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娇-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安大怒,囚禁伍被父母三个月之久来逼伍被认错。

    伍被逼得没法,只得屈服。

    却再也不肯为刘安所用,对淮南国事再不评论。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太傅 (一更)() 
雷被远赴长安告发淮南王谋反,最终却只叫朝廷削了淮南国两县。

    本有些紧绷的局势顿时松缓下来,但明眼人都看得分明,这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至于这风要从哪刮却是说不好了,只能由着时间来揭晓答案。

    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不觉间,元朔五年就这么过去了。

    新年刚过,朝中就为太傅一事闹腾起来。

    儿已经五岁,早到了可以选太傅正正经经进学的时候了。

    但刘彻却一直把儿留在身边,半点都没有选太傅的意思。

    馆陶进宫都来说了几次,今日太傅,明日帝师,这里面可不光光是涉及到至高无上的荣誉,还有朝臣们对未来天子的期待。

    更重要的是,儿也该借此早些培植自己的势力。

    阿娇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却不急迫,她还是希望父子俩能多培养培养感情。

    “阿彘喜欢自己教孩子,就让他教。”

    馆陶看了她一眼,端起手边的白玉茶杯,到底有几分不快。

    “你啊,就是什么都不急。”

    阿娇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并未就此和馆陶继续聊下去。

    她徐徐起身,望着窗外姹紫嫣红的春光道:“母亲,出去走走吧。阳春三月的阳光,舒服的很。”

    馆陶无奈地摇了摇头,娇娇看着柔顺,其实骨子里比谁都犟。

    但用陈午的话来说,一代人管好一代人,何必总为子孙后代操心?

    她抿了口茶水,起身同阿娇一起往温室殿庭中听雨阁而去。

    仲春时分,春光正明媚。

    听雨阁外的桃林开的热闹之极,人还在外面老远,就被那裹着桃甜香的南风拂过脸。

    阿娇心想,还真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半点不错呢。

    仔细闻闻,风里还有些许新鲜湿润土地的味道,春的盎然生机一下就透出来。

    燕子唧唧叫着从树梢间振翅飞过,乱深处一片蓊然。

    仲春的阳光温暖极了,晒久了还有些微微出汗。

    母女俩就踱步上了回廊,在树荫下说话。

    阿娇问馆陶道:“隆虑怎么样了?好点没有?”

    隆虑正旦朝贺的时候受了点寒风,回去就病下了。

    馆陶道:“好多了,就是还咳嗽。也是换季闹的,等天气再暖和点就好了。”

    阿娇却没法真不当回事,前世隆虑就是病死在元朔六年。

    起因似乎就是这场谁都没太当回事的风寒,到最后却要了隆虑的命。

    阿娇望向庭中阳光下微微晃动的树影,坚持道:“回去时把太医令带着,给隆虑好好看看。她年纪也不小了,别再有什么隐疾,跟着风寒一起犯了。”

    病来如山倒,阿娇想来想去都觉得多半是这风寒引发了什么并发症。

    前世时,自变成了李妙丽后,她只恨不得同外界隔绝,又怎么会知道外面的这些事?

    等死后被禁锢在刘彻身边后,倒由不得她不知道了,却也知道的都是些军政之事。

    前世种种,现在看来恍如南柯一梦,带着些不真实感。

    她叹了口气,又叮嘱馆陶和陈午年纪越大越要注意身体。

    馆陶听了这话,心下熨帖不已。

    “比你两个哥哥知道心疼父母,可算没有白疼你。”

    阿娇哭笑不得,“您这话说的”

    馆陶笑笑,道:“行了,我要回去了。把太医令带着,我看也好。”

    阿娇一直把馆陶送出温室殿老远,才慢慢地踱回去。

    她心下不知怎地,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搅得她有些难受。

    太医令当晚就回来复命,说隆虑并无大碍,只是忧思过重才久病不好。

    阿娇摆摆手,叫太医令下去。

    她微微蹙眉,这是心病啊,心病还需心药医啊,而隆虑的心病骄横跋扈的昭平君却只怕是没得治的。

    因为隆虑根本就不想治,谁要是管教管教昭平君,隆虑就一百个不乐意。

    她眼中她儿子自然是千好万好,哪有需要管教的?

    阿娇幽幽地叹了口气,昭平君的问题她和平阳、南宫不知道劝了隆虑多少回。

    隆虑没一句听进去的,说多了就冷着一张脸。

    心中有事,阿娇晚膳时胃口就不怎么好,只用了一碗饭。

    刘彻还当是为太傅的事闹心,想着要不就早些叫儿住出去也好。

    毕竟男孩子,天天在父母跟前,再养成了娇弱的性子就不好了。

    晚上躺下后,刘彻就顺着阿娇如云的秀发把自己的打算告诉她。

    “儿也五岁了,选个吉日搬到含丙殿去吧。”

    阿娇讶异地从他怀里仰起头来,第一个反应是舍不得孩子不在身边,但想想也不能一直把儿留在身边。

    她只能安慰自己男孩子总要独立点,想了想又急切地问“那元呢?”

    刘彻抱住她,“她是女孩子,没那么多讲究,就还带在身边。”

    又和阿娇商量太傅的人选,“朕想来想去,石庆不错。”

    说到这又有些好笑,“建元新政时,皇祖母就是看中石家人忠心谨慎,拿石奋的公子石建为郎中令,石庆为内史。

    那时朕气的要疯,如今朕却又要用石家人”

    阿娇笑了一下,“陛下是看重他的品性好,我以为石庆不错。不过说到太傅,我也有一个人选。”

    “哦?”刘彻挑眉望向阿娇。

    她狡黠一笑,“说到鸿儒大师,怎么能不提董仲舒呢?”

    刘彻点点头,“董仲舒的才华,朕是放心的。”

    董仲舒其人原先还有些恃才傲物,这些年倒是心性越来越平和。

    他越想越觉得董仲舒品性才学都胜过石庆,确实是太傅的不二人选。

    阿娇见事成了,心下不禁想这可是又改动了次历史原有的轨道,也不知道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只是公孙弘近来行事实在叫阿娇看不惯,顺从上意,力行节俭倒是做的不错,就是这容人之量委实不大。

    汲黯迁为右内史,阿娇尚且可以当做看不着。

    毕竟右内史一职,也只有汲黯能游刃有余。

    但公孙弘记恨董仲舒言其虚伪奉承,而把董仲舒发配去给胶西王当国相,阿娇就忍不了了。

    大材小用先不说,胶西王刘端凶残蛮横,在他手下已死过数位国相,董仲舒去了也是凶多吉少。

    定下了太傅人选,刘彻又兴致勃勃地道:“既然迁宫,朕准备给儿再建一座宫殿,让他结交天下鸿儒,增长见识。

    广博观望,就叫博望苑吧。”

第四百四十五章 冠军侯(二更)() 
心底那一点淡淡的不舍散去后,刘彻反而对儿的迁宫有了些期待。

    他的太子,要离开父母的羽翼,学会独立成长了,是喜事啊!

    阿娇无奈地笑笑,她就知道儿迁宫绝不会平平淡淡地就这么过去。

    刘彻要向天下人彰显他对太子的重视和期待,来建立太子的威望。

    纵便,现在太子才五岁。

    但也是太子不是?

    定下了太傅和迁宫后,刘彻都觉得心下松了口气。

    但他见阿娇脸上还蒙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时,就有些不解了。

    “怎么了?”

    阿娇扑进他怀里,半响也微微哑着嗓子开口。

    “隆虑病了”

    刘彻唔了一声,隆虑病了他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他不明白这有什么好值得担心的。

    不过是风寒罢了,他今天还听说阿娇叫太医令去给隆虑看过了。

    阿娇自己也知道隆虑小病一场不知道伤春悲秋的,但是她心里确实难受。

    尤其是在这寂静的夜里,只有她和刘彻在时,这难过就更汹涌了。

    她不明白,便不再说话。

    刘彻却把她的失落很当了回事,在心下转了又转,却还是想不明白,只得紧紧地拥住阿娇,在她额头上吻了吻。

    又过了半月,天气越来越暖和,隆虑的风寒终于好了。

    阿娇也就放下心来,心中想会不会历史早就变了模样。

    隆虑感念阿娇惦记,特地进宫来同阿娇说了回话。

    董仲舒已经被刘彻从胶西国召回来,任为儿的太傅。

    博望苑也已经动土,热火朝天地修着。

    便是隆虑也禁不住有些羡慕阿娇,“你如今可真没什么好操心的了。”

    阿娇笑笑,不置可否。

    她走到今日,得到了刘彻的万千宠爱,所出皇子顺利地立为太子,地位固若金汤,在旁人看来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呢。

    但又哪能真不担心呢?

    刘彻爱儿的心自然毋庸置疑,但是阿娇还是怕父子间会渐渐疏远,会慢慢生了隔阂。

    天子威严,凛然不容侵犯。

    儿太像刘彻,究竟是福还是祸谁能说得准呢?

    只是这份担心是和谁都没法说的,是以阿娇笑过后便同隆虑说起闲话。

    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会是她们最后一次这样谈天。

    隆虑回去后不过三五天便又病了,这次病的很严重。

    不过三五天已是病的人事不省,太医令去瞧了,也是无能无力。

    隆虑病的古怪之极,阿娇估摸着是脑溢血,却也下不了定论。

    只是好端端地,怎么突然这病来的这般凶猛?

    阿娇便逼问下去,隆虑身边的侍女支支吾吾地不敢说,阿娇便来了些火气喝问她,侍女方才斟酌着字眼说是因为昭平君。

    阿娇心顿时就往下沉,这次昭平君绝对惹出的祸事不小,不然不能把隆虑气病。

    帝后出宫亲去探望时,隆虑坚持不肯说是因为何事,反而恳请刘彻许她以金千斤、钱千万为昭平君预赎死罪。

    阿娇气结,隆虑心下这是早就明白昭平君的不像话,来日必有大祸。

    但望着泪水涟涟的隆虑,她又实在说不出半句责难的话。

    刘彻感伤更甚,他含泪应了。

    隆虑没了最后的担忧,不过两日就传来了死讯。

    阿娇悲痛了好些时日,世界或许有许多不公平的地方,但在衰老、病痛和死亡前却又是如此公平。

    弄得刘彻都忍不住在夜里和阿娇感慨:“要是这世上真能有长生不老药就好了。”

    阿娇吓得立时从榻上坐起来,定定地望向刘彻。

    她心中乱糟糟的,有些手足无措。

    他怎么突然有此一说?

    前世时为了求仙问道来复活她,刘彻泰山封禅、蓬莱求仙,召鬼神、炼丹沙、候神,实在是荒唐,更是成为了后世诟病他的理由。

    刘彻被她的反应吓了一挑,伸手去拉她。

    “怎么了?我就这么说说,就以为我也要求仙问道?”

    阿娇望着他,心想要不然呢?

    刘彻把她拉回怀里,一下一下抚摸着她光滑的脊背。

    “求仙问道,古来帝王谁没有几分向往?

    但谁又成功了?

    到最后不还是化作一捧黄土。”

    他的语气中忽地多了些炙热,“只要我带领大汉走上空前绝后的繁荣,千秋万代就会永永远远记住我的名字,不比活千岁万岁更叫人畅快?”

    寂静的深夜中,灯光黯淡,他的一双眸子却格外两季,恍如夏夜的星辰。

    阿娇把头埋进他怀里,笃定地道:“会的,我早就说过,你一定会成为千古一帝。”

    刘彻在她头顶上笑了,嗡嗡的声音从他的胸腔中发出。

    满怀着感慨呢喃她的名字,“娇娇啊,娇娇。”

    *****

    隆虑去世的哀伤随着春一同逝去后,初夏就到了,战争也跟着到了。

    去年卫青大败匈奴右贤王后,伊稚斜恼怒不堪,在秋天派兵袭入代郡,杀代郡都尉朱英,掠杀千余人而去。

    今年二月,刘彻令汉军予以反击。

    他令卫青率十万骑兵从定襄出兵,斩杀两千人而回,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

    为防匈奴反扑,夏四月刘彻即决定再次对匈开战。

    此次刘彻出人意料地决定启用霍去病,效果是出奇的好。

    霍去病独领八百骑出击,纵深数百里,斩获匈奴两千余人,杀伊稚斜单于大行父藉若侯产,俘单于叔父罗姑及匈奴相国、当户等高官,全身而返。

    消息传来,长安城上下震动,刘彻脸上的笑更是没有落下去过。

    当场就叫人拟旨,封霍去病为冠军侯,赐食邑二千五百户。

    馆陶就和阿娇啧啧称奇道:“也真是怪了,这舅舅会打仗,外甥就比他还厉害。”

    说着念了几遍“冠军侯”,感慨地道:“勇冠三军,是为冠军侯。彘儿着实看重这个少年英雄啊!”

    阿娇笑笑,前世今生对于这个锋芒毕露纯粹至极的少年,刘彻向来是偏爱的很。

    而且,这次也确实需要霍去病来给天下人点信心了。

    淮南王可是始终蠢蠢欲动,小动作不断。

    要知道这次卫青打的真不怎么样,苏建和赵信带领的两路军队全军覆灭。

    苏建单枪匹马突围而出,刘彻念其以往功劳赦免苏建,将其贬为庶人,而原就是匈奴小王的赵信趁势降了匈奴人。

    赵信被伊稚斜封为“自次王”,意为仅次于他,又把亲姐姐许给赵信为妻。

第四百四十六章 谋反 (三更:很少看中文+)() 
军报传来,刘彻的脸阴沉了一天。

    赵信投敌,等于是为匈奴人再添了个中行说。

    他在汉地多年,熟谙汉军作战风格,为以后的汉匈作战平添了许多困难。

    若不是后面霍去病来了一个奇胜,这次漠南之战实在是有些无法收场。

    大军还朝后,刘彻就特意召见了霍去病,听他说此战的得失。

    回到清凉殿和阿娇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将才啊,天生的将才啊。”

    什么叫才?

    这定然是有个比较,而比较的对象显然就是卫青。

    看来刘彻对卫青这次的谨慎很有些不满啊,不过这些也不是她需要操心的。

    她只是温顺地靠在他怀里,笑着道:“霍去病也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这换了旁人只怕是没胆子纵深而入的。”

    刘彻点头,“在匈奴已然清楚汉军意图的情况下,他们全军后撤形成战略纵深。

    卫青心性谨慎,不敢直插匈奴腹地,害怕被匈奴人穿插分割,一举歼灭。

    这说明什么?”

    他说到这,顿了一下,语气中是抑制不住的失望。

    “说明卫青打的还是阵地战,他并能真正做到有效的高机动性,从而灵活地打击匈奴。”

    阿娇劝他道:“卫青为大将军,统率三军,压力自然大的很。

    哪能像霍去病这般为所欲为?

    更何况,这也是汉军第一次正面和匈奴主力作战,他打的谨慎些也情有可原。”

    刘彻舒了口气,有些疲惫地道:“此次战争军马士卒损失的厉害啊,单是军马就折损了六万多匹。

    兵器甲仗等物水陆运输的费用桑弘羊还在算,若不是前年开始就推行改革,国库充裕。

    此战就会掏尽我汉家的底子啊,朕为了筹措军费就只能卖爵位了啊。”

    阿娇默然,战争打的是血气,更是财力啊。

    赢了自然好说,输了却又有何颜面去面对天下人?

    她握住刘彻的手,温声道:“早些把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也是好事。”

    此次三军编组是对匈作战以来最为严密的一次,改变了以前临战临时编组军队的作法。

    建立了中、左、右、前、后诸军,由大将军卫青统一指挥,并直接掌握强弩军,从而提高了诸军协同作战的能力。

    但在实战中,由于通信联络不畅,未能协调好右侧防卫军,导致其单独遇上匈奴主力,从而全军覆没。

    刘彻沉声道:“这都是教训啊,血的教训。”

    他隔天便召见了此次漠南之战的诸位将领,又留下了卫青同霍去病长谈,直到天亮方归。

    阿娇见他睡的沉,便叫阖宫人都退出去,别惊扰了他这难得的消息。

    自战报传来到现在,刘彻已经是好一阵子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她领着元出了清凉殿,往含丙殿而去。

    儿虽说单独住出来看着还挺适应的,也不吵不闹,但阿娇却总不放心他。

    她一天总要往这来上几趟,有时候也不进去,只在窗外望一眼就走。

    储君的责任,迅速地叫儿长大。

    他早已经脱去了幼时的活泼可爱,变的越来越像刘彻小时候了。

    阿娇越来越理解从前王太后的苦处,孩子太不需要自己操心,操心只会更甚。

    到了含丙殿外,阿娇却远远地就听着儿的笑声。

    她心下奇怪,往常她过来进去儿不是在念书就是在骑马射箭。

    进去后才发现原来是霍去病来了,正在教儿射箭。

    元见着霍去病高兴不已,从阿娇手中挣脱开,“去病哥哥”

    霍去病俯下身行了一礼,“臣见过皇后。”

    又侧向元,“臣见过殿下。”

    元有些不高兴,“去病哥哥,我不要你和别人一样。”

    霍去病笑笑,“殿下,君臣之礼不可废。”

    元转转眼珠,笑道:“那你今天要陪我玩一天。”

    阿娇止住元,“别胡闹,去病哥哥现在是将军了,要带兵打仗,哪有空天天和你胡闹?”

    又问霍去病道:“刚刚从塞外回来,累坏了吧,怎么不在府里歇歇?”

    霍去病笑道:“臣年轻,不觉得累。”

    十六七岁意气风发的少年,立在夏日灿烂的阳光中身姿挺拔。

    双眸灼灼,虽笑着,却仿佛还含着战场上的森然杀意。

    阿娇心底的可惜就更浓厚了,如此英雄少年,委实死的太早了。

    霍去病捕捉到了皇后眼眸中一闪而过的这点怜惜,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

    难道是因为他的身世?

    他眼底也禁不住有了些黯然,但旋即又绽放出更盛的光芒。

    *****

    夏天快过去的时候,淮南国终于又闹出了事。

    刘安止有两子,长子刘不害是庶子,从小就不得刘安的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