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陈林紧紧握拳暗暗发誓,阿爷你放心吧,林儿不会让你失望的。这一刻,陈林整个人的气势完全不一样了,若说往日是豪情大气,今后的陈林更添一分威严。
第三章:陈林定亲
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三月,安阳县,陈林一改往日作风,不再厮混度日,每日只是巳时到安阳名士陆子安家中学习一个时辰,便回家中或习武或书法或读书。整天安阳县为此霎时安静不少,陈家双亲更是开怀不已,但凡陈林有求则必应。
陈林要读书,那怕是再是绝本孤本,陈理都想尽一切方法找来。陈林要舞剑,陈理则命人打造最锋利的宝剑,陈林要骑马,陈理则将家中最好的并州马送与陈林。陈泽陈到兄弟两人,也因此得了不少好处,三人学业武艺均是突飞猛进。
却说安阳县内张家之子张霸,往日只是与陈林厮混一起,近月旬不见陈林上街,少了许多乐趣。张家家主张子利任县主簿,端的是一介文人,却不想生的儿子确是好勇斗狠,每日鼻青脸肿归家,依然乐此不疲。
今日张霸实在耐不住,跑到陈府门口,正犹豫着该不该进。陈林这回正要出门,看见张霸在左右来回的走,换往日,早是开骂了。现在的陈林确是不同往时,陈林心想:“阿爷要我娶张霸的妹妹,陈张两家从此合成一家,这张霸也能为我所用,何不帮他一把。这张霸往日凡事不服我,都要与我比个高低,连撒尿都看谁撒的远,看我激他一激。”
“张霸你这是为何啊?”
“多日不见你,以为你这厮怕了某家了。”张霸明显被陈林的声音吓了一跳,却嘴上不服。
陈林把张霸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也不点破:“前些日子,父亲与我请了县丞大人教我念书,现我每日只是读书识字,日后好封侯拜相,造福一方,岂是这你货能比的。”说完还装一副自傲的神情。
张霸果然中计,脸都憋的通红的,用手指着陈林,你你你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估计气得不行。恶狠狠的跑开了,跑了十来步又转过来笑嘻嘻的,瞬间判若两人,对陈林说到:“我阿妹说了,莫要整日上你当,你定是激我,哈哈哈哈,陈林,你能学,我也能,哼。”
看着张霸走远,陈林笑着摇了摇头:“阿妹?有点意思。”东汉女子极少露面,故而陈林未曾见过这个张家的女子,要不是阿爷说要与张家联姻,怕陈林都不注意张家还有一女。
一日无话。
陈林正在书房研读《孙子兵法》,有下人来叩门,说是老爷有请。“嗯,打盘水与我洗把脸才去见父亲。”陈林对下人说。不一会下人打了盘水,陈林接过奴婢手上的布巾,认真搽面,有整了整衣服,这才出去。
陈林看到陈理正与林氏说话,看到陈林走进来,便停了下来,笑呵呵的看着陈林拜过二人。“方才与你母亲说到开心处,你便来了。”
“何事让父亲母亲大人如此开怀,可愿说与孩儿听?”
“呵呵,这本是你的事情,自然无妨。你兄弟三人近日来甚是乖巧,我心甚慰啊。其者说昨日你阿爷与我商议,欲与你定门亲事,好为我陈家开枝散叶,呵呵呵。”
“单凭父亲做主。”陈林想,我比你还知道得早呢,却表现得十分恭维。
陈理也是十分开心,近年来忙于公事,对孩子疏于管教,十分痛心遗憾。陈理也知道陈家家大业大,自己又无大才且无大志,老太爷早已经把希望转移到孙子身上了。这陈林是长孙,陈家必然由他接管。往日陈林不学好,陈理也着急,现在陈林有了先生,而且难得如此乖巧,陈理自然心情舒畅。
可想到陈老太爷欲与张家联姻,陈理忍不住“唉”了一声,却被陈林听得清清楚楚:“父亲为何叹气?”
陈理就说了:“这本是好事,可你阿爷欲与张家说亲,这张子利多于我不和,这可如何开口,有如何能让其答应啊,却是难办。”旁边林氏也是叹气。
陈林也是一时无法,三人只好沉默。陈林赫然想起赵谦来。赵谦是汝南郡太守,与陈家多有交情,陈老太爷做买卖时少不得与官员打交道,那时认识了赵谦。陈理为豫州从事也多有与赵谦往来,所以说这赵谦与陈家交情还算不错。
想到这,陈林忙对陈理出主意说:“父亲,我有一想法,不若请赵太守为陈家做媒,这样岂不容易些。”
陈理也不是糊涂人,听得陈林这样说,瞬间明白其中道理,心中大乐,开心的是这事有着落了,更让陈理感到开心的是,陈林小小年纪能有如此智慧,当是陈家之福啊。忙夸到:“好,我儿有智,哈哈哈哈哈哈。”笑完又说道:“明日我便请张子利来府上饮酒。”
第二日陈理果真请张子利到陈府来,看到陈理邀请自己到陈府,张庭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张庭还蛮钦佩陈理的,陈理为官清廉,对待老百姓也是好好的,只是他一来就当县令,。。看到陈理邀请自己,也不好拒绝:“县令大人有请,岂能不去。”
陈理说:“子利兄,此次乃朋友相邀,非是公干。”
这就更让张庭好奇了,更得去了:“那就请公允贤弟多备酒肉。”说完两人呵呵呵大笑。
张庭如期而至,还带着张霸,此时的张霸哪里还有日里的那股骚动劲,静乖乖的跟在张庭身后。陈理也是带着陈林出迎,趁着大人互相问好,张霸迅速的冲陈林做了个鬼脸,有迅速的装回乖样。
这个张霸,让陈林哭笑不得,现在张霸虽说也跟着学习,比以前文静知礼多了,可还是改不了这调皮好动的习惯。
原来那天受了陈林刺激,张霸回去要表示也读书,哭着喊着,闹得张家鸡飞狗跳,最终如愿以偿。只是不知道张庭为此多付了近十两黄金一月,原来陈氏兄弟在陆先生那每月要十二两黄金,等到张庭去找的时候,老先生表示我已经教三个了,再多要多收钱哦,就这样每月加多十两,张霸就跟陈林兄弟一起学习了。
要说这教书也是贵,难怪穷人没书读。十两黄金什么价位啊,当时一两黄金10000文,一两银子1000文,一石大米才400文,一石大米70斤左右(相当于现在35斤)
大人问完好,该到小的啦:“小子陈林见过张世伯”“小子张霸拜见陈世叔”之后便是四人入座,早有奴婢摆好食宴。陈理张庭二人只说一些悲天悯人的话,哪里哪里又大灾的,陈林张霸只好在旁安静的坐着。
“子利兄,贤弟有一事想与你商议。”陈理放下酒杯说到。
“公允但说无妨。”张庭想,得,正事来了,我到要看看你陈理能说出个好歹来。
“理有犬子陈林,年十五,生得甚是英伟,又读得四书五经,闻张小姐年十三,知书达理,贤惠有加,不若结为连理,料想定是绝配,不知犬子可能高攀?”
陈理这话可把张庭怔住了,嘴巴大张直盯盯的看着陈理,自知失礼,急忙正坐,又看了一眼陈理,见得陈理一脸端正,不似有诈,但这事自己可从来没想过,支支吾吾的不知如何回答。
陈理也不恼,接着说:“前些天太守大人来信问及犬子的婚姻,我已说及此事,唯恐高攀不起,倒是希望太守大人能做个媒,今日才跟子利兄说起,多有得罪,还望勿怪。”说完便起身一拜。
陈林一看,父亲做戏做得如此到位,自己要配合好才是。陈林亦起身再跪下,忙给张庭磕头:“小子不才,愿得张小姐为正房,定恩爱一生,望世伯成全。”一面磕头一面说,十分恳切。
连张霸都不禁动容:“就让阿妹嫁给这小子吧。”
“住嘴”张庭连忙喝到,又转过头对陈林说:“贤侄请起”再对陈理说:“公允啊,这本是好事,奈何小女之事还需与其母商议,三日后定给公允答案,今日天色已晚,就不多做打扰了。”说完就起身,陈林父子少不得要送出门。
送走张氏父子,陈林对着陈理一笑,发现陈理也冲着他笑,二人心知肚明。
陈林看得出来,今日张庭这番话不过是死要面子,张庭知道陈家与太守的关系,这么一把太守搬出来,估计张庭也是没辙。只是今天张霸的表现太丢人了,哪有把自家阿妹卖这么快的,好像张家之女嫁不出去那样,失礼于人啊。
张庭的确无奈,正如陈林所料,今天看到张霸和陈林两人的表现,一对比,张庭只好摇摇头。张庭回去冷静一想,想的和当初陈老太爷跟陈林分析的一模一样:与其等将来张霸把家业败光,不如找个好女婿,女婿总不能抢自家家业了吧,这陈家三兄弟,个个人中龙,来日定不可限量啊。张庭这么一想就释然了。
陈林料想张庭还要琢磨几天,不想第二日张庭就答应了。连太守都没来得及动用呢,只是拿个名号说说而已,陈林自然开心,皆大欢喜。
不几日,满城皆知,陈大少爷与张小姐定亲咯。能不知吗,陈林张霸可是安阳的少年头头,这两人发生的事,其他孩子能不知道,孩子知道了,长辈能不知道,于是满城皆知。
张霸是这样说的:“陈林那厮,日后可就是某家的妹夫了,看他如何。”大有小人得志的神情。
陈家张家都是安阳大族,虽说只是定亲,两家都不愿落了架子,于是彩礼满车满车,锣鼓喧天,好不热闹,彩钱更是见者有份,一路从陈家发到张家,人人欢喜,陈张两家倍觉风光。
只是陈家大管家嘀咕:“够买一座豪宅了”
第四章:野人岭强人
东汉熹平四年,已到了五月,天大旱,又起蝗灾,各地多有田园受损,一遇天灾必有人祸相随,饥荒一来,盗贼四起,更有易子而食杀人越货,人性如此脆弱,早已被生存的本能泯灭,安阳县也不例外。
安阳县位于汝南郡最是西南,北东西三部皆是汝南地界,往北是荆州,却有连绵大山相隔,无人可翻越。安阳县东北角有一大山,坐卧安阳新息召陵三个县,当地人将此山唤作野人岭,因山中有野人出没而得名。前年开始,山上出现一伙强人,也不知有几人,只知很是凶恶,县尉几次出兵无果而归。
也因为这样,安阳县的田地多在西南,野人岭却占了安阳县五分一的地界。陈家的田庄全在南线,北线乃是张家,只有县城附近有三个村庄与西北一个村庄归县城管。
这日陈林兄弟刚从路先生那来,换过衣物,就要练习射箭,林安就来了,人未至声已来:“表兄,表兄”。
陈林顺这来路看去,可不是这三五大粗的表弟林安吗,此人当真是声爆势急啊。陈林问到:“今日光顾着见先生学习了,也不知你这厮可安好?”
“哈哈哈哈哈,你不与我玩耍,用功读书,我能奈何,父亲说了,日后少不得要帮你忙,无些本领却不行,这几日我却是在家与父亲学刀法呢,难得父亲回来一趟。”
林安的父亲林德,也就是陈林母亲的兄长。管着陈家往北的商队,去时运着南方的货物往幽州而去,回时则贩北方的马而归,一年来回三四趟。
“父亲说了,我也年长,这次出门便带我一起,也好让我多学习学习。”
“哦,这是好事,只是你我兄弟却要分别。”陈林真心为林安开心,少年的想法总是想快快长大,好为家里做事,林安却是第一个有事做的人了,只是陈林跟林安的感情也深,难免伤怀。
“无妨,父亲说要我多学本领,将来表兄做了大官也好分我一个小官当当。”说完,呵呵呵的傻乐,这缺心眼,这话都说出口。
陈林知道林家是靠着陈家发迹的,以后也还是,所以才对林安说了这番话,想不到,这傻小子竟然说出口来。陈林也不介意:“那是,不过这话可不能说与外人听,况且你又不识字,倘若你能把《孙子兵法》背全了,我便答应你这货。”
“好”听完陈林说的,林安更乐了,仿佛现在已经是大官了一样。
“今日就在我家吃酒,我吩咐下人到你家告知你父亲,要其莫担心。”
“好”林安又是傻乐。
陈林说完把弓放下,拿起两把汉式手环朴刀,顺手抛了一把给林安:“现在吃酒好早,先陪我耍耍刀,看你当得不当得大官。”
林安人愣武起刀来可不愣,进退有序,左右开攻,两人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林安的刀法学自父亲林德,林德武艺高强,马步皆可,在安阳界内,除了县尉和黄龙还有张家的护院队长,其余人根本挡不住林德几刀,便得败下阵来。
按理说这样的武艺,林德有自傲的本钱,可是林德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据他所说,有一年在幽州,遇见一人,只两个回合,林德便败了,那人叫王越。林德也常常告诫这些晚辈,人外有人。
而陈家兄弟的武艺均是学自护院黄龙,黄龙是安阳第一高手,林德都敌不过他五十回合。陈林悟性极高,武艺自然在林德上,却不愿出全力,乃是顾及兄弟。
两人比了一阵,却无有输赢,又换斗枪比弓,煞是不知劳累。
这东汉时期,兵器受工艺限制,只有矛枪刀剑弓弩,乃是最常用的兵家常用器械。而武将与士兵之兵器的不同只体现在用材上,,武将的兵器全部是好钢好铁,独立的工匠所造。士兵的武器则是木与铁的组合,由工匠大量生产,更容易断折,疲钝。这时候铁是很昂贵的。
陈林也是最近读书之后才知道的这些,给一个普通的士兵武装起来,至少都需要一两黄金,且不说饷银,养步弓兵一年需要两到三两黄金,骑兵就更贵了,连马一齐一年少不得要十二三两黄金。
当然这是按照朝廷的正规军来配备,大汉现如今大致有兵为五:
一是羽林军,守卫皇城的禁军,3000来人。
二是司隶军,拱卫京师,25000人左右。
三是北五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共有50000人
四是三河骑兵,有12000骑。
五是边军,用以防卫北边少数民族,分布凉州,并州,幽州三地,50000到60000这样。
东汉正规军现在大约也就这样,地方军队称为郡兵国兵,负责当地的治安缉拿盗贼,一城几百一千不等。郡兵国兵与朝廷正规军不同,正规军由朝廷奉养,听朝廷号令。郡兵国兵由地方自养,但不可私自招募,听地方长官号令。
所以郡兵国兵的战斗力极低,还得看带兵的尉官尽责与否,有些甚至吃空饷,一座城池表面上有500郡兵,其实200不到。
豫州是东汉十三州最是繁华的一州,汝南是豫州的治所,因此汝南人口才有过80万,整个东汉人口不过五千余万。
汝南又有37县,安阳县只是其一。却说这安阳县有郡兵1200,由县尉袁通袁武举统领。这袁武举乃是袁家的外围子弟,有三分武勇,与安阳县众人历来相安无事。
这安阳县只有四类人,分别是县令陈理,县丞陆允,县尉袁通,主簿张庭。县丞陆允年迈不理事,县尉袁通不理政事,只有县令陈理和主簿张庭二人。往日里二人多有不和,现如今却联了姻,倒显得安阳县一片祥和。
倒说陈林留林安下来吃饭喝酒,这时陈林一家子正与林安叙话,突然陈府一家丁冲冲忙忙跑进来。陈理大怒:“慌慌张张,却是为何?”
那家丁生怕主人不饶他,忙跪下说:“县府来了人,说是县尉大人有要事与老爷商议,县尉大人现都到府外了。”
县尉袁通向来不会无事而来,现在竟到了门外,可见事急:“那还不快请进来”陈理怒道。旁边林氏见有公事,便带着众人退下。陈林也要跟着正欲退下,却听到陈理要其留下,陈林便一旁坐好。
不一会就由家丁引进一人,肩披铠甲,一身武士袍,好不威武,这人真是安阳县尉袁通袁武举。陈林只觉这人煞是利索,没有书生那般拘礼,进门抱拳便开口:“陈大人,事急,请恕下官无礼,野人岭那伙贼人又下山来了。”
听完这话陈理略做思考,说道:“田里作物眼见要收成,莫非是为粮食而来。军中多有细作斥候,你可知这伙强人底细?”
“这伙贼子应在400人左右,领头的叫过三刀,武艺不差,下官与这贼子交过手,不能取胜。这伙贼人也算狡猾,但凡领军前去讨伐,便又钻进野人岭,流窜到新息召陵二县,使我不敢越界攻他,真是气死我也。”
看来这过三刀有些本领,能跟安阳县第三高手打得不相上下,又如此狡猾,难怪袁通含恨在心。若没有太守指令,袁县尉可不敢带兵去到其他县,吃罪不起啊。
“袁县尉莫气,但放任这伙强人流窜到乡间,打家劫舍,终是不好,不知袁县尉可有妙计?”
“唉,着实可恨,若我有一百骑兵,要剿灭这400匪徒,易如反掌,可惜我安阳县1200郡兵,皆是步弓兵,唉。”眼看这伙贼人在自己面前逃跑几回,就是追不上,袁县尉气不打一处出。
这世道,单是陈家都有上等战马102匹战马,其他马匹或用耕田或用拉货共有500多匹。偌大个安阳县却没有成编制的骑兵,只有几匹马用于送信斥候,原来这马匹都跑到士族地主手中了。
陈林见二人长唉短叹的,眼珠一转,转起身来向二人行礼,说:“父亲大人,县尉大人,小子有个主意不知是否妥当。”
袁通这才发现还有第三人在场,也认得是陈林,这会听得陈林有主意,也顾不得这是个未及冠少年:“哦,说来听听,”
陈林瞄了一眼陈理,见没有反对,越加自信:“我知大人烦恼何事,无非是贼人逃跑之时,我军脚步不及,与至于让其白白溜走,却毫无办法。”
袁通忙说是极是极,陈林又说道:“军中无马,县尉大人不若与县内开出通告,言强盗又起,需战马相助,向有马之人征借战马作战,待剿匪归来定有赏赐,不知大人以为可否?”
袁通听到这话,煞有所思的看了看陈理。由不得他不想,须知这安阳县最大的家族就是陈家了,马匹定有不少,这回陈林却出这主意,是为何啊。
陈林现在心里也是上上下下的,这对于身为陈家的陈林来说,这有点搬石头砸自己脚。但是陈林有自己想法,他想上战场,但是自己却又没有上战场的理由,这才出了这主意,陈家出马,再要求县丞说自己要上战场,想必袁通也不好拒绝。怕就怕陈理反对。
陈理见袁通望着自己,陈理看了看陈林,说道:“袁县尉,我看可行。”
袁通听到这话,立马站了起来,对陈家父子抱拳:“陈家高义,袁某钦佩。”
袁通走后,陈林自动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理,陈理听完说:“既然如此,不若陈家不仅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