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只有大明国都被攻破,嘉靖帝被杀死,大明的江山才会彻底秩序大乱,要不然地方稳定,他们造反遭到的阻力会很大,譬如李福达现在就被地方卫所军阻挡在太原一带,没办法进取关中。

    李大义瞥了一眼坐立不安的郭勋,略带调侃地道:“郭侯爷今晚怕是走了十里八里路了吧,不累吗?不如坐下喝杯温酒解解乏!”

    郭勋冷哼一声,没有理会李大义,这次他押上了全族人的身家性命,如何淡定得了?

    约莫又过了一炷香时间,管家李四终于带着一名中年男子行进来。这名男子约莫三十岁许,作武将打扮,手执一把腰刀,见到郭勋便行礼道:“李沫参见侯爷。”

    郭勋立即紧张地道:“李沫,事情办妥了?”

    李沫正是耀武营的一名千户,乃郭勋一手提拔上去的心腹,由于某些原因,对郭勋十分忠心。

    李沫显然也明白自己做的是诛九族的事,所以此刻脸色有些苍白,拱了拱手道:“回侯爷,都办妥了。”

    郭勋不由一喜,拍了拍李沫的肩头道:“好,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一场荣华富贵!”

    李大义站起来伸了懒腰道:“那么现在没我什么事了,城破后记得把这玩意挂在府门口保平安。”

    李大义说着便把一面绣有狼头图案的小黑旗丢到茶几上,然后便转身离开了大厅。

    夜越深,气温就越低,天空依旧乌沉沉的,犹如倒扣着的铁锅,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把广宁门城楼前的两只火盆吹得猎猎作响。女墙下的耳室中,耀武营的军卒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竟然鼾声如雷,偶尔巡逻而过的哨兵们亦是无精打采的,呵欠一个接着一个地打,瞧着十分诡异。

    城外黑越越的,伸手不见五指,赵全率着两百名白莲教徒向着城下悄然逼近,而落后数里地,一支三千人的鞑子骑兵正潜伏在更深的夜色,就像一群伺机而动的饿狼……

    内城,小时坊的街头静悄悄的,所有人家都乌灯黑火,有细碎的雪花像精灵一般飘落,两条黑影趁着夜色摸到了徐府西侧的墙下,以勾索翻上了墙头,然后往宅子内部摸去。

    与此同时,徐府东侧亦有一条黑影跃上了墙头,然后飘然落入院内,这份身手明显比另外两人高明了几个档次。

    此人不是别个,正是从对面武定侯府潜过来李大义,这家伙的轻身功夫不比谢二剑弱,三四米高的墙头只是一个纵跃便能徒手攀越,不过这家伙好渔色,一身本事并不用在正途上,也不知有多少良家女子在夜午时份遭到其涂毒。

    不过,李大义今晚潜入徐府并不是要采花,而是要“采”小孩,他得知徐晋家中有一小儿,打算今晚趁机掳走,以便日后用来对付徐晋。

    李大义此人阴险狡猾,比之其父李福达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徐晋之厉害是有目共睹的,这些年南征北战从无败绩,不久前还以少胜多,吃下了俺答的上万骑兵,所以李大义心目中早已经把徐晋当成了劲敌。

    在李大义看来,一旦嘉靖帝身死,天下必将大乱,徐晋手握重兵,要么成为匡扶大明的遗臣,要么就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无论是那一种,日后大家兵戎相见的都是必然的。所以李大义便打算趁着现在先把徐晋的儿子扣在手中当人质,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且说李大义动作敏捷地往徐府后院潜去,并没有刻意隐匿身形,因为他早就调查清楚了,徐府有多少丫环家丁他都心中有数,虽然也听说徐府正房谢氏的武艺不错,但他并未放在心上,一个妇人而已,再强能强得到哪里去?

    然而,李大义刚摸到中院,竟然与西边摸入来的两人打了照面,双方均愕了一下,紧接着便同时出手了。

    卡嚓的两声闷响,对面的两个黑衣人只来得及摸到腰间匕首的刀把,喉咙便被李大义的两根手指戳穿了,听声音,估计连喉骨都被戳断了。

    李大义正想查看两具尸体,忽闻一声断喝:“谁!”

    紧接着一条高大的人影疾扑过来,啪的一拳砸向其面门。李大义无声地狞笑一下,右手成爪抓向对方的拳头,以为能一下子捏碎对方的手骨,然而刚刚一接触,便觉一股沛然的巨力排山倒海般打来。

    嘭的一声大响,李大义被震得腾腾腾地急退了数步,只觉心掌痛得火辣辣的,整根手臂都使不上劲。

    李大义心头剧震,知道遇上高手了,果断转身便逃。

    “朋友既然来了,又何必急着走呢?且与某家好好亲近一番!”谢擎冷喝一声,飞步追上去。

    李大义一言不发,左手向后一甩,三道黄芒便滋滋滋地击向谢擎的上三路。谢擎听到尖锐的破风之声,不由面色微变,急忙侧身躲避,就这样迟滞了一下,李大义已经翻上了墙头,纵身跃了出去。

    “爹,贼人在哪里?”这时谢一刀也从里面追出来。

    谢擎摇了摇头道:“翻墙逃了,是个高手,轻身功夫不在老二之下,而且暗器十分厉害。”

    当谢一刀和谢擎两人攀上墙头,只见外面黑沉沉的,哪里还有贼人的踪影,正打算返回院中查看那两具尸体时,忽然静夜中喊杀声大作。

    谢一刀和谢擎急忙站在墙头上循声望去,只见西南边竟有火光冲天而起,不由骇然相视,脱口道:“广宁门!”

    wxi7

第922章 嘉靖督战() 
嘉靖四年十月初二凌晨,赵全率着手下两百多名白莲教徒游过了护城河,利用勾索翻上城头,然后打开城门放下吊桥,三千鞑子骑兵随即杀入,控制住广宁门,然后沿着长街迅速杀奔内城的宣武门。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北京城主要分成三个部份,外城、内城、皇宫,而皇宫内部又有紫禁城,层层把关,防守极为严密,从外城进入内城有三道门户,分别是宣武门、正阳门和崇文门,这时赵全便带着两千鞑子骑兵直奔最近的宣武门,企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宣武门,然后直入皇宫俘虏大明皇帝嘉靖。

    京城的大街又阔又直,倒是适合骑马,赵全一马当先领路,身后是两千名举着火把的鞑子骑兵,另外一千名鞑子骑兵则留守广宁门,负责接应俺答的主力部队随后入城。

    战马的铁蹄敲碎了寒夜的宁静,轰鸣的马蹄声把城中的百姓都吵醒了,临街的人家打开窗户一看,见到一支凶神恶煞的鞑子骑兵在街上飞驰而过,不由吓得魂飞魄散,急急把窗户关上,并用重物把大门死死顶住。

    “城破了,鞑子进城啦!!”

    “城破了,鞑子进城啦!!”

    本来平静的外城就像一锅炸开了的热油,恐惧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人们狼奔豕突,哭喊声直冲云霄,仿佛世纪末日来临。

    一支负责巡逻治安的五城兵马司官兵,约莫有二十人,正好在大街上与鞑子骑兵相遇,他们还没来得及敲响示警的铜锣便被疾风般的鞑子骑兵吞噬了,马蹄过处无一人生还,唯留下一地狼藉的血肉。

    “草原上的勇士们,杀呀,拿下宣武门,活捉大明皇帝,大功就在眼前!”赵全双目闪着亢奋的异光,浑身仿佛吃了人参果似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在膨胀,兴奋得似乎要要飞起来,他用鞑靼语高呼。

    “嗬嗬呜啦!”两千鞑子骑兵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纵马狂驰,一边发出让人胆寒的怪叫,很快便冲到了宣武门前,幸而京中的各处大门,只要一入夜就会关闭,再加上近来鞑子围城,各处门户的防卫都相当严格,所以鞑子的骑兵并未能一举冲破宣武门,反应过来的守军立即予以痛击,利箭像飞蝗一般从城头上射下来。

    当当当

    示警的钟声急促地响起,外城各处城门的守军闻讯急急回救内城,而此时,俺答正带着主力火速绕城奔往广宁门,喊杀声直冲运霄。

    “老爷,大事不妙啦,广宁门失守,鞑子杀入城来了,如今正在猛攻宣武门。”管家连滚带爬地跑进屋里禀报。

    内阁首辅杨一清迅速换上官服,从墙上取下一柄长剑,沉声大喝:“莫要惊慌,速速召集府中所有家丁前往宣武门。”

    不愧是带兵打过仗的老姜,在这种危急关头,七十多岁的杨阁老仿佛回到了十七岁,瞬间爆发小宇宙,他提着长剑大步行出了房间,迅速把家中的奴仆召集起来,然后急急赶往宣武门,一路上还挨家挨户地召集人手。

    话说杨一清的府邸就在小时雍坊,这里居住的都是奴仆成群的官宦人家。杨阁老面子大威望高,正是登高一呼应者运集,所以迅速集结起数千名奴仆家将赶到宣武门,倒是成功把宣武门给牢牢守住。

    赵全率着两千骑鞑子猛攻了一炷香时间,依旧没能拿下宣武门,不由大为着急,果断地下令转攻正阳门。只是耽搁了一炷香时间,城中的守军早就反应过来,现在无论是正阳门,还是崇文门的守军都超过了三千人,只要鞑子一接近,立即箭如雨下。

    这时,外城各处门户的守军也陆续回援了,于是乎赵全这两千骑兵便成了夹心饼,不过很快,俺答也带着主力陆续杀入城中,一场惨烈的血战便在外城的大街各处上演,火头一个接一个地燃起,火光把夜空照得亮似白昼,整座外城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皇宫大内。

    一名小太监惊恐万状地报进了乾清宫:“皇上,鞑子从广宁门破城,如今已经杀至宣武门外了。”

    朱厚脸色刷的一下苍白得没有半点血色,仿佛坠入了冰窖之中,寒切心肺,他颓然地跌坐在御座上,脑袋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

    约莫半炷香的时间,一名侍卫首领急急忙进来禀报道:“皇上,杨阁老召集了各家各户的家丁护院守住了宣武门,各处禁军正在聚集,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暂保无碍。”

    朱厚闻言一下子从御座上弹起来,咬牙大声道:“来人,朕要出宫亲自督军退敌!”

    侍卫首领大惊道:“皇上万万不可啊,俺答正率主力进城,外城交战非常激烈,内城的城门也不知能不能守住,皇上这时出宫非常危险,还是待在宫中吧。”

    朱厚厉声道:“朕待在宫中就不危险了?一旦内城被攻破,你以为皇宫抵挡得住鞑子的大军,少废话,马上开门出宫,朕要亲临城门督战,这是朕的江山,朕与之共存亡。”

    那名侍卫首领在朱厚凌厉的目光逼视下,倒是不敢再劝了,无奈地召集宫卫。

    半小时后,五千名羽林卫和金吾卫便被召集起来,正当朱厚准备出宫时,司礼监太监毕云便带着一众太监赶到了,几十名太监哭天抢地,苦苦哀求皇上不要冒险出宫,结果被朱厚命人全部绑了起来。

    当朱厚带着人离开皇宫,收到消息的陆炳马上还人赶来了。

    “阿炳你来得正好,随朕前往正阳门督战!”朱厚见到陆炳劈头便是一句,后者本来想劝朱厚回宫的,但见对方表情决绝,便把劝阻的话咕噜地吞回肚子里,慨然大声道:“愿与皇上并肩作战。”

    朱厚大喜,率着五千宫卫,还有三千锦衣卫浩浩荡荡地直奔最近的正阳门。

    毫无疑问,嘉靖帝的到来让守军士气大振,而城中的官绅听闻连皇上都带兵出宫督战了,哪还敢怠慢,都纷纷组织起家丁护院前往帮助守城,一时间,内城三大户门竟积聚了七八万的军民,大家通力合作,把鞑子的大军牢牢地挡在外面,这估计是俺答始料不及的。

    小时坊郭府,郭勋双眼布满了血丝,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大厅内行来行去,那面绣有狼头的三角小旗已经被他挂到府门外了,但是过了这么久,却还未见鞑子的兵马杀入内城,莫不成出了岔子?

    小时坊正位于宣武门和正阳门之间的位置,所以两门传来的喊杀声,甚至是箭矢破空之声都能清晰听到。这时,李大义像鬼魅一般闪进了大厅,脸色有些苍白,他在茶几旁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温酒,然后一饮而尽,连续灌了几杯,脸色才慢慢恢复了正常。

    不久前,李大义欲潜入徐府劫走徐晋的长子徐康,谁知却遇上了谢擎,最后铩羽而归。当时李大义托大硬接了谢擎一拳,手腕当场被震脱了臼,还受了一点轻微内伤,不过这货轻身功夫了得,趁着夜色侥幸逃脱,一直逃出老远,这才敢停下来把腕臼接上。

    李大义连喝了几杯酒,胸口翻涌的气血才渐渐平复下来,他抬起右掌,但见掌心处又红又肿,像被烈火烧过一般,不由心中凛然,暗暗庆幸自己见机得快,没想到这世上还有此等高手,这份内劲恐怕比自己父亲李福达也不遑多让。

    “李大义,你到底搞的什么鬼?”郭勋直勾勾地盯着李大义的手。

    李大义没有理他,继续自斟自饮,郭勋不由暗怒,却又发作不得,恰在此时,管家郭四神色惶惶地行进了大厅,禀报道:“老爷,皇上亲率侍卫出宫督战,鞑子被挡在外城,要攻破内城恐怕不容易!”

    郭勋不由面色大变,他本以为俺答能势如破竹地打进来,没想到竟被挡在了外城,那他这个二五仔就危险了,一旦走漏了消息,哪还留得命在?

    李大义倒是淡定,略带赞许地道:“嘉靖竟然亲率侍卫出宫督战,以前倒是小瞧他了,如此一来,守军必然士气大振,俺答要攻破来内城还真不容易啊。”

    郭勋却是又惊又怕,他是里通外贼的反骨仔,俺答一天杀不进来,他就多一天的危险。

    “老爷,现在几乎各家各户都组织家仆帮助守城,咱们要不要?”管家郭四是知情者,他战战兢兢地提醒道。

    郭勋目光闪动,咬了咬牙道:“当然要,对了,快把门口那面小旗取下来。”

    “奴才刚才已经把小旗取下了,好在外面黑乎乎的,应该没人看见的。”郭四小声地道。

    郭勋松了口气,点头道:“算你这老货机灵,快去把人手组织起来。”

    很快,郭勋便带着几十名家奴直奔正阳门,尽管恨不得鞑子快点杀进来,但为了安全起见,这戏还是得演的。

    

第923章 内斗() 
天亮了,鞑子仍然未能攻破内城,但是猛烈的攻势还在继续,俺答显然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占领整座京城,擒获大明的皇帝,超越瓦刺大师也先的功绩,成就自己的无双威名。

    然而,鞑子攻得越猛烈,内城的军民便守得越顽强,毕竟谁都不愿意家人遭到鞑子的屠戮,更何况皇上就站在他们的身后,更加激发了军民忠君报国的一腔热血。数以万计的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箭矢、砖头、石块、木头、石磨、瓦缸、笔砚,一切能砸人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像雨点从城头扔下来,攻门的鞑子死伤惨重,无论是正阳门外,还是宣武门外,抑或是崇文门外,均已经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俺答这次南下统共才率领了十万铁骑,攻打紫荆关时折了近五千人,又被徐晋吃了万余,大半个月的攻城又死伤了万余,如今能战的不足七万了。

    俺答本以为拿下了外城,便能势如破竹地攻陷内城和皇宫,活捉大明皇帝,谁知内外城之间的一道城墙居然成了他难以逾越的天堑,猛攻了大半天,不仅未能破门,还付出了五六千人死伤的惨重代价。

    看着麾下的勇士不断被杂物砸死砸伤,俺答气得咆哮如雷,却又无何奈何。这个时候赵全眼珠一转,来到俺答面前献计道:“索多汗可记得通州城被大火烧毁的城墙?”

    俺答闻言眼前一亮道:“赵先生的意思是用火攻?”

    赵全点头道:“外城房屋众多,索多汗可命人拆房子收集木材,然后全部送到城门下淋上火油焚烧,必收到奇效!”

    俺答哈哈大笑道:“还是你们汉人的鬼主意多!”

    接下来俺答一声令下,鞑子们便跑去拆房子收集木材,然后冒着头顶上方的枪林弹雨,把收集到的木材送到城门下。

    “不好,鞑子是要用火攻了。”城头上的守军将领见状大急。

    杨阁老倒是淡定,捋着胡子道:“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火来自是用水浇,大家赶快回家取汲水的器具。”

    那些家丁护院纷纷跑回府中取水桶脸盆之类,至于水倒是不缺,因为午门外就是金水河,取水十分方便。

    杨一清并不急于下令浇水,而是站在城头上仔细观察,待鞑子付出大量的伤亡,终于在城门外堆起如山的木材后,杨阁老才一声令下,早就严阵以待的军民便把盛好的水全倒了下去,很快就把所有木材都浇得完全湿透。

    这下鞑子都傻了眼,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俺答暴跳如雷,神色不善地瞪着赵全,后者讪讪地道:“索多汗莫急,此计不成,在下还有一计,外城的城头上有不少佛郎机火炮,可命人马上抬来轰破城门!”

    俺答正要命人把外城城头上的火炮搞来,一名亲兵却策马奔了过来,在他旁边耳语了几句,俺答不由面色一变,蓦地扭头往远处望去。

    只见一支约五十人的马队从长街上飞驰而来,马上的骑士均壮勇彪悍,看外貌明显也是鞑靼人,不过装束打扮却与俺答的麾下有明显区别,当先一人举着一面火红的旗帜,上面还绣有一只眼神凌厉的苍鹰。

    这支马队一直驰到俺答的跟前才停下,为首那名武将左边腰间挂着一柄弯刀,右边挎着弓箭,脚踏一双牛皮靴子,十分之神气!

    武将翻身下马,来到俺答面前行礼道:“阿勒泰参见索多汗!”

    这名武将虽然向俺答行礼,不过却是神色傲慢,没有半分的敬意。俺答眼底闪过一抹凌厉,略带嘲讽地道:“阿勒泰,你不在大汗身边听命,跑来这里,莫非是打算与本汗摔跤?”

    原来这位阿勒泰乃博迪大汗麾下的猛将,年龄与俺答相仿,曾经与俺答较量过几次摔跤,不过却是输多赢少。

    阿勒泰怒形于色地道:“索多汗要是想摔跤,阿勒泰自然乐意奉陪,不过大汗如今距离大明京城不过五十里,索多汗还是速速前往迎接请罪吧!”

    俺答皱了皱眉道:“本汗何罪之有?”

    阿勒泰冷笑道:“大汗率兵攻打古北口时,命索多汗接应,索多汗却无动于衷,公然违抗大汗的命令,难道这不是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