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谢二剑并不是神,倒不是怀疑张寅的身份,只是纯粹对同级别高手的好奇。谢二剑虽然不敢说老子天下第一,但身手到他这种程度,自问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现在随便逛一逛,竟然在边军中发现一名同级别的高手,难免有些震惊。

    且说徐晋一行人进了大同城,先在下榻的地方安顿下来,稍事休息便前往参加接风宴。

    接风宴就摆在城中最大的酒楼琼林居,王总兵把整个场子都包下了。酒桌无疑是最容易拉近距离的地方,徐晋与大同镇的一众武将围席而坐,待酒过三巡后,大家便开始热络而起。

    张寅三杯酒下肚,那张关公脸便更红了,十分耿直地对戚景通道:“老戚啊,刚在看到你们神机那些家伙事,眼馋得老子直流口水,能不能让咱们这些土包子见识见识?”

    在席的其他边将顿时哄笑起来,纷纷附和道:“正是正是!”

    戚景通哈哈笑道:“这个本将还真作不了主,张指挥还是请示大帅吧。”

    徐晋大方地道:“都是袍泽兄弟,参观一下自无不可!”

    张寅喜道:“谢钦差大人。末将斗胆问一句,听说燧发枪远胜火铳,不知咱们边军什么时候才能装备上燧发枪?”

    徐晋微笑道:“燧发枪造价高昂,要装备全军尚需些时日,不过,边军有守土重任,所以燧发枪会优先装备边军,最迟明年底,第一批燧发枪会划拔给大同镇这边,今年的产量先给宣府。”

    张寅眼底闪过一抹隐晦的精光,喜道:“那太好了,有了燧发枪,以后弟兄对上鞑子的骑兵便更有把握了。”

    在座一众武将均脸露喜色,刚才看到神机营背着的锃亮燧发枪,说不出的高大上,他们都眼馋得很。

    一场接风宴足足饮了个多时辰才结束,徐晋回到住处便把王林儿、戚景通、谢二剑叫来。现在已经到了大同府,也是时候给三位心腹爱将透个底了。

    一幅羊皮纸地图在桌面上打开,这是锦衣卫暗桩所画的地图,上面标注了丰州川(呼和浩特)的简略地形,白莲教在当地筑起的板升城也赫然标注其中。

    当徐晋把这次巡边的秘密任务和盘托出时,王林儿、谢二剑和戚景通三人都兴奋得热血沸腾,哇哈哈,这大半年来闲得蛋疼,现在终于有机会舒展筋骨了,以骑兵偷袭鞑子的大本营,想想都觉得兴奋!

    徐晋瞟了一眼三名战意高昂的爱将,郑重地提醒道:“这次的任务是摧毁板升城,擒杀赵全等白莲教余孽,万万不可恋战,一击不中立即远遁,倘若被鞑子的主力追上会非常危险。鞑子土默特部目前的骑兵估计有五六万,甚至更多。”

    王林儿三人凛然对视一眼,昔年的蒙古骑兵雄冠天下,鞑子的骑兵想必也不会差多少,在草原上与十倍于己的鞑靼骑兵对上,真的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徐晋用炭笔敲了敲地图沉吟道:“这几天你们三个先商量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兵贵精而不贵多,本官的建议是将出击人数控制在两千以内,一人双骑,无论得手与否,事后立即远遁,剩下的弟兄要准备好接应,做好防御应对鞑子的猛烈反扑。”

    戚景通信心十足地道:“大帅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老王,你办事稳重,这次就由你负责接应如何?我和小谢负责冲锋陷阵,嘿嘿!”

    王林儿点头道:“没问题,不过最好别让老子帮你俩收尸!”

    戚景通翻了个白眼啐道:“呸呸呸,大吉大利,老王你想都别想,你肯定没这机会的!”

    王林儿露出一丝笑意,叮嘱道:“那就最好,小谢你看着点儿,老戚这家伙直来直去,杀得兴起时,甚至连他老子姓啥都会忘掉。”

    谢二剑懒洋洋地点了点头道:“放心吧,老戚这家伙现在有了儿子,怕死得很!”

    戚景通咧嘴一笑,倒是没有反驳!

    。。妙书屋。

第826章鹿死谁手?() 
丰州川即现在的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一带,北靠大青山,南抵沙岭山,东起蛮汗山,西至包头黄河沿岸,乃黄河故道冲积形成的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草丰美,森林繁茂。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想必大家对这首《敕勒歌》都耳熟能详了,它所描写的就是丰州川,可见这地方的富饶美丽。早在先秦时期,赵武灵王便击败了在这里放牧的林胡和楼烦两个胡人部落,设立了云中郡,此后的朝代里,汉人和胡人就好像拉锯一般,你进我退,分别在不同时期占据过丰州川。

    待到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把残元势力赶到了阴山以北,完全占据了漠南地区,并设下四十多个卫所镇守漠南。然而,永乐时期,瓦刺人开始强大起来,明军的防线不断被压缩,而“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刺人掳去了,明军不得不放弃河套平原和丰州川,撤回长城以内防守,并建立了九边重镇。

    后来瓦刺太师也先死了,瓦刺随即四分五裂,东蒙的鞑靼人迅速崛起,他们占据了河套和丰州川,而如今在丰州川驻牧的正是鞑靼土默特部落,首领就是俺答。

    且说丰州川距离右玉县并不算远,从杀胡口出塞后,往西北三百里左右便可抵达。

    丰州川境内有两条较大的河流,一条叫大黑河,一条叫小黑河,俺答就在小黑河附近划了一片土地给赵全,这片土地肥沃丰美,既适合放牧,也适合耕种。

    话说正德十六年底,亦即是约莫四年前,赵全带着几十名山寨中的青壮离开了黑台山,决然跟着俺答来到了丰州川。

    在获得了俺答划给的这片土地后,赵全立即便着手在此修筑房子,打造板升城,并且开荒种田,为了获得充足的劳动力,赵全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哄骗引诱、蛊惑掳劫……反正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经过近四年的发展,如今的板升城常住汉民已经超过两万人,每年都能为鞑靼人提供大量的米食,还有布匹、茶叶、器皿等产出。

    所以说,俺答的土默特部落实力发展如此迅速,赵全此人功不可没。

    板升,在鞑靼语中是房子的意思,板升城即是有房子的城镇。没错,就是城镇,因为板升城没有城墙,跟普通的聚居小城镇差不多,算不得城池。

    赵全为什么不给板升城修筑城墙呢?

    一来是因为修筑城墙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刚建立起来的板升城根本消耗不起,俺答也不会允许赵全把劳力和时间浪费在这上面,有这个时间和劳力还不如多开荒种地,多生产一些粮食和物资。

    二来鞑靼人习惯了逐水草而居,马背上纵横,来去如风,在他们看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只有猪羊才会修起愚蠢的围栏把自己圈在里面,所以,修城墙根本没必要。

    此外,自打永乐之后,大明在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较量中基本上处于守势,明军总是龟缩在长城后面,一直没敢踏出长城半步,就更别说主动出击了,所以鞑靼人更加认为修筑城墙压根没有必要。

    此刻,板升城的城主府内,赵全、李自馨、丘富、孙才这些白莲教骨干都到齐了。赵全手里正拿着一封密信,尖刀眉一扬,冷然道:“徐晋奉旨巡边,如今人在大同。”

    白莲教在边军中有不少教徒,所以徐晋奉旨巡边的消息此刻已经送到了赵全的手中。

    丘富顿时目露凶光道:“这个狗官竟然来了大同,正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偏来投。大师兄,要不咱们趁此机会干掉这狗官,给死去的弟兄报仇雪恨。”

    赵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当初在山东起事被徐晋坏了大计,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数年来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力量荡然无存,最后如丧家之犬般逃回了山西,结果山西老巢也被官兵连根拔起了,师傅吕明镇被杀,再加上与师妹薛冰馨反目之事,赵全对徐晋可谓是恨之入骨。

    当然,丘富也恨极了徐晋,因为他把弟弟丘贵的死也算在徐晋的头上了,而事实上,丘贵所中“黄泉伞”的毒其实是赵全投的,赵全为了灭口,毒死了县衙监狱中所有被捕的白莲教众。

    赵全沉吟了片刻道:“我要亲自走一趟大同,师叔,这里便暂时交给你主持。”

    李自馨捋着长须微笑道:“自无不可,不过师侄万勿掉以轻心,那徐晋身边护卫众多,要杀他并不容易。”

    赵全胸有成竹地道:“见机行事即可!”

    当下,赵全便带着丘富和孙才两人骑马离开了板升城,在草原上奔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俺答汗的帅帐。

    鞑靼人不住房子,他们都住在蒙古包里,迁徙的时候可直接把蒙古包放到车上运走,十分方便。

    赵全在帅帐中见到了俺答,如实说明了自己打算刺杀徐晋的意图。徐晋在大明的名气是如此之大,俺答自然听说过了,倘若能把此人除掉,大明便等于失去一根栋梁之材,而自己日后也能少一个强劲的对手,所以俺答欣然答应了赵全的请求,而且还把帐下最出色的神射手交给了赵全,协助他刺杀徐晋。

    赵全不由大喜过望,这名叫铁木儿的家伙乃草原上数一数二的神射手,臂力相当可怕,能拉开五石弓,而且百发百中,如果是百步之外,赵全自问与铁木儿对上的话,只有死路一条。

    “徐晋,你这次死定了!”赵全心中雀跃,带着铁木儿、丘富和孙才三人离开了俺答的帅帐,然后策马南下,直奔长城的方向而去。

    正当赵全杀气腾腾地直扑大同时,徐晋也在大同府内一丝不苟地巡视各处关隘,而戚景通和谢二剑等则在密锣紧鼓地准备着突袭丰州川,擒杀赵全等白莲余孽。

    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只是不知最后鹿死谁手呢?

    。。妙书屋。

第827章 钦差要阅兵() 
嘉靖四年八月初六,上午,苍头河畔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但见一支队伍正浩浩荡荡地往右玉县城的方向开去,清一色均是骑兵,军容严整而雄壮,仿若铁甲洪流一般,场面极为震撼。

    “钦差大人请看,前面就是右玉县城了?”大同总兵王博古往前方一指道。

    话说这几天徐晋在大同境内四处巡视关隘,王博古作为大同镇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连日来均尽职尽责地跟随在徐晋左右,今日徐晋终于巡视到右玉县,王总兵自然也跟来了,而一道陪同的还有玉林卫指挥使张寅,毕竟右玉县是玉林卫的驻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玉林卫的原驻地就在丰州川,只是永乐年间,迫于瓦刺势大,所以迁回了长城以内,宣德元年,玉林卫再次回到丰州川驻防,结果“土木堡之变”后,玉林卫又被调回长城以内,驻守在右玉县,自此,玉林卫的驻地便一直在右玉县。

    不过,驻守在右玉县境内的卫所并不止玉林卫一家,还有平虏卫、镇虏卫、威远卫等,右玉县的南边还有朔州卫,杀胡口一带也驻有重兵守备,总兵力绝不少于五万,前提是这些卫所都满员。

    徐晋骑在马背上,手搭凉棚往远处望去,果然隐隐见到一座城廓,估计就是右玉城的所在了。

    旁边的玉林卫指挥使张寅介绍道:“钦差大人,顺着苍头河再往北五十里左右就是杀胡口关隘了,杀胡口若有军情,右玉城可以在一个时辰之内支援。”

    徐晋点了点头道:“杀胡口乃沟通南北的军事要塞,不容有丝毫闪失,明日本官将……算了,还是三日后吧,三日后本官将巡视杀胡口。”

    总兵王博古连忙应道:“好的,本将待会便派人通知当韩守备。”

    王总兵口中的韩守备名叫韩登平,乃杀胡口的守备将军,职位相当于参将,统率一卫的人马,也就是五千六百人。

    这时,只听徐晋又道:“届时将玉林卫、威远卫、平虏卫、镇虏卫都调往杀胡口,本官要进行一次大阅兵。”

    总兵王博古微愕了一下,这些天徐晋在大同境内巡视各处关隘,均没有要求过阅兵,听说在宣府那边也没举行过所谓的大阅兵,怎么反而到了右玉县要举行大阅兵,而且还是几万人的规模。

    不过,尽管心中颇为不解,但是王博古也不敢多问,毕竟人家是捧着尚方宝剑而来的钦差,他说什么听着就是了,只是得辛苦右玉县的弟兄了。幸好现在刚刚入秋,天气还不算冷,如果再过两个月大雪纷飞,那就真的遭罪了。

    “是,钦差大人!”王博古恭敬地答应道。

    玉林卫指挥使张寅目光一闪,若有所思地瞟了一眼身后军容严整的神机营五千兵马。其实张寅一直觉得很奇怪,徐晋奉旨巡边而已,又不是要打仗,为何要劳师动众,带上神机营全营人马呢?

    毕竟五千人马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更何况神机营全员骑兵,每天人吃马喂的,消耗绝对不会低。奉旨巡个边而已,带上钦差仪仗,顶多再携几百亲兵护送就行了,犯得着如此劳师动众?

    莫非徐晋此人十分怕死,所以要带着神机营保护自己?

    张寅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徐晋此人在军界威名赫赫,人送外号徐常胜,前年在大明东南沿海大杀四方,灭倭除盗,杀得西洋人屁滚尿流,甚至还出兵南洋和东洋,为大明开疆拓土。如此强横的人物,张寅打死都不信他怕死到如此地步。而此时突然听闻徐晋要举行大阅兵,张寅立即便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不得不说,张寅此人确实相当机警,徐晋突然提出要举行大阅兵,实际只是个幌子罢了,掩护神机营偷袭丰州川才是真,把重兵聚集到杀胡口一带,就是为了提防鞑靼人的反扑。

    约莫一刻钟之后,徐晋一行终于来到了右玉城外。右玉城自然远比不上大同城雄伟,徐晋命神机营驻扎在城外,然后便率着锦衣卫和一众亲兵入城去了。

    此刻,右玉城街边一座食肆里,正有三人在靠窗的位置喝酒闲聊。桌上摆着两壶酒,一碟花生米,一盘水煮羊肉。这三人看似起筷很勤,但是那碟花生米和水煮羊肉却不见如何减少,而且三人的目光还不时透过窗户往大街上扫视。

    这三人不是别个,赫然正是赵全、丘富和孙才一伙,至于那名叫铁木儿的鞑靼神箭手却不在。因为鞑靼人的相貌与汉人迥异,所以赵全并未带他进城。

    话说赵全等人也是今天刚到右玉县的,本来打算直接赶往大同城,找机会刺杀徐晋的,结果途中便遇到了徐晋率大军往右玉县这边来。

    当赵全见到军容严整,而且全骑兵、全火器的神机营时,不由打了个突,倒是不敢贸然动手行刺了,毕竟若刺杀了徐晋,最后却把自己的命给搭上,实在不值得,所以赵全当机立断,马上退回右玉县,打算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出手,至少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那狗官进城了!”丘富忽然低声道。

    赵全抬头望去,果然见到一名身穿绯袍的青年官员,在锦衣卫和亲兵的层层保护下从街上行来。尽管已经过了四年,徐晋并无多大的变化,依旧唇红齿白,英俊不凡,气质一如既往的从容自若。

    赵全握着筷子的手指蓦地收紧,眼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股浓烈的杀机,不过立即又低下头假装吃东西,同时悄警告声道:“不要看!”

    丘富和孙才的反应也是极快,迅速低下头,继续装作若无其事地吃东西。

    街上,谢二剑目光孤疑地扫过食肆的窗口,只是从他的角度只能看到赵全等人的脑袋尖儿。

    待到徐晋一行人从食肆旁经过后,赵全才暗松了口气,急忙结了账匆匆离开。赵全本身就是高手,所以深知谢二剑这种级别高手对危险非常敏感,刚才自己不自觉流露出来的杀机估计已经让谢二剑察觉到了,为免发生意外,所以还是赶紧溜走为妙。

    不得不说,赵全此举十分明智,他们前脚刚离开,四名神机营的悍卒便握着燧发枪枪进了食肆,在一众食客惊疑的目光搜索了一圈才退出去。

    。。妙书屋。

    

第828章 暗通消息() 
玉林卫的营地并不在右玉城中,而是位于城北郊里许,依着一座小山坡而建,周围绿树成荫,营前还有一条小溪潺潺流过,环境倒是不错,平时用水也十分方便。

    是夜,月色朦胧,秋虫唧唧。

    指挥使张寅回到了营地,把马缰绳往亲兵手中一扔便大步往营地内行去,然而,当他迈进平日起居的院子时,脚步却忽然停住,目光凌厉地往一棵庭树望去,突然纵身跃起,迅猛如苍鹰搏兔,一掌拍向庭树的暗影位置。

    这时那棵庭树的暗影处倏地闪出一条人影,抬手便与张寅对了一掌,但见两掌相交,发出啪的一声闷响,树后那人身形微晃了晃,吐出一口浊气道:“张大人好掌劲,小侄甘败下风。”

    张寅本来还想再补一掌的,此时显然已认出了来人,于是收掌退后冷道:“是你!”

    树后那人从暗影中行了出来,朦胧的月色映照下,可见到此人约莫二十八九岁,长着一双尖刀眉,赫然正是赵全,他拱了拱手微笑道:“李师伯不请小侄进屋稍坐?”

    张寅冷哼一声,转身便往屋里行去,赵全不请自来,还悄然摸到自己的院子里,他自然极为不爽。

    赵全对张寅的冷淡不以为意,若无其事地跟着后者进了屋中。

    张寅虽然贵为一卫的指挥使,但平日屋里却从来不安排人服侍的,他点燃了油灯,大马金刀地往太师椅上一坐,皱眉冷道:“赵全,你小子不待在丰州川给俺答耕田种地,跑来我这里有何贵干?”

    张寅和赵全的师傅吕明镇虽然互不统属,但好歹大家都是白莲教的分支,正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都是“革命”的好同志,平时偶尔也会有联络的。

    当初张寅还在太原卫当指挥使,而吕明镇和赵全师徒能把镖行总行开在太原,就是因为有张寅充当保护伞。不过,知道张寅真实身份的只有吕明镇和赵全两人而已,就连薛冰馨和丘富等人也不知晓。

    当年赵全在山东举旗造反,他们名下的镖行都被查封了,还差点连累了张寅,后者花了不钱,通过武定侯郭勋打点关节,这才得以撇清关系。自打那以后,张寅便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