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工大唐-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大截。

这一切。都是因为陈晚荣之故。哥舒道元对陈晚荣着实感激。一见面就笑得眼睛只剩一条小缝了。

陈晚荣飞身下马。执以后辈之礼:“见过伯父。”

“好好好!”哥舒道元执着陈晚荣之手。不住轻拍。

吴道子和王翰一左一右把哥舒翰围着。笑道:“哥舒兄。你此去西域。多加小心。我们呀。在长安等着你地捷报。”

“托你们吉言,一定。”哥舒翰爽朗的笑起来。

吴道子压在哥舒翰的肩头,眨巴着眼睛,颇有点调皮:“哥舒兄,你打一个胜仗,我就为你作一幅胜仗图。等到你回到长安时,我把这些画送给你,连在一起,就是哥舒将军西征凯旋图。”

“那就有劳吴兄了!”哥舒翰开起玩笑了:“要是我打一百个胜仗,你不是要画一百幅了?一幅值万两白银,一百幅就是一百万两,那我可赚了。”

一片大笑声响起。郑晴取笑道:“哥舒兄,你这也太俗气了吧?幸好是我们了解你,要是我们不了解你,肯定把你当作一身铜臭的人呢!”

“哟哟哟!我说谁呢?原来是新娘子!”哥舒翰调侃起来。

郑晴既是欢喜,又是害羞,脸一红,嗔怪道:“不正经!”

“那我说点正经的!”哥舒翰脸一肃,对陈晚荣道:“陈兄,你马上就要成亲了,我却不能喝你的喜酒,你说怎么办?把喜酒给我留着,等我回来再喝。”

陈晚荣也开玩笑:“哥舒兄,你这一去,没有三两年回不来。到那时,我都抱孙子了,你只能喝庆生酒了,不能喝喜酒。”

郑晴抿着嘴唇,在陈晚荣胳臂上轻轻一拧。众人一片轰笑,指着陈晚荣道:“好你个陈将军,尽胡说。”

“胡说?”陈晚荣模仿哥舒翰的口气道:“那我说点正经的。哥舒兄,你在西域打了胜仗,就当是我的喜酒,这总正经吧?”

“这还差不多!”吴道子和王翰齐声赞同。

郑晴也是不住点头,微笑不已。

哥舒翰却是大摇其头,指着陈晚荣,脸一板道:“陈兄,你真是不知足?我打一个胜仗,你喜庆一次,等我打十个八个胜仗,你不是有十个八个新娘子了?”

这都是哪跟哪?不过,大家高兴,开心就好,轰然大笑。

这话太过好笑,郑建秋夫妇不由得笑了。郑晴更是靠在陈晚荣肩头,笑得直喘气。

正说笑间,叶天衡、张德铭他们这些军器监的良工到了,又是一通寒暄。

“皇上驾到!”高力士的声音响起,只见李隆基带着一队龙武军兵士,策马而来。

“参见皇上!”陈晚荣他们,还有三万将士齐声见礼,声势浩大,直震长空。

李隆基飞身下马,摆手道:“免了!”

“谢皇上!”

李隆基手一挥,宫中杂役把带来的御

,酒香四溢。杂役们倒在碗里,再给李隆基、姚崇'T十名将领一人一碗。

三万人出征,不可能人手一碗酒,只能给将领们敬酒。

抬头看看天空,李隆基大声道:“将士们:你们今天出征,朕给你们壮行!今天的天气乌云四合,很冷!是一个很冷的天气!不过,朕相信,冷对于大唐的好男儿来说,何足道哉!此去西域,道路不畅,寒冷侵袭,异常艰辛,朕相信你们一定会战胜这些困难,如期到达西域!”

“如期到达西域!”三万将士在哥舒翰的带领下,齐声高呼,声振长空。

李隆基接着道:“你们到了西域,给朕狠狠的打!打得大食这些狗娘养的没脾性!”

“狗娘养的大食人!哈哈!”将士们绝对想不到李隆基会说粗话,忍不住大笑起来。

“朕对你们的期望只有一个:扬我华夏声威于异域万里之外!”李隆基高举手中碗,道:“来!将士们,请干了这碗壮行酒!”

所有人高举酒碗,同声大吼一声“干”,一仰脖子,喝得精光。

郑晴不善饮,不过,仍是非常豪迈的一口气喝干。平日里的郑晴很温柔,这一刻却是英姿飒爽,饮罢之后,洁白的皓腕一挥,手中酒碗砸在地上,砰的一声响,摔得粉碎。

她一摔,所有人,包括李隆基在内,都把碗摔得粉碎。

“出发!”哥舒翰大吼一声,将令传下,将士们开始踏上征程,奔赴西域。陈晚荣和曹志雄、张德铭他们一干军器监良工交待一番,他们随大军一道,奔赴陇西。

三万大军开动,声势不凡,声响若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一眼望去,不见其头,只见大军豪迈的开向远方。

李隆基站在高处,望着蜿蜒行进的大军,非常满意,不住点头:“大唐有如此好男儿,何愁不能兴旺!陈晚荣。”

陈晚荣忙过去道:“皇上召臣,不知有何要事?”

李隆基指点行进间的大军:“你昨天的提议很好,朕决定采纳。以后,凡有战事,都要派龙武军参加。龙武军是大唐的精锐,就是没有上过战场,从今以后,他们就能上战场了。这等好主意,以后多出些。”

陈晚荣笑道:“皇上,臣是偶然想到的!”

“偶然?那你多来点偶然想到的!”李隆基的话让陈晚荣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李隆基对姚崇道:“姚崇,哥舒翰带往西域的大军,不过是一部分。大军正向幽州开进,粮草、器械、被服这些事,你得多操心。还有,要在边境上加强封锁,不能使消息泄露。”

“臣明白!”姚崇领旨。

李隆基具上皇之资,聪明绝顶之人,对来年的大战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默啜拥兵四十万,要想让后突厥臣服,只有学吐蕃这一战,把默啜的大军给彻底歼灭掉。要不然,北方不会有安宁。

对后突厥用兵,与在吐蕃用兵截然不同。吐蕃地势险要,不利大军展开,投入的军队不能太多。同样的,地势不利,吐蕃的军队也不可能集结得太多,要逃也逃不到哪里去。

大草原就不同了,大草原广阔无垠,无遮无拦,军队要是少了,只能击溃突厥人,却不能歼灭其主力。

突厥反叛之初,拥兵数十万,裴行俭在黑山只能是击溃,而不能全歼,就在于兵力不足。

击溃敌人容易,歼灭敌人难!原因就在于,兵力不足,不能完成包围。要想完成对敌人的包围,就需要数倍于敌人的兵力。在无遮无拦的大草原上,一旦战事不利,突厥人可以向任何方向逃走,优势兵力就更形重要了。

当然,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完成对敌人的包围,不是没有,还有经典之战,这就是长平大战。长平之战,秦军之所以能完成对赵军的包围,原因就在于白起利用了上觉地区复杂的地形,派兵守住险隘之处,赵军就无路可走了。要是在平原地区,白起只能击溃赵军,不可能全歼。

这是大草原,优势兵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正是从这点考虑,李隆基决定来年派出五十万军队参战。要想把默啜四十万大军歼灭掉,五十军队仍是不足。

不过,这已经是唐朝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了,再多,李隆基也拿不出来了。

趁冬季休战期调集大军,行军是苦了些,却能争取到时间,来年春季一到,就可以开打。

现在的幽州已经是一片兵营,驻扎了几十万军队。幽州离受降三城虽然还有上千里路程,不过,幽州是唐朝在北方最重要的战略基地,这里储存的粮草、器械、被服能支撑大军支用。要是现在就把大军派到受降三城去,这运输就是大问题,不如集结在幽州过冬更好。

还有一层考虑,如此大规模的军队驻扎在受降三城,不易保密,不如放在幽州的好。

最重要的考虑就是,李隆基不会笨到把五十万大军全部投到受降三城,而是有一个宏大的构想,来年春天一到,唐军就会从幽州开赴各处。

幽州,刺史府,人来人往,文吏、将领、军官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启禀大人,末将奉命前来支取粮食五百石,草料三千石,请大人示下!”一个将领把手中的公文递给



沈榷接过,略一浏览,点头道:“来人,带他去支取。”

这个将领有些意外,以他想来,沈榷至少要问问。沈榷只是看了公文,马上就批了,不由得问道:“大人,你就不问问情况。”

“不必问了。你们没有虚报,和你们的人数相当。”沈権的回答非常简洁。

“大人,你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将领很是奇怪。

沈榷的回答让他吃惊:“你们每一支军队有多少人,我都清楚。若是敢虚报,岂能容你?”

沈榷是一员能臣,李隆基把他派到幽州来,就是要他打理幽州,为和突厥的战争做好准备。沈権深体李隆基之意,到任之后雷厉风行,大肆整顿一番,为大战做准备。

李隆基决心来年大战一场,把调集的兵力数目,哪里调多少,这此资料都给了他,沈榷当然是心中有数,要想冒领粮草,那是在找罪受。

将领心中打个突,暗自庆幸没有冒领,要不然有罪受,心悦诚服,跟着人去领粮草了。

“启禀大人,张将军求见!”一个文吏进来向沈榷禀报。

“哪个张将军?”沈榷埋头处理公务,头也没有抬。

文吏提醒一句道:“大人,自然是北庭都护的张守珪将军。大人,你也是,要不是张将军,您这么忙,谁敢来打扰您呀?”

“也是,也是!你们看着,要是没有冒领,就即刻批下。”沈榷交待一句,大步迎出去。

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个高大的年轻人。这年轻人不到三十岁,一身便衣,却自有一股子虎气,让人一见之下就生出好感。沈榷大步上去,抱拳施礼道:“沈榷见到张将军。”

“张守珪见过沈大人!”张守珪回礼。

“张将军,屋里请!”沈榷把张守珪迎进屋里,奉上茶水,笑道:“张将军不在北庭,为何到幽州来了?”

“好教大人得知,我是奉旨回朝。皇上在圣旨上说了,要我回朝之时,从幽州经过,了解一下幽州的情况。”张守珪如实回答。

沈榷哈哈一笑道:“张将军,皇上哪里是要你了解军情,是要你熟悉这些军队。来年呀,这些军队都得归你指挥!”

张守珪的生卒年不详,在开元之初应该在三十岁左右。年纪虽轻,已经是军中的一员名将了,在北庭都护府这些年,声名鹊起。沈榷对这个年青将领格外赏识,这才提醒他。

“大人,当真?郭大帅此次征战吐蕃,立下盖世奇功,这统帅非他莫属,张守珪不敢有此想法。”张守珪兀自不信。

沈榷提点道:“郭大帅此番征战吐蕃,是立下了盖世之功。他来执掌帅印,没人敢不服。不过,皇上不会派他出战。张将军请想,大唐要想兴旺,就需要很多人才。人才,不仅仅是政才文才,还有将才。郭大帅功高盖世,人生至此,还有何求?该歇着了。皇上深谋远虑,想煅炼出一批将才,要是沈榷所料不错,来年的帅印非你执掌不可。”

“这个……”张守珪仍是有些惊疑。

沈榷笑道:“张将军,你要这么想。要是皇上此次派郭大帅出征,固然是众望所归,可是,郭大帅的年纪毕竟不小了。

他百年之后,谁来接替他执掌帅印?皇上这是有意煅炼新人,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张将军,来年这一仗,关系极大,你可得多用心。”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可能把所有的立功机会付与一个人,这样做非常危险。功大震主暂且不说,只有一个理由就够了。要是真这么做的话,这人死了之后,谁来接替呢?

要想人才不断代,就得把立功做事的机会分授予不同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王朝的兴盛。

这是历史得出的经验!

张守珪有些信了。他接到圣旨后,也没有多想,原本以为是李隆基要他查看一番军情,以备咨询,没成想,李隆基已经选他做来年大战的统帅。这事,来得太突然,不住摇头。

“可我还年青,恐怕担当不起!”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统领五十万大军,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要张守珪不担心都不行。

沈榷笑道:“张将军,你这话也是在我面前说,要是在皇上面前如此说,皇上肯定不高兴。年轻又怎么了?你张将军虽然年轻,可是,你在军中的声望,不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么?”

张守珪哑口无言,沈榷接着道:“比你年轻的人多了呢,霍去病二十岁统领大军,征战河西走廊,不是打得匈奴二十四万大军无还手之力么?这太远了,是不是?那我们就说点近的。太宗皇上十八岁,斧铖定两京……”

“沈大人,你千万不要这么说,我哪能与太宗皇上比呢。”张守珪紧张得站了起来。

“我不是要你和太宗皇上比,是激励你。”沈榷笑道:“陈晚荣不才十八岁么?炮兵将军陈晚荣,大唐有几个人不知?”

张守珪无话可说。沈権激励道:“皇上调动这么多军队,这一战的决心很大,张将军应该多用心。要是说大唐是一辆战车的话,在皇上的推动下,这辆战车已经隆隆启动了!”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六章 玄宗的决心

你没骗人吧?”金仙公主有些不信,打量着陈晚荣。

“他这人一向骗人。”玉真公主嘴一撇,也来编排陈晚荣的不是:“姐,不过,这次应该是说真的!”

“我好象是大骗子似的?”陈晚荣很没好气。

“你本来就是骗子嘛!”玉真公主捂着小嘴,哧哧笑个不住。

叶天衡看着陈晚荣手里的滴定管,笑呵呵的道:“小友,你又要整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给我们说说,别吊大家胃口。”

“好啊!”陈晚荣点头,叶天衡很是满意:“这才是小友嘛!”

然而,陈晚荣却说的是:“我也来学学叶大师卖关子的本事,诸位,请细看便是!”

“你这人……”玉真公主一双妙目打量着陈晚荣手里的滴定管,眼珠都差点掉下来了:“你说得那么神奇,人家赶来看,你却卖关子,你这人好没道理。”

陈晚荣把硫酸溶液装在滴定管里,固定在架子上,冲玉真公主闪闪眼:“我成天跟着你师傅,想不学点卖关子的本事都不行,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叶天大师,这没办法哦!”

“小友,你说我作甚呢?”叶天衡有些不好意思,讪笑起来。

司马承祯出来打圆场:“小友,大家都赶来看你做这分析,你也得让我们看个明白,不能糊里糊涂,是吧?”

陈晚荣这才脸一肃。认真解释起来:“做买卖。投入多少本金。赚了多少钱。都有一本帐。要算得清清楚楚。这做化工也一样。用了多少原料。得到多少产品。都要清楚。原料与产品地质地如何。也得弄清楚。叶大师炼钢。对矿石地品位。不是通用过分析进行评判。而是靠经验来完成。这很不好。”

叶天衡有些不服气:“小友。老朽炼钢还没有失过手呢。经验又怎么了?那可是老朽地看家本领呢。”

陈晚荣大拇指一竖。赞道:“叶大师是这个。我是这个。小指头。可是。当你大师不在地时候。炼钢不是要停下来?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些经验变成我这小指头地人也能炼钢地办法。这就是分析地作用。只要我们知道原料地质地。要炼钢就不难了。同样地。做化工。首先就得把原料地质地弄清楚。这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了。”

“小友以前提过这事。这些天花这么多精力。就是为了分析?”司马承祯颇有点兴奋。问道:“小友。这要怎么分析?”

吐蕃归来后。陈晚荣就在为化工地量化努力。为了达到这一目地。才做了玻璃。请寇义兵做分析仪器。经过这些天地努力。终于把陈晚荣需要地仪器做出来了。今天是来检验。

“没错。是这样地!”陈晚荣肯定一句后。解释道:“火碱我们用了不少时间。今天就来测定一下火碱地纯度。火碱地测定。用硫酸不好。不过。我现在只有硫酸可用。就将就一下。”

测定氢氧化~荣来说可望不可及,只能想想罢了。退而求其次,使用硫酸。幸好现在的胆帆可用,要不然,连硫酸都没有,更不能说测定了。

要是现在的分析师知道陈晚荣用硫酸测定火碱的纯度,肯定要笑话他,没办法的事情!

“第一步,是配制火碱溶液,我提前做好了。”陈晚荣给他们解释起来:“火碱溶液的配制很简单,只需要把一定量的火碱放到煮沸并且冷好的沸水里就成。我现在用的水,叫蒸馏水,就是前几天专门做好的水。”

“你折腾来折腾去,就是做这个用的呀?人家还以为你吃了饭没事,找抽呢!”玉真公主恍然大悟,还没忘了编排陈晚荣的不是。

陈晚荣冲她一翻眼:“小孩子不懂大人的事,不要乱说。”

“你?谁是小孩子了?”玉真公主眼珠都快掉在地上了。

陈晚荣哈哈一笑:“我现在取一定量的火碱溶液到锥形瓶里。”先在锥形瓶里放些水,用吸管取些火碱溶液过来,记下数。再把硫酸溶液调零后,固定在架子上。再在锥形瓶里加入两滴石蕊指示剂,锥形瓶里一下子就变成蓝色了。

“变蓝了,变蓝了!”玉真公主指着锥形瓶,有些难以置信,尖叫不已,还不住蹦起来。

金仙公主的眼睛也是睁得老大,只不过,她比较持重,没有叫出声来罢了。

叶天衡他们也是好奇,惊奇的打量着锥形瓶。司马承祯却是笑呵呵的道:“一点小小术法,何足道哉!”

那些不良人士就是靠这变化行骗的,司马承祯自然是烂熟于胸了。

在他们的惊奇中,陈晚荣道:“看好了,我开始滴定了。”把锥形瓶放到滴管下方,开始滴定。按照正规的分析,滴定之初要快,快到终点时这才变慢。不过,这要经过计算,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现在用的火碱,其纯度究竟有多少,陈晚荣一点底也没有,不能放得太快,缓慢的滴定。

所有人的眼睛睁得老大,一瞬不瞬的打量着陈晚荣手中的锥形瓶,没有放过一个



没有人说话,唯闻呼吸声。

过了一阵,锥形瓶中的蓝色逐渐淡下来,玉真公主率先叫起来:“有变化了,有变化了。



陈晚荣知道快到终点了,把滴定速度放得更慢,一滴一滴的硫酸溶液滴下去,蓝色越来越淡。陈晚荣改成半滴半滴的滴定,最后一个半滴下去,锥形瓶里有些微的红色,陈晚荣把锥形瓶放在一张白纸上,这红色就更加显眼了。

正常情况下,这种颜色的转变,是放在一块白色瓷砖上进行观察。在没有白色瓷砖的情况下,只能用白纸了。只需要把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就成。

红色在慢慢褪去,陈晚荣知道终点还没有到,再滴了四分之一滴下去,红色就更加明显了。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