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梁柱-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过……”林檎答道,言语之间似乎有些无奈。

    “那不就结了?”

    “是刚刚听你说的……”

    林檎的话让萧木顿时无语,不过片刻之后,他的目光又重新亮了起来:“我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什么主意?”林檎虽然心里知道萧木肯定说不出什么真正的好主意,不过还是礼貌性地问了一句。

    “既然要带钱谦益去观看内书堂开讲,那么为什么不多叫上些人去呢?”萧木的天才论调刚刚没有被林檎承认,所以此时的表现欲望十分强烈,林檎礼貌性地询问话音刚落,萧木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他的想法。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好想法。”林檎十分“客观”地评价了一句,“所以,你打算还要叫上哪些人一起去观看?”

    “内阁首辅,还有那些阁老们肯定要叫上,六部九卿的堂官也应该去看看。”萧木一边想一边说着,“话说,钱谦益是侍郎衔吧?其他的官员都是阁老、尚书,就他一个侍郎似乎不太合适,那还是让各部侍郎级别的官员也都来一起看看吧……”

    随即萧木又进一步说道:“侍郎应该是三品官吧,只让各部侍郎来,那对其他三品的官员好像有点不太公平,既然这样,我看还是让京里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都来观看好了。”

    “所以说,从原本的只是让钱谦益一个人去观看,变成了让钱谦益和阁老、六部九卿的堂官一起来看,然后又因为钱谦益的品级问题,最后变成了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都来看?”林檎把方才萧木的话总结了一下,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这个钱谦益的面子,真的好大。要是他知道了所有三品的官员都要去观看内书堂讲课的原因,全都是为了他一个人的话,不知道会怎么想……”

    “唔…这个暂时还不能让他知道,免得给他带来太多的心里压力。”萧木倒是把林檎假设性的话给当真了,一本正经地分析道。

    “……”林檎自然又是一阵无语。

    萧木并没有注意到林檎的表情,而是打算把自己的想法立刻付诸实践,便大声地喊道:“王承恩!”

    不过马上萧木就意识到王承恩已经被自己派出请钱谦益去了,自己现在叫他,肯定是白叫的了。林檎同样也想到了这一点,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对于萧木来说场面于是一度非常的尴尬。

    不过好在冥冥之中自由天意,王承恩此时已经请来了钱谦益,正好走到殿外,便听到了皇上在叫自己,于是便立刻小跑着进了大殿,向萧木行着礼,同时说道:奴婢在。”

    林檎听到了王承恩的声音,心里也是吓了一跳。为了不再王承恩的面前失态,林檎把脸上的笑意硬生生地给憋了回去,而且由于反应过快,让她觉得自己面部的肌肉差点痉挛。心里对刚刚突发神经,把王承恩给招了进来的萧木恨的咬牙切齿。

    不过好在由于大明上下尊卑等级严格,王承恩进来之后一直是低着头,所以并没有看到林檎方才大笑的样子,这倒是让林檎稍微松了一口气。

    “你这就去传旨,朕决定要京里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前去观看内书堂开课,任何人不得迟到,更不准无故不来!”萧木在王承恩的面前自然表现得十分威严,用不用质疑的口气命令道。

第七十九章 效果与紧张() 
“奴婢遵旨。”王承恩当然十分恭敬地接过了命令,但在恭敬之余还是十分委婉地“质疑”,或者说是“提醒”了一句,“禀皇上,现在距内书堂开课只有大半个时辰的时间了,京中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恐怕难以全部准时到齐。”

    “嗯,你说的有理,传朕的旨意,让内书堂那边延后一个时辰再开课吧。”萧木自认十分“善解人意”,立刻提出了一个还算合理的解决方案。

    “奴婢遵旨。”王承恩这下没有任何问题,便退了出去,准备叫人传旨去了。

    钱谦益本来是跟王承恩一起走的,但刚刚王承恩听到了皇上的传唤,先行跑了过去,钱谦益也是加快了步伐,快步走到殿外等候。

    王承恩出了大殿匆忙地要去传旨,看到了在殿外等候的钱谦益,这才想起刚刚明明是自己把他带来的,于是又赶紧将钱谦益引进了大殿,在萧木的吩咐下给他设了座位,这才再次急匆匆地出了大殿,准备叫人一起去传皇上的旨意,召集三品以上的京官——这样的工作,肯定不是王承恩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我这记性也是越来越差了。”王承恩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在心里想道,“只不过是方才皇上叫得及了些,就有些慌乱了手脚,这样下去可不行……”

    钱谦益此时还不知道要去观看什么内书堂开课的事情,虽然王承恩方才急匆匆地出去了,但钱谦益也没有过于关心,反正肯定是皇上给他下了什么旨意,召集也没有必要胡乱打听,安心给皇上讲好书才是正理。

    由于之前已经把名臣的画像全都画好了,皇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新的画像要让自己去画的打算,所以钱谦益估计今天需要讲的内容肯定要比之前几天的多,昨晚也是为此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打算借着今天的机会,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展露出来,让皇上知道他钱牧斋不光会作画,在读书学问方面,也同样比下午的周玉绳要高出一筹!

    王承恩离开之后,萧木和林檎便暂时收起了一会去观看内书堂的心思,而是拿出了书本,示意钱谦益可以开始讲解了。

    钱谦益欣然从命,从萧木指定的,昨天周延儒讲过的地方继续讲解了起来。

    由于钱谦益的学问本身就十分精深,再加上对于给皇上讲书这件事情十分重视,事先的准备也是十分充分,在讲解的过程中还不时穿插介绍了很多事件的历史背景、前因后果以及后人的诸多评价,让林檎觉得受益匪浅,果然不愧是学术界的泰斗,水平简直比后世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还要高出许多。

    不过林檎虽说贵为皇后娘娘,在这个事情上却不过是附带的陪衬,她的听课效果再好,也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毕竟萧木这个皇上才是本次讲书的主角。

    然而事情恰恰向着令人失望的方向发展,虽说钱谦益的讲解十分精彩,但萧木似乎却有些心不在焉,听讲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勉勉强强能够让人满意,虽然说不上是差,但钱谦益还是觉得其实应该更好,而且应该比现在的状态好得多才对,不知是否是因为皇上操劳国事,导致昨晚没有休息好的缘故。

    当然萧木昨晚并没有操劳什么国事,事实上自从上次上朝,宣布实行大赦天下以来,萧木便再也没有上过朝,也没有操劳过任何的国事,反而是当起了一个甩手掌柜,把政务全都丢给内阁和司礼监去操心了。

    那么为什么萧木的听课效果并没有达到本来应有的效果呢?实际上是因为萧木有些不敢直视钱谦益的脸——因为只要看到了钱谦益那张一本正经的脸,就忍不住走神,去想方才自己的畅想之中,钱谦益大义凛然,两军阵前说得皇太极等一众奴酋俯首投降的画面,心中觉得好笑的同时,又继续想到了实际历史上钱谦益投降清军,做出了“水太凉”、“头太痒”的事情。

    想象和现实的反差让萧木无法全力集中精神,听讲过程之中频频走神,以至于不忍去看钱谦益的脸,所以即便钱谦益讲得十分精彩,但萧木听讲的效果却并没有预料之中的那么好。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就好比后世普通的中学课堂上,作为一个学生,始终不去看老师的动作,仅仅凭借用耳朵去听老师讲课的声音,学习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总而言之,萧木和林檎听了钱谦益讲解了一个多时辰,也差不多快要到了内书堂那边开讲的时间,萧木便宣布今天就讲到这里。钱谦益也收拾好书本打算告退,同时打算回去好好总结一下今天的表现,找一找为什么明明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但皇上听起来的效果却没有那么的原因。

    “钱爱卿,请留步。”出乎钱谦益意料的是,他正要告退,却被皇上留了下来,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难道说皇上觉得自己讲书辛苦,想要留自己用午饭?能得到皇上的赐宴那可是天大的荣幸,但钱谦益转念一想,今天讲解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皇上应该没有自己吃饭的道理,而且现在还没有到中午,也并不是吃饭的时间。

    “看来皇上应该是又想到了一些历史人物,要让我给他们画像。”钱谦益在心中得出了一个十分合理结论,毕竟历史上的名臣**臣还有很多,谁也没规定非要只画四位不可。

    然而萧木接下来说的话证明了钱谦益脑中那十分合理的猜想结果跟正确答案完全不沾边……

    “今天是内书堂开讲的日子,朕决定京中三品以上官员全都前去现场观看,钱爱卿就随朕还有皇后一同前往吧。”萧木说道。

    “臣,遵旨……”钱谦益条件反射一般地接下了萧木的旨意,但此时的他大脑一片空白,不仅仅是因为他刚刚的猜测错误,更是因为他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自己去看内书堂讲课,而且不光是自己,京城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都去看,皇上和皇后娘娘也要去看,内书堂本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部门,负责的就是教宫里小太监念书识字的事情,为什么皇上突然这么重视起来了?

    萧木的命令,就好像后世的国家领导人,带领着各部部长,亲自前去观摩某小区居委会的科普教育活动,这样的事情,就连新闻联播都不知道该如何报道。

    不过谁让现在是大明呢,谁让萧木是皇上呢,萧木说的话就是圣旨,下面做臣子的没有选择的余地,理解也要执行,不理解同样也要执行。更何况萧木和林檎都认为这样的活动十分有必要——至少在这个时代的大明,能让萧木和林檎两个穿越者达成共识的决定,似乎没什么人能够阻止。

    内阁值房,首辅来宗道和一干阁老们正在忙着处理各地送来的奏折,针对各地报上来的问题,提出处理的意见,并且附上票拟,以待送往司礼监批红,由于崇祯皇帝刚一上台就处置了魏忠贤一党,宫中的宦官势力实力大损,再加上皇上对来宗道等人十分信任,所以司礼监现在基本就是充当内阁的应声虫一样的角色,对于来宗道等阁老的票拟,基本没有什么其他意见,全都一概批红了事。

    因此,来宗道等人也越来越觉得肩头的担子十分沉重,既然有幸承蒙皇上的信任,把大明的大事小情都交给咱们处理,那就一定要替皇上分忧,把大明的江山治理好,这才不辜负皇上的信任,这些是阁老们每天相互之间常常念叨的。至于生前给自己赢得一个良好的名声,甚至成为一代贤臣,死后青史留名,则是他们自己在心里暗自希望的。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用来描述这几个阁老们现在的状态,则是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阁老们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也是小心谨慎,毕竟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宦官势力大不如前,那么如果大明江山形势恶化的话,文官们最最常用,也是最最拿手的“宦官酿祸”的借口也失去作用,所有的责任都只能他们自己承担,这让他们不能不仔细处事,生怕出现什么疏漏。就连来宗道自己,最近也不再想着辞官归田了,倒不是说他没有了这个心思,重新对勾心斗角产生了兴趣,而是因为近期处理政务的工作压力过大,每天都忙不过来,所以也就没有什么闲工夫去畅想辞官归田之后的美好生活了。

    虽然阁老们每天都十分努力,但大明的形势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明显的改善,能够尽力维持现状都已经让他们感到异常的吃力,可以肯定的说,现在的大明已经经受不起任何的天灾人祸,这让阁老们的精神状态高度紧张,内阁值房的氛围也一直十分压抑。

    就在来宗道想着找些什么话题舒缓一下气氛的时候,王承恩进来了……

第八十章 深意与谨慎() 
来宗道站起身,正想要找点话题活跃一下内阁值房里的气氛,刚好就看到了走进来的王承恩,便赶紧迎上前去,“这不是王公公吗?快快请进,皇上身体近来可好?”

    “阁老有心了,万岁爷一切都好。”王承恩也是笑着答道。

    原本正在忙碌的其他的阁老们听到了来宗道和王承恩的对话,也抬起头来,看到了正往屋里走的王承恩,于是也都站起身来,跟王承恩相互见礼。

    虽说当今皇上并不十分宠信宦官,太监们的势力也并不是很强大。但王承恩作为从皇上在信王府的时候就开始伺候皇上饮食起居的大太监,其地位还是很高的,而且也十分受到皇上的信任,从上次皇上“出巡”,就只带了他这么一个太监随性就可以看得出来。

    所以阁老们对于王承恩的态度还是十分友好的,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是一团和气,整个内阁值房瞬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几人寒暄了几句,来宗道便代表其他的阁老,问出了他们都想知道的问题:“不知王公公前来,有何贵干?”

    当今天子当然比来宗道等阁老们重要得多,王承恩既然不在最重要的皇上身边伺候着,而是跑到了内阁值房来,那就一定是有事要通知。既然是有事那就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而且就大明当前的形势来看,估计是坏事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阁老们对于王承恩这次的来意十分关心,同时也都感到有些紧张。

    “咱家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王承恩笑着说道,随即脸上的表情瞬间又变得十分严肃,用十分威严的口气说道,“有旨意。”

    于是来宗道等阁老们纷纷跪地,准备聆听圣命。

    “今日内书堂开讲,朕有意前往观看,京中三品以上官员均随同前往,不得有误!”王承恩同样用十分严肃的口吻宣布了皇上的旨意,然后瞬间又恢复了原本和颜悦色的模样,笑着说道,“旨意宣读完了,地上凉,阁老们赶紧起来吧。”

    “臣等领旨。”来宗道为首的阁老们虽然对这个旨意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脑袋里面也是一团浆糊。但是既然大家都是忠孝臣子,皇上的旨意又不是什么祸国殃民的乱政,阁老们当然还是十分恭敬地接下了旨意,这才站起身来。

    “王公公,这……”来宗道面带疑惑,对皇上的旨意也是有些摸不到头脑,想问一下王承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呵呵,阁老无需担忧,并不是什么坏事,一个时辰之后,阁老们去了就知道了。咱家还要接着去各部衙门宣旨,就不在此久留了。”王承恩还是一脸笑意地说道,然后便转身出门,打算离开内阁值房。

    “王公公慢走……”来宗道见王承恩走得急,便也不再挽留,目送着他出门。

    “阁老留步,咱家告辞了。”王承恩又礼貌性地告辞,然后便离开了。

    “不知圣上下乐这样的旨意,其中有何用意?”王承恩离开之后,杨景辰开口问道。

    “我也猜不出来,方才王公公不是说了,一个时辰之后,我等去了就知道了。”来宗道回答道。

    “区区一个内书堂讲课这种小事,却要京城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去观看,这未免有些过于儿戏了,我担心是有小人在皇上耳边进了什么谗言!”另一名阁老李标还是一如既往的急性子,耿直地说道。

    就在这时,刚刚离开内阁值房的王承恩突然打了一个喷嚏,不过他也没有在意,继续朝着吏部衙门走着。

    “休要多心,当今皇上圣明,深知亲贤臣,远小人这样的道理,定然不会被奸人蒙蔽。此番命我等前去内书堂观看,想来必有深意,我等奉旨行事即可。”来宗道恭敬地朝宫中的方向拱着手说道。

    “只是不知皇上有何深意?来阁老心中可有主意?”杨景辰又开口问道。

    “老朽惭愧,实在未能猜到圣上这个旨意的良苦用心。”来宗道遗憾地说道,“不知几位阁老可有什么想法?”

    几人也都纷纷摇头,表示想不通皇上的深意。

    几乎同时,来宗道等阁老们的心中突然都想起了当今皇上的高祖——世宗嘉靖皇帝,这位爷在位的时候,就十分喜欢给下面的大臣、阁老们出个谜语、写个暗号什么的让他们去猜,着实把下面的臣子们难了个够呛,一带奸臣严嵩严世番父子,就是因为十分擅长猜测嘉靖皇帝的圣意,这才平步青云,独揽朝政达到了二十多年。

    难道说当今圣上也想学习世宗皇帝的治国方法?不过这样的话,咱们这些当臣子的可就更难了,要是再出那么一两个严嵩严世番那样的奸臣,又该如何是好……

    不过这些想法,阁老们只能是在心里面想想而已,绝对没有人会不知轻重地说出口来。毕竟这个话题太过于敏感,要是说得不好就容易犯下忌讳,到底是世宗皇帝昏庸,还是当今圣上糊涂?

    “只是我等手上还有许多政事需要处理,此番前去观摩内书堂讲课,来回定然要耗费不少时间,这样恐怕会耽误了许多大事啊!”李标还是感到有些担心,忧心忡忡地说道。

    “既然皇上命京中所有三品以上官员都要前去,想来此事十分重要,好在内书堂所在据内阁值房不远,路上倒是用不了多长时间。现在还有一个时辰,我等还是抓紧时间,争取早些把政事都处理好吧。”来宗道也觉得李标的话很有道理,内阁的本质工作当然要做好,但皇上的旨意同样还是要遵守的,所以现在就开始努力干活呗。

    “来阁老说得对,整日处理政务也着实劳累,我等一同前去内书堂观摩一番,正好也可转换一下心情。”杨景辰也同样在一旁安慰着李标说道。

    “既然如此,便也只能如此了。”李标听了来宗道和杨景辰的话,也只好接受了现实。

    “只是处理政务还是要用心,千万马虎不得。”来宗道还是不忘提醒一句。

    “来阁老说得是……”杨景辰、李标等人纷纷应声说道。

    ……

    除了内阁值房之外,相同的场景也同样在各部衙门上演,只要是有三品京官的衙门便全都接到了前往观看内书堂开课的通知,接到通知的官员们也都是迷惑不解,然后就是议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