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肖玉彬提出反对意见。
这场演习中,演习各方都没有使用激光模拟系统,他们的枪里装的都是空包弹。这样一来,肖玉彬和雷帅的狙击和掩护,纯粹就成了摆设。
“别废话,虽然这是演习,可还是要按照实战要求来。真的作战的话,没你们控制整个战场,我们这些人没准都无法活着回来。”
对于肖玉彬的反对,柏卫国直接就否决了。他心里暗骂了肖玉彬一声“猪脑子。”,他们在对讲机里的通话都是受到监听的,肖玉彬不是不知道,竟然还说出这种话。
清理炮兵团外围岗哨和暗哨的行动,出乎意料的顺利。随着柏卫国下达“行动。”的命令,几分钟内,外围的明暗岗哨就被清理掉了。
“兄弟你挂了,这是演习自觉点啊。”
从埋伏点扑上去,一手捂住嘴,另一个人用他们画脸的油彩笔在对方脖子上或者心口一划,然后就是跟随的这句警告。不管是柏卫国、高炀、张庆明,三个小组几乎都是这句话,连字数都没什么不同。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自然是这些哨兵们的大意。
有了特勤大队的搅局,红蓝双方的军官们,特别是中高层军官都对特勤大队很重视,可士兵们不重视。他们平时在驻地站岗放哨已经养成了习惯,那就是站岗不过是个形式,和平年代的兵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
进入演习区域后,他们站岗时就更放松了。或许有人说我瞎说,这毕竟是在参加演习,演习的紧张气氛下,这些哨兵怎么可能放松?
看实际情况还真就是这样。平时在营区驻地,可能还有附近的老百姓什么靠近。可在演习区域,这里现在可是军事禁区,周围除开友邻部队,根本就连老百姓的影子都看不到,在心理上不放松才怪。
“对不起兄弟,他俩没事,一会就会醒过来。”
倒是清理巡逻队的柏卫国不得已下了点狠手,四人巡逻队里,被他辣手干晕了两个。看着对他怒目而视的战士,他略带歉意的说道。
听到柏卫国这么说,被在脖子上划了道黑色油彩的士兵在被放开后,检查了被打晕的两名同伴确实呼吸平稳后,脸色才放松下来。
清理干净外围,炮兵团的宿营地就如一个不设防的娘们,任由柏卫国他们轻薄了。累了一天的炮兵团的官兵们,此刻都在睡梦中呢,柏卫国他们如入无人之境。
两个事先确定的疑似目标里,目标b确实是炮兵团的团部,自炮兵团团长以下直到参谋,几乎所有人的脖子上,都被画了一道或黑或绿的油彩。而高炀去的目标a,是炮兵团的后勤,几个仓库主任副主任和协理员们,也都在睡梦里得到了类似的待遇。
“好了,其它的就不要去动了,大伙动作快点,除开我这辆车,把所有车辆的点火线都拔掉带走。”
柏卫国看着行动顺利,又补充了一个阴损的新命令。
等小队的七个人大摇大摆的开着一辆车撤出来时,卡车里装满了点火线。炮兵团的车和炮他们虽然没动,但除开他们开走的这辆,其它所有车都趴窝了。就算他们设置了接替指挥权的人选,但想要离开这里,怕也不容易了。那么多车的点火线,就算驻地仓库有备品,要再送来装好,没有一天也不可能做到。
(未完待续。)
第一九二节 年度演习(四)()
拆掉所有炮兵团车辆点火线这一招,的确有些损。蓝军指挥部在接到这个情况报告后,是真的有点傻眼。汽车的点火线是连接汽车分电器到发动机火花塞的那根导线,一般情况下,这根线是不会损坏的。它不象火花塞之类的属于消耗品,所以在军需备品仓库里,也没备几根点火线。
在这个时代,汽车的保有量是非常小的,除开部队,地方上的车辆很少,要调集那么多点火线实在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除非直接找到厂家。可这些汽车大多都是长春一汽生产的解放卡车,想从厂家调集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行的。现在,几百台车的点火线全都没了,整个炮兵团算是陷在那里,再也无法动弹。
炮兵团团部被端,还可以按照接替序列,由几个炮营的营长们递补接过指挥权。可汽车动不了,总不能把这些大炮和炮弹用人力推着移动啊。
无奈之下,蓝军指挥部只能命令炮兵团用人力就地展开,然后调整步兵的防线向后收缩,移到炮兵能够支援到的范围重新设立防线。这下,整个演习都有点乱套了。
“这个小家伙,有意思啊,竟然搞了这么一出。要是实战,这个炮团基本上就废了。有意思。”
演习导演部里,前来观摩的总部首长们看着汇总上来的情况,笑着对演习总指挥蒙俊明说着。对此,蒙俊明也只有苦笑不已了。柏卫国这么一折腾,轻点说,可以说成是后勤保障不力,可后勤上显然不可能把这种耐用品也都做战备储备吧,这不仅是花钱的问题,还涉及到备品仓库的规模问题。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柏卫国突击中队的各个小队四处出击,扰乱红蓝双方的补给线,袭击双方的侦察连,聂风海的小队,甚至还潜入红方坦克营驻地,在他们伙房晚上发的面里下了泻药,以致第二天早上吃了加料馒头的坦克营,直接非战斗减员超过一半。导致的结果就是他们被红方人员破口大骂之外,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啃起了压缩干粮,直接导致红方的后勤压力剧增。
当演习进行到第四天的时候,柏卫国终于感受到了压力。现在,不管红方还是蓝方,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双方的攻防行动,很有默契的开始联手剿杀柏卫国下属的各个小队。
演习开始后,保持了三天零伤亡的各个小队陆续开始有了伤亡。最惨的小队是江春山带的小队,竟然掉进了一个红方设计的圈套里,被“击毙”四人,活捉六人,这个小队损失过半。设计这个“陷阱”的就是柏卫国的发小徐晓军。
柏卫国不知道的是,这次红方参加演习的摩步团就是他的老部队e95团,而红方的指挥官正是他的老团长张国亮。从南疆撤回来不久,张国亮就凭借着在南疆期间的优异表现,升任师长,在这次年度演习中,担任了红方指挥官。徐晓军现在也已经是七连连长,作为全师的标兵连,他也带着七连参加了这次演习。
和柏卫国一起进的步校,一起上的南疆前线。但在步校毕业四年后,徐晓军和柏卫国之间,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柏卫国已经是正营职的少校,徐晓军还只是个上尉连长。虽然徐晓军担任的是七连这个标兵连的连长,一旦升职,象老连长林保田那样直接跃升营长的可能性非常大,但眼下,他们的差距却是明摆着的。
对于这个差距,徐晓军的心里很复杂,他是既服气又不服气。说起来,他们两个当初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只是从两人竞争突击队队长时,自己因为是家中独子而败给了柏卫国,使柏卫国成为了第一突击队的队长。而柏卫国正是凭借这一战,获得了“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并被侦察大队看中挖走。从这点上来说,徐晓军是不服气的。
但柏卫国到了侦察大队后,特别是他最终成名的两件事,率领小分队渗透敌后,端掉敌人特工团团部,和孤身血洗清水公安屯为高远报仇。徐晓军自肘换成他的话,未必能做到,特别是孤身血洗清水公安屯这件事。在这点上,他是服气的。
原本,在徐晓军心里,他和柏卫国已经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柏卫国走的路是条专业狭窄的路,特种作战毕竟不是军队两军对阵,堂堂正正的作战,从特勤大队隶属于西北军区就能看出来。整个军区也就这么一个团级建制的部队,柏卫国升到大队长之后,怕就是升无可升了。
到那时,柏卫国再想回到普通部队,他就丧失了优势,因为那时候,他对正规部队的作战训练这些已经脱节了。特种作战和部队的正面作战,完全是两个体系。
而徐晓军走的路,则是几乎所有陆军将领都走过的路,按部就班就稳步从部队基层一级级升上去。别的不说,就算是军区里,团级以上的职位,他的选择就比柏卫国会多出不少来。所以,在徐晓军看来,他现在升职慢一点,最终却未必会不如柏卫国。
但这次演习,让他们两个再次碰到了一起。和柏卫国不知道他也参加了演习不同,包括老团长张国亮,他们可都知道,特勤大队带队参加演习的就是柏卫国。
一连三天,红方在吃了特勤大队不少亏之后,惹得红方指挥官张国亮在内的整个红方都对柏卫国带的这支部队有点咬牙切齿。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徐晓军。
本已经熄了和柏卫国再一比高下的徐晓军,终于在心里再次燃烧起了一股火焰。他决心在这次演习中,击败柏卫国,至少也要让柏卫国吃几个大苦头。
在徐晓军的策划下,他向张国亮提交了一份计划,那就是他带着七连,伪装成红方的师级指挥所,在表面上故意露出些防卫松懈的假象,诱使柏卫国的小队来袭击他们。
果然,江春山带的小队上当了。在他们摸进来准备端掉这个指挥所时,遭到了徐晓军的包围,栽了个不小的跟头。
(未完待续。)
第一九三节 年度演习(五)()
江春山的小队中了圈套,柏卫国在得知后,并没有怪他。从其它小队汇总到一起的情况看,演习的红蓝双方现在都把矛头指向了他们,反而把双方的对抗撇在了一边。看来是自己的这些小队都太活跃了啊!柏卫国暗自思量着。
“通知所有小队,暂时停止行动,只要严密监视他们就行。”
柏卫国下达了新命令。之所以下这道命令,是柏卫国觉得,再这样搞下去,这场演习要变味了。
作为自由人一方,对他们的演习考核是单独考核的。从演习角度来说,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给红蓝双方增加演习难度,而不是要他们去和红蓝双方集体对抗的。可现在由于他们太活跃,搞的演习有变成他们和红蓝双方对抗的趋势,这显然是不对的。他估计,如果他再不停手的话,没准演习导演部都要忍不住开口叫停了。
柏卫国猜的一点都没错。演习导演部的演习总指挥蒙俊明看着汇总上来的资料,脸色异常难看。在听到负责记录特勤大队行动的裁判军官传来的柏卫国下达了他的各个小队暂停行动的命令,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一点。
“这柏卫国还算有大局感,没只顾着自己出风头。”这是蒙俊明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对于红蓝双方现在这种反应,蒙俊明不能说他们做的不对。
部队在行动中受到骚扰,在加强防范执行既定计划的同时,主动出击去解决敌人对他们的骚扰,这个做法一点也没错,也属于正确的选择。
但从他组织的演习的角度上来说,这就出了问题。毕竟演习主线是红蓝双方的对抗,并不是红蓝双方联手去和特勤大队的对抗。要是演习从红蓝双方的对抗演变成红蓝双方和特勤大队的对抗的话,那就是他的失败。因为他没把特勤大队的各项行动的度掌握好。
从这场演习前三天的过程来说,是成功的。特勤大队分别扮演红蓝方迟滞对方的行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是今天红蓝双方的行动有点变味了,再这样演习下去,特勤大队的行动就成了喧宾夺主了。总算还好,柏卫国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小家伙停手了?我还想看看他今天能搞出点什么花样呢。”
前来观摩的总部首长,显然在这几天的演习中,被柏卫国的各个小队的表现吸引了注意力。按照以往演习的惯例,演习的第一天是红蓝双方部队的开进,演习的第二天,是双方部队的展开。正常情况下,到演习的第三天,已经是双方攻防科目的考核了。
可这一场演习,今天已经第四天了,红蓝双方的部队竟然还相互没有任何接触。这说明,柏卫国率领的这几个小队,人数虽然少,却迟滞了红蓝双方部队至少两天的行动。这如果是在真实的战场上,绝对是了不得的战绩。试想一下,他们这种小部队,能迟滞敌人两天的话,会为我方带来充裕的时间,进行各种战斗布置,这在战场上简直就是获取胜利的极为关键的因素了。
所以,在他们眼里,对柏卫国这支部队的兴趣明显大过了对这场演习其它考核科目的兴趣。传统的红蓝双方的对抗,考核的科目他们已经看得太多了,闭着眼睛也知道红蓝双方的对抗,接下去会是怎么个过程。
但随着柏卫国命令的下达,特勤大队这边,江春山心里是极为不好受。在突击中队的各个小队在预定的汇合点会合之后,他找到柏卫国,提出了他的异议。
“卫国,我觉得我们不能停。起码要把我这被俘的六个人救出来吧?”
对于自己小队“四死”六被俘的结果,江春山觉得很不甘心。
“救也不能现在救啊。你不觉得那就是个圈套吗?我猜他们现在,没准正严阵以待的等着我们去解救那六个人呢。”
柏卫国耐心的解释道。换个别人的话,他是不会解释的,但江春山是他平级的搭档,他必须做出解释。
“一发现被伏击,我就明白是个圈套了。可即便是圈套,我们也不能抛弃战友吧,还是得想办法把他们救出来才好。”
江春山当然明白柏卫国说的没错,现在去救人,风险会很大,可他是真的不甘心。本来,在八个带队的小队长里,他的个人军事能力就是最差的。不过,他觉得他在头脑上足够弥补他个人军事能力的不足。可这次演习,八个小分队里,就他的小队落入了对手的圈套,导致损失惨重,这让他很受打击。
“你留了人在那边监视吧?不着急,我们先想办法弄清楚那支部队是支什么部队,然后耐心等机会。毕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抗蓝军而不是我们,总会抓到他们的漏洞的。”
柏卫国安慰着江春山,他明白此刻江春山的心情。
“老江,你还是冲动了点。其实,不管怎么说,你认为那是他们的师指挥所时,就不该你们一个小队独自动手。就算不是个圈套,以一个师级指挥所的防卫力量来说,你觉得一个小队有把握端掉吗?”
一旁的聂风海插话了。毫无疑问,聂风海认为江春山的行动过于鲁莽了。好在他和江春山、柏卫国在一起有过侦察大队同事的关系,说话倒也不必遮遮掩掩。在聂风海看来,若是两个小队联手行动的话,就算是个圈套,他们想要全身而退还是可能性很大的,至少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大的损失。
“我承认我确实轻敌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江春山对于聂风海的指责虚心接受。他们这是在私下商讨,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异常熟悉,并不存在丢面子的问题。
“好了,老鬼你也不要埋怨了,这个场子我们会去找回来的,先弄明白他们是那支部队吧。”
柏卫国开口结束了这个话题。
但到了晚上,当柏卫国听说让江春山掉入圈套的部队是他的老部队七连时,不由得感到有些纠结。
(未完待续。)
第一九四节 年度演习(六)()
知道了要对付的目标是自己的老部队七连,柏卫国心里的那份纠结就不用提了。虽然他离开七连已经三年多了,当时他在七连时的那些干部战士也大多物是人非,可他知道,至少徐晓军还在七连担任连长。徐晓军不仅是他军校同学、战友,一起上过战场,更是他从小玩到大的发小。
再看看郁闷的江春山和愤愤不平的聂风海,柏卫国终于明白进退两难的滋味到底是什么了。没错,在柏卫国得知目标是徐晓军带的七连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放弃报复。毕竟这只是一场演习,并不是真正的你死我活的战场,被俘几个就被俘几个好了,他觉得他无法向老部队向发小徐晓军动手。
只是他抬头看到江春山和聂风海,他俩同样是曾经和自己一起在战场的血与火里锤炼出来的兄弟。不能伤了徐晓军,难道就能伤了江春山和聂风海吗?同样不能!
只是柏卫国不知道,他不想对七连采取行动,但徐晓军却憋着劲要给柏卫国一个好看。这无关乎友谊,而是因为在徐晓军心底里,从来没觉得自己在军事能力上比柏卫国差,他不如柏卫国的地方,只是没有柏卫国心狠手辣。
抓住了特勤大队的十名战士,他倒是没有为难那四名被判定“阵亡”的人,对俘获的六人,徐晓军却没放过,不但把他们六个关了起来,还都给绑上了。
手里拿着缴获来的对讲机,徐晓军随手转换着频率,希望能收到点什么信号。在这些对讲机刚缴获的时候,还能收到不少讯息,他也依靠收到的讯息布置抓捕。抓到的六个人里,有两个就是依据对讲机泄露的信息抓到的。
不过,随后,对讲机里就再也没有传出过任何信息。他猜想应该是特勤大队的人知道了他手上有了缴获的对讲机,所以转换了频率。只是他一已经反复搜索了几遍了,也没搜索到任何信号。
“问出什么了吗?”
看到他手下的一排长进到帐篷里,徐晓军问道。一排长刚才去讯问几个被俘战士去了。
“没用,他们什么也不肯说,我又不能太过分,毕竟他们也是我们的战友。”
一排长摇了摇头回答道。
徐晓军现在关心的是柏卫国他们行动编组,行动方式,以及接下来还有什么计划,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从来发起袭击的队伍来看,特勤大队的作战编组显然不是常规的班排编组。从交手情况看,前来发起进攻行动的人,大约有二十个,他费尽心机,也不过是留下了对方大约一半的人手而已。
“一句话都没说?”
徐晓军有点不相信的反问。
“这倒不是,不过,他们说的话不太好听。”
说起这个,一排长的情绪有些激动,显然他是被气到了。
“哦,说什么了?骂人?没关系,说给我听听。”
徐晓军看到一排长生气的样子,很是好奇。
“他们说,这也就是演习不能下死手,不然我们不仅抓不到他们,我们的指挥部也早被他们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