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旁边的周室大臣们,也听到了这边的不对劲儿,纷纷也伸长了耳朵想要听到更多东西。
他们同样也在担心,魏侯会提出什么过分要求,难道他还嫌羞辱天子不够?
众人注视之下,魏无忌便笑着道:“陛下,寡人手下这些将士,终年居于北方苦寒之地,对我大周神器敬仰异常!”
“此番入上洛之前,军中许多将士皆言,希望能见得神州九鼎一面,如此便此生不负了!”
魏无忌,居然打上了神州九鼎的主意,这可真是姬宵没有想到的,或者说是他根本不愿去想的。
而广场上的诸侯使臣,以及周室的大臣们,在听了这话后也是一阵石化!
神州九鼎,那是大周王权正统性的,说是比和天子同等重要也不为过。
魏无忌打九鼎的主意,他想要干什么?难道他真的已急不可耐,要做那倾覆王朝之事。
“还请陛下答允,以全将士之心!”魏无忌很是郑重道,完全一副逼迫的口吻。
第777章 久违的九鼎()
诸位,求订阅!
“魏侯,一定要看吗?”此时,天子是以近乎哀求的口气在问话。
魏无忌是心如铁石之人,利益和情感都不允许他作出让步。
所以,便听魏无忌语气森冷道:“一定要看!”
此时,姬宵不知该如何选择,他受辱没什么,若是九鼎有了什么闪失,他便是大周的罪人了。
“陛下,三思啊!”方才沉默的老王叔,此时再度出言道。
三思,这还需要三思吗?姬宵此时很想骂自己这位王叔。
既然你那么在乎王朝纲常,那么你为何不亲自站出来阻止,而是把君父推到前面做挡箭牌。
见姬宵还不说话,周彦此时决定帮自己老板一把,然后便见他道:“还请陛下准允!”
见此一幕,郑大力等人也好像明白了什么,然后便见在场几位魏军将尉也抱拳道:“还请陛下准允!”
说实话,郑大力等人自然也很想见识一下,传言中的神州九鼎究竟是什么样子。
有郑大力这些将尉们做出榜样,下面的校尉司马乃至于数百名魏军兵卒,此时也都抱拳道:“还请陛下准允!”
“还请陛下准允!”数百名魏军士卒声音汇聚一处,发出震天般的响声。
这是兵谏,这是逼宫,这是要造反啊!
站在声浪中央,姬宵脸色惨白,他有种被世界抛弃的孤独,同时又被整个世界敌视的无助。
“陛下,军心所向,还请陛下准允我等所求!”魏无忌此时提醒道。
姬宵闭上眼睛,良久后才怆然道:“既然如此,便依君侯所请吧!”
魏无忌不由大笑,笑声里含有轻松和愉悦,但在周室众人听来却充满了轻蔑。
收起笑声后,魏无忌便对四下兵卒道:“都听到了吗?天子准允我等所求,圣明啊!”
但这种称赞,对姬宵来说更像是嘲讽,而且是当着所有人的嘲讽。
“陛下,请吧!”魏无忌将身体让到一边,做出个请的姿势道。
迈动脚步,内侍如影随形搀扶着天子,缓缓往前走去。
九鼎被供奉在王宫西北角的太庙,和周室先祖同受供奉,是姬氏一族正统的象征。
当初魏无忌道上洛,便有幸瞻仰过一次,但到如今记忆已有些模糊了。
或者更准确的说,当初魏无忌身份地位与现在不同,那时候的他是以低姿态去瞻仰九鼎,所以看到的九鼎在他脑海里会有加工,反而更为神秘莫测。
但今天,魏无忌相信自己已不会如此,九鼎现在对他而言,就是九个大铜鼎而已。
倒是跟随而来的魏军士卒和列国使臣们,此时脸上浮现兴奋之色,他们对九鼎可是充满了期待。
在场的列国使臣和周室大臣都明白,魏无忌今日种种行径,其目的都是灭杀周室威严和王室体统。
所以接下来的九鼎之行,还不知道魏无忌会玩儿出什么花招!
有人对此感到期待,而有的人则满怀恐惧,周室体统不在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太庙内外,当魏无忌一行赶到时,魏军兵卒已经控制了这里。
这就出现尴尬一幕,这里本是周室太庙,可魏字旗却无处不在。
进入太庙大门,迎面便是一座大殿,里面香火缭绕,供奉着周室的历代先王。
包括姬宵的父亲,上代天子姬昭也被供奉于此,所以姬宵还是主动进入大殿内,给自己老爹和先祖们叩头行礼。
跪在软垫上,姬宵看着心里愧疚更甚,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是大周的罪人啊!
乘着这个空隙,宋襄则在殿外对魏无忌道:“君侯当年神勇,便得瞻仰九鼎,我等佩服!”
魏无忌摆了摆手,然后便道:“算不得什么,九鼎也不过是九个大铜鼎而已!”
这话又是赤裸裸的打脸周室,人家看得比祖宗更重要的九鼎,只是九个大铜鼎那么简单?
所以,在听得这话之后,后面的周室大臣们,一个个都神色愤然。
若是眼神能杀人的话,魏无忌已经死了几百次了。
倒是此时,却听魏无忌继续道:“九鼎就在这大殿之后,你们马上就能见着了!”
说实话,若是没有魏无忌今日闹着一通,哪怕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宋襄,这辈子都是没机会看到九鼎的。
所以,当看见天子还古跪拜在原地,没有起身带领大家前行的意思时,宋襄便开口道:“陛下,还请起身,带我等进去吧!”
“宋伯,陛下跪拜历代先王,你出言催促实属无礼!”周室老王叔终于看不过去,对宋襄大加斥责道。
可宋襄却不买账,只听他道:“寡人多等倒是没什么,但也要君侯久等吗?”
宋襄这话,将不臣之心可谓大张旗鼓展示出来,更是让自己跪舔魏侯的嘴脸分毫必现。
拿魏侯来压自己,老王叔心中冷笑,这法子他也会的。
于是老王叔便道:“君侯,宋伯之言实属悖逆,还请君侯重责!”
让魏无忌来惩罚自己,宋襄都不知道这位老王叔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老糊涂了?
果然,魏无忌便笑着答道:“宋伯也是瞻仰九鼎心切,可以理解……”
听到这里,宋襄对周室老王叔露出一个得意笑容。
只有通过羞辱周室,宋襄才能淡化对自己跪舔魏国的负罪感!周室都这样了,自己侍奉魏人有有何不可?
而此时,前方的天子在内侍搀扶下已站起了身子,只听他对魏无忌道:“好了,君侯请吧!”
姬宵在前引路,魏无忌紧跟其侧,穿过此大殿后便来到了一处院子,其间置有大鼎。
当其他人都以为这就是九鼎之一的时候,魏无忌却知道这不是,还得再穿过一重院落。
而当真正来到这里时,魏无忌脑中的回忆反而清晰了些,多年前的画面开始慢慢拼接。
姬宵继续往前,众人此时也受到此地庄重气氛感染,包括宋襄在内所有人都面露郑重之色。
当穿过又一重院落后,一个更为巨大的院落便出现了。
在此院落中,分八个方位各立一座殿宇,八座殿宇正中则又是一座殿宇。
真正尔等地方到了,魏无忌心中明了!
“君侯,这就是九鼎所置之处?”旁边,宋襄有些迟疑问道。
魏无忌点了点头,然后道:“是啊,九鼎就在这里!”
环顾四周,魏无忌颇为感慨道:“十年过去,久违了!”
魏无忌此时想起,当初就是在这里,在看了九鼎之后,他才生起的一统天下之心!
后来忙于亡命,忙于征战,直到魏无忌坐上国君的位置,却忘了自己是何时开始有的问鼎之心。
所以这也算是寻找初心之旅吧!魏无忌心中如是想到。
虽然现在握有九鼎的是周室天子,但看着前方孱弱的天子,魏无忌很难将其视为对手,因为姬宵根本不够格。
而屡受打击的姬宵,此时已根本不想见人,垂着头一直看着地面。
姬宵不说话,魏无忌便招呼众人道:“诸位,机会难得,可得好好瞻仰九鼎!”
对魏无忌的话,周室大臣们都不发一言,只有柱国使臣们应声,但他们都很是郑重。
无人会在此神圣之地嬉笑,那是对九鼎,对上苍的亵渎!
但在魏无忌眼里,九鼎仅仅是九个大铜鼎而已!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778章 问鼎兮易鼎()
(写书难,请大家多多支持,月票推荐票不说,评论一下总该可以吧!赶紧去吧!)
和魏无忌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周彦,他在里面简单转了一圈,满足自己好奇心后,便回到了魏无忌旁边。
而其他诸侯使臣们,此时就化身为考古学家,对九鼎详细进行观察,毕竟是这是难得的机会,一辈子就这么一次。
“君上,您不去看看?”此时周彦问道。
魏无忌笑了笑,然后便道:“当初仔细看过,如今就没了期待,不看也罢!”
周彦也被唤起了回忆,也正是那次,流落街头饱受羞辱的他,才被魏无忌收留于麾下。
当初被迫为质齐国的落魄公子,在十年过去后,竟有了如今之成就……哪怕这一路周彦都有参与,但此时仍觉难以置信。
所以周彦此时开口赞道:“君侯文韬武略,是要立大成就的,自然看不上九鼎!”
周彦口中的大成就,魏无忌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一统天下目前对他来说,仍旧没那么容易。
“前路艰难,更需你我君臣同心同力,排除万难!”魏无忌平静道。
表忠心的大好时机到了,于是周彦便道:“臣定当以死报君侯知遇之恩!”
甚至此时周彦还很是庆幸,自己加入的是魏国阵营,这是列国中最有实力和潜力的国家。
“如此最好!”魏无忌笑道。
在压服武安世族之后,魏无忌便有信心压服一切不臣,将魏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劲儿往一处使去。
魏无忌感到高兴,旁边的周彦同样如此,自从他被外派后,便难得有机会与国君私下交谈了。
而此时,却见魏无忌缓缓向天子走去,停下后便对姬宵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指教!”
现在的姬宵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但魏侯的面子他不能拂拒,于是便道:“君侯请讲!”
这时候,方才还在仔细观看九鼎的诸国使节们,也都将耳朵竖了起来,想要听听魏侯又要玩什么。
魏无忌此时心里想着的是前世一个典故!
在他前世历史的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庄王向使者询问周室九鼎大小轻重,意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
想到此处,魏无忌便问道:“敢问陛下,九鼎重若几何?”
问题一如前世历史上的刁钻,却不知此时的周室,又有谁能化解魏无忌设下的这道难关。
列国使节们听到这个问题后,第一反应就是应将九鼎拿来称一下,但随即他们便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因为九鼎不只是九座鼎。
而站在魏无忌身旁的周彦,则对魏无忌这个问题感到佩服,这可不是一般的刁钻。
姬宵则被这个问题问得慌神,他不知该如何去回答,甚至他脑子里现在是一团浆糊。
随后,魏无忌又转身向一干周室大臣问道:“诸位可知,九鼎重几何?”
无人应答之下,魏无忌便自顾自道:“千钧?万钧?”
好在,此时的周室也不是全无人才,只见周室大臣中一位很不起眼的年轻人走了出来,然后道:“君侯,九鼎承载天下,非人力能承其重也!”
和前世历史山相似的画面,这让魏无忌感觉很奇怪,有一种创造历史的感觉。
随即,这名年轻官员便继续解释道:“武王定鼎上洛,天命归于大周,过去未来皆如此,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听了这些话,魏无忌并未生气,这让说话那名官员都感到诧异,他也是抱着死志说这话的。
而此时,魏无忌则问道:“你是何人?现居何职?”
魏无忌很想知道,此时有勇气说出这番话的人,会是什么身份。
这名青年官吏便道:“在下袁平,为太庙奉常官!”
奉常官是个什么官?简单来说,就是在太庙上班的一个闲职,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魏无忌便道:“周室有你这等口才之人,怕是也不多了!”
魏侯居然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这让袁平感到很意外,但他脸上还是保持了平静。
只听袁平道:“君侯谬赞,我大周人才济济,袁平在其中只如草芥!”
魏无忌笑了笑,然后便道:“既然鼎之轻重此时不可问,那寡人便在对的时候,再来问吧!”
实际上,魏无忌现在的情形和楚庄王差不多,虽然兵威可以威慑周室,但还有齐楚等国虎视眈眈,还没到掀桌子的时候。
魏无忌这样说,周室大臣们都露出些许笑意,这在他们看来是对魏国的胜利。
作为天子的姬宵,此时也不由多看了袁平两眼,这个人他打算要重用。
虽然才失去了肖秉,但又发现了个人才,姬宵的心也算有了些许安慰。
而那些看热闹的列国使节们,此时脸色则有失望之色,期待中的好戏是没有了。
而天子姬宵则道:“魏侯,既然九鼎已观,是否该退出此神圣之地?”
魏无忌点了点头,就当他正要同意退出的时候,旁边的周彦便在他耳边耳语了一番。
周彦这番话,让魏无忌眼前一亮,然后便打消了立即离开的心思!
随后,他便对周彦道:“你说吧!”
周彦面色一变,他只是出个主意而已,却没想到国君会直接把事情交给自己。
但话都说出去了,此时他便没法退缩,得罪周室总比触怒国君要轻松一些。
然后,便见周彦往前一步,对不远处的天子姬宵道:“外臣禀报陛下,周室立国五百年,九鼎置此也逾五百载!”
“五百年风云变幻,天下与立国之初已大有不同,然九鼎之位不变,故天下诸侯难安,纷纷起刀兵兴战事!”
听到这里,虽然众人都知道周彦没安好心,但还是猜不出他想要干什么。
周彦便继续道:“九鼎既承天下,便该因时因势而置,外臣请求,因时势重置九鼎之位,消弭诸侯之争!”
周彦这叫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周室官员们在心底把他骂了个半死,九鼎放置的位置和诸侯征战有半分关系?
于是,方才驳斥了魏无忌的袁平便想站出,将周彦喷个体无完肤。
然而,魏无忌却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便道:“周彦所说极有道理,这九鼎的位置,是该换一换了!”
魏无忌说要换,那就肯定是要换的,周室众人都感到绝望,看来九鼎的神圣终究还是会被挑衅。
而此时,魏无忌已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他便对周彦道:“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将九鼎安置准确!”
说实话,当得到这个任务时,周彦心底还是有些惶恐的,自己居然要去移动九鼎。
但同时,周彦又感觉很是兴奋,这注定是自己青史留名的机会!
于是他拍着胸脯道:“君上放心,臣定会处置妥当!”
魏无忌点了点头,然后便对一旁的郑大力道:“你留下来,帮周彦完成此事!”
郑大力自然领命,让他留下来其实就是让魏军来干此事,周彦可搬不动九鼎。
然后,魏无忌也不理会原地的天子,便直接转身离开,百多兵卒随即簇拥而去。
魏侯走了,此时终于有人痛呼道:“陛下,九鼎不能移啊!”
周室臣子跪倒了一大片,此时他们表现得是一条心,但姬宵却高兴不起来。
当他打算变革,以此强大周室的时候,拦在自己前面的也是这些人!
他们在乎的是朝廷吗?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罢了!这一点姬宵看得很清楚。
旁边魏国人都看着,姬宵实在不想在此继续丢脸下去,于是他便拂袖愤然离去。
魏无忌要让动九鼎,他又能怎么办?
反抗?拿什么反抗?不过是更加丢人现眼罢了!
当天子离开后,跪在原地的周室大臣们也哭不下去了,一个个都站了起来,随即跟谁天子的步伐离开。
往日为周室看得神圣不可侵犯的九鼎,就在这样被周室君臣抛弃了。
看着鱼贯而出的周室众人,周彦便对留下的诸侯使臣们道:“周德已衰,天命已改,九鼎自当移位,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诸位,在下说得对不对?”周彦笑着问道。
列国使臣们面色有些难看,但此时魏无忌不在这里,所以他们也都默不作声。
然后,魏无忌便转身对郑大力道:“郑将军,咱开始吧!”
今天,注定是要被历史铭记的一天!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779章 齐郑有异动()
在魏国有意放任下,王宫内九鼎移位的消息很快传出。
很难想象,九鼎移位的消息传出后,对上洛周人会产生多大的冲击。
虽然周室已经衰败,为诸侯不屑顾之……但在周人心中,或多或少还是有那么一丝骄傲。
在周人心底,无论诸侯有多么强大,名义上终究都是周室的臣子!
他们有五百余年的辉煌王朝史,他们有承载九州的神鼎,这些都是他们骄傲的源泉。
魏侯在上洛的一阵闹腾,却是将周人这份骄傲踩进泥土堆里。
九鼎移位是天子姬宵无法阻止的,于是第二天他便病倒了,也不知是不是躲避魏无忌。
天子病了,魏无忌也没去探视的心思,上洛其他风光显然更值得他去探索。
时间很快进入九月下旬,魏无忌在上洛逗留已超过十天。
临时下榻的馆舍之内,魏无忌清晨刚刚起床,正在亲信宦官余忠的侍奉下用着早膳。
“君上,咱何时才会武安,太后和夫人们都很是挂念!”余忠小心伺候道。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