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工大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兢一开始也没当一回事,只是出于礼貌才说“我先试试,要是不成请别见笑”,略一心算才发现不对头,这道题远比他想象的要难。这一来,吴兢兴趣大起,抓起笔在纸上画起来,越画行数越多,画到十二行再也画不出来了,心里却明白远远不止这个数,自己却无能为力,苦恼不堪。

黄伯鸣对吴兢极为服气,见他给难住了,这才发觉这道数学题非常难,也加入了研讨的行列。两人苦思不已,一点进展也没有,黄伯鸣出主意道:“吴兄,我们解不出来,不是还有郑兄么?去找郑兄。”

他说的郑兄就是李清泉嘴里的郑老爷子郑建秋,三人极是要好,又是学友,对郑建秋的才学黄伯鸣很是佩服,才如此说话。

向郑建秋求助吴兢没有理由不同意,二人风风火火赶到郑府,把题一说,郑建秋的眼睛瞪得老大,摇头认输。

正在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奇人出现,提笔在吴兢画的图上勾勒几笔,一幅十六行的图就谱出现了,布局严谨、颇具匠心,惊得三人目瞪口呆,佩服无已。

瞧着三人那副惊愕样,这位奇人提醒他们道:“十六行不算多,应该还有更多。这道题目没有最终答案,只有更多答案,用心去想会越来越多。”

在吴兢三人想来,这话太过难以置信了,这位奇人提醒他们道:“出这道题的人是一位大才俊,要不然你们可以去向他请教,他给出的行数必定比十六行多。”

这位奇人已经才惊吴兢三人,对她的话不敢不信,吴兢和黄伯鸣这才找上门来。

陈晚荣不骄不矜,黄伯鸣对陈晚荣这美德很是赞赏,笑道:“晚荣兄此等胸怀,伯鸣受教了。我和吴兄前来求教,并非为联句,而是为晚荣兄出的数术题目。”

原来是这样,陈晚荣恍然大悟。只听吴兢接过话头道:“这是我们绘出的图谱,还请晚荣兄赐教。”把一张花纸双手递上,很是恭敬。

他礼节周到,陈晚荣也不会失礼,双手接过,略一浏览,差点尖叫出声,手一颤,花纸差点掉在地上。

这道植树题目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影响非常深远而广泛,艺术、建筑上的布局都要用到,艺术家和建筑师从中获得的启迪不知道有多少,因这道数学题目而受益的人不知凡几。是以西方的数学家不遗余力的研究,到了十六世纪西方数学家才绘出十六行的图谱,而在唐朝还是陈晚荣出题后几天就见到十六行图谱,陈晚荣心中的震惊远非笔墨能形容。

等闹哄哄的头脑略一冷静,陈晚荣站起身,冲吴兢一抱拳,道:“吴先生大才,我很佩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绘出十六行图谱的人称得上惊才绝艳了,陈晚荣衷心钦佩,这话说得非常诚恳。

这不是自己解出来的,这礼万万不敢受,吴兢正在谦逊,黄伯鸣在吴兢袖子上轻轻一扯,吴兢马上醒悟过来,这位高人的名字不能透露,只得代他受了,呵呵一笑道:“晚荣兄过奖了,吴兢受之有愧。请问晚荣兄,可有更好的图谱?”

代这位高人受礼,心中确实有愧,不得不明言。屋里六人,只有黄伯鸣明白,陈晚荣还以为他是在谦逊,也不以为意。

十六行虽然不是最后的图谱,但能绘出十六行已经很难了。陈晚荣不知个中曲折,把这荣耀归之于他,对他佩服之极,他但有所问绝不藏私:“还有两个图谱,还请吴先生指教。”

“两个?”黄伯鸣惊得嘴都合不拢了。他也是参与之人,对这道题目有多难再清楚不过了,原本以为有一种就很不得了,陈晚荣居然一开口就是两种,要不惊都不行。

吴兢也是心惊不已,对这位奇人更是佩服,道:“还请晚荣兄赐教。”

“赐教不敢,不到之处还请吴先生、黄先生指点。”陈晚荣抓起一块柴禾,在地上画起来。只一口气功夫,一幅十八行图谱就出现在地上了。

这道题解到十六行曾经一度难以获得进展,就是大数学家高斯也只是推测有十八行,终其一生也没有绘出图谱。直到二十世纪才被美国人绘出十八行图谱。

这图谱在网上有流传,陈晚荣看过,记住了,画起来一点也不费事。陈晚荣从容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吴黄二人差点给惊倒了。

直到陈晚荣画完说“这是十八行图谱”,二人这才惊醒,只觉喉头发干,不住吞口水。

吴兢把图谱略一打量,眉头一轩,赞不绝口:“妙妙妙!若不是晚荣兄绘出来,我吴兢无论如何也是想不到竟有如此巧妙的构思!”

黄伯鸣也是给惊得眼睛鼓得老大,连连点头,只说了两个字“是呀”。虽只二字,无尽的震惊之意尽在其中。

陈老实夫妇瞧得不明所以,一脸的迷茫。陈再荣聪明过人,把陈晚荣的图谱一打量,尽解其意,打从心里赞叹,强行抑止住兴奋的心情,'奇+书+网'压低声音给陈老实夫妇解释:“爹,娘,哥这图谱说是天人之境一点也不过呀!哥好了得哦!”

陈晚荣的奇事太多,陈老实夫妇见怪不怪了,呵呵直笑,不由得挺挺胸膛,很是自豪。

略一镇定心神,吴兢这才请教起来,道:“晚荣兄,另一幅图吴兢可得闻否?”

“正要请吴先生指教。”陈晚荣手里的柴禾不住在地上划动,等到停下来时,一幅二十行图谱出现在地上。

看着这二十行图谱黄伯鸣不住点头,赞不绝口:“晚荣兄,高才呀!”大拇指都竖到天上去了。

陈晚荣注意吴兢的变化,吴兢指着图谱惊愕得半天说不出来,过了一会这才声调提高很多,几乎是吼出来的:“这是人想的么?”

明明是陈晚荣画出来的,不是人还能是神?陈再荣、陈老实夫妇,还有黄伯鸣吃惊的看着吴兢,心想他彬彬有礼之人,居然说出这等莽撞的话语,莫非他逛悖了不成?

陈晚荣听了他的话,打从心里佩服,只有他这等眼光的人才看得出来,这图谱真不是人绘出来的!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八章 伟大发明(三)

十八行图谱出现以后,再也没有人取得进展。之所以能够绘出二十行图谱,是因为人类有了新的工具电脑,两位数学爱好者应用电脑技术绘出二十行图谱。

图谱美观大方、布局巧妙,可以说匪夷所思了,吴兢的才学、眼光均是高人一等,一眼就看出这图谱已经到了天人之境,人力应该为之穷了,才说出这等让人惊讶的话。

陈晚荣再次领教到了吴兢的厉害,哈哈一笑,击掌赞道:“吴先生过奖了,只要肯想人有时也会做天人之境的事情,我也是偶一得之,不敢入先生法眼。”

在吴兢这等洞察力极强的大学问家面前事事得小心,一个不好就要露馅,陈晚荣这才不得不厚着脸皮说成自己的功劳。

要不这样的话,直接告诉他这是电脑绘的,以吴兢的才思肯定会追问电脑是什么东西,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追究下去,必然出问题,还不如这样打住为好。

黄伯鸣和吴兢一齐向陈晚荣鞠躬,道:“晚荣兄大才,我等见识了,佩服佩服!”黄伯鸣原本对陈晚荣有几分轻视之心,现在是心悦诚服了,这话说得非常真诚。

陈晚荣忙着回礼道:“二位先生过奖了,我不过是偶得罢了,不敢当二位先生厚誉。”

吴兢打量着陈晚荣,赞叹起来:“晚荣兄身在田畋间,却有此等大才,若不是吴兢亲见,还真不相信。晚荣兄此等大才,若是埋没于山林间岂不可惜?晚荣兄何不报效朝廷?”

报效朝廷?陈晚荣想都没想过,这些天只想着如何赚钱,一听他这话不由得有点啼笑皆非,道:“吴先言重了,我不读孔孟书,未习圣贤之道,能平平安安过日子也就心满意足了,不敢有此奢望。”

陈晚荣与黄伯鸣吴兢称兄道弟不说,还得二人如此盛赞,在陈老实心目中那是光宗耀祖的事儿,脸上冒着红光:“吴先生言重了,晚荣当不起呢。晚荣只会做化工,不会做官。晚荣做化工倒是有一套,很有一套!”虽是在谦虚,却是一脸的自得,分明就是在自夸。

陈晚荣做了那么多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就没有一件得到过吴兢这样大学问家的夸赞,要知道象吴兢这样的人难得夸人,他一字之褒荣于华衮,就连一向谦虚的陈王氏也是打从心里赞成陈老实这话,不住点头,一脸的喜悦。

吴兢眼中神光一闪,好奇的问道:“请问晚荣兄,化工为何物?”要是说炼丹术他肯定一笑了之,不当一回事,但化工却是新鲜物事,由不得他不好奇。

化工虽是从炼丹术发展起来的,却和炼丹术有着本质的不同,炼丹术最大的成就就是用来忽悠人,而化工造福于民。

吴黄二人拜访陈晚荣是为了解题,目的已达,本拟打道回府,一听陈晚荣另有绝活,不由得好奇心起,决心一窥究竟了。黄伯鸣也是好奇,不过他没有吴兢稳重,很是急切的道:“晚荣兄,能让我们见识么?”

现在的黄伯鸣对陈晚荣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睹化工全貌,将遗憾终生。

要给吴兢这样的大学问家讲解化工的话,肯定不能象给陈老实他们那样讲解,三言两语就可以了,那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要是详细的讲解的话不是不可以,牵涉太广,可以写专著了,费时又太多,陈晚荣还真有点为难了。

略一衡量,陈晚荣有了主意,道:“有请吴先生,黄先生移步。我给您们看一样化工产品您们就知道化工为何物了。”

二人一闻此言忙道:“有劳晚荣兄了。”跟在陈晚荣身后,来到堂屋。

堂屋的桌子上摆满了香皂,松香味满屋飘散。陈晚荣拿起一块香皂,解释起来道:“二位请看,这是香皂,二位可知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么?”不是陈晚荣喜欢卖关子,提个小问题是为了让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人一人拿起一块香皂放在鼻端嗅嗅,黄伯鸣眉头一轩道:“松香味的,加了松香。”

只要鼻子不出问题都闻得出来,一点也不稀奇。吴兢右手食指在香皂上轻轻一摸,在拇指肚上搓动起来,点评道:“很是柔滑细腻,搓动之际很舒适。”

他比黄伯鸣高明多了,黄伯鸣只注意到味道,他却能评价一个性能,陈晚荣在心里赞赏他的观察力。只听吴兢接着道:“实在是猜不出,还请晚荣兄赐告。”

“这是用猪油做的。”陈晚荣给出答案。

黄伯鸣卟哧一声就笑出来了,不住摇头道:“晚荣兄,我没发现您还能说笑,说笑起来挺逗人的。猪油那么油腻,香皂一点油腻感也没有,怎么会是猪油做的呢?”

陈老实夫妇那么信任陈晚荣,一到这事也是不信,才把猪油炼了一半,听了他的质问之言陈晚荣也不以为奇。

在古人眼里把猪油用来做成香皂这不是奇事,是大奇之事,万难相信。吴兢尽管学问过人,也不能免俗,有点难以置信,问道:“晚荣兄,此话可真?”

陈老实再也忍不住了,为陈晚荣分辩起来:“哎呀,吴先生,晚荣骗您做甚呢?这的确是用猪油做的。您瞧,晚荣一身油腻腻的,不就是做香皂弄的么?”

听得出,陈老实没有说假话,黄伯鸣难以置信,惊讶万分的道:“这也太难以相信了,猪油居然能做出这东西!”

“猪油和香皂看似没有关系,但在化学面前他们有着紧密的联系,正是利用这种联系,我才把猪油做成香皂。”陈晚荣指着香皂解释起化工来。只是把化学反应说成物质之间的联系,这也没错,要不是化学反应把两种不同的物质联系在一起,也就做不出化工产品了。

吴兢感叹起来:“世间事真是奇妙纷繁,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要不是亲眼目睹,谁也不会相信猪油竟然能做香皂。请问晚荣兄,香皂有何妙用,晚荣兄不遗余力的做来?”

做香皂是为了赚钱,这都是家境赤贫给逼的,陈晚荣有点自嘲的道:“吴先生,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我做这香皂就是想卖点钱,养家糊口。香皂有很好的去污能力,比起皂荚粉的效果好得多,尤其适合洗丝绸这些织物了。”

“比皂荚粉的效果还要好?竟有这等事?”黄伯鸣一副不信的样子。

从皂荚粉出现,到唐朝我们的祖先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两三千年不会有问题,就没有人敢说有比皂荚粉更好的去污剂。陈晚荣这话虽是大实话,但在吴黄二人心目中却是大话,大得不能再大的大话了。黄伯鸣宁愿相信天可以给捅一个大洞,也不会相信香皂会比皂荚粉更好。

吴兢虽是没有说出来,也是不信。

香皂这么好的东西二人居然不信,陈老实很不服气,嘴一张就要分辩,却给陈晚荣拦住了。知道他们是这种神情,一点也不足为奇,陈晚荣决心来个事实胜于雄辩,道:“二位要是不信,我们现在就试试。”

“哥,怎么试?”陈再荣把手里的香皂放下,搓着手,就等陈晚荣吩咐了。

陈晚荣不慌不忙,道:“拿一件衣服来洗洗就行了。”

话音一落,陈老实转身就跑,“我去打水”的话跑出老远才传过来。陈再荣什么话也没说,把身上的衫子脱下来,道:“我这件正好脏了,就洗它了。”

“再荣,家里有脏衣服,你快穿起来。”陈王氏一扯陈再荣。

陈再荣想也没想道:“娘,就它!”

兄弟就是兄弟,陈再荣也是不相信香皂可以洗衣服,仍是站到自己这边,义无反顾的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试验,这是对自己毫无保留的支持,陈晚荣特别感动。

陈老实已经端着清水来了,陈王氏这才没有说话。陈晚荣拿起陈再荣的衣衫,把领口展开,只见上面有很多汗渍,道:“二位请看好了。”把领口浸入水里,再把一点边角料香皂抹在领口上,搓动几下,再用清水清洗干净,看也没看一眼,在二人面前展开:“二位请看。”

虽是做试验,但当着客人之面洗衣服太过无礼,黄伯鸣心里一个劲的埋怨陈晚荣失礼,只是为了一窥究竟这才不得不忍着。朝衣领上一瞅,眼睛不由自主的瞪大了,死死的盯着衣领,一脸的惊奇:“吴兄,真的比皂荚粉好。吴兄,快把你的胰子拿出来试试,看哪种好用?”

胰子,陈晚荣听李清泉说起过,早就想一睹我们祖先无上智慧的杰作了,一听这话好奇心大起,有点迫不及待,道:“吴先生,能给我瞧瞧胰子吗?”

胰子陈晚荣听李清泉说起过,只知道是类似于香皂的去污剂,具体的不知道,一听这话不由得精神大振,不期然的在心里问道:“胰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第一卷 初到大唐 第二十八章 伟大发明(四)

“不用试了,香皂的效果比胰子好。”吴兢从陈晚荣手里接过衫子,仔细打量一阵,非常肯定的给出了结论:“香皂的效果比起胰子好得多,我这是见过的最好用的洗涤物品了。”

“见识了,见识了!”黄伯鸣双手一抱拳,冲陈晚荣请罪了,道:“晚荣兄怀此奇术,伯鸣智识浅陋,言语无状,多有冒犯,还请晚荣兄原谅则个。”

当面认错这种事很不容易,陈晚荣不得不打从心里赞叹古风纯朴,笑道:“黄先生言重了,区区之事又何必介怀。”

吴兢抱拳认错道:“晚荣兄,请您多多包涵。”从怀里摸出一个精致的檀木盒,道:“晚荣兄请看,这就是胰子。”把盖子打开,一股喷香的玫瑰花香味立时飘散在屋里。

“好香,好香!”陈老实摸着鼻子赞起来。

陈晚荣定睛一瞧,只见盒子里装的是一块圆形的粉红色固体,这就是我们祖先智慧创造的结晶,陈晚荣不由得一阵激动,道:“吴先生,可否给我瞧瞧。”

现在的吴兢对陈晚荣非常钦佩,哪里还有不允的,笑道:“晚荣兄请看。”把盒子递到陈晚荣手里。

陈晚荣接过,放到鼻端一嗅,喷香的玫瑰花香味,好象手里拿着的不是胰子而是一束玫瑰花似的。右手食指在胰子上轻轻一抚,一股和香皂近似的爽滑感从指端传来,不由得精神一振。

陈晚荣在技术上的造诣不凡,单凭这种柔滑感就知道此物必非凡品,赞道:“好东西!请问吴先生,这胰子要如何制作?”

最初李清泉提到胰子的时候,陈晚荣就很想知道制法,只是李清泉也不清楚,只得作罢。对技术,陈晚荣有着特别的爱好,更别说这种东西的可贵之处陈晚荣比谁都清楚,一直在琢磨,就是一点头绪也没有,遇到吴兢这样的大学问家不问个明白,岂不可惜?

“晚荣兄垂询,吴兢不敢不尽言。”吴兢欣然言道:“这胰子有两个名称,一个叫澡豆,一个叫胰子。之所以叫澡豆,那是因为最初制作时使用了豆粉。这东西在南北朝时就出现了,把猪胰子的污血洗干净,再把油层去掉,研磨成糊状,加入豆粉、香料,混合均匀,晒干就得到澡豆了。”

话音一落,黄伯鸣双手轻击,发出清脆的啪啪声,赞叹无已:“奇思妙想,妙思妙构,巧夺天工!猪胰子这种寻常之物谁又能想得到竟是有这等妙用呢?这事我听吴兄说起过,今儿再次听到又有不同的感受,这发明之人准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

吴兢点头赞同,很是遗憾的道:“只可惜,这位先辈的名字已经不可考了!如此妙事,应该史册留芒,却无从查考,我虽是奉命著史,也是不能为他留名了!”

连吴兢这样的史学泰斗都不能查证出来,谁还有办法呢?陈晚荣笑道:“我们可以叫这位先辈无名氏,一个绝顶聪明绝顶的无名氏!”

“无名氏?妙妙妙!”吴兢击掌称赞。

听了吴兢的解释,陈晚荣很是震惊,当然陈晚荣不象黄伯鸣那般是震惊于这位先辈的奇思妙想,而是震惊于其中的技术含量。

猪胰子经过这番处理后就有很强的去污能力,可以用来净身洗脸洗手,甚至用来洗织物,那是很有科学道理。猪胰子富含酶,研磨之后便于酶的渗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至于豆粉就更不用说了,含有丰富的皂甙和卵磷脂,而卵磷脂不仅具有起泡作用,还具有乳化作用。加入豆粉不仅加强了洗涤能力,还可以滋润皮肤,用来净身洗脸洗手非常合适。

早在南北朝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有这等认识,陈晚荣能不震惊吗?

震惊之余,陈晚荣飞速的转着念头,现代社会用的香皂里面加入了添加剂,增强了其效果。唐朝没有这些可用的添加剂,可以加入豆粉这种方便易得的原料,既可以增强去污能力,还可以保养皮肤。

用香皂洗过澡的都知道在短时间会使皮肤干燥,甚至造成过敏,那是因为在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