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工大唐-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晚荣先去最大的一个仓库,等到兵士打开库门,只见里面堆满了袋子,个个鼓得老高。陈晚荣叫人打开一袋,只见里面金光闪闪,居然是大食帝国的通用货币,有第纳尔之称的金币。陈晚荣用手抓起一把金币,入手沉甸甸的,大是惊讶,问道:“有多少?”

封常清眨巴一下眼睛,不答所问,道:“监军,你猜猜看。”

陈晚荣想了想,道:“猜不到。不会说这里都是吧?”

“怎么不会?”封常清的声音有点高:“监军,还没给你说,这里全是金币。这么大的地方,没有十万斤,也不会差得太远了。”

“十万斤?”陈晚荣吓了一大跳:“差不多够我们一年的军费了。”

封常清笑道:“监军,你还真大方,发的可是龙武军的军费呢。其他的军队哪有这么优厚地薪饷。”

陈晚荣眼睛放光道:“我就是要发一份优厚的薪饷给弟兄们!这些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得准备运回长安去。”

为了激发唐人地冒险精神,陈晚荣打算等到仗打完了,唐军回到内地,可以过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日子,这点早就说好了地。

封常清大拇指一竖,赞道:“监

有你的!监军,这边请,你看了说不定会把眼珠子掉

“是么?”陈晚荣有些难以相信,跟着封常清来到另一间仓库。

封常清叫兵士打开,二人进入,陈晚荣一瞧,只见仓库里全是箱子,一个个箱子摞在一起,不知道有多少,整个仓库都快塞满了。

抱起一个箱子,放到跟前,封常清打开,道:“监军,你瞧!”

光华闪闪,格外诱人,陈晚荣一瞧,居然是珠宝。中东地区的珠宝享誉全球,波斯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呼罗珊地区的珠宝更是有名。著名地大马士革刀上就镶有珠宝,曾经是欧洲冒险者的最爱。

陈晚荣右手伸出,拿起珠宝,入手有一种温和的质感,让人感觉很舒服。对这些东西,陈晚荣是识货的,知道价值不菲,问道:“全是?”

封常清点头道:“全部是!这个古太白也真有手段,居然收刮了这么多好东西,他是怎么弄到的?”

陈晚荣略一沉吟:“他收刮的本事无非是巧取豪夺,或者是掠夺人口,再作为奴隶卖掉。”

“光是这些东西,就知道他犯下地罪行滔天了!”封常清高兴得嘴都合不拢道:“幸好我们下手快,没有给他运走。”

陈晚荣点头道:“是呀!有了这些东西,军费就不用愁了。不过,这税还是得收。要是现在不收,以后就不好收了。

将来一加税,老百姓就会骂我们。趁着他们对我们有好感的时机,把税收起来,只需要比古太白的税收低点就成。”

封常清兴奋得直笑:“监军,你还真够狡猾的!历来掏人腰包是最难的,你这样做,这里地百姓会感激我们给了他们低税。”

“这仓库虽然小了点,不过,价值绝对不止十万斤黄金。”陈晚荣大是兴奋。

封常清呵呵一笑,长短脚走得飞快道:“监军,还有一仓库的好东西,你要不要看?”

“是什么宝贝?”陈晚荣问道。

“监军,你绝对想不到的好东西!”封常清兴奋地领着陈晚荣来到另一个仓库,叫兵士打开门,两人进去。

只见仓库里全是一些长方形的匣子,一个接一个接地摞在一起,堆了整整多半间屋子。

“什么东西这么长?”陈晚荣有些好奇了。

“这东西也是在这里,要是在长安出现,一定会引起轰动!”封常清右手在一个匣子上拍拍,道:“象牙!全是象牙!”

“这么多的象牙?”陈晚荣吓了一大跳,忙打开一个匣子,一瞧之下,果然,里面全是白森森地象牙,好象美玉一般好看。

“天啊,这得杀多少大象?”陈晚荣感叹起来,在心里暗叹一声:“幸好这是古代,要是在现代社会,杀这么多大象,动物保护组织还不向联合国控告的?”

封常清却是不以为然,笑道:“监军,象牙对我们大唐来说十分珍贵,可在这里,不算一回事。因为,这里的大象很多,这么一点象牙,太少了。”

经他一说,陈晚荣这才记想,中国缺象牙。中国古代的象牙主要来自安南,和现在的云南一带。当然,黄河流域一带也,只是数量不多。

正是因为中国的大象不多,使得象牙倍加珍贵。可是,中东的大象很多,曾经用于战阵,对于他们来说,象牙不算奇珍,反不如珠宝那般受重视。

陈晚荣依然双眼放光:“内地的象牙不多,这里的象牙多,这正好可以做买卖。你想呀,这些象牙要是运回长安,那会卖多少钱?我们的军费不是有了?这些象牙得全部运回去。”

封常清在象牙上拍拍,笑道:“这么好的象牙,又白又大,运到长安,肯定会卖上一个好价钱。监军,这里的象很多,要是军费不足的话,派支军队专门去打,光靠卖这象牙就够军队支用了。”

“没看出,你还象个财迷。”陈晚荣心情大好,指着封常清,哈哈大笑。

封常清却是一本正经的道:“监军,你说,我这主意好是不好?”

“好是好,就怕有人弹劾你。说你假公济私,派军队作买卖,小心进天牢!”陈晚荣笑道:“这消息一传开,恐怕轮不到我们,内地那些想发财的家伙,还有不闻风而至的?”

封常清没有想到这点,一愣之后道:“我们不准他们来打,不就行了。”

“让他们打是好事!”陈晚荣却有不同看法,这正好可以激励唐人的冒险精神。去中东可以发财,势必驱使很多冒险者前来,那么,中东和华夏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封常清长短脚一~的,抱来一个精美,却又古色古香的匣子,在上面拍拍道:“监军,这还有一个宝贝,这里所的东西都没有这东西值钱。”

陈晚荣打开一瞧,里面是一支锃光闪亮的矛,给擦拭得干干净净,矛尖闪亮,一看就知道很是锋利。陈晚荣拿在手里,甚是沉重,问道:“很有些年头了,是哪个有名的君主用的?”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六十三章 大流士的矛

这是波斯帝国历史上着名的皇帝,大流士一世用的矛清很是振奋,声音提得老高,就差蹦起来了:“我打听过了,大流士一世是波斯着名的皇帝,他当皇帝时,革除积弊,是个了不起的皇帝!正是在他手里,波斯帝国才强盛起来。”

“天啊!居然是他的武器!”陈晚荣绝对想不到,是如此重要的文物,激动得手都在微微发抖。这是幸运,更是成功的荣耀!

陈晚荣的历史不怎么样,不过,波斯帝国的创建者居鲁士和波斯帝国历史上着名的改革家大流士一世的名字还是听说过的,于他们的事迹虽然不甚了解,也是略有耳闻。

居鲁士创建了波斯帝国,在他当皇帝期间,四面出击,大肆征伐,使得波斯帝国的疆域急剧扩大,西至爱琴海,东至印度河,南起尼罗河,北到高加索。他自豪的宣称“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波斯帝国的发源地在现在的伊朗境内,在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居鲁士当时不过是这里的一个小诸侯,他居然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帝国,的确是一个奇迹。

后来,居鲁士战死,他的儿子继承皇位,却离奇死去。经过一番波折,皇位落到大流士一世手里。大流士一世在位三十七年,在这期间,他先是镇压了各地反抗武装,再进行改革,让各征服地在承认波斯帝国地统治地位时,保持一定的自治性,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大一统,小自治”,很快使得各地安定下来。

他的改革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进行军事改革,把行政和军政分开,互不隶属。军政分离在中国,是从宋朝才开始实行的一项措施,这是一个具有开拓意义的创举。

二是建立精锐军队,打造了一支精锐地“不死队”。他还把帝国分成五个大军区,便于管理。

三是他实行包税制,这对后来的西方影响极大。当然,这一举措的危害也很大,把国家税收商业化了,包税人会额外加税,盘剥百姓。在西方,曾经一度闹得民不聊生。

四是他发展交通,维持稳定,这很好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据说他特别喜欢吃爱琴海的鲜鱼,就修了一条“御道”,从爱琴海一直通到帝国的首都苏萨。沿途设有驿站,派兵士保护,社会治安良好,很快就促进了商业的大发展。

原本从爱琴海到苏萨需要几十天地路程。现在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到达。不能说不是一件遗惠无穷地好事。当“丝绸之路”开启之后。这条路成了丝绸之路地西段。

五是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

经过大流士地改革。波斯帝国强盛无匹。广阔地疆域。丰富地资源。众多地人口。五大文明发源地就有三个并入帝国地版图。然而。大流士并没有满足。他决心征服第四个文明中心。那就是古希腊。

为此。他发动了着名地“希波战争”。使得原本各自为战地希腊城邦团结在一起。在马拉松大流士地军队给打得大败。才有了后来着名地体育运动“马拉松长跑”。

经过大流士地改革。强大地波斯帝国强盛了差不多两个世纪。着名地亚历山大东征。击破了波斯帝国。才终结了波斯帝国。从此以后。波斯帝国不能再复旧观。只能是在发源地。现在地伊朗一带活动了。

大流士离唐朝已经一千两百年了。居然能看到他地长矛。陈晚荣心中地激动非笔墨所能形容。捧着长矛。仔阵打量起来。

封常清笑道:“监军,我打听过了,这支长矛是哈查只赏给古太白的,古太白对这支矛也很喜欢。要是监军喜欢,就留下了。”

能拥有大流士一世的长矛,那是极大的荣耀,陈晚荣一百二十个想要,想了想道:“算了,我不能要,还是送到长安,给皇上吧。大流士一世是波斯历史上着名地皇帝,他的改革才使得波斯帝国焕发出活力,哈查只送给古太白,是在告诉古太白,希望他到了呼罗珊,象大流士一世那样,治理好呼罗珊。

只可惜,古太白在这里倒行逆施,激起民变,反倒便宜我们了。这矛,我很喜欢,给皇上才最合适。”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李隆基得到这支长矛,肯定是爱不释手,因为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耀!

还有比得到敌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皇帝地武器更让人振奋的么?

封常清笑道:“监军,我听说哈查只还有一把居鲁士地战刀,我们缴获了,送给皇上,不是一样么?”

“自然是要给皇上的,这矛也要给,让皇上高兴高兴!”陈晚荣很是不舍地把长矛放回去,盖好盖子:“准备一下,派人运回长安去!”

封常清应一声道:“监军请放心,一定办好!”

陈晚荣皱皱眉头,沉思着道:“得把大食人的学者和书籍弄到长安去,这才是根本之策。”

一说起书,封常清就有些好笑:“监军,他们那也是书么?他们把字写在羊皮上呢。”

当时,阿拉伯地区没有纸,文字一般是记载在羊皮纸上。历史上,中国造纸术地西传是在罗斯之战后,因为唐军战败,有些唐军给大食人俘虏了。有一个叫杜环的人会造纸,教会了大

纸术,阿拉伯方才有纸。后来,造纸术再传到西欧方文明的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纸很早就出现了,在战国时代就有造纸术,只是那时的纸因技术不够好,不能大量普及。直到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才最终得以普及。

在封常清眼里非常普通地纸张,而大食居然没有,要他不调侃都不行。

陈晚荣眼睛放光,一拍额头道:“太好了!简直太好了!”

言来很是兴奋,仿佛打了个大胜仗似的,封常清大是奇怪,问道:“监军,有好事了?”

“一件影响深远的好事!比起我们打了十个大胜仗都要重要的好事!”陈晚荣兴奋得脸上泛红光,不住搓手道:“封将军,你不说,我还没想到这事做起来这么简单!我在想啊,要是把居食的学者和书籍弄到长安去,得花费很多手脚。现在看来,我想错了,因为大食没有纸,他们的书籍传播必然不广,要收缴起来很方便。”

封常清虽然不清楚陈晚荣地用意,嘴上却是道:“是很简单,派兵去把清寺一搜就成了。一收一个准!”

当时,清真寺不仅仅用来祷告,还是学堂,学者基本上就聚集在这里,他们在这里进行学术研究,传授知识。

“派兵就不必了,我们去清真寺走走!”陈晚荣大是振奋,心里一个劲的道:“大食没有纸,用的是羊皮纸,这书籍的保存不易,再者传播不广。

我只需要把学者和书籍弄到长安,那么若干年之后,大食的文明就会绝种了。秦始皇为了推广华夏文明,不惜采用暴力手段,焚书坑儒,而我只需要耍点小小的手段,就可以达到目的。要是没了大食文明,华夏文明的传播速度就快多了,这可是影响深远的事情!只要让华夏文明在中东生根,中东才能成为中华文明圈的一份子,才能与内地联为一体,这比打一百个歼灭哈查只这样地大胜仗都要让人振奋!一定要做好!”

说到底,让一个民族长期存在下去的根本,不是文治武功,而是文明!单纯的征服疆域,只不过得一时之利罢了,只有文明才能维系万世之功。

在历史上,征服庞大疆域的帝国不少,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大食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哪一个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大帝国,最后,他们都分崩离析了,说到底,就是没有一个让征服区域内所有民族认同的文明!

反观中国就不同,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统一措施,打造出了统一的中华文明,虽然秦始皇的手段有些粗暴,不惜靠血腥来完成,他毕竟成功了。从这点上来说,秦始皇才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地征服者!

纵观历史,既征服了疆域,又统一了文明的帝王,除了秦始皇没有第二人!

正是因为中国有着统一的华夏文明,中国虽有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最终仍然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陈晚荣的计划就是要把大食的文明摧毁,当然,他不会象秦始皇那般采用粗暴的手段,而是用隐蔽的手段来完成。原本以为大食的书籍传播很广,要做起来很难,听了封常清地话,这才想起大食因为没有纸张,他们的书籍不多,传播也不广,这事做起来就省事多了。

一说完,陈晚荣兴奋得哼着俚曲,出了仓库,其他的几个仓库也没有心情去看了,直接去清真寺,准备开始毁灭文明地计划。

封常清长短脚一~一~的走在前面领路:“监军,这里地清真寺是撒马尔罕最大的,才修起来没几年。”

没有多远,就望见清真寺地圆顶了。陈晚荣发现清真寺为一群老百姓围着,不少百姓愤怒的喝斥起来:“烧了他,烧了他!”

陈晚荣很是惊异,问道:“怎么回事?”

封常清也是不明白,带着陈晚荣来到人群后面。老百姓已经发现了陈晚荣,忙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道:“大人,你得给我们做主呀!”

个个一脸的企盼,好象陈晚荣是他们的救星似的。陈晚荣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一个中年人忙回答:“大人,这清真寺是古太白强迫我们的修的。当时,为了修这清真寺,不少人给他们折磨死了。现在,古太白已死,这清真寺也没有必要再存在了,我们想烧了他。可是,这几个顽固透顶地家伙不允,死活不让,堵在门口,不让我们进去。”

陈晚荣一瞧,果如他所言,在清真寺的入口处有几个年纪不小的学者,身上颇有点书卷气,一望便知是饱学之士。他们一脸的紧张,有些更是脸色泛白,却是站在门口不让路。

心念转动之际,陈晚荣有了主意,大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痛恨大食,痛恨古太白,这我能理解!不过,清真寺是你们用血汗修起来的,要是毁了,岂不可惜?我想,可以把清真寺改建成学校,在这里传授知识,愿学者可以到这里来求学。”

无论大食也好,还是唐朝也好,对读书人的尊敬都是一样地,对知识的尊重是相同的,陈晚荣这话一说,这些百姓哑口无言,盯着陈晚荣,都知道如何说话

陈晚荣知道他们有些认同了,马上就道:“只有这样,你们的血汗才没有白流,才对得起你们的血汗!你们说,是不是?”

老百姓想了想一了阵,有人高声道:“可不能教《古兰经》!”

《古兰经》是穆斯林的圣典,可是,当地的百姓对《古兰经》是深恶痛绝,一提起来就咬牙切齿。

陈晚荣想的是把清真寺改成学校,在这里开设四书五经,教他们学习华夏文明,打死也不会教《古兰经》,欣然同意道:“那是当然!穆斯林压迫你们,我感同身受,已经定为非法,自然是不能再教古兰经了!你们都知道,大唐强盛繁荣,远胜于大食,我们就教你们读大唐的书。要不了多久,你们就可以明白大唐为何强盛了。”

儒家学说多迂阔,不切实用,可是很有蛊惑力。要是在中东推行儒家学说,可以想象得到,要不了多少时间,这里就对华夏文明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接受,到那时,唐朝也就在中东站稳脚跟了。

至于这里地人迂不迂,陈晚荣根本就不用考虑。作为胜利者,这里的人越迂越好,因为他们越迂,越好统治。

对于唐朝的强盛,百姓早有耳闻。如今,唐军在这里打败了凶名昭着的哈查只,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他们对唐朝的强盛更加向往,一听这话,无不是欣然高呼:“大唐万岁!”

“都散了吧!”陈晚荣一挥手,老百姓高高兴兴的离去。

陈晚荣这才来到门口,抱拳行礼道:“见过智者!”

几个学者原本担心清真寺给烧了,没想到陈晚荣三言两语就把这事给解决了。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陈晚荣居然要把清真寺改建成学校,要在这里传授知识。这些学者不知道陈晚荣的打算,还以为陈晚荣是为他们着想,很是高兴,又有些受不起,忙道:“大人,你才是真正地者!让智慧之树常青的智者!”

“见笑了!”陈晚荣笑道:“我能进去看看么?”

“大人请,大人请!”几个学者受宠若惊,忙把陈晚荣让了进去。

陈晚荣在清真寺里略一走动,有了大概了解道:“能与各位智者相见,是我的荣幸,我们认识一下。我叫陈晚荣。”

有个学者忙道:“大人,我是伊哈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