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昭仪!她对太子说,你口口声声说不是造反,那你率兵逼迫自己的父亲算什么?难道是为了尽孝?你若逼死了自己的父亲,如何向天下人交待?太子看着陛下流泪道,父皇,儿子不逼您了,现在就给你一个交待!上官昭仪追问,你如何交待?太子对陛下说,太子妃已经带着独子远避他乡,望陛下不要赶尽杀绝。说罢,太子便举剑自尽了!”
  裴岳哽咽道:“我就说嘛,若不是主人自己愿意,这天下能有谁能杀的了他!”
  李陶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心中暗自却为李重俊不值:明明是箭已在弦不得不发,可为了虚名竟然决定中途放弃一死了之,简直迂腐之极。
  杨思勖见李陶不语,他叹了口气道:“太子的死对陛下的打击很大,陛下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常常会自言自语,说对不起太子。这次,陛下知道李小郎君还活着,不知有多高兴,这么多年我还从没见过陛下这么高兴呢!”
  “杨公公,我还有第三个要求呢!”
  “李小郎君,你说!”
  “若我随你进了皇宫,在需要陛下的时候,你必须第一时间想办法将陛下引至我面前。”
  杨思勖断然拒绝道:“不,李小郎君,这点我做不到,这是对陛下的欺骗,就算我能做到,我也不会去做!”
  李陶冷笑道:“既然如此,杨公公那你请回吧!恕我不能与你回宫!”
  “难道就因为我不欺骗陛下?”杨思勖大喊道。
  李陶也不气恼,他淡淡道:“你错了,我是不想去送死!”
  “送死?”杨思勖愣住了:“李小郎君,此话怎讲?”
  “当年,我阿爹差点将韦后和安乐杀死,她们对我阿爹恨之入骨,事实上,我阿爹也是因她们而死的。杨公公,据你对她们的了解,她们可是宽宏大量之辈?”
  说到这里,李陶站起身道:“这些年来,你可知道她们派人来暗杀我和阿娘多少次了吗?要不是岳伯在,恐怕我早就到了阴间。在乡野山村遇到危险,实在不行我还可以跑,可入宫后你又不管我,我岂不是死路一条?杨公公,你不答应我的要求,便是不顾我的死活,我为何要跟你入宫?”
  杨思勖哑口无言了,韦后与安乐公主都不是省油的灯,李陶为了自保提出这样的要求,似乎也并不过份。
  杨思勖长长吁了口气:“李小郎君,既是如此,那我答应你了!”
  李陶见目的已经达到,于是爽快道:“好,杨公公,我信你!给我三天时间,让我安顿一下,三天后我们就出发!”
  “李小郎君,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那咱家告辞了!”杨思勖转身要走。
  “杨公公,还有一事要麻烦你!”李陶突然叫住了杨思勖。
  “什么事?”
  “古云天那里还需要公公去搞定,不然他明日可要上门来缉拿我了!”
  “此事交给我了!”
  “还有,三天后我希望古云天与我们一道前往长安!”
  “没问题!”
  看着杨思勖的背影消失在门外,李陶轻身说道:“岳伯,你准备一下,明天我去马场!”
  “是,小主人!”
  ……
  “阿娘,事情就是这样的,您怎么看?”李陶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出。
  娑娜大吃一惊:“阿陶,你是大唐陛下的亲孙子,这是真的吗?”
  李陶有些愧疚地看着娑娜:“娑娜,我不是有意要瞒你,我的确是陛下的孙子,可同时我也是朝廷的钦犯,我不想让你担惊受怕,所以才没有告诉你!如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我也不瞒你了,我知道你的祖上与大唐李氏有不共戴天之仇,再让你跟着我太委曲你了。你放心,明日我就安排人,送你回随城与你阿娘相聚!”
  元氏爱怜地看了一眼低着头的娑娜公主,想说点什么,可又无从说起,只是叹了口气。
  娑娜抬起了头,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我不管过去,也不管将来,我只管现在,现在我能做的就是,与你不离不弃!”
  元氏听罢早已泣不成声,她一把将娑娜揽入怀中:“娑娜,好孩子,阿娘也舍不得你!”
  “娑娜,我……”李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元氏对李陶横眉怒目道:“陶儿,你给我记住,今后若有一丝对娑娜不好,阿娘可是不依。”
  “是,阿娘,我记住了!”
  元氏平静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该来的终将要来,陶儿,你已经长大了,只要你决定的事情,就放手去做,阿娘能做的便是你到哪里,阿娘便到哪里,生咱们一起生,死,咱们一起死。”
  “阿娘,陶儿谢过您了!”李陶看着自己的母亲,心情难以平静,他知道母亲的话对他意味着什么。
  华菁菁见李陶的目光看向自己,赶忙摆手道:“不用问我,我的心思当年离家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李陶彻底无语了,他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无比沉重,就算为了这些爱着自己的人,他也要无畏地往前冲,用自己的胸膛为他们遮风挡雨!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理想

  将阿娘娑娜与菁菁接回来之后,李陶急匆匆地赶到了临淄王府。
  “三叔,我已经决定了,明日就与杨公公进宫。”李陶开门见山道。
  “陶儿,你……”李隆基很是担忧。
  “三叔,记住我今天的话!”李陶郑重其事道。
  “陶儿,你说!”
  “这次进宫前任未卜,若我有了意外,也就罢了。若站稳了脚跟,我会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陶儿,你要做什么?”
  “我会让三叔您登基做皇帝!”李陶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什么?”李隆基听罢,嗡的一声脑子便一片空白。
  李隆基只是个郡王,父亲也不过是个亲王,他离这皇帝的位子没有十万八千里,至少也有千里之遥了。退一步来说,就算是他的父亲继承了皇位,他上面还有两位兄长,说什么也不会轮到他的头上。李陶这句话突然出口,一下便将他打晕了。
  “陶儿,你这是……”李隆基呐呐不知该说什么了。
  “三叔,您是不信陶儿的情义还是不信陶儿的能力?”
  “我……”
  李隆基怎会不信李陶的情义呢?虽然与自己这位侄子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李隆基深深地感觉到李陶对自己出奇的好,有时好的让自己都觉得受之有愧。自己只是个闲散郡王,让很多人都不待见,李陶从自己这里得不到任何帮助,依然对自己如此这般,想来想去只能有一个解释:这孩子重情义。
  李隆基怎么会不信李陶的能力呢?自己在潞州几年,如龙困浅滩般无法动弹分毫。可李陶却干净利索地将梁德全一伙人全部收拾了,自己有今天,潞州有今天,李陶功不可没。说李陶没有能力,打死李隆基也不会相信。
  “现今的朝堂韦氏一手遮天,一片乌烟瘴气,人心思变已成必然。我入了皇宫会因势利导让变化提前出现。三叔,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增强实力,做好准备,到时一切便会水到渠成!”
  李陶所说李隆基怎会不知,但他心中却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影,既说不出口,又让他如刺梗喉。
  “三叔,若我没有猜错,您心中肯定在想,我既然能帮三叔您做皇帝,为何自己不做这皇帝?”
  李隆基再次瞠目结舌,他不知道自己的侄子是不是神仙,竟然将自己的心思猜得如此之准。
  “三叔,你想听真话吗?”李陶心情突然变有些沉重。
  李隆基点点头。
  “这皇帝我不敢做,不愿做,也不能做!”
  “这是为何?”李隆基大惑不解。
  “皇帝虽然高高在上,可是高处不胜寒,普天之下有多少精英人物在日夜垂涎、掂量、窥测、谋划着大位。皇帝的处境危机四伏,时时有掉脑袋的凶险,甚至连最不会杀人的宫女,都可能能联合起来杀皇帝。皇帝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如何防止自己的权利被别人抢走,一分一秒也不能松懈。这种恐惧使皇帝神经常年高度紧张,甚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故而我不敢做皇帝。”
  李陶的话虽然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但李隆基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很有道理。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不仅要粉碎来处各方的任何威胁和挑战,同时还要面对政务之烦,使人不胜其劳。做大臣的,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就不做,优游度日。皇帝就没有这样的福分了,皇帝的重任不可以托付给旁人,所以舜帝直到死在苍梧时,禹帝直到死于会稽那一天,都没有享受过安宁的生活。当了皇帝,就没有退路了,故而我不愿做皇帝!”
  李隆基甚至可以想象到李陶所说的那种情形了,直到今日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对这皇帝的理解远不如李陶这么透彻。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不能做皇帝!”李陶接着说道。
  “为什么?”李隆基越觉的奇怪。
  “因为我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只有三叔您当了皇帝,我才有可能实现我的理想。”
  “你的理想是什么?”李隆基傻傻问道。
  李陶脸上充满了憧憬:“赚天下之钱财,游天下之美景,尝天下之美食,揽天下之美女!”
  “这就是你的理想?”李隆基听罢不由气结。
  “没错,这便是我的理想,我要为之而奋斗终生。”
  说罢,李陶摇头晃脑地吟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李隆基恨恨道:“你既然知道做皇帝有诸多坏处,还把三叔放在火上烤,你为了自己的理想就不顾三叔的死活了?”
  李陶讪讪笑道:“三叔您放心,等您做了皇帝后,我在为理想奋斗的闲暇之余也会帮您分忧解愁的!”
  李隆基摇头坏笑道:“你说错了!若我真做了皇帝,我会让你在帮我分忧解愁的闲暇之余去为理想奋斗的!”
  “啊?”这回轮到李陶彻底傻眼了。
  ……
  明日,便要离开潞州了,李陶觉得时间有些不够用了,他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安顿。
  “李叔,李申兄长,张昭,明日我就要启程赶赴长安了,有些事情我要与你们交待一下。”
  三人点头。
  “李叔,潞州这一大摊子事就交给你了,这可是我们的全部家底。等我在长安站住脚了,我会慢慢把你们转移到京城去!”
  李文皎面色凝重:“小主人,我会帮您看好咱们的家底的!”
  “李申兄长,本来准备让你同去长安的,可李叔这里人手不够,就先委曲兄长留在潞州帮衬李叔了!”
  李申性子比之前沉稳了许多,他点头道:“遵从小主人吩咐!”
  “张昭,说实话,我非常需要你在我身边出谋划策,可现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不得已只好让你出马了!”
  张昭笑道:“为主人分忧是我份内之事,主人尽管吩咐就是!”
  “这次的事大家都清楚了,几方人马汇聚潞州,而我们却丝毫不知,犹如瞎子聋子,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我决定建立一个专门收集情报的秘密机构,只有掌握大量的情报,将来我们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百八十五章 离别潞州

  张昭听罢,脸上的笑意消失了,他知道此事的重要,更
  清楚责任重大。
  李陶歉意地看着张昭:“我们谁也没做过此事,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能自己摸索了,但你放心,无论是需要钱还是需要人,我都会全力满足的!”
  张昭一阵感动,他正要说话,却听一旁李申喊道:“小主人!”
  “怎么了,李申兄长?”
  “若是您放心,这事交给我来做吧!”李申沉声道。
  李陶愣住了。
  李文皎亦点头道:“没错,小主人,此事交给申儿比较合适,您忘了那《韬晦术》了,用在这里最是合适!”
  李陶眼前一亮,一拍脑袋道:“是呀,我怎么忘了这茬了!好,这事就交给李申兄长了,只是李叔你那里可就……”
  李文皎笑道:“主人,你放心,我应付的来!”
  “张昭,明日你与我同去长安,我们去会会那些妖魔鬼怪!”李陶充满豪气道。
  ……
  腊月初三,潞州城外,前来为李陶送行的人还真不少。
  “三叔,记着我们的约定,可别让我空欢喜一场呀!”李陶朝李隆基眨巴着眼睛道。
  “进了宫你先想法子保住自己这条小命再说!”李隆基没好气道“我去与阿嫂道个别!”
  见李隆基去与阿娘说话了,李陶看向王毛仲与李宜德:“你们俩一定要保护好临淄王,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在长安再会!”
  为了自己走后确保李隆基的安全,昨日,李陶将王毛仲与李宜德二人带到了临淄王府,让他们全力保护李隆基。李隆基见了二人非常高兴,毕竟他们二人要比王府那些侍卫强的多。
  “放心吧!主人,我们会的!”王毛仲恭顺道。
  “主人,多保重!”李宜德对李陶感情颇深,多少有点舍不得。
  李陶点点头,又走到聂神算、范长风与姜绞面前。
  “老聂,九郎,潞州各项产业的经营就交给你们二人了!”
  “小主人,放心,我会做好的!”聂无双依然是那么沉稳发。
  “阿陶,你得赶紧来接我们呀!”范长风哭丧着脸道。
  “我知道了,九郎!”说到这里,李陶对一旁的姜绞道:“姜掌柜可要做好准备呀,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要来一次大搬家,除了马场之外的所有产业都要搬到长安去,在那里赚钱可要比潞州容易多了,说是日进斗金那也丝毫不过份!”
  姜绞的嘴笑得都有些合不拢了,他忙不迭点头道:“李小郎君,我心里有数,到时候只要你一声令下,我们就浩浩荡荡开进长安城去。”
  就在李陶与众人告别的时候,华文轩也与华菁菁话别。
  “哥,也不知阿陶怎么想的,为什么不让你一起同去?”华菁菁噘着嘴道。
  华文轩正色道:“妹子,你可别怪阿陶,是我主动要求留下的,马场还有一大摊子事呢,我自然要帮阿陶照看着。不仅是我,你没见九郎也留下来了。”
  华菁菁听罢不言语了。
  华文轩叹了口气道:“菁菁,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能再像以前那么任性了。哥不在跟前,你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还有,就算帮不上阿陶的忙,也绝不能扯他的后腿。”
  “我知道了,哥!”
  ……
  李陶一行人已经走远了,可送行的人还站在那里。
  “李小郎君人缘可真不错呀!”杨思勖骑在马上笑道。
  李陶回头看了一眼潞州城的方向,然后转头对杨思勖意味深长道:“但愿我到了长安还能有如此好人缘,不过这还得要杨公公鼎力帮忙呀,你说是吧?”
  杨思勖听出了李陶话中有话,只有苦笑不语了。
  李陶一行走出去没有多远,一骑迎面飞驰而来。
  “哪位是古云天古总捕头,长安六百里加急!”来人勒马大喊道。
  “我是!”古云天骑马赶上前去。
  李陶与杨思勖心中咯噔一下:莫非有了什么变故。
  不一会,古云天来到李陶与杨思勖的马前抱拳道:“杨公公,李小郎君,抱歉,我不能陪你们去京城了。正平县发生赈灾款被劫案,刑部六百里加急,让我迅速赶去破案!”
  杨思勖不悦道:“我这里有陛下的圣旨,古总捕头,你的任务是送李小郎君回长安!刑部那里,咱家帮你顶着,你放心便是!”
  “这……”古云天有些为难,不知该如何回答。
  “古总捕头,这赈灾款被劫案是怎么回事?”李陶在一旁问道。
  “哦,李小郎君,是这么回事……”
  古云天把此案的情况向李陶大概叙说了一遍。
  原来,河南黄河沿岸突遇百年罕见的水灾,数十万灾民呼天喊地,悲鸿遍野,朝廷下令各地紧急筹集钱粮运往灾区。
  正平县令赵彦山接到上锋命令,不敢怠慢,急忙在自己辖处内筹集到千两黄金运往河南赈灾。
  可是,千两黄金的赈灾款刚一运出正平境内,便遇上了一个蒙面劫匪。那蒙面劫匪功夫十分了得,只嗖嗖几剑便将押送赈灾款的几个公差送上了西天,然后提走了赈灾款,去向不明。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震惊,刑部当即决定派古云天负责调查此案,并限期一个月内一定破案。案情如火,刻不容缓,故而古云天想连夜快马加鞭赶往正平县。
  李陶听罢,对杨思勖道:“杨公公,这样吧,我们绕道正平,先帮古总捕头破案,再去长安!”
  “李小郎君,可是陛下那里……”杨思勖一听便急了。
  “杨公公,你放心,误不了事,大不了我们完事了我们抓紧时间赶路便是!”
  杨思勖见李陶心意已决,只好无可奈何道:“那便依李小郎君吧!”
  ……
  当李陶等人赶到正平县衙后厅的时候,县令赵彦山和一个年轻人早就在客厅里等他着他们了,俩人心事重重的样子。
  还没待古云天说话,那个年轻人便上前一跪在地:“孩儿见过阿爹。”
  李陶奇怪地看着古云天:“他是你儿子?”
  古云天点点头道:“是的,李小郎君,他正是犬子古震。”
  “古总捕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儿子怎会在正平县?”李陶不解地问道。
  赵彦山见古云天对李陶恭敬有加,不敢怠慢,赶忙上前说道:“李小郎君,我是正平县令赵彦山,此事还是由我来说吧!”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时糊涂

  原来,赵彦山是古云天的好友,两人交往多年,情同手足。
  有一年元宵佳节,恰逢古云天老母七十寿辰,赵彦山于是备下厚礼,进京来为古母祝寿。
  古云天母亲见郎彦山知书达理,气度不凡,一时高兴道:“你与古云天年岁相当,又交情甚好,不如两人结拜兄弟,我岂不是又多了一个儿子?”
  古云天是个孝子,一听母亲开口,加之自己也早有此意,忙一口答应。
  赵彦山也欣然应充。
  于是两人当即以血酒为誓:“上有天地,下有七十老母,我古云天、赵彦山愿结拜为兄弟,赵彦山年长一岁为兄,古云天为弟,两人不能同生,但愿共死,如有违誓言,当天诛地灭……”
  然后两人又拜过古母。从此结成了兄弟。
  古云天有一子,名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