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骄宠-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众妃:“……”她们也想学端妃这样潇洒的手段啊。可惜,她们没有一个太后姑母。
    太后又让众妃在慈宁宫中跪了一个时辰,觉得心气儿顺的差不多了,便也冷哼一声,让众人回去了。
    只是,太后心中的怒气,可是不会因为众妃这一跪,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消散个干净了呢。
    都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太后娘娘年纪大了,现在这性子啊,却是更加执拗和蛮不讲理起来。
    因而,当众妃离开,而弘远帝特意避开了众人,亲自来慈宁宫给太后娘娘请安时,却也是直接被太后娘娘摔了两个字“不见”,而讪讪的摸了摸鼻子,离开了。
    时间一转而逝,眨眼又是两天。
    这一日,卫淑妃竟是罕见的,来慈宁宫中,陪太后娘娘唠嗑了。
    卫淑妃虽然平日里,也爱隔三差五在太后娘娘面前刷刷存在感。
    可是,自从年前九公主在长乐长公主府上,办了哪一桩污糟事情后,自觉没脸的卫淑妃,从年后起,便很少往慈宁宫中走动了。
    加之前几天,九公主就成了十一公主,卫淑妃这段时间闭门思过都来不及,又哪里会特意来太后娘娘这里找批。
    因而,早就不登门的卫淑妃,今日特意过来给太后娘娘请安,别说太后纳闷了,就连太后的几位心腹,也是觉得,卫淑妃此来肯定是有什么事儿相求的。
    只是,不管有什么事儿要找太后撑腰,这时间也挑的太不合适了。
    不知道现在阖宫上下,所有主子都避着慈宁宫走的么?
    如今倒是好了,连岚贵妃和弘远帝都知道避避风头,暂时不去太后面前找没脸,卫淑妃却是再这个不恰当的时候过来了,她是做好了丢脸丢到整个京城的准备了么?
    太后斜睨一眼卫淑妃,懒洋洋的说了声“免礼,赐座”。
    卫淑妃恭恭敬敬的站起身,随后,才小心翼翼的在雕花大椅上落了座。
    若是放在往常,卫淑妃在太后面前,素来都是座三分之一张椅子的,如今,却是只敢小心翼翼的坐将近四分之一的地方。
    卫淑妃开始和太后娘娘寒暄了,开头无外乎说的是柳树都抽芽了,春天要到了,过几天御花园的花开了,要随太后去御花园赏花云云。
    卫淑妃谄笑的说着,太后娘娘爱答不理的,不时应一个“嗯”字儿。
    话题转来转去,说了足有半盏茶的功夫,太后娘娘没心情打理卫淑妃了,正准备让她下去,却是不妨,卫淑妃现在竟然说起了一个让太后娘娘非常关心的话题。
    “虽然现在京城中,说秦王克妻的谣言还在,只是,那也只是那些市井小民的八卦之言。做不得真的。”
    看太后娘娘神情舒展,看着她的眸子中,眼神都柔和了许多。卫淑妃又再接再厉道,“那些市井小民不知道究竟,咱们可都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敏君县主就不说了,她身体素来就不好,太医也说了,敏君是肯定活不过十八岁的。虽然她今年也不过才十四岁,只是。太后您可能不知道,敏君啊。从今年大年初一开始,便是没离开过床榻了。”
    又殷切的道:“臣妾听驻守在邑阳大长公主府里的太医说,敏君自过年起,身体状况就急转直下。连起身都不能。太医们一直都用人参吊着敏君的命,本来就是惶恐她随时可能闭了眼就再睁不开,倒是不想,就在您宣秦王和乾世子进宫那一夜,侍候敏君的丫头,竟是忘了给她关窗了。”
    “那几天夜里多冷了,敏君又素来身子弱,这被冻了一整晚,吸了一晚上凉气。连呼吸都上不来了,这可不就是……”
    “唉,要臣妾说。这敏君的死,哪里就和秦王有关系了。侍候敏君那几个丫头才最应该是罪魁祸首。”
    卫淑妃碎碎念,而太后娘娘,此刻看着卫淑妃的眸光,慈祥的简直要拧出水来。
    卫淑妃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太后娘娘面上的神情,嘴角微挑。随后,更加信心满满的和太后道。“再说安顺侯府那大姑娘,这也是个可怜的,臣妾打听到一些消息,说是那姑娘根本就不是失足落水的,而是被人一不小心撞到在湖里呢。”
    “当,当真?”太后娘娘满脸兴奋的,微微涨红着脸,问卫淑妃道。
    卫淑妃连连点头,“这消息京城中的人知道的也不少,听说因为安顺侯府那大姑娘死因不明,现在连京兆尹就介入开始详查了呢。”
    太后听到卫淑妃此言,好似就已经看到了,秦王被洗刷冤屈的那一天,一时间,不由喜上眉梢,双手合十,接连念了好几声佛。
    太后娘娘胸中的郁结,因为卫淑妃此番劝说,当真解开了大半,当是时心情畅快至极,看卫淑妃就更加顺眼起来。
    这一个顺眼,就不免和卫淑妃唠叨起憋闷在心中的话来。
    太后娘娘也实在是憋闷的很了,加之这些话无人可说,如今,恰好碰上了卫淑妃,可算是有了宣泄的地方了。
    不由也就一脸哀戚和担忧的与卫淑妃道:“成嗣那个孩子啊,最是可怜不过。他尚在秦王妃腹中时,我那外甥就因为瘟疫死在了陇西,他一出生,生母又大出血,直接就去了。”
    “一家子人死的死,亡的亡,最后竟是只剩下我那可怜的妹妹,伴着成嗣那孩子一路长大。如今到了好了,连我那妹妹都去了几年了,可这孩子因为一个克六亲的名声,却是连个王妃都娶不上。”
    “以前也还罢了,左右他年纪还小,哀家也不着急,可是,现年他都已经十七岁了,再不赶紧娶个王妃进门,哀家真担心他那一天上了战场回不来,整个秦王府就,就……”
    拿帕子沾了沾眼角的泪水,就又道:“原本哀家是想着,这一次定要为他挑个好的进门的,谁能想到,这话还没出口呢,就一下死了两个贵女,哎呦喂,要是照这样的情况下去,那孩子何年何月才能成亲啊?”
    又哀哀切切。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别的事情。
    不管是该说的,还是不该说的,太后娘娘此刻全都说给了卫淑妃听,一时间,卫淑妃脸上的笑容都快有些挂不住了。
    太后娘娘说来说去,最后还是愁秦承嗣的媳妇没踪影,一时间也是愁苦的直叹气。
    卫淑妃听到太后娘娘,叹气说秦王妃的人选不好找时,握在手中的帕子狠狠一紧。
    心神猛的一跳,卫淑妃眸子低垂,瞳孔中一闪而逝恶毒的神光。
    她抬起头来,笑的温婉大方的又与叹气不止的太后道:“娘娘要给秦王选妃,何愁会选不到?不管怎么说,秦王能文能武,外貌又英俊倜傥,乃是我大魏赫赫有名的一代军神。年纪轻轻就有此作为,秦王怎么会娶不到合心意的秦王妃?不过是时候未到罢了,太后娘娘您且勿扰了。”
    “哀家如何能不担心,这满京城的贵女,都是些金贵的,偏哀家那外甥,又是个粗人,他是个不知道怜香惜玉的,又有那么一个名声在外,眼下又传言克死了五个未婚妻,这,这,唉,若不是个福缘深厚的,谁能坐得稳秦王妃的位置呦。”
    太后娘娘叹息不止,卫淑妃却好似倏然从太后娘娘的话中,听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般。
    她讶异出声,“太后是想为秦王找个福德身后的秦王妃?”
    “可不是。若秦王妃福缘不深厚,怕也是坐不住秦王妃的位置的。哀家那外甥,唉,虽说哀家是不信刑克六亲那一套,总归,总归,还是要防着些好。”
    又道:“只可惜,这满京城的贵女,虽都出身不凡,哀家却是没有瞧出来一个与众不同的。”
    “这倒也是。”卫淑妃也和太后一样,做出深思又忧愁的模样。
    然而,下一瞬间,卫淑妃眸中,却倏地有亮光闪过,她“哎呀”一声惊喜的叫出声。在太后娘娘看向她,并问了她一句“怎么”后,卫淑妃好似又回过神来,自己的想法不适宜一样,满含歉意的对着太后一笑。
    “臣妾刚才倒是想出了个合适的人选,只是,再仔细一想,却又觉得不合适。”
    “哦。是谁家的姑娘,你且说来?”
    “这……”
    “说来就是,左右即便淑妃说出了人选,不合适丢弃再想也还是可以的。”
    卫淑妃一咬牙,也就笑着和太后道:“不知太后觉得,忠勇侯府那五姑娘如何?”
    “忠勇侯府的五姑娘?”太后眼神很无辜,还很茫然,好像全然记不起,忠勇侯府的五姑娘是哪根葱一般。
    卫淑妃捏着帕子,捂着小嘴儿轻轻一笑。
    说道:“太后娘娘,您不是说,那姑娘很是得您的眼缘么?您前几天还和小九,昭璇那两孩子一起见过忠勇侯府那姑娘呢。怎么,现在可是忘了?”
    太后恍然大悟,指着卫淑妃道,“你是说,你是说……”
    “太红娘娘猜中了,臣妾指的就是玲珑姑娘呢。”
    又温婉的笑的眼眸弯弯的,和太后道:“太后娘娘您怕是不知道,玲珑姑娘在忠勇侯府排行第五,所以,臣妾说的忠勇侯府的五姑娘,也就是玲珑姑娘。”
    又道:“玲珑姑娘倒是个有大福气的,能入得了太后您的青眼且不说了,还成了了缘师太的有缘人。那姑娘福气深厚,不然,了缘师太也不会讲用了一辈子的念珠赠予她。臣妾之前也是不没想出来这姑娘的,如今,一听太后说起要为秦王找个福气深厚的秦王妃,可不是就想起这姑娘来了……”L
    ps:先放上来大家看,阿扇去改错别字……

☆、247 池玲珑啊

卫淑妃说完这些话,面上的神色却是有些讪讪的不好意思了,好似她方才的所言所语,冒犯了秦王似地。
    其实,若是搁在往常,卫淑妃开口说,要把一介庶女许配给秦王为正妃,说不定太后娘娘不仅要当场甩袖子走人,骂她一句“痴心妄想”,顺便还要气恼的,直接喷卫淑妃一脸唾沫星子。
    那可是秦王妃,堂堂的超品亲王妃,当朝四品大员的嫡女,能嫁入秦王府为侧妃都是家里边祖坟上冒青烟了。
    卫淑妃竟然想让一介侯府庶女,嫁入秦王府为秦王正妃?
    呵,若是秦王府死去的老祖宗们,知道了卫淑妃这坑秦王的建议,说不定大晚上都会从地狱里爬出来,挠卫淑妃一脸血。
    那可是超品的亲王妃啊,就是公主嫁过去,也不能算是下降,还要说是高攀了。
    连皇室女嫁入秦王府,撑死了也只能算是个平嫁,卫淑妃竟然想让池玲珑这个庶女,一步登天?
    太后听到卫淑妃此言,心里泛上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卫淑妃肯定是被什么东西迷了心智了,以至于鬼迷心窍,才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太后是有些不喜的。
    然而,当太后娘娘听到卫淑妃开口所说的,将池玲珑嫁给秦王的因由,和两人的相配指数后,却也控制不住的,隐隐有些心动。
    是啊。若是放在往常,池玲珑无论如何都是高攀不上秦承嗣的。
    可是,现在不是往常。现在是秦王已经克死了五个“未婚妻”了。
    京中的形势不用外人给太后科普,太后娘娘也是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脑补出,现在京城中的流言恶语该是怎样汹涌如潮;整个京城的民众,又是如何亢。奋的,在私下里口耳相传秦王刑克六亲的。
    太后娘娘之前一直不想提及,有关秦承嗣现在在京城中凶恶的名声。以及敏君县主和周梓潼之死,给他的声誉造成的雪上加霜。
    说太后娘娘自欺欺人也好。说她掩耳盗铃也罢,她总归是不喜欢,有人在背后中伤她那妹妹留在这世间留下的唯一一滴骨血的。
    可是,并不是说。太后娘娘掩耳盗铃、佯作不知,京城中流言蜚语对于秦承嗣的中伤,就可以不存在,就可以一笔抹消的,那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太后娘娘愁啊,又愁又苦。
    其实,打心底里说,太后娘娘对于秦王刑克六亲的名声,也是有些在意的。
    不然。她也不至于刚才对卫淑妃说,想要为秦王找一个福德深厚的王妃。
    不是福缘深厚之人,秦王妃的位置。当真坐不住。
    太后娘娘思来想去,竟然越来越觉得,淑妃这个提议,其实仔细说起来,也还是挺不错的。
    秦王身上戾气大,乃是一代煞神转世。他尚且幼年的时候,就连佛门都不收他。不能替他化解身上的戾气。
    而池玲珑,偏却也就像是上天量身为秦王打造的王妃一般。
    那姑娘模样没的挑,性情也温顺乖巧,更是个福运深厚的。
    连佛法高深、功德深厚的了缘师太,都因为和她见了一面,涅槃坐化,死后还留下了一颗舍利子,可想而知池玲珑的福运,到底该有多么厚重。
    虽然那姑娘退过亲,名声不好,还是个庶女得出身,无论如何也配不上秦王。
    可是,那姑娘退亲那事儿,仔细说起来,也着实不怪她。
    若不是平阳在人家小未婚夫妻中间插了一手,她老婆子又因为疼爱孙女,顾惜皇室名声,给安国公府施压,让安国公府世子娶了平阳,相信这姑娘,未来定是要做安国公府夫人的。
    而至于池玲珑乃是庶女之身,嫁不得秦王,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仔细说起来,要抬高池玲珑的身份,这事倒是挺简单。
    大不了就让皇室的某个王妃或是长公主,将这姑娘认到名下为义女,她再给池玲珑赐个县主出身;若是嫌麻烦,倒是也可以和翼州的忠勇侯沟通,让他直接将池玲珑记到她嫡母名下,这办法倒是更为妥帖。
    太后娘娘思来想去,心中更觉得,把池玲珑配给秦承嗣着实不错。
    不免就也对淑妃道:“玲珑那丫头,哀家看着也不错。只是,那丫头从小在翼州长大,又是庶女,哀家不怕别的,就怕那丫头到时候撑不起秦王府的颜面,为人行事不够大方谨慎,落了秦王府的威风体统。”
    又略有些失望的哀叹一声,“那丫头模样性情倒是没的挑,就是,到底不是正儿八经的嫡女出身,这嫡女和庶女从小受的教养,到底是不同;尤其是在勋贵世家,这不同更是分明……”
    说着说着,就也又觉得,池玲珑也说不上就是秦承嗣的良配。
    虽然那丫头通身的气派也不错,她也能抬举她,给她个好出身。
    可是,这些都是她自己的琢磨思量,怕是他那外甥若是知道,她为他相中了一个庶女做王妃,且这庶女还是被退过亲的,依那孩子的心性,怕是这事儿也绝对难成。
    太后娘娘想到了秦承嗣的性情和手腕,一时间也更觉得,说不定若她当真下了旨,给两孩子赐婚,她那曾外甥,也就当真能抗旨不尊。
    想到这里,太后娘娘也就更头痛了,因而,接下来也不顾忌淑妃说的,“玲珑姑娘确实是个好的,听说规矩学的极好,又善女工、厨艺、理家之事,着实是个不错的。”摆摆手,头痛的捂着额头,就想要让淑妃离去。
    淑妃看出太后的迟疑。当是时,反倒更心急了。
    她刚才好不容易让太后有些意动,如不能一举将太后拿下。说服了她,让太后娘娘心中定下主意,那她今天陪着太后说了这么一大通,岂不都白费了。
    卫淑妃想到这里,一时间,脸上的笑容便也有些僵硬扭曲。
    要说她今天为何急匆匆过来,想要为秦王定下池玲珑。却也是有原因。
    当然,这个原因绝对不是淑妃善心大发。想要为秦王找个王妃。
    而是因为,卫淑妃因为九公主莫名其妙成了十一公主这事儿,心里正窝着火呢。
    且这火儿还越烧越旺,烧的她夜不能寐。坐卧不安的,憋在胸腔中这口恶气,若是迟迟发泄不出去,当真能把她憋死了。
    虽然卫淑妃也觉得,那她女儿阴了十一公主一把,让十一代她去和亲完全是在自绝生路。
    只是,若是秦王在发现了小九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把消息透漏给她,或是透漏给她的娘家卫国公府。将小九交给他们处置,好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和送亲的大皇子取得联系。将十一和小九替换过来,瞒下小九做的这一桩污糟事儿,他们定为会真心感谢秦王,记他这个人情。
    可秦王这事办得太不仁义了。
    他竟是直接将消息捅到了皇帝那里,且还将小九押解过来,交给了禁卫军带进了宫廷。
    如此作为。秦王她是完全绝了小九的前程,更让皇帝对她迁怒上了。
    在皇宫中。虽然她只是一介淑妃,可是,她背后还有卫国公府,她膝下还有大皇子、十皇子、
    皇帝迁怒了她,可不也就等于是迁怒上了她的娘家卫国公府,不喜了她生下的大皇子和十皇子?
    这可不就是在妥妥的拉仇恨值么!
    念及此,卫淑妃便更加对秦王恨得咬牙切齿了。
    而再又回忆起,同样也是因为秦承嗣,她那次子十皇子,才被杖刑了五十,以至于打断了腿,接连三个月都不能正常行走;且还被陛下封了南疆那等荒僻之地为封地,说不定何年何月就要离开京城,去往那等满是蛊虫和瘴气的地方生存,卫淑妃对秦王的怨怼之心,就更加灼烈似火烧。
    然而,虽然卫淑妃恨不能秦王去死,她现在也是不敢得罪秦王的。
    不为其他,就因为秦王手握五十万陇西大军,且若是得了他的支持,夺位就会多加五分胜算。
    单只是因为这一条,卫淑妃也不敢贸贸然给秦王找不痛快。
    可是,卫淑妃心中实在是痛苦啊。
    她不能将自己被罚去家庙的女儿小九怎么样,可是秦王……
    卫淑妃前几天闭门思过的时候,哭了不是一场两场了,怨怼仇恨的话语,也说的不是一句两句。
    她没有办法给秦王一个教训,出气自己胸中的恶气,就更加不分日夜的折磨自己,折磨侍候她的宫人。
    也就是在前两天,她才听到她身边近来颇得她宠爱的一个宫娥说了一句,秦王又克死了两个未婚妻的传闻。
    当时她确实欣喜的简直恨不能跳脚起来,觉得好歹是老天开眼了,帮她出了口恶气。
    因而,当天晚上兴高采烈的,竟是诵了一晚上的佛经。
    谁知,她一晚上没睡觉,早起才准备去休息,竟是又得到了宫娥的汇报说,太后不高兴了,所有后妃都要去太后跟前请罪。
    至于太后为何不高兴,这还用别人说么,用脚趾头想,都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卫淑妃就这样满含怨怼之心,和其他宫妃一起在慈宁宫中跪了一个半时辰,等回到瑶光殿后,好不容易消下去的,对于秦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