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诸葛明来到了曲阜西门,他也是在确保魏军退去后,才敢来周灿处的。
“魏国人退兵,打得很好!”诸葛明适时夸道,他觉得周灿需要鼓励。
周灿笑了笑,然后道:“方才你的压力也不小,城外的魏军可是全都动了!”
诸葛明在此事上不想多说,而是问道:“鲁国人被镇压下去了?”
周灿点了点头,现在他想起来都有些庆幸,刚才正是这道消息,将士卒们的斗志振奋起来。
可是,这次能通过这些手段振奋士气,那下次魏军来攻用什么呢?
诸葛明不知周灿所想,只听他道:“作乱的都是鲁国世族,他们在百姓中的威望很高,此事要慎重处理才是!”
现在城内还有那么多鲁国百姓,若是世族处理不当的话,很有可能再度引起大变。
周灿对此并无异议,然后他便问道:“诸葛兄有何打算?”
来之前诸葛明便想好了,便听他道:“此事,交给鲁伯处理最好,不但名正言顺,还可以此安定鲁人之心!”
齐国人在城内杀人,若是有鲁伯来对国人做出解释的话,那便能很大程度上消除鲁人的敌意了。
这对齐军来说至关重要,这样他们才可全力以赴对抗魏军,而不需要分出兵力震慑鲁人。
“挑出事端的那些人,必须要死!”周灿此时却道。
和陈方一样,他也是一个爱惜士卒的将军,所以他要为方才死在镇压鲁人中的齐卒讨个公道。
诸葛明点了点头,这他同样没有异议,只听他道:“这一条我会告知鲁伯,务必让他慎重处理。”
此事安排妥当,两人却是相顾无言,良久后才听周灿道:“魏国人的战斗力很强,仅凭我们很难坚持多久!”
诸葛明点了点头,便道:“我军兵力不足,且被隔绝了消息传递,困守于曲阜……是难坚守。”
在魏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两人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诸葛明也没工夫去和周灿勾心斗角。
周灿想了想后,还是道:“虽然现在与外界消息断绝,但我们还是应该多派飞骑,与国内取得联系,让他们快快派出援军!”
周灿有这个想法,诸葛明一点都不感到奇怪,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
对任何一位陷入包围圈的将军来说,他能做的除了率军反击,便是拼命向外界求援。
“好,我马上派出飞骑,希望能有冲出包围去的!”诸葛明沉声道。
他出身世族,他得求援自然比周灿更受重视,所以周灿并没有阻止。
之见周灿看着远方,然后道:“只希望,我们能活着走出曲阜!”
齐军对曲阜城中的鲁人来说是命运主宰者,可鲁人那里又会想到,压在他们头上的齐军命运也不再自己手中掌握。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808章 齐国的援军()
曲阜烽火依旧,在接下来的七八天中,魏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攻击,但硬是没能把曲阜攻下。
要么是兵力不够,要么是攻城时器械突发损坏,很多时候魏军兵卒们还在冲锋半路上,便直接掉头逃离了。
虽然魏军每次都是佯攻,但齐军方面也无法确定魏军的下一次还是这样,所以每一次齐军都是郑重相待。
诸葛明和周灿,此时都不敢掉以轻心,他们一点纰漏都不敢出,那样只会让他们丢掉小命。
这八天时间里,诸葛明不断放出飞骑,可都杳无音信,这对他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作为世家子,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天生便要弱些,所以此时他便在房间内喝闷酒。
可以说,这时候的诸葛明是接近于崩溃的,否则这时候他那里还有心情喝酒。
当周灿走进房间内,看着正在喝酒的诸葛明后,原本面带喜悦的他胸中顿时怒火大炽。
弟兄们舍身在外搏命,你却在这里喝酒?你这样也配居于将军之位?
想到这些,周灿冲到诸葛明面前后,一把便夺过诸葛明酒杯,然后愤怒摔在地上。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喝酒!”周灿怒骂道,此时他也不顾及诸葛明世家子的脸面了。
但诸葛明此时却不着恼,而是拿起酒壶道“有时候,我还真……佩服你们这些人,这么些天下来……你都还这么精神!”
周灿心中明白,诸葛明口中的“你们”,指的就是军中依附于国君的将领。
世家子难堪大任,是国君一直以来就给他们灌输的理念,今日周灿算是见识了。
但他可不是来看诸葛明笑话的,只听他道“诸葛将军,今日有飞骑回报了!”
乍一听这话,诸葛明还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他才站起身冲周灿问道“你什说什么?”
周灿则面无表情道“有飞骑回报,君上亲自率领大军来援,如今已进入鲁国地界了!”
这下,诸葛明的酒一下就醒了,昏沉的脑袋也变得异常清醒。
“君上亲率大军?”诸葛明惊呼道。
这确实也值得惊讶,他知道临淄一定会派出援兵,但却没想到会是国君请致电带兵前来。
周灿点了点头,然后道“此番君上亲自领兵,魏军必败,我军必胜!”
虽然心里很高兴,但诸葛明对周灿这话却不敢苟同。
田宇文是国君不假,可这位从未有过领兵经验,指挥作战只是外行,诸葛明如是想到。
但援兵总算是来了,总体上诸葛明的心情还是比较好的。
所以,此时他也不吝附和周灿两句道“是啊,君上现身前线,兵卒必将士气大振,魏军必败!”
随后,两人便开始商议,要立即将这个消息传播出去,让所有兵卒都知道援兵来了,国君来了。
当然了,对城内鲁国人也要宣扬出去,一方面安抚民心,同时也有震慑的意味在其中。
不管怎么说,城内的鲁国人是必须要稳住,这样诸葛明才能让鲁人继续为自己服务,搬运粮草军械,救治伤员……
…………
就在诸葛明二人为援兵到来而欣喜的时候,魏军这边也在召开军事会议,对这个消息他们却表现得很平静。
齐国援兵到来的消息,早在三天前他们就知道了,这几天都在密切关注。
所以现在与会的魏军将领们,甚至知道此时齐军驻扎在哪里,大概有多少人马。
而这次军事会议,则是魏军布属有重大转变的开始,他们将调转枪口,将主要目标放在来源的十万齐军身上。
实际上,对于田宇文提十万之兵前来,郑昌还是比较佩服他的气魄的。
齐国总共不到三十万大军,田宇文就敢直接甩出十万大军过来,胆量不是一般的大。
以至于现在,魏军在兵力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但郑昌一点儿都不担心,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襄平大营还有魏军八十万大军枕戈待旦,齐国人才是真正的弱者。
而纵观整个魏国,如今便有十八万大军攻伐齐国,剩下还有三十二万大军待命。
所以,就算齐国倾国之兵来犯,魏国一样也是不虚他的。
站在军帐之内,郑昌很快便将自己部署传达下去,下面的将军们自当领命。
根据郑昌的安排,八万大军只留两万看住城内齐军,其余六万则准备应对田宇文大军。
待部下领命之后,郑昌便对众人道“诸位,君上之策乃是诱敌深入,我军以逸待劳歼敌!”
“如今齐国人来了,接下来就该看咱们的牙口硬不硬了!”
看着下方诸位将军,郑昌便继续道“这次是齐公亲自领兵,若是我军能一举将其击败,那对君上大业则有大功,好处定少不了你们!”
下面将军们自然也是兴奋异常,齐国人虽来势汹汹想,且人多势众……但魏军是被吓不倒的。
所以下面便有将领道“若是能活捉齐公献与君侯,那就是死也值了!”
这当然死也值了,这可是大国之君主,将其活捉同样也是滔天功劳,足够封妻荫子光耀门楣了。
郑昌点了点头,部下能有这番心思,那当然再好不过了。
然后,郑昌便接着道“还有一条消息,在得知齐公亲自领兵后,君上日前也从武安出发,现在怕是已进龙江郡了!”
龙江郡在襄平郡与鲁国之间,又恰恰在鲁国以北,离襄平大营和郑昌这里都比较近,所以魏无忌这也算得上是亲征。
在听了国君驾到的消息后,在场诸位将军都感到振奋,这样对他们来说是好好事。
那样他们的军功就可以直接被国君察知,而不用经郑昌之手转达。
果然,陈方便站出来道“君上亲征,此战必胜,大魏必胜!”
口号代表着政治正确,在场将军们都是聪明人,一个个也都喊出了大魏必胜这四个字。
按理说都坐到将军这个位置上,再如大头兵一样聚集起来喊口号看看起来很傻,但这对陈方等人来说却必不可少。
他们的将军之位是国君赐予的,军中有能耐的人很多,为什么偏偏赐予他们?
还不是因为他们善于揣摩上意,能紧跟着魏无忌的步伐走。
所以喊口号是不可缺少的,这不光是喊给自己听的,还是喊给军中众多兵卒们听的。
压下众人嘈杂的声音,郑昌便道“君上有言,若是齐军不先动手,我军亦不可先动刀兵!”
“齐国人入鲁是劳师远征,拖着对咱们是有利的,我军从宋郡和龙江皆可获得补给,可以和他们耗着!”
好吧,之前众将还是热血沸腾,被郑昌这句话又给浇了个透心凉。
但这是国君的意思,众人皆不敢多言,一个个也只能执行命令。
其实郑昌倒是很能理解国君的心思,这场大战从开始到现在,魏无忌在此过程中不断干预,其中只透露出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稳”。
这是灭国之战,魏国已经占有巨大优势,不需要多么激进的打法,只要稳稳当当推进展现,后发制人见招拆招便可。
随后,郑昌便挥退了手下将领,并告诫他们一定要小心行事,不可出现纰漏。
这场大战对郑昌来说是进军柱国将军的基石,可若是被他和他的手下搞砸了,也会是他郑家荣耀倾覆的祸端。
。
第809章 两君之日常()
魏侯十年四月初八,齐鲁边境地区。
在此地,齐军已经驻扎了三天多,可国君仍无直接杀入鲁国的想法,于是齐军只能继续在此地等着。
底层军吏和兵卒们感到困惑很正常,但跟随田宇文而来的将军们,却也不知道国君的打算。
心里有疑问,但作为臣子却是无法直接去问君主的,所以这些齐军将领一个个也只能憋着疑惑。
而此时,国君田宇文则站在高坡上,看着远方的原野怔怔出神。
站在他旁边的,则是田宇文的近臣张灏,是专门替他打探和传递消息的。
“寡人离开临淄,那些人没什么小动作吧?”田宇文平静问道。
张灏则恭谨答道“回禀君上,一切都属正常,各大家族并未有可疑之举!”
虽然现在田宇文和世族和解,而且还让诸葛世家的嫡女成了君夫人,但他与世族之间仍无法完全信任。
随后,田宇文又问道“听说魏无忌也到了前线,现在他道那里了?”
张灏工作准备很充分,便听他道“据飞马来报,魏侯现驻于龙江郡城随州!”
田宇文和魏无忌十多年前见过,此时想起这些,田宇文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飞快。
说实话,在正面对上魏无忌时,田宇文还是觉得底气不足,不光是因为魏国的强大,更是因为魏无忌这个人。
“好了,你下去吧,还得密切注意军中言论!”田宇文对张灏道。
军中将吏们的困惑,田宇文当然知道,但他却不好对将吏们解释。
之所以按兵不动,是因为田宇文自己未做好战争准备,面对魏军他很难聚起勇气。
更何况如此大的战争规模,也是需要田宇文慎重考量的,究竟该怎么打?或者怎么能不打。
“议和……却不知是否可行?我齐国还未准备好啊!”田宇文缓缓道。
一想到议和,田宇文便想起几年前的秦国,在魏国大军攻伐而至的时候,他们也曾有过议和的举动,可最后秦国还是被魏国打残了。
所以,田宇文对自己的想法很是迟疑,他不知自己的决定是否有用。
而且,魏国可能同意议和吗?这一点也很重要,对此田宇文同样也没信心。
魏无忌倾六年休养生息之功而伐魏国,他们会放弃吗?齐国拿什么让人家放弃?
可这些问题,田宇文却找不到人商议,他的心腹之臣要么能力欠缺,要么现在在临淄帮他盯着国政。
此事他还得好好想想!
但只要了解田宇文的人,便知道国君所谓的想想,只不过是给自己时间让自己接受而已。
…………
四月十一,魏无忌到达龙江的第四天,此时的他在龙江郡守周斌的陪同下,正在郡城随州的一处官仓内视察。
从武安来到龙江后,魏无忌每天仍要处理大量公务,所以这种视察行为还是比较难得。
一众官吏围在周边,跟在魏无忌亦步亦趋,随时准备聆听训示。
此时的魏无忌已经三十一岁,整个人看起来成熟不少,两撇胡须更是衬托其威严。
指着堆积如山的粮食,魏无忌回头对众官吏道“民以食为天,对战争来说更是如此,粮草关乎甚大,尔等当保万无一失!”
众臣皆垂手答道“臣等遵旨!”
而后,魏无忌又道“郡尉何在?”
此时一位身着甲胄的武官便从人群中跨出一步,然后道“臣在!”
“随州城中存有大量粮草,寡人便将看守重任交给你了,万勿让寡人失望!”魏无忌缓缓道。
这位龙江郡尉立即跪拜于地道“臣必肝脑涂地,以报君上厚望!”
魏无忌点了点头,然后就让这人起来,然后一群人则继续往前走去。
而这些龙江郡的官吏们,还得继续弓着腰聆听训示,实际上这个姿势是比较累的。
他们远在龙江,并没有参加朝会的机会,这些人现在算是知道中央官吏们上朝的感觉了。
视察完此地后,最后能够陪着魏无忌的,也只有郡守周斌一人。
和郑大力一起跟在魏无忌后面,周斌此时压力也是很大的,仅是国君的气场便让他感到如此。
就这么跟在后面走着,便听魏无忌突然道“周卿,在龙江多久了?”
周斌则屏气凝神道“回禀君上,臣主政龙江已有七年!”
七年为郡守,无法升任九卿之位,在魏国官场并不算稀奇事。
然后魏无忌便道“龙江与齐国仅一江之隔,治龙江之民与齐鲁之民,是否一样?”
听到国君考教自己,周斌想了想后便答道“郡守,龙江与齐鲁虽仅隔大河,但两地民风各有不同,而齐鲁二国又有不同!”
随后,周斌便给魏无忌详细介绍了其中不同,听得魏无忌连连点头。
他不过是随口一问,却没想到周斌见解如此深刻,让他颇为感到意外。
周斌答完后现场一阵无言,国君的沉默让他感到心慌,难道自己的回答不够仔细?
虽已是纵横环海二十多年的老手,但周斌此时面对魏无忌,却和那些小吏面见郡守一般惶恐。
好一会儿魏无忌才开口道“周卿见解深刻,实为栋梁之才也!”
“若是寡人以你治齐鲁,不知你可敢担此大任?”魏无忌笑着问道。
听到这话,周斌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国君居然让自己去治齐鲁。
要知道,当国君这样问一个人的时候,那就意味着要重用他了,他周斌正是对此不敢相信。
这是只有国君心腹之臣才有的待遇,他周斌何德何能让国君青睐有加,难道是因为刚才那番言论?
但此时已由不得周斌多想,便见他躬身答道“君上所愿,臣唯从命!”
魏无忌哈哈一笑,他就喜欢这种既有能力又很听话的臣子,周斌无疑就是这种人。
在郡守之位上,对治下之民以及邻国之民有如此深刻见解,在魏无忌看来就当得起人才之称。
魏无忌接着却道“齐鲁都还未被拿下,你就这么答应了?”
周斌面色一肃,然后便道“君上携如天之威攻伐齐鲁,此二国岂能挡之?”
这时,周斌在魏无忌心里又多了个有点,那就是会说话。
随后魏无忌又与周斌攀谈起来,询问了他治理龙江的施政理念和经验,君臣二人可谓相谈甚欢。
而就在此时,郑大力来到魏无忌面前,沉声道“君上,齐公派出使者已到龙江,说是与君上有要事相商!”
魏无忌与周斌谈话不由停了下来,而魏无忌则陷入深思。
有要事相商?田宇文不会是想议和吧?魏无忌如是想到。
。
第810章 多余的谈判()
齐国使者来到随州城的消息,很快在官员中便传开了。
和魏无忌一样,他们也都猜到了齐国来使的目的,而他们也对齐国人的想法感到可笑。
魏国花了这么多年积攒国力,才做出攻伐齐国的决定,那里是那么容易被劝退的。
齐国想要换得和平,齐国用什么来换?齐国出得起价钱吗?
这才和议肯定是没开始就要结束的……这是龙江官员们的猜测。
但恰恰出乎他们预料,魏无忌下令与齐国和谈,只不过其本人没有接见齐国使者。
于是,魏国和齐国之间的谈判,就在这种低调的氛围下开始了。
说是谈判,实际也是齐国单方面的求和,所以齐国处于弱势地位便再正常不过。
和谈一开始,齐国就拿出鲁国三分之二的土地给予魏国,以换取魏国的退兵。
但现在可不是魏昭侯时期,那时齐国倒可以用鲁国半壁江山来换和平。
所以齐国才提出方案,便立即被魏方谈判大臣否决了,而这位谈判大臣则是才获魏无忌重用的周斌。
谈判桌上,周斌气定神闲道“赵使者,我看你也不必多说了,鲁国之地我军反手便可取得,难道还需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