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再问苏联人要干什么,竟然用一列装满了炸药的火车冲击我满洲国国界?
还有,解除特佩罗夫那些人的武装,把那列火车抓紧开走!”
就日军指挥官的这串命令真是让他的副职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虽然说一列车600吨黄金不可能变成炸药,苏联政府早晚也会知道,但能打下马虎眼总是好的。
“报告指挥官阁下!”有日军军官骑马跑了过来,“那个特佩罗夫要求咱们给他们打个欠条,证明咱们没收了他们的黄金!”
“哦?”已经冷静下来的那日军指挥官便笑了,他随即又下了一道命令:“写一个欠条,证明咱们没收了他们600吨黄金!”
啊?日军指挥官的说法让他副职都是一愣。
这个欠条怎么能打呢?
虽然说他们已经知道这批黄金是属于前沙俄政府的,可那就是进入了满洲国境内也轮不到他们大本帝国没收的。
那现在给人家出了欠条那不是授人以柄吗?
可是那名副职刚要说点什么却被日军指挥官摆手制止了。
欠条很快由那军中的文书写完了,日军指挥官看了看那欠条,随后却是随便一指他身边的一名卫兵道:“把你的名字签上!”
嗯?他的副职疑惑的看了他,随即就又是一副佩服的不要不要的的表情。
指挥官阁下就是指挥官阁下,这招也高啊!
打欠条有什么不可以,上面又没有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官防印信。
我们上面也有人签名,可是那些俄国人又知道签名的是谁,以后他们想要黄金那累死也找不到签名之人的。
那么,这笔黄金可就变成了一笔糊涂帐,最终肯定就赖掉了,就不了了之了!
而以后的事实也真就如这名日军指挥官所推测的那样。
苏联政府在后来抓到了特佩罗夫后,还真的就拿着这张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是谁签了名的欠条来找满洲国要黄金了。
可是他们连那签名的人是谁都没有查出来,而且也不可能查出来。
于是,这批黄金还真就被日军给赖下来了!
但这里要说的却是这600吨黄金的最终去向却成了谜。
因为日本关东军并没有把这批黄金运回国内交给日本政府而是就留在了伪满洲国。
据后人推测这批黄金还应当是藏在东北境内,或许还在大兴安岭某个不为人知的深山里埋着呢!
当那场战争结束了都快一个世纪的时候,有已经行将就木的日本老鬼子便对去采访他的中国记者说过这样的话。
“我们在满洲国藏了很多好东西,可是我不能告诉你们!”
……
追击雷鸣小队的日军又出发了。
枪声已经停歇下来了,日军却依然向东北方向追击而去,因为这时他们听到了那铁甲车隐约轰鸣的声音。
而这时那辆把日军骑兵打的如同落花流水一般的装甲车此时已是冲入到了一处泥潭之中。
日军的装甲车再小那也是钢铁的,那辆装甲车正向那泥潭中慢慢陷去那黑色的淤泥中不断有气泡浮起消散。
这时那后面的车门打开了,雷鸣从那铁甲车的驾驶室里钻了出来。
他踩着那装甲车的履带奋力一跳,可终究那辆铁甲车冲入泥潭中太深了,他落脚之时到底是陷入了那淤泥之中。
不过还好,这里的淤泥也只是才到他小腿肚子罢了。
巴特尔将一手中的马鞭甩了过来,雷鸣用手接住时便拉着雷鸣上了泥潭的岸边。
“什么时候咱们中国能生产自己的坦克装甲车啊,唉,走吧!”雷鸣感叹道。
于是站在泥潭边的巴特尔、小北风、雷鸣上了马匹向东北方向跑去。
那辆装甲车的上的子弹并没有打光但雷鸣却也不得不弃掉它了。
他们既然已经冲出了日军的包围圈,那么那装甲车的轰鸣肯定会被追踪他们的日军听到的,还是逃命要紧的!
两分钟后雷鸣他们与自己的小队还有胡广生那批枪贩子会合了。
于是,在胡广生安德列的引路下他们赶着马车便向中苏边界而去。
雷鸣对胡广生还是有印象的,胡广生正是红胡子老王林的手下。
老王林率领残部退入苏联境内后不久就辗转回国了,可是胡广生却带了些人留在了苏联境内。
他们通过某种渠道与德国的军火商就联系上了,便在那中苏边界上做起了军火买卖。
而这回恰恰就因为和安德列这伙苏联白匪军做买卖就遇到了雷鸣。
“你们怎么跑到满洲里来了?你们也想要那些金子?”在这撤退之中胡广生就问雷鸣道。
此时胡广生和他的人对雷鸣是既友好又钦佩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回雷鸣小队及时出手救了他们,也因为老王林这支抗日义勇军被打残打散最后败退进了苏联境内而雷鸣他们却留了下来。
所谓“烈火见真金板荡识忠臣”。
当日本侵略者开始进攻东三省时,那一开始社会各阶层那都是抗日的。
可是这一看日本侵略者并不好打,于是有人便投降了便做了汉奸了。
而随着对日军实力认识的增加,当每个人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汉奸和伪军那就更多了。
有的不想做汉奸可是眼见又打不过日军可自己也并不想死,于是就远遁他乡。
在胡广生看来自己就属于这种人。
既然没做汉奸那爱国之心自然是有的,自己不去与日军作战那自然对那些留下来坚持与日军作斗争的人佩服不已。
雷鸣见胡广生对自己很友好便笑了回答道:“那要是六吨黄金我们还可以想想办法,600吨太多了,我们这小腰板可扛不起来!”
他眼见胡广生露出了困惑的目光依旧在笑。
他伸手一指胡广生手里拿着的那二十响盒子炮道:“我们是奔这个来的,看你这个咱抗日义勇军里的大能人能不能给我们也解决一批啊?”
“哦,我说呢,你想要多些啊?这回这批黄金一出事,德国人的武器想要再运进老毛子的地盘只怕是难了。”胡广生答道。
亚欧大陆那自然是连在一起的。
苏联却是在亚欧大陆的最东面与中国毗临挨着太平洋,而德国却是在亚欧大陆的最西面与大西洋挨着呢!
这回胡广生的这笔大买卖没做成,苏联政府肯定是要采取措施的,他们怎么可能容忍到现在还没有消灭干净的白匪军得到德国的武器呢。
“我们可没有那么贪心,把自己小队武装起来就行!花钱买也行啊!”雷鸣笑道。
“啊,这样啊!”胡广生也笑了。
他扫了一眼雷鸣小队的人便道:“马上就到国境线了,我把我手头的二十响盒子炮都送给你们。
我也不要你们的钱,你们的钱还是留着打鬼子吧,咱们一只换一只,你把你们手头的盒子炮给我们就行!”
“哎呀,那敢情好!”这回没等雷鸣表态呢,雷鸣小队的队员们却已是同时答道。
“哄”的一声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第882章 禁止入境()
“小安子,离国境线还有多远?”勾小欠问安德列。
安德列斜瞅了勾小欠一眼没有理他。
他可是记着先前勾小欠管自己叫“黄毛”呢,他安德列的忘性可没有那么大!
“过了前面的那个高岗有一条小河,那里就是国境线。”这时有胡广生的手下回话道。
无论是胡广生还是安德列他们本来就都是在中苏边界这一带讨生活的,自然都对边境线的情况了如指掌。
勾小欠得到了自己想要自己的答案所以也不生安德列的气,却是冲安德列扮了个鬼脸,把安德列就气得又哼了一声。
“当官的可都说好了,到了国境线你们就把你们的二十响和我们手中的换。
兄弟你人不错,比这个黄,不,比这个小安子厚道多了,我就要你手里的这把了!”
勾小欠不理会安德列却是又和刚才指点自己国境线在哪的那个人套上了近乎。
这勾小欠嘴咋就这么欠呢!上回揍他还是揍轻了!
小北风注意到了这一幕就想。
这他很想瞪勾小欠一眼,奈何勾小欠此时已是的了巴嗖的跑到他前面去了,瞪人家后脑勺又能有啥用?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小插曲罢了。
此时雷鸣小队所有人现在却都是喜气洋洋的。
那自然是因为又打一个大胜仗,然后胡广生又答应换给他们一人一把二十响的盒子炮。
“别得意太早了,好象国境线不大好过啊!”可是这时雷鸣却突然说道。
“怎么了?”跟雷鸣走在一起的胡广问道。
雷鸣沉思了一下后才说道:“到那个高岗上就知道了,我好象听到了有马叫的声音。”
听雷鸣这么一说所有人就又紧张了起来。
还真是,可以想见日军肯定不会放会他们,肯定还在后面穷追不舍呢!
很快,雷鸣他们的这六架马车就爬上了前面那缓丘的顶部。
可是就在他们能够看到对面苏联境内的时候,所有人便安静了下来,那脸色也变得不好起来。
是的,前方肯定是国境线了,那里有一条并不是怎么宽的小河。
可是那条小河倒无所谓,估计那水都没不了小腿肚子,可问题是,他们看到了老毛子的军队,也就是苏联红军!
河那头也是草场,可是那草场上哪光是几十名苏联骑兵啊!
那里却还停了一辆卡车,卡车下面正是持枪而立的苏联士兵。
而在距离那小河更远的地方竟然还停了一辆装甲车!
并且谁都可以看出那些苏联红军对他们已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了。
机枪也好步枪也罢,甚至就边那装甲车上的重机枪却是都指着他们这头呢!
“老毛子这是啥意思?”大壮小心嘀咕道。
“啥意思?怕咱们过去,没看他们也正看着咱们呢吗?”丁保盛回答道。
“那他们怎么知道咱们过来的?”大壮不解又问。
“咱们先前在那头打的那么热闹,那人家还不防着点?
那要是你家邻居打架都动菜刀了,你还会趴在墙根听听动静呢!”丁保盛分析道。
“在那儿,那儿好象多了个东西,那是瞭望塔!”胡广生手下人忽然指着远方的树林说道。
顺着那人所指所有人便望了过去。
那里有一片墨绿色的松林,果然就在那松林边上好象多出来了一个带棚的木头架子来。
周让举起望远镜看去,于是,在那望大的镜头里,她便看清了,在那架子的棚子的下面正有苏联人也同样拿着望远镜正在观察着他们这头。
在这一刻,周让觉得要不是那镜头的玻璃片反光,自己的目光都会和那个带着大盖帽的苏联人的目光相遇了!
“原来这里是没有这个瞭望塔的,过了这条河就进森林里了。
现在看来,咱们那头和日本鬼子一打响,老毛子就盯上咱们了!”胡广生解释道。
中苏边境线好几千公里呢,就那好几千里就别说处处设防了,那就是拉上铁丝网那都不现实,那得用多少铁丝?
所以两国的国界都是根据地形来划定的,比如一座难以逾越的山脉,比如黑龙江最北端的黑河与对面苏联的布市中间就是一条江。
那条江在中国叫“黑龙江”在苏俄叫作“阿穆尔河”。
至于象他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段那就是草场与森林,苏联红军的巡逻队就是天天巡逻也不可能将他们这些经常偷渡的人捕获的。
可是今天情况却是不同了,先是从苏联境内冲过来一列拉着黄金的火车,然后这头又枪声大作,对面的苏联军队肯定是加强警戒的。
然后他们这几架马车几匹马在向这里前进的过程中肯定就被功联红军在那瞭望塔上的哨兵给捕捉到了。
所以,对面的苏联军队那可不是冒蒙来的,人家就算准了他们这一伙人要从这里过境,所以就在前面直接拦截了!
苏联的全称叫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成立到现在也只有十多年罢了。
这要是换成中国的话那也可以叫新中国成立了,那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所以苏联是轻易不会得罪日本的。
而正因为如此,在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成立了所谓的满洲国的时候,苏联却已经承认满洲国独立了。
既然它承认了满洲国独立,那与那所谓的满洲国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了。
它又怎么可能容忍象雷鸣他们这样也就几十人的抗日小队跑到自己的国境里,从而与所谓的满洲国产生出外交争端来?
可是此时于雷鸣胡广生他们来讲那处境可就大大不妙了。
本来雷鸣的想法是跟随着对本地相当熟的胡广生他们进入苏联境内,然后在苏联境内躲在日军视线之外沿着边境线向东北而行。
边境线那么长,日军又怎么可能知道他们在哪里冒出来,那样他们也就彻底摆脱日军了。
可是现在看来,这个方案肯定是实施不了了。
“要抓紧,别让后面的鬼子追上来。”雷鸣说道。
“跟我们接着沿国境线走,我就不信到处都有老毛子呢!”胡广生说道。
现在也只能是如此了。
于是雷鸣胡广生这些人忙把马车赶下了那个山丘向东北方向跑。
可是这个时候他们就看到对面的苏联红军也动了,人家的骑兵包括那辆装甲车跟他们隔着那条小河竟然也向东北方向而去。
双方人马就这么遥遥相望,很明显,这支苏联巡逻队和他们这是耗上了,这要是他们不能及时进入到苏联境内后面日军再追上来。
那么,他们就危险了!
所有人刚才的兴高彩烈在碰到这档子事后瞬间不见了,已是都变得紧张起来!
第883章 冲山()
六架马车,六七匹单人单骑沿着中苏边界中方一侧狂奔起来。
这自然是雷鸣小队和胡广生的人。
他们前进的速度并不慢,甚至可以说比一开始被日军追击时跑得更快了。
至于原因嘛,只因为他们的马匹增加了。
在先前的战斗之中,日军骑兵队的几匹战马在上面的士兵被周让他们击落马下后,周让他们却是又及时收拢了几匹过来。
如此一来,他们非但把拉车的马中受伤的换下去了,甚至还余出了几匹来。
坐在马车上的人又下来骑马,这样那马车上的负担又减轻了。
这就是雷鸣小队的经验。
他们被日军追击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没有彻底摆脱日军的追杀那自然是能多留一手是一手的。
只是,此时他们的速度虽然加快了,可是前途已是变得不再乐观起来。
就在那条小河的对面,有一队苏联骑兵却是如同和他们赛跑一般,就紧紧伴随着他们跑了下来。
至于苏联红军的那辆拉步兵的卡车还有那辆装甲车却已是被他们双方的骑兵给甩到后面去了。
别看那卡车是四个轱辘的,但是它却需要道路平整。
别看那装甲车有用轱辘有用履带的也能爬坡过河,但碰到复杂地势的时候它就也只能绕道而行了。
而双方的骑兵就这样隔着小河相伴而行一直跑了下来。
“再快点,看到前面那个小山了吗?必须冲过去!”胡广生高喊道,他的表情很焦急。
他们这头那马跑的很急,可就在这马蹄声声里面他们所有人却都已经听到了汽车马达的声音了。
这汽车马达的声音可不是来自于苏联的那一侧,而是他们自于他们的右前方。
他们右前方是胡广生所说的那座也就几十米高的孤零零的小山,那小山上有日军的一个哨卡。
无论是胡广生还是安德列都知道,那里有日军的一个分队,也就是一个班十个人。
这就是前有拦路虎了。
可是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却是右前方的那汽车的马达声。
那里有一条土路正通那个小山上的日军哨卡,很显然这是追杀他们的日军坐着汽车从那条土路上正往那个哨卡处前进呢。
他们这支混合小队必须冲过日军的这个哨卡,还不能让日军的赶过来的卡车把他们堵截在这里。
如果他们在这里被日军纠缠住,那么日军就会源源不断的到来,而一路上与他们相随的苏联红军不可能让他们进入苏联境内。
如此一来,他们也只能守着这个小山进行困兽之斗了!
此时距离前方的那座小山也只有七八百米了,雷鸣已是开始下达作战指令了。
“何玉英去那里!”雷鸣一指前方的一片灌木。
“小北风鲁超于标去那面阻止日军汽车过来!”他指的是那小山的南面。
“巴特尔跟我冲山!其他人掩护!行动!”这第三句命令里,雷鸣一催身下的座骑直接就奔那座小山冲了过去,巴特尔随即纵马跟上。
在那马匹奔跑剧烈的颠簸之中,雷鸣紧紧盯着前方那座小山的山顶。
哨卡上的日军不可能没有看到他们的到来,此时一定已是把步枪瞄准了他们这些不速之客。
可是他们必须把这山顶的日军消灭了!
小山不高,也就四五十米的样子,并且那山坡的角度比这周围的丘陵那自然是大的,否则又何以称之为“山”?
可那山坡的角度也绝没有陡哪里去,也只是有三十多度罢了。
但是,那山上的日军又怎么可能任他们纵马直接冲上那山顶?”
“准备弃马!”马蹄生风里雷鸣回头大喊了一句,七八百米距离对狂奔的马匹来讲那绝对是没有多远的。
可是就在雷鸣回头之际他就看到巴特尔却已经“消失”了。
那个家伙别看身高都有一米九了,可他到底是蒙古族的,此里却已是玩上“镫里藏身”了。
巴特尔却是一手把着马鞍攥着缰绳,另一只手拽着那马匹腹部的兜带只用一只脚踩着马蹬已是缩身躲到了那匹马的一侧去了!
而巴特尔此时骑的这匹马也正是最初雷鸣从巴特尔那几名蒙古同族人手中“强买”来的。
很显然,不光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对镫里藏身玩的很熟,就是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