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有位书友说,余铁成拿人钱财,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谋人性命。
    月白愚鲁,不知道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孙红旗父子给余铁成什么了?没有吧。
    正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因为余铁成空降到三厂,抢了他眼馋很久的位置而心怀恨意,酒桌上趁余铁成父子喝醉拿走合同,私下联系尼克,想要截胡。
    先不说孙红旗干过什么,孙跃进是好人么?
    聚众那啥,是正义之举?
    余铁成若是什么也没做,他们不会反过来继续害他?
    战友倒下去,子弹来自背后?
    余铁成和余生,应该对孙红旗父子感恩戴德?
    哪怕被坑得家破人亡,也要以德报怨?
第三十一章 留下之后() 
感谢“宿雨晨风”童鞋,588起点币打赏。
    ——————
    “老许,你要留下?”老赵看着神情坚定的许银东,有些欲言又止。
    旁边的老王劝道,“老许,你可别犯糊涂,这华夏厂一穷二白,嘴上说的那么好听,微言大义似的。但你仔细想想,原先咱们半导体可是国家集中力量,费了那么大力气才追赶上来的,你看这一个小厂子,说发展什么半导体工业,不是搞笑么?你就信了?”
    许银东看着两人着急的模样,半是解释半是感叹道,“我没有被小孩牙子忽悠住,但我今年才四十多啊”
    他这么一说,其余几个人反应过来了。是啊,四十多岁就退休了,这人生还有好几十年,不能就指望着从现在开始,就等着给下一代看孩子,含饴弄孙吧。
    年龄最大的老李想的更深远,看向许银东的表情,也逐渐有了佩服之色,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老许,你不会是想不把你关系转过来,那边领着退休金,这边领着工资吧。”
    老李这么一说,老赵、老王都反应过来了。是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华夏厂是私企,关系可以完全不调过来嘛,这面有工资拿,那边有退休金,就算这厂子没几天黄了,也有条退路。
    许银东这老小子,看着一声不吭蛮老实,没想到心思这么多,蔫坏蔫坏的。
    “声音低点,声音低点,别让别人听到了。”老赵压着嗓子说道,“要是让别人听到了,也留下来,这厂子倒得不就更快了。如果只有咱们老哥几个,这厂子虽说不大,但也能养得起,出不了问题。”
    老李、老王点头同意。
    许银东看着三个人密谋的样子有点尴尬,这不是自己的想法啊。
    他们这种小算盘,终究是白打了。
    第二天,余铁成问大家想没想好的时候,拿出了一份条款繁多的合同。里头明确说明了来华夏厂工作,要把档案拿到华夏厂,这下就堵上了大家想好的财路和退路。
    这时候仔细看,明显能看到不少原本积极的人,变得消极。看来不光是老李想到了,其它许许多多的人也都想到了。
    “老许,你真要留下来?”老赵有点着急的问道。
    许银东看着他笑了笑,重复之前说过的话,“我今年才四十多,总要找点事儿干吧。”
    老赵、老李、老王三个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许银东,像是看外星人一样。如果按照昨天想的情况发展,今天他们三会留下。可现在这样连保底都没了,还选择留在这,老许不会是脑子瓦特坏掉了吧。
    最后,草签意向协议的人,一共有十个人。
    这十个人,有的要回家说一说,有的直接留下。
    过了三天,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人,坐上火车回到了来时的地方。
    直接留下的有三个人,许银东、刘百强、桑慎,他们的关系已经开始转移了。不过,整套流程有些麻烦,估计邮政把档案发过来,最少要用几个月。
    这批人是余生要的,自然就归余生管,虽然余生在华夏厂里还没有任何职位。
    许银东三个人不远的地方,余生正在一个黑瘦中年人身旁刨木头,看得出来手艺不咋地,弄得乱七八糟,头发上都弄了不少木屑。
    他们三个这几天,也没有开始筹备半导体相关的事情,余生让他们干的第一件事,不是制作什么电子游戏、电子游戏机,而是让他们琢磨出一些简单有趣的玩具。
    三个人有点晕,不过都已经选择来这边工作了,那就跟着想呗。
    刘百强手很巧,找了些边角料,做出个拨浪鼓,余生看到了却是摇了摇头。他早就问过尼克,拨浪鼓在美国也算是华人的传统玩具,流传面不窄,根本不稀奇,出货量不会太多,赚不到什么利润。
    “我想要的是比较有创意的玩具,麻烦叔叔们多想想。”余生客气的说道。
    他说的客气,却没让人满意,桑慎当时都快拍桌子了,说俺们是搞半导体的,你让俺们搞什么玩具,是几个意思?
    余生倒是没怕,他和气的说道,“那个要等等,现在条件还不具备。不过,叔叔们放心,半导体是一定要搞的。”
    就这样,情况变成了这样,三个人既不用去流水线工作,也摆弄不到电子元器件,还想不出什么新样式玩具,就在这里看着余生,看他能够做出来什么玩具。
    亦可赛艇的成功是可预见的,尼克得知三千台亦可赛艇,一周就买光了的时候,倒是没有惊讶,反而在那长吁短叹,不停的叨咕,“如果再早点”
    余生很乐观,没他这样患得患失,当得知亦可赛艇买的很好后,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一丝尼克看多了的奸商笑容。
    当尼克知道余生想法的时候,丝毫没觉得他奸商了,反而觉得余生简直就是天生的玩具人,天生就适合做玩具。
    余生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再设计出几款大同小异的亦可赛艇,同样能够变身成船,能够变成机器人,最重要的是,这几个机器人可以合体,合成一艘大船,或者是一个大机器人。
    这个创意简直太棒了。
    虽说这些玩具,全部是单个售卖,但是只要玩家买了一个,就不想买剩下的了么?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往常尼克还有点心疼话费,一周才和总部联系一次,这次他才隔了一天不到,又把电话打了回去。
    小老板听了之后,转给了大老板,大老板当即拍板决定,这套组合亦可赛艇,每个来五千套。
    如果按照余生预计设定的五种亦可赛艇组成一套的话,这又是两万五千套。
    因为设计难度和制造难度都有所增加,所以每台的离岸价,也到了十五美元。
    这可就是将近四十万美元的外汇订单,不过,余生和余铁成说了说,面上的合同还是按照十美元一台算,另外的五美元,就由那边暂时留住,用来购买各种海外物资。
    按说双方的信任,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是,谁让美元到中国这边时,会被强制兑换成人民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现在电视机,电冰箱这么热手,外汇就算是用来倒腾这些东西,都能赚的盆满钵满。就算是,把美钞纸币拿过来,去地下黑市兑换,光凭那一比十的比例,也能赚不少。
    不过,现在这一切,还只是空中楼阁。这合体亦可赛艇,可不那么好设计。
    ——————
    求推荐票!
第三十二章 学习() 
感谢“原来的昵称太挫”童鞋,100起点币打赏!
    ——————
    专业的事儿,找专业的人。
    做单体的亦可赛艇,已经是张师傅的极限了。虽说变成船的时候,安上电池能动,可变成机器人形态后,关节不是可动的,只有那一个姿势,不能摆成其它样子。
    完不成“我有姿势我自豪”的成就,可玩性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余生找到余铁成那边,拜托他去工业局问一问。结果,真找到了专业的地方——山齐省设计院。
    因为需要建设的地方很多,设计院不是个冷门单位,说是忙到脚到后脑勺也不过分。
    不过,这里也像s市无线电十四厂那样,有四十多岁早早退休把位置让给孩子的设计师。
    余铁成找这些人问了问,说设计出按照达到要求的玩具,主导的人就能拿到一千块奖金,帮忙的每个能拿到两百,最好一个月内出图。
    一名退休了没什么事干,经验丰富的老设计师,承下了这份活计。
    那边觉得这是在捡钱,余铁成这边也不觉得贵,互利共赢,皆大欢喜。
    而余生这边,许银东三人,不光呆呆的看他雕木头,也开始用心琢磨设计新玩具了。
    三个人心底多多少少有些后悔,华夏厂把自己晾在这,放在一个小孩儿手下,是不是不重视自己,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纷纷扰扰的想了几天,当他们得知余生做出的事情后,才真的放下心。
    工厂里忙活制造的,拿到了十万美元订单的水力游戏机,就是他设计的。据说达成几十万美元意向订单的亦可赛艇系列,创意也来自他。
    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尽管这事儿有些玄乎,但就是真的,不由他们不信。
    既然如此,那就放下心,专心考虑怎么制造新玩具好了,既来之则安之,来都来了,留都留下了,想那么多干嘛,好好做事就行了。
    余生没有多说什么,每天上午在那雕木头,顺便审核三人想出来的玩具创意。
    有搞头有新意的创意留下,问问尼克美国那边有没有相似的,要是有那就不做,要是没有那就先捅咕出来看看。
    不是每一个创意都能从纸面变为实体,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的难题,或者解决成本太高,就会放弃立刻制作,马上设计量产生产线的心思,转而把实物和图纸,放入档案室里,作为创意积累,现在的工艺问题,放几年或许就不是问题了。
    不过,想要找到一个有新意,又好玩的创意,又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尼克眼中,余生这个刚设计完水力游戏机,没多久又搞出亦可赛艇的人,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天才了。
    如果说,是在完整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那还能说得通。
    最难能可贵的是,余生是个半路出家的野生天才。在制作水力游戏机前,不光是没设计过的玩具,就连玩都没玩过多少。
    因此,尼克对工作用心了很多,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比他刚来中国,落地b市的时候,最少强了几百倍。
    余生上午雕木头,看许银东三人的创意,下午回到家,也没闲着,用心用力的啃着电气入门书籍。
    薄薄的一本书,他读的不快,甚至可以说很慢,书里有些概念比较复杂,要让脑袋转过弯,需要耗费不少功夫。
    每天最少四个小时,看了两周,这百来页的书,才算真的读完。
    为了巩固知识加深印象,余生从书里截取出了一些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势,分别问许银东三人。
    正戏来了!
    这就是许银东三人的想法,他们没以为这是余生在复习,而是以为这是在考他们,看他们有多少真材实料。
    因此,他们三个人,以及陆陆续续回来的几个人,都非常用心的回答余生提出的问题。
    哪怕这个问题很简单,很基础,他们也往深了说,能挖多深挖多深,尽量展示自己的才学。
    余生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们刚开始说的时候他还能听懂,继续说着说着他就听不懂了。
    稍微想想,他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没有说破。反而拿出一个本子,把他们说的,自己不懂的,却又觉得关键的知识,全部记下来。
    余铁成给他找来的电气书籍,有厚厚的一摞,余生仔细看完吃透的也就那一小本。剩下的他先是快速浏览了一遍,觉得质量差,或者是和做电子游戏不相关的,就不再看了。把觉得有用的再精读一遍。
    余生正年轻,学习能力不差,又对这些知识真的感兴趣。所以,接受的不算慢。
    询问许银东他们的问题也越来越难。
    九月二十八号,回去的七个人全部回来了。
    这一天,也是韩雪去学校报到的时候。
    余生原本相送她到学校,不过,韩雪的妈妈陪她去了。
    临行前余生拿了一套亦可赛艇,让她带着,她笑着说道,“我又不是小孩子,你送我这个干吗?”无错不跳字。
    余生嘿嘿笑着没说话。
    没去送韩雪,也不算是坏事,至少,不用一路颠簸,一路呕吐了。
    余生把十个人召集在一起,还是让他们想新式玩具。和半导体相关的事情,只有他每天提问的那些问题。
    这样平淡着,一天天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十月份,高中正式开学也有一个月了。
第三十三章 余生这个名字的由来() 
秋意盎然,叠翠流金。
    放下筷子,吃完晚饭。余铁成问道右手边的余生,“你还打不打算复读考大学了,要是打算,现在这边也没什么事了,你该回去上学了吧。”
    余铁成的语气平和,眼神却有些犀利,余生看着他的眼睛,没有胆怯,直接回答道,“爸,大学还想考,不过回学校我就不想回去了。我在厂子这边复习不也行么。只要不松懈,不把知识忘干净就行了呗,去年那是失误,今年用心些,就会考上了。对了,爸,我想把第二语言从日语改成英语。”
    八十年代的外语教育比较混乱,靠近东北亚这边的东北,山齐,学英语的不多,选择俄语和日语的才是主流。
    余铁成抬起眼皮看了余生一眼问道,“你为什么想改第二语言,你日语不还学的不错,英语你学过么?还是尼克在这,你就觉得把英语学好了?”
    “嗯。”余生点了点头,虽然他没有听说过什么外教,什么语言环境,不过,他和尼克在一起这一个多月来,英语水平确实突飞猛进的提高,和尼克日常会话几乎没障碍了。
    余铁成不是没有见过的土包子,他拿起老婆李子珍泡的茶,稍微喝一点漱漱口后说道,“你别以为我不懂,口语和书面考试,差不多是两回事。我小时候学的俄语,按照书面上学的,碰到真的老毛子,和他们说半天,他们都听不太懂。越南话虽说没有看过书面上是啥样,应该也差挺多吧。你和尼克能对话了,就表示你英语书面水平高了?”
    余生倒是没想到这个,他有点尴尬的挠了挠头说道,“要不爸,你帮我找几套英语高考卷,我做一下,要是分数比做日语卷分数高,就改英语行不。”
    “这倒能试试”余铁成点了点头,心思着去哪能要到英语试卷。这年头找份卷子可难,有多少人想用题海训练法都用不上。
    根本买不到成套的卷子,往往都是学校好不容易搞到一套卷子,老师在黑板上誊写,学生在下面抄。
    每天做题,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抄卷子。这效率可比后来伸手就能摸到一张卷子做低多了。
    如果是大点的学校,老师们往往还会自己出题做些卷子。不过,青台机械高中就不用想了,学校小,老师更谈不上名师。有些老师,都是考了好多年没考上的老考生,直接留校的。
    这样的教学质量,很不值得恭维。
    所以,青台机械高中,每年考上大学的凤毛麟角没有几个。
    余生本来是一定能考上大学的种子选手,不过他报的学校太好了,差了几分落榜了。
    这样的人年年有,所以,许多人为了保底,明明平时成绩能考上本科,就只填个专科志愿。
    毕竟,有的家庭几乎是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学,拖一年再考影响真的很大。
    “你就是糊弄生生没学过俄语,我学过我可知道,俄语嘴上说和书上写,就跟白话和文言文一样。别听你爸吓唬你。英语不是这样吧,写的和用的差不多吧。”李子珍说道。
    余铁成被老婆拆台已经拆惯了,他一点不生气,丝毫没放在心上,他手指有节奏的扣着桌子,想了一会道,“行,我去找几套卷子你先做做看。学校不去就不去了,附属高中那师资水平太差了。实在不行,你要真想考个好大学,你就去你爷爷那边,上个人大附中,应该没啥问题。”
    余生有点诧异的抬起头,自从被强行下战场转业后,他可是很久没提爷爷了。
    余生记得很清楚,老爸转业的时候,和爷爷大吵了一架,问自己这算是什么,是逃兵么?
    那边爷爷的声音也很火爆,他吼道,“我就剩你这一个儿子,你别再死了。让我跟主席一样绝后。”
    胳膊拧不过大腿,被强行退伍转业后,余铁成的心思,一直没在工厂这边,总想着回战场战斗。
    余生这才知道,老爸一直不喜欢自己名字的原因。
    新华词典里“余生”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晚年,二是指幸存的生命。
    战士的职责就是战斗,就是保家卫国。
    敌人留下的伤疤是荣誉,战死沙场是荣耀。
    一名战士的孩子叫做余生合适么?
    余生的名字是爷爷起的,余铁成想改,最后却没动。
    “不去,厂子这边需要我,我留在这边就行了。”余生说道。
    余铁成盯着余生看了又看,忽然裂开嘴笑了笑。走了几步,把放在原先电视位置上的收音机打开,准备收听新闻联播。
    “你要的那批电子游戏机要到了,这玩意真贵,咱们这边真的能做出来了?”余铁成说道。
    “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余生借用明代清溪道人的诗句回答道。
    “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余铁成重复了一遍,笑着摇了摇头,真是这样,自己为什么没有回到战场,而是在这大后方的大后方,管理一点都不重要的小工厂。
    余生不知道老爹的笑容和摇头代表着什么,新闻联播开始了,不方便说话了,再说就打扰父亲听新闻了。
    他回到里屋,拿出一本“电子游戏记事簿”看了起来。
    电子游戏记事簿,他已经看过一遍了,由于能玩到雅达利二六零零的缘故,第一本记事簿上的内容,他都能理解。
    但是从第三本开始,他就觉得,这怎么可能是电子游戏,这怎么可能做到。借用记事簿的一句话——这不科学。就能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