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儿-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马之举断不可行!”来兴儿斩钉截铁地否决道,“西疆百姓多笃信佛教,以杀生为戒,如我等悍然斩杀如此多的马匹,在他们眼中,岂不是连吐蕃军都还不如?再者,牧马之人无不视所牧马群如自己的性命一样,你们以为,单凭一道将令,就能叫众多牧马出身的军中将士挥起手中的刀剑,斩杀他们视如性命的马匹吗?列位再无需多言,只管按将令行事就是。”

    厅中诸将当中,就有多位系牧马人出身,被来兴儿情真意切的一番话说得都低头不语,没有一人再提杀马的事了。

    来兴儿见诸将再无话可说,遂向厅外挥了挥手,催促道:“都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依将令行事。”

    在骆三儿和钱大顺的带领下,诸将相跟着退出议事厅,各自按照来兴儿的将令准备去了。

    来兴儿吩咐亲兵在府门外备好战马,集合起一千人马,自己则顶盔贯甲,全副戎装地走出凉州刺史府,抬眼朝远处城门楼上高高飘扬的两面战旗凝望了一眼,冲亲兵吩咐道:“去城楼上摘下那两面旗,打着,随我出城。”

    初秋的草原上已有沁人心脾的凉意,来兴儿率领着一千军士,高高竖起两面大旗,来回往返于广袤草原上各个分司驻地之间,协助各部将所牧马群驱赶向北,朝着突厥境内进发。一时间,草原之上,万马奔腾,场面甚是壮观。

    来兴儿骑着小白龙,驰骋在一眼望不边的草原上,不知为何,心头突然涌上一股对远在长安城中亲人的深深的思念。按时间计算,锦屏腹中怀着的孩儿应该呱呱坠地了吧,也不知生的是男是女,他们母子现在日子过得怎样?

    一群群的战马发出阵阵嘶鸣,像草原上刮过的阵阵旋风,径直朝着北面突厥境内疾驰而去。来兴儿眼望着渐渐远去的一个个马群,喃喃自语道:“菩萨保佑,但愿这次来兴儿没有做错什么。”

    如此驰骋往复了大半天的时间,已有近一半的马群在牧马人出身的军士驱赶下,长驱百里,越过了两国边界,进入到了北面突厥境内。令来兴儿稍觉意外的是,突厥境内可见的范围内,居然对如此多的战马一路奔驰而来没有任何的反应。

    正当来兴儿对此感到迷惑不解的时候,就听到身后远远传来十分熟悉的呼喊之声:“大哥,你瞧瞧,我把谁给你带回来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一桩交易() 
来兴儿骤然听到这熟悉的呼喊声,忙拔转马头,小白龙发出一声龙吟般的长鸣,惊得不远处正在向北疾驰的一个马群也跟着发出此起彼伏的嘶鸣之声,一时间马嘶之声响彻云霄,令人听了,陡起奋发之感。

    远远地,来兴儿看到了江中石粗壮的身影,骑在自己赠他的胡马追风背上,正冲自己不停地挥舞着双手,再往他身后看去,却赫然跟着几百名身穿白袍的异族军士。

    江中石见远处骑白马的果然是大哥来兴儿,回头冲那群异族军士中领头的一人招呼一声,那人竟随着江中石策马向来兴儿飞驰了过来。

    待两人渐渐靠近,来兴儿看清了跟在江中石身后那异族将领的模样,不禁脱口惊呼道:“波护,怎么是你?”

    波护随着江中石策马来到来兴儿马前,当即翻身下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惶恐不安地向来兴儿请罪道:“波护有负将军重托,请将军治波护来迟之罪。”

    来兴儿激动地双眼含泪,也跟着跳下马,伸双手扶起波护,却向一旁站着的江中石问道:“快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江中石指着草原上疾驰而过的一个个马群,不解地冲来兴儿说道:“大哥,要把这么多的战马驱赶到哪里去呀?波护大哥正欲到西疆替回鹘可汗购置战马,要我说,还不如把这些战马卖给他们的好。”

    波护也附和着说道:“就是就是,这世上竟有这么凑巧的事,我还未赶到凉州去见将军,将军却主动送了这么多马过来。看来是天助我回鹘,此番定灭了突厥不可。”

    来兴儿拉着波护席地坐下,向江中石招手示意他也坐在自己身边,笑呵呵地问道:“你们谁先说,都把我给闹糊涂了。”

    波护大声招呼随自己前来的那队回鹘军士在周围担任警戒,这才冲江中石抱歉地说道:“小石头兄弟,自从咱们在苍松原上一别,我至今已近一年未向将军禀报过讯息了,你就让我先说吧。”

    “行啊。前几天我还在大哥面前说你是不是带着那几车财货跑去当富家翁去啦呢,今天没想到居然半路撞见了你,我没什么可说的,都由你来说就是。”江中石爽快地答应了。

    波护收敛起笑容,冲来兴儿一抱拳,说道:“近一年来,非是波护不愿向将军你及时通报消息,实是因为当初咱们在苍松原上分手,波护继续西行,回到故邦以后,遭逢到了一场大战,致使回路断绝,无法传递消息出来呀。”

    “哦?”来兴儿闻言一怔,“愿闻其详。”

    “将军有所不知,我回鹘一部原是九姓铁勒之一部,认真论说起来,本也属突厥一族。但上百年来,突厥处处欺凌我回鹘人,抢我粮食,夺我牛马,将回鹘人驱赶至遥远的大河沿岸安身。所幸我回鹘部落与中土朝廷一向亲善,在中土朝廷的多次出兵相助下,才避免了被突厥人消灭的下场。

    自十几年前中土北方叛乱兴起以来,回鹘多次派兵深入关陇一带协助官军平叛,其间也和屡次入侵西疆的吐蕃人结下了仇怨。为此,吐蕃曾先后多次派遣使节前往突厥可汗牙帐,力劝突厥出兵彻底消灭我回鹘人。突厥可汗受其利诱,举全国之兵对我回鹘部落发动了大举进攻,企图一战全歼回鹘整个部族。从此,两邦间就战火不断,突厥人虽未能灭了回鹘,却也连年征战中占尽了优势。

    我回到故邦时,恰遇表兄叶护太子继承回鹘可汗之位,广招回鹘勇士对突厥人发起大反攻。不待我向他表明来意,他便执意要加入行伍,带兵与突厥人作战,以捍卫部族尊严,从突厥人手中夺回被他们霸占多年的牧场。

    我身为王室子弟,自然不能坐视故邦蒙难而不顾,于是便领受了叶护可汗任我为右军主将的诏命,这一年来率领麾下军士南征北战,直至前不久才攻下了突厥可汗的牙帐,将突厥人大部驱赶至遥远的西域大漠。。。。。。”

    来兴儿听波护说到此处,恍然点头道:“怪道是数千匹越境进入突厥境内,却不见彼方有任何的反应,原来回鹘人已尽夺了突厥故地啊。可是,我却听说,突厥已答应吐蕃的请求,准备与吐蕃共同发兵入侵我疆域,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波护轻蔑地一笑,答道:“这是突厥人在作垂死挣扎,意图借与吐蕃联盟,将来好在西疆分一杯羹,以便为之后对我回鹘展开反攻打造一前沿基地呢。只可惜他们的这个如意算盘已被我英明而睿智的叶护可汗识破,特派我以南下为军中补充采购战马为由,前来与中土朝廷接洽,南北夹击,共同消灭这支突厥人留在祁连山附近的主力部队。却不料,我刚刚率队越过原来突厥与中土的边境线,就遇到了奉将军之命北上巡查的小石头兄弟,若非我先认出了小石头兄弟,今日双方还差点动起手来了呢。”

    来兴儿听到这里,原本为驱马入突厥境内而一直提在喉咙眼的那颗心,才算是彻底放回了原处。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仰面看了看头顶上的那片天空,只见天空蔚蓝,天际已依稀可见几颗闪烁的星辰,不由得在心里对自己说道:“来兴儿啊来兴儿,苍天果然待你不薄,你可千万不可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啊。”

    心中这样想着,来兴儿面露笑容,问波护道:“如此说来,波护大哥如今的身份已是回鹘叶护可汗派来中土的使节喽?”

    波护面现尴尬,红着脸答道:“没想到我一个江湖巨盗,如今却成了一身兼两邦的官场人物。其中有身不由已之处,还望将军能够体察。”

    来兴儿望着草原上一群群仍络绎不绝向北奔驰而去的战马,脑海里灵机一动,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遂笑着对波护说道:“波护大哥本就是回鹘王室子弟,理应为故邦效命。既然你此次是为购马而来,又恰赶上我方驱马入突厥,不,回鹘境内,不如咱们就在此约定,我朝廷和回鹘两邦做上一桩大生意,怎样?”(。)

第二百五十九章 飞禽识味() 
波护已猜到了来兴儿所说的大生意,必是欲以眼下驱赶入回鹘境内的数千匹战马为交换条件,换得回鹘出兵羁绊住突厥残留在祁连山的那支部队,以减轻中土官军面临的压力。

    他此次得以返回故邦参加对突厥的大举反攻,说到根儿上,皆赖来兴儿亲到京兆府中央得景昭同意,将他从软禁中释放出来,并一路带着他来到了凉州,因此,纵使波护心中明白,来兴儿只不过是故意向自己卖乖讨巧,仅仅拿这几千匹本就要驱入异邦,以免为吐蕃人所得的战马,就欲换得回鹘出动大军,独挡突厥,为中土朝廷效力,他也乐观其成。

    “将军不必再说了。我这就赶回牙帐向叶护可汗通禀,中土朝廷赠我回鹘数千匹战马,以助我再接再厉,一鼓作气,全歼据守祁连山口之突厥残部,如何?”波护说着,便站了起来。

    来兴儿何等聪明的人,早已从波护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出了他的良苦用心,不免心生感动,跟着波护站起身,拉着波护的手,依依不舍地说道:“波护大哥才与我等在此重逢,为了两国之大事,如今又要分别。不知此地一别,咱们要到何时才能相见,小弟只盼着大哥能够早日大功告成,待将来重返长安之时,小弟必当盛排酒宴,与大哥喝个不醉不休。”

    波护被来兴儿说得眼眶也变得湿润起来,动情地说道:“波护能有今日二次做人的机会,皆赖来兴儿兄弟所赐。兄弟但放宽心,有兄弟你亲自送来的这几千匹战马作为赠礼,波护一定能说服可汗应允出兵,一举剿灭盘踞于祁连山之突厥残部,彻底消除你我两邦这一莫大的隐患。”

    两人当下就在邻近两邦边境的草原上一抱而别,波护命令随行的回鹘军士,从来兴儿麾下军士手中接过驱策马群的马鞭,赶着几千匹战马,径直返回可汗牙帐面见叶护可汗,劝他发兵攻灭突厥残部去了。

    来兴儿则和江中石一道,收拢队伍,掉头向东,朝着事先与各路人马约定的会合地点——贺兰山脚下出发了。

    一路上,江中石与来兴儿并辔而行,详细向他禀报了他此次奉命北上探得的讯息:正像来兴儿分析判断的那样,凉州正东是吐蕃军占据的原州、泾州,只有东北面的贺兰山另一侧,驻扎的是朝廷官军。也就是说,来兴儿等人成功地攻下凉州城,公开建都升旗之后,一旦受到吐蕃军自东、西、南三面发起的围攻,除去北上退入原突厥,现回鹘境内之外,唯一的一条退路就是向东北撤退,翻过贺兰山,与山另一侧的中土官军会合。

    来兴儿之所以要在收复凉州,与麾下诸将产生严重的分歧之后,立即派江中石北上探查全军撤离西疆的退路,是因为来兴儿心里十分清楚:一旦神鹤一都的旗号公然在西疆打出,分散在各处的兵力一朝集结在一处,就必须面对据守在西疆的数万吐蕃军的多面围歼,如若不趁吐蕃军未来得及对已方孤立无援的小股部队采取有效的围堵之时,果断撤离西疆的话,那么花费近一年功夫刚刚拉起的这支队伍就将面临灭顶之灾。同时,朝廷派来兴儿潜入凉州,与藏匿于此地的骆元奇所部会合,最主要的目的即是伺机破坏陇右监辖下各座牧场,令吐蕃人难以在西疆当地及时获得战马补充,重新装备足够数量的骑兵队,对帝都长安构成威胁。目前,这一目的已然达成,八千匹战马一旦从凉州等地的各座牧场被驱赶至北面回鹘境内,那么吐蕃人再想在西疆重新牧养出足够数量的战马装备骑兵队,至少也要花上三五年的功夫,这样一来,短期内就使得长安城面临的威胁大大降低了。

    “贺兰山东侧应属灵州地界,你打听到现在是哪路官军在灵州驻扎了吗?”来兴儿边策马而行,边向身旁的江中石询问道。

    “我前两天曾派出过几名军士翻过贺兰山,去与那边驻扎的官军接洽,估计现在有人已经回来了。我方才沿着两邦边境巡查时碰巧遇到了波护大哥,一时高兴,就把这茬儿给忘了。过会儿,咱们抵达贺兰山脚下,我再问问。”江中石挠挠头,有些难为情地答道。

    来兴儿听到江中石如此丢三落四,禁不住冲他假意挥了挥马鞭,嗔责道:“亏得你在苍松原呆了那么长时间,花费了那么多心思,才调教出能够千里传书的鹞鹰来,尔今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怎么想不起用它们来鹞鹰沟通消息?”

    江中石经来兴儿一提醒,恍然应道:“大哥你这一说,我倒想起件要紧的事来。今儿晌午,我曾回收了一只从长安飞回的鹞鹰,它身上带着这个。”说着,伸手从怀中掏出个蜡丸来,递给来兴儿。

    “这极有可能是朝廷下达给咱们的最新指令,这只鹞鹰怎么没有按时返回凉州,而是向北偏差了近百里的路程,跑到你这里来了?”来兴儿闻言大吃一惊,连忙从江中石手中接过蜡丸,打开蜡封,从里面拿出个二指宽的字条,借着刚刚升起的月光,凝神看罢移时,方吐出一口气来,对江中石说道:“皇上得知咱们收复凉州,建都升纛,十分高兴,命咱们不必固守孤城,相机将这支队伍尽快带出西疆,同时叮嘱咱们要把陇右监牧放的战马也带回来。。。。。。”

    “这么说,大哥你下达的将令倒和皇上不谋而同喽,只是,这战马已被咱们放到回鹘境内,拱手送给了回鹘人,你要如何向皇上交差呢?”江中石听罢来兴儿传达朝廷的指令,先是替来兴儿感到高兴,继而又替他感到担心起来。

    “不打紧。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说,你仔细瞧瞧皇上下给咱们的这道指令,皇上分明是要咱们先保证把人带出西疆,之后,才提到了战马,这就充分说明,在皇上心目中,咱们这些神鹤一都的军士要比几千匹战马份量要重得多。”来兴儿显得颇为自信。

    “大哥,我发现,自从长安收复以来,你对皇上可是越来越亲近了。。。。。。照这样下去,说不准将来皇上会封你做神鹤军全军的主帅呢。咱俩今天事说好了,到了那一天,这神鹤一都都将的位置只能由我来做啊。”江中石在马背上侧过身,靠近来兴儿,同他玩笑道。

    来兴儿拿眼角的余光睨了江中石一眼,对他的玩话未加理睬,只向他追问道:“你还没回答我,这用来传书的鹞鹰怎么会跑到你这里来了?要是以后都这样的话,我看你还得好好下功夫调教它们不可,否则会坏了大事的。”

    江中石故意提鼻嗅了嗅,笑着答道:“我亲手调教出的畜牲,我走到哪儿,它们隔着老远,都能闻出我身上的味儿来咧。”(。)

第二百六十章 身陷埋伏()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天还未交二更时分,就已抵达了江中石带人事先已在贺兰山脚下建好的临时宿营地。

    果然,有两名被江中石派往贺兰山东侧与官军接洽的军士已经返回了营地。江中石把来兴儿让进自己居住的营帐,吩咐那两名军士进帐来回话。

    两名军士带回来的消息可说是喜忧参半:贺兰山东侧的确有官军驻扎,两名军士也如愿见到了带队在另一侧山脚下驻防的官军校尉。据校尉对他二人自报番号,这支官军是归朔方节度使吕怀光节制。不过,在听到两名军士报出自己隶属于刚刚组建成军的神鹤军制下第一都时,那名校尉当即就变得对他们十分冷淡了,甚至还以两名军士拿不出腰牌证明他们是否属于朝廷官军为由,将他们轰出了营帐。。。。。。

    来兴儿端坐于营帐中,仔细听罢两名军士的叙说,传命二人暂且退下,好生歇息,心中不禁暗自诧异道:这朔方节度使吕怀光的名号,自己也有所耳闻,据说此人几年前曾是副元帅景云丛帐前头一员猛将。当初,景云丛本人即是在朔方节度使任上,响应先皇号召,举兵参与平叛,屡屡立下功劳,升任副元帅的。吕怀光能够经景云丛推举,接替他执掌朔方军,可见景云丛对他是十分信任和器重的。这么一位人物,他麾下的将校为何一听到神鹤军一都的番号,就当场翻脸,恶语相向,对自己所部完全持不欢迎的态度呢?

    江中石却已是勃然大怒道:“什么鸟校尉,恁也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了吧。待明日翻过山去,我定要他的好瞧。”

    当晚,两个人一同在江中石的帐中歇下,一夜无话,次日天刚放亮,骆三儿和钱大顺分别率领着各自麾下的人马就赶到了。

    几路人马兵合一处,来兴儿抬头望望贺兰山峰上一道隐约可见的雪线,向钱大顺问道:“钱大哥,以你目测,这山马能攀得过吗?”

    钱大顺听他此问,心知来兴儿舍不得丢下小白龙,遂安慰他道:“寻常在草原上牧放的战马大多攀不上,不过可以要小白龙试上一试,兴许它能攀得上也未可知呢。”

    骆三儿在旁也附和道:“将军,就这样白白把马放走也太可惜了些,要我说,即使叫人扛着,也要把这两千匹战马扛到山那边去。”

    江中石手牵着追风,眼中也尽是不舍之意。

    来兴儿由已及人,想到战马如同军士的双腿,自然难以割舍,遂对诸将说道:“我明白大家的心意,要想把这些战马都带到山那边,恐怕多有不便之处,不如令军士们挑选些体格矫健的马匹试着带上山去,其它的还是放到回鹘境内去吧。这样,对人、对马都好。”

    在场诸将大多是牧马人出身,对这些惯于在平坦草原上奔驰的战马能否攀上如此险峻的一座高山心里实在没有什么把握,听来兴儿说得有理,遂不再坚持已见。当下各自吩咐麾下军士在所乘战马之中选出体格矫健的马匹,随同军士们一起登山,其它的马匹则统一交由来兴儿派人将它们尽数驱赶向北,进入了回鹘境内。

    即使是这样,军士们精心挑选出的将近一千匹战马也只有近两成在军士们的推拉牵扯下勉强攀上了山岭,而大多数战马则不顾身旁军士们的一再吆喝,刚刚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