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晓撅了噘嘴,“姑娘,你理他一下又不会怎么样。”
贺林晚终于睁开了眼,春晓却吓得缩了缩脖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既然知道不会有交集,那就离远一点,这是才是你对他最大的善意。”贺林晚冷淡地说。
春晓有些疑惑,“姑娘,我不懂。”
“不懂还这么多话?”贺林晚似笑非笑。
春晓不敢吭声了。
贺林晚不懂元淳的心意吗?如果以前她可能不懂,现在已经有人教会了她了。
可就是因为知道她才不给任何希望,何况她也不是与元淳一起长大两小无猜的贺林晚。
元淳失魂落魄地回了府,老太太派人来叫他过去。
元老太太看了元淳一眼道:“你不是出门与同窗清谈去了吗?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元淳心不在焉地说:“没意思就回来了。”
元老太太皱了皱眉,盯着他看了许久,说道:“前两日,你舅母说她娘家有个”
“祖母!”元淳打断了元老太太的话,“我想起来还有一篇先生留下来的功课没有完成,我去书房了。”
见元淳行了礼就要走,元老太太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冷下脸道:“站住!”
元淳平日里就是个温和孝顺的性子,闻言立即就停步了。
元老夫人却怒气未消,指着元淳忍无可忍地骂道:“你看看你现在是一副什么样子!为了个女子没出息到这种地步!元渐是这样,你也是这样!出了你们这两个玩意儿,我们元家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元淳辩解道:“我,我没有”
元老夫人冷笑,“没有?你当老身是瞎的?你敢说你不是被贺家那个丫头勾了魂?”
元淳连忙道:“祖母,阿晚她没有,她不是”
元老夫人道:“她没有?那就是你有?既然你知道自己是一厢情愿,那就早点死了心!”
元淳低着头又不说话了。
元老夫人看着他这样就来气,冷冷道:“过几日你舅母会带她娘家的姑娘来家中做客,到时候你不要总找借口避出去!”
“为什么?”元淳低声道。
元老夫人没有听清楚,皱眉,“你说什么?”
元淳抬起头来,红着眼睛问她祖母,“祖母?为什么别人都可以,就是她不可以?我不要别人!”
“你!”元老夫人被气着了。
元淳用哀伤的目光看着元老夫人,“祖母,我自幼就听您的话,听父亲的话,听母亲的话。只要是你们要求我的,我都努力去做到,从来不肯违背。可是只有这件事,我想按自己的心意去做,您就不能成全我这一回吗!只要您成全我这一回,我以后还是都听你们的,这样也不行吗?”
元老夫人一时说不出话来。
“祖母,求您。”元淳额头抵地,恳求道。
元老夫人闭了闭眼,她微不可见地叹息了一声,却还是摇了摇头,“淳儿,不是祖母不肯成全你。你若是求别的,祖母都应你,但是娶妻不行。”
“啪”地一声,元淳眼中忍了许久的眼泪掉落在地,他没有抬头,仍旧将额头抵在地上,肩膀却微微颤抖。
元老夫人偏过头去,“算了,你先下去吧。”
元淳顿了许久才站起身,行了一礼,转身离开。
元老夫人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抹疼惜和愧疚,喃喃道:“你别怨祖母,不是祖母不肯成全你,祖母也没有办法啊。”
贺林晚从元家回去在二门下车,却正好碰到贺光武与那位宁江伯世子秦恒远。对于秦恒远出现在贺家贺林晚到是不意外,毕竟以后就是姻亲关系了,定下来之后是该亲自过来一趟见见长辈的。
贺林晚避到一旁,屈膝行了一礼。
贺光武正与秦恒远说事情,看到她皱了皱眉道:“你这是刚从外头回来?”
“是的,祖父。”
贺光武似乎有些不满意贺林晚独自外出,但是当着秦恒远的面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道:“回去吧。”
“是,祖父。”
贺光武与秦恒远从贺林晚身边走过去的时候,贺林晚随意一瞥,看到了秦恒远挂在腰间的那个藏青色的荷包,不由得勾了勾嘴角。
贺林晚回去之后让丫鬟去打听了一下,原来刚刚一个丫鬟给秦恒远递茶的时候没站稳把他衣服弄湿了,贺光武让小厮去找了一身贺勉的衣服来给他换,至于那只荷包是怎么出现在贺勉的衣服里,恐怕只有贺澜知道了。
她那位二妹妹还真是个拿得起就放得下的角色。
这样也好!毕竟这样的人才能活得轻松。
想到这里,不知为何贺林晚脑海中浮现了刚刚元淳那紧抿着唇有些倔强的身影,不过最后她也只是一叹。
第451章 金元宝()
元湘与四皇子成亲那日,贺林晚听说从正阳大街到皇宫大门那一路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贺林晚没有去,她祖父跟魏氏说女孩子年纪大了就不要总是自己出门,被人说没规矩。
元湘成亲以后搬进了四皇子府,与贺林晚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不过贺林晚派人去打听过,四皇子陪元湘回门的那一日,元湘的气色看起来很不错,贺林晚便放心了。
这一日,贺林晚去检查李恒和小木头练武的情况,走进练武场却发现那三个人正蹲在一起用金箔纸折金元宝。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贺林晚看了看地上那一小堆已经折好了的元宝,疑惑地问。
唯一能说好话的小木头连忙道:“恒哥说过两日就是老太后的忌日,他和他哥哥以往每年都会偷偷给老太后烧些金元宝。这几年他哥哥不在京城,他就自己烧给老太后。”
贺林晚惊讶地看向李小恒,“这些都是你折的?”
李小恒翻了个白眼,“不言捏?”(不然呢?)
“我叠的不好。”小木头有些羞愧,不过马上他又补充了一句,“但是我不是最不好的。”
“最不好的”小虎子愤愤地把手里那张被他揉得色儿全掉了的金箔纸团吧团吧扔了。
贺林晚看着李小恒低着头认真元宝的模样心情有些感慨。
晋王和先皇死后晋王府的人还是过过一段好日子的,因为有老太后护着,就算是皇帝也没有办法给晋王府的人脸色看。
听说老太后当年很疼爱先皇后所出的晋王和安义公主,安义公主甚至是老太后亲手带大的。爱屋及乌,老太后也很护着晋王和安义公主的的儿孙。老太后去世的时候李恒应该只有四五岁,难得的是他还记得。
贺林晚安慰李恒道:“每年太后忌日的时候宫中都会安排祭祀的。”
李恒闻言却不领情,有些不耐烦地说:“闹赌东仆西范,西范金纸。”
乖巧的小木头见李恒说话费劲,连忙帮他解释说:“我之前也这样跟恒哥说的,不过恒哥说老祖宗不喜欢宫里的贡品,她只喜欢金子。老太后去世的时候藏了三个大坛子的金子偷偷分给他和他哥哥,还有他表哥,别人都没有份。”
贺林晚:“……”
李恒得意洋洋地点头。
小木头继续说:“恒哥当时就对老太后说了,以后也给她很多很多金子,老太后听了笑得牙床都看不见啦!后来老太后没了,世子哥哥说说出来的话就要兑现,然后每年都带着恒哥折金元宝。”
李恒在一旁继续点头。
贺林晚不由得莞尔。
“对了贺姐姐,恒哥说他想在老太后忌日那一天去一个地方烧掉这些金元宝,可以吗?”小木头眼巴巴看着贺林晚。
李恒也眼巴巴地看了过来。
贺林晚看着他们如出一辙的表情无力地摸了摸额头,她问李恒道:“在哪里?”
李恒闻言有些犹豫,似乎不想暴露地点。
还是小木头小声劝他道:“恒哥,你不说清楚姐姐是不会让你去的!虽然那个地方以前只有你和世子哥哥两个人知道,但是我们就算知道了也保证绝对不会说出去的!”
李恒这才勉强点了点头,可能是嫌说的费劲还容易猜错,他捡了根棍子在地上写了三个字:雁鸣湖。
“雁鸣湖?”贺林晚有些意外,雁鸣湖虽然是一座湖,但是湖上一入夜就飘满了花楼的画舫,是个吃花酒的地方。
可能是看出来贺林晚眼中的怪异,李恒愤愤地写道:乱想什么!是我家老祖宗喜欢听小曲儿!有一回她听人说雁鸣湖上都是唱小曲儿的,还跟我们说想出来听听!可惜她老人家进了宫以后就没有机会出来过。喂!到底让不让我去!
贺林晚想了想,还是点了头道:“可以,不过我会找人暗中跟着你。”
李恒勉强点头答应了。
接下来李恒也没有闹什么幺蛾子,而是乖乖地折他的金元宝。
等到老太后忌日那一日,天色暗下来之后,李恒就从贺家的后门出去了,小木头跟过去给李恒打掩护。
小虎子自告奋勇地对贺林晚表示要去监督他们,以免他们在外头惹事。贺林晚看着小虎子一本正经的样子,也准他去了。
李恒和小木头脸上都有易容,加上一个小虎子,他们三人在一起反而不会引人怀疑。贺林晚原本还想让高枫派人跟着的,但是想着李恒的身份越少人知道越好,便作罢了。
但是等他们三个出去不到一刻钟贺林晚就有些坐不住了,她总觉得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东西,这令她心里有着一股强烈的不安。
想了想,贺林晚也跟着去了雁鸣湖,临走时还给“暗麟”的狐夭留了个信息。
这时候的雁鸣湖正是一日当中最为热闹的时候,绵绵的曲儿,靡靡的歌儿,混着男人们喝酒谈笑的声音远远地飘到了岸边。
因为贺林晚跟出来的速度快,所以她远远的就看到了刚刚走到岸边的那三人,看到人的时候贺林晚提在心里的那一口气就松了下来。
只可惜这口气并没有松太久。
在靠岸的地方也停着十几座画舫,这些停在岸边的画舫都是还没有拉到客人的,画舫里的花娘们都隔着画舫上的竹帘子说笑的说笑,弹琴的弹琴,以此来吸引客人。今日这些停在岸边的画舫姑娘们说话的声音小了很多,而弹琴的那位已经弹错了好几个音了。
贺林晚仔细打量着那些画舫,目光突然一顿,她发现这十几座本应当是空着的画舫吃水线很深,这说明船上不是有重物就是藏了很多人。
眼见着背了一个大布袋子的李恒三人就要经过那几座画舫了,贺林晚立即喊道:“杰哥儿!”
小木头立即回头看过来,看到贺林晚的时候他似乎有些疑惑。
贺林晚不等他说话就怒道:“还不快回来!若是让娘知道你跟人来这种地方看热闹,非得扒了你的皮不可!”
第452章 衣不如故()
小木头非常聪明,贺林晚的话刚一落音他就立马装出来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道:“姐姐!你可千万别告诉娘!我跟寅哥他们只是好奇过来瞧瞧而已!我们这就走还不行吗!”
说着小木头一手拉着李恒,一手拖着小虎子,朝贺林晚这边走过来。
李小恒和小虎子一时都还没反应过来。
贺林晚快走几步,一把揪住了小木头的耳朵,一边骂道:“我让你乱跑!回家之前我先替娘教训你一顿!”
“快离开这里!”贺林晚一边装作敲打弟弟,一边小声快速地说道。
这会儿李恒也反应了过来,所以二话不说乖乖配合着挨骂,几人离着那几座画舫也越来越远。
直到走出了那几座画舫的视线,贺林晚再三确定确实没有人跟过来的时候才重重地送了一口气,她发现自己一脑门的冷汗。
“肿么啦?”李恒终于开口问道。
贺林晚道:“刚刚那几座画舫不对劲,上面可能有埋伏。”
李恒瞪大了眼睛,“腻米饺醋?”(你没搞错?)
小木头立即道:“姐姐才不会错,她说有问题就一定有问题。”
李恒虽然不服气,但是小弟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贺林晚想了想,对他道:“不管如何,小心些总是好的。”
李恒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袋子,“辣肿么办?”
“你烧元宝的地方在哪里,可以指给我看吗?”贺林晚问道。
“辣里。”李恒便抬手指了指。
李恒所指的地方是岸边的一棵大榕树后面,那里有一片空地,用来烧纸钱元宝倒是合适。
“肿么啦?”李恒见贺林晚转头四顾,不由得疑惑道。
贺林晚想了想,对李恒道:“你把袋子给我,你们在这里等着。”
李恒闻言愣了愣,然后有些感动,但他还是拒绝道:“腻夭疤偶弃骚啊?不西!腻不四偶们腻嘎滴淫。”(你帮我去烧啊?不行!你不是我们李家的人!)
贺林晚直接拿过了李恒手里的袋子,“你们在这里等我,没有我的示意不要乱走。”
“腻肿么介羊啊!”(你怎么这样啊!)
贺林晚没有搭理他转身就走,
她又悄悄回到了雁鸣湖边,没过多久一个乞丐拿着个破碗走到了贺林晚面前。
“贺姑娘,是狐夭让我来找您的,您若有事尽管吩咐。”那乞丐悄声道。
狐夭的反应很快,贺林晚之前给她留信息让她派个灵活点的人来雁鸣湖边接应,这人现在来的正好。
“把这个拿到岸边烧了,若是有人问你,你就说是捡的。”贺林晚将手里的那袋金箔纸折成的元宝递给了乞丐。
乞丐点了点头,拿着东西去了,因为贺林晚并没有指定让他去榕树下那片空地烧,他就随意找了个地方烧了起来。
虽然清明中元节来河边给祖先烧钱的人不少,但是拿着那么一大袋子“金子”来烧的人却不多。
贺林晚看到那乞丐在点火之后,岸边停着的那几座画舫中传来了些轻微的动静,但是这些动静在一声哨声之后,就消失了。
画舫中一个娇滴滴的女人扬声道:“岸上那个乞丐,这好好的日子你在这里烧什么元宝?也不怕晦气!”
乞丐按照贺林晚教他的话回:“小娘子,这是我在岸边捡的。我们老家有个说法,在路上捡到了死人的钱,一定得马上烧了才行,不然就要倒大霉的!”
“哦?你是在哪里捡的?”
“就在那里。”乞丐随意指了个方向。
躲在暗处的贺林晚看到,从一座画舫上出来了一个人,那人迅速朝着乞丐指的方向去了。
乞丐等把那些金元宝烧完了,就拍了拍屁股哼着小调走了。
贺林晚没有再去注意画舫,而是去打量那几座建在湖边的小楼,回想起刚刚听到的哨声,似乎就是从其中一个二层小楼上传来的,而在那小楼的二楼正好可以看到之前李恒所指的榕树下的那片空地。
贺林晚将身影隐藏在夜色中,悄声往那小楼方向走去。
贺林晚不上楼,她只是躲在一旁注意那小楼上的动静。
不知道过了多久,贺林晚终于听到了木楼梯被踩得“嘎吱嘎吱”的声响,有人从楼上下来了。
贺林晚的目光定在那扇即将要被人从里面打开的门上。
“吱呀”一声,伴随着门被打开的声音,还有一个熟悉的男声,“看来康郡王今天是不会来了。也是,就算他如你所猜还在京城,也不大可能会冒着被人抓到的危险出来湖边烧纸,这次是你失策了。”
贺林晚并不意外的认出来这位说话的人正是那位宁江伯世子秦恒远。
这时候,另一个温润的男声道:“他会来的,你的人先不要撤,继续留在这里等着吧。”
这个声音却让贺林晚在刹那间变了脸色。
“怎么会是他?”尽管心里之前就有了猜测,但是贺林晚还是不能想象此人竟然也……
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人时,他轻尘不染,猗猗如竹,容颜如玉的模样。也记得当初在太白楼里大家说笑玩闹的心情。
贺林晚心情很是复杂,又夹杂着几分愤怒。
她知道李毓对这人十分信任,那次崔彦还与贺林晚道李毓很有可能会让此人来接手她手中的“暗麟”。
“怎么会是你呢?慕知真。”贺林晚忍不住苦笑。
贺林晚觉得自己还是大意了,当时抓住了张家的人之后就放松了警惕,完全没有想到张家人身后还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人物。
难怪当初秦恒远敢夸下海口说此人绝对不会引起李毓的怀疑了。
贺林晚转身离开了。
李恒三人果然还乖乖等在原处。
贺林晚看了李恒一会儿,对他道:“你每年来这里的事情,除了李毓之外还有人知道?”
李恒摇头。
“你表哥慕知真呢?他也不知道?”贺林晚直接问道。
李恒眨了眨眼,有些不确定地说:“不寄道……吧?”
“我刚刚看到他了。”贺林晚淡生道。
“嘎?”李恒有些不明所以,还东张西望了一下。
“他和宁江伯世子在商量怎么抓住你。”
第453章 亲人()
李恒闻言先是一呆,随即就是满脸的愤怒,但是他的愤怒不是针对慕知真,而是针对的贺林晚。
“腻拂缩八掉!”(你胡说八道!)
贺林晚看着眼前如同斗鸡一样瞪着自己的李恒,突然就有点心疼他,但是她更心疼李毓。
“你跟我来。”贺林晚想了想,转身就走。
李恒站在原地不动,他的眼神有些茫然,贺林晚已经走出好几步远了他还没有动。
小木头轻轻扯了扯李恒的衣袖,轻声唤道:“恒哥,去看看吗?”
李恒回过神来,他没有说话,但却跟上了贺林晚。
贺林晚带着李恒悄悄走到隐蔽之处,从那里可以看到那一排画舫,两人看过去的时候正好瞧见了两个人背对着他们站在岸边,之前那个乞丐不知何时也被人押了回来,正战战兢兢地被人问话。而那背对着他们站着的两个人,一个是宁江伯世子秦恒远,另一个则是慕知真。
显然李恒是很熟悉慕知真的背影的,他怔怔地盯着那人,似乎对着眼前的场景无法理解,所以显得尤为不知所措。
贺林晚在他旁边轻声道:“与慕知真站在一起的那人是宁江伯世子,不知道你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