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大群野狗在孙之獬周围欢快地跑着,很显然还带着上次它们聚餐时候的记忆,一个个看着孙之獬的目光就像看一盘美食,有几个还迫不及待地试图向前,但紧接着被士兵一脚踢开,躲在远处发出焦急的唔唔声。不过孙之獬这时候已经半死了,对于这一幕完全视而不见,其实能支撑到现在已经算他身体还不错,毕竟精神与rou体的双重折磨,哪一个都不是那么容易承受。

    “这不行啊!”

    杨庆看着半死不活的孙之獬很不满地说。

    这样的确不行。

    这样子剐不了几十刀估计就得咽气,虽然真剐上几千刀还活着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但怎么也得让他撑过今天,否则很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话说孙之獬目前也是网红级别的。

    江南百姓对于这样一个居然连祖宗都不要,连华夏衣冠都不要,主动剃个鼠尾巴头,还能厚颜无耻地为这种行为编个理论依据,并且怂恿建奴强行剃发易服的可以说奇葩,也算是充满好奇了,就连上游一些闻讯的百姓乃至士绅都赶来欣赏他的凌迟。不得不说忠勇侯自南渡以来,在士绅眼中也就干了这样一件令他们满意的事情,礼部尚书顾锡畴罕见地主动提出要给捉拿孙之獬的锦衣卫以厚赏,并且形容他们此举堪比当年辛弃疾闯营诛叛逆。

    如果就剐一天,明显很难让大明百姓们满意。

    幸好杨庆早有准备。

    “给他抽这个!”

    杨庆打开身边一个盒子,从盒子里拿起一个特殊的东西,然后递给史德威说道。

    “这是?”

    后者疑惑地说。

    “不要多问!”

    杨庆说道。

    史德威赶紧闭嘴,拿着这个有点像笛子但多了一个锅的东西,又接过杨庆随后给他的灯,听了一下具体的用法,随即拿着走到孙之獬身旁,按照杨庆教的让这家伙吸了几口。然后就看见原本半死不活的孙之獬陡然间精神大振,原本的萎靡瞬间一扫而空,就连俩眼都瞪得很有神了。

    史德威满意地退到一旁坐下。

    刽子手完成验明正身的程序然后扒下孙之獬的衣服,在后者惊恐地尖叫声中,拿一张网眼很大的渔网把他的胸前勒紧,使得皮肉都向外略微鼓起……

    “剐了他!”

    “快动刀!”

    ……

    无数吼声响起。

    那刽子手的小刀立刻在孙之獬胸前开始切片,后者的惨叫声紧接着响起。

    “一!”

    那刽子手挑着肉条喊道。

    “喂狗!”

    “喂狗!”

    ……

    一致的吼声响起。

    旁边野狗们欢乐地唔唔着。

    那刽子手随即一甩,那肉片立刻飞了出去,一只赖皮野狗纵身跃起半空中接住,立刻换来一片掌声,孙之獬痛苦地看着原本属于自己身体一部分,就这样被这只癞皮狗以极快速度吞进了肚子里,然后他低下头看着胸前血淋淋的伤口,紧接着刽子手开始第二刀……

    “能惹得士绅百姓如此一致,这狗东西也算奇葩了!”

    郑芝龙笑着说。

    “衣冠即传承,断人传承如掘人祖坟,而他要掘华夏万民祖坟,千刀万剐已经是轻的了!”

    杨庆冷笑道。

    “只是,尊敬的侯爵阁下,鄙人想恳求您,能否换一种刑具,他身后的十字架形象,容易引起百姓对我们的误会。”

    郑芝龙身旁一个老鬼佬小心翼翼地说。

    “难道那不就是刑具?”

    杨庆说道。

    “这个……”

    鬼佬有些尴尬。

    “既然罗马人可以把它当刑具,那么我为什么不能呢?还有,毕方济先生,我听说你们把雅威翻译成上帝并且以此传教,在此我代表大明监国殿下正式向您和您所代表的梵蒂冈那位基督之代表,提出最后通牒。上帝在大明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至高无上的神灵昊天上帝,其他任何称谓不得使用这个词,用我们的词语形容你们这是僭越,而对于犯僭越罪的我们一样是要用现在这个人所遭受的刑罚来惩罚。不过念在你们是欧洲人可能不是很了解这一点,所以监国殿下给你们一个改正机会,如果半年后在你们所翻译的经文上再出现上帝这个词,那我就只能把所有传教士一起绑在十字架上凌迟了。”

    杨庆紧接着说道。

    “尊敬的侯爵阁下,我们立刻回去修改!”

    那鬼佬在孙之獬的惨叫声中赶紧说道。

    这个鬼佬是毕方济。

    他没有利玛窦,汤若望这些人名气大,但实际上他在明末才是中国境内传教士的首领,这个家伙在中国已经三十多年了,和徐光启等人都是好朋友,原本历史上甚至为弘光向澳门去联络寻求支持,他在苏沪一带发展了不少信徒。

    杨庆倒是不在乎他们传教。

    这些人目前在大明所传播的那套雅威,如果梵蒂冈知道估计会让他们去宗教裁判所的。

    他们的确很聪明地迎合了中国的那些儒家士绅,并且依靠这种迎合发展了一些信徒,甚至包括徐光启这样的重臣,但梵蒂冈才不管这个,敢让信徒一边拜雅威一边拜孔夫子还祭拜东方的神灵,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是想上火刑柱吗?布鲁诺可刚被烧死不到半个世纪,梵蒂冈才不会在乎他们的难处,他们所宣传的雅威已经足够上宗教裁判所了,所以其结果就是几十年后铎罗代表教廷过来,把这些胆大包天的异端邪说统统踢到一边,然后利玛窦和他的继承者们一个世纪的努力瞬间打回原形……

    不准拜孔夫子了,那谁还信你们的雅威?

    不拜孔夫子怎么考科举?

    话说明朝三大教徒里面杨廷筠还是省学政呢!

    所以完全不需要在乎他们。

    他们本来就是一些在梵蒂冈不知道的情况下,自己胆大妄为胡乱改造教义的异端分子,以后收买个欧洲人或者坚持纯洁性的传教士,直接跑到梵蒂冈检举他们,宗教裁判所就会替大明清理这些家伙。

    而杨庆现在实际上还和他们维持不错的关系,毕竟这些人也为大明带来了不少实用的东西。

    “我会让锦衣卫监督的,毕方济先生,我的确不反对你们传教,但你们必须遵守大明的法律。还有,据我所知你们的一个传教士汤若望,在李自成那里诽谤我,说我是吸血鬼,我必须得问一下,这是他个人的观点还是你们教会的?如果是个人观点那么我请你代我转告他,我要和他进行公开决斗以维护我的名誉,我允许他使用大蒜和银器。如果是你们教会的,那么我会让你们知道诋毁我声誉的后果!”

    杨庆像个真正吸血鬼一样露出森森白牙说道。

    “尊敬的侯爵阁下,这只是他个人的观点,与教会无关!”

    毕方济赶紧说道。

    “那好吧,请代我正式转告汤若望先生,限他半年內到南京,我要与他进行公开决斗,武器他随便挑,如果他不来我就要教会对此负责,他是你们的传教士,你们必须对他的行为负责。”

    杨庆说道。

    好吧,这很不要脸。

    但他现在真得很想把麻哥的汤玛法给弄死,居然还敢把他描述成吸血鬼,简直是对他人格的侮辱,怎么着也得撒旦才符合他身份。再者他已经很久没显示神迹了,正好拿汤玛法当踏脚石,在万众瞩目中再次显示一下神迹,最好搞个忠勇侯神威无敌脚踩西夷小妖的形象。再让锦衣卫散布点民间故事之类的东西,这样也就足够了,反正十字架已经被他搞成老百姓逼之唯恐不及的刑具了,再加一份脚踩传教士的戏码……

    那毕方济这些家伙再传教可就真得很难了。

    “尊敬的侯爵阁下……”

    毕方济还想说什么。

    “毕先生,作为一个被诋毁了名誉的人,我没有采取更激烈措施,仅仅以个人方式决斗来维护名誉,已经足够宽宏大度了,难道你们还想让我采取其他方式?”

    杨庆阴森森地威胁道。

    “呃?!”

    毕方济最终还是闭上嘴了。

    这个时代欧洲决斗正流行,光巴黎一座城市,从一五八八年到一六零八年,二十年就因为决斗死了八千多人,杨庆要以决斗来维护名誉,哪怕在欧洲也是值得尊敬的行为,相反不敢接受决斗的人才是被鄙视的。

    就在这时候,刑场上的孙之獬惨叫声突然弱了下来。

    杨庆立刻将目光转过去。

    行刑已经暂停,按照标准一般是割十刀暂停一下,很显然孙之獬终究太脆弱,连十刀都承受不了,正在那里低着头做奄奄一息状。

    “再给他抽一口!”

    杨庆不满意地说道。

    史德威赶紧拿着那东西上前,再给孙之獬多抽了几口。

    这东西的确好用,孙之獬的精神再次一振,就连低垂的脑袋都抬起来了,紧接着发出狼一样悲号,在十字架上挣扎着……

    “继续!”

    杨庆心满意足地说。

第二零一章 铁血锄奸团() 
有了外挂支持的孙之獬终于没有辜负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

    他撑到了第二天。

    而且一直到剐过了一千刀才终于咽气,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个经过忠勇侯亲自指导,突击培训了一下人体结构的刽子手技术高超。他完美地避开了所有主要血管,使得出血量始终维持在最低,否则这么长时间光流血也够要命了,另外旁边还有一个不时往孙之獬身上撒药粉的。

    实际上就是云南白药。

    杨庆的脑子里面就有这种东西的配方,他作为一个神医,精通几乎所有这个时代能实现的药品配方,云南白药自然也在其中,这也是明军战场救护的主要法宝。

    一边抽着外挂……

    这个外挂是什么就不用说了。

    这东西早就传入大明,但这种用途还没被开发出来,据说最早是有人将这东西混入烟草吸食,结果才导致其发扬光大,但现在的大明得益于崇祯的禁烟令,别说这个,连烟草都没人敢公开抽。

    杨庆当然也不会把它推广。

    虽然可以拿它坑八旗健儿,但后果也一样是扩散,这个魔鬼只要释放出来就很难再控制了,所以他准备搞这种东西的结晶品以后用在战场救护中。

    靠着一边抽这个一边不时在流血比较多的地方撒点云南白药,孙之獬顽强地支撑到一千零一十刀才咽气,但他剩下的死尸依旧按照标准剐足了三千六百刀,最后剩余部分让那些野狗解决了。不过斩下的脑袋和留下的骨头按照规矩也挫骨扬灰,伴随他的灰渣子被浇筑在一个跪着的他那鼠尾巴造型铜像里,然后跪在南京的文庙前做展览,这场诛奸大戏终于完美落幕。

    它的效果明显。

    北方再没人敢怂恿多尔衮剃发易服了。

    这太吓人了。

    谁知道哪天就被锦衣卫绑到南京再步孙之獬后尘?

    多尔衮肯定不会派八旗精兵贴身保护的,再说也保护不过来,既然惹不起这些神出鬼没的锦衣卫,那就别傻到当出头鸟了,再说做人还得留条后路,万一咱大清守不住北方,那子孙后代可倒霉了。

    禁锢啊!

    子孙后代永远不准做官。

    留梦炎的后代可是至今维持着贱籍,近三百年始终作为浙江士林的耻辱性标志存在,他的子孙别说考科举当官,连民籍都没资格,生生世世都是贱籍。士绅们最怕的就是这个,实际上留梦炎的后代不只是明朝,在清朝取消了贱籍以后他的后代仍旧维持科举的禁锢。据说是十全老狗下的命令,把当时一个已经考取功名的留梦炎后代功名革除,这样算留梦炎后代的禁锢事实上维持了超过五百年。

    这是对士绅最严厉的惩罚。

    基本上仅次于灭族了。

    谁敢冒这样的险?除非确信咱大清能赢,否则谁也不敢再出来当这个出头鸟。

    可以说杨庆的凶残手段,一下子刹住了北方剃发易服的歪风。

    没有汉人官员敢再提了!

    哪怕多尔衮多次暗示,或者威逼利诱,那些汉臣也没有再敢接这个茬了,但多尔衮也不敢自己玩硬的,他现在可不是原本历史上,他现在没有玩硬的资格。尤其是已经开春,运河南段已经解冻,明军的进攻能力正在逐步恢复,这种情况下他更不敢在自己内部制造混乱了,万一激怒老百姓造成民变,他拿什么抵抗前线虎视眈眈的十万明军?

    剃发易服的事就这样暂停。

    “对汉奸必须严惩!”

    杨庆说道:“这只是开始,锦衣卫特勤司接下来准备专门成立一个铁血锄奸团,以后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汉奸,无论他躲到哪里,都一样明正典刑!”

    “但总得有个标准吧?”

    黎玉田说道。

    “缺席审判!”

    杨庆说道:“大理寺缺席审判,只要是定了死罪的,那么锦衣卫铁血锄奸团就可以用任何方式执行,刺杀也好,下毒也罢,总之能抓捕回来的就尽量抓捕回来,不能抓捕回来的就地正法。而且不只是锦衣卫铁血锄奸团可以做这个,任何大明的子民都可以为国锄奸,对于为国锄奸的要进行丰厚奖励。比如说有哪个北方义民诛杀一个在死刑名单上的汉奸,并且到南京来报功,锦衣卫查实以后不但可以给他金钱奖励,甚至可以吸纳进入锦衣卫或者军政系统。”

    他这意思就是,如果北方有人刺杀了如孙之獬这样的,可以逃到他这里领功。

    这样就可以了。

    相信很多人都会动心的。

    他还要继续维持南北分lie的这种格局一段时间,毕竟多尔衮还肩负重任,但在这期间他也不希望北方彻底失控,像剃发易服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出现的,而锦衣卫铁血锄奸团就可以用暗杀来阻挡那些汉奸在不要脸的路上走太远。

    那些汉奸可是最怕死的。

    “忠勇侯真是妙计百出啊!”

    黎玉田赞叹道。

    他俩此时正在信阳城外辽东移民聚居的一处村落,面对着一排十几座堪称壮观的火炕。

    初春的料峭寒意里,一大群外地观摩学习的老农,围观着几个正在忙碌的同样老农,后者正小心地用一个堪称高科技的初级版温度表测量火炕上方泥土的温度,同时添减炉膛內的柴火。而在那些泥土中已经有一个个小小的嫩芽冒出,还有人在小心地往上面淋水,阳光中新绿的嫩芽带着水珠煞是喜人……

    地瓜炕。

    杨庆这时候又没大棚膜保温,他不拿地瓜炕如何在这个时代的淮河流域育秧?

    明朝不是没推广过地瓜。

    徐光启就干过。

    这个人的确很值得尊敬。

    他就曾经试图在北方推广地瓜。

    但问题是育秧和冬储两项技术没有解决,这个东西是无法在北方推广的,冬储的关键是地瓜窖,这个简单点家家户户扔炕洞里就行,炕洞里多放沙子,把它们埋沙子里面只要别长时间不烧火一般没事。

    实在不行还可以建专用的。

    但这个育秧那就没那么简单了。

    这东西的确不在乎北方气候,哪怕东北一样生长,但它的育秧对温度要求却是很严格的,尤其是杨庆必须把它抢在冬小麦收割前完成,然后收割完冬小麦就栽这个,那么也必须得在开春还没真正转暖前就开始育秧。

    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间。

    这东西没什么高技术含量,温度表纯属杨庆为保险起见,实际上有经验的根本不用,欧洲的温度表是最早伽利略造的,而完善成水银温度计也是差不多这时候。

    说地瓜炕只是形容词。

    实际上就是垒一个这样底下烧火加温的东西,上面铺最好的腐殖土再把挑选出来的最好地瓜排上,再覆盖松散的腐殖土,不时洒水保湿,但下大雨还得盖着防止水太多。然后底下烧火维持地温三十度多点,但绝对不能超过四十度,剩下就是它自己在里面发芽。只要撑过最初这段寒冷期等气候转暖就好办了,那时候不用烧火也一样,一个地瓜能发一堆芽,一个芽就是一株地瓜,一株地瓜又能结一堆地瓜……

    这是一个很大优势。

    实际上一个地瓜能换来几十上百倍的收益,甚至等不及吃地瓜,直接去采茎叶都能吃,吃不上饭的时候农村甚至都快把它的茎叶当主食了,反正能维持着饿不死人。

    但也不能由着它发芽,必须剪去一些保证其他的生长,到栽的时候拿剪刀剪下来插在起的垄上,浇水施肥剩下它自己生长。

    这东西只要生长起来,那基本上就跟小强一样顽强了,什么旱地薄地哪怕遍布乱石的山沟都阻挡不了它。

    它只是发芽时候脆弱。

    但这个脆弱不是它的原因,而是人们强行把它从亚热带甚至热带栽到温带的原因,真正的地瓜在自己老家哪需要面对十几度气温?人家都是自己打种子的,哪还需要育种,但在北方就只能这样,它可以在成长过程中不在乎北方气候,但在发芽时候还是必须尊重它的天性,否则它会以休眠来罢工。

    另外在它生长过程中,还必须不时给它翻秧。

    否则它那顽强生命力也会造成麻烦,因为它的秧子会自己在垄外扎根并结地瓜,最终导致营养流失垄內地瓜反而长不大,必须不时给它从一边翻到另一边,这样避免它在垄外自己扎根。

    “没想到我杨庆,居然也要靠地瓜盛世了!”

    杨庆不无忧伤地说。

    地瓜盛世就地瓜盛世吧!摊上这么一个时代,除了地瓜盛世也没别的可选择,咱大清杀了一半人,结果也一样得靠这个,如今他在不杀一半人的情况下也没别的选择。至少有了这东西,淮河以北的粮食供应就能最大限度保证了,虽然他把黄河沿岸作为战场,但像徐州,亳州,许州这条线以南还是可以保证安全。这一带的土地也不能浪费了,以后把那些山民忽悠出来,让他们在这一带种地瓜和玉米磨磨他们的野性也挺不错。

    “侯爷,南京转来赣州急报,赣州爆发民变!”

    史德威匆忙走来说道。

    “民变?这是什么情况?”

    杨庆愕然道。

    (上一章名字写错,就不改了,改章节名得找编辑,自己没法改)

第二零二章 我要搞个大事情() 
当杨庆匆忙返回南京,才知道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