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不止,罗祥还巧取豪夺,将大明湖畔肥沃的土地都霸占了,别说普通的老百姓了,就连被霸占了土地的地主士绅都敢怒而不敢言,因为有几个“敢言”的已经家破人亡了,罗祥乃一省镇守中官,光是手底下畜养的番子便多达数千,谁敢捋他?

    不知是贪恋大明湖的景色,还是担心作恶太多会被人报复,所以罗公公在大明湖中的小岛上建了水寨,并且当成驻地,长期居住在岛上,平时出入都得撑船。

    水寨所在的这座小岛面积约有数千方,修筑有简单的防御工事,岛上遍植垂柳和茶树,绿树掩掩中屋舍连片,中间是一座青砖琉璃修建的园林式建筑,一看就知造价不菲,山东省镇守太监罗祥就住在这座大宅中,而周围的房屋则提供给其手下的番子居住。

    此时,书房中燃着火炉,用的是上好的无烟京炭,案上的金蟾兽吐着袅袅檀香。镇守太监罗祥则坐在茶几旁,一名年轻的小太监正在用趵突泉水煮茶。

    罗公公穿着暖和的狐裘,右手食指和拇指习惯性地转动着戴在左手拇指上的碧玉板指,出神地看着窗外,显得有点心不在焉。

    当日路过肥城时,罗祥本要把马蓉儿母子灭口的,谁跑出一伙响马贼把马蓉儿劫走了。罗祥又惊又怒,立即调来三千泰安卫围剿隔马山,想把马蓉儿抢回来以绝后患,谁知偏偏这个时候王堂在颜神镇起义了,还很快就占领了泰安州城。

    泰安州城距离肥城才几十里地,罗祥害怕王堂打过来,所以便急急跑回了济南驻地,暗中派人打探消息。当得知徐晋后来派人围剿隔马山后,罗公公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他隐隐猜到了徐晋的目的,应该是已经打探到关于马蓉儿母子的消息了,毕竟以锦衣卫的能耐,查到宋驰在外面养小妾也不出奇。

    直到后来得知,徐晋虽然剿灭了隔马山响马,但是匪首都逃脱了,而且也没抓到马蓉儿,罗祥才稍稍放下心来。不过,只要马蓉儿还没死,这始终是个祸患,再加上徐晋目前提督山东省军务,又接连打了几场大胜仗,收复了数县之地,声威如日中天,这到底让罗祥寝食难安啊!

    尽管徐晋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动自己,但好歹梁子已经结下了,罗祥自然担心徐晋会乘机整自己,毕竟徐晋目前手握生杀大权,公报私仇不是没可能。

    也正因担心被徐晋抓到小辫子,所以罗公公这段日子都待在驻地深居简出,手下的番子也收敛了许多。

    罗祥暗叹了口气,有点后悔当初派死士暗杀徐晋了,如果没有这件事,或许自己和徐晋之间还有回旋的余地,现在嘛,只能希望这小子在战场上栽个大跟斗,最好直接死在战场上。不过,这显然不太可能了,如今王堂一伙反贼被重兵层层围困在泰安城,败亡只是迟早的事。

    “或许……咱家可以尝试找人说项一下!”

    罗太监正神不守舍地琢磨着,光头番子燕扬行了进来,神色古怪地道:“公公,济南卫袁指挥来访。”

    罗祥轻咦了一声道:“袁羿不是在泰安城领兵吗?”

    燕扬摇了摇头道:“属下也不清楚,而且袁指挥还带来了一个人。”

    罗祥皱了皱稀薄的双眉,站起来便往书房外行去。

    罗祥在几名番子的护卫下到了前面的会客厅,济南卫指挥使袁羿见到罗祥,立即便神色焦灼地站起来行礼道:“袁羿见过罗公公。”

    罗祥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大刺刺地坐着的另一人,淡道:“袁指挥,你不在泰安城带兵剿贼,跑来咱家这里作甚?难道就不怕徐钦差治你一个擅离职守之罪?”

    袁羿不由心中发苦,他之所以没告假就连夜跑回济南,并不是不把徐晋放在眼内,实在是不得不这样做啊,苦笑道:“罗公公,本将也是……”说着面有难色地望向大刺刺地坐着的孙才。

    罗祥心中一动,瞥了一眼孙才,尖声冷斥道:“你是何人?见到本公公安敢不见礼?”

    孙才嘿然道:“罗公公不愧是一省镇守,气势就是不一般,可惜这对老子没用,老子不是官,而是专门杀官的反贼,见个屁礼!”

    罗祥不由面色大变,身后的带刀番子立即扑前抽出腰刀,光头番子燕扬更是直接一招苍鹰搏兔,五指箕张抓向孙才的面门。

    孙才轻咦一声,猛地站起来一拳轰出,嘭的一声闷哼,只闻骨头卡嚓一声,燕扬后退的数步,面色胀红如紫,他的手脱臼了。

    孙才晃了晃顺势坐下,嘲讽道:“鹰爪手还行,不过欠点火候,如果在下没猜错,你就是当年在封丘犯下灭门大案的秃鹰吧?”

    “袁羿,此人到底什么来头?”罗祥目光望向袁羿,厉声地问。

    袁羿苦着脸道:“此人是白莲妖……教人!”

    “来人,把这反贼擒下!”罗祥立即冷喝一声,一队彪悍的番子立即拥入大厅。

    孙才老神在在地道:“慢来,罗公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冲动,我既然敢来,自然是有所凭恃的,这里有本账薄,罗公公还是先看看再作决定吧。”

    孙才说完便把账本随手扔了过去,一名番子连忙接住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涂毒之类,这才呈给了罗祥。

    罗祥接过账薄打开一看,面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孙才淡定地道:“这只是个抄本,原本我没有带来,罗公公即使撕掉也没用。”

    罗祥面色渐渐恢复了平静,挥了挥手示意燕扬等人退出厅去,沉声道:“说吧,你到底有何目的?”

    孙才嘿笑道:“罗公公就是爽快,我们准备突围,麻烦罗公公给我们备好十万石粮食,还有兵器弓弩箭矢,越多越好!”

    袁羿面色变了变,资敌可是抄家杀头的重罪啊。

    罗公公面色一沉,怫然道:“粮食可以给,但十万石太多,最多三千石,至于兵器弓弩箭矢,咱家没办法弄到,受莫能助。”

    孙才冷笑一声站起来:“既然罗公公没有诚意,那不谈也罢,不过,泰安城那边如果今晚没收到我的消息,第二天就会把账薄原本和宋驰的小妾交给徐晋。嘿,我想,徐砍头应很乐意接受吧!”

    袁羿机灵灵地打了个寒颤,徐晋在兖州府查粮仓亏空案,直接就砍杀了一百多名负责管粮仓的官吏,还抓了十八个县的数百名官员,如果被他得到这份账本,那自己的小命怕也难保了。

    罗祥神色变幻不定,宋驰这份账本不仅记录了与自己的钱银往来,还有山东省其他几名大员,牵涉大小数百名官员,这账本若落到徐晋手中,那么乐子就大了,估计整个济南官场都得翻个底朝天。

    孙才见状重新坐下,翘起二郎腿喝茶,一副吃定你的模样。

    罗祥沉声道:“十万石粮食咱家真没办法弄到,最多一万石,至于兵器弓弩箭矢,咱家可以让手下人匀出一部份,也就数百副的样子,再多就没有了。要或不要随你,大不了一拍两散!”

    孙才张嘴就要十万石粮食,只是开天撒价罢了,其实就算罗祥真能弄来十万石粮食,就泰安城那点贼兵也运不走,此时见到罗祥态度坚决,应该真的只能弄那么多了,于是点头道:“好,成交,十天之内要见到货,要不然账薄和人都会交到徐砍头手上。”

    罗祥冷道:“咱家要是给了你们货,你们还扣着账薄和人咋算?”

    “嘿,这个简单,你可以派人跟着,只要粮到位了,我们便会把人和账薄一并交给你的手下,账本当场烧掉,人当场杀掉也可以。放心,老子也算是江湖中人,最重承诺,绝对言出必行!”

    罗祥犹豫了片刻,最后咬牙点了点头。

第426章 财政拮据() 
夕阳残照,北风凛凛,在鸣金声中,攻城的明军如潮水般退去,结束了一天的试探性进攻。泰安城的城头上满是砸碎了的抛石,十几根插在墙城上的铁矛在落日余辉下散发着凛凛乌光。

    明军大营中炊烟四起,弥漫着饭香和肉香,话说今天肥城的官员士绅特意送来了十几头大肥猪慰劳军队,所以明军今晚加菜。

    此刻徐晋正站在一座高地上,用单筒望远镜观察城头的动静。这支单筒望远镜是徐晋特意找军中的工匠用上品水晶打磨出来的,而且镜筒也使用了铜管,比起当初送给太监张忠那支竹筒望远镜要高端大气得多,而且放大倍数也更高。

    此时徐晋通过望远镜,能清楚地看到城头上的守军举动,他们此时正在清理尸体,士气看上去十分低落。

    徐晋今天发动攻城并未曾使全力,只是想试探一下守军的状态罢了,如今天结果出来了,守军的士气低落无疑,但是防卫得还是很严密,贼兵也没气虚力弱的表现,由此可见城中的粮食还足够供应一段时间。

    徐晋观察了一会便把单筒望远镜收缩起来,对着身边一众锦衣卫淡然地道:“回营吧!”

    本来,今天贼兵如果表现得疲惫力弱,徐晋便打算发动连续猛攻,即使付出一定的伤亡,也要一举将泰安城拿下,免得继续浪费时间和钱粮。

    当然,时间倒是次要的,关键是钱粮问题,军队本来就是一头吞金兽,数万人的部队驻守在这里,每日的消耗简直像流水一般,小皇帝已经两次发“私信”向徐晋哭穷了,还特别提到户部尚书杨潭整天在他面前“逼逼”个没完。

    徐晋看到朱厚熜信中“逼逼”两个字,不禁为之莞尔,同时又心情沉重,大明的财政状况如此堪忧啊。不过也没办法,老朱家的人太能生了,朱元璋自己就生了二十多个儿子,全部封为藩王,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繁衍,老朱家的种子已经播洒到全国各地,直接和间接血缘关系的,没有十万,恐怕也有九万九了吧,关键这些人都是靠国家财政养活的,过着养猪式的豪奢生活。

    只是一个亲王的年俸禄就是米五万石、钞两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两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试问全国这么多藩王、郡王、公主、郡主、侯爷公爷、伯爷啥的,一年得耗费多少钱粮?庞大的宗室已经成为朝廷财政沉重的负担。再加上上一任正德皇帝并不善长经营国家,挥霍起来连眼都不眨,所以朱厚熜接手的本来就是一个国库空虚的大明。

    而且,前两年有宁王之乱,今年山西大旱,山东又水灾,近两个月更是多省地区发生暴乱,多地同时用兵,让本来就拮据的财政雪上加霜。

    或许有人会问,平时不用兵时,那些兵难道不用吃喝吗,咋一到用兵时就要消耗大量的钱粮?

    在此需要解释一下。第一,打仗需要运输粮食,那便得征集民夫帮忙运粮,这些民夫也得吃喝吧?譬如一个民夫运粮一百斤,如果是长距离的运输,等粮食运到目的地,民夫自己恐怕就干掉五十斤粮了,所以主要是运输成本激增。

    第二,打仗的士兵要发军饷。大明实行的是卫所屯田制,卫所的士兵都分有耕种的田地,平时不打仗就耕田,保证卫所的自给自足,国家不用花费一分钱养着这些士兵,只是提供装备。

    但一到打仗的时候,明军的卫所军卒虽然自带口粮,但是军队还得另外发给士兵一份“行粮”,这份行粮就是军饷,一般是粮食、盐巴之类,换算成银子一个月约莫一两,要是马军的军饷就得加倍。

    所以说,徐晋现在调来了近三万人马,每月支出的军饷就得数万两,还不算其他物资的消耗,说军队是吞金兽半点也不过份。

    马军更是吞金兽中的吞金兽,徐晋组建这支五百人的马队,估计每月得耗费两三千两,幸好这些马军都是从各卫挑选出来的,军饷由各卫拨给,若是徐晋自己招募的,完全养不起。

    当然,就算养得起徐晋也不会花自己的钱养,这可是犯忌的,军队是国家的,你自己掏钱发饷那是养私兵,如果是几十个亲卫就算了,私养一支五百人的马军,若是在洪武朝,全家都得掉脑袋。

    当初大明首富沈三万就是因为得意忘形,竟然向朱元璋提出由自己花钱犒赏三军,结果差点被暴戾的老朱给宰了,幸得马皇后求情,这才改为发配充军,并抄没家产。

    朱厚熜两次“私信”向徐晋哭穷,虽然有自嘲的味道,但潜台词无疑是让徐晋赶紧剿灭贼军收兵。徐晋也很想给朱厚熜省点钱,但是,经过今天的试探,要一举攻破泰安城还办不到,相比于伤亡惨重,徐晋宁愿再多花几万两,毕竟作为主帅得为手下士兵的性命负责。

    至于朝廷的财政问题已经是积重难返了,要想有所改善,必须得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否则始终是治标难治本,明末的朝廷之所以发出不军饷,除了天灾,主要还是人祸。

    徐晋回到营帐,刚吃完晚饭不久,派去济南打探消息的锦衣卫探子便返回了,向徐晋回禀打探回来的情报。

    “这么说袁羿的老父根本没病?”徐晋听完锦衣卫的回禀,剑眉不由皱起来。

    这名锦衣卫咧了咧嘴笑道,“病个啥啊,六十多岁的老头还跑到青楼喝花酒来着,袁羿回到济南后就跑去拜访了镇守太监罗公公。”

    徐晋不由心中一动,袁羿撒慌连夜跑回去济南拜访罗祥,这件事恐怕不简单,于是吩咐道:“金百户,加派些人手暗中盯紧罗祥的驻地,查清他到底搞什么鬼。”

    金彪嘿笑道:“大人放心,属下早就加派了弟兄盯紧了。”

    徐晋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427章 通风报信() 
丁三儿终究还是伤重不治死掉了,唐经用被单草席把丁三儿的尸体包裹起来,打算拖到城北的泰山脚下掩埋掉,也算是尽了一场兄弟之义。

    如今石伯当和牟蛮都在薛冰馨手下的马队效力,而且均为统率十骑的什长,手中还算有点权力,两人找来了一辆手推板车,载上了丁三儿的尸体,跟城北守军的头目打过招呼后,顺利地出了泰安城。

    泰安城依山而建,从城北出了城门就是泰山脚了,有石梯可直通山顶。唐经三人出了城后,抬着丁三儿的尸体走了一段路,便在一处土壤肥厚的树林子里挖了个坑,把丁三儿掩埋掉,又搬来石头垒起一座简单的坟茔。

    唐经以水代酒在坟前敬了三杯,说了些来世还做弟兄之类的场面话,简单的落葬仪式便算完成了。

    三人坐在坟前的山石上休息时,牟蛮忽然问道:“大哥,你的伤现在骑马没问题吧?”

    唐经目光一闪道:“若只是骑马不使力,自然是问题的,怎么了?是不是准备突围了?”

    牟蛮点头道:“应该是三天后的晚上突围,具体命令还没有下来,所以俺也不太清楚,到时俺给大哥弄匹马,大家一起走。”

    唐经皱了皱眉道:“有把握吗?城外可是有近三万的明军把守。”

    二当家石伯当压低声音道:“应该是有把握的,听说济南卫中有内应,到时会给咱们让出一条道,而且还能拿到粮食和兵器补给。”

    唐经不由失声道:“这怎么可能?除非济南卫打算造反吧。”

    石伯当摊手道:“俺也不太相信,不过这消息是俺偶尔偷听到孙才和丘富聊天时说的,估计应该不会有错,话说白莲教这些人还真是有点本事,都渗透到明军内部去了。”

    唐经心中一动,孙才和丘富均是白莲教中的骨干,乃实际掌权人物赵全的左臂右膀,既然是他们密聊时提到的,那应该错不了。

    三人又闲聊了片刻,石伯当便站了起来拍拍屁股道:“冷死了,走吧,咱们回城去。”

    唐经摇了摇头道:“你们还要点卯,先回吧,俺在这里多陪三儿一会。”

    石伯当和牟蛮闻言对视一眼,没想到大哥竟然这么重情义,于是点头道:“那我们先回了,大哥也别待大久,小心着凉了,你身上还有内伤。”

    唐经点了点头,目送着石伯当和牟蛮走远,又在坟前枯坐了半小时,面色变幻不定,最后站了起来往城西方向摸去。

    城南的明军主帅大营,徐晋正在听取锦衣卫探子探听来的情报。

    话说自从派出锦衣卫监视镇守太监罗祥的驻地后,锦衣卫每天都会把各种情报送回来,诸如罗公公频繁地拜访济南官场上那几位大员,济南卫指使袁羿待在家中惴惴不安地侍奉“生病”的老父等等。

    “大人,你说奇不奇怪,济南卫竟然把粮食兵器等补给物资运到柳埠镇,那儿离这起码也有五六十里路吧,到时如果要使用还得再运一次,还不如一次运到营地算了,方士珍那家伙真是蠢到家了!”金百户面带嘲讽地道。

    原来近日锦衣卫打探到一条消息,济南卫正将补给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柳埠镇。

    徐晋皱了皱剑眉,大明的卫所军队打仗都是自运军粮的,这并不奇怪,但是济南卫不把粮食直接运到营地,而是存放在几十里外的镇上,这就有点反常了,莫不成还担心城中的贼兵闯营突围造成损失?

    “济南卫一共运了多少粮食补给?”徐晋追问道。

    金百户答道:“起码也有七八千石吧,现在还在运送呢,恐怕要过万石。”

    徐晋的剑眉皱得更加深了,一卫人马即使是满员也才5600人,而且,现在的卫所兵员绝大部份都不可能满编,济南卫运上万石粮食补给,这足够全卫人马吃半年了吧,莫不成方士珍认为这座泰安城要围半年才能拿下?

    正在此时,一名卫兵走了进来大声禀报道:“大人,临清卫劳指挥求见。”

    徐晋点头道:“带进来!”

    稍倾,临清卫指挥使劳大兴便进了帅帐,身后还跟着两名亲兵,这两名亲兵押着一名五花大绑的大汉。

    劳大举向着徐晋拱手行礼道:“徐大人,属下的人在营地附近抓到一名鬼鬼祟祟的家伙,疑似是城中反贼的探子,不过此人口口声声有重要机密告知大人,所以属下便纠胆带他来见大人。”

    徐晋意外地轻哦了一声,目光落在被捆绑这名大汉身上,但见这家伙胡子拉渣的,尽管眼窝深陷,但从眼神便能瞧出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悍之辈。

    “你是何人,有何机密要告知本官?”徐晋不动声色地问。

    唐经看着座上的英俊小青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