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唐曲-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捞出来,穿上锦袍、端起茶杯、高坐堂上、好似个官员先生般,四个人激动的赶紧起身就给李璲跪了下去,口称:“草民叩见殿下。 ”

    “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李璲长袖一挥,兜起一股劲风好似气爆,隔着一丈远就生生把四人在虚空中托起来,年轻纤瘦的王爷再次震撼了这些抡大锤都不费劲的汉子,惊得拍手叫起好儿来。李璲略微拱手道:“进了这个门,没有皇子和百姓之分,只有懂造船的内行人和不懂造船的外行人之分嘞,哈哈咱们还是说说新式战船的设计吧……”

    辰老头眯着眼,头一个低头表态:“老朽刚才教条了,让殿下失望啊,幸好芈老弟说破才豁然开朗,现在老朽就先拿已有的技术抛砖引玉吧,呵呵,新船型要有广船的水密舱、福船的双舵、沙船更狭长的长宽比、鹘船用来平衡的浮板,这四样是四种船的特色,放在一起也不冲突,咳咳,同时,抛弃广船太难得的木材、福船高耸的船楼、沙船的平底、海鹘船前宽的面部,这些都不好。”

    “辰老头不是我非要和你争啊,当着殿下的面儿,我说真心话,”那叫敖钦的壮汉很萌的挠挠头,不好意思的接口:“殿下要的是战船,横冲直撞的得坚固啊,就算船体听你的就用松杉木等好了,这龙骨还是一定要用铁力木的”

    眼瞅着这么粗的汉子气鼓鼓的撅着嘴,还真是实诚的可爱,李璲想到盖伦船的优点来干脆给他解决这一点:“敖师傅说得坚固问题也没错,但不一定非要用最好的木材呀,呵呵,本王有两个建议说给你们斟酌,第一点是船体横向增加许多根肋条,第二点嘛,木头再坚固还能有钢铁坚固么?”

    “纯钢的龙骨?”敖钦虽憨,但专业问题一点儿不含糊,立即就惊喜的跳起来。

    李璲才刚一点头,那最年轻的黄龢也发出穿透性的嗓音:“仪王学院炼了不少好钢材,我想起来啦,哈哈,何止龙骨,我看船体外面包铁皮,船头还得凸出钢头利于冲撞”

    李璲笑道:“哪有那么多好钢啊,本看铁皮和钢头就算了,”这话一出口那四个人都显得有些失望,估计心里都在想着战船不能冲撞还有什么威压?只是不敢张嘴反驳仪王殿下而已。李璲猜透他们的心思,稍一停顿就接着说:“本王希望的是安装威力巨大的远程武器,百丈外甚至数里外就摧枯拉朽,不许存在敌船近身来撞击的可能”

    “原来如此啊……”几人互相看看这才心中了然,稍作沉默后芈师傅上前一步道:“殿下,小人有个大胆建议不知当不当说……”在李璲给了肯定的眼神后,芈师傅发出沙哑却自傲的声音:“小人十年前就在想着怎么让船提高速度,后来小人发现,斜拉的斜方帆虽然能操纵八面风可就是因此才兜不住最大的风能不能增加两个桅杆来固定正方帆呢?”

    “当然能啊”那青年的黄龢精神头总是十足,拍手叫起来:“交替使用呀,顺风时升起多层的正方帆,逆风和侧风时还用斜拉帆,不拘一格喽”

    小青年终于说到了点子上,这不就是西方盖伦船的思路么?敢情中国人不是没那样想过,是没那样做过……李璲也忍不住拍起手来,肯定道:“很好,行不行的尽管大胆去试试才知道”获得肯定的芈师傅和小黄龢都嘿嘿笑起来,这方案算是定下了。

    敖钦此刻试探着问:“殿下刚刚同意了辰老头说的不要高耸船楼,小人又听您提到有威力巨大的远程武器,呃,那想必就是不需要设计船楼和垛墙来让兵卒使用弓箭喽?小人就妄加揣测,船中部立着大小桅杆、挡着芈兄弟设计的风帆呢,那么殿下啊……除了船头甲板之外您不会是想豁开两侧船舷吧?”

    听着敖钦焕然大悟般的惊叫,看着霎那间也惊呆的另外三张o型嘴巴,李璲挑着眉毛冷笑道:“为啥不呢?嘿嘿,本王正是想在前甲板安装三个带转盘底座的投弹机,高耸明楼既然改为多层船舱了,那就在左右船舷各开二十多个弩机窗口吧”

    “遵命”四个专业人士轻易的听懂了这个设计,只是他们终究还差一点儿,那就是李璲更深的想法——将来造出火炮的时候,这算是预留了,不用重新造船。

    想到需要安装的武器系统,李璲的屁股就坐不住了,起身道:“各位,船厂的建设就都交给几位负责了,本王会把钢骨、铁钉派人送来,船厂的规模我希望是每年百艘告辞……”四人把仪王送出来,看到高耸的院墙外守卫着足够的甲士,放心不少,转身回去抓紧设计。

    李璲再次登上碧玉车,催促着吴广,下一站将是武学院后山的密地。

    三年前用猪油造肥皂的时候,仪王工坊就从没抛弃过被过滤掉的那些副产,只因仪王当时就说了一句话“这废渣中有一种东西远比肥皂重要”,于是这三年来每天制肥皂的同时,工坊从来不敢舍弃那些废渣,黏乎乎又刺鼻的黑油被不断的收集起来层层蒸馏和过滤,得到了一种清亮透明的液态油性物质,奇怪的是,这种油性物质能溶于水。

    而另一类工坊每天造硫酸之后,也总是拿出一部分再次混合芒硝来反应转化,呼呼冒出的酸雾一直被收集着,偶尔泄漏时发现它的腐蚀性竟然比硫酸还强,吓得工匠们再不敢大意了,用惨痛的教训铭记了随时检查装置安全的操作规程。

    前者叫做甘油,后者叫做硝酸——这两类工坊没有建在一起,隔得永远那么远,因为,一旦碰头就会魔术般合成一个新物质:炸药

    所以仪王殿下很大方的把火药的配方交给了朝廷,又所以李璲明知道什么都逃不过父皇的眼线、还是偷偷保留并自产自用着火药、反而可以让眼睛们盯在火药上而忽略别的。

    硝化甘油的生产无外乎三大问题:保证转化率和制取速度的同时保证安全、避免局部过热和排除杂质、对产的机械敏感性采取的保存和运输方案……李璲很庆幸自己当年学习成绩还不错,更庆幸有个叫诺贝尔的家伙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首先是在生产中控制合理的混酸成分,硫酸和硝酸各一半,而混酸与甘油的质量比为5:1来减少副反应发生;其次是通过剧烈搅拌反应物,迅速散发反应放出的热均匀分散,避免局部过热而导致分解爆炸;细节上要求工人不能穿硬底鞋、管道不能有坡度、严禁敲击等。

    至于储运诺贝尔用硅藻土混合硝化甘油成固体,后又改为用柔软而可塑性好的橡胶,这都是世人皆知的故事了而引爆硝化甘油则采用一丁点儿的一般火药作引发剂,只要装引发剂的雷管和硝化甘油分开放就是安全的。

    本書首发于看書惘

    :

第256章 跨江桥比拼稻田画卷() 
李璲能这么悠闲的干自己的事儿,全托了那两个小鬼头的福。 自从跨江大桥落成典礼上永王李璘大出风头,在漫天的烟花闪耀中,长江北岸汇聚等候多日的商贾们轰赶着一辆接一辆的大车踏上大桥,直到地平线边际也望不到头个别恐高症患者黑布蒙着眼睛趴在车里浑身抖,活脱儿像后世的驴友走在华山玻璃栈道上。

    旁边人一边取笑一边还劝呢:“鬼斧神工啊,长城都没这么宏伟,我说兄弟你赶紧起来看看,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喽,听到脚下波澜壮阔的长江在怒吼没?简直就像在飞”到了大桥正中也就是大江的正中都开始堵车了,谁都想停下来领略一会儿这壮丽的河山嘛……发会儿呆也好,回头回到家才有吹牛的资本。

    “闭嘴啦,不要提那个‘飞’字”马车上嘴啃泥趴着的人心惊肉跳的吼,顾不上脸红,挡着眼睛的手指偷偷撇开两根露个夹缝,看得清白云却看不清山水,我的妈呀差点儿吐了,赶紧把手指再遮严实,带着哭腔喊:“我的妈呀,没错,我的腿软的只能依靠翅膀了,怎么距离天空这么近啊?地面都变成了万丈悬崖啦,我的头晕的就像是在飞啊……”

    最后那声‘啊’此起彼伏没完没了——不光是自己在河道上的回音,还有他惨叫后吓得其他胆小人也发出共鸣来,以及更多的各自的回音——都成了恶性循环了但听在腿不软的人耳朵里那反而是最美妙的交响曲,令自己意气风发振奋精神。大家笑着、闹着、唱着、跳着跨江走,随时跺两脚验证一下大桥结实不结实。

    李隆基在高力士的搀扶下离开燕子矶,还久久沉浸在那宏伟工程的美景中,不由得感慨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句话璲儿说得真没夸张,没想到淮南偏颇之地被治理成这番样子,不白来啊力士,呵呵,看来总呆在长安妄自尊大朕都成井底之蛙喽”

    “瞧陛下说的,陛下感受到的是磅礴气势,老奴感受到的就是两腿发软呢,哈哈,”高力士总是能在主子任何情绪中找到合适的点,来哄开心,同时也总能揣摩到李隆基的心意,所以趁着前半句的玩笑弄得气氛欢快之时,顺便替皇帝说出来:“咱主仆要想不做那井底之蛙也简单啊,以后常出来走走不就是了嘛”

    李隆基眼睛放光,连连点头说:“对对对,力士说的有理,什么塞北、西域、南疆、东海之滨……哈哈,朕都要看看嗯,也能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见到他们的皇帝,朕不能厚此薄彼嘛”李隆基还真会找理由,听得背后吴兢之流直乍舌,忍了又忍还是别在这大好的喜庆中进谏了,毕竟宋璟亡故后也没人想当宋璟。

    唐玄宗抹着李璘的胖脸,心疼的嘀咕着“好孩子难为你啊都瘦了”那个宠溺的父爱呀都肉麻,就好像这座大桥完全是李璘亲手一块砖又一块砖砌起来的似的,随口关怀着:“璘儿跟着你十二哥大有长进啊,造这座大桥花销不小吧?这两年你那个小小冷饮店的盈利是不是全搭进去了?”

    李隆基这是真怜爱,因为是个正常人就会以为修路搭桥是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那是做善事。要说我们的永亲王李璘你就顺嘴答音儿、点头称是不好么?顺便抹一把眼泪再哭穷,估计皇帝爸爸心一疼,不但夸你行善举,还得从大盈库里拨一大笔钱赏你你那么贪财的人怎么就算不过账来?

    这个没脑子的家伙,可能是正沉浸在洋洋得意中犯傻,听到父皇的关心过于感动了,为了不让父皇担忧,直爽的安慰道:“父皇放心,儿臣又不傻,修桥花钱再多不就是一次性的嘛,哪儿比得了今后收过路费细水长流?那可是无穷无尽的赚头呢”

    “啪”……“哎呦”

    李隆基满满的父爱顿时化为虚无,一个大巴掌过去给这个混账开开窍,气得都骂不出话来了,高力士赶紧抢上前又是给皇上顺气又是劝慰:“十六郎打小儿就缺心眼儿,陛下您就别生气了……”还得抽功夫冲龇牙咧嘴的李璘叹气。

    这一幕场景第二天传进颍王李璬的耳朵里时,李璬乐得都冒了鼻涕泡儿了。这会儿正是哄父亲消消气的好时机,李璬早饭都没吃,就跑到行宫里请安去了。

    可是他来的早,有人比他还早……李璬兴冲冲的跨进殿门就喊出口:“父皇,父皇,儿臣有好玩的事物孝敬父皇……”一个不留神正撞在一个背影上。李璬哎呦一声这才抬头,揉着鼻子转到前面看,可眼前都是金色的小星星一时间没看真切。

    就听大殿深处传来李隆基的声音:“朕看你这浑身冒着傻气,倒是挺好玩的哼,没点儿规矩,还不快给晁大人赔礼……”李璬这工夫揉完了鼻子揉眼睛,咦,人呢?再往地上看,赫然是秘监晁衡大人被自己撞翻在地狗吃屎呢

    “原来是晁大人,多多得罪了,嘿嘿,”李璬赶紧不好意思的扶起来,但不好意思也就是一霎那,紧跟着就呈招财猫状,笑道:“诶?这不是既来得早又来得巧嘛晁大人有福了可以和父皇同行哦。”

    合着你撞我一跟头是我的福气?我用不用谢谢你啊……晁衡竟然出奇的沉默了好几秒,周围还以为他伤的很严重呢,刚想传太医来看,晁衡叹口气类似自言自语道:“这也许是上天的指示吧,唉,陛下,微臣没什么事儿,就是想念陛下过来问安的。”

    晁衡说完就退在一边,李隆基都被弄懵了。高高的御座上和高力士对视一眼,高力士和蔼的走下来拉着李璬说:“十六郎你这个急脾气该改改喽,没头没尾的话说了半天,到底什么好玩儿的去处?你还没给陛下说呢”高力士帮着整理颍王的衣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

    “父皇,说出来就没劲啦,您就随我去看看呗”平时擅长冷嘲热讽的李璬难得使用撒娇的状态,李隆基浑身好一堆鸡皮疙瘩,赶紧让人备车,马不停蹄的遵照十三皇子的指引,东拐西绕可苦了护驾的仪仗,举着幡扛着伞各个都是重甲啊,怎么净走山路呢?

    足足一个时辰之后,在一道山梁上车驾被勒住站稳,李璬扶着唐玄宗下车往远处空旷的山谷处一指,大喊“父皇万岁”接力一般的回声好似海浪,一层又一层的传递出去。那泥土的芬芳带着朝露的清新打在脸上,心脾都舒畅。

    “咦?”不光李隆基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随行的仪仗队全都松散了队形聚拢到一侧,顺着李璬的指引看到了仙境般的画卷……那是稻田么?漫山遍野好宏伟的画卷,紫、青、翠、碧、赭、黄、白,各种雅致的颜色铺展,交织出好瑰丽的画卷,这一片山腰是万里江山图、那一片缓坡是天女散花图、还有谷底勾勒出了大明宫含元殿的影像等等,那是稻田啊

    “真是鬼斧神工啊陛下”高力士都激动起来,扶着唐明皇一边对视笑着一边顺山梁快步往远处走,还有更多的画图在晨雾中看不清呢。唐明皇不管身后那些卫队已经乱糟糟的不像话,心情大好,甩开高力士提着衣襟带头儿跑起来,还哈哈笑着大喊大叫:“璬儿扶好你高伯伯去,朕先行一步喽……”

    又是一阵回声涤荡,李隆基好似年轻了四十年,像个孩子般手舞足蹈的连蹦带跳,满脸徜徉着拥抱自然的喜悦,甚至跟周围碰到的侍卫随意打招呼:“看到没,那黑色的部分是种的黑豆,牲口就吃这个有力气当年先皇带着朕亲自照顾过马……嘿那些开小白花的才不是稻米呢,你们还不如朕啊哈哈,那是大葱哦……咦?那仙女图上丝带部分还闪光啊?哦,哈哈,朕知道了,穿梭在田间的水渠”

    越过两道山梁了李隆基还不觉得累,更加在高处看得不过瘾,放开双腿就往田垄中俯冲了下去,李璬等人赶紧惊呼着追下山腰,等追到李隆基身边倒气儿的时候,却看见皇帝陛下站起腰来手里抓着一条挣扎甩尾的鱼。

    这时候谁还在乎衣袍上滚满了泥水?脸上的泥点子都不擦喽晁衡跟过来感慨道:“用不同种类的植株在天地间作画,颍王殿下好气魄啊,下官心服口服”可唐玄宗却已经过了刚才的兴奋劲儿,开始沉思,忍不住疑惑道:“十三郎,费这么大心思就是为了作画么?”

    “当然不是啦父皇”李璬指指远处移动的小黑点,那是零星的农民正在忙碌,李璬挠挠头道:“这淮南道里可没有一亩地是儿臣的哦,呵呵,这都是仪王学院的研究成果啦,他们试验把不同谷物混着种,有些互相做邻居就都枯萎了,而另一些却互相鼓劲儿似的长得更饱满、产量更高十二哥说这植株就跟人一样,你的根系深就帮我牢固,我的叶片大就帮你遮霜。”

    “说得好,神妙的理论啊……”李隆基和高力士互相微笑,心照不宣,走神中手一松,‘啪啦’那条大草鱼就跃回了水渠,追过去看,鱼嘴竟然啄食着水稻根茎处的小虫子,众人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了。

    只有一个人兴奋不起来,那就是晁衡,嘟囔一句“猪一样的队友活该被神一样的对手弄死”就逐渐把身形隐逸到人群中最后面,不是兴趣匮乏,实在是万念俱灰了。想想昨晚挚友来访告知的情况,多治比君能两手空空的活着回到日本就是万幸了,晁衡原本就犹豫要不要告仪王一状,现在看皇帝那种欣慰,明显是赞赏自己的儿子,我现在去破坏气氛岂非太不识趣?晁衡再看看升起的太阳,唉,遣唐使船队已经远航进了大洋,反正说什么也晚了。

    本文来自看書辋小说

    :

第257章 电灯泡欢送皇帝返京() 
所有人都沉浸在那片自然风光里,没有人关心一个小小的秘监是跑肚了还是拉稀了。   w w wnbsp;。  。 c o m晁衡一个人艰难的走回车队,牵上自己的马散漫的溜达回城。

    放空缰绳的同时也放空心灵,一个人脑海中啥都不想一片空白是最安逸的,让蓝天充斥脑海,让山野占据心胸,远离人群,忘记争斗,想起一首诗就纵声长啸,采摘一朵花就手舞足蹈,这种日子要是每天都过该多好,这才是晁衡想要的生活。

    可惜这种日子才一个时辰就到了尽头,稻香消散的同时喧闹渐起,江宁城的街道替换了湿滑的泥土,晁衡不得不看到驿馆已经在前方不远处等候自己,叹口气下得马来,缰绳刚刚交给驿丞,没等步入二层院落,更有等候自己的挚友已经迎上来了。

    “晁兄回来啦,你怎么跟陛下说的?”李白抖抖一身清爽的青袍紧张的问,却见晁衡看自己一眼就摇摇头一言不发,只顾拉着自己往客舍中走。李白本也知道自己这次是两头做蜡,作为仪王府的洗马主动透露情报出来,还怎么再容于仪王?更何况自己对自己的人都没法饶恕……

    可是晁衡是自己的挚友啊,总不能看着吉备真备葬身鱼腹不管,所以昨晚还是来了,只求晁衡想个合适的说辞求皇帝救人,最好别牵扯出仪王才好。现在晁衡的表情明显是不成功,李白关切的问:“陛下不管?呃,你不会说漏嘴告了仪王的状了吧?天啊,那我可就和你拼了”

    慢性子遇到急脾气,晁衡的唉声叹气让李白都快哭了。任凭李白揪起自己的衣领,晁衡还是靠自身重量落在椅子里,淡淡的说:“都不是啦,唉,我根本就没张嘴。”这才感觉到脖子处松快了,呼吸顺畅了,晁衡抄起茶壶自顾自的蓄水。

    李白也是松了口气,这个回答虽然宣判了遣唐使生命的倒计时,但反正自己只和晁衡有交情跟多治比广成不熟,再说出卖了仪王殿下,自己这一夜都辗转反侧的早就后悔了,现在晁衡说事情没办,李白反而放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