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此史上无三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境内百姓一片欢乐,陶明也稍稍的放下心来,过了今年,明年再有一年的平静发现,吴地的百姓就真正的算得上富足了。

    而招贤令的实施,也有了一些效果,自从将曹操的灭陶联盟被陶明灭杀在萌芽后,天下人也纷纷看到了陶明的实力。尤其如今陶明已然封王,大义上更应该支持陶明。

    经常有一些名士来到境内,要投靠陶明,陶明全部交给了鲁肃安排。之后有了这些内政方面的人才加入后,鲁肃的压力也减轻了很多。陶明更是将境内所有内政方面的事务全部交给了鲁肃。而郭嘉则作为自己身边的头号谋臣。

    此时,陶明与蔡琰走在建业城主府中,一名毒牙将士跑到陶明身边,在他耳边说着:“主公,之前我们带回的两人,想要见您。”

    陶明一思虑后,漏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对将士说道:“将他们请进来吧。”随后示意蔡琰先回去了。

    没用多久,陶明等待的人,就来到了他近前。向着陶明拜道:“草民(在下)见过吴王。”

    陶明颇有兴趣的看着二人,说道:“你二人找我何事?”

    只见二人年轻一点的精壮大汉率先说道:“吴王,你派人将我们二人从长沙城内的地牢中救出,还将我们家人陆续接到建业中来。我们二人不盛感激。只是不知吴王为何救我们,所以今日我二人来除了感谢外,还想询问一番吴王。”

    这人说罢,那年纪较老的人也是一脸的询问之色。

    陶明见此,笑了笑,说道:“起来吧。至于为何救你二人。是我麾下将军赵云曾与我说过黄忠老将军的勇武,知晓你与魏延将军一同被关押后。不忍一世名将就此被杀。所以便派人将你二人救回了。”没错,此二人就是当日攻打长沙时,被毒牙救回来的黄忠及我魏延二人。陶明知道黄忠的固执,而且赵云又生死不知,所以也没有心情与他二人交谈,正好借机会晾晾二人,也让他们看看吴地百姓的生活。

    等陶明说完,二人对陶明又是一阵感谢。陶明摆摆手,说道:“不用谢我。只是举手之劳罢了。今日我倒是有事要请求二位。就是不知道二位是否愿意。”

    黄忠与魏延对视一眼郑重的说道:“吴王对我二人有救命之恩,吴王有何事,二人必不敢辞。”

    陶明听完,笑了起来,说道:“不要如此认真。只是如今吴地周边有野心之人对我境内窥视已久。所以我想请二位出山,帮助境内百姓守护家园。不知二位可愿意?”

    魏延听到陶明的话,欣然说道:“吴王英明神武,必可成为那中兴之人。魏延怎敢推辞?”

    陶明听到魏延的话,笑了笑,向他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了黄忠。

    只见黄忠如今还面露犹豫之色,一旁的魏延急忙对黄忠说道:“吴王大才,我们跟随吴王定可一展才华,建立功勋。黄将军何必犹豫?”

    而陶明也不曾说话,只等这固执的黄忠自己做决定。

    片刻,黄忠的脸上的犹豫渐渐消失,对着陶明一拜,说道:“黄忠愿为吴王尽犬马之力。只是还需吴王答应黄忠一个请求。”

    陶明笑着说道:“黄将军尽管说。别说一个。一百个也行。”

    黄忠对于陶明对他的态度十分感动,说道:“黄忠虽感谢吴王对黄忠的救命之恩。但黄忠实在不愿做背主之人,但今来到吴地后,发现吴王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足,家家有余粮。对吴王很是佩服。所以黄忠愿意为这吴地百姓守护这一方乐土。但还请吴王答应,若有一日吴王做出伤害百姓之事,黄忠可自行离开。”

    陶明听到黄忠如此说,很是开心,这才是黄忠嘛。随后对黄忠说道:“好,我便答应你的请求。若有一日我陶明做出伤害百姓之事,不用你黄忠离开。我陶明自决在众将面前。”

    说到这里,陶明已经有些肃然,而且声音决绝。

    黄忠听完,与魏延共同向着陶明一拜,说道:“多谢主公,主公大德!”

    至此,两名大将便归于陶明帐下,为日后的征战增添了更多的助力。

第七十一章 好事不断() 
如今陶明境内已统称为吴地,而治所也相应的被改变,设在了建业城。只因为这城的位置处于徐州与扬州的交界,而且按照吴地的地图,处于腹地,不会轻易的被威胁到安全。

    今日闲来无事,陶明便来到了鲁肃办公的地方。而鲁肃此时也正在头疼,如今吴地兵强马壮,又正值一个丰收,百姓富足,却是不知道鲁肃在头疼什么。

    陶明刚刚进门,便看到鲁肃正在埋头苦思,便笑着问道:“子敬,想什么呢?何事能将你难住啊?”

    鲁肃一听,见是主公。便急忙行礼,完后又对陶明说道:“如今我方万事皆好,只是如今马匹足够装备两万名将士了。可除了赵将军还未醒来,南方将士少接触马匹,这骑兵却是难招啊。到现在骑兵的规模也未达到原来的一万水平。”

    陶明一听,便明白了,要说南方会水的将士,一抓一大把,但马匹属于平常富贵人家才能接触的东西,更别提骑术娴熟了。之前都是因为赵云在,他在北方学习过一套训练骑兵的方法。有将士加入后,能很快的锻炼出来,可如今却是有些做难。

    明白鲁肃的难处。陶明也意识到问题了,将来自己可要征战北方的,若没有骑兵,那作战威力可就大大减少了,这不是他想看到的。

    仔细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主意,但陶明没有再让鲁肃做难,而是说将此事交给他来办。

    出了房门。一路上陶明都是走走停停,想到好的办法就停下来思考一番,想不到就继续行走。恍惚之间,陶明便来到了骑兵营外。

    抬头看到自己居然不自觉的来到军营,陶明摇头笑了笑。正准备返回。但心里突然有个想法。既然如今有问题了,不如就进去营中,具体看看他们到底是哪方面的问题,自己也好对症下药。

    陶明所过,众将士纷纷行礼,不一会,军中校尉们便得到消息,来到陶明面前。

    陶明示意他们不用多礼后,与众人一同查看着,问道:“我听鲁大人说,这骑兵不敢训练?”

    只见一名校尉说道:“是啊,主公,这南方之人都从未接触过马匹,让他们短时间学会骑马简单,但马上作战就难了。这马上作战是需要多年的骑马经验,慢慢找到感觉的。我们几个都是大老粗,对于原来赵将军的所说的,我们都明白,但是就是说不出来。可是愁死我们了。”

    听到这校尉的话,陶明明白,有些东西确实不是想表达就能表达出来的,比如后世的骑自行车,就是如此。需要一些自己的领悟,而骑马又不和自行车一样的是骑马更难,车是死的,而马是活的,马匹有自己的思维。

    陶明想了想,有问道:“那到底是哪方面的问题?”

    那校尉回答道:“是骑上马后,在与人交战时,掌握不了马匹跌幅的平衡。”

    说到这里,陶明便明白了,然后来到训练场上又仔细的看了一番将士训练,便更加清楚了问题的所在。

    其实这些东西陶明应该都知道的,可是陶明占据他身体后,一些多余的记忆已经流逝,只有一些特殊的还存在,比如父母是谁之类。而一些平常细节的东西却是早已忘却。

    陶明来到后第一次骑马,也是凭感觉自己可以驾驭,就骑了上去,所有动作都是凭着感觉。

    询问到这些后,陶明就不再打扰众将训练,独自又离开了。只因他看到将士训练后,如今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

    陶明突然想到这个时代的骑兵还没有马蹄铁以及马鞍和马镫这三件马匹装备。全凭着将士。自己的骑术。想到这里,陶明就有些激动了。若他的骑兵能装备这些划时代的装备,那将来与敌作战之时,就能平白多出三成的胜算。

    可别小瞧这三成,用最简单的算法,敌我双方一万骑兵。不考虑主将指挥问题,消灭对方一万骑兵,只需付出三千多的己方将士。可以说这就是骑兵的神器啊。

    就在陶明快要忍不住大吼起来时,一名将士便急忙找到了陶明,喘着气,说道:“主公。。。。赵。。赵。。赵将军醒过来了!”

    开始陶明还听得有些糊涂,直到这人说:赵将军醒过来了。陶明才明白他的意思,随即也不顾这将士,径直跑着返回城主府了。

    终于,陶明有些忍不住这连接的喜讯。一边跑着,一边大声笑了起来,跟在他身后的那名将士却是对陶明和赵云的感情有些羡慕。这是多好的主公和将军啊。

    陶明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声大笑,却是影响了一名将士的心态。以致后来陶明的一次陷境得以逃生。

    而此时的陶明,心中只有快一点去见赵云的心思,对于这将士的心态改变,却是丝毫没有觉察。

    没用多久,陶明就来到了府中,如今陶明因为去了趟军营,却是最后一个赶来的,城中的郭嘉鲁肃早已与赵云见了面。

    而此时赵云还在说道:“无妨,真的没事。两位大人就别担心了。”看那鲁肃还要劝自己,赵云一阵感激。

    陶明听见后,大声说道:“赶紧回去休息,若是再昏迷了,我揍死你丫的。”

    众人听到陶明的声音传来,纷纷转身看向了陶明。

    赵云看到陶明,急忙走了过来行礼,说道:“主公。”

    陶明赶紧上去将赵云扶起,说道:“子龙不用多礼,如今还有伤在身。快快起来。”

    扶起赵云后,陶明又道:“子龙身体怎么样了,可有异样?”

    赵云见陶明关怀,说道:“没有大碍了,该恢复的这一个月也恢复了。就算如今跟着主公去打仗也没有问题。”

    听赵云如此说,一旁的鲁肃笑了起来道:“子龙啊,别想着打仗了。前段时间主公刚刚带公瑾出去一趟,结果未动刀枪就回来了,害的他好一阵絮叨。凭着主公这爱兵如子的性格,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事呢!”

    赵云听完不由笑了,而陶明却说道:“公瑾还记着这事呢。不过也难怪。自从他领兵后,还真是没打过一场大战。看来得给他找点事情啊,不然这事他不得一直记得啊。”

    众人听完,又纷纷笑了起来。

第七十二章 送赵云的礼物() 
就在大家纷纷打趣之时,陶明对赵云说:“子龙,如今你刚刚醒来,我也正好有个好消息告诉于你?大家猜猜看?”

    众人见陶明如此说,都很疑惑,只有鲁肃有些清楚陶明刚刚的去处,以及正好面临的问题。可是对于陶明说的好消息也是不太清楚。

    众人都不曾知道陶明卖的什么关系,郭嘉开口道:“主公,你就说出来吧。剩的我们在这乱猜了。”

    陶明笑了笑,说道:“我想到几个办法可以有效的使马匹寿命增加,而且还能稳固马匹与电面的接触,让马匹不容易打滑。还有可以增加马匹上将士的稳定以及将士使用兵器的自由度。”

    虽然众人有些名词还是听不太懂,但在场的都是聪明之人,联合马匹以及陶明的话,便知道了陶明话的意思。

    赵云更是眼中放光,对陶明说道:“主公,你快拿出来,让我看看。这是骑兵神器啊。”

    陶明听着赵云的话,脸色瞬间有些尴尬,说道:“这,这,暂时还没有造出来呢,不过带车的设计我已经想到了,只需再结合铁匠的一番打造就能使用了。”

    虽然没有实物,但只要是有可能,对于这名骑兵将军来说,都是莫大的好消息,赵云对陶明说道:“主公,不如我们现在就去找铁匠,看能否打出?”

    看着赵云急切的样子,陶明说道:“子龙,别急嘛,是你的肯定跑不了,你先回去休息吧,这个事情就交给我,等我将实物做出后再交给你。”

    又有鲁肃郭嘉二人的劝说,赵云只能安心回去休息了,毕竟大家都是在关心着他的身体嘛。

    而一旁的陶明、郭嘉三人,也分别回去了,再通知晚上为赵云庆贺后,陶明便来到了建业城中的铁匠铺,如今虽还叫铁匠铺,但早已被陶明囊括进军队后勤保障的行列,为将士制作武器以及箭支等。

    来到铁匠铺后,铺里的铁匠们纷纷向陶明行礼,陶明摆摆手对众人示意不要拘礼后。便找到了铁匠中的负责人,与他讨论起了马蹄铁马鞍马镫等东西的设想以及大致的模样。

    而铁匠铺的负责人张师傅在听到陶明的设想以及功用后,双眼放着光说道:“主公,这可以的,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前期试几个尺寸就好了。主公,你太神了,这么几个简单的东西,骑兵的威力就大增啊。”

    陶明听着张师傅的马屁,也有些自得,哈哈大笑了起来。不过笑完之后突然想到什么,严肃的对张师傅说道:“此事万万要保密,不可泄露出去,这是我军的秘密武器。知道吗?”

    张师傅或许也是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对陶明说道:“主公,放心,我肯定一句不说。”

    陶明虽然听到了张师傅的话,但是还是感觉不安全,便对张师傅说道:“为了保证这些秘密不被盗取,今后你们铁匠铺就作为专门设计发明一些新品的部门,我也会派专门的人来防御,安全方面你就不要考虑了。”听到主公的话,张师傅忙应是。

    陶明又是安排一番,留下一名毒牙,让其等待铁匠铺有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他。

    忙完这边的事情,陶明又一次来到了鲁肃的办公地,打过招呼后,陶明便径直进入了房间,对鲁肃说道:“子敬,刚刚我去了一趟铁匠铺,除了我之前所说那些物件外,还有一个想法。你且来听听。”

    见鲁肃站在一旁认真听着后,陶明便说道:“这次我偶然之下想到那马匹用的东西,便能增加骑兵的威力,所以突发奇想之下,我们是不是能成立一个专门为军队或者百姓发明一些新奇有用物件的部门?”

    鲁肃一听,有些认同的说道:“主公说的对,确实有必要设立这么一个部门,不过按照主公所说,这方面的人才就比较稀缺啊。若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只怕这部门的实际效用也不会太大。”

    有了鲁肃的建议,陶明也是深有所感,任何一个时代都避免不了人才这二字啊。仔细思虑一番这三国的人物后,陶明想到了一个人。

    那便是黄月英,但可惜如今的黄月英还是未出阁的小女孩,如何能到自己境内?又是一番计较后,陶明觉得,要想这个部门正真有所成绩,还需要将一人请来,便是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只要将他请来,那黄月英自然就会跟着到自己这边。

    说不定日后诸葛孔明也能来到自己一方,想到这里,陶明都有些忍不住意淫一番。如今自己已经得了郭嘉和鲁肃,若是再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哈哈哈

    而一旁的鲁肃却对陶明的模样有些奇怪,心道:主公这是犯病了?

    恢复思绪后的陶明,看到鲁肃的眼神,任他脸皮再厚,也是有些尴尬。

    然后对鲁肃说道:“子敬见笑了,只是刚刚想到我一人,若能得到他的支持,说不定这部门就能真正发挥作用啊。”

    鲁肃有些奇怪,他想了一遍,也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便疑惑的问道:“不知主公说的是何人?”

    陶明神秘一笑说道:“此人姓黄,在那荆州。子敬拜拜是谁。”

    也不知道最近是不是特别喜欢吊人胃口,鲁肃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说道:“主公,你就别吊人胃口了。”

    陶明听后,便不再调笑,说道:“我所说之人,便是那荆州的黄老,黄承彦。此人好阵法等奇门遁甲,而其有一女,除继承他的技艺外,对这些新奇物件却是非常看重,而且其天赋异禀,却能得此二人,这部门之事,便不用再忧心了。不过,如何请黄老出山,却是有些难做。”

第七十三章 台湾() 
听到陶明的话,鲁肃说道:“那黄公却是真才实学,只是传闻为人比较执拗。只怕要请他出山,是有些难了。”

    陶明听完后,此刻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暗自正在思虑。

    鲁肃见此,急忙问道:“主公,你不是又想自己前去吧?”

    陶明微微一笑,也不答话。鲁肃见此急了,劝说着:“主公,不行,这次说什么你也不能孤身前往了,虽说上次去陈留没有出事,但是难保这次不出事啊。这黄公之事我们慢慢图谋就好,不见得非得你去啊。主公。”

    陶明安慰道:“子敬,不要急嘛,我还没说我要去呢,只是有想法而已。至于去不去,什么时候去,等我回去想想再说吧。”

    鲁肃见此,又强调道:“主公,不管您怎么考虑,此事请你千万稳妥行事,如今我们吴地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局面。若你出点什么事,可就前功尽弃了,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请为这天下百姓考虑一下。若您非要去,就带上子敬,子敬陪您一起去。”

    陶明听到鲁肃将天下百姓都搬出来了,也只能无奈的说:“好好好,我不会突然离开的,你放心,走前肯定与你们商量。”

    鲁肃见陶明虽然没有答应不去荆州,但是已经答应不会自作主张,搞突然袭击,鲁肃也算放心一点。想起上次陶明前往陈留,到现在鲁肃都还有些心焦。

    与鲁肃辞别后,陶明便孤身回到城主府中,暂时无事的陶明,脑海中一直有种要去荆州的冲动,让陶明心痒的不行,但是想到答应鲁肃的事情后,便暂时还是按捺下来,只等有合适机会的时候,再行动。

    为了不让自己一直想这事,陶明便来到了后院,去找蔡琰。

    来到后院,陶明便听到了一阵美妙的琴声,一番思虑,陶明便知这是蔡琰在弹琴,后院中估计也只有蔡琰能弹出这美妙的琴音了。

    陶明俩是挂着笑容便顺着琴音的方向走去,没多远,便看到此时凉亭内蔡琰的身影。陶明悄悄的来到蔡琰身后,看着蔡琰,并示意一旁的侍女们都下去。就那么静静的听着。

    等蔡琰一曲完毕,抬起头来时,却发现身边的侍女们都已经离开了。正有些奇怪,从她身后便伸来一双手,抚摸这她的脸颊。只听身后那人说道:“琰儿的琴技是越来越厉害了,弹得真好听。”

    蔡琰知道身后男人是陶明,乖巧的任陶明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