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公,陛下此次南归,花费必然不菲,陛下想问信公,內库存银尚有几何?若內库存银足够,则无需动用户部税银,毕竟户部税银皆百姓所出,当以备国事之需。”
他紧接着说道。
“內库之银皆懿安太后主之,庆何知?”
杨庆说道。
“但据懿安太后所言,內库存银只余一千余两。”
水太凉说道。
“那就是一千多两了!”
杨庆说道。
水太凉深吸一口气。
“但传闻先帝驾崩之时,內库尚有近千万两。”
他小心翼翼地说。
“牧斋公这是何意?难道说懿安太后私吞內库存银?牧斋公,你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懿安皇后以寡居之身,于先帝驾崩后,殚精竭虑以守后gong,累得一身是病。庆为之诊治时都不禁恻然,牧斋公却以风闻之事疑之,何以面对熹宗皇帝在天之灵,您可是熹宗皇帝旧臣!”
杨庆义愤填膺地说。
“呃,信公误会了,老朽也是听闻內库有存银数百万而已。”
水太凉说道。
他的意思是你好歹给人家留点。
你们这对奸夫**谁不知道,话说你们吞就吞了,这种事情谁都会干的,但你们吃相也别太难看。內库存银多了不说,五百万是不止的,崇祯抄了那么多家,光洗劫孔家的收获就很可观,一千多年的世家啊!更何况还有扬州所有晋商的,光这一笔就不下千万,扬州盐商可动用自己三千万两,年利润九百万两,因为西北战乱这十几年的绝大多数都留在扬州然后被一锅端。
虽然京营三军花了不少。
但到崇祯死的时候,最少也得剩下五百万,而之前杨庆又抄了一大堆走私商,再加上双规的罚款,这些都入了內库。哪怕修了一座万寿宫,也最多就花个几十万两,那座新宫的规模并不大,就是修地下银库耗资多一些,但绝对不超过五十万,现在你们就拿一千两出来这是抽皇帝脸吗?
“没有,懿安太后说一千就一千!”
杨庆说道。
“一百万也没有?”
水太凉说道。
他的意思是你们给皇帝留一百万两就行,其他那些皇帝就不跟你们计较了,你真不能就拿一千两,你们这纯粹是羞辱人家,这是打发要饭的吗?
“牧斋公,难道之前我说的不够清楚?”
杨庆不满地说。
好吧,这个问题到此为止了。
“陛下这些年在长安,亦有不少忠义之士始终相随,此次陛下幸南都欲将其单独编为一卫,以备沿途护卫之用,只是这所需费用……”
水太凉说道。
“此事易尔,让秦王从西征军费中拨款!”
杨庆说道。
水太凉忧伤了一下。
“这秦王未必同意啊!”
他紧接着说道。
“不同意,难道他非陛下之臣?”
杨庆义正言辞地说。
朱慈烺身边有个屁人,无非就是想要钱募兵,给自己弄点起码的武力而已,虽然李自成那里不好办,但水太凉这些人完全可以在江南招募然后送过去。或者若桂王真得加入他们的同盟,那么完全可以从桂王那里要一队精锐士兵,后者新军也是旅营式的编制,一个莫里斯方阵旅的雇佣军多少也能给朱慈烺一点武力值。但这些人的军费也是一笔巨款,至少比明军军饷高才能保证一点忠诚度,东林群贤舍不得自己掏钱,所以想让他当冤大头。
他才没这么傻呢,让他们自己找李自成要吧!
至于李自成不给……
那关杨庆屁事!
不过这支军队肯定会有的,朱慈烺再傻也不会光杆前来,所以最后肯定还是东林群贤给他凑份子,反正李自成肯定不管。话说这就很值得娱乐一下了,看东林群贤们破家为国,然后鸡飞蛋打,这种事情还是很令人莞尔的。
……
就这样水太凉代表着长安的龙兴天子不断提出一个个条件,然后紧接着被杨庆一个个断然否决,无论他晓以大义,诱以厚利,动之以情,但无论怎样都白费力气,杨庆拒绝了他的可以说所有要求,最终龙兴天子的希望一项也没实现。
信国公府门前。
无功而返的水太凉忧伤地看着送行的杨庆。
“信公,老朽很难回去复旨啊!”
他说道。
“牧斋公,圣上英明,会体谅咱们做臣子的难处的。”
杨庆诚恳地说。
然后他把水太凉送上了马车,后者接下来还得返回长安,话说这寒冬腊月的也难为他了,一把年纪了还得在风雪中长途奔波。虽然他有带减震的四轮马车,但武关道的山路也不是那么舒服,可怜柳如是又要孤寂地等待着了。不过老钱应该没那么大的精力了,所以钱夫人和他之间应该纯属精神上的,这样生理上的煎熬应该不会太强烈。
“他是故意的吧?”
圆圆好奇地说。
“他不是故意的,他是成心的,不过我需要在乎吗?”
杨庆搂着她的肩膀说道。
“我就喜欢你这种嚣张的样子!”
圆圆伸出手扯着他的小胡子笑着说道。
第三一一章 南明双柱()
水太凉的确就是故意的。
他很清楚,这些东西都没什么可讨价还价的,他们根本没资格和杨庆讨价还价。
但是……
他们可以激怒朱慈烺。
故意在朱慈烺面前提出这些条件然后忽悠后者觉得可以,再派他们来找杨庆谈,杨庆不可能同意,那么他的拒绝就是打朱慈烺的脸。而他们回去后继续添油加醋,原本对杨庆还谈不上仇恨的朱慈烺也就该对这个逆臣恨之入骨了。
朱慈烺肯定会接受条件的。
他要是六十岁,说不定他就老老实实在长安颐养天年了,但一个马上步入二十岁的年轻人,不可能容忍被圈养的生活。话说连咱大清康德君都咆哮着无论如何,哪怕认招核当爹也得当皇帝,更何况是朱慈烺。回南京他还可以和权臣斗争,还有一大堆忠臣支持,但在长安他就什么也没有只能老老实实被圈养。
他肯定会接受以换取回来。
只不过他带着仇恨的怒火接受更加符合东林群贤的心意而已。
但是……
杨庆需要在乎这个吗?
他需要在乎朱慈烺的态度吗?皇帝和权臣之间本来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他给朱慈烺面子和不给朱慈烺面子结果都一样。皇帝陛下对他的仇恨是必然,没有哪个皇帝不恨权臣,只是能不能干掉而已,干不掉的就是霍光,张居正,只好忍耐到其死了再拿他家人开刀。能干掉的就是猪肉荣满洲第一巴图鲁,当然,也有以为能干掉结果实际上干不掉的,那也就只能自己倒霉了,比如曹髦元善见之流皇帝何故谋反的了。
所以指望皇帝和权臣保持相亲相爱是不可能的。
杨庆没兴趣关心皇帝感受。
总之条件他已经开出了,接受你就回来不接受就继续留在长安当寓公。
谈判是不可能谈判的。
这辈子不可能谈判的。
“记住,你们不是与其谈判,你们是代表大明前去讨伐,他们只能认罪接受惩罚而无权与大明谈判讨价还价。他们只有接受或者不接受这两个选择,接受惩罚,那么我们就原谅他们之前私通建奴之罪,不接受惩罚那么我们就继续讨伐不臣。”
杨庆站在阅江楼上,看着塞江的战舰对郑成功说道。
这是讨伐倭国的。
这场因为倭国和建奴私下贸易而引发的大明第一场炮舰外交,将由北洋水师全权负责,而总指挥就是登州都统兼北洋水师统制郑成功。为了这场讨伐战,杨庆把最新一批战舰全部给了北洋水师,使得其所辖新式巡洋舰数量一举突破四十艘,总共可以携带从六磅到二十四磅等总计超过一千门大炮……
新式战舰建造速度很快,毕竟都不是什么大船,甚至原本明朝水师在屯门海战后,就已经开始建造类似的中西合璧式炮舰。而且海军有充足的军费,剩下只是从漳州到宁波沿海那些国营和民营船场全速建造。
不过海军大炮是铁的。
毕竟铁的便宜,而且在海军不存在重量限制,英国海军的崛起就是因为他们大量使用铁炮,这一点不同于陆军,陆军除了那些弗朗机以外,其他大炮全都是青铜的。同样铁铸的大炮也就不存在数量不数量了,这种廉价货要多少有多少,最终成就了北洋水师这支拥有一千多门大炮的强大舰队。
四十艘一鸦时候可以说英军主力的六级舰……
一鸦时候英军主力就是六级舰。
当时英军总共出动了三艘七十四炮三级舰,后来都快打完时候增援了一艘,但剩下绝大多数都是五级舰和六级舰,六级舰数量占整个舰队的一半,人家就是这样用一堆海军里面的杂鱼虐咱大清的。而明军的这些巡洋舰吨位六级舰,火力五级舰,防护超过巡洋舰,综合起来按照一鸦标准划分还是六级,尽管装有在这个时代战列舰上也算不小的二十四磅炮,但一鸦时候六级舰上有三十二磅卡隆炮也不稀罕。
这支舰队拿到一鸦时候,都一样是可以暴打咱大清的。
它们足够虐倭国了。
这时候倭国又没什么海军,朝鲜战败后,倭国就不再考虑扩张,德川幕府现在玩的是闭关锁国,彻底放弃踏出列队。水上的主力盐饱水军是濑户内海的,给德川家保护大阪的,而北洋水师这一次主要目的是炮轰倭国西海岸,然后沿着西海岸一直轰到新潟。
德川幕府不赔款就占领佐渡岛。
这两年因为捕鲸业,大明船只对鲸海航线已经很熟悉了,这一年从釜山港北上的捕鲸船超过五十艘,包括北洋水师的海上探索也曾到达过北海道。但倭国实行闭关锁国,沿海港口都禁止贸易,也不准大明捕鲸船在沿海港口进行补给,最终这些捕鲸船不得不长途航行到北海道的补给站,以这个补给站补充淡水,顺便和虾夷人交换些食物,然后再前往捕鲸场。
对此捕鲸者也很不满。
可以说这场讨伐已经是大明上下都期待的,就连士绅控制的报纸对这场讨伐也进行吹捧。
因为可以逼迫倭国开放港口。
然后马上就要膨胀到超过百艘的大小捕鲸船都可以北上鲸海,以倭国沿海港口为补给站。对此民间捕鲸者尤其期待,因为北洋公司下属的捕鲸船都是大船可以尽可能北上,但民间那些蜂拥而上,甚至不乏仓促改装的捕鲸船却多数都是远航能力有限的小船。它们只能在舟山,登州,釜山这些基地附近捕鲸,如果倭国的沿海港口能够允许他们补给,那么他们同样也可以航行更远。
“信公,末将明白!”
郑成功很干脆地说道。
他现在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不是过去那个国子监生员了,这些年他几乎全在战场上,从最初援朝到后来驻守登莱,建釜山城,再到之前的山东作战,还有持续的辽东沿海袭扰,全都是在他主持下。
应该说他的表现还是令杨庆满意的。
当然,郑家同样也财源滚滚。
这些年他光在登莱和朝鲜开矿就赚大了,甚至还在登州开金矿,杨庆现在鼓励民间开矿,只不过收重税而已,包括金矿和银矿。但采出的金银必须出售给帝国银行,后者以他们想要的支付方式,或者支付户部铸造的银币和金币,或者直接给钞票,金银比率被法定为一比十。但这个比率略超过实际,实际上民间交易到不了这么多,所以不少土财主拿出黄金来兑换银币,不过差距有限,兑换的还是不算多。
但欧洲远超这个数字。
所以从欧洲拿白银来兑换黄金绝对是笔好生意,实际上欧洲人一直都这么干。
但杨庆也没办法。
这种事情超出他的控制能力,哪怕他禁止黄金出口也没用,这东西只要利润足够,有一大堆人去走私,而只要美洲的银矿还都在欧洲人的控制下,他再怎么改汇率也没用。好在他还有个替死鬼,因为倭国的黄金又比大明更便宜,所以打开倭国的国门后可以把白银往倭国塞,最终以维持国内金银法定比率。
至于倭国大量白银涌入的通货膨胀就不关杨庆事了。
货币这个问题很麻烦。
他只能尽量维持,中国的金银比率因为欧洲白银涌入,在明末达到了一比十上下,但在之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缓慢上升,直到十全老狗晚年达到一比十四。然后随着欧洲逐渐抛弃复本位,开始相继进入金本位,大量白银倾销东方,这个比率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到老佛爷挑战列国失败后就已经是一海关两对换零点一五英镑了。
所以留给杨庆的时间很足。
一比十的比率足以让他在未来几十年里保证不会出问题,通过转嫁给倭国,另外增加黄金开采,来维持半个世纪不成问题。
关键是建立起稳定的货币体系。
把货币由铜钱和银锭为主的迅速过渡到纸币和金银币,然后收集铜钱改成大炮,至于汇率问题这个不是迫在眉睫的。要面对也是几十年以后才面对的,这期间他需要做的只是以各种方式来维持现有的,金银复本位也不是说不能玩,人家美国可是一直到肯尼迪还想玩银美元……
呃,然后他被人打死了!
“信公!”
杨庆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你们还没回去吗?”
杨庆回过头看着李定国说道。
四民大会开完了,列席的四川代表团也该回去了。
“正想向信公辞行!”
李定国看了看郑成功说道。
“在此鄙人代表义父,恭祝南安侯世子旗开得胜!”
他向后者拱手说道。
“谢了,也请将军转告张公,望张公为国谨守边疆!”
郑成功说道。
他对李定国没什么好感,在他看来贼终究是贼,虽然他其实一样出身海盗世家,但终究在国子监受过高等教育。这一点和他爹不一样,他爹就没这习惯,当初和李自成就可以说关系匪浅,从李自成手中赚了不少沾满北京豪门贵族鲜血的金银。
李定国倒不怎么在意。
他这个人算得上是个好脾气的。
第三一二章 心都一样是黑的()
讨倭军和上次的复台军一样,在南京百姓的送别中,正式开始了对倭国的讨伐……
真正的作战还得几个月。
按照计划他们得从釜山起航,所以接下来还得做一些准备,然后等到开春以后再动手,直接跨海远征攻击下关。但不进入关门海峡,而且也不向九州岛各藩进攻,相反还要拉拢九州岛各藩。一旦开战那么德川家肯定会禁止长崎的贸易,那么就鼓动如萨摩藩之流搞走私,原本驶往长崎的大明商船可以直接去鹿儿岛。
这个郑成功会处理好的。
郑家和九州岛各藩基本上都多多少少有点勾搭。
而舰队则直接北上。
沿着本州岛西海岸一路向北,登陆并对石见进行纵深攻击,一定要到处杀人放火抢东西,最好能够威胁到银矿。这时候石见是德川家直属,也就是所谓的天领,主要就是为了控制石见银山,总之就是跟当年的倭寇学习。
但只攻击德川家的。
也就是德川系的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领地,前者是德川一族后者是老乌龟的亲信封地,他们和直属的天领构成德川幕府的统治基础。但对于纯粹依附性质的外样大名就没有必要攻击了,德川家倒霉他们只会高兴,最终一路打到新潟。然后直接占领佐渡岛,以佐渡岛为基地,对新潟等地进行攻击,而这一带其实是德川家族的核心控制区。德川幕府的亲藩和谱代大名多数集中在从能登半岛到新潟一带向东的这片本州岛中段,对这一带进行清洗式攻击,相当于掏空德川家的统治基础。
德川家什么时候屈服,明军就停止攻击。
否则就不停袭击。
反正倭国没有可以与北洋水师一战的海军,对于北洋水师来说,这样做最大的制约是后勤,但好在从釜山起航的运输船有暖流推着,从黑潮分出来的对马暖流,紧贴倭国西海岸一直到北海道甚至到鞑靼海峡。
捕鲸船都走这条航线。
然后他们会在鞑靼海峡切向黑龙江口一带,再乘着季风和沿岸流继续南下返回。
这样物资运输就很轻松了。
至少在佐渡岛维持一个旅的陆战队和一支分舰队驻扎足够,而北洋水师主力继续活动在釜山到佐渡岛之间的航线上,以此逼迫德川幕府掏赔款甚至割地开放港口或者建租界。杨庆之前的确计划抢佐渡岛开发金矿甚至搞过募股,不过这部分股份绝大多数变成了南北二洋公司。现在他对于这种初级的侵略手段有点不是很有兴趣了,毕竟拿下金矿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开发问题。
如果让德川幕府淘金呢?
他们淘出金子,大明舰队找茬过去揍一顿逼着他们赔款,然后这金子就归大明了。
而把佐渡岛先占领再还给德川幕府还能让德川家有希望,然后因为之前损失他们会继续拼命淘金以弥补赔款损失,等他们淘个差不多了,明军再上门收割一茬。同时扶持倭国的那些强藩,但却不能让他们推翻德川幕府,相反还帮助德川幕府继续维持他们的统治。就像原本历史上列强哪怕到八国联军之后,仍然扶持鞑清的统治一样,这样有德川幕府当狗腿子可以更方便的剥削倭国。这片土地当殖民地其实没多大价值,但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傀儡还是很有用,比如说用来搞倭奴贸易什么的。
顺便还可以锻炼海军,同样也锻炼大明的黑心商人。
但坚决不能让天皇翻身。
必须得确保倭国幕府制度,最好能让他们再来一次战国群雄……
虽然他们的群雄身高一米四。
总之倭国人民就这样在懵懂无知中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从南京起航远去的舰队,带着一个来自三百八十年后灵魂的满满恶意,去向这片古老的列岛播撒梦魇。
半个月后,圣旨到达南京。
朱慈烺屈服了。
“信公,接下来该如何?”
张国维笑着说道。
他的意思是你该兑现诺言了。
“秦王西征专门国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