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人的金银,将不断从叶卡捷琳堡,秋明,转入额尔齐斯河,源源不断输血到李自成手中。

    当然,最后还是到杨庆手中。

    这就是杨庆给李自成的那本邪书上的经济规划。

    以明俄贸易谋发展。

    咱大清晋商的富可敌国,可是全靠俄国人的输血,李自成完全可以接过这个角色,这也是李自成目前必须配合他的原因,缺少粮食的李自成对外扩张,必须得依靠杨庆的输血,只要杨庆肯付钱,他是不介意把朱慈烺送回来的。

    只要多尔衮还在,杨庆就会一直和他保持友好的。

    而四民大会的第二项议题,也就是这次大会最初的议题,就是科举制度的改革,杨庆的科举改革方案在第一场大会后就发给那些代表。他给代表们五天讨论时间,五天后对科举改革方案进行逐条表决,最终得出确定的方案。不过阻力不会太大,就连士子代表绝大多数都支持改革,也就是对一些细节有分歧,尤其是其他各科的举人资格问题,主要是士子代表想增加些文字上的难度,而其他代表又想把文字上的门槛低一些。

    这关系谁更容易中举。

    按照杨庆的方案,新的科举将分文,农,工,商,医五科,地方撤销学政,改成考试院,分科选秀才和举人,程序与过去相同。

    但武举取消。

    事实上朝廷的武举根本没用,目前战场上的名将,几乎没有一个是武举考出来的,干脆就取消,而是单独设立陆军和海军学院,学员毕业授予低级军官军衔,然后扔到军队里去锻炼一步步往上爬,除了考试入学外也可以由各军内部保送。

    总之这与科举无关了。

    这是军队内部的,军校校长由大都督兼职,实际负责的是校监。

    目前来讲士子代表争取的,就是把杂科举人的文学门槛,定得稍微高一些,毕竟杂科也得会写文章,未来要做官的,文章都写不好是肯定不行的。这样那些穷秀才们的所学就有用武之地了,那些只是识字,但文学功底有限的,在这一点上肯定争不过穷秀才们。

    后者的数量并不少。

    话说大明官民加起来可是两千多书院啊!

    这还不算教书先生的私塾。

    更别说小说泛滥了。

    不识字看个屁小说!

    至少在城市里面,识字的一点不稀罕,明朝可是有过类似强制入学的命令的,甚至有地方官为了博名声,直接下令八岁以上必须上学,否则罚其父兄,那些上过学,但没靠上秀才,然后流入各行各业的人,就是穷秀才们的主要竞争对手。

    所以这个改革方案就需要费点时间来逐步解决了。

    好在原则上都接受改革。

    东林群贤还是忍,但令人意外的是那些士绅对废奴令居然也没有真正反抗的迹象,至少目前这道命令所传到的地方是如此,咒骂杨庆祸国殃民的当然肯定不可避免,但为此做些什么的却不多。不过地方官员对于这道命令也仅仅是传达一下,至于为推行废奴令而做些什么,这个同样也是没有的,那些官员闲得蛋疼了也不会给杨庆捧这种场,至少在短时间內看无论官绅,都准备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对抗。

    当然,这在预料之中。

    杨庆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废奴令不断宣传,这个时代这样的政令想要真正传达下去,哪怕他的宣传机器全力开动,也必须得很长时间。

    目前只是南京周边,和一些报纸影响的地方,能够知道这个命令,这个范围以外哪怕士绅也不知道。而这些知道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明军或者民兵就近驻扎的,那些士绅在没有真正强制性推行的情况下,还不至于就失去理智。总之对于废奴令,杨庆需要的是不断宣传,让那些奴婢统统都知道,至于强制性推行,那得等宣传的差不多了以后。

    这件事肯定不会善了。

    现在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士绅们也在等待时机,他们也不会傻到脑子一热直接扯旗,他们得需要谋划等待时机。

    这个时机同样也是朱慈烺。

    杨庆又不是头脑发热,他抽疯一样突然发废奴令的目的是他的那个迎驾国债,他是用废奴令抽着那些士绅凑这笔巨款。要不然他就算发国债也很难筹集这么多资金,用废奴令抽一鞭子,逼着那些士绅为了和他斗齐心协力把朱慈烺弄来。

    然后……

    士绅们因为废奴令而造反,连家都被抄了,这国债还需要他以后继续还吗?

    。

第二九九章 这厮越来越会演戏了() 
四民大会开幕第二天,忠勇侯府门前人山人海。

    “下一个!”

    端坐门前桌子后的杨庆喊道。

    然后他前方一个小婢女笑吟吟地走上前行礼,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点都不害怕的看着忠勇侯。杨庆抬头看了看她,从面前一堆卖身契里拿出一张,随手扔进了旁边火盆,与此同时坐在另一边的陈圆圆递过一份拟好的合同……

    这是侯府公开释奴。

    为了执行监国的命令,忠勇侯在自己家大门前,公开释放自己府中的所有奴婢。

    然后换成雇佣。

    “香儿,你愿意继续在侯府做女仆吗?月薪三元,包吃包穿包住包医疗,年终视表现有不等的年终奖,每四天一天休假。”

    杨庆拿着合同说道。

    一元是一两银子,包吃包住包穿包医疗,再加三两月薪,这个工资可是极高的。

    “婢子愿意!”

    小婢女眉开眼笑地说。

    谁会因为释奴令而离开侯府那就是真得傻子了,谁进侯府为婢女不都是怀揣一个宫斗的梦想,银子什么的不值一提,一举拿下忠勇侯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再自称婢子了,奴婢二字以后在侯府不准再出现,以后府里男的雇工称男仆,或者也可以直接叫做仆人,女的叫女仆,以后必须统一着装,签完字之后去领你的女仆装。好好干,这份合同一签五年,五年后如果你不自己提出离开,那就算是自动续约了。”

    杨庆满意地说。

    “婢子,不,女仆谢侯爷!”

    然后婢女变女仆的香儿赶紧上前在合同上签字按手印,再冲着侯爷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紧接着快快乐乐去领她那身据说忠勇侯亲自设计的女仆装了。

    “哼,这个小妖精!”

    圆圆在一边冷哼了一声。

    可怜她现在还是妹妹呢!连寇白门和李香君都有了聘书,她却至今还是妹妹,不得不眼看着一个个小妖精前赴后继地扑向杨庆。

    “下一个!”

    杨庆装没听到地说。

    第二个小妖精整装待发。

    就在这时候,突然一个男子冲过来,哭喊着一头扑在杨庆脚下……

    “侯爷,奴才生是侯爷的人,死是侯爷的鬼,侯爷不要奴才,奴才宁可去死啊!奴才自小被建奴掳去,家乡亲人皆死于建奴之手,若不是侯爷救出,这时候还在建奴当牛做马,那时候奴才就发誓,这辈子就认侯爷一个主子了。侯爷,您不能就这么不要奴才了啊!您就是奴才的天啊!您不要奴才,奴才还活什么啊!”

    他抱着杨庆的腿哭嚎。

    他后面一群跟着过来的男子也跪下哭嚎起来,哭得围观者一片凄然。

    杨庆赶紧起身扶起他。

    “杨平,你们都是跟着我在辽东杀过建奴的,你们都是我的兄弟,只要你们愿意跟着我,那就永远都是我的兄弟!但既然是兄弟,我就不能再把你们当奴隶,你们也都是人,都是华夏子民,和我一样,那我又有何资格以你们为奴?今日愿意继续与我杨庆做兄弟,就自己把你们的身契烧了然后签雇工合同,若你们不烧这些身契,那也就不再是我兄弟!”

    他说道。

    “侯爷,奴才心甘情愿为奴!”

    后面另一个男子哭着说。

    “华夏之民不给任何人为奴,以后谁也不能再奴役你们,我也同样不能,要做咱们就做兄弟!”

    杨庆说道。

    那些家奴一片哭声。

    就在同时杨庆拿起卖身契,拿出一张递给杨平然后看着他,杨平满含热泪地拿着卖身契,同样抬起头看着杨庆,杨庆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杨平这才用颤抖的手,拿着那卖身契递向火盆。

    他擦了把眼泪,最终松了手。

    那卖身契立刻化作火焰。

    “好兄弟!”

    杨庆拍着他肩膀满意地说。

    紧接着忠勇侯拿着那些卖身契走向后面的那些家奴……

    “这厮越来越会演戏了!”

    不远处的一辆马车里,瞿式耜透过玻璃窗看着杨庆,目光里充满着鄙视地说。

    很显然杨庆的演技之拙劣简直令人发指,不用说,明天应天日报头版就该是忠勇侯挥泪释奴,众家奴以死相逼,依然不改忠勇侯释奴决心。最终用煽情的语句,将这件事美化成释奴的标志性事件,并且用道德绑架把那些还没有行动的豪门士绅,逼到正义的拷问席上。

    简直是无耻之极。

    对此瞿侍郎表示强烈鄙视。

    他可是水太凉的弟子。

    这位原本历史上永历的首辅,在桂林城破后和张同敞一起喝酒下棋坦然等死的民族英雄,如今正在逐渐变成东林群贤的中坚力量,尽管他实际上也快六十了。不得不说东林群贤们都是老而弥坚,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这也是一种悲哀,他们真得后继无人啊,一帮五六十的老头子在苦苦挣扎着,试图挽回这个已经几乎无可挽回的滑向深渊的时代。

    他们已经是主圣臣贤时代的最后一批捍卫者了。

    这一点倒是挺值得敬佩。

    这些老顽固们就像原本历史上他们面对席卷天下的异族,依然苦苦支撑着大厦已倾的王朝,直到生命最后一样,在苦苦支撑着封建时代的落日……

    这时他们的敌人已经不是异族。

    他们的敌人是异端。

    不过在他们看来,异端应该是比异族更可恨的。

    毕竟异族可以教化。

    但异端是根本没法教化的。

    原本历史上甚至为挽救大明朝不惜跑到澳门,雇佣葡萄牙佣兵的瞿式耜就这样带着对异端的仇恨,看着远处杨庆的煽情表演。

    “他在是故意的。”

    旁边半躺在座椅上的张国维冷笑道。

    这辆瞿式耜在杨庆的车厂订制的四轮马车是高档货,座位上都是新式的弹簧软垫,铺着雕花天鹅绒,内部也都是天鹅绒装饰,价值不菲,不过对于祖父就曾高中会元的瞿式耜来说就不值一提了。甚至因为此时正是冬天,在前面的车夫座位旁边,还单独有一个最新式的水暖炉子,连接通到马车里面的一个铜制暖气片,关闭车窗的马车里面温暖如春。这种最高端的取暖手段,已经在皇宫,太后的万寿宫,还有忠勇侯府之类地方最先推广开,正在受到南京豪门的追捧,甚至连仿造的山寨货都出现。

    毕竟老式暖气系统其实没多大技术含量。

    大规模集中供暖肯定不行。

    但冬季家庭供暖规模的水暖炉真不是什么高科技,铸铁暖气片的铸造的确不那么简单,但也不需要现代的那么复杂,一个简单的通水散热装置而已,就算一个空水箱都能用。

    “且看他如何作茧自缚!”

    瞿式耜恨恨地说道。

    这些老狐狸们当然都能猜出杨庆的真实目的,他们也没想到杨庆会以这种堪称自残的招数来逼那些土财主们掏钱迎驾。这个家伙怎么就来这么大的自信,他就不怕以这种方式逼得士绅同仇敌忾,然后迎来龙兴天子最后奉天子以讨贼?释奴令甚至连不少军方将领都受影响,这些将领手下一样有家奴,虽然过去的家奴军已经成为历史,但将领们仍旧都有家奴作为军队里的中低级军官。

    甚至江南籍的将领手中,也同样有大量的农nu。

    包括郑芝龙这样的大佬级。

    郑芝龙,黄得功,甚至黄蜚,张名振,黄斌卿这些军中大将,统统都有大量家奴,他们可是杨庆手下最主要的军头们。杨庆的释奴令也同样影响到了他们的利益,可以说杨庆一下子把满朝文武,从朝廷到民间,统统都得罪了个遍。

    那么他就不怕这些人倒戈?

    到时候龙兴天子一来,地方士绅起兵清君侧,军方将领倒戈,可以说瞬间他就四面楚歌了,支持他的不过是些平民百姓,奴婢,这些人再支持他也没用。自古至今还没有哪个是靠这些人支持成事的,哪怕大明太祖开国,靠的也是江南士绅支持,靠的也是郭子兴这样的淮西土豪,真靠那些老百姓的全成了流寇失败者。

    杨庆不至于连这一点都不明白吧?

    他真就自信到目空一切了?

    瞿式耜带着疑惑放下窗帘,这辆四轮马车在石板的街道缓缓向前,伴着冬日的暖阳,一直回到了瞿式耜在南京的府邸,他和张国维下车后,很快随着等候的管家一起到了后宅一间隐秘的小书房。

    里面一个人正在等他们。

    瞿式耜二人进门后,那管家立刻从外面关上门。

    “光三公,久违了!”

    瞿式耜拱手说道。

    他面前是一个差不多的老者,看上去也得六十左右,不过精神倒是很好,穿一件青衫,站起身笑着还礼……

    好吧,这是丁魁楚。

    广州南明吏部尚书,崇祯南渡前的总督河南湖广,加兵部尚书衔,但崇祯南渡后因为在河南表现太烂干脆将其革职,他是河南人,在南京群臣中本来就不会受欢迎。此后丁魁楚和侯恂凑在了一起,并加入左良玉的清君侧,最终和原本历史上一样加入桂王阵营,并成为桂王手下重臣。

    换句话说,这是桂王的人。

第三零零章 反杨联盟() 
“二位,养虎成患的感觉如何?”

    丁魁楚笑着说道。

    此时的他的确可以面对着张国维二人得意地笑了,当年左良玉的清君侧,实际上是在暗中和东林群贤都通了气的。

    侯恂是什么人?

    那是名列东林点将录的。

    要说堂堂地遂星,做什么大事之前和天巧星,地阴星几个,没有暗中的勾搭,那就纯属扯淡了。只不过张国维等在朝的东林党人对于这种公然造反并不支持,在野的水太凉也没能力真正做些什么。再加上左良玉本身胆量不够,不敢东下只想着自己割据一方,最终在东林群贤的不作为下杨庆大军西征,一举攻克武昌拿下左良玉。

    剩下就是这些丧家犬的逃亡了。

    要不是崇祯突然死亡,他们这些人早就被杨庆给灭了。

    幸好崇祯死得及时。

    然后南京内斗,甚至演变成了喋血皇城,杨庆对着宗室下手,逼得桂王和靖江王加入造反,再加上李自成南下,杨庆不得不抽调精锐撤回南京迎战,紧接着就是清军南下,黄河大战确立北方对峙。这一系列战事,拖住杨庆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最终现在的两广反而成了主圣臣贤的典型。

    他们可以笑砍江浙士绅了。

    毕竟他们那里目前的状态其实才是江浙士绅真正渴望的,甚至连类似四民大会的咨议局都开起来了。

    绝对清一色的士绅。

    没有五百亩土地,就根本没资格进咨议局,而进了咨议局后,除了一些大罪外,就算犯一些小罪根本不用进大牢。知县也没权抓,得咨议局开会讨论之后的,但知县要是施政令咨议局不满,那么咨议局是有权把知县叫过去质询的。

    简直就是完美啊!

    江浙士绅可以说羡慕死了。

    “光三公想说什么?”

    张国维说道。

    他比丁魁楚晚一届,倒是瞿式耜和丁魁楚同科,他们这一科出了不少的名人,包括洪承畴,阮大铖,黄宗羲他爹,状元钱士升是高攀龙顾宪成的好友。但瞿式耜做官却比不上丁魁楚,后者出了名的懂钻营,瞿式耜还在浮沉于七品官时候,他就已经是户部侍郎。

    “没什么,欲与二位共论天下大势而已,我可以明说,我此次冒险而来,就是欲观这个四民大会,只是没想到还多看了一场好戏。

    不得不说这个杨庆也是人才啊!

    他一个人就把江浙群贤按得死死的,眼看着他肆无忌惮无人能制,任其套入罗网中一点点收紧,就像网中游鱼一般,眼睁睁看着可以游动之处越来越少却无可奈何。当年答应他改卫所为皇庄时诸位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这些皇庄会如刀子般架在江南士绅头顶?这才只是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多皇庄,据我所知已经有人携田产投献皇庄了,不出十年江南遍地皆是皇庄,士绅的脖子被勒得死死。

    这个布局真得狠啊!

    而当年答应他开四民大会时,诸位可曾想过,有朝一日这四民大会竟然会成为他操纵民意的利器?

    你们不是讲民意吗?

    他就跟你们讲民意,绝对的民意!

    你们敢说四民大会代表的不是真正的民意吗?整个大明所有县,所有卫的士农工商代表都在这儿,你们还敢说这不是真正的民意?

    承认吧!

    诸位!

    你们就是玩不过他!”

    丁魁楚端着茶杯说道。

    张国维和瞿式耜淡然地看着他。

    话说大家都是千年狐狸,你扯这么多废话干什么?有什么都赶紧直说来干脆的。

    “所以我们得齐心协力才行!”

    丁魁楚说道。

    “桂藩还是叛逆吧?”

    张国维冷笑道。

    “若桂藩不是了呢?”

    丁魁楚说道:“你们很清楚,桂王也好,靖江王也罢,其真心都不在争天下,都不过是欲求自保而已,大明皇位继承有序,有先帝之后在还轮不到别人。但杨庆想剪除宗室,那他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若龙兴天子还都能为宗室作主,以广西封靖江王,以广东封桂王,那么桂王愿去帝号重新向龙兴天子称臣。”

    张国维二人交换了一下目光。

    这个结果的确很意外。

    他们没想到桂王那边居然如此轻易就能归顺。

    “二位,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丁魁楚说道。

    他们其实还是为了自保,两广无论怎么发展,终究实力有限,现在杨庆顾不上,只要他腾出手来,两广是无论如何也对抗不了的。

    再说打仗是要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