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便形成了一朵朵梅花,清娘嘻嘻一笑,巧妙地加上了树枝,倒成了八个大字最美的装饰。

考虑到环州没有江南那样便利的水运渠道,运输成本较高,杨逸决定走精品路线,目前百姓食用的大部分是粗盐,杂质非常多;精盐的数量很少,价格是粗盐的好几倍,通常只有富贵人家才食用得起。

而所谓的精盐,事实上也没有经过加工,而是内地盐井出产天然的、纯度相对高的细盐,这种细盐比海盐好许多,当然这要根据各个盐井的品质而定。

精盐的加工工艺很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就有人懂,至少大宋目前就没听说过人力加工精盐的。

杨逸现在就打算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半个月后,听说阿甘山盐井开始产盐了,而且还都是极品的精盐,苏东坡和梅正清他们耐不住好奇,一同到阿甘山来参观。

走到谷口处,只见两条木轨仿佛矮桥一般,一直架设到路边,轨道上行走着四个轮子的“箱车”,车里满满装着一袋袋食盐;车子滑到轨道尽头时,一个汉子轻松抽起车子前面的挡板,将车子一倾,一袋袋食盐便落到下面的马车中,连装车的劳力都省了,车夫欢快的一甩鞭子,马车便奔着环州城而去……

梅正清等人看得一愣一愣的,苏东坡轻抚长须,嗯,是有些机巧,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别人用心也用做是出来。

苏东坡五十多岁,身体还不错,可进山时还是不禁皱起了眉头,这个杨任之怎么搞的?在谷中开盐井,竟然连路都不修一条,这乱石丛生,空手行走都困难,这这……何体统?

带路的小吏王二见苏东坡几人高一脚低一脚,走得满头是汗,于是讨好地笑道:“几位大人,这条山路要修好,花费巨大,杨知州便懒得去修了,反正运盐也不用肩挑手抬,各位大人若是嫌这乱石丛难走,不妨坐咱们的轨道车进去好了。”

“不不!本官还是慢慢走好了。”梅正清一看那轨道车,四个轮子在两根小小的木轨上行走,万一滑出来岂不车倾人伤?

“各位大人,其实咱们的车轮比较特别,轮子外则的一圈较大,压在木轨上时轮子外则能夹住木轨,保证了轨道车不会则滑,杨知府和夫人他们进出山谷,一向都是坐这轨道车呢?”瞧梅正清他们紧张的样子,王二不禁暗暗偷笑,接着解释道,“就连小白也是!”

王二最后又加了一句,曹太平不禁奇怪地问道:“小白是谁?杨知州家里只有一个侍女,不是叫茗儿吗?”

“小白不是人,是杨家养的一头狼,哈哈哈……苏东坡与杨逸一路同来环州,这个他自然知道,想起平时清娘与小白嬉闹的乖巧模样,苏东坡不禁放声哈哈大笑起来。

尽管王二百般解释,苏东坡他们最终还是决定走路进谷,尽管苏东坡能乘风归去,但乘这轨道车……,多俗啊!不坐!

几人好不容易爬过乱石丛,来到一个斜坡上,便见到两个汉子正在摇动绞盘,随着绞盘转动,绳索慢慢收回,盐井那边装着食盐的轨道车便被慢慢的拉上坡来。

那一车子食盐,两个壮汉摇起绞盘来,样子却不算吃力,苏东坡好奇心大起,它仔细观察了一下绞盘,却发现这个绞盘比普通的绞盘多了一根轴,两根轴上各装有一个带齿的轮子,齿轮一大一小,壮汉摇动那根带小齿轮的轴,带大齿轮的轴也就根着转动。

王二见梅正清等人目光带着询问之意,连忙解释道:“这双轴带齿轮的绞盘是夫人让我们制作的,夫人说了,这小齿轮转几圈,大齿轮才转一圈,同样大的拉力,被小齿轮分散到好几圈上,这样人工摇动时,一次性耗费的力气就会小得多,只虽多转几圈就行……,小人这么解释,各位大人明白了吗?”

“咳!雕虫小技耳,我等岂会不明白!”

王二满心狐疑,他本是匠人出身,杨夫人解释了半天,他还是一知半解的,这几位听一回便了然于胸?

王二也不点破,又暗笑了几声带着几个继续往里跋涉。

终于走到盐井边了,不容易啊,人家那轨道车都往返好几回了!

里面的设施更是看得苏东坡等人眼花缭乱,盐井边有许多木架子,架子上有吊臂,吊臂上还有许多轮子,绳子在这些轮子上绕来绕去,一个汉子轻松拉动绳子,井下装着上百斤盐的木箱便被吊了上来。这箱里的盐并不是直接装上轨道车运出去,而是通过另一条轨道滑向小溪边。

溪上有水车,水车将水注入第一个水池,然后再经过管道流进第二个水池,第二个水池注水到一半时,便关闭两个水池间的管道。

哗!

顺着轨道滑到第二个水池边的轨道车,被打开下面的挡板,整车盐便卸到了水池中,有人在池边来回推动一根推杆,象推石磨一般,但推杆带动的并不是石磨,而是一根伸到池中的“船桨”,随着“船桨”不断的搅动,粗盐全融到了池水里。

半池水,一车盐,完全溶解后刚好是一种饱和的溶液,打开池子的出水口,又是哗哗的响声,溶液流到旁边的纱布上,纱布共有两层,经纱布过滤,纯净的溶液流入另一个池子,无法溶解的杂质留在了纱布上。

旁边架着几十口大锅头,过滤后的溶液注满锅头之后,下面以木头或一种黑色的煤石起火,一个人能照顾好几个大锅头,由于溶液是饱和状态,无须太久,水份就被蒸发掉。

煮盐这道工序需要一定的经念,锅里刚出现白色的结晶体时,就要停火,利用余热将锅里残留的水份烘干,若是继续加火,煮出来的盐就会发黄,甚至焦黑,卖相还不如原始的粗盐。

苏东坡等人见多识广,但如此多白细的精盐,还是第一次见到,回头看看,从挖盐到装车拉走,整个盐池需要的人手还不到百人。

这样的产量!这样的精盐!

环州发财了!司户参军曹太平只剩下这么一个念头!发财了!这下发财了!

呃,当初给知州大人拨了多少贯来着?

嗯,四百贯,不行,必须,马上,立即给知州大人追加拨款才行,否则以后盐场这钱自己拿着,弄不好手会抽筋,心会发黑。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年轻的夫妇对饮树荫下,半醉之间用吴侬软语说着笑。

清娘穿着紫花襦裙,正在溪边和茗儿斗草,茗儿输了好几回,每输一次,清娘便把一只螳螂放到她发髻上,吓得她不时传出一阵娇呼声;被惊动的小白就会抬起头来,“瞪”一眼岸边乐极忘形的两人,不满地低唬几声,接着在浅水处继续扑腾,费了半天劲,也没抓住水中那条红色的鲤鱼。

苏东坡和梅正清几人,来到离盐井半里远的这几间茅舍前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景。

“咦,各位前来,怎么也不提前吱一声,本官也好准备些吃食,如今倒好,这鱼还在溪中,肉还在山里,可怎生是好?”

杨逸睁着朦胧的醉眼,带着几分揶揄对苏东坡等人笑道,他现在可清闲了,等着数钱就是!旁边的十三娘有些不好意思,向众人敛衽一福,退入了茅舍中去。

“有酒就行,一地浓荫,半溪清风,足以佐酒。”老苏才高八斗,偏偏就不知道客气这两个字怎么写。

杨逸愣了一下,只这话,似乎老苏亲近多了,难不成也被我这杰出青年折服了?

老苏说完,梅正清等人纷纷应和,散坐在树荫下,十三娘亲自出来添杯加筷,除了老苏外,他人连道不敢,这位可不仅是知州夫人,更是朝中次相掌上明珠啊!

“各位,喝这杯酒之前,我有个小小的要求!”

“知州大人请讲!”

“为了咱们环州府库更充实些,这精盐的加工方法,还望各位莫向外间道及。”

“当然,当然,知道大人但请放心!”

“哈哈哈……,饮酒!”

四月的山风徐徐而来,午后的光阴悠然而恬静,苏东坡一脸酒红,斜卧在树荫下的青石上,官帽落到了石板下,露出一头微斑的华发。

石板边插着一根鱼竿,高粱梗做的鱼漂在清溪里沉沉浮浮,大概鱼饵早被鱼儿吃完了,也无人起钓,打着微鼾的渔翁已经梦游高唐去了……

而曹太平等人则风风火火赶回环州去了,准备回去再好好算一算细账,看看能从哪个角落疙瘩再刨出些钱来,让其它三个盐井也尽快开工!

时间就是金钱!

想想环州那空得连老鼠也不光顾的府库,曹太平对这句话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杨逸乐见其成,反正其它三处照葫芦画瓢就行,也不用他再去多费心思。现在该想的是种朴他们了!

这丫的,出兵也有好几天了,怎么还没传回点消息,可别被夏军包了饺子才好!

第二卷 第157章 横山烽烟(一)

阮二郎今年只有十七岁,个子不高,身材也不雄壮,当初之所以能进“特战队”,是因为他箭术好,西军箭术好的大有人在,但能象阮二郎这样七十步外射中狐狸眼的人不多。

阮二郎性格乐观诙谐,平时在伍里数他话最多,身边的队友分别叫秦朝、花岗、黄四娘;黄四娘并不是娘们,相反,他是一个七尺大汉,满脸虬须,却偏偏声音有些娘娘腔,因此被戏称为王四娘。

伍长叫杨志,二十六岁,因为与知州大人是本家,如今被阮二郎送了个外号叫杨衙内。虽然每次他这么叫都被杨志踢屁股,但阮二郎还是乐此不疲。

他们这一伍人出来已经半个月了,超额完成了当初杨知州一天干掉一个党项人的任务,这些天偶尔也能碰到其它伍,没一个伍战绩比得上他们的,这让阮二郎嘴巴更加响了,只要到了安全地带,他就吹个没完,幻想着回去之后立多大的功,领多高的赏。鉴于他超凡的箭术,伍里确实是他功劳最大,杨志也只好每天忍受他的鼓噪。

两百人的特战队,以伍为单位分散潜入西夏境内,每个伍的标准装备是两张神臂弓,三张普通大弓,十壶箭,两根绳索,五把大刀,五把匕首,二十枚“霹雳瓜”,由于没有穿沉重的铠甲,背着这些装备他们轻松自在。

“衙内,早知道咱们多带些霹雳瓜就好了!象昨晚,往敌营那么一扔,就是一片哭爹喊娘声,多动听啊!如今就剩下两枚霹雳瓜了,想再这么玩,难喽!”阮二郎一边在马上晃悠,一边遗憾地说着,出来时他们没有战马,都是抢来的。

想起昨夜辉煌的战果,几名同袍也是非常兴奋,正是由于霹雳瓜的存在,他们五人昨夜竟敢偷袭一个三百人的夏军驻地,半夜里摸进去,不但把三百夏军炸得溃不成军,遗尸遍地,五人还毫发无损,这样的战绩阮二郎怎能不挂在嘴边?

“滚你的蛋!没听知州大人说吗,敌后作敌,苦的还在后头,千万别有了点收获便沾沾自喜,同时更不能气馁,哪怕只剩下一把匕首,咱们同样要干他娘的!”作为伍长,杨志既要掐掉手下人的骄傲心态,又要鼓舞他们的斗志。

“哎哎,听到没有,又拿杨知州来说事,真不愧是杨衙内……!”

阮二郎最后是捂着屁股狼嚎,杨伍长的无影腿让人防不胜防,即便骑在马上也不行。

“他娘的,阮二郎你给我小声点,万一泄露了行踪,老子先阉了你!快去前面看看,有没有肥羊好宰!滚!”

杨衙内佯怒,阮二郎只得屁颠屁颠地滚下马,沿着树林飞快的摸出去,平时他样子虽然有些吊儿郎当,但真做起事来,却是另一番模样,他身材本就不高大,在树林草丛中鹭伏蛇行,时隐时现,绝对是搞侦察的一流好手。

看着阮二郎消失在林边,黄四娘摸摸自己的虬须,无限柔媚地说道:“这狗娘养的阮二郎,藏身的本事着实不错,一定是小时候偷看娘们洗澡多了练出来的。”

花岗和秦朝不料黄四娘突然得出这么有深度的结论,不禁捂嘴直笑,杨志看得鸡皮疙瘩阵阵直冒。

“狗娘养的黄四娘,说话能不能粗点声?还有你们两个,别的不学,偏偏跟黄四娘学,捂着嘴巴娇滴滴的笑,也不嫌碜得慌!再这么下去,别的伍还不得嘲笑咱们是娘们伍!他娘的,老子带着你们,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衙内,别急呀,就算咱们是娘们,那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又见无影腿!这下轮到花岗捂着屁股跑开了!

嘘!

杨志突然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从地面传来的微微震动判断,必然有骑兵向这边接近。

就在这时,只见阮二郎玩命的跑回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衙内,衙内,林外有十来户党项人家,正放牧呢!咱们得干紧动手,一股……骑兵来了,咱们再不动……手就迟了!”

“阮二郎,看来你不但屁股被踢多了,脑瓜子也被驴踢了咋的?股股你个娘!既然有骑兵来了还什么动手,你娘的活得不耐烦了是吗?还不赶紧扯呼!”

“不是呀!衙内,先别急着扯呼,您听我说,来的不是夏军,是咱们宋军,快啊,再不动手咱们今天连汤都没得喝了!”

“咱们宋军?阮二郎,你他娘的确定自己的没看错?”

“哎哟,衙内啊!你就相信小的吧,刘武刘将军那吊睛白额的模样,属下就数隔着五十里,也能认得一清二楚。”

“那还等什么,儿郎们!赶紧动手!”

杨志一声令下,其余四人纷纷跃上战马,向林外冲出去,可惜,树林不利战马冲刺,等他们冲出树林时,只见一里外的十几顶帐篷熊熊燃烧着,几十个党项人横七竖八的躲在地上,五百宋军正在赶着羊马。

五人不愿再看,纷纷闭上双眼,倒不是他们可怜党项人,这样的事以前党项人干了不知多少,现在宋军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他们只不过是不愿看自己的猎物被别人肆无忌惮的抢去而已。

“不行,刘老虎他们太嚣张了,咱们找他理论去,我听说杨知州不准他们深入超过二百里的,衙内啊!前面不远就是耀德城了,都快五百里了!刘老虎竟敢到这里来跟咱们抢食,他娘的,太没人性了!”黄四娘自以为恶狠狠地骂着,但听到别人耳里,怎么听都还是娇滴滴的。

其他人也没心机再去理会黄四娘发嗲,一个个怒发冲冠的拍马冲了过去。

刘武外号刘老虎,远远看到杨志五人,这是他进入夏境以来第一次看到特战队员,心里挺高兴,不禁高声打趣道:“哟嗬!不错嘛!两条腿的公鸡变成了四条腿的毛驴了!欢迎几位前来观摩学习!”

特战队是直属杨逸的,杨志可不卖刘老虎的账,立即轰道:“刘将军,你违抗杨知州的军令,这我们不管,但我们兄弟几个好不容易找到一块肉,到嘴了才被你叼走,这就……

“慢来!慢来!”刘老虎打断杨志道,“这肉上也没写明是你们的,自然是先到先得,说咱们抢你们的,滚你娘的蛋!”

刘老虎吼完,手下大群士卒挥舞着带血的刀枪,得意的轰然大笑,黄四娘的虬须气得跟张飞似的,娇滴滴地说道:“就几个歪瓜劣枣,你们一大伙人也好意思来抢,也不嫌寒碜。”

黄四娘这开口,刘老虎手下至少有几十个人落马,都瘫了!

刘老虎也啯啯地笑得像只老母鸡:“我说黄四娘,你傻呀!没听说过大小也是块肉吗?老子一个呼啸就把它咽到肚子里,能碍得了什么事,再说了,这块肉对我们来说是小了点,可你们几头小毛驴未必能咽得下去!”

“别小看人,昨晚我们五个人,在溥乐城东面的老鸦寨,把三百夏军杀得屁滚屎流,哪像你们,五百人马,就知道来找几个老弱病残撒威风。”

“咦!老鸦寨那一镖是你们干的?不错,不错,冲着这个,老子今天不跟你们计较,这几十个歪瓜劣枣算是你们的了!”

刘老虎难得大方一回,刚说完,便有外围的侦哨飞驰而来。

“报!刘将军,东面十五里,八百夏军正冲咱们而来!”

“其它方向可有动静?”

“没有,只有东面这八百……

“百个娘!儿郎们,干了,莫让别人说咱们只会欺软怕硬!上马,给本将杀他娘的去!”

“刘将军,别忘了杨知州不让你们越过两百里的界线!”

阮二郎怕这伙“强盗”再来跟自己抢食,在背后大喊个不停,结果除了吃一面的灰,刘老虎根本当作没听见。大队人马消失在高坡那边,剩下五个孤魂野鬼立在余烟袅袅的废帐篷间,黄四娘又忍不住娇滴滴地怨道:“太嚣张了!太嚣张!他娘的……

刘武确实够嚣张,这也是他什么外号叫刘老虎的原因,其实不光他嚣张,他的五百手下同样嚣张!五百对八百,还一个个像去赶皇宫御宴似的,那兴奋劲儿就别提了。

杨逸命令这次不得深入超过两百里,别人都不敢违令,就刘老虎这一营人马,砍着杀着,早忘了两百里界线在哪了!今天若不是杨志等人提醒,估计这一营人参砍到兴庆府去,还觉得没超过两百里呢。

几乎没有任何花巧,两股兵马一遇上,刘老虎提着长长的马槊,一马当先犁入了敌阵,他身后的手下就像一群野狼,嗷嗷叫着紧随其后杀了进去。

夏军带兵前来的是韦州副统军崇仁三水,等宋军冲入阵中,三水同志突然觉得,自己遇上的不是宋军,是一只猛虎带着一群饿狼。

不光他有这种感觉,他手下的几百夏军同样有这种感觉,两军对战,讲究的就是一股气势,看谁狠,看谁更不要命。

更不要命的人往往却更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同时也更容易夺去别人的性命。刘老虎一边冲杀,一边狼嚎不绝,铠甲上到处是血,连鞋内都积了一筒的人血。那吊睛白额的吓人样,再染上一身的血,仿佛吓人的妖兽一般。

两军处在一种混战状态,刘老虎越砍越精神,等他发觉前面没人可砍时,身后的夏军已哭喊着作鸟兽散!

“他娘的,老子还没砍过瘾呢,想跑,没门!儿郎们,杀啊……

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崽子天生会打洞,呃,应该说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兵,刘老虎这帮手下哪里用他吩咐,一见夏军溃散,早就玩命的追上去,生怕放走一个似的!

第二卷 第158章 横山烽烟(二)

种朴充分领会了杨逸那道命令的含义,他带着两千人马,并没有深入夏境,而是猛攻西夏在横山的各个寨堡。

这次环州共出动五千人马,除了种朴这一路外,其他的都是五百人一营,分散进入夏境,尽情的烧杀抢掠。

元祐九年间,在高滔滔对外婉转承欢的政策下,几乎没有一名宋军进入过西夏境内,这一结果导致夏军极其嚣张傲慢,同时各处防御工事也极为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