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真大工业时代-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浩表面上客气,但心头却有了警惕。“这个国家欠你的”——这话能随便说吗?

    果然,下一刻就听刘欣雨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张浩,朕决定,将整个宁河郡,奖励给张家,作为张家的封地!”

    “啊……”张浩大惊。

    四周更是传出一片惊呼,大家都转头看向刘欣雨,不知道刘欣雨这是突然发了什么疯!

    宁河郡有上百个镇,差不多每五到七个镇就划分一个‘县所’。实际上,宁河郡内一共有22个县。

    张浩用震惊的眼神看着刘欣雨:

    整个宁河郡地阔六百里方圆——也就是方圆300公里范围;虽说边界不规则,但整体面积依旧有7。5万平方公里左右——这几乎是曾经世界宝岛两倍还大!曾经世界开启大航海的葡萄牙,也才9。2万平方公里!

    7。5万平方公里,已经有一点建国的潜力了。

    张浩想过要将整个宁河郡划做自家的领地,但张浩准备用三到五年时间来做到。可没想到,眼下刘欣雨忽然抽筋……

    张浩反应过来,开口拒绝。

    刘欣雨摇摇头,“走吧,我们两谈谈话。”

    侍卫在四周隔离人群,周围又布置了隔音的结界,刘欣雨用带着淡淡笑意的眼神看着张浩:“很惊讶吗?”

    张浩没说话,用眼神回应。之前用皇冠上的明珠交换半年时间的时候,刘欣雨就允诺——当张浩寻找到另外一颗宝珠的时候,就将宁河郡封赏给张浩。但如今……

    刘欣雨似乎看明白了张浩的眼神,她笑了:“我看到了那可宝珠。那,是海洋!是希望!这宝珠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宝珠更加珍贵。”

    但随后刘欣雨脸上的微笑渐渐消失了:“不过今天,还有话要说,我想了许久,想和你敞开了谈一谈。”

    张浩点头。

    “张浩,将来的张家、大洋集团,会发展成为什么样子呢?”

    张浩心头明白了,刘欣雨显然已经害怕自己的扩张和发展。只怕这一次刘欣雨赏赐宁河郡,不是发疯、而是深思熟虑,只怕在战舰出海的时候,刘欣雨就已经做好准备了吧。

    也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张家、大洋集团表现的实在是太抢眼了。尤其是工商业阶层的崛起,张浩据首功!

    而现在大洋集团的资本,甚至超过了整个栖霞之国——这一条船的成本、以及一船的药材,就几乎比得上全部国库了。

    不过张浩确实没有国家方面的野心——建国太累,各种各种勾心斗角。

    张浩转头,看着广袤的大海,“陛下,我曾经对师父明虚道长说过,我想去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看那里有什么,是否有传说中的旸谷,我想去看看月亮落下的地方,是否有传说中的虞渊!

    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大,我想去看看。”

    刘欣雨眼神中闪过一丝颤抖:“那需要强大的根基和力量吧?”

    “所以,我成立了大洋集团!至于力量……我开启了工业的力量和大门!而我本身,也是玄真教的弟子。

    我所设想的未来,大洋集团将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世界各地的有志者联合,共同探索这片世界。

    当然,大洋集团的根,还是在栖霞之国的。”

    刘欣雨看了张浩许久,终于缓缓点头。对张浩轻轻说道:“将宁河郡划给张家是对你们的奖励,而以后我也会全力支持张家和大洋集团的发展。”

    说罢,刘欣雨就散了结界,这次谈话就算是结束了。这次的单独交谈,简单却也重要。

    刘欣雨听得出来,张浩这不是敷衍的话语。话说这一段时间以来,刘欣雨真的是有点睡不着的感觉,她渐渐感受到了张家和大洋集团的强大。

    随着一次次航海的成功,大洋集团的影响力甚至已经超过了皇室。

    但另一方面,现在的栖霞之国又离不开大洋集团。

    这就让刘欣雨纠结了。

    刘欣雨想了很多,终于还是决定找张浩谈谈。不能说是开诚布公吧,但至少也是两人之间一次重要的交流。

    张浩看着结界消失,轻声说道:“陛下,我向你允诺,你将看到一个强大的栖霞之国,也将成为无数人仰望的、高高在上的女皇。

    你的威严,将不仅仅在栖霞之国,更将扩散到……整个已知世界!”

    张浩说完,缓缓来到周雪瑶身边,对周雪瑶淡淡的一笑,然后并肩看着船上连绵不绝搬下来的物资。

    大量的药材、一些栖霞之国没有的或者是珍贵的灵材、还有当初在骷髅江湖泊上猎杀的妖蛇、鳄龟等等,琳琅满目。更有三大箱子的玉简——这些所有的股东都有资格复制。

    所有的一切物资,林林总总差不多5700吨,在岸边上堆积如山。冰冷的海风吹来,岸边却飘起一片灵药的芳香。

    不过药材和丹药不同,药材需要炼制的。3800吨药材,堪称恐怖——一立方米药材大约只有0。4吨左右;3800吨就是九千多立方米。仅仅药材,就堆积了十个小山头。

    皇室以及皇家商行拖走了一个山头的药材。其余各个国内的商行、修行者等,共同消耗了一座小山。最后还有八个小山头、约3000吨药材。

    这么多药材,想要用传统的炼丹方法炼制,需要几千炼丹师、几个月的工作。将整个西方六国加起来,都找不到这么多炼丹师。杏林堂这个西方六国的炼丹圣地,能炼丹的也就几百。

    更别说还有不少妖蛇、鳄龟等。

    张浩看着眼前的药材,淡淡的笑了:“还好我有先见之明,提前就在杏林堂布置了炼丹生产线。

    这一段时间,杏林堂的丹药生产线如何了?”

    周雪瑶微微歪头,不说话。

    “怎么了?”

    周雪瑶瞪了一眼张浩,就要转身离开了。

    张浩哎呀一声:“雪瑶,我好想你啊……”

    周雪瑶脸色迅速红了,嘟着嘴、狠狠地踩了一脚张浩,转头加速离开了。

    张浩眨了眨眼,看着周雪瑶美丽的倩影……

    李云香见了,忍不住推了张浩一把,“笨小子,快去追啊。岸边都有人安排了。”

    张浩顿时反应过来,但周雪瑶却是金丹期,等张浩追出人群后,周仙子已经只剩下身影了……张少爷压根追不上!

    张浩张了张嘴:万恶的修行啊!

    岸边忙碌了足足两天时间,最后被风志凌搅和欢呼,终究还是爆发了。不少水手们开始胡侃,渐渐的竟是吸引力不少女孩的关注。

    但栖霞之国国内的消化能力终究有限,又因为其余五国封锁了边界,导致栖霞之国的商业通道阻断,而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两天后,依旧有2500吨药材没人购买。

    最后这些药材被装上了列车,发往杏林堂。

    因为军事上的建设加速,如今铁路已经从张家连通了广陵城,又从广陵城出发连通了新的帝都建武城,再从建武城南下连通了杏林堂所在的兴昌郡。

    铁路走了一个弧形,不过总算连通了。

    足足六趟列车载着2500吨药材、还有差不多800吨左右的鳄龟、妖蛇等,还有部分灵材,吭哧吭哧的奔向杏林堂。

    哦,列车上还有周书海、周珏、周雪瑶、张浩等很多乘客。

    这一路大约1900多公里行程,六趟列车以100多公里的时速前进,第二天下午就抵达了杏林堂——得益于铁轨较宽、加上修行法术辅助修建的道路质量不错,列车速度比较快。

    从列车上下来,周书海回头看了下铁路,以及后方慢慢靠近的列车,悠悠的发出一声感慨。

    若是过去,想要运送总数3300多吨物资、从张家抵达杏林堂,只怕需要上千马车、两天多的时间。其中人吃马嚼的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现在,一路平稳的飞驰而至。

    但感慨完毕,周书海一边让人开始搬药材,一边带着张浩参观丹药生产线。

    丹药生产线建设完毕后,一直在微调。而今,终于到启用的时刻了。

第三二六章 这就是工业!() 
杏林堂有资格炼丹的炼丹师(修为基本在筑基中期以上)只有几百人,但学徒弟子、乃至童子等,却有数千人。

    数千人连夜忙碌,用了两天多时间,终于将所有的药材整理出来。2500吨药材中,炼制培元丹等炼气期丹药的药材,高达1700吨;筑基期用的药材,750多吨,金丹期以上用的药材,不足五十吨。

    不过,这可是论吨计算的,这些药材数量依旧不少,周书海嘴巴都合不上——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药材。

    周书海亲自监督生产线,众人将一些质量较低的、剪切下来的边角料倒入生产线的料槽里,第一波生产的,是一种名为‘养气丸’的东西。

    ‘丸’是不入流的丹药,养气丸是养气丹的‘凡人版本’,用的是被剪切下来的边角料。

    周书海看着生产线开始运作,看着弟子们开始忙碌,他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过去栖霞之国很艰难。战场上,别的国家吃养气丹、我们的士兵只有养气丸。

    而据说在东方各国,比如沧澜之国等,养气丸是给普通民工的,甚至用来喂战马。”

    张浩从这幽幽的话语中,听出了过去的艰涩。他走到周书海身边,看着开动的生产线说道:“伯父,一切都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眼下才是第一次南下,我们才打开了第一个交易口岸。我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建造一支钢铁的舰队,完全打通我们与滔土之洲西海岸的联系。

    以后,每天都会有船返回,我们将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让东方都只能仰慕!”

    “我相信你!”周书海拍着张浩的肩膀,眼神中有说不出的感慨。回想过去一年以来,周书海颇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先是自己的眼高于顶的女儿竟然有心上人了,见鬼的竟然还是一个筑基期的,这让周书海有种难言的荒谬感——虽然这家伙是什么玄真教的弟子。

    再之后晋阳之国忽然翻脸、攻击杏林堂,一场混战中,张浩开始崭露头角。之后在与晋阳之谷的战争中,张浩、确切的说是张浩所带领的张家和大洋集团,以火炮扬名于战场。

    而火炮的核心‘火药’,就是张浩所谓的‘杀人的药’——最初还是杏林堂提供。结果火炮一出现,就惊艳、震撼无数。栖霞之国的现在,可以说是用火炮打出来的。

    此后,张家和大洋集团的发展就越发的陌生、也越发的快速。钢铁战舰出现了,一出现就横渡死亡绿海,为栖霞之国第一次带来了真正的希望。

    张浩没有说话,和周书海一起观察生产线。

    眼下的生产线,是‘组合式’的,其很多功能可以选择性的开启,因此生产线可以炼制十几种丹药。至于说现在的养气丸,不过是拿来练手、检验生产线。

    不过受限于技术体系,眼下的生产线并不‘连续’。中间有不少的接驳,还需要手工完成。但这终究是一条生产线,是颠覆性的生产方式。

    有了大量药材练手,杏林堂的弟子们化身第一代药业工人,每人只负责一个项目,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或许之前练习过的原因,大家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到晚上22点左右,就将边角料都消耗完毕,炼制了包括养气丸、培元丸等十几种丸药,一共七十多吨!

    看着堆积如山的丸药,周书海嘴巴微微张开;虽然他亲自监督生产线的运行,但一天时间就生产出如此多的丸药,还是令他震撼无比。

    抓起一把丸药,检查质量后,周书海忍不住颤抖的说道:“虽然只是普通的丸药,但如果过去炼制这么多丸药,需要几千弟子学徒半个月时间!

    而现在,三百多弟子、外加一条生产线,只用了8个时辰就完成了!最重要的是,采用生产线之后,这一次成丹率高达96%!

    这就是……所谓的工业的力量吗?”

    “对,这就是工业!工业,一种新的、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过程中,因为采取了标准化的概念,可以最大的避免人为疏忽和损失,所以成丹率会提高。”张浩在周书海身边缓缓解释道:

    “过去,我们是凭经验进行生产,在漫长的生产中总结出技术;然后在这种循环中发展。一种技术的成熟,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更久。

    但如今,我们是反过来,根据需要来直接设计生产技术。以这条生产线为例,最初设计到如今的调整完成,一共不过三个月时间!

    当然,现在的技术爆发,也得益于过去的技术积累。

    有道是量变引发质变,是过去雄厚的积累才有了现在的速度。

    如果非要说一个比喻,就是: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周书海缓缓点头:“说得好,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后周书海转头对众人说道:“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好,每人领取2000元的奖励。

    回去休息下,明天开始,我们生产第一种丹药:培元丹。”

    两千元,当然是钞票,两千元奖励,相当于20块灵石,奖励还是不错的。

    众弟子们兴奋的离开,周书海却没有离开,和周雪瑶等人开始检查生产线。经过一天的生产试验,又发现了不少小问题。

    这样的微调,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一直进行。

    成功没有侥幸,张浩靠在旁边,看着认真忙碌的杏林堂众人,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栖霞之国能够绝地反击,不仅仅只是张浩的功劳,还有一群‘可爱’的人。

    几千年来,栖霞之国一直在苦难中前进,这个国度不管多么艰难,总有那么一群人在认真的、脚踏实地的探索、默默地奉献和进步。

    几千年的苦难,为栖霞之国留下了最珍贵的财富——认真、坚韧不拔的品质!

    众人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天亮,顾不得休息就开始了生产线第一次真正的炼丹。

    第一批灵药,是十年份的培元丹药材,一共200吨左右。培元丹,是所有基础丹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丹药,因为这种丹药直接关系到修行的第一步:炼精化气!筑基丹,组沉了修行丹药体系的根基。

    经过筛选、剪切、分类的药材,被集中处理。机器开始转动,阵法开始运转,药材被粉碎、高温蒸煮、翻炒、蒸干、暴晒、蒸馏、萃取提纯……

    整条生产线犹如一根藤条——主药不断前进,两边的配药、药引等陆续加入。生产线上,时间被精确到秒、速度被精确到厘米、温度被精确到十分之一度、压力也被精确到0。1的精度。

    强大的蒸汽轮机经过减速机控制后,输出稳定的动力,为生产线提供机械力量。

    灵石的能量被特定的阵法过滤后,才能进入生产阵法。

    最后丹药出来后,又被送入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养丹’。在一种合适温度、压力、灵气、药性的环境下,给丹药去火、稳定药性、促进药性的融合。

    这一条集合了张家的技术、传统技术以及杏林堂技术的生产线,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酝酿,随着出口位置终于有丹药出现了。

    一颗颗晶莹剔透、宛若珍珠般散发着荧光的丹药,如同一阵洪流般滚入灵竹编制的框子里。

    计重的法器顿时给出了重量——整整一吨!

    一小时,一吨培元丹!

    这才只是开始,随着生产线启动,此后每二十分钟就有一吨丹药出现。一颗培元丹重约5克,一吨丹药大约就是20万颗!

    而过去,炼制20万培元丹,足够整个杏林堂忙碌一个月!不过话说回来,过去也没有这么多药材。

    现在两个小时后,就已经生产了四吨、一共约80万颗!丹药甚至来不及盛装,就这样放在框子里,放在阵法里继续蕴养——丹药不能随便乱放,不然药性会流失。

    周书海眼看着第五筐子丹药马上就要来了,终于开始激动了。他忽然抓着张浩的肩膀,激动的要说什么,却又说不出话来。

    忽然旁边周书海的大弟子谢洪生嗷了一声,声音有些尖细:“师父,成丹率……成丹率……99%!只有少许药性在萃取中流失!”

    周书海立即放开张浩,开始沿着生产线转悠,一圈又一圈。

    张浩则来到周雪瑶身边,周雪瑶也愣愣的看着眼前的生产线,面色有些激动的红晕。见张浩过来了,她轻轻说道:“以前我就想,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能大量生产丹药如何?

    那时候我还想,如果我们能找到替代的矿物药材,我就准备培养几万个普通的炼丹师,专门炼制培元丹。

    但当火药出现的那一刻,我却有些……失望还有说不上来的伤心。”

    张浩轻轻搂着周雪瑶,将佳人靠在自己的肩膀上:“以后不仅仅是培元丹,筑基用的筑基丹、金丹用的先天丹、甚至元婴用的化婴丹,都将会如眼下一般。

    我们,将生产无数的丹药,让每一个人都不再为丹药苦恼。以后,整个栖霞之国人人都会成为修行者、而且是金丹期的、甚至是元婴期的。以后,每一个人都有千年的寿命,无病无痛……”

    “嗯。”周雪瑶静静地靠在张浩肩膀上,眼角有点点幸福的泪水留下,她就这么靠在张浩的肩膀上睡了。

第三二七章 包装是一门学问() 
200吨药材全部炼制成为培元丹,不过20吨左右,生产线只到下午13点出头,就完成了生产。而随着经验积累,最后一吨药材的成丹率甚至超过了99。5%。

    生产线的生产方式和个人炼丹是截然不同的。

    个人炼丹全靠‘感觉’——经验很重要。经验是不精却的。

    但生产线将所有的指标都量化了——不再完全依赖经验、更需要数值。

    不颗否定,有时候经验很重要;但在大规模生产上,更加精确的数值才是核心——这数值,就是技术、是量化的技术。

    周书海看着生产线缓缓停下,看着最后半框子丹药保存好了,他依旧激动,最后慢慢地蹲在框子旁边,双手捧着丹药,看着丹药哗啦啦的滚动。

    他就这样玩着,像是得到了心爱的玩具。周围围了一圈杏林堂的人,张浩都挤不进去。大家一起看着前面整整20个框子。

    什么时候,丹药能用框子来装了啊!这是过去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