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顺治十四年-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旭日往前走不数步,就看到那抹站在翠竹下的曼妙背影。

金真儿一袭汉装,颜色是那种极浅极嫩的草绿,像是早春初生的小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那种颜色,衬的她整个人如水边一枝垂柳。素面朝天,秀美面孔比之前些日子看得出清减了,倒显得一双眼睛格外的大,浑不见丝毫自怨自艾的颓然,浅浅一笑时,眼里的灵气不曾稍减……

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五十四章 表白(二)

|旭日倒不|与一十三岁的小娘打交道。

只在如何称呼上头稍做迟疑。“金小姐”三个字在嘴边打了个转儿。临出口时改称道:“真儿。我娘知道我要过来。出门前再三叮嘱。要我千万记的替她给你带个好儿。”

“伯母身体还好吧'这些日子我不方便出门。不能去瞧她。”金真儿是真心喜欢袁珍珠的。早在去年。她就听袁珍珠闲聊时念叨着。不希望儿子娶一位满洲姑奶进门。这时候心情好不好可想而知。

“你看。你们俩跟好似的。没几天工夫。看着都瘦了。”

陈旭日走到她身边。伸手从旁边揪了一片竹叶把玩。“不管遇到什么事。第一要紧的是学自己照顾自己。这话还是你跟我说的。我做到了。怎么你自个儿却做不到了?”

金真儿摸摸自的脸。摇头道:“吃用都和从前差不多少。”这是实话。胃口变差了。可却硬逼着自己如往常一般用餐。食不吃味也罢。吃药般辛苦也罢。为了不病倒。她没有少用饭。“许是换季的缘故吧。身体有个适应过程。过些时候就好了。”

她的笑容和前一样干净清朗。语气平和。两人闲话几句。陈旭日暗暗点头。

有些人遇会变的十分脆弱易怒。有些人则不然。越是遇到变故。越是能澄心静神。很冷静的审时度势。

十多岁的女。能到后者不容易。

陈旭日很是欣赏这冷静。“儿。你看。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刚订下亲事那会儿。我跟老师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你不让你受委屈。让你过的幸快乐。比所有的女人都要幸福。现在幸福还没个影儿。倒是先让你难受了。我负了老师的期望。真是”

“爷爷相信你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我相信爷爷不会看错人。”

金真儿有时候想治国理政。是一件牵发动全身的大事。每日里操不完的心做不完的事。但为人臣者。从上到下。做〃的人海了去了。有多少真心为国为民者?不过是蝇营狗苛成天价就想着如何保住头顶的乌纱帽。如何保住个人的富贵荣。

做官难。做一个好官更难。做一个肯做实事的好官更是难上加难。

金真儿十多年来见惯了金之俊为官的种种为难之处耳濡目染。一直就觉自己将来倘若嫁人。未来君若是为官。至少要像爷爷这样。再为难。也要想办法做事。而不是一味随波逐流的过且过。

她想她找到了这样一个人。现在需要的是耐心。

“现下这事不怪你。太子年幼。你自身羽翼未丰前。隐忍方是上策。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的处境本来就很难了。不管不顾一味想依照自己的心思去做事。那不叫热血。那是没头脑。陈旭日。金真儿虽是阁弱女。却也知道好歹。换了我是你。也不会做的比你更好。”

有风吹过。带着着竹叶竹枝的清香。带着秋日阳光的味道。

风在吹。吹起衣襟。吹动她额前一点碎发。吹的她背后散落的长发飘扬。

陈旭日盯着那漆黑飞散的发丝。阳光下带着半透明的光晕。仿佛反射着阳光的灿烂。

她的声音不高。却很稳。一字一句道来。不急不徐。

他的心。突然变的很暖。很软…

头上是蓝蓝的天。秋天的天空。高。远。蓝。蓝的像被谁用水细细洗过。

空气中隐隐香浮动。是园中花草清甜的气息。还是近在咫尺少女身上的自然幽香?

陈旭日深呼吸。闭闭眼睛。

这世间是如此灿烂。如此美丽。

那些负面的。黑暗的东西值成一个人生活的全部么?他一直在隐忍。一直在寂寞。

他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做人家的好儿子。努力去维持和拥个家。家人。是个很温暖很容易打动人的词。在这个陌的时空。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互相体贴彼此爱护的亲人。这个很重。很吸引他。

冒着生命的危险。他为自己赢来一段离奇的遭遇。

从此进入最后一个王朝的后宫。后他决定走入这个王朝的政治中心。融入。参与。真真切切的去改变曾经熟悉的历史。

“天神垂青”。这个光环对他来说。实是一个沉重的枷锁。

便利自然是便利的。但是。那种不论走到哪里都为焦点的。被人拿来和自身比较。被人指指点点的状况。也就成了附带的后遗症。

并不都是表扬和赞叹。候恶意的嫉妒的眼神如芒刺背。背的里的恶言和算计从来就没断过。

他就像一个“异类”

高世皆妒。

何况他只是一个汉。在这个满为尊的时代。他必须稳的住性子。就算明知道朝政有多弊端。就算心里有许多许多想要去做的计划。就算有很多事瞧不眼去。都要忍。

不能说。不能做。

关于改革。顺治已经在做。他是皇帝。尚且被人病。反对者众。支持者寡。朝中处处树敌。

他不是内裤外穿的“超人”兄弟。唯有静下心来。相机行事。

不能激进。人脉重要。一定要有一个遇事时可以说的上话的同盟。

陈旭日把这做是己出仕前的|要任务。

而此时。此。此的。金真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实实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忽然间就觉的。原己不是那孤单的。这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她懂自己。

也许不是特别多。但至少。这一个美丽的开始。已经有这么一个人。用心的去试图读懂他。出发点是因为关心。因为喜欢。

陈旭日第一次。对前这个美丽的姑娘。有了心动的感觉。不是那种流于表面肤浅的喜欢。不是因为订觉的对她有责|。就只是单纯的生喜欢之情。

“真儿。真儿。”

反复唤着这个名字。看着她秀美的侧。陈旭日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控制住自己不要上前握起她的手。甚至把她揽进怀。给她一个发自内心的拥抱。

这是他的妻子。的妻如此。实是天大的福份。陈旭日不望。错过她。将来遇到的女孩儿会比她更好。

对于他来说。最理想的妻子。不是那种小鸟依人以夫为天的小女人。每日里满足于操持务生儿育女体贴丈夫就觉的尽到了妻子义务。陈旭日想要一个能够理解他的想法。互相交流胸中所的。平等的站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让时间丰富彼此心灵的女人。

心情激荡。他冲动开口道:“真儿。你等我。咱们的婚约算数。我一定风风光光娶进门。”

话说出口。自觉像一个毛头愣小子。陈旭日有尴尬的抹抹脸。但还是郑重的重复道:“我一定你。”

金真儿咬咬嘴唇。开脸。低声道:“我也希望。我能是那个站在你身边的人。陪你一起经风沐雨。照料你的生活。让你全心全意去做你想做的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一起讨论说话。”

她脸色绯红。却还勇敢的说完。直羞的连脖子都泛起了淡淡的粉红色。

金真儿自幼失母。嫡母全心专注于照顾自己亲生女。很少关注她。金之俊毕竟是男。且朝中差使平素的人情来占去大半精力。余下心力多半用她的诗书棋画。且他为人并不古板。多少也受到满教闺女的做派影响。并不严格要求她去做一个只晓的三从四德的深小姐。

兼之多年来也受到表姐董鄂妃的影响。加上书读的又多又杂。自己又喜欢思考。是以养成了现在这种并不软弱的性子。

陈旭日盯着她红彤彤的脸看了|。那种少女的羞涩。实在有一种惹人生怜的独特味道。他还是头一回|到女孩子脸红哪。现代社会的女性。几乎都忘了脸红是什么东西。一个个大方的紧。反正他是没看到过。

“真儿。你琴弹的。往后有机。你多弹两首曲子给我听。”没有音乐听的日子实在单调又枯燥。舒缓悦耳的音乐具有调节心情。放松情绪的大作用哪。嗯。以后有耳福了。

“可有一样。”金真儿忽然回过头。“我不做妾。”

“陈旭日。我不做。”她认真道:“我的生母。没有见过。对她没有一丁点的印我知道。我的生母出身世家。却不的不屈居为妾室。她的日子过的并不快乐。陈旭日。我娘生了一个女儿。她希望我将来不要过她那种日子。我发过誓。一定不违母亲遗愿。”“我没有想让你为妾的意思。从来没这么想过。”这是真话。

不过。想到自己的“赐婚”。陈旭日微拧了眉。“你容我慢慢想法子了结现在的问题。顿了顿。补充道:“可能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这样说的时候。他心里已经有大概的计较。

金真儿不错眼的看他。半;头道:“好。我等你。”

女人青春是有限的。她只希望那一天不要太晚。陈。我。相信你。

虽然不知道你对我到底有没有感情。感情有多深。不确定你最终会不会另娶。会不会在婚后跟另一个女人同床共枕。生儿育女。我什么都不能确定。但是。我愿意去等待。因为我相信。你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人。

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五十五章 来信

治十六年的冬天,天气一如往常般干冷干冷的,凛冽呼的一个劲的刮,却是刮不来雪。

冬雪迟迟不来,偶尔零星飘点碎雪,小米粒似的,簌簌的只在地上铺了浅浅一层,连地表都盖不上。

城里的人还不觉得怎么样,郊区种粮的农户已经在暗暗发愁,担心来年又得赶上个荒年。

陈家的庄子临近一户地主,一家人已经迁往外地,准备在当地落户置产,不耐烦为着几十顷地,一南一北牵着挂着,秋收后专门派了庄上的管事往陈家打听,他们有意把地卖出去,询问陈家有没有意思接手。

依着陈旭日的意思呢,这一两年是不打算置产的,手头紧巴了。潘济等人在福建那头,靠着未来姨父一家的帮忙,买了几座山头,雇了人手种茶。茶树这东西呢,它和庄稼不一样,它不是春天播种,秋天就能看到收成。茶叶上市前,那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宋元时代,福建以通商、贸易、手工业、土特产而富甲天下。然而进入明代以后,八面来风、万桅云集的景象,已经仅仅存在于先人的记忆和传说,一去不复返了。自从“禁海令”颁布行以来,灾荒、饥、产米不敷、民生萧条……种种苦难充斥民间,不绝史册。人们连果腹的口粮尚且不足侍,谁还耐烦侍弄茶树呢?饱不得肚,换不来钱。潘济买下的几座山头,适宜种茶先也有人种过来都刨了,只余下不多的野生茶树,零落散居在山头。要论收成吧,也不能说一点没有,采茶时能有些收获,只是不多,不足以让收支平衡,陈旭日这边还得预备下一些银钱,以供后期的投入开销。

这几十顷地,良田只占了半另一半以山田沙田为多,土地贫瘠,主人家一时不是很好脱手,拆开来卖也不十分合适一则面积缩水太多,一般出得起价的人家不耐烦单单买了那么点地方耕种寻思合适的下家就得舍得时间等,再则剩下的贫地就更不好出手了。

陈浩和袁珍得信后,一时就有些犹豫。

这些地要是买来,正好自家现在的地亩连成片,原来的庄子委实小了些,那头又表示如果陈家有意卖下,愿意给一个实惠些的价钱。

夫俩商量了好几回后袁珍珠拍板:买!

儿子满人格格看着已经成了定局。往后娶了那么一位姑奶奶来家知道日子过地让人糟不糟心。说得往后三不五时她得携着小儿子往庄子上住些日子散心子地规模大些也好。到时候她有些事操心。正好分分神。

这地买了进来。偏生赶上这么一年景。袁珍珠就有些犯愁:“听庄子上地老人们讲。都说瑞雪兆丰年。这冬天就该下几场雪。往年这时候早下了及膝地大雪啦。连着多少年了。老天爷不照顾庄嫁人。就难得撞上个丰收地好年景。前些年。也有过这么一回。到了冬天。老盼着下雪。就是不下。第二年那可真是天灾**不断。多少地绝产哪。颗粒无收。”

下雪下雨是老天爷地份内事。凭谁也奈何不得。陈旭日也没有办法。“不是还没过年吗?再等等。早早晚晚地事。不会不下雪地。您别想地那么悲观。咱们庄子那边靠河。明年真赶上了荒年。想法子修水渠从河道引水。再打上几眼深井。误不了事。”

“我能不愁吗?不愁是假地。这说话就得打点聘礼。不管咱自个儿心里怎么想地。该做地不都得做呀?不然凭白使得外人看热闹。娘不想让别人笑话你。”

陈旭日皱眉道:“这个不急。有多大能力使多大劲。咱们家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想挑礼由得对方挑。娘。您别为这个受累。这事……我会看着办。”

“上面不是让你出仕后就成家?满打满算就来年一年地拖头。再往哪儿拖去?娘现在也不指望你真能推了这门亲事……”

袁珍珠想起来就要叹息,“真难为真儿了,难得她前些时候还惦记着娘的生日,专门打点了礼物让人送来。儿子啊,你给娘交句实底:真儿……你是怎么打算的?”

金之俊那头愣是没有动静,原先陈家与金家商谈的结亲一事就那样停了摆,没了下文,金家也没使人过来明明白白说这事完了,只当没发生。

袁珍珠这会儿还有些糊涂着,偶尔也闪过一点侥幸的念头:莫不是金家的姑娘往后也会嫁过来给她做媳妇?

了半天,不见儿子回答,“你这孩子怎么回事?前前几回了,回回跟掩嘴葫芦似的,你的心思真是越来越重了……”忍了忍,终是喃喃自语道:“要是真儿还肯做我的媳妇就了,往后不管遇到啥事,有我在,总不会让她吃亏……”

陈旭日嘴角翘了翘:他的这位便宜娘亲,还真是有自信。

要说起来,袁珍珠是个颇强势的性子,就说上回吧,“岳母”大人亲自登门来访……

董鄂氏的身量颇高,在满族女子中应该算是高的了,比中等身材的袁珍珠高了半个头还多,头发梳的很整齐,用一根碧玺翡翠扁方固定着,全身上下穿的戴的,无不用心打扮过,处处显示着满族贵妇人的富贵和雍容。

袁珍珠反其道而行,却是朴素大方的装扮。这两位“亲家”,一人周身的旗装,专门往气派上动脑筋,一人以汉装示人,气场丝毫不弱。

两个女人面对坐着,对方硬是没讨到好去。

端看董鄂氏的言行,陈旭她女儿的脾气,不敢抱持乐观的心理。

事关金真儿,但母亲这边关心,宫里边,董鄂妃也时时关切。因为在这件事上,没有办法违逆孝庄的意思,帮不上表妹,董鄂妃有很长一段时间,表现的郁郁寡欢。

也不知道顺治怎么想,或许董鄂妃从中出了力?一次两个人私下说话时,突然问到金真儿,陈旭日坦言,自己仍然希望维持与金家的婚事。顺治默然良久,最后道:这件事,他会放在心上……

进月份,赶在过年前,陈旭日接到了两封远方的来信。

一封自蒙古草原,布日固德写来的。

布日固德用兴奋的语气宣布:他做父亲了!

静妃离开京师回到科尔沁草原,从前种种,俱已放下,在那片自由的天地,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今年夏初,布日固德生日的那天,以此借势,两个人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一年之间,不但得娶娇妻,兼且要做父亲,布日固德心情好的简直要飞到天上去,在信里又一次郑重邀请陈旭日有机会时到草原一游,并且慷慨的承诺,他结婚时,一定送他一份体面的大礼,以示感谢之情。

一封来自福建,陈浩的父亲、陈旭日的爷爷写来的。

他终于答应要北上来京城,一家人团圆。

陈浩欢喜的一遍遍看着父亲的来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陈旭日发现他眼圈发红,背过头去,悄悄用手抹眼睛。

袁珍珠见状,一手安慰的拍拍丈夫的腿,一手指着陈旭日笑道:“这几年,咱们日也盼夜也盼,盼着爹他老人家能过来……这回好了,爹终于恳来了,咱们应该高兴。爹也一定高兴,大孙子都这么大了,又这么能干,到现在爷孙俩一面没见,爹想孙子想的不得了。去年儿子没去成福建,我看哪,咱们得感谢儿子,咱们是沾了儿子的光。”

陈旭日问道:“爷爷什么时候来?”

“你小姨上个月出嫁,你爷爷打小看着你小姨长大,无论如何得看着她出嫁。不然秋天时动身,咱一家人今年就能在一块过年。这一南一北路隔的太远了,路上耽搁的时间太长……”袁珍珠说到这里,转头对陈浩叫道:“快点,快给咱爹写信,让他们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些再动身,爹年纪大了,嗯,这样,到时候我们这些雇人雇车过去接,可别路上有个闪失。”

陈浩连连点头,“就是,是这个理儿。我们这些年没在跟前侍候,也知道他老人家这会儿身体怎么样,咱们派人接,一定得派人去接,安排伶俐的人,路上帮着打点食宿……”

夫妻俩个忙忙商议了一通。

陈浩跟陈旭日交代:“往后一家人在一块才是正经过日子的,旭日啊,你爷爷行医多年,你爹我这点能耐不能比,他早就念叨着要亲自教导你,这下好了,以后抽些时间跟爷爷学些医术,往后不管你吃不吃这碗饭,这是家传的东西,不能丢了……”

跟爷爷学医?爷爷医术高明?

陈旭日眼神闪动,袖里的双手忍不住紧握成拳。

是了,这位未曾谋面的爷爷,前明时就是宫廷御医,医术高明,四阿哥隆兴上回中的毒,父亲之所以能认出来,还是听他提到过的。要不是知道隆兴中的是毒,毒发的大概症状,自己也不敢请命进宫,以致有了今日种种际遇……

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五十六章 礼物

冬去春来。天气日渐暖和。厚衣夹袄有些穿不住。大街小行人开始换上春装。

这天。陈旭日刚回。就被袁珍珠扯到屋里边。

她捧出一套新衣服。一边抖落开一道:“来。试试合身不合。你爷就要来家。娘寻思着给扯些衣料。顺便给你也做两身新衣服。前些时候跟真儿去布庄。是真儿捡中的料子。娘瞧着也是真好。昨儿才刚做好送来的。”

“真儿来我们家了?”

“倒没来家里。这不是春天来了吗?这些天瞧着天气怪好的。郊外的草长高了。花也开热闹。我和真儿就约着一块儿去庙里烧香拜佛。一来你爷爷已经在路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