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魔幻手机-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骑兵交错而过,留下一片尸体和孤独的马匹。

乌恩其又亲自带着所剩骑兵从后面赶上,将日军团团包围,蒙古人不愧为马匹上的民族,魏晨东当初致力于打造完全的蒙古师果然没错,这股力量形成一个团体后,战力不止翻上一翻,而且又是在他们熟悉的草原上作战,正能将他们的战力发挥出来,魏晨东可谓对骑兵部队给予厚望,所以对骑兵部队毫不吝啬,不但尽量选用优质马匹,在武器装备上也是走精装路线,他们手中的制式马刀就是专门配备的,还有马枪,马靴等等等等,全部制式化,在骑兵部队上,魏晨东可谓下了血本,也让这些蒙古儿郎兴奋异常,对炎黄军这个大家庭更加融入。

在临死的前一刻,斋藤信又终于得出结论,日本骑兵果然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哪怕是同样的人数,同样的装备,也不在一个档次,最后,此次偷袭而来三个联队的日军骑兵,逃走的仅有侥幸的百十人而已,装备物资损失殆尽,宁死不降的斋藤信又也被蒙古士兵砍了脑袋。当小松原得知这个消息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一脸的不可思议,显然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个致命的消息又传到了小松原耳中。

第一九九章 蒙古骑兵

“司令官阁下,有大股蒙古骑兵迂回到我军背后,对我军补给线进行了大规模袭击,我后方损失惨重,不少物资不是被劫走,就是被焚毁,另外,一些防守薄弱的据点也被中国人给夺走了……”

“什么?”刚坐下去的小松原又一下子弹起,“有多少人?”

“据不完全统计,不下两万人,可能还不止……”

“这些蒙古骑兵是怎么来的?炎黄军的骑兵不是在黑龙江吗?那也只是汉人骑兵,这蒙古骑兵只有驻守在蒙古的李国丰才有……”一提到李国丰,小松原一惊,“难道是从他那里调过来的?”

最后,日军终于确定,这些蒙古骑兵,果然是从蒙古守备军李国丰那里调过来的,是日军刚从热河出发时,这些骑兵就开始调防的,目的就是为了隐密,这炎黄军还真是狡猾,将人马分开走,骑兵装扮成运送物资的部队,到了呼伦贝尔后,和那里一部分部队一换,摇身一变,又成了骑兵,神不知鬼不觉的,而到达呼伦贝尔的蒙古骑兵,不只是两个师,还外加三个骑兵旅,三万多人哪,那是何等的庞大力量,在这广阔的草原上,简直就是一群魔鬼部队。

骑兵部队到达呼伦贝尔后,炎黄军总部又特令给骑兵部队配备完善的侦察设备,在这草原上,掌握了足够的信息,这支骑兵部队就是不败的,从发报机,电话,甚至到侦察机,魏晨东毫不吝啬,他只给骑兵部队下了一条命令,不求与日军决战,就在这广阔的草原上和他们游斗,让他们无暇分身,又无可奈何,充分发挥成吉思汗的战略战术,大草原就是广阔的家,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来无影去无踪。

接下来,蒙古骑兵就开始了他们的扰乱,劫掠,突袭等等一系列战略战术,遇到小股日军部队,立即歼灭,遇到大股部队,四处骚扰,甚至就公开出现在日军大部队千米之内的地方,公然挑衅,遇到防守薄弱的据点,立即焚毁,遇到防守坚固的据点,分兵围困等等等等,弄得日军东奔西走,却又无可奈何,等他们集起重兵准备围剿时,蒙古骑兵在广阔的草原上一没,立即不见踪影,等日本人分开,他们又像鬼魂一般不知从哪里出来了,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日军一次次想设伏打掉骑兵主力,但在这空旷的草原上,此计实在算不上好的计策,蒙古骑兵有着强大的侦察兵,侦察兵所用的马都是全蒙古最好的马,甚至是世界上算一数二的马,为什么?因为,这些马是魏晨东亲自培育出来的,是用魔幻手机改良过的品种,不说是那种像汗血宝马那样的千里马,但也不会相差太多,不但速度快,而且耐力超强,日军的那些马种拍马都追不上,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消失于无踪,另外,蒙古骑兵还配有几十架侦察机,这是魏晨东专门为此向苏联定购的,一些战士,甚至自己饲养了一些雕和猎鹰作为侦察所用,这些灵智颇高的飞禽,往往能取得不小的作用,把第一手信息送到主人手中。

经过几个月的无限追踪和搜索,日军也派出了大量骑兵与其纠缠,终究不得行,反而损失惨重,最后还反而使得日军骑兵只要一见到蒙古骑兵,二话不说,调转马头就走。

日军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想要消灭这股庞大的骑兵,基本不可能,只有防范与未然了。

蒙古骑兵也没有让炎黄军司令部失望,不但牵制了大量日军兵力,而且基本上不用炎黄军后勤给他们补充,他们自己所需的物资,基本上都是日本人给他们“送”的,想不给都不行,甚至有些日军无奈于炎黄军骑兵的骚扰,直接破财免灾,主动扔下一些物资,然后再走。

最后日本大本营不得不改变作战方针,显然想完全夺得呼伦贝尔根本不可能,但炎黄军的线路补给是必须要切断的,其他地方日军可以不控制,但呼西一带,必须得抓在手中,那战略目的也算是达到了。经过这段时间与蒙古骑兵的耽搁,日军行进的速度慢了不少,无奈的日军又不得不增援一批部队来稳固后方,把重要据点控制住,至于其他的,能不要就尽量不要。

等日军花极大代价攻下达来苏木时,时间已进入到了33年年底。在这期间,黑龙江的战斗从未停止过,但也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攻坚战,在没有切断炎黄军补给线时,关东军总部不想与炎黄军打大的攻坚战,损伤太大,而炎黄军又没有足够的实力主动出来夺取日军所得地区,于是双方除了不定期的制造一些小摩擦之外,就是巩固自己所在的防区了,中日双方的观注点都放在了呼伦贝尔以西这块地方,最后的决战似乎就要来临了,炎黄军已经退无可退,而日军又必须夺得这里,这是一场注定的战争。

望着地图上达来东苏木和满州里地区,小松原眉头紧锁,终于到了最后关头,必须得做好十足准备,方可开战,不然,又会陷入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要战,就要以最快捷,最果敢,最猛烈的方式拿下此地,不然又是一场嫩江桥会战或者哈尔宾之战了,关东军消耗不起。

34年年初,日军又屯兵四个师团,八万余人置于达来东苏木地区外围,并配备了九十余架战机,百辆坦克和百余门火炮。1月中旬,小松原命令日军三万余人以迂回的方式从呼西直接绕到达来东苏木地区的呼伦种羊站,以威胁满州里,并进而对达来东苏木产生夹击之势。

达来东苏木有炎黄军的四个师,在1月下旬,小松原终于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于是立即对达来东苏木发起了猛烈攻击,守军也进行了激烈的还击,双方打得昏天地暗,连续作战一个星期,日军也没能夺下守军的外围阵地,无良的日军气急败坏,在达来东苏木投了大量燃烧弹和一些违禁武器,遭到中国军民的一致愤慨,但也没打消侵略者的险恶用心,炎黄军也没有被侵略者的凶残吓倒,依旧孜孜不倦的守护着自己的阵地,但伤亡惨重。

小松原立即命令迂回到达来东苏木后方的三万人开始向守军进行攻击,以引出满州里守军出来救援,但他的图谋没有成功,蒙古骑兵对达来苏木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支援,三万日军反而被满州里援军和蒙古骑兵部队追得抱着鼠蹿,狼狈的逃了回来,再也不敢随便突进。

呼伦贝尔的战况,一直牵动着炎黄军司令部的心,但魏晨东反而感觉没事人一样,心里反而火热得很,就在前不久,他接到秘密消息:炎黄军的轻型坦克已经研制出来,而且战机有望在年中进行试飞和投产。

第二00章 炎黄军龙王型坦克

轻型坦克的数据也一并呈交到魏晨东手上,他与当下国外坦克一比较,发现各有优势,性能丝毫不比那些工业大国差,只是由于中国工业水平低的原因,产量可能相差有点大,但这个问题是可以慢慢改进的,最主要的研制工作已经做好,就只要批量生产即可。

高二点三米,长四点九米,宽…三米,重量十七点五吨,装甲厚度最厚达30毫米,乘员4人,450马力发动机,最快时速为40km/h,最大行程达三百公里以上,爬坡性能最高为35°,涉水深度 1。1米,越障高度 0。73米,越壕宽度3米,主要武器配备45mm坦克炮,备弹185发,以及两挺7。92mm 炎黄军自制机枪,备弹4500发……

魏晨东将其命名为龙王C型坦克,属轻型坦克,就现在这龙王坦克的数据显示,明显比小日本的89式坦克高一个档次,但魏晨东却下了一道严令:秘密批量生产,严禁泄漏出去。

魏晨东此举也是无奈,毕竟炎黄军才刚刚研制出来这些东西,配备还不够,如果此事被泄漏出去,恐怕国民政府第一个受不了,到时候说不定会联合日本人来对付炎黄军,那一切将泡汤了,现在的炎黄军要忍耐,只要有了一定的威胁力,才能强势出击。

于是,魏晨东一边大量继续购买苏联武器,一边秘密大量生产自己的高端武器,他决定好了,这些武器,要在日本全面侵华是才来使用,到时候,国民政府肯定无暇顾及炎黄军的强势发展,就算不想抗日,也不敢主动出击炎黄军,到时候只要炎黄军把自己坚定抗日,不在国内争霸的理念宣扬出去,相信蒋介石也不会那么不开眼主动进攻甘肃,就算到时他有这个胆量,也让他没这个实力,那时,才是炎黄军全力向日军出击的时候,现在,一个字,忍。

当然,关于这些炎黄军的核心机密,除了其中的几个核心高层知道之外,外人根本难得探查了,国民党不知,日本人照样不知,就算他们听说炎黄军有这些厉害的武器,恐怕他们也不信,谁相信一个才发展那么短时间的部队就有这种能力呢?你以为你是天使军团啊……

达来东苏木的战争还在继续,炎黄军守军损失颇大,日军也有些人疲马乏,虽然已经攻陷了炎黄军近半阵地,但他们照样损失惨重,一批批的增兵让日军深感兵力的不足,日本国内也红红火火的开始扩军了,不管男兵女兵,达到一定条件的都收,兵力一多,消耗就大,日军更加坚定“以战养战”的方针了,每攻陷一地,地方可以不要,但东西总要抢掠一番,不过由于和炎黄军达到不屠杀平民的协议,所以也不敢大批量屠杀中国平民,但东西他们没少抢,普通百姓怎么可能阻击得了这帮侵略者,除了报以怨恨和仇意之外,也别无他法了,日军此举就如蝗虫过境一般,总能制造不少难民,于是,大批的难民开始涌入炎黄军驻地了。

炎黄军只得抽出一部分兵力来安排这些难民前往呼东或者深入黑龙江,由当地驻军在黔北安家落户,并配发耕地和粮种等等,还好东北地广人稀,炎黄军基本上能够安排得过来,但为了这些难民不饿肚子,又不得不从军用物资里面拨出一批物资支助他们,这种情况虽然看似拖了炎黄军的后腿,但从另一方面看,对炎黄军的长期发展有着必然的好处,炎黄军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颇高,收到炎黄军资助的难民,一些百姓嚎淘大哭,收到粮种之后,没日没夜的辛辛苦苦劳作,只求尽早还清子弟兵的债,大家都自主的把自己欠的债记在心里,并算上利息,只等来年丰年了,第一时间还上,如果还有剩余,全部捐给部队,让他们放心的打那帮吸人血的鬼子,也能好好的保卫家乡。

大量中国难民北上,弄得日军一时看不到人烟,不过也让他们省了一些事,日本大本营立即决定向东北大量移民,在这里耕种,还配发枪支,既可一边耕种补充后勤,还可以支援日军打仗和防守,一举好几得。

日军的大量移民,将侵略野心尽现,但他们不顾中国军民的反对,依旧我行我素,东北和华北大片地区被日本农民瓜分,并从日军那里获得一些偷取的粮种进行种植,希望能够大量增产,看究竟是不是中国的种要比大日本的好,还是中国土地确实比大日本的好好几倍。

2月中旬,日军的增援部队又到达,但炎黄军这边却是没有增援,这样,日军就占有更大优势了,小松原果断的出击,炎黄军被迫放弃达来东苏木。

在此期间,驻守在蒙古的李国丰将军不止一次申请支援夏启东将军,但魏晨东没有同意,让其继续驻守在原地不要动,没有司令部的命令,不要擅自调动,日关东军司令部刚开始也很担心这股炎黄军会来支援,所以一直在关注其行动,甚至作好了随即派几个师团去增援的准备,最后在确定这些部队没过来增援后,才作罢。

达来东苏木一失陷,炎黄军控制的地方就只有满州里地区了,补给线也几乎直接暴露在日军的火力之下,这时,小松原才大大的放了一些心,虽然没有完全切断炎黄军的补给线路,但至少已经可以制约它了。

自从达来东苏木失陷后,炎黄军再也没有通过这条线路补给物资。这时,炎黄军军方甚至开始和苏联谈判,希望以后炎黄军的补给部队能从苏联境内绕到黑龙江来,苏联故作矜持,然后张口要价,炎黄军被迫同意购买一批苏联陈旧武器以及给予另外一些好处才让苏联松口,答应炎黄军的请求,由苏联划出一条规定线路给炎黄军当补给线。

2月底,日军又从新巴尔虎左旗调派两个师团的兵力向海拉尔冲去,企图攻陷海拉尔地区以威胁满州里地区炎黄军的后方。

夏启东将军眉头紧锁,他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总部不让李国丰将军前来支援,如果其能从兴安省突击,恐怕能直接威胁日军后方,以致让日军进攻不前,甚至被迫回防都有可能。

3月初,李国丰又接到一封急令:已于苏联谈妥补给线路问题,满州里可以放弃,令你部不要与日军决战,找个合适时机迅速撤出,调往呼东。

夏启东将军心里捉摸不定,他不知道司令部究竟是何用意,他们是不是一早就准备放弃这里了,那为什么又让自己带领十几万军队守卫这里达八个多月呢?是为了显示炎黄军的抗日决心,还是……

日军两个师团重兵出击,终于占领海拉尔,对满州里形成钳形攻势,小松原信心勃勃,在3月中旬,果断的下令向满州里发起攻击,同时,海拉尔也抽出一个师团增援而来,却是被一部炎黄军和蒙古骑兵牵制住,没能实现战略目标,但小松原也不在乎,毕竟炎黄军方面也花费了一部分兵力牵制,他现在手上可以攻击的部队达三个师团,丝毫不比满州里八万军差多少了,而且还有大量飞机,坦克和火炮,相信有足够的能力夺下这里。

双方在这块不大的地方血战十天之久,阵地反复易手,打得日军心惊不已,如果全中国都要这样打的话,恐怕把全日本的国民都打光了,也打不下来吧。

小松原气愤异常,又开始大量使用违禁武器,3月21日清晨,日军又足够进行了长达一个小时的炮火准备,随后是四个联队的疯狂冲锋,几百米外,日军的各种枪械就开始对炎黄军阵地进行火力压制,但对面并没有还制,日指挥官知道这是炎黄军等他们冲近了再打,于是又急令部队猛烈冲锋,等他们冲锋到百米内终于发现问题了,里面居然空无一人。

“炎黄军撤走了?”当小松原得知这个消息时,也是一头雾水,还没有完全分出胜负,为什么不打了呢?等日军占领满州里后,发现炎黄军驻地早已被他们烧为灰烬,里面的百姓也被撤走,这里几乎成为一座空城,死城,留给日军的只是一片废墟而已。

“这就是我们花这么大代价拿下来的地方吗?”小松原看着满目苍痍的地方,心头充满苦涩。

随着满州里的沦陷,炎黄军的退走呼东,这次日军为切断炎黄军补给线的战役终于宣告结束,双方作战长达九月,双方投入兵力近三十万,最后炎黄军伤亡过半,共九万余人,日军损失也是惨重,各个师团都有不定的损伤,最后统计下来,也伤亡近七万,胜也是惨胜。

此战过后,日军将占领之地全部划入满州国管辖范围之内。

日军切断炎黄军的补给线路之后,并没有着急加大攻势,而是暂时止步,准备围困一段时间再说。

第二0一章 再战嫩江桥

当后来日军得知炎黄军的补给线路又在苏联开辟时,大肆抗议苏联政府的举动,并警告苏联不要做影响双方和谐关系的事情。

苏联政府表示,苏联同意炎黄军在苏联开辟补给线是九一八之前就谈好的事情,当时日军和炎黄军并未交恶,现下如果苏联单方面毁约,恐怕要遭受重大的赔偿损失,并会严重影响苏联政府的信誉,望日本政府能够谅解。

日本人当然知道这是苏联人的借口,他们依旧想利用炎黄军的战力来遏制日军的脚步。现在有炎黄军这个心腹大患没除,日军也不想在此时与苏联交恶,一边继续提出交涉的同时,一边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布署。

1934年4月中旬,日军借助呼伦贝尔的胜利,开始攻击绥化市,双方作战二十余天,绥化南部大部地区被日军占领,5月中旬,日军调集重兵进逼大庆和齐齐哈尔,在齐齐哈尔的西部和南部有日军的六个师团,在大庆的南部和东部,有日军的七个师团,这两部分军队加起来,几乎是目前日军侵华的绝对主力。

面对日军的重兵压境,炎黄军和东北抗日义勇军也是严正以待,抗盟军和抗联也大肆活动了起来,以保持对日军后方的压力,以支援黑龙江的保卫战。

日军在围困着炎黄军的同时,几十万大军也在大肆消耗着物资和财力,最后就算把炎黄军困死,恐怕自己也是瘦得皮包骨头,面对异常艰难的战斗,日本内阁与军部又产生了一些分岐,不要与炎黄军死战,将其困住即可,另可想办法与其谈判,双方划地而立,以待有利时机,再予以剿灭。

对于这个建议,日本军部却不怎么同意,宣称对中国人就要强势,这才能够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并继续扩大战果,也能进一步提高国民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信心。

鉴于内阁的异议,军部暗令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让其尽快结束黑龙江战事,以堵国内软弱之人之口,以宣扬大日本帝国至强武力和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决心。

武藤信义也觉得一直围着炎黄军也不是个事,而且苏联人又在后面横插一扛,根本没将炎黄军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