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人生-第4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琛笑着说道:“硬要说的话,到确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铜墨盒实在太小了,摆出来不起眼,不象青铜器、陶瓷和书画,摆在那里,挂在那里,能显示主人的身份和气派。”

    吴可听了撇了撇嘴道:“这么想的,都是一群爱慕虚荣的人。”

    楚琛笑道:“对一些人来说,买古玩不就是用来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嘛,这么想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吴可说道:“我也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吧,我就觉得这样的盒子还是挺好看的,阿琛,要不咱们挑选几个吧?”

    楚琛回道:“我先看看再说,如果下面的铜墨盒都有最上面这层这样的质量,全都买下来也没什么。”

    “啊?全都买下来?”吴可听了这话,非常的惊讶,说话的声音就大了一点,引得其他人都注意到了这边。

    老常三两步走了过来,笑着问道:“楚老板,你想把这些铜墨盒都买下来?”

    这么说的时候,他心里也有些嘀咕,难道这些铜墨盒之中,还有什么好货色?

    楚琛朝着面带歉意的吴可笑了笑,示意没事,接着就笑道:“如果能有上面这层铜墨盒的水平,如果老常你肯割爱的话,只要价格合适,我肯定会买下来,不过嘛,这得让我看过底下的这些铜墨盒再说。”

    听了楚琛所言,老常马上反应过来,上面这层墨盒不过都是一些普通的玩意,至于下面那些,虽然他当初没怎么看仔细,但楚琛可看都没看过,怎么可能知道里面会有好货色?

    所以说,楚琛之所以想买这些墨盒,肯定不是因为其中有什么宝贝,但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看到大家脸上都或多或少的露出不解的神色,楚琛就微笑着解释道:“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的私人博物馆已经正在筹备中了,这些墨盒我买下来就是准备充当展品的。而且不瞒几位。昨天我还买了百多件的浅绛彩瓷。”

    听楚琛这么说,大家也都反应了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既然是为了博物馆的展品。那买这些现在的市场价值不高,但还是有一定收藏价值的铜墨盒,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老常暗笑自己多心之余,就呵呵笑道:“楚老板,我之前真不清楚您正在筹备私人博物馆,不过,既然知道了,那怎么着我也得支持一下,这些铜墨盒我答应转让给您了。”

    “那真是谢谢了。”

    楚琛笑着向老常抱了抱拳。说道:“那我先看看再说。”

    老常点了点头,有意无意的说道:“说起来,这些都是我从一位刚刚过世的前辈家里收来的,每层之间的价值基本相差不是太大。”

    楚琛闻言暗自一笑,老常这番话想要表达的意思,无非是说每层铜墨盒的价值差不多都像最上面一层这样,想让自己随便看看就行了。这么说,正合自己的心意,当然。怎么着也得做做样子才行,不然老常心里肯定会犯嘀咕。

    于是,楚琛笑了笑,就接着就把最上层的铜墨盒放到一边。开始鉴赏放在下面的那些东西。

    楚琛一开始看得还挺仔细,不过越到后面,越表现的马虎。因为这些墨盒确实和老常说的一样,每层的墨盒加起来的价值。基本相差不大,他的这番行为。到也没让大家觉得奇怪。

    看到最后一层的时候,楚琛都懒的把墨盒拿出来,只是简单的瞄了一瞄,接着就笑道:“行了,就这样吧。”

    老常笑着提醒了一句:“楚老板,您不仔细看看?”

    楚琛呵呵一笑道:“老常你刚才都那么说了,我还有什么不相信的。再说了,新造的铜墨盒,比较好鉴别,外表看起来黯淡无光,没有老器的旧熟感和包浆,且一般铜质粗糙,有砂眼。和这些老的铜墨盒一对比,马上就能看出来。”

    老常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则嗤笑了一声,暗道:“你个小狐狸,会这么轻易的相信我才怪,后面的这句话才是真的吧。”

    想到这里,他笑眯眯的问道:“楚老板,这些你都要?”

    “对,都要,就是不知道这价钱?”

    “你楚老板要我怎么着也得打个折扣吧,这样吧,就算这个数吧……”

    “老常,你这个价钱实在有些不厚道啊……”

    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老常因为想急于把东西脱手,表面上最后还是楚琛赢得了胜利,当然,暗地里也是楚琛占了一个大便宜。

    正当楚琛和老常在那讨价还价的时候,项发财就打开了旁边那个纸箱,里面放着的全都是一册册的线装书籍。

    古籍收藏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书籍的收藏,历代也出现过不少收藏古籍的大收藏家。而且一些绝版稀有的古籍,价值也非常高。

    因此,当项发财看到箱子里装着一箱线装古籍时,顿时眼前一亮,连忙翻看起来,不过看了半天,他也只是找到一些大众版的古籍,而且时间最早的也在清末,大部分都是民国时期的印刷本。

    项发财越看越没耐心,说道:“老常,你这怎么就收了这些破烂,难道就没什么好点的货色?”

    本来老常因为这些铜墨盒被卖掉,心里还很高兴,不过听到项发财的声音,心里当即就苦笑了一声,还有这位债主在呢,也不知道刚才卖墨盒的钱,能不能填上项发财的那张大嘴。

    “项总,好点的货色我以前确实有,不过都已经卖给了别人,现在就只剩下这一箱子普通货色了。”

    项发财闷哼了一声,正当他准备开口的时候,他的目光突然被手里的一本古籍吸引住了,看了几页后,他笑着说道:“这本介绍切口的手抄本到是挺好玩的……”

    说着,他就读了几个切口的对照,因为用的词汇比较好玩,引得大家都笑出了声来。

    楚琛笑了几声,突然就觉得这几个切口很耳熟,仔细一想,他心里顿时一阵激动,暗道,这不就是藏宝图上记载的词汇吗?难道项发财手里的古籍,就是自己一直想找的那本东西?

    想到这里,楚琛连忙走了过去,凑上到项发财跟前,越看越是惊喜,这本解释切口的手抄本,肯定就是他要找的。

    怀着激动激动的心情,楚琛等项发财看完之后,又把手抄本要到手中,把内容仔细看了一遍。他看的速度非常看,大家也只当他是因为好奇,所以又看了一遍,除了吴可之外,根本没想到,他已经一字不落的牢牢的记在了脑海中。

    片刻功夫,楚琛已经把宝藏所在的位置翻译了出来,但因为上面的地址是老地名,他一时还想不到在哪,不过这事很简单,只要回去找找就行了,一点都不急。

    正当楚琛在那翻看的时候,项发财就对着老常说道:“我说老常,你这根本没有我中意的东西,你说怎么办吧?”

    老常想了想,狠下了一个决心,苦着脸说道:“项总,我也实在拿不出其它东西了,要不这样吧,之前您买玉器的资金,我还您一部分,您看怎么样?”

    就凭老常表现出来的性格,能拿出钱来,说明他已经实在想不到办法了,既然如此,项发财也直接就点头道:“行,你就说准备还我多少吧。”

    “这个数,您看如何?”老常比划了一下。

    “你这是准备打发叫花子啊!至少得这个数……”

    “哎哟喂,项总,您这个数我得亏老本了,您就发发慈悲吧……”

    项发财强势,老常又理亏,于是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老常也只能苦着脸答应了项发财说的数字,郁闷的都想吐血。

    其实,楚琛现在也有些郁闷,因为他根本没有找到机会向项发财暗示一下,他想要把那幅《松鹤图》给买下来,项发财就把事情给了结了。

    虽说他现在也可以直接向老常画买到手,不过老常现在已经亏红了眼,这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肯定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把这事先放一放再说了。

    这时的老常因为亏了血本,心里就琢磨着要找点本回来,除了准备一会宰之前订购《松鹤图》的那位一刀之外,他看到旁边的那箱书,眼珠子一转,就笑着说道:“楚老板,不知道您对这些古籍有没有兴趣啊?”

    因为一直接触张火泥那样的怪人,楚琛也怕这本手抄本里面暗藏着什么玄机,心里其实也很想把东西买下来,但如果他开口的话,肯定会让老常心有怀疑,而且就算老常这么说了,他也不能马上就答应下来。

    于是,他挥了挥手,说道:“老常,我又不是收破烂的,要这些东西干嘛?”

    老常笑眯眯的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毕竟这些也都是古籍嘛,多少也有些收藏价值,可以给您的博物馆增加一些展品。”

    楚琛似笑非笑的说道:“你看哪家博物馆还会展出这样的货色?”

    老常笑容可掬的说道:“楚老板,您觉得这些古籍普通,也是因为它们时间太短,您再收藏个五六十年,不也挺珍贵了嘛。而且现在买还便宜,您直接给个三千就行了。”

    楚琛听了这话,笑道:“行了,老常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些东西我都要了,不过这价钱嘛……”

    “楚老板,三千块已经很便宜了,您如果现在拿到市场上去出售,都不会亏,再说了,三千块钱对您这样的大老板来说,算的上什么啊……”

    老常的嘴像机关枪似的,楚琛听得一阵头大,他懒得再听,直接挥了挥手道:

    “好了好了!三千就三千吧……”(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六章  铜墨盒的价值

    把东西放到车上,大家正准备驾车离开时,就见又有人驾车过来了,此人楚琛也认识,是京城一位比较资深的藏家,之前他和这人简单交流过几次,只能算是点头之交。

    楚琛朝他笑了笑,接着就开车离开,当车子经过门口的时候,他听到那位藏家在问老常,画有没有为他留着。老常拍着胸口保证,说什么既然是那位藏家预定的,那他肯定会把画留下来,说完后就带着藏家走进了他家。

    车子开出了一段距离,吴可一脸无语道:“那老常也太不要脸了,居然睁着眼睛说瞎话!对了,那人你也认识?”

    楚琛点了点头:“以前见过几面。”

    “那他的眼力怎么样?看得出那幅画是‘揭二层’吗?”

    “算是马马虎虎吧,至于到底看不看的出,我到不太清楚,不过,以那幅画的水平,我觉得凭他的眼力看不出的可能性比较高一点。”

    “这样啊!那不是又要被那老常宰一刀了?”

    “可能性很大。”

    吴可听了这话,就有些不爽道:“看到这家伙赚昧心钱,我就觉得不舒服,你说,要是之前咱们告诉那人画有问题,老常会是什么表情?”

    楚琛哈哈一笑道:“那还能是什么表情,当然气得脸都绿了……”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讲出来,真这么做不光会让老常动气,连那位藏友也很有可能得罪。

    古玩行里,明知道对方玩的或买的东西不老。也不愿意说东西不对,这种情况普遍存在。这到不是说大家不愿意说真话。而是由于现实的因素。这个社会不管过去还是未来,虽然每个人都愿听实话、听真话。但实际上您一旦真说了,换来的是漫骂为多。

    良药苦口益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的话虽然大家都熟知,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接受并学习,哪怕表面上说接受,实际还是左耳进右耳出。

    除了人性之外,第二个原因是古玩往往牵扯着金钱,有些东西甚至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一旦牵扯到金钱利益方面的事情,那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像刚才那种情况,万一那位藏家觉得楚琛那么说,是想把那幅画占为己有,这无疑是好心做了坏事。

    而且,正因为如此,古玩鉴定这种牵扯着利益的事情,其中也有相应的规则。

    比方说,古玩鉴定的时候一般都是权威说了算。东西的鉴定结果。往往根据业内的权威程度来定,打个简单的比方,某位一线专家说东西是对的,那即使东西不对。二线的专家也不会否定他的结果。

    另外,鉴定专家们一般互不拆台,如果一位鉴定专家已经开出的评估报告和评估价格。其他不是师生的同行即使有意见,一般在明面上也不会拆台。而会选择私下沟通。

    正因为上面两个原因,楚琛如果和老前辈一起鉴定。都是他先看,结果也是他先说,免得老前辈们说错了,他不方便改口。

    另外,有些专家做鉴定的时候还会彼此帮忙掩护。比如说,有位专家,他拥有很高的名气,但他只会研究不会鉴定实物,而另外一位专家在实战鉴定中所向披靡,却因为名气的原因,别人不喜欢找他鉴定,于是两人就搭档鉴定,各取所需。

    最后一个规则其实和刚才说的人性有关,那就是鉴定结果一定要让客户满意。只要仿得不太离谱,全都“看老”,自己省心省力,买方卖方皆大欢喜。

    所以说,古玩鉴定需要专家,但不能依赖,更不能盲目偏信,不然就有可能会因此而吃亏,甚至吃大亏。

    其实,楚琛虽然对这种事情没有深说,从小耳濡目染的吴可多少也能猜的到,她呵呵一笑道:“这世上啊,就是真君子少,伪君子多,这些人也只有吃了大亏才能让他们长记性。”

    说到这,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笑眯眯的说道:“阿琛,你之前为什么看都没看就说要把那箱子铜墨盒都买下来?不会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吧?”

    这种关系到异能的事情,楚琛不能照实说出来,就说道:“这有什么秘密,我只是觉得铜墨盒现在的价格,并不能体现它真实的价值,就准备买下来收藏喽。”

    吴可对楚琛的这番话很赞同,她问道:“那能涨多少?”

    楚琛想了想,说道:“我觉得几年后,像刚才那个陈师曾参与制作的铜墨盒,应该能值五六万吧。”

    “不是吧,能涨这么多?”吴可相当的惊讶,一只铜墨盒价值五六万,这五六十只铜墨盒少说也得值一百万吧,而买下这些铜墨盒,花的钱不过才十万而已,这赚钱速度,实在太惊人了。

    “具体能不能涨这么多,我也不能确定,不过我这么认为也是有依据的。”

    楚琛笑着解释道:“首先一点,现在虽然收藏铜墨盒的人也多了起来,但还没有形成一个群体,这一点从铜墨盒的市场价格就能看得出来。也就是说整个收藏界,对铜墨盒都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铜墨盒的收藏地位与其具有的艺术、历史附加值极不相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古玩只有经过了研究、宣传、流通、拍卖、炒作,才能实现它的真正价值。铜墨盒离这个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听到这里,吴可就说道:“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等有人开始注意到的铜墨盒的收藏价值了,那铜墨盒的价值就开始水涨船高了。可是,你怎么就肯定,几年后就有人开始注意到铜墨盒的价值呢?”

    楚琛微微一笑:“古玩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乱世黄金盛世古董,现在许多人特别是有钱的老板都开始涉足这一行,好东西早晚有一天会被买光的,那市场上原先并不被大家看好的品种就会进入大家的视野。所以我认为,像铜墨盒这样做工精致的文房用品,肯定会深受大家的欢迎……”

    铜墨盒由于是文房用品,在出现之后,就深得当时的文人甚至是名人的喜爱,他们得到一只精美的铜墨盒,往往要在上面题诗画画,然后请工匠把诗画刻下来。有的文人还把自己的作品刻在铜墨盒上,广赠亲朋好友。

    清末民初之时,墨盒更是成为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把玩的物件,当时把获得一方精美墨盒视为一种时尚,蔚然成风。

    由于铜墨盒小,在上面作画写字必须十分细致认真,所以,铜墨盒上的作品通常都是作者的精品和力作,而且由于金属不易损坏,这就是长久保存的基础。

    正是因为可以长久保存的特点,铜墨盒就成了庆贺寿诞、喜结良缘、学有所成、等重大纪事的馈赠礼物和纪念品。

    如“某某雅玩”、“某某雅正”、“某某成立纪念”等等,因此刻铜墨盒成为我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它与许多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都有关系。

    这也让铜墨盒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铜墨盒盛行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所有写字的人都要用它,人因物用,物因人贵,一些遗留下来的墨盒可以发掘出许多故事,这也增加了铜墨盒的收藏价值。

    “诸如此类,铜墨盒还有许多值得收藏的原因,所以我认为,要不了多久,铜墨盒的价格肯定会体现它应有的价值。”

    楚琛接着说道:“当然,就像古玩有好有坏一样,铜墨盒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刻画精细的铜墨盒,都值得收藏,刻画粗陋的,可以放弃。但要注意弄清什么是粗陋,比如说齐白石的画,寥寥几笔,看起来好像很粗,其实精妙无比。”

    “另外,还要看铜墨盒的材料质量。高质量的铜墨盒,铜质精纯,虽经百年,光泽不减,即使用高倍放大镜观看,也看不到砂眼和杂质。著名人物用的多数都是这种。一般平民百姓用的,质量就差多了,基本没什么收藏价值……”

    接下来,楚琛又讲了一些收藏铜墨盒需要注意的地方,等两人在饭店的门口下了车,他刚好把这些都给吴可说了一遍。

    项发财车停的早,他正好听了个尾声,就笑呵呵的说道:“楚老师,既然您这次买了这么多铜墨盒,能否拿几个给我讲解一下,?”

    楚琛笑着点头道:“这没问题。”

    项发财高兴的说道:“那咱们先吃饭,这事等吃过饭到您的店里再说。”

    “行……”

    吃过一顿丰盛的午饭,大家就驱车前往楚琛的古玩店。

    当楚琛和段学峰一起扛着那箱铜墨盒到了店里时,发现元弘建今天也在店里,此时,他和吴叔等人可能也刚刚吃过午饭,正在喝茶聊着天。

    热情的打过招呼,元弘建就笑着问道:“楚老师,您这一箱子是什么东西啊?”

    “一箱铜墨盒。”

    “铜墨盒?”大家听了楚琛的回答,都觉得有些奇怪,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