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说的话一句比一句让人咋舌,奴婢们自然不敢说什么,月光听高澄把她比作舞姬,立刻脸上有了愠色。心里深怪自己,明明知道他就是这个脾气,回回都拿着她肆意玩笑。心里早就想好了再不理他,不知不觉今日又被他戏弄。

    “大将军要是愿意在这儿等就等着好了,妾身有小恙,不能陪侍,告罪了。”月光转身便要走。

    月光和元仲华几乎是同时被太医令诊出有身孕,只是她不及元仲华保住了胎儿,自己失胎在先,所以好久也没有出府,更没有去探望过元仲华,这时才刚刚调养好。

    “弟妹留步。”高澄想都不想就伸手拉扯住了月光。

    月光又气又急地转过身来怒嗔道,“大将军来了这么久玩笑也开了,还要如何?”

    这样的话说完,月光心里反倒坦然了,索性满面怒意地看着高澄。

    婉儿和所有的奴婢也都把目光放在了高澄身上,个个心里怕极了,不知道大将军会不会大发雷霆。

    然而所有人都没想到,高澄放开了月光。月光更没想到,他目中满是委屈和不解。这反倒让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可又因为被他戏弄的次数太多了,不敢再轻易相信。

    “子惠只是因为刚进来时看弟妹眼下红肿,好像哭过,似有烦忧事,玩笑几句也只想让弟妹开怀,并无戏谑之意。若是弟妹不高兴听,子惠不说便是。”高澄嚅嚅解释。他还不知道他就是那个让她烦忧的人,见到他就是她的烦忧事。

    高澄这样似有情怯的样子倒把所有人都吓到了。见过他霸气,见过他不羁,见过他跋扈,见过他温柔,就是没见他这么委曲求全。

    月光不相信地看着他。她心里又不能完全不为所动。他说是因为他刚进来的时候就看到她眼下红肿。他会看她看得那么仔细吗?

    婉儿却信了,因为刚才只有她看到月光眼圈红了。

    高澄仍旧不知道,月光正是因为看到他眼睛才红的。

    “子惠与汝相识犹在二弟之先,岂能因为汝嫁于我二弟我便当作不相识。如今汝是我弟妹,我自然希望侯尼于好好待你。若是看到你心有烦恼,我也不能置之不理。既然弟妹不喜欢我如此,以后我便当弟妹与我不相识好了。”高澄看着月光,满面坦诚。

    婉儿心都冷了。她是替月光冷的。她相信高澄说这些话是真的。原来大将军对自己的主母是真的没有过一点非分之想。想想也是,如果大将军对自己的主母有意,早就在晋阳腾龙山时便得手了,又怎么会一而再地丢开。那些玩笑也正是因为他真的没在乎过她。

    这是高澄对月光说过的最诚恳的话。但这是明明白白的拒绝,对月光来说还不如没听到过。他没有任何顾忌,不用怕任何人,就是因为他真的不喜欢她。

    高澄转过身去像是要走,“你若是去我府里探望长公主,不必顾忌我。”

    不知道是因为想起了什么,他又转过身来。“我知道你是真心待她,子惠多谢。”说着他竟向她一揖。

    “大将军不必如此”月光受惊而不知所措。他竟然为了元仲华谢她?

    高澄直起身子。“我到前堂去等侯尼于。”说罢便走了。

    月光看着他的背影一直到完全消失,心里空荡荡的。

    婉儿看了一眼月光,当着满院子的奴婢,没敢再多说什么。

    日渐升高,又是夏天里炎热的一天。

    大将军高澄很有耐心地在太原公府内堂上安静等待着他的弟弟太原公高洋回府。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太原公的府第特别安静。他坐在堂上没有觉得无聊,反倒有一种很舒服的惬意感。这种感觉在大将军府和东柏堂他都没有过,此外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过。这种安静能让他心里也特别平静,可以想清楚很多事。

    过了隅中,一乘简朴的牛车缓缓而来,慢慢停在太原公府第门前。身着绛袍头戴梁冠的太原公高洋不急不慢地从牛车上下来。

    这时府门内匆匆出来一个苍头奴,奔至高洋近前,靠近郎主近身耳语。才说了几句,高洋就蹙起了眉头,但并没有太过惊异的样子,摆摆手让那奴婢退了下去,自己照旧步态沉稳地往府内走去。

    高澄坐在堂上,门开着,他正好能看到外面院子里一株白丁香。这花木并不是名品,一簇一簇的白色小花攒成一枝看起来也不起眼、并不美丽。丁香花嗅着有一种微苦的味道,没有怡人的香气。不知道他的弟弟有没有留意到这株丁香?

    高洋从丁香花丛后面走出来。高澄精神一振,很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弟弟满面通红地急趋而来。他穿着官服的样子看起来还真可笑,与他的表情完全不搭配,就好像穿的根本不是他自己的衣服。

    高洋走进来时不知脚下被什么一绊,险些摔倒,样子更狼狈了。

    “大将军。”高洋稳住足下,直起身子,抬起头看着高澄唤了一声。好像有点怕这个大兄似的,一步一步蹭过来。

    “侯尼于,你上哪儿去了?瞧你这一身汗。”高澄不动声色地盯着高洋的眼睛问了一句。

    “要是早知道大兄来了,我早就回来了。大兄,我府里有几个新调教好的舞姬,都会跳白纻舞”高洋走过来语无伦次地急急向高澄道,就好像这些话他等了很久,就等着有这样的机会见到兄长才可以亲口告诉他。

    高洋说完了,才想起来,还没给大将军行礼。

    “好了,好了”高澄站起身走过来,把他扶起来。“难得你想着我。”

    “只要大兄喜欢,我这就命她们来给大兄跳白纻舞。今夜大兄就留在我府里,让她们服侍大兄。”高洋得到了赞许就如同受到了鼓励,很开心地向兄长高澄笑道。

    “不必了,不必了。”高澄携着高洋走向刚才他坐着的那张大床,亲热地拉着他一起坐下来。“你府里倒真清静。”他很少对他这么亲热。

    高洋对着高澄傻傻地一笑,“大兄要是常来就热闹了。”

    “你希望我来?”高澄看着他问道。

    “当然,只要大兄愿意,侯尼于喜欢大兄常来。”高洋眼神很真诚。

    高澄盯着他半天,没说话。

    高澄侧头向外面瞟了一眼,院子里没有人。他再转过头来时,和他隔着矮几而共坐在大床上的弟弟高洋还是保持着刚才的动作,探着身子,眼睛看着他。

    “侯尼于,尔也是开府仪同三司,有没有和你的人议论过征伐西寇的事?”高澄此导着高洋问道。

    高洋一滞,收了笑有点不解,迷惑地看着高澄,“大兄没让我想过这事”

    “我不说你就不想吗?”高澄看他又装傻,有点不耐烦。

    “侯尼于只知道大将军有什么吩咐就做什么事。”高洋脱口回道。

    “你也是高氏子弟,是我的弟弟,不能只等着我吩咐你什么事,你才去做什么事。”高澄耐住了性子教导他。

    他知道这个弟弟常跟他装傻。他也不是没有细想过,但是他心里不相信高洋能做出什么对他来说大逆不道的事来。就算他有点小聪明,就算他有点小野心,不过是不安于默默。如果他对他这个兄长坦诚点,他反倒会更欣赏他。

    高澄不相信这个没什么大智还总是似愚的弟弟能动摇他的地位。如果他希翼权势,他也可以给他。但他毕竟是他的弟弟,他也知道他有些才智,就算有限,他心里也希望他能成为他的臂膀,可以尽心辅助他。

    他会给他机会,剩下就看他自己的了。

    “侯尼于,我和宇文黑獭迟早还要再战,你怎么看?”高澄看着高洋,心里不能说对他没希望。他曾有过快刀斩乱麻的急智,也许他可以重启他的思路?

    “兄长说的是,避无可避。大将军不是和宇文黑獭有三年之约?”高洋试探着问道。

    “三年一晃即过,难道坐以待毙?”高澄反唇相讥。

    “那大兄的意思是?”高洋看着高澄问道。

    高澄做了什么,他当然一样一样看得清楚。又是选官吏,又是开言路,增盐税以补军资哪一条不是大事,高洋怎么会没看到,但他这会在高澄面前显示他目光如炬。

    “最头疼就是人,打仗总少不了人。”高澄叹道。

    “这有什么难的?兄长有什么为难的事只管交给侯尼于去办。”高洋想都没想就主动请缨。

    “你能办好吗?”高澄盯着高洋。

    “不知道。”高洋也不躲闪他的目光,“侯尼于只知道兄长让我去办的事就是性命相交也要办好。”

    高澄无语了,他决定信他一次,他也有意想给他机会。

    “宇文黑獭据关中,关中连年歉收。且不说仓粟不足,就是庶民流亡也不能确保其征兵之数。我大魏则以河北诸州郡为根基,从汉末曹操以来,河北州郡一直是天下乱则冀安,天下弱则冀强,天下荒则冀丰。正因如此,父王才从洛阳迁徙都城于邺。”高澄对高洋侃侃而谈。

    高洋见兄长靠坐于凭几中,神态有些懒散,和他说的却是这么要紧的事,反倒不似刚才正襟危坐的样子。他第一次听兄长这么和他谈及政务,原也不知道他胸中还放着这么多的事。这让他也是第一次对高澄说的话这么有兴趣。

    “河北州郡原本就是民户充裕。”高澄不管高洋心里在想什么,照旧往下说。“只是离乱以来,逃匿甚多。我要你做的事就是去搜检户口。我可以明白告诉你,藏匿不在少数,必定大有所获。这是三年以后和宇文黑獭再战的兵源。这要紧的事,侯尼于,我就交给你了。”

    原来是这事。

    高洋没说话看着高澄,就好像他根本没听懂。但实际上他不但听懂了,甚至还有点佩服兄长。为了和宇文黑獭再战,高澄真是动足了心思。尤其在河北州郡搜检户口,这个决定真是准确有效,只是从前从来没见有人这么做过。

    高洋知道搜检民户的重要。离乱时打仗缺的就是人,人多不一定能胜,但没人肯定是不行。搜捡户口不但有了兵源,还有赋税,这是个太重要的事。他不但知道这事的重要,还知道高澄提及的汉末三国时,哪个诸侯占据了河北州郡就会实力大增,就是因为高澄说的那个道理。汉以来就一度因为有意的经营,河北州郡人户充足、农桑大盛,甚至有的州郡还有鱼、盐、铁、栗、枣之饶。

    高洋的判断和高澄一样,搜检户口一定收获颇丰,这是大好事,无论是对大魏还是对高氏还是对高洋自己。

    “兄长说的侯尼于一时并不明白,但大将军的吩咐侯尼于一定尽全力去做。”高洋像是刚反映过来,欣然领命。

    高澄听他答应了,心里也很开心。他挪了挪身子,靠着凭几,换了个舒服随意的姿势。“如此甚好。你可找个信得过的人,命他为括户大使,全听你调遣。这事做好了,我一定重重赏赐你。”高澄不自觉便拿出了郎主的做派。

    “侯尼于不敢求赏赐,但是有件事想请大兄应允。”高洋笑道。

第300章 :风云起夫妇生二心(三)() 
“何事?”高澄刚才说了半天口干舌燥,离开凭几坐直了,又俯身捧起矮几上的青釉茶盏,顾不上看高洋。忽然又想起来,问道,“你今天去哪儿了?”其实他也就是闲闲一问,并不太关心他究竟去了哪儿,做了什么。但看他穿着官服,不用问他也能大概猜出来。

    “一大早就入宫了。”高洋一边说一边极留意地看着高澄。

    高澄没说话,心里知道高洋没对他说假话。这让他很惬意,和他想的一样,他是郎主,高洋不过是个家奴,他还有什么对他不放心的?

    “皇后殿下还好吧?”高澄饮了茶问道。这件事他倒是比较关心。他是下了决心要废掉皇后的,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妹,还是尽量要把她的事安排妥帖。只要她愿意,完全可以另嫁高门嘛。再说他也不觉得做元善见的皇后有什么好。

    高洋还没来得及回答,高澄又问道,“侯尼于,你刚才想说什么事?”他这才有暇抬起头来看着高洋,一双绿眸子盯着他,目光锐利。

    “废立皇后的事请大兄三思。”高洋站起身来,走到高澄面前跪下来,拱手而仰视着他。

    高澄倒没有觉得意外,这和他想的一样,果然是为了这事。他也知道,高洋和皇后高远君是双生兄妹,感情比别人不同,这他也能理解。再一次映证了,高洋确实没有对他说假话。

    “侯尼于,这不是你该管的事。”高澄心里已经不快,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吩咐了高洋一句。照他想,高洋也该见好就收了。

    “皇后是侯尼于的妹妹,也是大兄的妹妹。侯尼于还是请大兄三思。”高洋契而不舍。

    “侯尼于,你看到的是兄妹,我看到的是大魏和柔然。”高洋请求的理由和高澄心里想的一样。高澄心里叹息,这个弟弟,看来还真是个痴人。

    “大兄若说是为了大魏和柔然联姻,侯尼于请大兄不要废立皇后。大兄应该废了自己的世子妃,自己去求娶柔然公主,这才是既有利于大魏,又有利于高氏,还有利于大兄的办法。”高洋情切声动,膝行两步上前。

    高澄坐在大床上居高临下,手里还捧着那个青釉茶盏,他垂眸看着高洋。他情辞恳切,说的也是实话,他是真的为了他这个兄长好吗?

    “请大兄废世子妃,自娶柔然公主。”高洋见他不答,又高声请道。

    高澄俯身更专注地看着高洋,脸上一点笑意也没有,绿宝石般的眸子里目光幽深冰冷,“侯尼于,”他声音又轻又缓,“你就真的这么希望我废了她?既便我废了她,她也是我的人,与尔何干?”高澄好像是心里真的不明白,看着高洋等他回答。

    “侯尼于只知道大兄是高氏未来之主,只要对大兄好的事侯尼于一定力劝,若是对大兄不好的事侯尼于一定力阻。”说着,高洋伏地泣请。

    话说到这个程度,倒显得高澄自己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似的。看高洋这么悲情坚定的样子,高澄心里的不痛快更多了,他这是要把他置于何地?何况关于元仲华的事,他心里知道该怎么办,容不得别人在中间自作主张。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他最忌讳的高洋。难道他自己不知道吗?他最不喜欢的就是他去管元仲华的事。

    “侯尼于,要废也是废我的世子妃,要娶也是我去娶柔然公主。既然你这么热心,不如你废了你的太原公夫人,我去代你求娶柔然公主,这样可好?”高澄语气嘲讽,有点口不择言了。

    他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干涉他和元仲华之间的事,就是元仲华的兄长、皇帝元善见都不行。他最不愿意的就是把元仲华牵涉到这复杂的关系中来。高洋今天居然不怕触怒他,一而再地犯他的忌讳。

    高洋抬起头来,泪眼朦胧地看着高澄,眼神懵懂无知。高澄与他良久对视。高洋忽然不解地道,“我只有李氏一个妻子。大兄有妻有妾,多不胜数,还有外室,大兄宠谁就是谁。如果换个世子妃就能和柔然结盟好,大兄又何必非要在乎这个你并不喜欢的世子妃呢?”

    这话倒让高澄无言以对了。这样的话也从来没有人敢和他说过。可你又不能说高洋说的不对。高澄倒被他问得怔住了,原来别人都是这么以为的。元仲华是不是也是这么认为的呢?他真的是不喜欢、不在乎她吗?

    “侯尼于,你今天话太多了。”高澄终于形诸于颜色,面色阴沉下来。

    他趿鞋要从大床上站起来。

    高洋突然又膝行两步上前按住了他的双膝,然后弯下身子来亲手服侍高澄穿好锦履。一边低着头为高澄着履,一边像是喃喃自语,“大兄要是不喜欢我说话我便不说,免得惹大兄生气。大兄若是打我骂我容易,要是让别人知道了又要说大兄的不是”

    高澄倒真被他气得没办法下手了。他第一次觉得对他这么无可奈何。其实他心里也并没有恨他的意思。高澄站起身,看着还跪在地上的高洋,“侯尼于,括户的事你做好了,别的少管。”

    高澄说完扬长而去。

    高洋还跪在地上,转过身子来看着兄长离开,一直到他的背影消失。今天不管他怎么去激怒他,大兄都没生气。他这么能克制自己,高洋实在是有点沮丧了。

    内宅中,月光并不知道高澄是什么时候走的。她只是觉得她不应该再和他见面了。但实际上这又是不可能的事。

    庭院里的箱笼,没有主母的吩咐,谁也不敢去收拾起来。可是主母自从大将军走了,她也进了寝居,然后就再也没出来。这都几个时辰过去了,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主母未召唤,没人敢进去。

    月光在内寝中她的床榻上躺着,放下床帐遮掩日光。她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见人,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屋子里安静了几个时辰,她心里还是乱得难以梳理。心里只记得高澄那句话,他是因为一进来就看到她眼睛红肿,以为她有什么烦忧事,所以才想逗她开心的。

    “夫人!”突然传来婉儿的惊呼,又是有意压低了声音的。接着她急匆匆的脚步声就已经到了床帐外面,然后那薄薄的一层纱帐就被婉儿突然揭开了。

    月光早就习惯了婉儿这么莽撞,何况她的事也从来不瞒着她,并不怕她知道。一边从床榻上起身一边问道,“何事?”她倒是不急不慢的。

    “大将军已经走了”婉儿看到月光显然是哭过的样子,怔怔地盯着她。但忽然反映过来,“郎主来了。”她说的郎主自然是高洋。

    婉儿急得团团转,她知道月光脸上泪痕明显,让郎主高洋看到了要起疑心。

    “扶我起来”月光躺着的时间太久了,身子都有点僵硬。

    婉儿又手忙脚乱地扶月光起来。

    这时听到外面开门关门的声音,重重的脚步声,“卿卿!”接着就传来高洋的大声呼唤,看来要想掩饰也来不及了。

    高洋已经闯进来了,他居然还穿着官服,只是头上的梁冠摘掉了,显得有点不伦不类的。

    月光和婉儿同时看到了高洋。婉儿趁着郎主看夫人的功夫暗中偷窥,心里暗想,要是大将军,不管怎么样都是姿仪美丽绝伦的,怎么一样在郎主身上就有天差地别呢?

    高洋看婉儿扶着月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