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现在,这些将士看到兵谏已经失败,他们也开始害怕,开始为自己的小命做打算了。

    到了下午酉时,李英汉已经将进入内城的近一万叛军,全部镇压。

    只有外城的一万多叛军,因为全都分散开来,寻找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所以一时难以剿灭。

    而且,这些入城的京营将士,纪律性特别差。

    不少士卒早已经忘记,他们上司交给他们寻找锦衣卫的命令,而是成群结队的洗劫百姓,就跟土匪一般,抢到了大量钱财。

    正是这些京营叛军士卒的肆无忌惮,让京城外城不少区域都彻底混乱起来。

    这还只不过是区区一万来京营士卒,这要是让城外几十万京营人马,全都进到京城里来,那么京城真的就完了。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朱勇决定的一点都没错。

    至少,因为朱勇之前让王承恩向城外几十万京营将领,传去的一道圣旨,不许这些京营人马入城。

    现在看来,是起了效果的。

    现在,除了董武等明军将领率领入城的叛军之外,后面再也没有见到有其他京营人马入城了。

    “圣上,喜讯啊!”

    王承恩兴奋的从宫外冲进来,对着崇祯喊道。

    “圣上,李大人率军已经将入城叛军,全部镇压了。”

    只可惜,这个时候朱勇的意识,已经退出崇祯的身体。

    于是乎,面对王承恩的报喜,陷入系统托管状态崇祯,并没有做出回应。

    王承恩疑惑地抬头,偷偷望了眼崇祯,见崇祯就是没给他任何指示,他也只好继续跪着。

    没过一会儿,崇祯便有了动静。

    因为这个时候,是朱勇的意识降临过来了。

    由于系统的限制,朱勇每天意识降临崇祯分身的总时间,只有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

    一旦用完了这个时间,朱勇的意识要想再降临崇祯分身,就得等第二天了。

    于是乎,朱勇不敢一直将意识停留在崇祯体内,只要每隔十分钟,意识降临一次,如果没消息,他的意识就退出去,等十五分钟之后再降临。

    终于,等朱勇的意识,这次降临之后,便看到王承恩跪在下面,朱勇便知道有了结果了。

    “大伴,你刚才说什么,朕刚才走神了,你再重复一遍。”

    朱勇撒谎道。

    “是,圣上。是喜讯,李大人率领三千营和神机营将士,已经将内城的叛军全部镇压了。”

    “好!”

    朱勇在听完这个消息后,也忍不住大喊出来,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下来了。

    本章完

第24章 逃亡() 
24逃亡

    【新书求收藏推荐!】

    “救命啊!”

    “不要抢走我们的粮食,求求你们了。”

    “滚开!”

    一名穿着明军鸳鸯战衣的士卒,抱着一大袋粮食,从一间民宅冲出来,一脚将后面拉扯他的一名妇女踢倒,神情凶狠,骂骂咧咧的走了。

    像这一幕,此时在大明京城的外城里,不少地方都上演着。

    天色黑下来的京城外城,今夜各位热闹与混乱,外城的一万多叛军,在外城肆无忌惮的抢掠。

    这一刻,他们已经不再是大明士卒,被欲{和谐}望和贪婪蒙蔽双眼的他们,已经变得和匪寇没什么区别了。

    甚至,率军入城的参将董武,此时都无法约束手下的将士,他能掌握的只有身边区区四五百人。

    而在外城,此时只有五军营的人马,正在镇压这些叛军,但短时间内是无法镇压所有叛军的。

    “该死,内城有消息传来没有?他们有没有成功?”

    董武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对手下士卒的掌控,外城的局面已经彻底失控,但他现在更关心的是内城的情况。

    “回大人,内城还没消息传来。

    不过,半个时辰前,有人看到李英汉率领三千营的人马,进入内城了。”

    身旁的心腹将领,回道。

    “什么?李英汉没死?走,跟我回府!”

    董武听到李英汉没死,甚至已经率军杀进内城的消息后,便知道事情不妙,急忙带人返回董府。

    当董武返回董府的时候,就发现董家上下一片忙乱,后院内一辆辆马车停着,不少家丁正往大车上,搬运一口口木箱子。

    “轻点,别摔坏了,放这边。”

    董武看到他一个侄子,正在指挥家丁装车。

    董武看到这一幕,心里便有了不少的猜测,走上前去,询问道:“小海,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五叔啊,你可算是回来了,二伯正在和爷爷,叔伯们谈事呢,说要是看到你回来了,立即让你过去。”

    “好,我这就过去。”

    等到董武赶到大堂的时候,正好就看到董家主事的一众长辈全都在,身为兵部左侍郎的董乾也在。

    “董武啊,你终于回来了。”董乾看到董武回来,也是一阵欣喜。

    “董武,你带回来多少人马?”

    还没等董武开口询问,董乾先对他开问了。

    听到董乾的询问,董武神色暗淡,丧气的说道:“入城的人马已经彻底失去控制,我现在唯一还能掌控的,就只有身边的五百亲信了。”

    “只有五百人吗?”

    董乾听后,皱了皱眉头,但很快神色又舒畅起来,露出笑容:“或许这也不是坏事。

    有了那些乱兵在城内,吸引三大营兵马的注意力,我们偷偷逃出城的机会,便能增加不少。”

    “怎么?咱们要逃亡了嘛?怎么说入内城的人马,失败了?”

    “哎!”

    董乾叹息一声:“我安排伏击李英汉的死士失手了,让李英汉逃走。

    李英汉带着三千营的人马,进入内城,已经将常新他们给镇压了,我们这次兵谏失败了。

    圣上是不会放过我们的,现在摆在我们家族眼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逃出京城。

    我们逃出京城后,一路向北出关,投奔鞑子去,我相信以咱们的身份,鞑子会欢迎我们的。”

    “我们要求去关外投奔鞑子,这……”

    董武听完董乾的话后,也是惊讶不已,他也没想到自家竟然要投奔鞑子,真不仅是造反,也是叛国啊!

    说实话,尽管这些年来,大明对鞑子作战一直都失败。

    但这个时候,要是让人在大明和鞑子之间选择,大部分还是会选择大明。

    毕竟此时关外属于苦寒之地,没人愿意去受那个苦。

    同样的,在大明官员这边,对于关外鞑子也是瞧不上的。

    现在还是崇祯九年,还没到大明灭亡的最后两年,还没有人认为大明一定会亡。

    所以,这些大明官员当中,暗中和鞑子勾勾搭搭做交易的不少,但是真要去关外投奔鞑子的大明官员,还真没有几个。

    这一次,要不是兵谏失败,董乾实在是走投无路,他也不会计划带着董家老小去关外投奔鞑子的。

    董乾看到董武犹豫,顿时冷下脸,低声呵斥道:“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犹豫什么。

    难道,你想看着我们董家上下几十口,被崇祯关进大牢,秋后处斩嘛!”

    “是,我明白了。

    可是,现在城外可还有几十万大军啊,咱们能顺利逃走吗?”

    董武被董乾这么一呵斥,也顿时清醒过来,但还是有些担心,说道。

    “没问题,现在圣上还不知道这次兵谏,是我在背后筹划的。

    我已经以兵部的名义,起草好了几份文书,拿着这几份文书,城外的大军应该不敢阻拦我们。

    但一定要快,一旦等圣上知道了实情,我手里的文书估计就没用了,所以今晚咱们必须出城。

    父亲大人已经下令,让家丁将家中的贵重物品全部装车,半个时辰后就走。

    正好现在你回来了,我们有了你麾下五百亲卫保护,就更稳妥了。”

    “好,我这就下去安排一下。”

    “董武,你等一下。”

    董乾走近到董武跟前,低声说道:“等家中所有贵重物品装完车,我会集中将府上的家丁,丫鬟和老妈子集合起来。

    然后,你带人将他们全部嗤!”

    董武做出一个抹喉的动作,意思很清楚。

    “这……,真的要这样吗?”董武有些犹豫。

    “当然要这样,不然万一咱们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去报官,我们的行迹就会暴露,到时候我们全家上下几十口就完了。

    董武,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怜悯之心呢。”

    董乾一脸的狠恶,说道。

    “是,我明白了,我会安排的。”最终,被董乾这么一说,董武也被说服了。

    “很好,你去吧,咱们分头行动,半个时辰后必须出城。”

    很快,整个董家迅速行动起来,董乾带人将他们府上的金银细软,绸缎书画,以及藏在地窖和暗室中的金银,全部装箱,运上大车,准备带走。

    “父亲,不行啊,府上的需要搬走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的大车不够啊!”

    一名中年男子跑到一个老头跟前,急的满头大汗,说道。

    “先将地窖和暗室的银子装车,其余的都不重要。

    让老三,老四家都麻利点,向老二家学学,一群老娘们磨磨唧唧的,是命重要,还是她们那些首饰重要。

    所有人都麻利点,要是出发时谁家赶不上,就让他留在京城好了。”

    这位老头就是现任的董家家主董盛逵,此时也是发怒了,吼道。

    “是,父亲,我这就督促他们去。”

    “父亲,咱们仓库里那些粮食和货物怎么办?要不要一把火烧掉?”

    片刻之后,又一名中年男子急匆匆跑过来,向董盛逵请示。

    “三弟,不可。”

    董盛逵没说话,旁边的董乾却赶紧制止道。

    “粮仓里的粮食和仓库里的货物,全都别去管了,更不能烧,不然大火一起,立马就会引起李英汉的注意。

    我们要悄悄的走,尽量不要弄出太大动静。”

    “老三,听见你二哥说的没有,就按照你二哥说的办,赶紧去。”董盛逵喝道。

    “是,父亲。”

    半个时辰后,董家后院十几辆马车都装的满满当当,董家上下几十口,也全部凑齐了。

    而在董府前院,董乾将董家上下上百名家丁,丫鬟和老妈子全部集合起来。

    “大人,咱们真要这么做吗?”

    董武身后,一名心腹亲信望着不远处的众多家丁、丫鬟,犹豫的问道。

    “陈平,怎么现在连我的命令,你也不听了?”

    董武瞪眼问道。

    “卑职不敢,卑职的命都是大人给的,大人让卑职干什么,卑职岂敢不从。”

    “那就去吧,下手麻利点,不要让他们太痛苦,我董家对不起他们。”

    “是,大人。”

    后面的青年应道,然后对着身后上百明士卒招招手:“跟我上,不留一个活口,下手利索点。”

    片刻之后,董府前院就响起了一阵阵凄惨的哀嚎声和求饶声,不过过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戛然而止了。

    “大人,全部都解决了,一百二十三人,无一活口。”

    一身血污的陈平很快回来,向董武汇报道。

    “好,走吧。”

    随即,董武便带着麾下亲卫,护着十几辆马车,以及董家几十口老小,离开董府,借助夜色,朝着北城门而去。

    董乾作为兵部左侍郎,董武又是京营参将,他们两人对于此时城外几十万大军所驻扎的营地位置,都十分的清楚。

    所以,他们可以轻松的选出,最佳的逃亡路线,尽可能的不要与城外驻扎的明军碰上。

    除了董家连夜逃亡之前,这一夜在京城还有其他几家,参与了兵谏的官员,也像董家一样,选择了连夜逃离京城。

    外城混乱的局势,给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而这些逃亡的官员,此时参与兵谏的身份还没有暴露,一个个都是朝廷高官。

    他们每个人都像董乾一样,借助自己高官的身份,为他们逃亡做了充足准备,能够确保他们安全离开京城。

    本章完

第25章 追击() 
25追击

    【新书求收藏推荐!】

    “王公公,圣上答应见我了嘛?”

    宫殿外,一身染血还带着伤势的李英汉,被亲信搀扶着,见到从宫殿内退出来的王承恩,急切的询问道。

    “这……,杂家向圣上禀明了,说李大人想要面上圣上,可圣上半天都没吱声,杂家也只好退出来了。”

    王承恩如实说道。

    “圣上这是在责怪我呀,是对不起圣上,让圣上受惊了,我有罪。”

    李英汉一脸懊恼的说道,还以为是崇祯不满他这次让叛军入城,不愿意接见他呢。

    其实,李英汉和王承恩都不知道的是,因为朱勇的意识此时已经退出崇祯的身体,被系统托管的崇祯分身,自然不可能接见李英汉。

    “李大人,你也不必自责,你刚才率领三千营和神机营将士,将进入内城的叛军镇压,已经做得很好了。

    圣上之前给你的旨意,是让你将所有叛军镇压,戴罪立功,可以先斩后奏,这就是对你的信任。

    现在,外城还有大量叛军肆虐,这次叛乱的贼首,也还没有伏法,或许这也是圣上暂时不接见你的缘故。

    李大人何不将事情做得再漂亮些,将剩余叛军镇压,然后将谋划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全部抓捕回来。

    到时候,你不仅弥补了自己的过失,还能立下大功,圣上定然会接见你的,并且奖励你的。”

    王承恩如此开解李英汉道。

    “王公公说的有道理,李某受教了。”

    “我这就回去,点齐人马,尽快平定外城的动乱,而且李某也知道筹划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是谁了。”

    李英汉回想起自己之前,遭受那群黑衣死士的袭击,众多跟随他的老兄弟们,为了保护他而断后被杀,他的脸色就阴沉如水。

    “哦?李大人知道是谁筹划了这次叛乱?”王承恩也好奇问道。

    “嗯。是兵部左侍郎董乾。

    今早,我收到董贼派到我府上的家丁,说董贼有朝廷要事要与我相商,让我去他府上一叙。

    我便没敢耽误,带着一众亲信便赶去董府,却没想到在半路上,遭到一群黑衣死士的伏击。

    最终,要不是我那群老兄弟拼死留下断后,将我护着逃出来,我恐怕现在已经死了。

    而就在我遭遇伏击的那段时间了,也正是城外叛军入城的时候。

    并且,内城一座城门的守卫,在一日前,就因为董乾在兵部下达的一道命令,调换了不少人手,那些正是他安排的人。

    所以,我断定,兵部左侍郎董乾一定是这次叛乱的筹划者之一。

    我有圣上下达的圣旨,哪怕他是兵部左侍郎,我现在也能带兵去抓他。

    在我入宫前,我已经派去一队士卒去董府了,现在我这就出宫,亲自督办此事。”

    李英汉对王承恩说完后,转身就被亲信搀扶着出了皇宫,带着三千营和神机营的士卒出外城,一部分镇压外城的叛兵,一部分直扑董府。

    轰隆隆!

    很快,李英汉就率领近万精锐,杀出外城,一方面连夜镇压外城的乱兵,同时赶往董府。

    等李英汉抵达董府时,董府的大门已经敞开,外面有士卒把守,是他先前派过来的人马。

    “大人。”

    一名明军将领见到李英汉过来后,急忙跑过来。

    “怎么样?董府的人呢?”

    “回大人,我们来晚了一步,董家的人全跑了,只留下了一地的尸体。

    姓董的真狠,直接将全府上百家丁丫鬟全杀了,所以事先没有一点风声传出来。

    而且,从那些家丁丫鬟身上的伤口判断,董家手里极有可能掌握一支兵马。”

    “嗯,董家有人就在京营任职,要不然他们这次岂能轻易调动如此多兵马入城。

    派出夜不收去追没有?

    兵部左侍郎乃是这次叛乱的罪魁祸首,绝不能让他跑了,否则本官如何向圣上交代。”

    李英汉一脸阴沉,冷声说道。

    “是,大人,卑职已经跑出夜不收,从几处城门追出去了,应该会发现踪迹的。”

    “多派出去几支夜不收,今晚逃亡的恐怕不仅仅是董家的人,还会有不少人逃走的。

    哼,一群跳梁小丑,竟敢在京城搞兵谏,真是找死。

    事情失败了,还想拍拍屁股逃走,他们是真不把我李英汉放在眼里嘛,这一次本官一个都不会让他们逃掉。”

    李英汉语气决然的说道,这次在京城搞兵谏,根本就是在打他的脸,让他在崇祯面前下不了台。

    再加上,他身边亲信死了那么多,自己还受了伤,让李英汉对董乾等众多筹划这次兵谏的家伙,恨到了极致。

    “啊啊!”

    这个时候,外城不少地方都燃起大火,传来一阵阵惨叫声,外城的乱军还在到处作乱,不少百姓都遭了毒手。

    “齐游击,追击董乾等逃亡贼首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其余人马,立即随本官镇压外城的所有乱兵,圣上有命,遇到反抗不从者,杀无赦!”

    李英汉杀气腾腾的说着。

    “是!”

    “大人,外城的乱军不少,足有上万人之多,韩将军正率领五军营的将士们,镇压那些乱兵。

    咱们就算加入,短时间内恐怕也难以将散落各地的乱军剿灭,要不要出城请一部分援军呢?”

    这个时候,旁边明军将领向李英汉,提议道。

    “不行,圣上有严令,不许城外大军一兵一卒入城,否则一律以叛逆论处。

    现在看来,圣上是多么有先见之明,看看这些入城的叛军士卒,丧失了理智后,没了军纪的约束后,和匪寇简直没什么区别。

    绝不能让城外的大军入城,否则有一个人带兵入城,其他将领恐怕就会效仿。

    到时候,城外足足几十万大军,要是全部入了城,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李英汉当场拒绝。

    “你的话,也提醒了我,得派出一营人马,守住各处城门,没有圣上或本官的手令,谁也不许出入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