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武侯-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为可怕的是,作为四大族之一的谢家,更是落得个全族被诛杀的下场……

    这是多么严厉的处罚啊,这是所有知情人最多的想法!

    可对跟随魏无忌起兵的将吏们来说,这消息却足以是大快人心的,别人遭殃可他们却是得利者。

    在这五道诏书后,魏无忌还另外下了一道旨意,那便是给国内官至都尉校尉,且无爵者皆赐爵。

    其中,都尉者赐爵两级,校尉者赐爵一级!

    这道旨意无疑很疯狂,但却是最简单的收拢军心的方法,全军最为中坚的组成便是这些校尉都尉们,拉拢这些人魏无忌觉得很有必要。

    同时,这种大肆封赏爵位的做法,也是最快让爵位贬值的方法,那样魏无忌便能无形间淡化世族的影响了。

    想想看吧,当大家都有爵位的时候,武安世族这波人还会有那么强的号召力吗?

    当这些大多出身于寒门的将吏们有了爵位,哪怕是一二级的低级爵位,可他们也根本不担心,因为国君这才登基啊!

    要继续跟着国君走下去,他们这些人未尝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乃至于步步高升!

    要知道,如今爵位一级的封君,可都已经有了两位……这不由得会让大家想到,自己几十年后未尝不能有此成就。

    …………

    魏侯十八年七月初四,魏国南部,鲁国的魏国占领区,徐安宏今日刚刚赶到此处!

    在这片一年多前还属于鲁国的土地上,徐安宏站在城阙上望着遥远的南方。

    在那个方向,鲁国的军队正在集结,魏国的南部边境想来又是战火纷飞了。

    但真正让徐安宏感到不安的,则是已经班师北上的齐国军队,他们在南方取得了胜利,不但打败了吴国人,更是将许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而现如今,南边的吴国则和楚国鏖战,倒是让齐国得以抽身!

    但这一抽身,便意味着魏国南部边境压力增大,说穿了也就是襄平大营的压力会增大。

    所以徐安宏这次来鲁郡视察的同时,还从襄平大营抽调了一万步卒前来,为的便是确保鲁地之安稳。

    “柱国将军,您老现在可真成了国之柱石,君上对您可真是器重啊!”在快到军营之前,徐安宏身侧一位将军感慨道。

    这位将军便是徐安宏带来的一万步卒的主将,名叫曾守,如今人已经将近四十,最近才被魏无忌封了上造的爵位。

    上造的爵位虽然不低,但和徐安宏的封君比起来,那差得可就不止一星半点了。

    此时,徐安宏则是平静道“是啊,国之柱石,位列封君……已为人臣之极了!”

    这话倒是不错,徐安宏现在确实称得上是人臣之极了,爵位和职位都已经到了顶点。

    可这也正是徐安宏所担忧的,这样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境地其实很危险。

    伴君如伴虎可不是说说而已……

    当军中大多数人在为那五道诏书而喝彩时,徐安宏看到的却是诏书背后冷酷无情的君王!

    若说昭侯无情的话,那么如今这位君侯便更是无情了……几道诏书一下,不知斩落了多少卿族士大夫的头颅。

    魏无忌对这些人能下得去手,那么对功高震主的人会不会下手呢?

    徐安宏不用思考便能给出答案,这位国君是绝对干的出这种事的!

    当年匈奴人两番入关,徐安宏便对其中隐情有所耳闻,貌似这里面就有魏无忌放任的缘故。

    当时的魏无忌还是手无兵权的公子,为了掌权便能干出这等事,那么还有什么他是干不出来的?

    所以,徐安宏把自己的位置看得很清楚,他自然不会如有些人一般沾沾自喜,而是更加的谨小慎微。

    当徐安宏得知自己也被封君后,他当即便向朝堂上了谢恩的奏疏,同时婉拒了襄平大营的庆功会。

    当做完这一切后徐安宏才发现,自新老国君交替之后,他竟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甚至此时徐安宏都在问自己,他还是之前那个豪气干云的徐柱国吗?

    于是徐安宏只能安慰自己已经老了,老了自然也就失了锐气,于是他便“释怀”了。

    但在内心深处,不得不说徐安宏还是有一种失落感的,自己努力扶上去的国君,却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个样子!

    见徐安宏楞在原地好一会儿,旁边的曾守在忍不住唤道“柱国将军……柱国将军?”

    徐安宏这才惊醒,他对自己失态倒也不以为意,便道“继续走吧,前面就快到了!”

    曾守这才点了点头,他们这支队伍可还包含一万步卒,所以得尽快赶到鲁郡的城池中才是。

    曾守也是个闲不下来的性子,便听他道“柱国,如今驻扎在鲁郡的这位刘玄霸将军,那可当真是个狠人啊!”

    其实徐安宏现在不想多说话,于是便漫不经心道“哦?曾将军都听说了些什么?”

    曾守哂笑一声,然后才道“这还用听说?您看咱们这一路走来,沿途的鲁人们可都被治得服服帖帖,和三个月前可是大不相同啊!”

    这一点徐安宏道还是认同的,刘玄霸是他派到鲁郡的,做事倒也拿出了成效来!

    但曾守的话还没说完,便听他继续道“末将听说,这位新任的刘将军接过三公子的担子后,便在鲁地立下了严刑酷法,很是杀了一批人呢!”

    徐安宏则继道“乱世用重典,倒也无可厚非!”

    曾守也点了点头,然后便见他左右望了望后,才小心贴近徐安宏耳边道“而且末将还听说,刘玄霸将三公子兵权剥夺后,还对其有迫害行径……”

    “我可听说,三公子在到武安时,都已经没个人样了!”曾守颇有些惋惜道。

    听到这话徐安宏登时便脸色大变,看向曾守的眼神中也充满了愤怒,这话也是你能随便乱说的?

    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你难道不知道刘玄霸身后的人是谁?你说刘玄霸迫害三公子,岂不就是说武安的国君迫害自己的手足兄弟?

    实际上,三公子魏建林的事情徐安宏也有听说,但这事儿大家都讳莫如深,便刻意淡化了……更不用说有人敢往这方面去联想。

    于是,便听徐安宏冷声道“曾将军,你可知祸从口出的道理?”

    柱国将军一下就变了脸,曾守一下还有些难以适应,但他还是解释道“将军恕罪,末将不过也是道听途说罢了,说这也不过是为将军解闷儿!”

    徐安宏则仍是语气冷森道“曾守将军莫要得了爵位便得意忘形,此等不利于君上之语一旦传出,那可会掉脑袋的!”

    为了更让曾守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徐安宏便接着道“不要忘了,武安那些爵位比你高上好几级的人,君上便已经斩杀不少了!”

    “这些人的人头,如今都还悬挂在宫门阙楼之上,睁着眼看着咱们这些活人呢!”

    听徐安宏说这话,曾守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于是他不由回顾自身,才发现自己却是冒失了,这些天沉浸在得爵喜悦中的他,确实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了!

    方才那些话,若是被外人听去了,那可就大发了……这简直就是找死啊!

    曾守端正对徐安宏一拜后,才郑重道“将军,末将知错!”

    。

第728章 鲁郡有风云2() 
现在曾守是越想越后怕,他都不知道自己刚才是怎么想的,这等犯忌讳的事情都敢乱说。

    好在,他述说的对象是徐安宏,这位老将军倒不会刻意为难自己,否则那可就真是后果严重了。

    “前面快到军营了吧!”徐安宏此时问道。

    曾守这才结束自省,然后答道:“将军,应当就在前面不远处了!”

    此时曾守回话无疑谨慎了些,徐安宏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再没有多说话的意思。

    曾守出生寒门,却又非魏无忌心腹所在,所以徐安宏觉得自己有必要再点拨一下这位,毕竟也是多年的相识了。

    便听徐安宏道:“此番你入戍鲁地,遇事需沉着冷静,切记毋妄言!”

    这是掏心掏肺的话,曾守还是能分辨的,于是他便抱拳道:“多谢柱国将军提点,末将感激不尽!”

    徐安宏点了点头,暗道此人倒还有救!

    身为将军,最危险的情况不只有战场上的刀剑,还有深不可测的人心。

    实际上,徐安宏之所以这样提点曾守,心里还有结个善缘的意思。

    虽然坐到了柱国将军的位置,但是徐安宏反而没了安全感。

    所以,他需要给下面人拉拉关系,以后真有什么事不至于朝堂上无人替他说话。

    对于君王,谁都无法揣度他们的心思,徐安宏当然也不能。

    最后,徐安宏还绕有深意的提点道:“军中事务,若你与刘玄霸意见不和,也万勿与其冲突!”

    曾守当然不能和刘玄霸冲突,人家是国君的心腹之将,真有冲突吃亏的只会是曾守。

    似乎是听出了一些意思,便听曾守道:“将军的意思,末将明白!”

    此时曾守是真对徐安宏赶集深重了,这种话不是关系亲密还真不会说。

    随后,两人也就没再多说,而是继续往前方赶去。

    鲁国占领区内,魏军于各个城池中都有驻军,但主力军队却是集于一处的。

    而徐安宏一行的目的地,便是位于大河支流处的丘城,刘玄霸麾下有两个都尉部的兵力驻扎于此,这里也是对抗鲁国的桥头堡。

    但说实在话,鲁国如今对魏国的威胁也不是那么大,关键还得看他们背后的齐国。

    因为是徐安宏亲临,所以进城的程序也就变得简单,刘玄霸本人更是亲自出城相迎。

    做了将军后,刘玄霸整个人气质也有了变化,比之当初性格内敛了许多,和曾守相比话也少了许多。

    虽然是国君的潜邸之臣,但刘玄霸对徐安宏还是很尊敬的,没有半点儿国君信臣的骄横,这就让徐安宏对其评价上了几个档次。

    在进入城中军营之后,徐安宏便问话道:“刘将军,近日鲁国方面可有动作?”

    刘玄霸便答:“鲁国当初便被重创,如今岂敢再有动作!”

    之前鲁国被出卖给魏国的时候,齐国大军都南下和吴国争霸去了,鲁军自然是被魏军狠狠教训了一顿。

    如今齐国大军虽然回来了,但刘玄霸这边的压力也不是那么大,真正压力大的是襄平大营和徐安宏。

    紧接着,便听徐安宏道:“自你赴任鲁地之后,鲁人的反叛的事情便少了许多,你做得不错!”

    听到上司的夸赞,刘玄霸脸上也露出一许笑意,然后道:“将军谬赞,末将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用严苛峻法!”

    虽然刘玄霸嘴上说没什么,但心里对此却颇为自得,谁让他因为这事儿还得了国君的嘉许。

    可刘玄霸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得到魏无忌嘉许,更多的原因是他在鲁地夺权过程中做得不错。

    简单来说就是,刘玄霸夺了魏建林的兵权,并深谙国君心意,让魏建林惨兮兮的回了武安。

    随便聊了些军队上面的事后,徐安宏又向刘玄霸道:“齐国大军班师,南边压力便增,为保鲁地安稳……本将特调一万步军入戍鲁地!”

    徐安宏说着,刘玄霸也就仔仔细细听着,有援兵来自然是好事。

    随后,徐安宏便指着一边的曾守道:“这位是曾守将军,也是君上新封的将军,日后就要你二人精诚合作了!”

    刘玄霸看着曾守,然后便道:“末将早闻曾守将军治军有方,方才一见便知传言不虚,鲁地有曾将军……必定安稳无疑啊!”

    被刘玄霸着捧着,不但是曾守自己没想到,便是多心的徐安宏一样没想到。

    作为国君的亲信之臣,按理说要高傲一些都属正常。

    但刘玄霸还真不是这样的人,他心里可能多少有些自矜,可他绝不会表现出来。

    曾守此时也不能继续沉默,便听他道:“刘将军谬赞,在下不过是多尽了些心意而已,哪比得上将军你深得君侯信任,前途无量!”

    说实话,爬上将军这个位置的就没一个是愚笨之人,曾守这个马屁是排的恰到好处。

    而徐安宏见此一幕,才发现自己是担心过度了,曾守和刘玄霸之间想必能好好相处。

    徐安宏笑道:“你二人既相见甚欢,鲁地安定便有了九成胜算!”

    只要鲁地安稳了,徐安宏便可全力以赴对抗齐国,到时他也会上疏国君,给襄平大营适当增加兵力。

    在徐安宏看来,如今的长平大营和武安大营,养着的十几万兵都可以抽调,毕竟这两处都没什么敌人了。

    所以,徐安宏对维持魏齐边境的安稳,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老将军放心,鲁国这边我等定不会出现纰漏!”刘玄霸立即表态道。

    徐安宏点了点头,但心里却有了其他一些想法。

    刘玄霸主动表态,这也是暗含了以他为主的意思,这便意味着曾守要屈居其后……

    这样两人之间可能就会有矛盾,徐安宏此时也只得寄望,曾守刚才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几人又说了些琐事之后,徐安宏便带着自己的卫队离开了。

    将丘城的事情安排好后,他还得赶赴其他几个城池查看,鲁地的安定对他来说是重中之重。

    待徐安宏离开后,刘玄霸直接对曾守道:“曾将军,君候将鲁地之事交付于我,日后还请将军多多协作,确保你我所辖之地安稳啊!”

    这话可就是摆明了说,曾守必须要配合刘玄霸。

    且刘玄霸将魏无忌搬了出来,为的便是堵曾守的嘴,让他无法去反驳自己。

    曾守虽然心里发苦,但还是面带笑意道:“在下一定配合,和刘将军同舟共济!”

    曾守心里明白,自己斗不过刘玄霸的,而若是因为他二人相争导致鲁地不稳,最后得到惩罚的也只会是他曾守。

    刘玄霸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徐安宏面前他需要掩饰,如今自然需要露出自己的锋芒。

    。

第729章 君臣之奏对1() 
魏昭侯十八年八月,又是一年秋收之际来到。

    虽然来这个世界已将近六年,可魏无忌不是在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从未关心过农事。

    可如今做了一国之君,那便得面面俱到,对重中之重的农事魏无忌自然也要上心。

    颇为有趣的是,此次廷议魏无忌和大司农丞曹运交流不少,倒是冷落了大司农本人。

    谁让曹运是魏后曹馨的爷爷呢,所以在场官员虽多有官职较高者,但对曹运却不敢有轻视之心。

    在议定了秋收的各项事宜之后,魏无忌便让大司农衙门的人回去了,被他留在殿内的的唯有丞相、廷尉和御史大夫三人。

    国君将这三位辅国之臣留下,自然是符合惯例的,这说明接下来要议的事情将是家国大事。

    在魏无忌继位小半年后,郭梁栋三人从罪开始的惶恐不安,如今也算是恢复而来正常,不再担心随时有可能落下的屠刀。

    当然了,恢复正常也是相对而言,他们三人对魏无忌的敬畏却是丝毫不减,直追当初统摄众臣的昭侯。

    如今,在经历了六月的流血事件后,武安城内已经恢复了正常,当初的恐怖时间也不过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丞相,发往长平大营的粮草是否已经起运?”魏无忌坐在君位上,扶额问道。

    丞相是百官之首,总揽一切事务,对此时自然是知晓的。

    便听丞相郭梁栋道“回禀君上,早在三日前便起运了,料想半月只能必能运达长平前线!”

    谁知丞相刚刚说完,便见魏无忌狠狠一拳砸在御案上,而后恨声道“唐国和肖国竟敢备齐寡人,寡人非踏平这二国不可!”

    魏无忌动雷霆之怒,殿内三人即便位列人臣之首,一时也绝压力骤至,一个个都小心翼翼躬着腰。

    倒是郭梁栋此时硬着头皮道“君上息怒,唐国肖国确实可恨,可如今国内疲敝,年内怕已支撑不起大战了!”

    唐国和肖国的背弃确实可恨,但他们这样选择也是无可奈何。

    在他们的国君看来,魏无忌是比魏昭侯还要狠辣的存在,他们已经受不住更严酷的剥削了。

    而此时郭梁栋说这些话,当然也是肺腑之言,魏国如今确实已经经不起大战了!即便是对唐国和肖国动兵也经不起。

    对郭梁栋所说,魏无忌心里也跟明镜一般,也只有当家之后,他才知柴米油盐之艰难。

    所以,魏无忌则道“寡人知道,如今当然以秋收为重,不可妄动刀兵!”

    但魏无忌这话却给人的意思是,现在以秋收为重,秋收之后便可以动武了!

    郭梁栋却并未继续劝谏下去,他也只能到时候再行劝谏之事,否则惹怒了魏无忌他也吃罪不起。

    这也可以看出,即便已经过了两个来月,武安众臣对魏无忌还是满怀畏惧的,即便是丞相也不能免俗。

    谁知,魏无忌此时突然问道“丞相……为何不说话?是在怕什么吗?”

    这话可就说得有些严重了,郭梁栋顿时冷汗直冒,他不明白魏无忌这样问是什么意思。

    其实,郭梁栋如今已经患上了廷议恐惧症,只要是在这大殿内他便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随即,魏无忌又把目光转向了廷尉赵禹和士大夫张育,道“你二人一直不说话,又是在畏惧什么?”

    赵禹和张育二人那能想到火一下就烧到了自己这边,两人瞬间也如郭梁栋一般冷汗直冒,却又想不到该如何去应回答。

    难道他们能直说自己是在怕国君?那又是在国君什么呢?

    还是郭梁栋有些急智,只听他道“君上如日中天,臣等自感焦灼,致使举止失措,还望君上恕罪!”

    魏无忌都不得不佩服这老家伙了,一时间竟想到这么好的应对之辞。

    魏无忌便道“寡人如日中天有何用?要这大魏国依旧如日中天,位列诸国之首才是幸事!”

    郭梁栋三人便答道“君上圣明!”

    魏无忌可不是为了听他们三个拍马屁的,他之所以要点出这三人的畏惧,目的不是加深他们的畏惧。

    要想整个官僚系统恢复正常,虽然是需要对国君有敬畏,但如现在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