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驼城是轻骑兵野战战术,对上明军骑兵没用,明军骑兵有大量骑兵炮,有臼炮开花弹,驼城扛不住这个,在乌兰布通麻哥就是用这个轰开的葛二蛋。

    顺军精锐骑兵比明军骑兵强的只是战斗经验,远程奔袭能力,这是他们在西域无数战斗磨练出来的,只是和蒙古骑兵小打小闹的明军骑兵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了。如果两支骑兵放到大漠草原互相追逐厮杀的话,明军骑兵还真干不过他们,无论将领的水平还是士兵的耐力,明军都要差一个档次。可在限定战场的对垒,那么他们就肯定干不过明军了,如果两支骑兵对比,顺军更像马穆鲁克,而明军则是小拿拿的纪律化骑兵。

    所以无论怎么对攻,杨庆都是可以确保稳赢的。

    “呃,那末将派人禀报秦王!”

    马宝说道。

    显然他们也很感兴趣。

    这些顺军的普通将领其实并不想真得开战,他们和那些顶级的军头们不一样,后者的地位决定了,他们一旦归顺朝廷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大权在握。最多顶着一个爵位,带着家人和家财做富家翁终老,这明显不符合如刘宗敏,高一功这些家伙目标,他们现在要么是一方诸侯,要么是大权在握,不会舍得抛开。所以他们对归顺并不很感兴趣,如果需要他们也会为目前的一切搏一把,但马宝这些次一级的将领却不需要在意这个。他们权势本来就没到舍不得的级别,归顺后杨庆给他们的待遇肯定不会比目前低太多,他们属于归顺也行不归顺也行的那一批。

    可真要是打起来,他们也一样就没有退路了。

    “那就快点!”

    杨庆说道。

    这里距离洛阳不过两百里,而且有完善的公路,驿马接力几个小时而已,就算往返也不过半天时间,那他就在这里等着好了。紧接着氾水的驻军就派人来给他扎好帐篷,马宝也派人送出酒菜,护国公在虎牢关外摆下桌子喝酒。

    “叫马宝出来一起喝!”

    杨庆对送酒菜出来的顺军说道。

    他对马宝还是很有好感,虽然这家伙原本历史的投降了,也护卫桂王直到最后了,而且还跟着吴三桂造了麻哥的反,最后失败逃亡隐姓埋名居然也寿终正寝,甚至现代还能找出他在云南的子孙,只不过改姓谭了。这种人属于福将级别的,甚至节操比民国福将强多了,至少他没有一次背叛自己的主子,李自成死了他才投南明的,桂王跑缅甸他在绝境才降清,最后也没背叛吴家。至于他出身问题就不需要在意了,不要出个宁夏姓马的就往某些人身上扯,他可是自称马援之后的,他是隆德人,哪怕现在隆德也是百分之八十汉人。

第四二三章 夜探洛阳() 
下午时候杨庆就收到了回复……

    “还是拒绝?”

    杨庆有些愕然地说。

    李自成再次拒绝了他的君子之战提议,很显然上过一次当的老李不准备上他第二次当,当年扬州之战的教训记忆犹新啊!虽然那次是因为多尔衮背刺,但如果不是在扬州和杨庆打什么君子之战,顺军全线进攻说不定他就能进南京城了,那样就算多尔衮夺了北京也没什么。

    李自成的八十万大军一样可以迅速控制江浙,然后凭借财力优势重新打回去。

    扬州之战却让他进退不得。

    所以这次他不准备听杨庆的鬼话忽悠了!

    君子之战?

    装逼是要付出代价的啊!

    李自成又不是不知道双方军队的差距,杨庆的精锐可是全燧发枪,桂军和明军的战斗早就证明了,哪怕训练有素,火绳枪加长矛的步兵也顶不住燧发枪线列的齐射,双方同一时间火力投射量不是一个级别。

    更别说明军的大炮更多。

    旅级单挑他毫无胜算,既然是必败的结果,那为何还要被杨庆牵着鼻子走?

    马宝有些尴尬地向杨庆告辞,他和部下几个将领匆忙返回虎牢,准备接下来双方不可避免的大战,看得出他们也很失望,但作为李自成的部下他们只能服从首领的意愿。而杨庆则颇有些无语地看着前方这座著名的关城,他实在想不通李自成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了,他这其实就是给李自成一个和平解决双方关系的机会。

    输了李自成以藩王入朝。

    他又活不了多久了!

    “有洛阳的城图吗?”

    杨庆问跟随他的锦衣卫郑州站站长。

    “有!”

    后者说道。

    紧接着他从随身携带的一个皮箱里拿出一副地图。

    “这是洛阳站画的,图上时间不超过一年,参谋总部,南衙,郑州镇守府,郑州站各一份。”

    他说道。

    杨庆打开看了看。

    这幅地图很有抗战前日本间谍在各地画的城市图风格,实际上锦衣卫有专门的测绘学堂,甚至有不少简陋的仪器。测绘员也是由那些工笔画家专门进行教导的,配有专用的画笔和绘图仪器,锦衣卫在重点城市的情报站都配有。他们这些年绘制了大量重要城市的地图,甚至包括北京城的地图在参谋总部也有,而且都是极其详实的。

    “带你的部下回陈州!”

    杨庆揣起地图然后对李占春说道。

    “护国公,您是要?”

    郑州站长小心翼翼地说。

    “李自成不想见我,那我就去见他好了!”

    杨庆说道。

    说完他上马紧接着向氾水而去,留下后面一帮目瞪口呆的手下。

    的确,李自成不想见他,那他就去见李自成好了,护国公光明正大地进虎牢关还有些麻烦,但翻山越岭潜入就很容易了。实际上第二天上午他就已经看到了洛阳城,换了一身普通老百姓衣服的他,说着洛阳方言堂而皇之地走进这座古城。这里的确已经大军云集,到处都是穿着顺军或者说秦藩灰色军服的士兵,这些军服还是在江浙一些小制衣厂订做,不过让杨庆意外的是,他能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公社兵。

    公社兵和常备军很好区分。

    看身体状况就行。

    李自成的常备军待遇丝毫不比明军正规军差,毕竟他的常备军数量并不多,至少相对于他目前的实力来说并不多,而充足的财力让他在士兵待遇上可以足够大方。那些公社兵只是能吃饱而已,甚至一些地方还不会太饱,他们就是普通社员,或者说普通自耕农,只是定期军事训练,本质上并不是军人。但常备军可是经常吃鱼肉的,李自成从南方购买粮食的时候也经常买鱼罐头。

    这东西并不贵。

    因为拖网捕捞的推广,沿海渔业都是过剩的,在没有冷藏技术和现代运输的情况下,沿海捕捞的鲜鱼卖不出多远,夏天出不了海岸五十里。就算卖也不值钱,推一车马鲛鱼不一定换一袋子粮食,反正当天卖不出去结果也是扔掉,相反晒咸鱼或者制作鱼肉罐头却可以大幅增加收入。后者都不需要马口铁罐,就是一个陶罐也能行,重盐重香料高温煮到稀烂再用黄泥之类东西密封。

    无非就是保质期短一些。

    毕竟这种密封手段,和军用的马口铁罐不是一个级别,明军现在的野战鲸肉罐头吃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没问题。

    陶罐肯定不行。

    但半年以上还是毫无压力的。

    李自成的常备军粮食管饱,鲜肉也不是稀罕物,他那里有的是地方放牧牲畜,现在都跟杨庆学在秦岭群山里面牧猪了,鱼和水果罐头也经常吃到,营养水平远超公社兵。

    两者身体状况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杨庆在洛阳城里却极少看到常备军,他不需要特意分辨,参照明军普通士兵的标准就行,身体状况和明军差不多的肯定是常备军,差得多的肯定是公社兵。这里尽管有十万以上的军队,但却几乎全是公社兵,而且他也没看到顺军的重要将领,但在几处军营却看到的是常备军的旗帜,甚至包括本来就常驻这里的袁宗第的旗帜。

    所以……

    李自成的精锐是假的。

    杨庆迅速明白了为什么顺军始终没有出击,这里根本没有李自成的那些精锐。

    这里全是公社兵。

    李自成当然不可能出击,他的公社兵就算真有十五万,出击也只能是送死,这些只是每年农闲训练西班牙方阵的公社兵,如何与装备精良的明军主力野战?他这是在玩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以公社兵换常备军的军服旗帜甚至部分装备,在洛阳吸引明军的注意力,但真正的主力却在其他方向发动进攻。

    只是,他的陈仓在哪儿?

    武关?

    郧阳?

    这个问题只有找李自成了!

    杨庆站在客栈二楼是房间里,打开地图看着上面的标注,紧接着从眼前的城市中找到了目标。李自成居住在原福王府,也是之前袁宗第的卫将军府,就连具体居住的位置,锦衣卫也都早已经查了出来。

    毕竟福王府很大。

    这座城市是锦衣卫的乐园。

    它相当于李自成的自由港,唯一允许朝廷控制区商人来居住贸易的地方,当然也是间谍们最喜欢的地方。

    收起地图的杨庆,紧接着开始做各种准备,很快夜幕降临,他迅速换上一身顺军军服离开客栈,在外面确定了潜入的位置,就这样一直等到了宵禁。原本这里没有宵禁,但这时候情况特殊,还是实行了宵禁,不过这也更方便了杨庆,穿上黑色斗篷的他悄然翻过了原本福王府的高墙,仗着超越常人的听力避开所有的巡逻队不断靠近目的地。到达锦衣卫查出的李自成住处后紧接着上了屋顶,借助阴天的黑暗掩护,在屋顶上向四周观察着……

    他当然不可能知道李自成具体住哪个房间。

    不过这并不难解决。

    哪里有侍卫专门警戒就是。

    很快他就确定了目标,然后迅速溜下屋顶,在黑暗中无声地穿过假山池沼靠近了目标,紧接着他脱下外面的黑袍,露出里面顺军军服,堂而皇之地走向侍卫。

    总共四名侍卫。

    这里是李自成自己地盘,外面哪怕公社兵也是十几万大军,两道城墙保护,侍卫只是象征性而已,看到杨庆的出现,他们也并没表现出太过警惕。这座王府同样也是军营,十几万大军涌入洛阳,超出这座城市的容纳能力,福王府又占了很大一片,实际上至少三万顺军驻扎在这府里。有个关中来的士兵晚上不熟悉情况走错了误入这里也是可能,那些公社兵第一次进入大城市,进入这样的府邸本来就喜欢四处溜达,不过随着杨庆靠近他们还是拔出刀做威胁状。

    “几位大哥!”

    杨庆笑着用关中话说道。

    “滚!”

    一个侍卫毫不客气地低声喝道。

    “饿就是问个路,饿不奏死不认路嘛!”

    杨庆一脸委屈地说。

    这时候他距离已经很近,就在说完这话的瞬间,他闪电般蹿出,一下子到了那侍卫跟前,后者还没反应过来,他的手掌就砍在其后脑勺。作为神医对人体结构无比熟悉,随着他手掌斩落这名侍卫立刻倒下,而杨庆顺势一转身手掌砍在了第二名侍卫后脑勺。另外两名侍卫终于反应过来,其中一个下意识地拔出短枪,但杨庆一拳打在他胸口正中间,心脏的骤停让他立刻痛苦倒下。而第四名侍卫刚张开口,还没等发出喊声就被杨庆把下巴给推了回去,然后他也被一击打晕倒下。

    “别打扰大帅休息!”

    一个侍女探出头喝道。

    但下一刻就被杨庆捂住了嘴,她瞪大眼睛惊恐地看着他,被杨庆拖着进了门,紧接着杨庆关上门,拖着她走向前面一张大床,半开的床帷里面一个男人正向里侧卧着。

    杨庆径直走到床前。

    后者突然翻过身睁开了眼……

    “呃,是我走错门,还是你们叔侄在糊弄我?”

    杨庆愕然说道。

    床上的人是李过……

第四二四章 秦王威武() 
“楚公,久违了!”

    李过虚弱地说。

    他的脸色很不好,几乎带着一种行将就木的灰色。

    很显然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认真算他其实也就五十多岁,但这种从小受苦底子差,长大几乎无日不战精力消耗大的人,一般来讲很难活得太久。以明初那些元勋来说,徐达也不过五十多岁,常遇春甚至还不到四十,邓愈四十,李文忠也是不足五十。说到底人的身体能消耗多久是有限的,就像一台发动机天天极限状态轰鸣也撑不了多久,有现代医疗条件维护着还好些,在这个听天由命的时代他们这样能过五十已经算是不亏了。

    话说睡鲨长寿不是没有道理。

    从明朝活到现代的那只蛤蜊说白了也就是消耗低。

    其实不仅仅是他和李自成,按照锦衣卫的情报顺军高层一大堆状况不佳的,包括牛金星也病重,这个老家伙已经过六十了,而高一功的身体也不好,总之这些家伙正一个个走向凋零,在岁月的流逝中走向他们的暮年!

    他们真耗不过杨庆啊!

    哪怕相对年轻的刘宗敏,其实也已经四十四了,他们这些人里面真正顶大梁的后起之秀,也就是一个李来亨了。张鼐虽然和李来亨差不多,但他纯属一个莽夫,打仗冲锋陷阵还可以,综合才能不值一提,顺军三十岁左右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这两个大将了。

    主力还全是一帮四十开外的。

    张献忠那边倒是稍好点,不过张献忠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前不久还突然晕倒过一次。

    呃,他是胖得。

    他的高血脂应该很严重了。

    他比李自成强点的是,他的大将相对年轻些,无论孙可望,刘文秀还是艾能奇这些,都要比李自成的大将们年轻。尤其是还有一个综合素质在李来亨之上的李定国,但即便这样也没什么用,毕竟他们是耗不过杨庆的。

    这是一种注定的悲哀。

    “话说你们都已经这样了,还在折腾什么啊!”

    杨庆搬了个椅子坐在床边说道。

    那侍女战战兢兢地侍立,外面那个被打得心脏骤停的侍卫首先清醒过来,拿着枪冲进房里,但李过向他摆了摆手,他又老老实实地退出,而且还替他们关上了门。

    “李自成呢?”

    杨庆翘着二郎腿,在煤炉制造的温暖中,说话间脱下身上的顺军军服,露出里面为了行动方便而穿的略显身材的衣服,在旁边小侍女春意荡漾的目光中,无意识地炫耀着他的建康和年轻。

    “楚公觉得秦王在何处?”

    李过喘了口粗气说道。

    行将就木的他,和杨庆正好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他不会去武关了吧?”

    杨庆说道。

    “楚公都说了,我们都这样了还折腾什么?秦王无后,那争这天下又为谁?我倒是有儿子,可连我都压不住刘宗敏这些人,我儿子继位又能怎样?不过是留给他们渔肉而已!与其让他与这些虎狼为伴,倒是楚公更能给他平安,如今他就在这洛阳,楚公可带他去南都!”

    李过说道。

    “行,我给他个侯爵,以后就是我干儿子了!”

    杨庆说道。

    “多谢楚公!”

    李过有些感动地说。

    他儿子给楚公当干儿子,也就是给女皇当干儿子,这李家的富贵完全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他儿子是个纯粹的文人,诗词歌赋都懂,可无论治国还是带兵才能都没有,这样的人就算强推着继位,结果也是带着一群饿狼的小绵羊,说不定哪天就被那些军头们给生吞活剥了。李来亨也没用,他再能打,在顺军这个系统里面终究只是个小字辈的,他没有震慑那些军头的能力。顺军的体制决定了一旦没有李自成的震慑,几乎就没有哪个能真正控制局面,连李过自己都自知做不到,更何况是他儿子。

    相反杨庆更让人放心。

    杨庆需要优待他儿子来显示朝廷对秦藩的态度,就算以后再也没有秦藩了,优待他儿子也一样会显示朝廷对陕西的重视。毕竟这些年李自成在关中的建设,已经真正赢得了关中百姓的拥戴。

    李家就代表关中。

    他儿子继位,结果是某天灭族。

    归顺朝廷,富贵荣华。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

    “我收你儿子当干儿子,那李来亨不就得叫我一声叔父了!”

    杨庆紧接着露出他的真面目。

    李过也跟着笑了。

    但紧接着杨庆就换上了一脸凝重。

    “李自成去北都了?”

    他看着李过说道。

    “北都是在秦王手中丢的,那秦王就要亲手把它夺回,否则秦王死不瞑目。”

    李过缓缓说道。

    “为何搞得如此神秘?”

    杨庆说道。

    这就对了,他就说李自成不会这么脑抽,说到底多尔衮才是跟他有仇的,老李这是就算死,也得先跟多尔衮把这笔旧账算清,否则老李真咽不下这口气啊!他当年差一点成就大业的,就因为多尔衮背刺毁于一旦,既然自己没有后代,这地盘也没有子孙可留,索性趁着自己还有几口气弄死多尔衮,也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老李是个狠人啊!

    他死也得先去拖着多尔衮垫背啊!

    倒霉的多尔衮估计是真没想过这种问题,倒不是说他相信李自成,而是他没想过李家会如此轻易放弃地盘归顺朝廷。

    “此事只有我和秦王,还有牛金星几个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秦王对他们的说法,是诱使建奴全力向南进攻,我们效仿当年,趁虚袭取北都夺回北直隶,再合两地之力与楚公言和。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计划,按照秦王的计划,他夺取北都之后我这边就迎朝廷大军入长安,众将家人落入楚公手中,只需要一些安抚,他们自然会同意归顺朝廷。

    但直说就很难了。

    楚公也知道这些人多桀骜不驯之辈,未必都真愿意归顺,若非如此一旦有人拒绝,带领所部割据一方抗拒朝廷,则关中又不免兵连祸结。我们前些年把陕西杀成尸山血海,如今终于能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就不能再毁在我们手中。

    为免泄密只能这样做!

    只是没想到楚公亲临,自然无需向楚公保密。”

    李过说道。

    “他带着谁去的?”

    杨庆问道。

    “都带去了,高一功,田见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