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工大唐-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贝二字已经不能说明其重要性了!

陈晚荣眼睛放光。仔细一打量。屋里的胆矾和石墨足足堆了多半间屋子。每一样至少有好几千斤。离万斤也不远陈晚荣一回来就有了胆矾和硫酸。又是事做了。

“小友。真的是有用处?”叶天衡兀自有些不信。

陈晚荣非常肯定:“不是有用处。是有大用处。这是胆矾。可以做出硫酸。要想做硫酸。方法很多。只是。我们目前只能从胆矾里提取了。等以后条件成熟了。我们再用其他方法做硫酸。”

“陈将军。这黑乎乎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寇义兵很是不解的问道。

陈晚荣拿起一块石墨。打量一阵。笑道:“这东西同样贝。有了硫酸。就可以处理石墨了。等到把石墨一处理好。我们就可以做出造玻璃的坩埚、耐火砖。”

寇义兵他们虽然不明白坩埚为何物。不过。他们是大师傅。也隐隐约约猜到了。问道:“为何一定要用石墨

陈晚荣解释道:“石墨的一个好处就是耐热。做玻璃很热。比起炼钢可能还要热一些。要是没有石墨。坩埚一烧就会变形。只能用一次。下次就不能再用了。”

炼钢铁地温度也很高。不过。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的使用石灰石降低其温度。这为炼钢铁减少了难度。做玻璃地温度要达到一千六七百度。比起炼钢只高不低了。

炼钢地温度已经很高了。做玻璃的温度还要高。叶天衡他们直缩嘴皮。光是这耐热设备就让他们吃惊的了。

明白过来的叶天衡笑道:“小友。你要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做耐火设备?”

陈晚荣点头道:“是

叶天衡在额头上拍拍。很不好意思道:“老朽真是丢人啊。这石墨如此耐热。我居然用火去烧。怪不得没变化

石墨能耐三千度的高温。平常火焰不过几百度的温度。哪里能把石墨有办法。寇义兵他们也参与此事。不由得笑不已。

陈晚荣给他们讲解。如何提取硫酸。如何处理石墨。如何做坩埚。这些事远非叶天衡他们所能想象。听得很是仔细。也很吃惊。直到陈晚荣说完。无不是惊讶不置。

叶天衡马上就出主意道:“小友。这坩埚我们能做。先把石墨处理出来。”

“对!”众人听陈晚荣详细讲述玻璃地用处。心中发痒。真想早点做出来。无不是大喜。

只要让他们知道方法。其他地事情不需要陈晚荣来插手。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刘怀德安排起人手。开始提炼硫酸了。

等到安排好做硫酸的事情。叶天衡一拉陈晚荣道:“小友。这玻璃做起来。应该很费事吧?我们得好好合计合计。要选在什么地方做。要些什么东西。合计好了。我们可以先做起来。免得到时乱了阵脚。”

“是呀!陈将军。你说。有些什么要求?”寇义兵大是赞成这话。

陈晚荣微一凝思道:“玻璃的用处很大。只是。以我们目前的能力。只能当工具使用。加热炉不难。砌一个就是了。坩埚也能解决。这些都不是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于吹制。我是要做工具。各种模范是少不了的。还有。这气从何而来呢?”

陈晚荣想做的是分析用的皿。而不是建筑用的玻璃。可以想象得到。要是真的做出建筑用地玻璃必然大受欢迎。卖得上价。比起香水香皂一点也不逊色。只是。还有更重要的方面需要玻璃。

最初。在吹制玻璃方面。腓尼基人是用人来吹的。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不说。还对人的身体害处很大。陈晚荣肯定不会如此做。使用风箱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以军器监的实力。应该还有更好地办法。

叶天衡呵呵一笑道:“吹气?这有何难呢?放到渭水边上去。做上几个水排。刮狂风都没有问题。”

这是一个不错地主意。陈晚荣大加赞成:“不过。这得改进一下。”

寇义兵点头道:“那是自然。这水排用到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地做法。陈将军。你要做的东西又是什么样

陈晚荣找来一块木炭。在一块木板上画了一个杯子。这个杯子和叶天衡他们见识过的完全不同。不由得好奇的问道:“小友。你这是何物

“这叫烧杯!”陈晚荣给他们解释起来:“做化工检测最常用的仪器了。”

“这也叫杯子?圆是圆了。可是不象酒杯那般下面小。上面大。”寇义兵点评起来。

他的联想能力真不错。陈西道:“这是锥形瓶。分析用的。这是滴定管。这是吸管。”

一件件的给他们解释用处。好在叶天衡他们底子厚。才没有听得云里雾里。

“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刻度。需要准确记量。寇师傅。有没有问题?”分析要的就是准确。要的就是计量精确。这事不找寇义兵还能找谁?

也许不用毫升。不用升这些现在计量单位。不管用哪种单位。只要实用就行。

刘怀德笑道:“将军。这你就放心吧。你画地那个检测仪。寇师傅不是做得好好的么?这有何难呢?”

化工仪器的计量与游标卡尺哪个一难度更高?不用想了。连游标卡尺都能做出来。这事也就没有问题了。陈晚荣大喜道:“那就有劳寇师傅了!”

“言重了。言重了。该做地!”寇义兵笑呵呵地。

陈晚荣右手重重在桌上一拍。声音提高了好多:“寇师傅。有一种东西叫做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热度。比如说今天这天气比较冷。究竟冷到什么程度。用温度计一测就知道了。这东西的用处很大。你能不能做?”

温度是化工极为重要的参数。无机化学对温度的要求不算太高。有机化学对温度的控制非常严格。有些反应。完全不同了。特别是**厂。温度相差几度就有可能引起大爆炸。

温度要是不能解决。化工依然难有大的作为。现在玻璃在望了。陈晚荣能放过么?

“温度?”叶天衡他们齐声疑问。

陈晚荣知道他们有些犯糊涂:“温度说到底就是测量有多热。炼钢很热。可是。究竟有多热。我们也不清楚。只知道很热。得靠经验来控制。若是把温度计做出来了。往那里一放。一看就知道有没有达到要求。”

只能用他们能理解地方式来解释了。没成想。三人齐声叫好:“好主意!”

叶天衡感叹道:“说起这炼钢。这热度非常关键。可是。能很好掌握热度地人却不多。没有经年累月的积累。不可能撑握得好火候。”

这话很是无奈。却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为何大师傅那么少。在古代。检测手段少。好多东西只能凭经验了。经验没有长年累月的实践与积累。很难发挥作用。而我们现代社会。检测手段多。好不好。一查就知道了。不需要大师傅。我们同样能做出好东关。有些东西很难做出来。可以说不可能做出来。

听了这话。陈晚荣眼睛放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叶师傅。你们的经验很丰富。等到我们的技术手段上去了。把你们的经验说出来。我们整理好。检测出来。供大家参考使用。你们说。会是什么样?”

“还能怎么?当然是我这个大师傅在家里闲着了!”叶天衡在胸口点动。脸上却是在笑。眼睛特别明亮。

他身为大师傅。深知一个大师傅何等难得。他那么多的弟子。能得他衣钵的有几人?能达到他那种高度的能有几人?

要是这些经验化为数据。不需要太高天赋的人都能理解。都能做好。他这个大师傅只有赋闲地份了。这。是大好事。谁能不高兴呢?

在古代。技艺的传承很秘密。那些大师傅们总是秘技自珍。轻易不会让人知晓。而我们现代。为何能有篷勃发展的工业呢?除了科技发达以外。还在于技术的门槛放低了。哪家工厂没有“工艺”?

有了工艺标准。做起来也就轻松了。要工业不发达都不行。

要真是做到这一点的话。唐朝的科技水准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刘怀德。寇义兵他们一齐在陈晚荣肩头拍拍:“陈将军。还是你想得周到。这事。是该这么做了!一位大师傅。可是影响很大。不是不想找传人。只是找到地传人没法继承衣钵。往往是技艺失有了你这办法。技艺不会失传。人人都是大师傅。那该多好?”

越说越兴奋。陈晚荣不住拍胸口:“无论如何。这事也要做好。首先。就得把检测手段弄出来。”

“放心。温度计我无论如何也要做出来。”寇义兵也拍胸口了。

别地不说。就说铁矿的品位就不同。不同地地方出产的铁矿石含铁量不一样。技术处理也不一样。要是没有检测手段。只凭经验。换一种矿石。如何处理。又得鼓捣好一阵子。要是有了检测手段。只需要抽样一查。就知道铁的含量。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了。这好处非常明显。很好理解。

寇义兵自认这事责无旁贷。一定要做好!

温度计地关系很大。陈晚荣接下来给寇义兵解释如何制造。如何计量度数。温度计。陈晚荣没有做过。也有一些了解。一番讲解。寇义兵眼睛放光。信心更足了“一定做好!”

陈晚荣记忆中地化学反应所需的温度都是现代的。若是做出来的温度计不是现代单位。那么陈晚荣记住的那些反应温度就没有用了。还得重新来过。那这功夫就大了。是以。这温度计必须是现代温度单位。

看着寇义兵那副跃跃欲试的模样。陈晚荣也有信心。他求地温度计!

等到陈晚荣讲解完毕。已是费了老大时光。接下来。再讨论了一些细节问题。这事才算完。想想检测这事。陈晚荣还真地兴奋。李隆基真是及时雨。送给陈晚荣一件最好的礼物!

端起茶杯。美美的喝了几口。干燥的喉头这才好些。陈晚荣笑着问道:“生员们如何了?”

“那是生员么?”叶天衡把手中的茶杯一放。脱口而答。

陈晚荣心头一惊。忙问道:“叶大师。他们不愿在军器监?”

寇义兵在陈晚荣肩头拍拍道:“陈将军。你是知道的。叶大师就喜欢卖关子。他逗你的。这批生员一开始是冲着那三级爵位来的。人是来了。心没有来。不过。经过叶哥哥一通讲授。他们是个个安心了。无论如何要在军器监做下去。”

要是没有三级爵位。这些生员会来军器监吗?用轿子抬都不会来。他们人来了。心不定。很正常。叶天衡是军器监的旗帜。是名扬天下的良工。能听他讲授。那是何等地福份?

叶天衡也明白。得把他们的心给留住。这一讲起来。还有不使出浑身解数的道理。那种精彩程度只有亲历者才能想象得到。生员们能不安心了?

“叶大师。难为你了。”陈晚荣很是惋惜的天有事。给担搁了。没有听成叶大师讲授。真是遗憾!”

刘怀德也来了兴趣:“我们都知道叶哥哥造诣深厚。就是没想以他讲授起来那么精辟。陈将军。我暗中数了一下。光是那口水流得嘀嗒嘀嗒响的人就有三十一个。更多的人听得这样。张大了嘴巴。连眼珠都不转动一下。”

模仿起生员们地专注模样。真是活灵活现。陈晚荣不由得大笑。

生员们听惯了四书五经。于这些技艺一窍不通。简单地东西他们听起来新鲜。在叶天衡这个大师傅的讲解下。这些东西就是神奇了。他们不感兴趣都不行。

“我和叶哥哥相处这么多年以来。就没有听过如此精彩地妙论!叶哥哥。你是这个!”刘怀德最后冲叶天衡一竖大拇指。

这讲课。遇到一位好导师。听得发愣发傻很正常。陈晚荣上大学时就没少遇到这种经历。回想起那时的情景。不由得很是亲切。

“那个高渐的问题真是不少。幸好是我们。要是换个人。肯定给他问穷了。”叶天衡很是赞许的道:“小友。这些人里面。这个高渐肯定能成为一代良工。得好好培养。”

高渐喜欢钻研。陈晚荣有所领教。笑道:“那是。叶大师。你不会想着要收他为弟可呢?”叶天衡手里的拐杖在地上不住点动。

陈晚荣一拍叶天衡手背:“叶大师。我们说好了的。你不能藏私。都得讲出来。要倾囊相授。”

寇义兵打击叶天衡道:“叶哥哥。你就别一厢情愿了。你知道高渐跟谁的关系最好?最想拜谁为师?他一心想拜道长为师呢。”

得到陈晚荣下落后。司马承祯也没有跟着去解救。那么多的人还有救不出来的么?他来军器监讲授课程了。

陈晚荣大是感兴趣。问道:“道长讲了些什么?”

“还能有什么?当然是什么反应。什么氧气多了燃烧加快之类的。听起来。炼丹不象炼丹。却比炼丹高明了许多。”刘怀德摸着额头。一边思索。一边解说。

“那是化学!”陈晚荣在心里回答。

自从司马承祯来到陈晚荣身边。学到的化学知识不少。他本就是有名的大炼丹家。对化学的理解比起常人要容易得多。陈晚荣一加提点他就明白

可以这样说。在唐朝。除了陈晚荣就是司马承祯对化学的了解最多了。

化学对于唐人来说。本来就很神奇。再给司马承祯一边讲解。一边做些小实验。生员们还有不把眼珠砸在地上的道

高渐对这些事最是热心。祯又有何奇?

“给他们讲解了一些。要他们跟着去见识一番。个个兴奋得跟打鸣的公鸡似的。”叶天衡对生员们的热情很是赞赏。

“走。我也去瞧瞧他们!”陈晚荣站起身道:“这次我回宁县一趟。顺带去县馆招收了二十个生员。过两天就到。”

叶天衡一拳砸在陈晚荣肩头:“小友。你真是走到哪里都要捡便宜啊!”

来到做工的地方。只见今天做工的人多了许多。比起以往热闹多了。那些生员跟着军器监的师傅们忙前忙后。个个兴奋。人人卖力。

看来。他们是真的安心在这里做了。

“姐夫。你回来啦!”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紧接着一张大花脸出现在眼前。不是别人。正是郑宛如。白净的脸上黑一块的花一块。不用化妆就可以唱京刷了。

再瞧他身上。一块灰。一块泥的。脏兮兮的。和平常那个一身干净的郑宛如截然不

“宛如。你瞧瞧你这个样儿。就你最脏了!”陈晚荣四处一打量。

“人家干活得卖力呀!军器监是我姐夫掌管。我不能让别人说闲话!”郑宛如一张花脸上全是笑容。

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0七 惊人之语

在家里,郑宛如是那种伸手不拿四两的人物,他能如此想,如此卖力,的确难得,陈晚荣心里一暖,鼓励道:“好样的!我的小舅子不能比别人差!好好努力!”

得到陈晚荣的赞扬,郑宛如笑得眼睛只剩一条小缝了:“姐夫,记住了!”这话不是说出来的,是唱出来的。

在郑宛如肩上拍拍,陈晚荣再去看其他人,他们如郑宛如一般,身上脏兮兮的,干得特别卖力,今天天气比较冷了,可是他们额头上却是挂着汗珠。

要不是亲眼看见,谁能相信他们是国子监的生员,谁能相信他们是只会诗书,衣着光鲜的读书人?

“环境真能改变人!”陈晚荣不得不感叹一句。

一路巡视下来,生员们干得起劲,那些师傅们教得也仔细,一点也没有因为他们是初学而瞧不起他们,凡有问题,无不是细致讲解,直到生员们懂了为止。

陈晚荣非常满意,笑道:“我还真是有些意外,原本以为他即使肯干,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没成想,他们如此投入。”

叶天衡捋着胡须道:“可不是嘛!这些读书人细皮白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满脑子的诗书,满嘴的圣贤之道,要他们做工,我还真的担心他们不用心。”

唐朝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比起现代地大学生还要高。要高得多,要他们放下架子干活。不下一番功夫不可能。陈晚荣原本以为要和他们磨上一通去了,哪里想得到,他们如此投入,要陈晚荣不满意都不行。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陈晚荣主要做地有两件事。一是培训这些生员,让他们对军器监有更深的认识,要他们对技艺感兴趣。二是监督水泥和玻璃设备的进展。

水泥是唐朝的战略资源,睿宗钦定的,确确实实太重要了,陈晚荣不得不全力以赴。在叶天衡他们这些良工地努力下。水泥生产的设备按照预期进行,再过十来天就能调试了。当然,正如叶天衡所说,这回转窑主要是试手,能不能做出水泥,还没有多少把握。即使如此,也很值得期待。

玻璃地设备相对于水泥来说没有那么复杂。毕竟陈晚荣只是做工具。而不是做建筑用地玻璃。没必要使用浮法生产。间歇法就能满足要求。

石墨处理出来后。就是烧制坩埚和耐火砖。袁天成这个民间窑主都能完成地事儿。对于军器监来说哪有难度。几天功夫就做好了。

陈晚荣在渭水边选了一块地。调集人力盖工房。挖水沟。装水排。砌炉子。一切事情都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需要这些事情做好。就可以试产玻璃了。

这天。陈晚荣正在渭水边忙着指挥人手安装玻璃用地水排。水排安装好了。再过上一两天做下扫尾工作就可以试产来。陈晚荣知道他来必然有事情。忙迎上去见礼道:“见过段大哥。”段辉和陈再荣地关系特别好。陈晚荣私下里因这层关系叫段辉为大哥。

段辉呵呵一笑。道:“陈兄弟。皇上要你马上去一趟。”

能让段辉出马地事情绝对不是小事。陈晚荣不由得有些好奇。问道:“段大哥。你可知道为了何事?”

段辉四下里一望,见无人在近旁,这才压低声音道:“陈兄弟,我估计是商议班师的事情。现在,大军已经撤出吐蕃,驻扎在北地。皇上已经下旨,要郭大帅率领有功将士回长安,接受皇上的犒赏。”

每次大战下来,朝廷都会把有功将士召到长安进行犒劳,李靖灭东突厥是这样,苏定方灭西突厥同样是这样。灭掉吐蕃,意义深远,睿宗必然会按照惯例处置。

“段大哥稍待片刻,我交待一番,马上就去。”陈晚荣是监军,犒赏将士们之事自然是责无旁贷。

段辉应一声,陈晚荣略微交待几句,和段辉一道赶到大明宫。来到鸾翔阁,只见屋里人不少,睿宗、太平公主、李隆基三巨头自然是在,还有窦怀贞、萧至忠这些重臣,吴兢这个史官也在。

陈晚荣见礼:“参见皇

睿宗一见陈晚荣的面,脸上立时泛起笑容,摆手道:“晚荣,快坐。”

相形之下,陈晚荣的官位比起在座之人大为不如,坐在吴兢旁边,吴兢冲陈晚荣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陈晚荣报以一笑。

睿宗扫视一眼众人道:“今儿把你们召集到这里,就是商议一下如何迎接有功将士。吐蕃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