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强刀锋-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我不帮你,戴上面具,确实没人能认出你。可你知道吗?在行动结束后,所有参战人员,都得在他们进攻时所处的位置上接受审核,包括他们开了几枪,子弹打到了那里,击毙了谁,击伤了谁。这些都要在事后写入报告的。你觉得你参加行动后,这份报告该怎么写?审核人员可不光是我们sas的人,还有警方的人,他们会帮你隐瞒吗?

    当然,有一个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让你们的高层和我们的高层协商,让我们的高层特别批准给予你行动的授权。不过,即便你有办法做到,这次行动你也赶不上了。不过,我知道,下个月,我们会去非洲执行一项任务。那个任务我可以让你悄悄的参加。”

    杜克能够理解柏卫国现在的想法,一名军人,身处战场之上,却只能在一边旁观,这个滋味的确是很难受。可就如他话中说的,这样的在国内的行动,在事后的上报的报告里,会对每一个参与行动的人的各项行为做详细的纪录。每个人的进攻路线,几点几分开了几枪等等,纪录得非常祥尽,以备以后的审查。柏卫国没有获得行动授权而参加了行动,这是不可能隐瞒的。

    当然,如果是在国外的行动的话,只要允许柏卫国去,那么,私自行动也就行动了,因为这份报告是他们自己写,只要小队成员不泄露出来,没人会追究的。但最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柏卫国要想办法得到行动授权。

    (未完待续。)

第一四五节 银行劫案(四)() 
“是杰弗瑞·休利特先生吗?我是谈判专家瑞恩,我们是不是可以谈一谈?”

    杰弗瑞·休利特期盼中的电话铃声终于响起,可他拿起听筒听到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惊呆了。他快速的抬头看了眼窗户,窗户上厚重的窗帘都拉得严严实实的。

    “你们怎么知道是我?是谁告诉你们的?”

    杰弗瑞·休利特知道,否认是没有用的,但警方在案发几个小时后,就能确认是他搞了这次劫持,还是让他不由自主的感到了惊恐。

    “呃,我们不仅知道你,还知道梅森·图尔斯,。。。。。。,你们一共五个人对吗?我想,我们如何知道并不重要,如何解决眼下的事态才是最重要的。”

    电话那头,谈判专家瑞恩依旧不紧不慢的说道。

    瑞恩的这句话,让杰弗瑞·休利特感到一股彻骨的冰凉瞬间席卷了他的全身。警方不仅知道了他,还知道了他临时纠结起来的团伙的全部成员。他终于知道警方为什么迟迟不联系他,拖到现在才开始和他谈判了。该怎么办?

    “既然知道我是谁,那好,我的要求也不高,我不想杀人,我只想拿回我应得的,给我一份司法部长或者**官签署的****书,我们五个人的,恢复我的退休金。明天早上八点前,我要看到。不然,我就开始杀人!”

    杰弗瑞·休利特很快就想明白了,警察是怎么查到他的。都是那个白痴梅森·图尔斯,他胁迫警察进银行时,被拍到了图像,让警察顺藤摸瓜的查到了自己。既然警察知道了自己,即使能逃过今天,也已经成为一名通缉犯。除非逃出英国,可有这个可能吗?唯一可行的,就是趁现在还没有杀人,用手上的人质,看看能不能搞到份****书了。

    杰弗瑞·休利特的要求在危机处理小组通报后,警方开始让sas的人开始准备强攻方案。因为杰弗瑞·休利特的要求注定不可能得到满足。不管是司法部长还是**官,甚至是女王陛下都不可能签署这样的特色文件。虽然在场的警察们在知道劫持案的主犯是杰弗瑞·休利特后,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但这样情况下的****文件一旦签署,无疑会起到极大的负面作用。

    这样的劫持案已经属于严重的暴力犯罪,要是这都能得到****,那么,以后别的罪犯是不是也能效仿?这样的后果,是谁也不敢承担的。既然这样,解决方案就剩下一个选择——武力解决。要在杰弗瑞·休利特给出的最后时限到来之前,使用武力彻底解决。

    巴克莱银行的建筑平面图找来了,悬挂在一面墙上,sas指挥连的人员,开始根据这份建筑平面图策划进攻方案。制高点上的狙击手,由sas的蓝队接管,他们通过银行的窗户,用红外瞄准镜查看室内的热源,来判断人质和劫匪的位置。

    负责情报支持的人员也开始通过银行屋顶的通风口,尝试向室内投放拾音器,试图抓取室内人员的对话。为红队的进攻提供依据。负责进攻的杜克的红队被要求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进攻。

    但柏卫国没有离开,既然这次不能参加具体的行动,但他再次找到了可以关注的重点,sas指挥连的行动。他饶有兴趣的待在指挥连的人边上,听他们讨论方案,制定战术,看他们在收集情报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手段,关注着sas各个支持单位的运作。

    他在考虑,若是他在遇到这样的情况下,会如何制定作战方案,然后对比sas指挥连的这些人制定的方案,比较两者的不同和优劣。他觉得这同样是个极好的学习过程,毕竟他以往的经验都是在野外战场上的。像这样的城市环境的作战,他毕竟没有经历过。

    从单纯的事件来说,这是一次人质劫持事件,看上去是警察的工作范围。但换个角度去看,这何尝不是一个城市巷战的案例?就当这是在城市巷战中,敌人用平民做屏障,占据房屋建筑为据点的负隅顽抗,进攻方如何在尽可能不伤及平民的状况下,攻占敌人的据点好了。

    很快,柏卫国就发现,指挥连制作的作战计划,其实就是他到qb训练的翻版。区别仅仅是在日常训练时,他们是从门、窗的两路进攻,变成了门、窗、屋顶的三路进攻。至于进攻方式上,和训练中毫无区别。爆破,丢闪光震撼弹后的快速突入。

    减少自己伤亡和平民伤亡的关键就是要快!快速进入,快速区分目标,快速解决战斗。在室内的劫匪在闪光震撼弹的作用下,眼睛无法视物和高分贝爆炸震荡下反应迟钝的间隙,快速突入。然后区分人质和劫匪,以最快的速度解除劫匪的威胁。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杜克要在训练中,始终要强调十五秒内解决战斗了。

    看明白了也想清楚了,柏卫国却突然觉得有些遗憾。因为这个战术虽然不错,但他的突击队眼下却很难效仿。因为据他所知,中国目前并没有类似的闪光震撼弹,总不能连这小玩意他也得依赖进口吧?解决之道倒是有,那就是把他看倒的战例整理出来上报,让北方公司之类的军工企业尽快研制生产我们自己的类似产品。

    凌晨六点,红队按照指挥连制定的计划,做好了进攻准备。柏卫国也来到一处制高点上,趴在狙击手旁边架起了望远镜现场观摩。但他心里已经对结果大致有数,只要行动足够快,整个进攻没有任何悬念。

    事实也正如他预计的那样,随着门、窗、屋顶三个方向上的定向爆破的爆炸声同时响起,十八秒后,进攻行动就已经结束。包括主犯杰弗瑞·休利特在内的五名劫匪被全部击毙,但还是造成了一名人质的受伤,他是被惊慌下的劫匪盲目开枪打伤的。

    柏卫国觉得很遗憾,因为他没能参加这次行动的具体执行。所以,在行动结束后,他就向杜克请了假,前往在伦敦的大使馆。他要争取他在sas期间观摩的行动授权。

    (未完待续。)

第一四六节 名誉士兵() 
大使馆的武官对柏卫国提出的要求很为难。在根本上,柏卫国没有参与行动的授权的原因,就是他的要求。如果,sas的行动都是象这次解决人质劫持事件的行动之类的,只是打击英国国内犯罪的话,参与行动的执行也没什么。因为这种行动不会带来政治性的影响,只要两国之间心照不宣就行了,不会涉及第三个国家。

    可sas显然并不是一支以打击这种严重暴力犯罪的武装力量,他们是军队。现在的sas已经缩编,平时也只是保留了几个连的全员建制。通常情况下,负责战备执勤,随时可以出动的部队,不过只是三个中队。但就在这三个中队里,就有一支中队是专门针对北爱尔兰部署的。而且,在非洲、亚洲,以及中东地区,sas也会经常参与一些武力行动。而这些行动绝对会牵涉到第三方的国家或者是国际组织。

    柏卫国是中国的现役军人,他的一举一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解读为中国政府的态度。不要说非洲、中东之类的麻烦了,就算是北爱尔兰问题,政府也不想掺和进去。这次的交流,柏卫国如果仅仅是作为观察员旁观,谁也不好说什么,但作为中国现役军人的身份参与行动,就不太好解释了。这算是中国的一种态度吗?

    可柏卫国提出要参与行动的理由也很正当。只有参与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才能真正的了解sas他们在行动的策划、指挥直到执行的精髓。虽然有俗话说:旁观者清。可实际上,仅仅作为旁观者,大部分时候是看不清的。这就好比数学的解题,看别人解题都是容易的,使用的公式和算式也能看懂,但事实上,这并不能说明你就学会了。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去解过题,那些公式、算式的运用方式,才会真正的在头脑中留下印记。

    不过,既然柏卫国把这件事当做一个正式的要求提交了报告,总需要协商出一个解决办法。两个月后,经多方协商,终于有了个新说法。那就是柏卫国的身份,不再是军事观察员,而是作为委托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他将以个人身份作为英军的一名编外士兵,参与sas执行的各项行动。中国方面,将在此期间保留柏卫国的军籍。也就是说,在培训期间,柏卫国是作为个人身份参加的,他的所有行动都不代表中国政府的态度。

    相应的,柏卫国的军官身份,在sas期间将不被承认。虽然他得到了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籍,但他并没有毕业证书,而且,他也没有英**队正式的军籍。不过,sas给予他一个荣誉团员的身份,并赠与他象征sas荣誉的徽章和土黄色的贝雷帽。于是,柏卫国成为sas基地里,唯一一名穿着sas军装,戴着sas的徽章,身上却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特殊士兵。

    在柏卫国来到sas四个月的时候,他所在的红队接到了一个海外任务前往非洲的肯尼亚。这次,他们的任务是从肯尼亚和乌干达的边境地区出发,护送一名记者前往乌干达。

    肯尼亚和乌干达都是英国在非洲的英联邦成员国。但乌干达在八十年代初期爆发了内战,这一打就是十年。内战开始的时候,英国作为宗主国并没有干涉。因为无论是当时的乌干达政府还是**武装,双方都认可他们的英联邦成员身份。内战只是他们内部种族矛盾引发的,英国自然无意去干涉。反正死的人都是当地的土著,和英国本土没什么大的影响。

    但事情在85年的时候,发生了变化。乌干达民族解放军北方旅旅长巴西利奥·奥凯洛发动政变,推翻当时的执政政权,组成军事委员会,由巴西利奥·奥凯洛的哥哥,原乌干达军司令蒂托·奥凯洛任主席兼国家元首。与原执政政府不同的是,新任元首蒂托·奥凯洛不认可乌干达的英联邦成员身份,并支持加大力度对**武装的剿杀。这样一来,显然是触动了英国的根本利益。于是,英国开始从不干涉变为开始支持**武装。

    柏卫国当然不会了解到这种背景,他对执行这种任务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一名记者深入到战乱地区去做采访而已。可当他们到达肯尼亚和乌干达交界的营地后,他终于感觉到了这次任务的不寻常。

    在营地,他们脱下了英军的作战服,换上了美军作战服,他们携带的武器也被要求留在营地,换上了各种杂乱的武器。16取代,狙击步枪也由l96a1换成了科赫公司的p-1,就连随身携带的手枪也从sas标配的p226换成了常见的格洛克17。总之一句话,他们换上的所有装备武器,都没留下一丝一毫的英**队痕迹,更多的象一支雇佣兵。

    很显然,这次任务有不小的危险性。通常情况下,这样彻底的换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战斗中,发生伤亡和武器损坏,不会留下任何英国政府和英**队插手的痕迹。乌干达作为英联邦的一员,他们的军方和政府高层,对英**方的各种常规装备都不会陌生。

    “头,我看咱们护送的人,恐怕不是个记者吧?”

    高大的沃利斯一面往他手上的m16步枪的弹匣里压子弹,一面向着杜克问道。

    “我们有必要管他到底是什么人吗?你们只要记住一条,尽可能的不要和对方发生冲突。只要把人护送过去再护送回来就行。我们是军人,只管执行命令,政治的事情,不需要关心。”

    杜克轻松的说道,但一旁的柏卫国从他的话里,却听出了点意思。护送的人如果是单纯的记者,又会和政治有什么相干呢?显然,沃利斯的疑问,杜克也同样有。只是下达的任务命令中没有挑明,他也装作不知道罢了。

    (未完待续。)

第一四七节 护送任务() 
汤姆·皮尔逊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肥胖,上嘴唇留了一部浓密的八字胡须,穿着一身卡其色的猎装,头上戴着顶土黄色的宽边帽,脚上穿着双黑色皮革的旅游鞋,他就是这次红队要护送的目标。

    “哦,你们好,你们可以叫我汤姆,哇哦,有女战士,还有一名东方人,嗯,这个搭配不错。”

    在英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陪同下到来的汤姆·皮尔逊从车上跳下来,看着四散坐在营地门口的七个人,笑着和大家打招呼。

    显然,皮尔逊对眼前的这支队伍看上去很满意。现在的红队里,有白人、有黑人、有女人、还有东方人,不知底细的人看到这样一个小队,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支英军最精锐的sas特种兵。用来掩饰他公开的记者身份,绝对是再合适没有了。

    “你会用这个吗?”

    看到汤姆·皮尔逊走过来,杜克拿出一支压满了子弹手枪递了过去,问道。

    “我不会用!有你们在,还需要我也战斗吗?”

    看着杜克递过来的枪,皮尔逊并没有伸手,而是满是疑问的问道。

    “不,不需要你战斗,但或许你需要用它对着你的这里开枪,在我们顾不上你的时候。”

    杜克把手上的枪抬起来,对着自己的脑袋比划一下,向汤姆·皮尔逊说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们的到来,任务就是保护我!”

    汤姆·皮尔逊听到杜克的这句话,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了。

    “我的意思是,你是我们的保护目标,但你只需要告诉我们你要去那里。在前往目标的路上,是我们说了算,不需要你指手画脚。如果你不听我们的安排,那么引发危险的时候,我希望你用它来解决问题。我和我的同伴们,不会为你陪葬的。”

    杜克笑着说道,但他的话里却满含着威胁。杜克的话里表明了一个态度,那就是他的小队的任务虽然是护送他皮尔逊前往目标区域,但路上的指挥权不会给皮尔逊。相反,在路上的时候,皮尔逊必须听他的安排。很明显,杜克对这次任务是以雇佣兵的名义心里有点不爽,他在告诫皮尔逊,他的小队只是名义上的雇佣兵,他对战友生命的重视,高过对皮尔逊生命的重视。

    “哦,没问题。我的目的地是边境那边约四十英里的威瑟庄园。路上我会听从你们的安排的,毕竟,在这点上,你们是专家,不是吗?是不是直接拿它对这里扣动扳机就可以了?”

    汤姆·皮尔逊听懂了杜克的话,他笑着伸手接过了杜克手里的枪,比划着问道。

    柏卫国他们的出发营地位于埃尔贡火山附近的博纳特附近,他们的目标则是乌干达境内的杜布达,沿途基本上都是山地和丘陵。虽然全部路程不过五十余英里,大约八十公里,看上去不算远。但这里不仅是山区,还是乌干达政府军和**军的交战区。

    队伍出发了,整个小队呈菱形布阵,杜克带着沃利斯担任尖兵在前方开路,柏卫国和女兵简妮带着汤姆·皮尔逊走在中间,哈伦·钱伯斯和巴利·克拉克担负两翼的警戒,亚历山大·斯雷塔断后。杜克这样的安排,是因为柏卫国、沃利斯、简妮三个相对算是新手,钱伯斯、克拉克、斯雷塔三人都是他的老队员,相对更有默契。

    越过国境线大约二十公里,远远的看到有一个小村庄,杜克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决定到这个小村庄暂时歇歇脚。可就在他们接近小村庄时,在他们前方小村庄方向却传来一阵凌乱的枪声和隐约的惨叫。这个变故让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隐蔽观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透过树木的间隙,眼前看到了一幕,让柏卫国震惊。一队穿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头戴红色贝雷帽,明显是政府军的士兵,正在一名军官的指挥下,四处追逐着村庄里的平民在开枪。一个个的老人、孩子和青壮男子倒在他们的枪口下,女人则被他们集中起来往一间房子里赶。看着他们猥琐的笑容,不用猜也知道他们把这些女人集中起来要干什么。

    “咔”的一声拉动枪栓的声音在柏卫国身边响起。扭过头,柏卫国看到趴在他身边的简妮正神情愤怒的准备冲下去。

    “别动!冷静!”

    杜克严厉的声音传了过来。

    “难道,看到这样的暴行不去制止吗?”

    对于杜克的命令,简妮显然不能理解。

    “你不是上帝,也不是圣母玛利亚,我们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如果发生战斗,你能预测附近有多少敌人吗?不要忘了这里是他们的交战区。”

    杜克头也不回的回答道。虽然从感性的角度看,杜克这样做有些冷漠无情,但从理性角度来说,柏卫国知道,杜克的话没错。他们只是路过,不可能长时间驻守在这里保护这些平民。就算他们现在冲过去,把这队政府军士兵全部消灭掉,难道就能解救这些平民吗?

    不,就算他们冲上去快速消灭掉这队政府军,没有引来附近政府军,他们也同样无法拯救这些平民。他们毕竟担负着护送的任务,很快就要离开的。在他们离开后,损失了一队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