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身穿金色战甲的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此时镇守锦州的辽东总兵,先锋大将军,祖大寿。

    要为,为什么祖大寿此时会领着重兵,埋伏着清军北撤的道路上。

    是因为,祖大寿一直密集关注着大明境内明军和清军的战斗情况。

    而,就在半个月前,祖大寿收到消息,得到了清军在高阳的第一次战败,这让祖大寿大为震惊。

    毕竟,以往清军如此完全就是横着走,基本上没有明军敢于清军正面野战,还能打赢的。

    从那之后,祖大寿加派人手,对大明境内的战事时刻了解。

    当朱勇,卢象升和祖大酋联手,在巨鹿再次击败清军,一日后,祖大寿也在锦州收到了这个消息,这在次让他震惊。

    同时,三日后,祖大寿麾下的将士,也在长城一带,伏击杀死一名鞑子骑兵,从他身上搜到一封信。

    是岳托写给皇太极,让皇太极派兵到长城一带接应他们的求援信。

    当祖大寿看到那份求援信后,就知道之前他收到的消息,全都是真的,明军这一次真的击败鞑子了。

    从那时候起,激动的祖大寿就恩耐不住性子,下令在辽东数地秘密调兵,他也准备参与这一战了。

    祖大寿也是身经百战之人,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他们的一次机会。

    如果他这边布置得当,很有机会再击败清军一次,将这次入关的清军彻底重创。

    毕竟,祖大寿此时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就是大明东北角,等于处在清军撤退的大后方。

    果不其然,随后祖大寿就收到了清军一路北撤,明军却迟迟追不上的消息。

    那时候,已经集结了五万大军的祖大寿,立即从山海关入关,直奔这条通往蓟州的,准备在这里设下埋伏,等着鞑子入瓮。

    这不,祖大寿领军在这里等了一天,终于等来了清军,说明祖大寿挑选的这条道路,一点没错。

    也幸好,之前岳托派回关外的那个鞑子骑兵,被祖大寿的手下拦截下来。

    要不然,此时关外皇太极等鞑子们,恐怕已经知道多尔衮和岳托这边的险情,派出骑兵过来接应他们了呢。

    那样一来,祖大寿的这场伏击,就来不了了。

    到时候,他就必须在锦州加强防备,防止鞑子突然对锦州发起袭击。

    即便是这样,这次祖大寿也只敢带来五万士卒,包括山海关吴三桂麾下的八千关宁骑兵。

    还是在锦州,山海关一带,留下的近十万明军,用来防守,防止关外鞑子偷袭。

    毕竟,相比起伏击清军来说,终究还是守住辽东重要。

    但不得不说,这一次上天真的眷顾了一次大明,此时关外皇太极对于清军在大明境内的两次战败,还一点都不知道。

    祖大寿也是秘密离开锦州的,外人还以为祖大寿坐镇锦州呢,鞑子这个时间段,也不敢轻易进攻辽东的。

    种种原因,造成了祖大寿的这次伏击成功,多尔衮和岳托他们事前一点征兆都没看出来。

    这次突如其来的伏击,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噗噗噗!

    很快,那些冲上山丘的鞑子骑兵,就和冲出来的众多明军长矛手战起来。

    另外几个方向,也已经有明军步卒冲出来,和其他清军步卒厮杀到一起。

    轰隆隆!

    同时,山丘南北两边,很快也出现了两支关宁骑兵,从南北两边包抄清军。

    “杀!”

    北面关宁骑兵群中,吴三桂骑在马上,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

    这一次,祖大寿麾下的骑兵主力,就是吴三桂的八千关宁骑兵。

第121章 壮士断腕() 
2壮士断腕

    【求收藏订阅!!】

    轰隆隆的马蹄声,震天动地。

    吴三桂亲率的八千关宁骑兵,很快就与鞑子骑兵厮杀到了一起。

    这个时候,吴三桂麾下这八千关宁骑兵,养精蓄锐多时,状态比一直行军赶路数日,身体疲惫的清军骑兵,好太多了。

    而清军骑兵此时在数量上,也不比关宁骑兵多多少,两军厮杀到一起后,鞑子骑兵并没有占到优势。

    “杀!”

    西面山坡上,越来越多的明军士卒咆哮着冲下去,朝着下面那些清军士卒冲杀过去。

    这一次,是明军伏击,明军进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清军,此时很多士卒都还没反应过来,纷纷面露惊恐之色。

    “都不要慌,整好队形,跟我杀!”

    好在,清军这边有着多尔衮,鳌拜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及时稳住军心,领着清军迎战上去。

    激烈的厮杀在这片荒野之地爆发,有了祖大寿亲自率领的这五万明军。

    多尔衮和岳托率领的这些清军,现在不仅没法继续北上赶路,甚至能不能打赢这一战都不好说。

    要说,此时整个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就要数边军了和朱勇的新军了。

    其中,明军中最为精锐的边军,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祖大寿的辽东军。

    祖大寿的辽东军,只是一个统称,关宁骑兵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近十万的步卒。

    然后,便是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卢象升的天雄军相比起祖大寿的辽东军来说,依然弱了一筹。

    首先,卢象升的天雄军数量远比辽东军要少,其次卢象升没有一支像关宁骑兵这样的精锐骑兵。

    此时祖大寿完全可以看做是大明最大的军镇了,要不然这些年来,崇祯也不会一直想着削弱祖大寿的势力。

    放眼任何一个有作为的皇帝,都不会坐视自己麾下,出现这样一个庞大军事势力。

    要不是东北有着鞑子这个大敌,祖大寿又不肯离开锦州入京,否则祖大寿早就成为第二个袁崇焕了。

    当然,此时的祖大寿权力,在几年前,其实已经被崇祯削弱过了,例如他麾下关宁骑兵就被分割了。

    祖大乐带了一部分在中原剿匪,吴三桂分走了八千关宁骑兵,镇守山海关。

    还有数万明军步卒,也被从祖大寿麾下分隔出去,交由其他更忠诚于朝廷的武将统领。

    但祖大寿名义上,依然是整个辽东地区所有明军的最高统帅,所有他才有能力,组织这次对多尔衮的伏击。

    也正因为对自己麾下将士实力的自信,祖大寿才敢在这里伏击多尔衮和岳托的这五万清军。

    因为,祖大寿也知道,此时在多尔衮后面,还有朱勇和卢象升麾下的数万大军追赶着。

    就算他自己无法吃掉多尔衮这支清军,他只需要拖延半日之间,等到后面朱勇和卢象升领军追上,到时候就是清军的末日。

    此时,南面六十多里外,朱勇和卢象升正领军往北追赶,但他们已经觉得希望不大了。

    “哎,真是可惜,竟然就这样让这支鞑子逃了。”

    朱勇不甘心的叹息道。

    轰隆隆!

    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从北面疾驰过来一名骑兵,后面插着三支红旗,明显就是明军常见的传令兵。

    “急报,急报!”

    这名明军传令兵扬着手,大声吼道。

    很快,这名明军传令兵就被带到了朱勇和卢象升跟前,单膝跪下,手里举着一支令箭,大声喊道:“参见两位大人。

    我乃祖总兵麾下,现在向两位大人传达消息。

    我家大人在迁安西北二十余里外的扬沙丘伏击了清军,现在正与清军激战,请两位大人速去支援。”

    “什么!”

    听到这个传令兵的话后,朱勇顿时瞪大了眼睛,大声吼道。

    “哈哈,好啊,祖总兵领军入关了,还伏击了清军,这下子多尔衮和岳托那两只老狗别想逃了。

    卢大人,让将士们抛掉所有辎重甚至是盔甲,加快行军速度,咱们一定要在半日只能赶去,支援祖总兵。”

    朱勇激动的转过脸来,看向身旁的卢象升,提议道。

    “嗯,可以。”

    卢象升听到这个消息,明显有些意外,但也很欣喜,同意了朱勇的提议。

    随即,朱勇和卢象升麾下六万大军,抛掉了他们携带的辎重,已经他们身上沉重的甲胄,只携带一柄武器和一身皮甲,加速赶路。

    例如像卢象升麾下的那些盾戈兵,将那些大铁盾早就抛掉了。

    就在朱勇和卢象升领军火速驰援祖大寿的时候,祖大寿在这个叫扬沙丘的地方,和清军的战斗,也进行的非常激烈。

    即便是连日赶路,身体疲惫的清军,依然保持着很强的战斗力,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和祖大寿麾下兵马杀的难解难分,旗鼓相当。

    至少短时间内,看不出他们双方谁能占据优势。

    “鳌拜,杜度,你们各带一千骑兵,往北杀出一条通道,掩护我们撤退,派人出关求援,要快。”

    多尔衮对着鳌拜和杜度下达命令,自己带着剩余鞑子骑兵,抵挡吴三桂麾下的八千关宁骑兵。

    这个时候,多尔衮也预感到局势的不妙,他怎么也没想到,祖大寿敢领大军离开锦州,过来伏击他们。

    眼看他们就要到长城口了,竟然来这么一处,直接被祖大寿缠住,无法继续北上。

    望着近在咫尺的长城出口,他们却无法抵达,无法撤到关外,时间拖下来,多尔衮和岳托心里都焦急万分。

    他们何尝不知道,此时在他们身后,还有数万明军精锐在追赶他们呢。

    一旦被明军追上来吗,对他们形成合围,他们再想撤走,就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多尔衮率领骑兵想向北冲出一条道路,却遭到吴三桂率领关宁骑兵的阻拦,迟迟无法成功。

    而后面战场上,更多的清军正在岳托的指挥下,与明军步卒激战,更是难进寸步。

    “快,快,尽快突出去,咳咳,不能在这里继续拖下去了。”

    岳托不断对前面领军作战的清军将领,下达严苛的军令,催促他们向北突围。

    “图善,再给你三千士卒,两炷香之内,你要是还不能杀崩前面的明军,打通北撤之路,你就不要回来见我了。

    咳咳!”岳托指挥作战,已经有很多鞑子将领或是白甲兵,收到了这样严苛的军令。

    此时,对于多尔衮和岳托,还有这数万清军将士们来说,的确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生死存亡的时刻了。

    岳托甚至早就将自己麾下的十几名鞑子白甲兵派出去,领着他的精锐护卫充当突进队,希望杀崩眼前拦路的这些明军,让他们能够继续往北撤军。

    这个时候的岳托情绪激动之下,不断的咳血,但他却咬牙坚持着,因为他知道,现在是他们生死存亡的时候。

    “杀!”

    这些清军在岳托和多尔衮严酷的死命令下,确实更加拼命,竟然真的让他们杀崩了北面的一支明军,从祖大寿布下的包围圈内打开一道缺口。

    “撤!往北撤!”

    然后,多尔衮和岳托就领军,边打便往北撤退。

    轰隆隆!

    但可惜,刚刚看到希望的清军,很快又面临了绝望。

    因为,就在清军杀崩北面一支明军,打开北上缺口,准备继续往北撤退的时候,远处有传来一阵隆隆声,大地都在震颤。

    “哈哈,总兵大人,我们来支援你们了。”

    祖大酋骑在战死,激动的大声吼道。

    在祖大酋的身后,是成千上万的关宁骑兵,足有一万余人。

    原本,祖大酋就领军尾随在清军背后十几里外,但没有打算领军攻击过去,毕竟他要执行祖大寿保存实力的命令。

    但是,就在一个时辰前,他突然被一队关宁骑兵小队找到,向他传到了祖大寿新的命令。

    传令的那支关宁骑兵小队,不仅全是祖大寿的亲卫心腹,还拿着祖大寿的亲笔信,祖大酋想不信都难。

    于是乎,祖大酋就知道了,祖大寿要领军在扬沙丘,伏击清军的消息,火速领军过来支援了。

    “杀!”

    祖大酋率领的一万关宁骑兵抵达后,再次堵死了清军北撤之路,双方在扬沙丘这边展开了更激烈的厮杀。

    此时的清军,就像是一只困兽,面临着绝望,让本就凶悍的他们,变得更加疯狂,明军士卒竟然渐渐不敌。

    “王爷,不行,明军太多,我们骑兵能杀出去,但那些步卒冲不出了。”

    此时的多尔衮身前,杜度,鳌拜和多铎等将领,全都聚集在这里,杜度脸色难看的说道。

    “十三哥,咱们带着族人突围吧,别去管那些奴才了,蒙古人能跟上越好,跟不上也不要去管他们了。”

    此时,多铎开口,是要抛弃后面那些汉八旗清军步卒,只带着他们鞑子骑兵杀出去。

    还别说,此时鞑子骑兵凑起来,还足有七八千人,再加上蒙古骑兵,兵力接近两万人。

    他们这些骑兵要是想突围,明军这边即便是有了祖大酋率领的一万关宁骑兵赶来,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毕竟,骑兵速度快,突围更加方便,而且还是鞑子这些精锐骑兵,大不过想跑,还是能够做到的。

    想要在这种比较宽阔的地势上,歼灭鞑子骑兵这种精锐骑兵,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就算一方骑兵数量远超对方,都不一定做到,骑兵逃命优势太大。

    多铎此时主张放弃其他清军步卒,由他们鞑子骑兵和蒙古骑兵突围,还是有很大可行性的。

    这个时候,岳托指挥的那些清军步卒,不仅被明军包围,外围还有祖大酋和吴三桂的两支关宁骑兵,想要突围出去,难如登天啊!

    “王爷,豫亲王说的没错,那些奴才放弃就放弃了,咱们得保住更多族人的性命啊。

    这次入关,我们已经损失了太多族人了,再不突围,等后面的明军追上来,我们都难以走脱啊!。”

    这一刻,连鳌拜也同意了多铎的这种提议。

    毕竟,在他们眼中,他们自己族人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其次蒙古人算是盟友,汉人士卒不过是奴才而已。

    “好,就听多铎的,派人去将岳托带过来。”

    多尔衮也是很果断的,立即同意了多铎的提议,但要带走岳托,可不能把岳托留下。

    “好,我这就去,亲自接岳托过来。”

    多铎大喜,主动说道。

    毕竟,这一次入关的鞑子骑兵主力,主要是他镶白旗和镶红旗,正蓝旗人马。

    现在,他们在这里多厮杀片刻,就会有鞑子镶白旗的骑兵战死,这让多铎心疼不已,死的可都是他所部的将士啊!

    这个时候,没人比多铎更像突围出去了。

    “壮士断腕,看样子也是目前我们唯一的选择了,咳咳。

    不过,我不走了,你们撤吧。

    你们带着我,只会是累赘,我就留下来,指挥将士们拖住明军,为你们突围创造机会。

    咳咳,再者说了,你看我这样子,跟着你们撤退,和留下有什么区别。”

    当多铎派人去接岳托的时候,岳托也同意了多铎的提议,在岳托看来,这次是也是他们目前减少损失,保住精锐的唯一办法了。

    但岳托却没打算跟多铎走,此时他病重的只能半躺在马车内,带上他撤退,的确是累赘。

    要是岳托跟着突围,被战马颠簸几下,恐怕也就该咽气了。

    反正留下也是死,跟着突围也是死,还不如留下了,指挥这些清军士卒与明军决一死战,也算是死得其所。

    想到这里,岳托不由得露出苦笑,他的一生,到了这里也算是到了终点了。

    “岳托……”

    多铎自然明白岳托的意思,张口想要劝说,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而且,岳托的身份在鞑子这边,也太高贵了,多铎真不知道该不该将岳托留下,回去后该如何向代善和皇太极交代。

    “好了,多铎,别婆婆妈妈的,突围出去,下次入关再为我报仇,我们大清不是一次失败就被打垮的。”

    岳托见到多铎犹豫,再次开口说道。

    听到岳托这么说,多铎也终于下了决心。

    “好,岳托,你永远是咱们大清的勇士,我们会为你报仇的,我保证。”

    说完,多铎最后看了一眼岳托,便骑马离开。

    本章完

第122章 辉煌大捷() 
122辉煌大捷

    【求收藏订阅!】

    “岳托,不愧为我大清贝勒,他的仇,我们一定替他报。”

    多铎回到多尔衮等人这边,向他们告诉了岳托的决定,多尔衮咬牙切齿的说道。

    “将士们,跟随本王杀出去。”

    随即,多尔衮亲自领军,集合了剩余鞑子骑兵和蒙古骑兵,近两万人,朝着北面发起了决死突围。

    “杀!”

    这一次,多尔衮组织的这次突围,这些鞑子骑兵和蒙古骑兵都是拼命的,全都展现出悍不畏死的勇气。

    轰隆隆!

    很快,他们就与吴三桂和祖大酋两人率领的关宁骑兵,碰撞到了一起。

    这一次,关宁骑兵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发现这些精锐的鞑子骑兵发起疯来,简直比疯狗还可怕。

    “恭喜你,获得帝皇分身系统,穿越开始……”

    “我去什么鬼!”

    二十一世纪,云海市,朱勇难得进行一次休假,大清早的正躺在床上睡懒觉。

    结果,一道突然从他脑海中响起的机械声,让他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还不等朱勇搞明白,脑海中突然响起的那道冷漠的声音,是从哪里来的,下一秒他便消失在自己的睡床上。

    崇祯九年,大明京城东北方向的一座普通县城,兴州城。

    此时,一身怪异服饰的朱勇,就待在兴州城内。

    两天前,朱勇在脑中响起那道机械声后,随即便出现在了这里。

    一开始,他还很懵逼,结果经过这两天的缓冲,他现在总算是接受了现实。

    但到现在,他还搞不清楚,这个该死的帝皇分身系统,到底是怎么来的。

    最终,朱勇只能将其归结为,这是神魔跟他开的一次玩笑。

    “哎,既来之,则安之吧,在那里不是一样活,在这里我或许可以活的更精彩。

    以前,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日子,枯燥又乏味,既然上天赐我这个机缘,那就疯狂一下吧。”

    朱勇恢复了精神,蠢蠢欲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