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刀锋-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根据柏卫国的计划,他们还要找到另一条线,也就是实际交易的那条线。白朗和那个开饭店的女人,最多是李镛虢安插在境内的探子。可他的交易呢?他走私的毒品,在入境后,是谁接应的?从西南边境到沿海的这条通道是如何运转的?有哪些人参与其中?

    如果不能把这一条线彻底查清,那么,他们对这条走私通道的打击,就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他们对在境外的李镛虢无可奈何,他们没有接到授权,可以去越境打击。这样一来,不是把整条线路连根挖出来的话,被切断的环节,李镛虢他们很快就能再次重建。

    只是柏卫国低估了李镛虢的狡诈和残忍,在李镛虢接到报告,说是在金莱寨出现一支部队,而且不是惯例的巡逻队的时候,立刻就引起了李镛虢的高度重视,这个重视的根源还是出在柏卫国的身上。

    柏卫国率领的部队,虽然在来之前换了军装,穿上了守备部队的军装,却没有更换武器。而这个疏忽在被白朗报告到李镛虢这里后,李镛虢心里已经基本认定,这支部队就是冲着他来的。

    李镛虢是四川人,在中学毕业后,随着上山下乡的浪潮来到云南。但他不甘就此做个农民,和几个伙伴一起,偷偷越境来到缅甸,随后加入彭家声的队伍,当了一名战士。他们几个在彭家声手下,相对来说算是有文化的了,学东西也快,才逐渐的成了头目。

    对他来说,中**队的常规装备,他是非常清楚的。从白朗的报告,他断定这支部队使用的武器是目前还没有列装中**队的新式武器,所以,他不相信这支部队是守备部队的。毕竟在边防执行巡逻任务的守备部队是二线部队,不可能在一线陆军部队之前,优先装备新武器。

    生性多疑的李镛虢有了这个认定,当他再次接到白朗传递过来的危机解除的报告后,他的心里是充满怀疑的。在他看来,如果前不久进驻金莱寨的这支部队是冲他来的话,绝不会就这样轻易撤走。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们接到警报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以致引起了中**方的怀疑。

    李镛虢决定进行一次试探,他要看看白朗报告的这支部队,是不是真的撤离了。

    (未完待续。)

第二零七节 试探() 
再次在398界碑附近埋伏了两天之后,在接近傍晚的时候,靠近谢信然带队埋伏的一号位置这里,终于有了动静。一个由二十多人加上六匹驮马组成的驮队出现在谢信然他们的视线里。

    “放他们过去,注意隐蔽。金乌,你带人前往七号区域,接替监视,我去九号区域。”

    接到谢信然的报告,柏卫国一面做着部署调整,一面心里暗自兴奋。自己的计策成功了,白朗绝对是境外走私分子布置的眼线。这次,我看你们往那逃。

    不过,柏卫国的兴奋并没有维持太久。在这支驮队入境大约三四公里之后,驮队突然停了下来。他们停下来的位置,是在高炀接手监视的七号区域。

    “不好,他们往回跑了。”

    耳机里传来高炀的低呼。

    往回跑了?难道埋伏监视的人被发现了?柏卫国疑惑的想,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若说对手是sas红队那样的对手的话,也许会被发现,可这些人,不过是些民兵而已,他们绝对没有接受过相关的训练。突击中队的潜伏伪装,可是伪装潜伏的专家“老鬼”聂风海一手教出来的,怎么可能被发现?

    就在柏卫国还在疑惑,没有下决断该怎么办的时候,不远处响起了“哒哒哒”的枪声,从枪声上,柏卫国一听就知道是自己一方使用的小口径cq自动步枪的枪声。

    “坏了!”

    这是柏卫国潜意识里的反应,这下彻底的惊动了敌人。

    “行动,不要放跑一个。”

    既然已经暴露,那就先把这伙人彻底解决掉,柏卫国果断作出了决定。

    几分钟内,战斗就结束了。因为被包围的驮队并没有跑,在听到枪声后,立刻停下了脚步,举手投降。敌人的这个举动让柏卫国感到非常意外。

    武装贩毒,竟然毫不抵抗就这样投降了?当柏卫国赶到现场,他立刻就意识到,上当了。

    这个投降的驮队,根本就没运毒。所有的驮马背上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只是在箩筐口盖了件衣服而已。而武装更是无从说起,因为这二十多人没有携带任何的枪支弹药。当然,要说是武装了的也可以,他们带着不少砍刀。

    怪不得他们这么爽快的投降了,按照眼下的情形,抓住的这些人,他们根本就无法处理。最多给他们安一个非法偷越国境的罪名,可他们都是外国人,非法偷越国境,处罚也只能是把他们遣返驱逐而已。至于他们的武器,行走丛林带把砍刀防身自卫不是很正常的吗?并不能因此定他们的罪。

    如果到这时候,柏卫国还反应不过来这是境外走私集团的一次试探的话,那真的可以找块豆腐去门背后撞死得了。此刻,柏卫国能够确认的是,这个驮队刚才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埋伏。而是他们觉得入境这么个距离上,如果有埋伏,一定已经被发现了,故意做出一副要逃跑的样子,来引诱埋伏现身。

    想清楚了这一点,柏卫国心里有些恼火。这个恼火,既有上当受骗的懊恼,也有部下擅自开枪的责怪。他并没有下达任何命令的情况下,部下的擅自开枪,导致他放长线钓大鱼的计划彻底的泡汤了。

    手上这批俘虏,不管他放不放,境外的敌人都知道了在境内有埋伏在等着他们。放,这些人回去会报告,不放,该回去的人没回去,事情也是明摆着。

    “扣下他们的马匹,放他们回去。”

    柏卫国很是无奈的下达了命令。

    “队长,是我的错,看到他们要跑,心里一急就开枪了。”

    擅自下令开枪的谢信然走到柏卫国身边,向柏卫国承认错误。眼下的情形,他也明白了这是敌人的一次试探。

    “算了,下次注意,没有我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动。”

    柏卫国知道,此刻再责怪谢信然也于事无补了,就算上报给谢信然带来个处分,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安慰一下。

    同时,柏卫国也在心里安慰自己,虽然行动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至少找出了敌人安插在境内的两个暗探帮凶,也算是个收获。只要盯紧这两个人,接下去应该还有机会。

    可一天后,刘参谋又传递过来一个坏消息。在发现那个酒店女老板是境外安插的暗探之后,他们对这个女老板的电话进行了监听。从监听到的信息,境外告诉女老板,她的丈夫病了,要她回去一段时间,照顾生病的丈夫。

    刘参谋他们分析,这肯定是境外担心这个女老板暴露,给她创造个借口,让她回缅甸去避风头呢。这个关键人物一走,刚刚查到的线索就又断了。要命的是,他们现在并没有合适的借口,扣押住这个女老板不让她走。刘参谋询问柏卫国有没有什么建议,要不要强行扣押住这个人。

    “让她走吧,放她走,这条线或许我们还有机会继续抓住,一旦扣押她,这条线就真的彻底断了。我觉得,这应该是敌人的再一次的试探。”

    上过一次当后的柏卫国,现在已经充分领教了李镛虢的狡猾。他考虑了一会之后,才给出了他的意见。在柏卫国看来,现在李镛虢肯定不能确定他安插在境内的白朗他们是否已经暴露。他通知能和他们直接联系上的女老板走人,却留下了白朗,这绝对是又一次的试探。

    如果女老板走不掉,那么就意味着白朗他们这条线都暴露了。而只要这个女老板能走掉的话,就算白朗暴露,没了女老板这个情报传递的关键人物,国内同样不能拿白朗怎么样。

    柏卫国的猜测没有错,这还真的是李镛虢特别安排的又一次的试探。他现在已经百分百的确认,国内派出了一支部队专门来对付他。那么,给他送了警报解除报告的白朗有没有暴露就是他格外关注的问题。他甚至都有些担心,会不会是白朗已经被策反,不然的话,明明境内对他设下了圈套,白朗怎么会送来警报解除的情报呢?

    (未完待续。)

第二零八节 抓捕白朗() 
可以说,李镛虢接二连三的试探之举,让柏卫国既窝火又不忿。同时也勾起了柏卫国心里已经消散很久了的一份执念。当初,柏卫国被高远刚刚挖到侦察大队时,由于感到被轻视,勾起了柏卫国心里的执念,以致到后来,他成了整个侦察大队的骄傲。现在,一份类似的执念再次被勾起,他现在不仅想要把李镛虢的贩毒通道铲除,甚至想连李镛虢团伙也连根拔起。

    俗话说,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此刻的柏卫国就是想好好斗斗李镛虢这只狡猾的狐狸。

    现在柏卫国率领的部队在进行了那次失败的伏击后,已经撤回到了县城附近。接到刘参谋的通报,柏卫国换上他让刘参谋帮他搞来的便服匆匆赶往县城。

    在前一次跟踪白朗之后,深感没有便服的不便后,柏卫国让刘参谋帮他搞了几套便服,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天,天刚亮。监控那名饭店女老板的人就向他们负责这一案件的刘参谋报告,监控对象已经上了前往边境关卡的汽车,整个过程中,并未与其它人有语言上的交流。

    “昨晚接到的电话,一大早就走人了?不应该啊,按理说,她怎么也该和白朗通个气吧?就这么走了?”

    柏卫国听了这个报告,感觉有些疑惑。在那一瞬间,他甚至都有点怀疑,他们是不是搞错了。

    “那接下来怎么办?等?”

    刘参谋也对这个消息感到有些突然。按照昨晚柏卫国来了以后,他们商量的计划,今天目标应该还要和白朗有一次接头,如果他们今天继续接头的话,之前的怀疑就能百分百的确认。

    “继续监控白朗,如果发现任何异常,立即拘捕白朗。”

    一番思索后,柏卫国再次找到了突破口。如果说之前他们不碰白朗,是顾忌这样做会打草惊蛇的话,那个负责与白朗接头的饭店女老板的突然撤离,就让白朗断了线。

    也就是说,李镛虢在试探他们的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了一个秘密拘捕白朗的机会。此刻他们拘捕白朗,消息绝对不会传到李镛虢那里去,除非,他们还有另一条联络渠道。这样做,虽然也有点冒险,但柏卫国认为,这个险值得冒。

    “好,我这就布置下去。”

    现在的刘参谋对柏卫国非常的信服,看看人家才来这里多久,就挖出了一条他们一直想找却没找到的敌人安插在境内的暗探,而且还不是一个。对这样的人不信服那要信服谁?

    “我也一起去。嗯,他们上次接头时间大约是在什么时候?”

    柏卫国决定亲自去近距离观察白朗。

    “是在临近中午的时候,一般来说,饭店买菜备菜都会比较早,不会等到临近中午快到上客时间才去买菜。也就是因为这个,我们才会重点调查他们。”

    刘参谋回答道。

    柏卫国点了点头,起身和他一起走了出去。

    换了便装,柏卫国不再担心引人注目。由于他会京语也就是猴子国语言,对当地方言倒也能基本上听懂。毕竟京语也是东南亚语系之一,与云南方言虽有不同,但相似的地方很多。

    到了临近中午的时候,白朗摆的摊上,只剩下两只野兔还没卖掉。柏卫国通过观察,明显看出了白朗此刻心里的焦躁。他有意走到白朗边上一个卖山货的小摊,假意和小摊老板讨价还价。

    很快,柏卫国就确认,白朗在等人,而且已经过了约定时间。每个向白朗问价的人,得到的回答,价格都高出市场价很多,显然,这两只兔子白朗不想卖。要接头的人还没来,仅剩的两只兔子卖掉,他还怎么在市场里待下去?

    柏卫国抬起头,对不远处站着的刘参谋伸出手,张开握紧。示意他们执行抓捕。很快,李参谋带着两名市场管理人员过来,借口有人投诉,要求白朗去市场管理办公室一趟。

    看着白朗一脸懵懂的被带走,柏卫国心里不由的笑了笑。这些家伙,还真会找借口。等在市场管理办公室的,自然会是是什么投诉的顾客,而是边防派出所的军人。柏卫国对此很满意,因为这次抓捕,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审讯很不顺利,白朗痛快的承认了他是李镛虢派回来的,但他坚称自己不是什么密探特务,而是缅共成员。他回国的目的,仅仅只是为缅共筹集经费。

    对于贩毒的指控,白朗也予以了否认,他认为所谓的贩毒,不过是借用了国内的通道而已,所有的毒品一部分运往资本主义的香港,一部分从香港转口运往了资本主义的美国。而这些毒品不是销往国内,就不会对国人产生危害。同时,他认为,边防派出所对他的抓捕,是对社会主义的背叛,最让人抓狂的是,白朗口口声声说他要学习江姐,不做叛徒。

    这个结果大大出乎柏卫国的意料,也让他有点哭笑不得。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一个境外的毒枭,竟然和缅共扯上了关系,一个毒枭安插到境内的暗探,竟然高呼着要学习江姐。

    柏卫国当然不知道,从六十年代开始,盘踞在果敢的彭家声武装确实是缅共领导下的武装,而正是因为如此,当时许多国内到达缅甸的年轻人加入了彭家声武装集团,李镛虢和白朗都是这批人其中的一份子。

    同时,柏卫国也不知道,在七十年代末期,由于缅甸境内的**浪潮,缅共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彭家声武装从那时候起,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缅共。只是这种层面的情报和信息,肯定不是现在这个层面的柏卫国所能接触到的。

    拿着白朗的口供记录,柏卫国和刘参谋面面相觑,这是有误会?还是情报错误?还是白朗在说谎?又或者是白朗本身也是被蒙蔽的?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两人经过商量,决定各自把情况分别向各自的上级报告。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掌控的范围,他们此刻也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未完待续。)

第二零九节 越境() 
接到柏卫国的报告,仅仅隔了一天,上级就派来了专人来协助他们处理案件。让柏卫国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来人到了以后,仅仅单独与白朗谈了两个小时,白朗就痛痛快快的把他所知的一切都交代了出来。柏卫国和刘参谋都没参加审讯工作,他们清楚,这里一定涉及了一些他们所不知道的秘密。

    白朗被释放了,对此,柏卫国虽然有些不解,但作为军人,保密条令里不该问的不问,他自然不会去打听为什么,他需要做的仅仅是服从命令。

    在柏卫国看来,他们这次的任务大约是该结束了。李镛虢既然涉及到了缅共,我们即便不援助他们,似乎也应该放他们一码。况且,上级派来的人,在放了白朗后,也没对他们做什么解释。

    就在柏卫国准备着撤回的时候,新的命令下达了。谢信然带领的小队撤回,不过,他带的小队却要留下等待新命令。一天后,柏卫国接到了命令,命令又一次让他意外。他接到的命令不是撤回,而是要带着他的小队,出境去对李镛虢的老窝进行武装侦查,如有机会,他得到授权,可以干掉李镛虢。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得到上级派来处理这件事的人的解释。李镛虢在追随彭家声时,确实隶属缅共。但现在的李镛虢已经自立,手下有一个近三百人的武装团伙,他现在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毒枭。

    虽然李镛虢眼下贩毒只是过境,但那是因为眼下国内吸毒的人很少,他在境内没有销路。然而随着沿海的开放,吸毒有死灰复燃的趋势。上级有理由相信,一旦李镛虢感觉在境内有销售渠道的话,他的贩毒行为就不仅仅是过境了。所以,有必要将他的这个贩毒组织连根拔掉。

    九个人去对付一个近三百人的武装贩毒团伙?柏卫国看着手上的命令有些无语。既然要执行这样的任务,干嘛把谢信然小队撤回去?但随后,他就释然了,他的小队虽然只有九个人,但他和高炀都有南疆丛林作战的经验,两个人指导照顾七个人也许还行,要照顾二十几个人,显然有些困难。

    李镛虢的老巢设在怒江下游的萨尔温江的邦隆附近的山区,这里与果敢交界,属于缅甸掸邦北佤的区域。缅甸政府虽然在这个区域的城镇有驻军,但对交通不便的山区却没什么控制力。这也是彭家声能够带着他的武装与缅甸政府硬撼的原因。而李镛虢在脱离彭家声自立后,面对果敢地区的地头蛇杨家和罗家的势力的压迫,选择了在果敢外围的北佤建立据点。

    柏卫国带着他的小队,在补充了弹药给养之后,拿掉了身上所有能识别他们的身份的东西,领章、帽徽、军衔,甚至连写有中文的纸片都没带一张。作为军人越境,稍有不慎就会惹出天大的麻烦。

    从柏卫国越境的地方,到李镛虢的老窝,直线距离仅仅不到十五公里。可还是在四天之后,柏卫国率领的小队,才终于接近了李镛虢的老窝。

    作为一个毒枭,李镛虢非常的小心和谨慎。柏卫国在靠近上级提供的李镛虢落脚的寨子附近时,就感受到了。或许是常年与缅甸政府军对抗,李镛虢的警戒线设得很长,这给柏卫国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在没能确认是否有机会端掉李镛虢的老窝之前,对李镛虢在老窝外围设立的哨所和巡逻队,他只能避开。好在他和高炀,对南疆的丛林格外熟悉,他才用白天侦察和隐蔽,夜间摸黑行动的方式,才最终顺利的摸到了李镛虢的寨子附近。

    李镛虢落脚的寨子,坐落在一个凸出的断崖之上。这个断崖湮没在丛林里,不仔细观察,很不容易发现。从山下通往断崖之上,只有一条路,从理论上,这是一个死地。虽说这样的地形,非常利于防守,但一旦外围被封锁,控制了上下崖的这条唯一通路,那么崖山的人就会被困死,柏卫国很有些奇怪李镛虢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做他的巢穴。

    由于上崖的路只有一条,柏卫国按下了心里冲上去的冲动,选择了一个便于观察的位置,指挥小队的其它几个人一起潜伏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