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私生子-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嗡嗡的弓弦声响声,两箭齐发,一下子把夏将阿骨录射落马下。

杨逸不禁惊呼一声:穆桂英?

第二卷 第218章 穆桂英——花木兰

阿骨录受伤落马,夏军士气再次遭到致命的打击,很快就溃不成军;那英姿飒爽的女将收弓坐落马背,提起梨花枪娇喝一声,率先追杀而来。

杨逸与马汉卿带着百来名骑兵,更是紧紧咬住被亲兵扶上马背的阿骨录,一路追砍。大溃之下,夏军就像老鼠见猫一般,见了他们就躲,哪里还有还手的勇气。

杨逸杀红了眼,凭着乌云盖雪闪电般的速度,追上就砍,长刀过处,血花如雨,乌云盖雪一身黑毛都被染成了暗红色。

马汉卿却顾不砍人了,不断地抽打着战马狂追,因为他发现杨逸一个人竟往阿骨录那边疾冲而去,要知道阿骨录虽然也是在逃跑,但身边还有几百人马溃而不散,杨逸一个人冲过去,万一……

马汉卿急得连连呼叫,奈何杨逸竟晃若未闻,把马汉卿等人越抛越远,就在这时,又有一匹桃花马从马汉卿身边疾冲而过,去势如电。

“小娘子!小娘子!咱们换换马可好?”马汉卿简直就是病急乱投医,忙不迭地叫唤着。

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回头哼道:“凭什么?坐骑是随便借人的吗?妄想!”

马汉卿急得不行,一边抽打战马一边喊道:“是这样,小娘子,前面是知州杨大人,他一个人冲阿骨录追去了,这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如何得了?你马快,先换给我,我去追他……

“驾!”

那‘穆桂英’回头不屑地瞄了马汉卿一眼,一夹马腹,一人一马绝尘而去。

“杀啊!杀啊!挡我者死!”杨逸满身染血,跃马扬刀如鹰飞隼射,嘴里咆哮如雷,唬得溃逃的夏军如见厉鬼般,纷纷躲避。

他硬是冲向阿骨录那边,围在阿骨录身边的几百人马被他追得屁滚屎流,杨逸倒也没傻到不要命的往里冲,凭着坐骑骄人的速度,在外围像赶鸭子一般,不断地砍杀。

直追了三四里,亡命溃逃的夏军才有人记起放箭,这下杨逸没辙了,只得向远处退,就在他望洋兴叹的时候,一匹桃花马追了上来,只见她收枪张弓,每箭射出,就有一个夏军惨叫着落马,箭无虚发,箭不落空,箭……

杨逸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看到的情景,方才被夏军放箭阻滞带来的那点郁闷一扫而空!

“好!好!好!左边那个!哎!右边那个!对对对!专射军官!”杨逸靠过来,不停地为‘穆桂英’喝彩,同时小小的指示一下目标,就像越野赛车中拿着路线图的副驾驶。

“你就是知州杨大人?”

“猜对了,等下给你糖吃,快射!好……了,姑娘叫什么名字?”

“你怎么一点不像知州!”那‘穆桂英’一边射杀夏军,还不忘答他话,“我是林红寨的穆兰花,你真是咱们环州知州杨大人吗?”

杨逸听他报上姓名,脱口问道:“穆兰花?不是穆桂英吗?”

“穆桂英是谁?”

“你没听过这名字?”

“没听过,不好,夏军被激怒了,回头杀来了,你若真是知州大人,就快点往回头跑吧!”

果然,前面的夏军大概是渡过了溃败初期的恐慌心里,有几十骑掉头迎了过来。杨逸不傻,刚才他之所以敢一骑追来杀个爽快,就是算准了夏军溃败初时一心想着逃跑的心里。现在有人回头拼命,他才不会打肿脸留下来充什么胖子呢。

“穆姑娘,走!班师!”

“你到底是不是知州?逃跑就逃跑,还班师?”

杨逸听了大笑不止,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形象和百姓心目中的知州,确实有那么一点差距,这姑娘心直口快,有意思!

俩人仗着马快一阵风般撤了回来,那些回头追的夏军见到马汉卿他们后,也不敢再追了,掉头又跑。

这一战看似很辉煌,其实杀敌不过千来人,大半还都是激烈的爆炸惊了战马,夏军互相践踏死的。

没办法,步兵对骑兵就是这样,打输了跑不了,打赢了追不上。来来回回就是杨逸和马汉卿他们百来骑追出了五六里。

但这是环州保卫战首战,意义重大,回到清平关后,杨逸对此战大肆褒奖,参战将士按杀敌多寡一一记功,整个环州的军心士气为之大振。

而杨逸在这些庆州军心目中,也真正建立起了无上的权威,令到之处,无人敢逆。

林红寨这次来了两百一十二人,女子约占四分之一,杨逸发现这些人不但个个箭术精准,而且上马就是骑兵,于是那些没有战马的,立即每人送了一匹战马,光这次就夺得近五百匹战马,发完还有富余。

现在杨逸连猴子都想拉来充数了,这么好的兵岂会放过?

最是那穆兰花,箭术只怕不在李一忠之下,这可是冲阵时斩将夺旗的好手,为了奖赏她这次射伤阿骨录,打开战局的大功,杨逸给穆兰花许下了一个指挥使的官职。

当然,她的兵还是她带来的人马;其实现在禁军每个指挥通常也只有三百多人,很少有满员的。她两百多人马算一个指挥,倒也勉勉强强。

对此,穆兰花兴奋异常,一个指挥使可不是随便能捞到的,怎么着也可以叫将军了,总算圆了她的将军梦!虽然现在还只是杨逸口头许诺,朝廷批不批还两说,但已经够让穆兰花死心塌地跟着卖命的了。

有了林红寨的发现,杨逸立即派人去乡兵中挑选,但凡有善于马战的,都挑出来,现在环州战马不少,但骑兵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成军,因此环州骑兵一直被局限着。

杨逸早就知道,西北许多乡兵战力不下于禁军,而且接触马匹的机会相对多一些,以前不能乱来,现在一切都可以打着战争的名号行事。

他打算把所有擅于马战的乡兵都招集起来,迅速组建成军,虽然不可能当训练有素有骑兵使用,但用来劫粮道,偷袭、或象这一战用来追杀敌人,总不会错的。

第二天,梁太后的十几万大军到了,好家伙,烟尘滚滚绵延数十里,马蹄声,脚步声,声若闷雷,光去看一眼就能让人目眩神迷,心惊胆战。

杨逸看看自己可怜的几千人马,不禁英雄气短,暗叹连连,想遍三十六计,看来还是选择上计为妙啊!

“咱们换个山头再唱歌,撤!”杨逸一声令下,几千人马跑得比兔子还快。

马汉卿有些不甘地说道:“大人,没良心炮威力无穷,咱们何不轰他几炮再说。”

“轰你个头,带来的那点炸药早就轰完了,再不跑,等梁太后那娘们抓去当太监啊?”

没良心炮威力确实是够大,这也是它为什么被叫做没良心炮的原因所在,但它的消耗那也是……提了!

光清平关下那十炮,就耗了两百斤火药,整个环庆路现存火药都拿来,恐怕也不够它轰几炮,整一个无底洞啊,若不是为了首战必胜,杨逸哪里会去鼓捣它?

没良心啊没良心!它不光对敌人没良心,对自己同样没良心啊!

旁边的穆兰花听了两人的对答,突然插嘴道:“大人,人家十多万大军都追到屁股后面了,你怎么还没个正形的?”

杨逸先是一怔,接着笑了,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连领导也敢批评,要批评你也批评领导工作太拼命,不知道休息,不知道珍惜身体之类的嘛!

马汉卿对这位英气而不失俏丽的穆兰花似乎很上心,耐着性子解释道:“穆娘子,你有所不知,大人领军作战时向来如此,若是大人紧绷着脸,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士卒们反而会担心,士气就也容易低落。”

“警告你,以后要叫我穆将军!”

这下轮到马汉卿发愣了!

杨逸哈哈地笑道:“我看不如倒过来叫,就叫花木兰吧!”

“嘻嘻,多谢大人夸奖,小女子可不敢当。”穆兰花嘴上虽说不敢当,但却笑得很灿烂。

“不错,就叫花木兰吧……看天上,于是我剪下了月光,射向我老家的地方,夜黑得就像墨一样,哪颗星名字叫木兰……

“咦,大人还会唱小曲?”

“哈哈,好听吧?这小曲儿名叫木兰星,想学的话,以后让汉卿慢慢教你!”

“就他?他会吗?”

“打住,以后再说,上山!”奔到一处地势狭窄的山边,杨逸立即下令全军上山,现在泾原、秦凤两路的援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现在能拖一时好一时,从清平关到环州,一切能利用的地形杨逸早已实地看过,布置下了层层工事。

路上早已挖好了一道道的壕沟,山上早堆放好石块、箭矢、手雷,备好了干肉、煎饼、饮用水等等,众人一上山,立即就能投入作战。

穆兰花看了这些布置,对这个一路没个正形的知州不禁重新审视了一番。

“看什么看?花木兰听令!”

“末将听令!”穆兰花倒是入戏很快,不管朝廷准不准,她已经‘末将’了!

“你的人箭法比较好,等下你给我记住,尽量挑敌人的军官射!明白没有?”

“末将遵令!”

不到半个时辰,夏军已滚滚而来,从山上望去,漫山遍野都是,黑压压的望也望不到边,人还未到,掀起的尘土已经弥漫过来,天地间变得昏暗起来,轰隆隆的马蹄声震得山上碎石簌簌直落……

第二卷 第219章 舌头上的战争

梁太后对杨逸之恨,有山之高,海之深。

小小的山头,她一下子投入了三万大军,势若惊涛,一浪接着一浪的往山头冲,四面山岚回应着不尽的喊声杀声,天地沸腾了!

黑压压的夏军在角号的催促下,举着盾,提着刀,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整个北面的山坡就像铺开了一张巨大的黑毯,不断的向山上漫延,仿佛要把山河都遮盖住一样。

杨逸亲临一线指挥,那些巨石由两三个宋军合力砸下去,发出隆隆的巨响声,一路跳跃撞击,把一个个夏军砸得不成人形。

手雷、箭矢齐下,爆炸声、穿甲声,整个山头硝烟弥漫,血肉斑斑,山上的宋军就像一部巨型割草机,不断收割着夏军的性命,生命在这里变得无比的脆弱、廉价。

尽管血流成河,死伤惨重,但夏军人数实在太多了,凭着荆丛、山石的掩护,还是不断有人冲上山头,与宋军绞杀在一起。

杀!杨逸再次带着数百个精挑细选出来的悍卒,俯冲而下,对冲近山头的夏军发起逆袭,夏军冒着箭矢檑石冲上山来本已劳累,而杨逸他们个个如下山的猛虎,三三两两配合默契,咆哮着,砍杀着,将冲近山头的夏军驱赶下去。

在山下督战的嵬名阿吴直皱眉头,短短一个时辰,三万夏军不但没冲上山头,还伤亡了上千人,鲜血汇成的细流从山上流下来,那些被巨石砸中的士兵不是脑浆并裂,就是被砸成肉饼,惨烈极了。

望着山上手雷爆炸时弥漫的硝烟,嵬名阿吴灵机一动,并报过梁太后,便立即下令鸣金收兵。

夏军如潮水般从头上退下来后,嵬名阿吴让人收集柴草树枝,大量堆于山下,还泼上了水,点燃之后顿时浓烟滚滚向山头罩去。

杨逸千算万算,也没算到夏军会想出烟攻这一招,浓烟很快就弥漫上山头,这下苦也!

“快!都撕下衣服用水沾湿,蒙住口鼻……后找地势低处趴下!”杨逸被呛得喉咙干辣,咳嗽不停,却不得不奔走呼喝着。

别看他说的这些很简单,时下的宋军士卒还真有许多人不懂这些常识,慌张地乱窜着,听了杨逸的大喊,才手忙脚乱的照做。

幸好山上原先备有些饮用水,众人蒙上口鼻后,杨逸又对马汉卿他们吼道:“快,尽量收集干柴草,堆于阵地前,快!”

一个庆州军指挥使疑惑地问道:“大人,找干柴何用?我们放火也熏不到敌人啊……

“少他娘废话,按我说的做!”

趁着烟还不算太浓,宋军倒也收集了不少干柴,按杨逸的命令纷纷堆于阵地前,待到山下的浓烟弥漫上来熏得众人受不了,杨逸便下令点燃柴草。

大火燃起来后,空气形成对流,就像一个抽烟机,山下弥漫上来的浓烟被大火不断的抽送向上,阵地这边的烟便淡了许多。

穆兰花一双眼睛已经被熏得象兔子似的,这下发觉烟淡了许多,不禁高兴地说道:“大人,你真行!诸葛亮恐怕也比不上你……

“行什么行,咱们山上柴草有限,这火燃不了多久。”

“那怎么办?”

杨逸没时间理她,起身对宋军士卒道:“大伙先把湿布取下,都听好了,照我说的对山下大笑大喊:梁太后,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放点烟能奈我何?梁太后啊梁太后,你守寡这么多年,痒了吧?想了吧?上山来吧!我们个个生龙活虎,保证骑得你够爽,骑得你要死要活,飘飘欲仙……

杨逸一翻吼出,即便是穆兰花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也羞得掩面远远的躲开,那些宋军士卒也是个个目瞪口呆,有的口水都流出来的了,嘴巴也没记得合上。

杨逸用刀脊在石块上猛敲,惊醒众人后怒声道:“傻愣着干嘛!老子是文人,是文明人,想不出恶毒的话来,你们自己想,怎么恶毒怎么骂!还不赶紧照我说的做,想活命的就给我大声骂,大声笑!”

浓烟弥漫上山顶,梁太后正以为得计,不想山上很快也燃起了大火,浓烟被大火抽送上天;谁也没想到宋军会想出这样的招数来应对烟熏之计,正愕然之间,就听山上传来一阵阵的大笑声、嘲弄声,梁太后才刚刚听几句,心中的羞怒就腾地直冲头发梢。

骂人而已,山上那几千兵痞可比杨逸在行多了,那言词,那艺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梁太后身上所有的洞都被狠狠地冲击了一遍。

很快,随着艺术不断的发展,梁太后如何偷人,如何养奸,如何呻吟,如何叫床,都被艺术再现了出来,连李乾顺同志都成了梁太后与山上这些兵痞偷情的结晶……

杨逸听了,心里的担负一下就没了,相比之下,咱还真是当之无愧的文明人啊!

舌头一样能杀人啊!

十几万人侧耳听着自己的罗曼史、偷情史、乱伦史、叫床史,梁太后哪怕是脸皮比城墙厚,也受不了啊!

暴怒之下,她放弃了那“没用”的烟熏之计,一下子翻倍投入六万人马,再次对山头发起最猛烈的攻击。

杨逸,本宫不把你碎尸万段,誓不罢休!

这个无名的山头,再次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风雷滚滚,乱箭飞舞,巨石纷纷,杨逸他们尽管占尽了地利,但人数的劣势在夏军不要命的攻击下,不可避免的显露了出来。

整整两个时辰,杨逸他们得不到丝毫停歇,石头都快搬不动了,弓弦也拉得两臂发麻;夏军越来越频繁地冲上山头,每次杨逸都得亲自带人发起猛烈的反冲锋才行,夏军死伤无数,宋军伤亡也急剧地增加,防线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攻破……

东京城里虽然没有边境上战火纷飞的惨烈情景,但所承受的压力丝毫不比前线少。

三关告急、雁门关告急、鄜延路告急、环庆路告急,一份战报如雪片飞来,整个大宋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一旦一点被突破,恐怕就会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大宋的军心民心就会形成雪崩之势。

哲宗刚刚驾崩,朝局正乱,辽夏就一同攻宋,悲伤、迷茫、恐慌的情绪弥漫在京城里;无数的弹章堆满了尚书省,几乎把章惇给淹没了,朝堂上求和的声音大有占据上风之势。

那些一向隐伏不动的皇亲贵戚,也都行动了起来,集体向当政者发难;进不了尚书省,进不了文德殿,他们就到赵煦灵前大哭大闹,什么新党乱国,危及大宋社稷,都毫无顾忌地骂了出来。

就连那些太学生也不逛青楼了,聚上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他们当中有主张抗战的,有主张求和的,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有些甚至动起手来,当街群殴,本就零乱的民心被鼓荡得更加彷徨!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六十来岁的老者走进了万胜门,他叫程颐,人称伊川先生,身上带着一个小小的官职,西京太学教授。

官职很小,但绝对是个大人物,他与兄长程颢一同开创了天理学说,桃李遍天下,在大宋有着崇高的地位。

后世影响整个大明朝政治生活的东林书院的创办者杨时,宁愿放弃高官厚禄,跑去拜程家兄弟为师,还因此产生一个“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更重要的一点是,程颐虽然不入朝为政,却是洛党的元老,可以说他们兄弟两就是洛党的党魁。

这样一个人物进京,立即引起了轰动。

程颐掐准了时间来到了宣德门,拦住章惇的车马。

章惇刚掀起车帘,他便轻轻一揖道:“公之新政不合时宜,不得民心。公对外咄咄逼人,与辽开战,与夏断交,交恶四邻;公岂不闻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德道多助,失道寡助,今日今日,辽夏兴师百万,夹击而来,国内怨声载道,民心涣散,大宋国势危如累卵,皆公等一手导致,公若再不醒悟,必成千古罪人!”

章惇沉冷地问道:“程公有何退敌高见?”

程颐淡然答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公为执宰,时至今日,应知何以安天下。”

这不是屁话吗?不谋其政你跑来这里放什么风?

章惇脸色越来越冷,但很显然程颐的目的达到了,只见他身后大批的学子汹涌向前,大声陈讨着新政的种种“逆天罪行”,罢新政,修好辽夏的呼声逐浪而高。

场面越来越混乱,章惇的车马想通过已经不可能。

现在不能来硬的,更不能以禁军驱散这些士子,否则很容易引发流血冲突,新党就得背负天下人的唾骂,处境就更加艰难了!

或许,这也是旧党乐意看到了,到时他们就有更充足的理由,将天下所有矛头都指向新党。

章惇冷冷哼了一声,吩咐随从掉头转回尚书省。

他这回可以说是被逼得有家不能回了。

强悍如章惇,被逼成这样,从中就可看出现在朝局有多艰难。

而程颐在宣德门骂退章惇之事,被大肆渲染,哄传天下,旧党之人无不拍手称快,传言越传越没谱,都说章惇被程颐驳得哑口无言,羞怯得不敢见人!

别小看这些传言,他对章惇,乃至整新党的威信都是严重的打击。

第二卷 第220章 一段罗曼史引发的战争

米脂城扼守无定河这条战略通道,对西夏来说很重要,对大宋来说更为重要。自前翻夺回米脂城后,鄜延路就花费了大量心思,肃整城中居民,加强城防,诸备军械粮草。

鄜延路共有四万多兵力,其中就有一万由鄜延路第二将张诚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