个禁军领了吩咐后,没花一个时辰,他们便来到了将军府门口,向守卫在门口的护卫说明了来意。
护卫听得他们说是奉圣旨而来,且他们手中还捧着王莽的封天剑,于是皆都不敢阻拦,领着两人直接入府面见卫紫瑶。
不一会儿,两人在护卫的引领下,顺利见到了卫紫瑶和王静烟。
卫紫瑶问道:“你们此来所谓何事?”
禁军回道:“卑职拜见娘娘,卑职此次前来,乃是奉陛下圣旨,奉太傅和王将军吩咐,请娘娘速去未央宫议事。”
说到这,其中那个捧着封天剑的禁军将此剑递到了卫紫瑶手中,接着道:“此乃王大人佩剑,可作凭证。王大人说,娘娘可持此剑入朝。”
“什么,让本宫去未央宫?这是为何?”
“卑职这就不知了,这次陛下旨意传的急,还请娘娘速速移步前往。”
卫紫瑶看了又看手中的宝剑,心中诧异,想再问一二。
这时,王静烟及时开口道:“你们且在门外等候片刻,娘娘需得更衣一番。”
“是,王夫人!卑职还请娘娘莫要耽搁太久,否则卑职也不好复命。”
禁军不敢不听王静烟的话,退出了议事厅。
待到他们走后,王静烟急道:“娘娘,大事不好,大事不好。我相公送来此剑,乃是示警,想要告诉娘娘速速离开皇都,以免灾祸。”
“什么?示警?离开皇都,这是何意?”卫紫瑶不解道。
王静烟回道:“娘娘,你手中这把宝剑乃是我相公贴身宝剑,是一位老神仙赠送。此剑在我相公眼里,堪比性命。他平常除了借给李老前辈抵御姬云之外,从不轻借于他人。可以说,除了我和母亲等寥寥几人外,还真没有其他人碰过此剑。
现在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这么重要的东西让两个陌生禁军送来,由此可见未央宫必定是发生了大事,而这件事情正是针对娘娘您的。
虽然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我料定我相公既然这般行事,那么就说明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只能退步。娘娘,事情紧急,来不及过多思量,您还是速速和秋桐离去才是道理。”
“他送此剑过来,竟然还有这等含义?”
卫紫瑶冷静了下来,思量着其中的关键。
她想了许久,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了某种可能性,惊呼道:“难道是说有人要拿我来要挟王大人,陷害王大人?我入宫八年,从未犯过大错,别人也找不到我的破绽。
若说唯一之破绽,那就是我这几日住在了将军府,失了礼仪。难道真是有人拿这事做文章,以礼仪说事。王大人不好应对招架,所以要我离开皇都?”
王静烟听得她的自语声,也觉得有这种可能。
“娘娘,或许这事真如你所言。不知朝中是谁在拿这事发难,大做文章,想要置你于死地,攻击我相公心神。我相公不愿你屈死,想要保全一二,所以才会作出这等安排。”
卫紫瑶一双杏目闪了又闪,然后才猛地起身道:“看来应该是这样了。既然王大人有此等情意,那我岂能逃脱离开?这事因我而起,自要有我而终。并且我一旦离开,那王大人该如何应对?别人还不得把责任全都推到他身上?”
说到了这里,她像是有了决断,紧紧握了握宝剑,从容朝着门外走去。
王静烟一把将她拉住道:“娘娘不可,你若去,肯定凶险万分。这样一来,岂不是辜负了我相公的心意?想来只要你离开了皇都,我相公定然有法子摆平这些事。”
“不,静烟,你和王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时我不能离开。我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想要置本宫于死地,本宫也不愿拖累了王大人和你。”
卫紫瑶甩开王静烟的手,打开房门,来到了禁军跟前道:“走吧,本宫随你们一同前往未央宫面见陛下。”
“是,娘娘!”
第282章 金凤受制,妥协不争()
卫紫瑶在两个禁军的环绕监督下,登上凤撵,护卫开道,宫女伺候,排场极大,直把母仪天下的皇后气势一展无疑。
两个禁军在一来一回之间,时间也已经约莫过去了两个半钟头。
当他们来到未央宫门口的时候,这两禁军不敢擅入,依旧守在了门口。卫紫瑶则由两个宫女服侍着进了大殿,毫无惧意。
王莽见到她竟然来了,眉头更是皱的厉害,有些不理解她怎的没看懂自己送剑的意思。
卫紫瑶在路过王莽身边之时停了下来,把封天剑还给了王莽,并言道:“王大人,宝剑还你,本宫多谢你这两日的款待之意,也多谢你送剑之心。有些事,本宫似乎不应该回避,所以本宫来了。”
言罢,她直径登上了未央宫那个至高无上和龙椅并列的凤椅,坦然坐了下来。
王莽听到她这话,心中已经了然。
“看来不是她没看懂我送剑的目的,而是她不愿就此离去,不想让我来承担这个责任。哎,士为知己者死。既然你视我为知己,那我怎么的也要保全你一二。”
卫紫瑶坐定下来,对着刘欣道:“陛下万安,不知陛下召臣妾来此,有何大事要议?”
刘欣答道:“紫瑶,并非是朕要你来,而是冯太傅要你来。”
“哦?是他?”
卫紫瑶转向冷冷道:“冯异,本宫代陛下管理三宫六院,事情繁多,时间宝贵。现在你让陛下召本宫过来,究竟有何事情,可速速说来。”
冯异笑道:“娘娘,你说你管理三宫六院,事情繁多。那么下官斗胆敢问娘娘,你这几日身在何处?是不是在王莽的武侯将军府?并且留宿多日?若是在武侯将军府,那你又和王莽说些什么?难不成和王莽说内宫之事么?”
“哼,本宫和王大人商议什么事情,还用得着向你汇报吗?冯异,你究竟有何目的,可一五一十说来,不要左顾而言其他。若是你继续说些这种不着边际的话,那请恕本宫不奉陪了。”
“不奉陪?真是笑话。”
冯异连刘欣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区区一个没有权势的皇后卫紫瑶?
“娘娘,您身为皇后,下官自是不敢过问您的事情。当然,我虽然没有权限过问,但这天下的百姓则有权过问。就这段时间,下官收到不下于上千封地方官吏奏章和百姓联名书信。这些奏章和书信无一不是指责娘娘败坏朝纲,不顾礼仪和臣子乱。伦之事。
现在这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对我大汉皇朝影响极大,陛下的威望也受到了无以伦比的冲击。下官想着,若是这些事不理顺,那我皇朝休想安稳。
因此下官建议陛下废除你的皇后大位,打入死牢,由王莽亲自监斩。陛下刚刚召娘娘过来,正是为了这事。娘娘,不知你对这些事有何说法?”
“说法?哈哈哈,冯异,若是本宫说,我和王莽之间毫无失礼之处,各自两安,你可信否?”
“信,我当然信,你素来心高气傲,岂会做出那等不耻之事。且就算要做,也是堂堂正正去做,决不屑于偷偷摸摸。”
冯异眯着眼睛道:“当然了,下官信没用,这事需得天下百姓相信才行。娘娘,我想替百姓问问你,你时常出入王莽卧房,现在却说自己毫无失礼之处,这个说法能否说得过去?能否让百姓和众将士安心?
王莽大人曾被百姓称之为圣人,享有无边荣耀。但现在因为这事,百姓已经开始对他有所指责,渐渐失去民心。
更为重要的是,王莽从禹州颍川发家,但现在颍川全城百姓皆都联名上书,指责王莽假仁假义,是个披着羊皮的恶狼。王莽乃是我大汉朝的代表,他若受到百姓攻击,也就相当于我大汉受到百姓攻击,大意不得。
想必娘娘您也知道王大人本为此次出征大军的最高统帅,掌管五六十万大军。若是他现在带着私通皇后的污点继续统兵,那么我大汉数十万大军将会如何看待此事?他又岂能服众?所以,就这些事,还请娘娘务必要给出一个交代。”
“混账!”王莽怒吼道:“冯异,你还是不是人?竟然这般逼迫娘娘?娘娘本问心无愧,她又何来给出交代?”
冯异道:“王大人务急,娘娘是否问心无愧,不是你说了算。现在的情况,乃是她已经影响到了国体,并且她的确做出了不合时宜的事情。现在请她过来,只不过是给她讲个明白,走个过场罢了。
所以,不论娘娘是不是有愧,但为了天下稳定,为了大汉皇朝气运昌隆,她必须就此事作出一个表率。倒是王大人你,你三番五次蛮横搅局,当真让人怀疑你是不是真的和娘娘有些不正当行为。或者说你是不是真的别有用心,想讨好娘娘,窥视娘娘美色。”
卫紫瑶沉声道:“冯异,照你这么说来,你是非要我死不可了?”
“不是我要娘娘您死,而是天下百姓要娘娘给个交代,大汉皇朝气运要娘娘给个交代。当然了,若是娘娘您真觉得问心无愧,可下诏书一封,就说此事全是因王莽引起,是王莽仗势逼迫你去他的武侯将军府,囚禁过夜。这样一来,想必百姓也会理解你的苦衷。”
“呵呵,让我诬陷王莽大人?你倒是好盘算啊。”卫紫瑶冷笑道:“这事我大概也看明白了,我在王莽府里散心,顺道留宿了几晚,于是你就拿这事来明面逼迫本宫,暗地里却想借本宫的手,打击王大人心神。冯异,你的心果真歹毒啊。
这次本宫虽然说是问心无愧,依旧冰清玉洁,但终究失了礼仪,被你抓住了一个巨大把柄,不得不受制于你。但是呢,我和王大人只不过是普通朋友而已,还没达到那种亲密无间的程度。你以为杀了我,就能影响到王大人的心神么?真是可笑,我又不是王静烟。
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本宫也无话可说。你想要以我的死来平息所谓的天下百姓愤怒,那你可尽管让陛下降下圣旨就是。若是你想要我保命,指责王大人,诬陷王大人,这本宫可就做不到了。”
冯异闻言,得意一笑,对着刘欣道:“陛下,娘娘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她愿意以大局为重,牺牲自己,保全国之根本。臣还请陛下速速降旨,废除皇后,并让王莽监斩,以此来证明王大人清白,挽回民心。”
第283章 君子有道,士为知己者死()
“冯太傅,你是不是做的有些太过了?”
刘欣的脸色拉了下来,怒气浮现,一脸阴沉。
若是可能的话,他真想立马杀了冯异,灭他九族、抄他十族,甚至把全天下姓冯的全都杀个干净。
到了现在,他深深感受到了手中没有权利是何等的难受和憋屈。
身为大汉天子,却不得不听臣子摆布,尽做些违背本意的事。做完之后,还得笑眯眯的奉承臣子,向天下夸奖臣子忠心。
这种滋味他受够了,真不想继续承受这种痛苦下去了。
当了八九年皇帝的他,傀儡这两个字成了他的梦魔,是他心中滴血的原罪。
他曾对许多事做出了让步,致使颜面扫地。但他对这些始终无怨无悔,只想着卧薪尝胆,积累实力,日后再来光复皇室。
但是现在,冯异要灭了卫紫瑶,要让王莽亲自来监斩他最心爱的女人,这就使得他难以承受了。
虽说这个女人他也没有真正得到过,只是属于他名义上的妻子,但他始终念念不忘。
卫紫瑶虽然瞧不上刘欣,但这八九年来,她也没怎么针对刘欣,更没做过什么失礼之事,不曾私通其他男人。甚至有时候,她还会偶尔帮村一下刘欣。
似乎她也在等待着刘欣发展壮大起来,然后她再来重新做一个真正的皇后。
可以说,正是因为她的存在,才使得刘欣依旧坚韧不拔撑到了现在。
“我过了?没有,完全没有。”冯异将刘欣的怒火视而不见,自顾自说道:“陛下,臣的一切言行举止,皆都依照律法、依照礼仪来办,没有丝毫失礼、过分之处。
娘娘的事,纯属她自作孽,怨不得臣咄咄逼人。陛下您想想,若不是她不知羞耻,天下百姓岂会联名上书说她乃是灾星?臣又岂会建议陛下废除她的皇后头衔,打入死牢?当然,这事也怪王莽。若不是他自以为是,娘娘哪里还要遭这份罪?”
“天下百姓联名上书说她是灾星?真是笑话。紫瑶才入住武侯将军府不过三天,并且这三天她一直待在内院,外人基本上不知道情况。你何来用百姓的名头来掩盖自己的险恶用心?
冯太傅,朕今日算是领教到了你的厉害了。也终于明白为何王莽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发展出一股无以伦比的势力,而你却只能在朝廷上卖弄权术,你差王莽差的太多太多。朕可恨的是自己没有能力,若是朕有能力,必要将你这等奸臣斩杀,以正超纲。。。。”
刘欣似乎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平日里这些不敢说的话,现在一下子说了出来,把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展无遗,听得一旁八王爷心惊胆战。
在刘欣看来,霍家、王家、卫家虽然势大,不敬自己。但他们好歹也算是有规有矩,不曾做那些卑鄙无耻的事,更不屑拿一个女人来出气。唯独冯异此人,行事毫无底线,令人恶心。
刘欣痛骂了一番冯异后,又对卫紫瑶道:“紫瑶,当日因为朕之故,你才降下懿旨,相助王莽查抄魏城富商税收,从而导致你被卫家指责。因为这事,你心中不痛快,去了武侯将军府散心。现在冯异拿这事来逼迫你,朕也没有法子解救。朕再次亏欠了你。”
卫紫瑶笑道:“陛下,难为您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这么一番话。不过这事不算你亏欠我,全是我自作孽不可活罢了。陛下,事已至此,你可下旨了,省的冯异继续埋汰人,恶心人。”
台下冯异听到刘欣怒骂自己,脸色通红,厉声喝道:“陛下,还请你慎言。臣有何过错,竟使得陛下这般曲解臣?”
“有没有过错,你还能不知道?”刘欣冷冷道:“冯异,你要和王莽斗、和王太尉、霍相爷、卫御史他们斗,那你尽管去斗,朕反正已经无望兴复皇室,你们也不容许朕光复皇室。朕倒要看看,日后你是如何死在他们手中的。”
“咯吱。。。。咯吱。。。。”
冯异听得这话,恨得牙根都痒痒,双目喷火,恨不得立马废了刘欣,另立新君。
他委实没想到一向软弱无能的刘欣竟然会有这么犀利的言辞,竟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般指责自己,使得自己颜面无光。
他似乎忘记了每个人都有逆鳞,外人平时的隐忍,并不代表这个人真的无能,而是没有触犯到逆鳞,没有将别人的怒火彻底激发。
现在,他触碰到了刘欣的逆鳞,使得刘欣不管不顾大骂了出来。
刘欣贵为天子,现在却在未央宫这般怒骂重臣冯异。这个罕见的大事,令得其他文武百官有些哑然,气氛十分尴尬。
平日里,众臣虽然有争辩,但基本上都属于嬉笑怒骂,从来没有这般动过肝火。
哪怕是霍江海等人仗着权势欺压刘欣,他们也都留有分寸,并未得罪的太过彻底。
在这些大臣眼里,刘欣毕竟是当今圣上,需得留一丝余地。
刘欣将心里话痛痛快快骂了出来后,他的胆气似乎增长不少,丝毫不惧冯异杀人的目光,不似以前,根本不敢直视冯异目光。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看来朕以前的确缺少胆略,缺少大人物气魄,没有天子应有的气象。”
刘欣在肚里寻思了一会儿王莽曾经说过的话,不去理会冯异,对着王莽道:“王爱卿,虽说冯太傅借势咄咄逼人,但他终究占据道理,这事你看该如何处置?”
王莽回道:“陛下,臣只有一话,紫瑶对我有情有恩有义,若是她含辱身陨,那臣也自不会再留情面,天下兴亡也将与我无关。届时我们各自放开手厮杀。臣倒要看看,到了最后,是谁先死。”
刘欣问道:“王爱卿你是说要誓死保皇后一命了?甚至不惜为了此事大动干戈,与天下为难,放弃先前凝聚的天心民意?”
“不错,我是这么个意思。”王莽郑重道:“那上官家的确犯了王法,我不能假公济私庇佑他们,不得不亲手将他们斩杀。但是紫瑶并未犯下大罪,她顶多也只能算是失了一些礼仪罢了,罪不至死。臣一向以理治罪,绝不妄开杀戒。
现在冯大人要以莫须有的污名逼迫当今皇后,臣也不得不拼了根基不要,也要和他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