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恍戳朔庑牛呵祝掖罄显杜芾纯茨懔伺叮酵蛩哺畈欢显勖堑挠岩晁嫡模艺獗咦急负昧耍阋膊换崛梦沂亩月穑勘V兀芸炀屯啪哿恕夥庑牌吹纯缭角Ю铮盟啦凰赖牟畹愣娴较づ德吖皇掷

    也就是说,偏偏就左躲右闪的没到他手里……萧嵩直接送给了吐蕃赞普于是,唐军还没开赴到凉州呢,吐蕃的一代名将的人头就传示各部领主了。吐蕃人咒骂着萧氏的列祖列宗,兵临瓜州城下。

    老百姓全都躲在家里不敢开门,但瓜州城的城门却在吐蕃大军包围中敞开了。城外,三万目瞪口呆流着口水的吐蕃傻子静静的观察,不敢发出冲锋令,城内,空荡荡的街道从西门口就一眼望穿到东门。突然,城楼上响起了悠扬的琴声,能歌善舞的少数名族的精壮汉子们听得出那琴声中的淡定和优雅,顺便看到了琴后端坐的张守珪。

    可怜吐蕃人不认识罗贯中,跨过‘一鼓作气’的阶段也就不需‘再而衰’了,只好用牛角吹响撤退的哀恸直接送上‘三而竭’,吐蕃将士沮丧着,千里奔袭难道不厮杀一阵就白跑了吗?

    唐军不会让他们白跑的,在撤退路途的冯波谷准备了一场大风波四千诸葛连弩搭配一千枚五雷天罚好似绝美的流星雨,在吐蕃人身上尽情的释放全部的能量,从绝美直到凄美,那五彩鳞甲的火龙向天咆哮,以刮地三尺的决心一举创造了神迹

    送到朝廷的捷报是一幅画,一幅巨大的画,耗尽浓墨重彩将将表现出山峦的崩塌、大地的颤抖、万钧的雷霆、和无路奔逃的悲号。此刻就悬挂在兴庆殿内,注解有三个词儿:一兵未损、歼敌四万、历时半刻、尸骨不存

    所有上朝议事的大臣都齐齐的肃立在这幅画之前,震惊的无以复加,虽然没有人会产生兔死狐悲之感,但仍然内心的感受各不相同。博学鸿儒看到的是人间地狱,统兵将帅苦思的是战术改革,投机钻营者在想萧家的力量突然大增,结党争储的人脸色煞白,而李隆基高坐御座看着底下的精彩纷呈。

    所有人共同意识到的一点是:仪王璲有能力请动天罚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又怎么开口呢?直接说仪王璲谋反,你有什么证据?人家为朝廷研制出战争利器扫荡四夷还错了?何况早在出兵前茅山上清派就搬到了金仙观,李璲也远远的打发到淮南去了,你还想怎样?有心人当然突然发觉这时间安排咋就那么巧但你不能妄自揣测就离间皇亲吧。

    “大唐兵锋所向天威凛凛,扫荡六合,廓清寰宇,四夷臣服,臣等为陛下贺”还是高力士首先打破寂静,御座边率先高唱赞歌,有了带头的众臣立刻反应过来,想搅合也得看合不合时宜。下面百官整齐的大礼参拜,一同高唱:“大唐必胜皇上万岁”

    免礼平身之后,气氛又开始尴尬了,谁也不说话因为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更不知道皇帝想听什么。一个个面面相觑,都在寻找着出头鸟……还真有。

    “启奏陛下,如此犀利的大杀器,还请陛下严责军器监不得外泄从配料、制造、储存到领取,都要制定出整套规章来,以免有所闪失”太常博士贺知章这话原是出自公心,既正常又切中要害,未雨绸缪可谓老成持重了。但看他边说话边用官袍抹鼻子的样子,就没人觉得他这人靠谱。

    别有用心的人更是暗中欢呼起来,老诗狂的建言很有文章可做啊,正是我们想说没敢说的所以贺知章刚退下,看到李隆基点头,最感到威胁的太子党人就来劲了,刚从西域安抚回来的功臣皇甫惟明出班启奏:“贺老大人一针见血啊,别说这大杀器绝不能流出到藩国了,就是大唐之内也难免有宵小之徒,一颗雷罚足以酿成惨剧,不可不防”

    这就是垫台阶,话不能一下捅出去,得一个又一个的接力棒带着大家思维走,才能水到渠成。所以皇甫惟明说到这儿就完成任务了。下一个出场的是秘监徐坚,接收到递来的眼神就出班奏到:“臣建议,将配方拆成几部分分别由不同人保管,互不知情,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只能由陛下一人知晓才稳妥”

    皇帝刚点个赞,说爱卿言之有理,就终于闪出御史大夫李林甫搭腔,故意拉长语调反问道:“徐秘监此言差矣啊,那若是已经掌握秘方的人呢?难道都杀了不成”

    “我可没那么说,但总该防一防没错吧?”徐坚冷笑道,真没想到帮着挤破脓疮的是武惠妃一系的李林甫这样更好,省得皇帝多疑光是我们一派故意陷害谁,瞧瞧,大家不是都担心嘛。随即好几个大臣高声叫道:“臣附议”

    连高力士都开始冒冷汗,好好的庆功会怎么就又变得居心叵测了?果然,只听李隆基不耐的皱眉道:“都有谁?别拐弯抹角的戏弄朕直说吧,要防着谁?”

    李隆基的眼神已经瞟向了站班最前面的庆王李琮和信安郡王李祎方向,此刻连贺知章那么老糊涂都暗叫一声不好都是自己起得头儿啊,这可怎么转圜?难道使出自己老无赖的本事再装一回酒疯,让皇上喝斥两句散朝算了?

    正急的跺脚,身旁的考功员外郎赵冬曦却义正言辞的开口了:“陛下,天大的杀器也比不上圣人的教化长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臣以为,尸山血海有伤天和,当彻底废止此行永绝觊觎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此四端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意思是说,你们这帮孙子看不到战争的惨烈,无恻隐之心你们简直禽兽不如纠结什么让谁掌握杀器?让陛下掌握就是陷君父于不义……大儒出马,一个顶俩太子一系的人和武惠妃一系的人差点儿晕倒。

    该死的赵冬曦就是个憨直的纯文人,李林甫心中骂着,你丫懂什么李林甫刚想把话题拉回正轨,没想到搅局的笨蛋那么多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气愤的指着一帮子文臣骂道:“前线将士还在为国流血,徐国公七十岁高龄远赴大漠荒原,你们这些没心没肺的东西要么可怜敌人,要么提防自己人,什么意思?”

    李隆基也终于发现这帮子人混蛋如顾,倾轧陷害也不分时候,就非得在朕最开心的时候添恶心吗?进谗言明明可以等过几天的李隆基脸色已经黑下来,冰冷的语气从遥远的御座飘荡下来:“军队勇猛就有谋反的可能,对吧?全裁撤了,把天下儒生都派去蛮荒之地宣讲圣人教化可好?”

    李隆基从来不担心军队的谋反,这是他内心对自己魅力和威严的骄傲和自信当然什么事儿都有正反面,后来安史之乱就源于此。

    左卫大将军薛讷字丁山也听出这帮子文臣不怀好意了,没有仪王的四两拨千斤,十六卫就撤销了自己给谁当大将军去?立刻出来附和陈玄礼:“军队再强盛也是陛下的军队,是大唐的子民限制大唐强盛的人居心何在?”这可能是开元十八年以来南衙十六卫的人第一次和北衙三军统一战线。

    看網小说首发本

    :

第157章 五王碑铭记轰天响() 
萧嵩的长子萧衡正兼任着军器监,终于逮到机会,不屑的开口:“众同僚的担心也算老成谋国,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我军器监自有一套程序,不劳众位操心”

    “今日庆功,他事容后再议。 ”国子祭酒张说笑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呵呵,剑有两面,看用在何处了”

    李隆基脸色转好,高力士尖细嗓子在旁应和道:“启奏陛下,燕国公此言中正啊,仪王在洛州就引天雷劈山裂石方便挖凿河道,工程又快又不费力,臣以为,其心正,则行善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利在千秋却逼反了百姓,而咱的十二郎呀,不但自己掏腰包让劳役趋之若鹜,还解决水患让洛州百姓念朝廷的好儿呢”

    “哦?这样用确实不错,他总是能出人不意啊……”李隆基心中嘲笑殿中一干人,你们有泼脏水的也有帮倒忙的,可你们都想不到人家早有预防、做出事来堵你们嘴吧?李隆基点头道:“璲儿钱多的用不完了,孝敬他父皇些也是应当的,哈哈……都水监何在?速去洛州验收河道”

    卷帘散朝,皇帝也想摘桃子。

    但这次的用人有问题,因为都水监令是不靠谱的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凭借这首诗在后世得到了‘七绝圣手’的美誉,但此时却从秘省贬谪到都水监……因为不合时宜就作在凉州、瓜州、酒泉相继失守的时候。他还拿给张说和苏頲评,弄得燕许两位大手笔哭笑不得。

    你是说我大唐没有龙城飞将?你是说我大唐将士丧师辱国?你是说我大唐的疆域都缩小到阴山了?你是说我大唐不如秦汉……王昌龄你认便宜吧,要不是开元年间换做明清两代早就文字狱株连九族了

    王昌龄在皇帝嫌弃的眼神下领旨,匆匆逃离长安城,策马扬鞭直奔洛州终于赶在工期最后一天满脸风尘的到达河阳仓口。

    这一路的驿站换马不换人,王昌龄体会到八百里加急信使们的辛劳,马吐白沫,人被颠地五脏六腑都挪了位,远远看到仪王的楼船靠在岸边,模糊的双眼中都是曙光王昌龄从马背上滚落下来,顾不上掸落嘴里的尘土,就以110米栏的速度前冲……因为,他听到礼袍声了。

    ‘轰’惊天巨响;‘哗’惊涛骇浪;‘吼’人声鼎沸欢呼雀跃……那是人工河道两头儿连接黄河最后的屏障,整整一百天,在定向爆破中轰然崩塌。可怜七绝圣手年纪年纪已经不小,却忘了腿是自己的,跑的没知觉了却眼睛红肿的生疼。

    扑簌簌,崩到天际的泥土好似雨下,满头满脸都是黄汤;啪啦啦,炸上半空的鱼虾展尾翱翔,王昌龄的脸上竟被一条大鲤鱼抽了两下,这个腥气啊……自己干嘛来了?为朝廷为都水监分羹来了就差一步啊,难道就咬不着那么一口吗?

    滚滚黄河东逝水,浪花拍死狗熊王昌龄腿一软,就在距离观礼台半尺远处跪在了地上。

    “咦,这不是都水监王大人吗?”观礼台上李璲恰好扫视过来,一开口惊动满台的人都看见灰头土脸的诗人了,冷笑连连的何止李璲,走下来扶起王昌龄亲切的说:“王大人不必行此大礼,本王没做什么,都是百姓们齐心协力,快快请起吧”

    谁他玛给你叩头了?王昌龄没骂出声来,起身却觉得很是压抑,因为面前那巨大的阴影挡住了阳光……河心岛上一座十丈高石碑屹立山顶,威武雄壮的麒麟石雕托在碑下,王昌龄顾不得和李璲客气,眯着眼望去。金灿灿的碑文俯视着新河道,上“人定胜天”四个大字,落款是“大唐开元十八年夏,庆王琮荣王琬仪王璲颍王璬永王璘,领洛州百姓治水于此,遥祝大唐河清海晏,明皇万岁”……

    王昌龄的心彻底凉了,合着一个字都没想着提提我啊。

    功德碑上刻这些字是有原因的,李璲突然想到历史进程里李璘谋反被杀、李琬兵败羞愤等情节,再加上李隆基这个喜怒无常、把诛杀亲儿子当作为国为民大仁慈的父亲,若不是太子党跟自己不是一路,李璲说不定会把李瑛、李瑶、李琚的名字刻上去,将来李隆基想做禽兽事的时候、写在一起名字的人将来反目成仇的时候,想起这个颂德碑屹立不倒、哪怕心头稍稍泛起一丝不忍也好啊

    有这么深的含义在,所以,这碑上哪有地方去顾及都水监的面子?包括上面的法,出自高适、岑参的手笔也够了,也轮不到王昌龄再表现。李璲看到他的时候就猜到他的目的了。

    此刻看老王噎得不知所措,李璲笑眯眯的先开口把他往沟里带:“王大人是来观礼的还是来捐助的?唉,恐怕都有些晚了呢不过没关系,本王作为父皇的儿子,为了大唐百姓福祉,就替你都水监做了这些事也没什么,呵呵,不用谢。”

    “不谢就不谢”王昌龄真哭了,因为骂街的话憋着难受把自己憋哭了,如今只能强词夺理的挽回一点儿是一点儿了,于是拱手道:“回禀殿下得知,我都水监对天下河道的管理是有计划的,对每一处的规划治理早有方案,但要轻重缓急一步步来,您的好意我们自当心领,可打乱了我们都水监的筹划,殿下,您不去淮南赴任,这……是不是管过界了?”

    王昌龄越说越气愤,后面已经有点儿不客气了。但李璲假装听不出来

    “哎呀呀确实怪本王考虑不周,给都水监造成了麻烦,这可如何是好?”李璲笑道:“要不,本王这就让他们把新河道重新填埋回去,然后上奏父皇请罪,就说不该惹王大人生气,请都水监重新挖掘,您看可好?”

    仪王的伶牙俐齿以前只听说过,羞愤国子监、挑战集贤院、难为贺知章等,今天王昌龄见识到了你那‘河清海晏明皇万岁’的颂圣碑都立起来了,谁敢推倒掉重来?让我都水监重挖一遍,亏你想得出,我们压根儿没有这个计划,你当什么真

    本文来自看書網小说

    :

第158章 献香茗茶圣离深山(上)() 
王昌龄不想纠缠,叹气道:“直说吧,殿下,您要如何才肯给下官一个面子?毕竟都水监那么多同僚还要指着俸禄养家糊口呢”

    “王大人既然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本王理解,那就……”李璲好像就要退让了,却有高适很恰好的凑过来阻拦道:“殿下不可啊咱们可是花费了亿万钱的,您不心疼扔了做人情,可也要问问那么多累死累活的士卒、百姓愿不愿分功劳给外人啊”

    李璲顿时露出难为情的样子,冲王昌龄摊摊手说:“仲武先生说话总是那么耿直,没个轻重,让王大人见笑了。 ”

    你装你演王昌龄撇撇嘴,心想你俩的演技不嫌很假吗?刚不是冠冕堂皇的说为了造福苍生的吗怎么又提钱王昌龄根本不看高适,干脆的说:“下官知道这里面的开销甚大,让殿下独自掏腰包而别人来分功劳确实不合适,但亿万钱都水监也真拿不出,呵呵,想必以殿下的聪慧定能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咱们这不是商量呢嘛”

    老家伙你有这态度就好李璲和高适对对眼神,才开口说:“王大人不让本王吃亏,本王感激不尽,要不这样吧,河道开通后的运营管理、码头税收、土地租售等无尽的麻烦就都不用都水监头疼了,本王和洛州官员一力承担下来王大人您看那托碑的两尊石麒麟,本王就一边刻上洛州府刺史倪澜,另一边刻上都水监令王昌龄可好?”

    那些事儿是无尽的麻烦吗?分明是无尽的利益王昌龄揉揉眼深吸口气,还能说什么,河心岛上不是已经修好了成片的店铺馆舍了吗,还商量什么好不好的仪王镖局的招牌都在最大的一栋楼前摇摆了,王昌龄甚至相信,那两行字恐怕都已经刻好了

    王昌龄只有领了这份情,在高适递过来的早就准备好的一份文上签字,连内容都懒得看了。说:“多谢殿下成全”

    李璲挂着狐狸般的微笑送他急匆匆回朝复命,然后就继续隔河观赏周漓珂指挥镖局的人占据江心岛……这么重要的中转站当然握在自己手里了……在上万百姓的欢呼声中,李璲辞别洛州官员登上坐船,终于驶离再次开拔。

    只是不知道的是,王昌龄回京的路上拐了个弯去办私事李璲要是知道他去见那个人,一定会想起来一个故事而阻止他尽管那个人也很不靠谱。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前一阵有个人向皇帝求官时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写句诗‘不才明主弃,永怀愁不寐’这不是疯了吗?这什么意思……明主不要我,我心里不舒坦……李隆基好脾气道:“卿不求仕而朕亦未尝弃卿奈何污我”没杀了他只是放归山林。

    所以孟浩然只能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化身为老农种地为乐,更大的乐趣是有故人来访,最聊得来的就是王昌龄。

    两人对坐闲聊,好好烹茶不好吗?非得吃海鲜原本还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呢,可孟浩然等不到重阳日了,他后背上的毒疮和海鲜、啤酒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

    王昌龄告辞,前脚走,后脚田园派的老清新孟浩然就尘归尘、土归土了。

    而这个时候,李璲等人也到了一处秀丽的田园,同样就着河鲜饮茶汤,只是没人有忌口或过敏而已……

    ……过了河阳仓往东不远就是众流交汇之处,从这里河道将一分为五,往东北是永济渠和济水,往东是黄河下游,往东南是通济渠和汴水,仪王一行的楼船驶入通济渠,过郑州、汴州皆不入城,只用了三天就到了宋州。

    李璲决定在这里停留,因为宋州在不远的将来还有一个名字:睢阳如果将来安史之乱不可阻挡的依然发生的话,将有一个名字把睢阳城镌刻在史公笔上,他少年聪慧过目不忘,他武功盖世智计百出,他忠军爱民扶危大唐于即倒,他意志坚定独木难支而不降他留下的诗不多,却有李杜难以企及的气概,在李璲心里他文可配辛弃疾和文天祥,武可比孙武子和岳武穆。

    李璲站立船头轻声吟诵那首此刻还没出世的诗:“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距离最近的茗烟都没听清一个字,古怪着主子又出什么神。

    揣着寻访的目的游览宋州的名胜,一不小心几人就踏入了这处深山密林中的清雅地。山顶云蒸霞蔚中青烟缭绕,掩不住飞檐斗拱间‘玄真观’的匾额,山腰虎啸猿啼间此起彼伏,又露出庄严肃穆的‘龙盖寺’山门,这个地方有意思啊……僧道遥相呼应竟互不侵扰,不因人气而侵扰鸟兽家园,恬淡相处怡然自得。

    萧子琪好似好奇宝宝,正在山路上左顾右盼之际,斜侧里小径传来黄鹂般的歌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好美妙的歌声,好凄楚的词句”萧子琪一声惊叫顿时惊起一群鸟雀扑棱棱的飞起,那婉转的歌声也被打断了,树后闪出一个婀娜的道姑,扛着花锄挎着花囊,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