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末逍遥游-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掳掠无辜的行人吃掉。

第392章 中流砥柱() 
北方那些藩镇的强大骑兵是淮南军无法相比的,理论上,更好的配备是一骑双马,这样的骑兵才能拥有远程突击的优势,胜则长驱直入,败则迅速远遁,实际上,这时候,只有契丹的精锐狼骑才能做得到。

    即便是拥有较多骑兵的河东军,在李克用时代大约只不过有七千名骑兵,而到了李存勖时代,大约有万匹战马,很明显,他们的沙陀骑兵也只不过是一人一马的。至于淮南军,那就更加不值一提了。

    因此,柴再用很希望能够得到火药武器,有了这种犀利的武器,淮南军面对来自北方的彪悍骑兵也就少了几分劣势,但是他却不知道李盛到底是什么心思。

    李盛和徐知诰谈了很久,在此期间,陈晶晶惦记李盛,给他们送了几次果盘,又送了一顿饭食,可是,每次陈晶晶进去的时候,她都发现李盛和徐知诰仍然相谈甚欢,似乎并没有要结束谈话的样子,陈晶晶甚至有些不耐烦了,禁不住在心里嘀咕起来,这个徐公子不去勾搭宋姑娘,来这里粘着李公子做什么?莫非是他有龙阳之好?一念及此,陈晶晶幽怨地撇了撇嘴,那时候,很多官员有这个癖好。

    陈晶晶出去之后,徐知诰这才尴尬地笑了笑,道:“陈小姐似乎有些不开心了,小李子,方才耗去了你这么长时间,愚兄有些过意不去,你可真是忧国忧民啊……就凭你对于火药的了解,你本身就前程无量,让你带兵打仗,确实有些难为你了,那是个危险重重的苦差事,战场上,刀枪无眼,依靠杀敌得来的战功却是时常要付出九死一生的代价,愚兄知道你很辛苦,可是现如今,各个藩镇征战不休,天下间生灵涂炭,我们淮南一隅之地,想要在南北那些如狼似虎的各个藩镇的夹缝之中生存谈何容易,我们淮南军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正是我们少年人有所建树之时,还请你多多承担一些责任才是。”

    李盛苦笑了一下,但却并没有说些什么,他知道说了也没用,这不只是徐知诰的想法,或许更是徐温那个老狐狸的想法,其实,李盛只想做个衣食无忧妻妾成群的成功人士,他对于逐鹿天下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在这个年代,有勇有谋的武将只适合带兵征战四方,不适合留在广陵城里混日子,说白了,他以后或许就是一辈子打仗的命了,对他来说,想要过上那种平平安安的生活就是一种奢望。

    徐知诰观察着李盛的表情,默然片刻,这才拍了拍李盛的肩膀,肃然说道:“小李子,我们是兄弟,也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这方面,不用我多说,你全都明白……以后,能给你帮助的人还有柴再用,他值得信赖,他这次有求于你,你可要把握好机会,不要冷落他。我以前和你一样,也是个流落街头的孤儿,机缘巧合之下,居然被我义父收留,从那以后,开始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我这些年里的艰辛,有好几次,愚兄差一点被徐知训害死……但我却不敢声张,只能忍气吞声,因为我只是义父收留的养子而已,看到你现在威风八面,愚兄也颇为欣慰,叱咤风云是多少英雄豪杰的梦想,小李子,我真的很希望你能成为一代名将,将来你若成名,愚兄愿意为你牵马坠蹬,莫要辜负青春!”

    “二公子言重了,末将其实从来没有过那种抱负,其实,末将只想在春风得意之时尽情欢笑,如果事不可为,便想远遁千里,等待下一次辉煌的机会……”

    徐知诰叹息一声,道:“淮南的读书人那么多,为何只有你对于火药的制造和使用如此了解?其实,学富五车的人很多,你举荐给王戎大人的宋齐丘便是一个人才,可是,在动手能力这方面,你比他们可要优秀太多了。”

    “这个嘛,其实说来话长,末将最为得意的学问便是这些杂学,那是不同于道德文章的学问,如果说圣贤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品,杂学就可以影响整个世界,世界总是在漫长的时空里不断地发展和进化,虽说仁德是我们一直倡导的品格,然而,在敌人强大无比的暴力面前,仁德又有什么用处?

    末将已经习惯把杂学的知识用在军队中,去影响未来的战斗,所以,末将和宋齐丘那样的读书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实,如何将杂学灵活应用起来,去尝试着改变这个世界,那才是末将的乐趣。”说到这里,李盛笑了起来,古人对于物理学和化学一无所知,他只好用杂学这个名词来代替,这样似乎更方便徐知诰理解。

    “愚兄当然希望你能够有所成就,只是,火药的威力非同小可,你自己要万分小心才是,你可是我们淮南军的中流砥柱。”徐知诰对于李盛口中的杂学一无所知,不好加以评判,只是提醒李盛不要鲁莽行事。

    直到黄昏时分,李盛和徐知诰才从中军大帐里出来,柴再用连忙凑了过去,对李盛提及了火药武器的事情,李盛早就猜到了柴再用的心思,只是虚与委蛇了一番,当时却并未给予明确的答复,这不是小事情,李盛当然需要考虑一番才好。

    王戎和柴再用走了以后,李盛便召集百胜军都头以上的武官召开了一次会议,探讨关于在某个中立地点与摩尼教的人谈判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陈汾居然自告奋勇,他愿意出面与摩尼教的人进行谈判。

    由于陈汾的个人能力有限,他并没有被李盛选拔参加这次幕府山剿匪行动。既然陈汾这么积极,李盛当然欣然应允,陈汾这个人之所以混到都头的位置,靠的就是他与陈询的关系,陈汾虽然对于行军打仗并不擅长,但却工于心计,巧舌如簧,最适合做这样的事情。

第393章 无利不起早() 
看着别人立功受赏,陈汾也难免有些眼红,他很想找个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价值。上战场打仗,陈汾没有底气,可是,在某个中立地点与摩尼教的人谈判有什么可怕的?他不需要深入虎穴,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行了,一念及此,陈汾便主动请缨。

    徐知诰心事沉沉,李盛说的事情有些古怪,目前暗中与南楚勾结的虔州怎么可能通过和平手段夺下来?徐知诰不相信,要想兵不血刃就能做到这一切,着实很难令人相信。楚王马殷可不是傻子,他绝不会袖手旁观的!但是,李盛却对此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派去一支由百胜军精锐士卒组成的商队就够了,这让徐知诰无法拒绝,实际上,升州的一些特产也确实需要在虔州打开销路,不妨试一试。

    李盛也对彭彦章说了自己的想法,不出李盛所料,彭彦章对此也是忧心忡忡。

    “彭将军,你不必为晚辈担心,你只要在这里坐镇就好,这件事,晚辈已经策划了很久,晚辈绝不是头脑发热,你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李盛信心十足。

    “小李子,幕府山一战,你能弄到这么多金银财宝,已经很难得了,弟兄们都很感谢你,你本不必继续以身犯险的……老夫也知道,你是一个骨子里就不想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要你像别的武官那样在军中混日子,恐怕你也无法忍受。”说话间,彭彦章轻叹一声,感慨万分,可惜,他们彭家就没有这么优秀的年轻人。

    李盛笑道:“秋高马肥的时候,就是晚辈远走虔州之时,晚辈一定不辱使命!”

    没过多久,徐温的老母亲周氏突然病故了,徐温办了一场丧事,出乎他意料的是,淮南的官员们对于徐母的丧礼颇为上心,做了一个高达几尺的人偶,且给这个人偶穿上了绫罗绸缎。这些人当然是想借此机会对徐温表忠心,徐温母亲的丧事被这些官员大操大办,从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徐温的地位已经逐渐稳固了。

    可是,徐温看到之后,一本正经地说道:“这些绫罗绸缎都是老百姓辛苦生产出来的,为什么要为了丧事而烧掉呢?应该撤下来给那些穿不起的人穿才好!”

    徐温这番话当然是引起了淮南朝野上下的好评,没过多久,杨隆演便任命徐温为淮南军内外马步军都军使,兼领润州观察使。这样一来,徐温在淮南军政界的实权越来越大了。

    几天之后,李盛就去拜访了宋齐丘,现在,宋齐丘已经在升州刺史府混得风生水起了,只不过,李盛没见到魏姑娘,难免有些遗憾,据宋齐丘所说,魏姑娘居然去广陵城卖艺赚钱去了,李盛不由得唏嘘不已,魏姑娘果真是个旺夫的女人。

    李盛又去农庄里拜访了荆十三娘和宋福金,现在,宋福金已经出落得越来越清丽可人了,言谈举止间却是多了几分幽怨的气质,这段时间里,陈晶晶把宋福金挤兑得不敢踏入百胜军大营一步,李盛能够感觉得到,宋福金看着自己的眼神似乎都很灼热,可是,荆十三娘始终很不识趣地守在一旁做电灯泡,既然如此,宋福金也不能说什么太直白的话,但是,李盛从她的眼神里已经读懂了她的心思。

    李盛向荆十三娘请教了一些关于行商的问题,荆十三娘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当她一听李盛说打算请她出马,荆十三娘却并不表态,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宋福金对于李盛有些怨气,更是绝口不提是否愿意与李盛一起去虔州做生意。

    荆十三娘很厉害,短短的时间里就把升州城首富的宝座坐得稳如泰山,就连升州刺史王戎都在拉拢她,李盛心中暗想,陈晶晶说过徐知诰似乎是在追求宋福金,却不知道徐知诰是看中了宋福金的人,还是看中了宋福金和荆十三娘师徒俩的雄厚实力,有了王戎和徐知诰的支持,升州当地的商人们既竞争不过她们,又不敢用别的手段招惹她们,有赵无良和赵寻欢父子的前车之鉴,谁有那个胆子?

    于是,有的商人已经投靠了荆十三娘,有的商人正在寻求与她们俩联合,还有的商人干脆去别的地方做生意了……李盛却有些不解,荆十三娘本就是行商,她如今既然已经占领了升州市场,为什么不去虔州那边大显身手?难道是因为李盛与宋福金的事情?可是,荆十三娘一直是女中豪杰,怎么会如此小肚鸡肠呢?

    其实,荆十三娘不知道李盛的真正意图,在她的眼里,那就是一桩很普通的行商生意,只不过虔州路途遥远,她对那里并不是很熟悉。

    荆十三娘并不知道李盛要带着一些百胜军的官兵去虔州做生意,带有一些政治和军事的目的。如果没有过人的胆识和头脑,肯定做不好这样的生意!荆十三娘对于李盛的胆识和头脑并不怀疑,不过,她也在盘算着,自己到了虔州之后到底能够得到什么利益?无利不起早,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本来就是要逐利的!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荆十三娘当然很了解时事,事实上,有不少人专门为她打探各种消息。荆十三娘深知虔州是个四战之地,但是,那边目前并没有战事。

    虔州刺史卢光稠堪称是一代枭雄,他一直首鼠两端,既曾经上表弘农王杨隆演以示臣服,又依然听命于朱温,正因为此,徐温一直不曾对虔州用兵,就是因为投鼠忌器,徐温可不想为朱温将来派兵干预虔州提供口实。

    虔州是许多藩镇眼中的肥肉,李盛此去虔州也是希望能够有所斩获,所以,荆十三娘实际上也想趁机插一脚,但兹事体大,她必须考虑周到,力求万无一失!

    知道李盛要去虔州干什么的只有徐知诰和王戎以及彭彦章,陈抟老祖并不知情。

第394章 女生外向() 
陈抟老祖无意间发现李盛正在积极地储备火药,李盛甚至在对现有的猛火油进行进一步的精炼,陈抟老祖顿时心中一动,他就知道这里面一定是大有文章。

    李盛也不知道陈抟老祖到底是什么想法,陈抟老祖从他的住处特意来到了百胜军的大营,询问李盛近期有什么行动计划。

    李盛不打算告诉陈抟老祖,他并不想陈抟老祖再次参与其中,因为,一旦陈抟老祖也去虔州,陈晶晶当然也会要求一起同行,李盛深知此行危险重重,他可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陈晶晶。

    可是,无论李盛走到哪里,陈抟老祖就跟到哪里。就连李盛去找彭彦章谈话,陈抟老祖也若无其事地站在一边,弄得彭彦章都有些莫名其妙,彭彦章深知陈抟老祖的武功出神入化,对他无可奈可,彭彦章只能一本正经地拍了拍李盛的肩膀,微微一笑,就什么也不说了。实际上,彭彦章也无暇顾及陈抟老祖到底想干什么,彭彦章自己还有一大堆的琐事需要处理。

    在燕子矶渡口,李盛与摩尼教的人进行了一次秘密谈判,双方能够坐在一起谈判,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陈汾功不可没,但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被摩尼教的人打得鼻青脸肿,身上更是伤痕累累,好在是保住了小命。双方唇枪舌剑地谈了几个时辰,终于达成了共识,摩尼教的人表态以后会全力对付朱温,绝不再打淮南的主意,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作为回报,李盛则释放董礼琳,双方皆大欢喜。

    陈汾的身体虽然伤势不轻,但是他的心里却很兴奋,李盛说了,回去之后要给他重赏,这样,他就可以扬眉吐气了,他也算没白挨一顿揍!

    李盛等人返回百胜军大营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看到陈汾趾高气扬的样子,姚克赡却非常郁闷,董礼琳这个女人一走,他的心里就有了一种茫然若失的感觉。为了生擒董礼琳,姚克赡出了不少力,甚至负了伤,如今,他的功劳却被陈汾这个油嘴滑舌的无耻小人给抹杀了,一气之下,姚克赡红着眼睛冲向了陈汾,一拳就把陈汾打得昏了过去。因此,伤势刚刚恢复过来的姚克赡就被李盛抽了几鞭子。

    李盛刚刚回到军帐里,正打算读一读唐代名将卫国公李靖写的著名兵书《六军镜》,陈抟老祖又来了,他的嘴角带着一丝似有似无的笑意,似乎是乐此不疲。

    李盛将《六军镜》这本书放在一旁,苦笑了一下,对陈抟老祖说:“陈庄主,有的事情,晚辈不一定必须告诉您吧?您也知道,有的事情属于军事机密,您毕竟不是我们百胜军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临时客串一下而已,您为什么非要刨根问底呢?晚辈之所以不告诉您,自然是有理由的,您老人家就不要总是缠着我了。”

    陈抟老祖扳着脸,道:“老夫是修道之人,最看不得很多人死于非命,老夫跟着你们去了一趟幕府山,就有那么多人命丧黄泉,就连老夫也亲自动手了,你们可以说山贼的死伤那是罪有应得,可是,火药一旦爆响,就有那么多人尸首异处,残肢断臂到处都是,令人惨不忍睹……老夫原以为你这次立下了大功,可以歇息一段时间了,没想到,你又在囤积火药武器和猛火油,你必定是又要开始行动了,为何不告诉老夫?敌人在你的火药武器面前毫无办法,这是你独有的优势。你确实可以没完没了地立功,因为你们的火药武器很可怕,而且你有勇有谋,现在你还有了兵权!不过,老夫认为,你应该利用你手中的权力多做些善事,而不是靠你们拥有的火药武器杀死更多的敌人,虽然你不是道家,但是,你好歹是个读过多年圣贤书的读书人,你总该仁慈些吧。”

    李盛笑了,他这才明白了陈抟老祖的心思,道:“陈庄主,常言道,慈不掌兵,晚辈如果对敌人仁慈,敌人却未必会对我仁慈,他们甚至可能会对我毫不留情,那我就是对自己残忍……作为官兵,百胜军需要钱财,因为我们都要吃饭,也要穿衣服,很多人还要养家糊口,所以我们就去幕府山剿匪了,我们哪里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我们对敌人使用火药武器,或许就可以让弟兄们少些伤亡。就算我们百胜军不去打仗,也会有别的藩镇的军队四处征伐,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或死或伤,您不妨看开些,不要困扰于这些本就无关紧要的事!”

    陈抟老祖这几天里一直很内疚,他不仅怜惜那些惨死在火药武器之下的山贼,而且对于李盛的铁石心肠很不满,这个表面上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年轻人,到了战场上,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令人胆战心惊的是,李盛这小子还在想方设法改善火药武器的威力!更让陈抟老祖伤心的是,他的宝贝女儿陈晶晶却一直在袒护着李盛,陈晶晶居然认为李盛是个杀伐果断的人,李盛考虑的只是百胜军的将士们,却从来不计较个人名利。

    一念及此,陈抟老祖禁不住摇了摇头,心中颇为失望,女生外向啊,果然如此,却不知道李盛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段,自己的女儿似乎已经看上这小子了……

    就连王戎都对李盛颇为欣赏,他认为这个年轻人有着悲天悯人的胸怀,不但想方设法补偿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而且在升州百姓最需要的时候肯带着百胜军的精锐士卒挺身而上幕府山剿匪,李盛本来是个读书人,却宁愿担任百胜军的副都指挥使,那是多么危险的职位啊!至于研制火药武器杀敌,那也是官兵的职责。

    王戎认为,李盛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圣贤书的教诲,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对于王戎说的这些话,陈抟老祖却不置可否,他认为这只不过是官官相护而已。

第395章 正中下怀() 
“陈庄主,要不,你跟我去虔州一趟吧,有你老人家在,或许我能仁慈一些。”李盛看着陈抟老祖的脸上神情变幻,不由得有些动容,他并不想让老人家伤心。

    陈抟老祖怔了一下,他很了解自家女儿的心思,一旦他答应了李盛,陈晶晶就会缠着他要求一起去,想到这里,陈抟老祖就头疼不已,所以,他不愿意去。

    天气越来越热了起来,升州的粮食很多,酿酒作坊自然也就不少,不过,那时候的酒不会超过二十度,李盛早就看到了这个商机,为了百胜军的吃饭问题,李盛发动了轰轰烈烈的酿酒行动,他打算酿出这个时代的蒸馏酒,也就是高度酒。

    其实,酿造蒸馏酒的方法并不难,只要在基座上架起一个巨大的天锅,这个天锅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下面的锅里装上酒母,上面的锅里则是用来装冷水,在基座上用旺火蒸煮酒母,含有酒精的气体就会被上面的冷水冷却,凝结成为液体,然后从管道里流出,流出来的酒就是蒸馏酒,也被称作烧酒,那天锅便是蒸馏器。

    有一种说法,烧酒起源于元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