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昌元年二月十五,御街边的柳丝刚刚开始抽芽,料峭的春寒尚未完全退去。
杨逸正式领河西道行军大总管帅印,率刘武五千人马自京城出发,千里迢迢奔赴兰州。
与之同行的,还有作为监军的内侍刘怀信,行军副总管仁多保忠。
仁多保忠是杨逸刻意带上的,他被授命为行军副总管也是杨逸的意思。
实际上他这个副总管没有什么实权,只相当于杨逸的参谋人员,之所以给他戴上这么大的头衔,用意不言自明。
仁多保忠是聪明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因此还是很自觉的,除非杨逸询问,通常他都是乖乖的保持沉默。
刘太后让郝随带着小皇帝赵捷到大营送行。她这次让杨逸出征也是迫于无奈,赵捷不满两岁而登基,急需一场大胜来巩固威望;仗既然要打,就必须胜,而且只能胜不能败!否则对她和新登基的赵捷来说,将是极为沉重的打击。
从以往的战绩看来,没有人比杨逸更适合了!
刘太后让赵捷来送将士出征,这一点杨逸很赞赏,既然做了皇帝,再小你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且将来一旦获胜,这对赵捷也有莫大的好处。
杨逸五千兵马才过洛阳,就传来一个消息:长辖底在开春冰雪未化尽之前,竟联合女真几部人马南下,萧特末率契丹本部五万大军与长辖底大战于辽国静边城(满洲里市)附近,萧特末战败,殁于阵中,五万大军半数被俘。
辽国举国为之震动,重新征调十三万人马由燕王耶律延禧统率北上,迎击长辖底。
杨逸接到这个消息,心里不由得捏了一把汗,辽国真的没人了吗?怎么派耶律延禧这个货去统军?
原来的历史上,完颜阿骨打起兵时,兵不满千,要武器没武器,要粮草没粮草,却只用短短几年,就摧枯拉朽般把辽国踹翻在地。
而现在长辖底兵力已不少于三万,而且都是百战精兵,辽国会不会败亡得更快?鬼才知道。
这不是杨逸想看到了,他不希望辽国这么快倒下,大宋各项改革还需要时间,西夏还没收拾妥当,若是马上就要面对一个大金国那样的新兴政权,对大宋而言极为不利。
时间,时间啊,至少再给大宋五年,这样才能从容布局。
杨逸进一步加快了西进速度,而这时,事实上西北的战争序幕已经提前拉开,河东河第二将张世永、鄜延路第二将张诚,各率一万人马兵指银州。
泾原路第一将折可适率兵一万出没烟峡,往天都山方向进逼。
杨逸到达兰州时,已经是三月初二。兰州第一将王愍在乞力刚的内应配合下,于三日前一举夺取凉州城,至此,西夏河套与河西之间的联系正式被切断。
熙河第一将苗授、泾源第二将种建中,秦凤第一将王道,齐聚兰州。加上杨逸带来的刘武,共计四将三万多骑兵汇聚兰州。
军前会议上,苗授打着哈哈,那样子一看就知道他并没把这场攻夺河西的战争太当回事;他问道:“大总管,咱们也别在这耗费时间了,河西的夏军人心惶惶,就那点虾兵蟹将,咱们砍过去就是了。”
苗授给杨逸的第一感觉,他不是人,就是一头嗜血的狼,那摩拳擦掌的样子,想必他等着杀入河西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杨逸也不含糊,对苗授这种人,勒在身边得不偿失,既然是狼,那就让他去吃肉吧!
杨逸沉声说道:“苗将军,我给你八千人马,命你为先锋,你给我记住,不用你去攻城,你给我把外围扫干净,而且还要负责给我中军弄到足够的粮草,我中军若是挨一顿饿,老子到时就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苗授愣了愣,突然一拍大腿仰天大笑道:“早就听说杨总管打起仗来,比我们这些武将还要豪气,果然名不虚传,够爽快!杨总管放心,苗某在此给你立军令状……
“行了!”杨逸打断他说道:“老子不要你什么军令状,完不成军令老子自会要你的脑袋!至于具体的仗怎么打,这个也不用我教你;但有一点你要切记,河西夺下来后,咱们大宋是要接手治理的,你他娘的千万别把河西给我弄成一片白地;还有,河西的各族成分复杂,对当地的党项人、回鹘人、吐蕃人、汉人,要尽量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尽快让汉人在河西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你也别动不动就杀,朝廷治理黄河需要大量劳力,全指望这边了,多弄些战俘才是正理,明白了吗?”
“末将遵令!”对这样的结果,苗授大喜过望,这下终于不用束手束脚,可以大干一场了。
刘老虎对杨逸任命苗授为先锋有些不爽,只是不敢表露出来而已。
杨逸先横了他一眼,才对兰州第二将雷秀说道:“雷将军,你的任务最为繁重,本帅给你七千人马,其中骑兵两千,你不但要负责后勤保障,若是夏军自河套来,你还要负责与凉州牙的王将军一同夹击,即便不能消灭,你也要把夏军赶回河套去。”
雷秀立即起身抱拳答道:“末将遵令。”
一通军事安排结束之后,苗授的八千人马先行出发,杨逸率领两万人马紧随其后;王愍袭取凉州时,出动了五千人马,总体算来,这次河西战役刚好动用了四万人马。
其中骑兵三万四千人,步兵六千人。
而西夏目前在河西的兵力,实际也只有五万左右,瓜、沙二州大概三万,肃、甘二州各五千,其它的一万人马分散在各处关隘。
杨逸这次的河西攻略,实际上他只打算动用三万骑兵远征玉门关,其余的人马是用来迎击河套方面的夏军。
而西征的三万骑兵后勤补给主要是靠以战养战,这就看苗授这头狼能不能找到足够的食物了。
随着春风吹佛,西北大地上的草芽纷纷钻出了泥土,大雪山上的冰雪开始消融,涓涓细流汇入喀罗川。
杨逸腰挂新月形的大马士革宝刀,率领的两万骑兵沿着喀罗川奔腾向西,他胯下的乌云盖雪从新回到战场,奋蹄疾奔,显得兴奋无比。
花木兰作为杨逸的亲兵队长紧随其后,桃花马、两石弓,身披轻甲,英姿飒爽!
他们身后,战马嘶风,旌旗遮日,两万铁流扬起的浮尘如同巨大的沙尘暴,卷过河西的漠漠荒原,向西!向西!奔涌不息!
时隔两三百年,汉家的铁骑如同重鼓一般,重新震动河西大地!
第三卷 第309章 闪电战
西夏国小民困,来来回回也就十个八个象样的城池,经历蒙云谷大败、环州大败这一连串重大损失之后,外面又受到大宋的“经济制裁”,内部梁家再来好几次大清洗,加上大宋边军硬探和“贺兰贼”的肆意破坏,西夏的战争潜力早已经耗尽。
更要命的是随着仁多保忠、嵬名阿吴、乞力刚、往利乞光这些高级将领被俘的被俘,叛变的叛变,夏军的精神脊梁基本已经被打断。
因此,杨逸对夺取河西还是相当有信心的,唯一值得顾虑的是后勤补给问题,河西走廊千里之遥,一旦补给跟不上,不用打自己就先被拖垮了。
这次他以全骑兵快速奔袭,就是希望能达到以战养战、摆脱对后勤的依赖。
两万骑兵到达凉州之后,与王愍作了一番布置,然后以五千空马负粮草,继续向西快速突进。
这个时候兴庆府才刚刚反应过来,但能不能派兵救援河西很难说,银州和天都山方面,张诚、折可适他们已经重兵压境,够梁太后忙活的了。
杨逸的二万大军并非集兵一处,而是由王道、刘武各率五千人马分于左右,中军主要由种建中负责具体行军,杨逸只负责调度各路人马,发布作战命令。
三路人马如同拉网似的向西疾速并进,河西走廊之所以叫做走廊,是因为它平均宽度不过百来里,三股大军各隔着几十里平排兜过去,就大至能把河西走廊滤一遍。
河西走廊被祁连山与北山夹在中间,大部分属于山前倾斜平原。共分为三个独特的内流盆地。
玉门、瓜州、沙州平原属于疏勒河水系;甘州、肃州平原属于黑河水系;
凉州属于石羊河水系。
而这三条水系全部依靠祁连山上的雪水滋养。
目前这里的百姓主要以游牧为主,靠近河流的地方也有大量肥沃的农田耕作区。
凉州被王愍与乞力刚里应个合拿下后,现在河西走廊上象样的城池就还剩下四座,由东向西分别是甘州、肃州、瓜州、沙州。
起伏的草原上,宋军铁骑滚滚向西,外围派出大量的游骑,就如同撒出去的一张大网,那些游牧的百姓躲在帐篷里,向外面惶恐地张望;但他们显然是多虑了,只要不反抗,没人会去伤害他们,当然,宋军需要补给,奉献一些牛羊和粮食是免不了的。
而那些游骑除了警戒之外,主要的任务便是搜集粮草。
杨逸一边纵马奔驰,一边骂娘,苗授这个狗娘养的果然不是什么好鸟,脱缰之后到现也没个消息传回来,也不知道这厮跑到哪儿去了。
作为前锋,前面情况如何,你好歹传个信回来啊!
不管了,全当没这八千人马好了。老子就两万人马,照样也把河西趟一回。
“报!”
刚好在此时,前方一骑快马飞冲而来,远远就大吼着。
“报!杨总管,昨夜五更,苗将军于胭脂山击败甘肃军司副统军图勒的两千人马,苗将军让小的转告杨总管,胭脂山已经准备好吃的喝的,等候杨总管,请杨总管慢慢享受。”
那信使吼完,小意了溜了杨逸一眼,很显然,这是苗授那厮故意让他这么报的。
这叫什么话?还慢慢享用,还真把我当老爷兵到河西捡便宜来了?
杨逸也不气,朗声问道:“苗将军呢?现在前锋到了何处?”
“报杨总管,苗将军击败图勒之后,就一路往甘州方向追击,现在大概已经到了甘州附近。”
“好了,你回去告诉苗授,本帅这宝刀还没见血呢,让他最好紧记我的军令。”
“喏!”
等信使离去,杨逸转头问种建中道:“种将军,咱们离胭脂山还有多远?”
种建中在马上抱拳答道:“回杨总管,此地离胭脂山大概还有百里,咱们加快一些行军速度,晚上到达胭脂山不成问题。”
“传我命令,加快行军速度!”
胭脂山又名焉支山,是祁连山之北的一个独立山体,扼守河西走廊要道,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胭脂山碧峰千绕,松柏交翠,四周水草肥美,曾经是匈奴的重要放牧地;霍去病攻下河西之后,匈奴民歌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杨逸黄昏时率军到达胭脂山,苗授留下的五百人马打扫完战场之后,正在烤羊肉。
几千游牧民被他们驱赶到下山,搭起了一大片的帐篷,一个个忐忑不安的。
更远一些的山下,至少有数万头牛羊被木栏围在空地上,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白云铺在草地上。
而营帐前的空地上,上千头肥羊架在火堆上,烤得金灿灿的,香飘十数里。
这吃的住的都准备好了,杨逸有些哭笑不得,苗授这个狗娘养的故意气人不是,真把我当旅游团了!
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苇溪连片,古刹处处;这便是甘州。
汉朝时甘州名为张掖,汉武帝取“张国臂腋,以通西域”之意,在此置张掖郡。
六十年前,李元昊从甘州回鹘手上夺得甘州之后,这里就一直是西夏重要的军事和农牧区,置有甘肃军司,计一万八千兵马驻守。
此刻,因凉州为宋军占领,甘州与河套的联系中断,使得城里人心惶惶,甘肃军司都统军野利丁明和甘州知府梁如志争论不休;野利丁明认为宋军远来,后勤补给困难,主张坚壁清野,再向肃州求援,等宋军粮草断绝之后,再予以反击。
梁如志却认为,现在正是牛羊产崽的季节,一旦将牲口全部赶入甘州城,先不说难不能容得下,就算容得下,今年也必将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下牧民根本不可能配合官方坚壁清野;因此梁如志主张让野利丁明率军前往胭脂山,将宋军阻于胭脂山以东,宋军远来,必不能持久,只要拖得几天,宋军粮草耗尽,必定不战自退。
两人还在争论不休,随着天色慢慢暗淡下来,甘州东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城上的守军紧张地张望着,只见茫茫的地平线上,上千骑兵飞驰而来,随着这股骑兵越来越近,城头守将大声喝令着士卒上城防守,同时飞报城里的野利丁明。
这股骑兵冲近城门后,终于可以看清他们身上的装束了,只见他们一个个身上血迹斑斑,甲胄不全,惶恐不安地望着身后,副统军图勒冲在最前面,急声大吼着:“快开城门!快开城门!宋军杀来了!赶紧放我们进城,快啊!”
城门守将看清了图勒的面貌,又听到远处有隐隐的马蹄声传来,不敢怠慢,连忙下令打开东门放图勒进城。
甘州东门徐徐打开,城外的溃兵一拥而入,事情坏了!这些溃兵冲入城门之后,立即挥刀便砍,城门守军还没反应过来,懵懵中就被砍倒一片,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图勒疯了吗?
图勒没疯,只不过是为了保命而已,他带回的一千“溃兵”其实大部分是乔装成夏军的宋军士卒;乔装而来的宋军很快就占领了甘州东门,而城外随即又传来轰隆的马蹄声,苗授带着数千宋军自东门狂飙而入,就像一飓风,瞬间把甘州城掩没。
原来,甘肃军司副统军图勒被派往胭脂山,打算在哪里拖住宋军脚步,能打就打,打不过就在外围袭击宋军粮道,想法很好,布置也很恰当。
可来的是苗授,熙河军团最擅长的就是大迂回、大穿插、远程奔袭,苗授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甘凉一带向来就是战马的主要产区,苗授一路西来,别的不管,只是见马就夺,如今他已是一人三骑,甚到四骑,这让他们可以不断轮换坐骑,一路狂飙,速度比夏军的斥侯还快。
驻守胭脂山的图勒刚接到斥侯并报,苗授已经随后杀到,昨夜五更时分,仓促应战的图勒根本不堪一击,两千人马一触即溃。
狼行千里吃肉,苗授既然是狼,岂会放过图勒这块肉?
夏军一溃,苗授就率军狂追不舍,在甘州城和胭脂山之间的删丹镇附近追上图勒,一路追杀下来,此时图勒身边只剩下一千人左右,一千对八千,而且是大溃之后被围住,图勒很识趣地投降了。
苗授对近在眼前的删丹镇不屑一顾,毫不停留的带着降军冲向甘州城,这才有了利用图勒诈城的一幕。
苗授的这些伎俩其实很平常,但他掌握了长途奔袭的核心要义——快!
只要够快,再平凡的招式,也能让对方措手不及、也能摧枯拉朽!
当年的冠军侯作战,最擅长的同样是长途奔袭,把一个快字发挥到极致。第一次领军,他带八百人就脱离大军奔袭数百里,打得匈奴人猝不及防,一举歼敌两千多,俘虏单于国相与叔叔。
第二次冠军侯率军一万出击河西,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精彩的大迂回,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个部落,一路猛进,在皋兰山与匈奴大战,斩匈奴卢侯王、折兰王,俘浑邪王子及相国、都慰。
后来的漠北大战,冠军侯更是率军奔袭两千多里,创下封狼居胥的千古佳话。
而冠军侯用兵特点就在一个快字!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怎么死都不知道。
第三卷 第310章 仁多保忠的价值
甘州城瞬间被破,野利丁明空有一万多人马,也只有做俘虏的份。
苗授对甘州城的清剿还没结束,天刚蒙蒙亮,城外又传来了轰隆的马蹄声,苗授有些愣神,哪来的这么大股骑兵?
很快斥侯就来报,杨逸到了!
到了?来得这么快?
当然快,杨逸这次以全骑兵出击河西,就是要在一个快字上下功夫,又岂会拖泥带水?
他在胭脂山根本没有多作停留,用过晚餐稍事休息之后,就踏着清朗的月光连夜西进。
杨逸本以为甘州会有一场恶战,结果苗授却是轻而易举地把甘州拿了下来,这挺出乎杨逸的意料;不过这是好事,拿下甘州,就基本不用再费力从凉州那边转运什么后勤了,以战养战的目的已经达到,这对大宋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光后勤一项,就能省下无数民力和数百万贯粮草物资。
苗授听说是杨逸大军到了,高兴地迎出东门,杨逸也不进城,让军队止于城外,对迎来的苗授问道:“苗将军,本将军会记下你这份大功,快说说,城内的清剿进行得如何了?”
苗授抱抱拳说道:“回大总管,还在进行当中,估计天亮时可以结束。”
杨逸淡淡地说道:“苗将军,我再次提醒你,千万别忘了军规,谁要是乱来,为了河西的长治久安,不管他立下多大的功劳,本帅也一定会砍了他。”
“请总管放心,谁敢在末将眼皮底来乱来,不劳大总管动手,末将就先斩了他。”
“这就好!”
杨逸俩人所说的“清剿”,其实是另有内涵。
西夏统治河西已经六七十岁,除了军队外,许多贵族富商在城中的势力同样盘根错节,这些势力不清除,对大宋将来治理河西将会留下极大的隐患。
战争开始之前,职方馆的谍报人员早就潜入河西各城,对这些地方势力进行摸底;现在宋军的清剿就是根据职方馆提供的名单进行的,清理去这些旧势力,一来可以给大宋赢得大量财物,二来为将来的治理厘清潜在的阻碍。
现在城刚破,一切都可以假托战争之名进行,一旦局面稳定下来,有些事便不好再做了。
而这种清剿,虽说是按名单进行,但若是士卒的杀性上来之后,很容易失控,变成无序的杀戮和抢掠,所以杨逸才一再提醒苗授,千万要掌握好军队,掌握好尺度。
否则杨逸也只好狠下心肠,杀些人以安抚当地民心了!
天色大亮之后,甘州城内基本平静下来,杨逸命令种建中率五千人马留下接管甘州,收缴战利品,厘清甘州外围的小股之敌,同时安抚地方上的农牧民。
而他率领二万三千人马再度向奔袭,时间就是生命。
霍骠骑六天奔袭五个匈奴部落。杨逸这次的河西攻略,同样是要打闪电战,外围的枝枝末末他一率不管了,利用骑兵快速突进,以战养战,争取先把甘、肃、瓜、沙四州拿下来,掌握大局之后,再慢慢梳理外围。
这回也不分什么前锋了,二万三千人全部一人双骑,向西狂奔,下一个目标:肃州!
杨逸奔袭河西的同时,河套地区也是烽烟遍地,张诚、张世永共二万人马攻打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