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是受到前面两盘比赛结果的影响,尤其是彭锦昶被屠巨龙的影响,这一盘段誉的战术就是硬碰硬。一场高手之间的正面对决开始了。
职业棋手都有各自最为擅长地地方,比如李玉彬的治孤、比如马旭阳的飘逸、再比如袁远的官子等等,基本上所有成名棋手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方面,而段誉的特长就是战斗。强大的中盘战斗力让段誉真的名副其实了,便如同武侠小说中同名武林高手一样,六脉神剑一出挡着披靡。不过段誉的弱点倒也与同名高手相同。这样强大的战斗力并不是所有时候都灵验地,时灵时不灵是他的最大弱点,也因此在世界大赛上成绩不够理想。
不过本盘的发挥还是能够令喜欢他的棋迷感到欣慰的,在同样是高手的方圆的激发下,高强的战斗力被充分发挥出来,一时间盘面上刀来剑往、杀机纷呈。
最好地棋是什么?这或许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最好看的棋呢?在棋迷中是早有定论的,就是面前的这种激烈地、谁也无法脱身的、甚至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地紧张激烈的战斗。棋迷们真的要大饱眼福了。
如同在观看一部紧张激烈的动作大片,每时每刻棋迷的心都随着棋盘上黑白双方的刀光剑影而悸动,现在大家已经不再跟着计算了。就着单纯地观看棋局进行。棋校这边挂盘讲解的胡清宇和潘善棋两人索性变成了摆子的工作人员,只要赛场那边落子,他们就赶紧摆上一颗'奇''书''网',很少进行讲解,唯恐打断了这紧张的气氛。
棋局进行到中午封盘,无论是现场的职业高手还是棋校这边的众位业余高手,大家竟然都无法确切说出那一方占据着优势,甚至无法把握棋局将进行到什么样的方向。可见战斗之惨烈。
应该指出的是,造成这样局面的直接原因是段誉事先详细研究了方圆的棋谱,真正将方圆作为一个平等对手来研究了的原因。对于方圆的那种平稳地将棋局导向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的能力他还是相当担心的,因此赛前便制定好了乱战的方针。可巧的方圆也一反常态地以同样手法进行,让段誉意外之余还感到了一阵阵的高兴。上午的他肯定是这样的感觉。这一点从段誉午餐时满意的样子能猜测出来,不管结局如何。至少路子符合了赛前的预定。
方圆呢?中午时分,现场观战的老唐问起方圆对上午战斗的感想,方圆只是淡淡一笑,这笑容中充满了绝对的自信,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而且从方圆吃过午餐还有心思小憩一阵的表现来看,这自信真的是发自内心的。
两位高手,都对棋局感到满意,这有些不常见,只能说明二人的棋力在这样的局面下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罢了。
然而围棋终究要分出胜负来的,而且棋手的满意并非就决定了胜负。到了下午,局面上风云突变,黑棋放弃自己的一块大棋转而强行攻击白棋的一块。面对这样情形,白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转换,毕竟两块棋的大小接近,强硬作战也要分清大小的。
围棋中最好看的是对杀,尤其是杀大龙,不过这也是最危险的战术,高手之间要屠杀对手的大龙是相当困难的,像方圆当初对阵彭锦昶的时候,为了屠龙,事先做了相当长久的准备工作,从序盘开始一直到最终屠龙成功,其间所花费的代价极其高昂。一般情况这种战术多不可取,毕竟先期做出了大量的损失,若是万一屠龙失败,那么整个棋局也就终结了。高手们追求的是棋型的弹性,很少让自己的棋陷于无法救援的境地。就像现在,段誉选择转换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让棋更加富有弹性,多块大龙的厮杀中,若能抢得一块根据地是相当有利的事情。甚至在转换的时候,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不过事实真的如此嘛?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方圆的黑棋并没有像表面的那样急于杀掉被段誉放弃的白棋,而是借机转身攻击临近的另外一块。
从一般意义上判断,黑棋在这里欠了一手棋,白棋并没有净死,将来还有劫活的机会,这样的下法连多半的棋迷都不认可的,然而方圆就是这么下了,而且还就这样取胜了。
其实也不奇怪,全盘大杀的局面下,能看清全部变化的可能很少,方圆在貌似转换的时候实质上盯上了更大的一块,经过连番的搏杀,最后白棋两块连成一片,超过百目的大棋居然要通过打劫做活。虽然大杀的局面下盘面上劫材不少,不过损失却在所难免了,这里应该说是白棋失误了。最终的结果很符合棋谚,“大杀小输赢”,黑棋最后以两目的优势取得了本局的胜利。如此一来,孤身作战、以一敌五的方圆终于杀到了职业队擂主的帐下,整个擂台赛也到了最后的高潮。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三十四章 错进错出(1)
赛前,职业队绝对没有想到比赛会进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事实上到了擂主对决的时刻,即使职业队的擂主比方圆强很多也不起多少作用,胜负在此刻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双方的比赛下到擂主之间的争夺就已经相当业余一方完胜了。
回想当初擂台赛创建的时候,不管是棋手还是管理阶层的人士都对这一赛事感到分外的不屑,似乎一切只是一个玩笑,最终之所以能办成,除了奖金丰厚之外,还有那个增进职业与业余之间的交流的大帽子,这两条外加众人都没有将业余棋手们当成真正的对手,所以,说是比赛,还不如说是给几位棋迷选出来的职业棋手增加一点收入。也因此在安排初战人选是还是费了不少的力气,关键是不要让业余一方一盘不胜,这样会过分扫了棋迷的面子,但又不能轻易输掉比赛。于是才会有后来的阵容安排。话说回来,职业队在出场次序上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当然效果也算的不错,虽然有意外,但基本达到了赛前的目标,即给了业余队的面子同时也让职业队确保了相当的胜率。
如果说职业队的遗憾的话,大概就是第三名选手没有能终止比赛。不过当时职业队倒是并没有太过在意,然而当第四名出场的棋手再次败在方圆手下的时候,职业棋手们终于不再小看这个业余高手了。而且经过研究发现,方圆作为一名棋手来说,太多的地方显示出不平凡的地方,或者说有着很大的成为世界一流棋士的潜质,甚至可以说是超一流的。如此,棋手们对方圆突然非常感兴趣起来,后面的三位棋手对方圆的重视程度已经接近职业高手了。
在这种特况下,方圆依旧能够再度连胜两场,已经充分说明方圆的真实实力了,现在反倒是职业队如何下台的问题了。
三天地时间。让成都、让成都棋院、让“方圆棋校”成了全国棋迷地焦点。甚至韩、日两国地相关媒体对这一赛事也进行了详尽地报道。两国媒体不约而同地引用了两国高手老曹和小林对方圆的评价。似乎以此来说明方圆的强大。
除此之外。日本媒体还酸溜溜地说出了“中国终于出现一位当之无愧的业余冠军了”这样的话语。当然,这也怪不得人家说,世界范围内的业余交流很早就有了,不过除了中国之外都是纯正的业余棋手参与进来的,只有中国,当时有一个特别的称谓叫做“专业棋手”,“专业”地毕竟不是职业的,所以应要说业余别人也没有办法,不过以此来划入业余也未免有些过分。但是当初家大业大的日本根本不太在意业余围棋的交流。他们有称霸世界棋坛的六超呢,足以满足本国的棋迷的虚荣心。然而随着中韩两国地崛起,日本围棋的地位越来越显得尴尬,从指导者的身份到竞争者,直到最近成了追赶者这一现实让棋迷颇有些不甘心。借此机会嘲讽一下曾经的学生也是无可厚非的。
压力,无形地压力一层层压在了棋院的身上!尤其对成都擂台地领队。此番的领队不是那个曹七段。而是经常出现在讲台上的华八段,也是很老的棋手了。到了华八段这个年龄的棋手,平时基本已经不下棋了,除了本身要担任棋院的一些管理工作之外,更多的是讲棋。面对公众的大盘讲解。
由于后面三台的棋手实力,华八段一直以为这个领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就仿佛到成都旅游一趟而已,想来不太可能下满三局的,因此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根本没有做太多的考虑,真的单纯地将自己当作了现场讲棋的棋手而已了。
然而无论是领队的身份还是讲棋者的身份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感觉身边环绕的当地职业棋手看他的目光也有些异样。面对这些像是无声的谴责的东西,老华可是十分的不自在。
就在比赛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利用晚餐后自由活动的一点时间,老华头一次很外行地偷偷单独叫了李玉彬到自己的房间,见面之后开门见山地说道:“玉彬,现在可都看你的了。”
李玉彬苦笑不已,这话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实际上这些天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不仅前面两位棋手这么说,连当地的职业棋手们也一样,简直成了最新的问候语。作为经验丰富的职业棋手,大家其实都清楚压力对棋力发挥会产生太多的干扰,因此这样的时刻说出类似的话不会起什么好作用。不过清楚归清楚,真的面对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由自主地忘掉这个棋手比赛前最不想听到的话。
李玉彬是职业棋坛公认的厚道人,论人缘绝对是职业棋手的第一名,这一点从他受到棋迷的追棒程度就能看出来,或许正是厚道的特点,让他这个在职业棋界中棋才评价并不突出的棋手能够两次封顶世界冠军,或者说这才是勤能补拙的真实写照。不过厚道的老实人郁闷的时候更多一些,就比如现在。
从李玉彬的职业经历上看,他从来没有被认为拥有什么惊人的才华,本身也从来没有占据国内棋坛的最高峰,等级分虽然很好落到二十名开外,但也很少进入前五名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基本上不会引起太多人重视的平凡棋手却成为了国内仅有的几位获得过世界冠军的高手。
虽然国内多数的媒体以及不少的棋手们都认为李玉彬只是勤奋而已,并且将他能够获得世界冠军归功于勤奋上面,不过,真正的原因却不会这么简单,围棋中充满了太多神秘的东西,水平的到了一定程度的高手反倒越发觉得不解其中的秘密,只有半懂不懂的人才会不自觉地认为了解了围棋的本质,并且用他们的标准来判断一个棋手的强弱,甚至变强的原因。
实际上李玉彬对方圆地戒心很强,尤其是想到方圆曾经轻易放弃了三星本赛地机会时就会觉得方圆这人不简单。即用功于围棋方面,同时又能淡看比赛结果地棋手绝对能够发挥出超出自身棋力地水平,何况从方圆的棋谱上看,他所表现出的平常水平就已经非常惊人了。真不知道当擂台赛最后的比赛开始时方圆还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对于老华的恳求。李玉彬苦笑之余只能无奈地说道:“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方圆的棋很有特点。想要取胜并非容易的事情。还有就是他让我想起了小常、小古等人,虽然崛起的方式不同,但方圆给我地感觉会很强,有可能比他们还强。”
希望从李玉彬那里得到安慰的老华说什么也没有想到居然听到了这样的言语,不由惊异道:“比他们还强?这不可能吧?”
李玉彬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摇头道:“小常是胜了我之后才取得的第一个冠军,小古也差不多,如今又出了这么一个更加神奇的方圆,看来我只有做别人阶梯的命了。或者是块试金石吧!”说着不由笑出声来。
现在轮到老华苦笑了,不由自主地说道:“玉彬你也太老实了吧!随便说点什么让我有点信心也成啊!”
李玉彬一笑道:“说有信心的未必真地有信心,反倒是放下包袱才能发挥出我的特长啊!”他这话倒是没错,李玉彬的棋风酷爱实地,基本所有的棋局都是抢先捞取大量的实空,然后再钻入对方地模样中大闹一场,差不多活出来就赢了的状况。这样地风格同其他的招法锐利的棋手不同。多半是建立在拼对手的基础上的,每盘棋都把自己放在下手一方,他也只有这样兢兢业业才取得目前的地位。对自身的情况,李玉彬自然了解清楚得很,但此刻说出来却更多的是提醒老华。提醒他这个方圆不简单,非常不简单。
善意的提醒老华自然能够听得懂。但到了目前这样的地步,他作为领队关键如何面对媒体的问题,既然李玉彬本身也没有多大的把握战胜对手,那他只有尽量给职业棋手留下足够的退路了。
对于某些人而言,应付媒体比与对手大战一场更加劳累,李玉彬就是这样的棋手。为了躲避好奇的媒体记者,李玉彬整整一天没有离开宾馆,晚餐也是很晚才吃的,甚至第二天也是在棋局即将开始的时候才急急来到成都棋院。
当李玉彬到达对局室的时候,方圆也刚刚坐下来。李玉彬歉然笑笑,似乎以为自己来得晚了。
对李玉彬这位棋手方圆是早已认识的,而且在众多职业棋手中,方圆唯一佩服的就是这位李玉彬了,并不是佩服他棋力如何了得,而是对棋的那种心境,明白自己该怎么去下棋,是那种对待职业围棋的态度。因此在面对李玉彬的歉然微笑的时候,方圆也象征性地欠身冲对方微笑点头。
双方都表现了出奇的礼貌,这在前面的比赛中可是不常见的,一时间赛场中闪光灯大作,很有一番超级大赛的架势。
之前的媒体对这一擂台赛就相当关注的,个别媒体在每一场比赛时都会派出记者来作采访,不过本场比赛显然同以往不同,嫌体数量增加了不少,现场表现为带照相机的人数激增,也因此在比赛开始前便想办法抓拍一些有价值的新闻。
双方主帅表现出来的礼貌似乎被记者嗅出了什么,由于此刻是不能发问的,所以记者们更加仔细观察。然而两人经过看似不寻常的礼貌之后便表现得普通起来,都是默默坐在椅子里静静等待比赛开始。
随着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李玉彬严肃地捻起一颗黑棋落到右上小目处,于是闪光灯再起,各记者纷纷拍下这落子的瞬间,随后由裁判请出了在场的记者们。离开赛场的记者们多半都集中到了研究室里,毕竟他们的任务可不是将比赛开始时的情景拍摄下来便结束的,还需要更加详细的对局资料,要保证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结果。至于几家专业类机构更是要尽快弄出观战解说来的。
由于是最后一战,鉴于前面两盘时棋迷的热情,棋院持别腾出了两间相对大一些的房间,作为棋迷观战、交流的场所,毕竟大盘讲解的房间再放不进去棋迷了,只好想出了这等另类的办法。
事后发现,棋院的举措有些过虑了,与前面两盘相比,本局现场观战的人数并没有质的提高,基本上也就是持平而已。原因也简单,经过了两盘的了解,大家觉得现场观战的环境不理想,索性大多通过网络观看网上讲解了。
比赛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研究室中陆续出现了职业高手的身影,除了擂台赛上被击败的两位棋手外,老华和一名徐姓女棋手也出现在研究室,这两人是准备下去的电视直播的,此番过来自然要先行备备课。
两人进入研究室才发现,他们二人是来得最晚的,不仅业余棋界的高手们早早就到了,就是成都本地的职业高手也早于两人而到。
老华的出现引起了研究室里的一番骚动,棋手们纷纷礼貌地招呼着,几位记者也不停上前套交情,竟然将两人团团簇拥着来到棋桌旁。
棋手们打招呼倒多半出于善意,毕竟老华在棋界的资历相当的老了,众人或多或少都与他有些关系,不过记者们想法却不那么简单,尤其成都晚报的那名记者,借着地主的关系径直问道:“华老,擂台赛结束之后,棋院会怎么处理方圆的这种情况呢?棋力很强的,可惜超龄啊!像他这样打不上职业比赛真的有些可惜了。”
老华确实没有别人那么多的心眼,不过毕竟年龄不小了,对记者们早就心存防范,此刻当然不会发表什么实质性的意见,只是随口道:“这个问题难为我了,今天我就是看棋、讲棋来的。”说着一个哈哈便走近成都棋院的几位高手身边,抻长脖子望向棋盘,边看边说道:“下得挺快啊!”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三十四章 错进错出(2)
赛前的预测今天的比赛或许会进行的比较慢,因为按理说双方应该都非常重视这一最终决赛,不过令大家意外的是不仅平时下棋速度惊人的方圆还保持着原本的速度,甚至一贯下棋不快的李玉彬也仿佛变了个人一样,落子速度隐约能跟上方圆了。
当然,除了当事人之外,其他人都难以弄清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也因此研究室中的众人对这种奇怪的现象感到万分不解,尤其是几位职业高手不由自主地皱眉不已,纷纷猜测着李玉彬是不是准备给中盘的激战留下计算的时间。
类似这样的大赛,正常情况前五十手棋基本会消耗一到两个小时左右,最少也要接近一个小时才是,不过今天居然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已经进行到总第五十六手了,简直就是三十秒的快棋一样,如果照这样一直发展下去,恐怕不到中午比赛就将结束了。
如果是其他的比赛,或许只有职业高手才会注意这种反常的现象,但因为本局的特殊性,同时也因为网络直播的关系,这种意外的快速连带着让棋迷们也议论纷纷起来。
这样的一局特殊比赛,在网络上再次创下了收看记录,一个网络直播权的买断给“TMD”带来的收益是无与伦比的,从其他网站上吸引过来的棋迷呈现几何级数上升,原本就已经是国内第一的地位变得更加牢不可摧。单纯从注册人数上看,曾经排名仅次于“TMD”的“TF”已经同他不在一个量级上了,除非将来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不然“TF”想要超过“TMD”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这种“TMD”一家独大的情形对棋迷来说倒未见得是好事,不过眼下却只有这样唯一的选择。
同全国棋迷一样,丁文慧也迫切地希望看到她师傅的这一对局,由于对局时间不在周末,对她这样地高中学生而言根本没有时间去观看。不过。平时一向谨慎老实的丁文慧为了能现场观看这一局围棋史上最特殊的对局竟然大胆地逃了这一天的课程,在
第二节下课的时候,她偷偷跑回了家里开始上网观战。
丁文慧倒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