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成林一愣,立即说道:“国王陛下,此次我等前来,是受皇上地差遣,前来与贵国商讨同盟的事宜的。如果国王陛下愿意归附我大明,末将必代陛下向皇上禀明,不过,这么重要的事情,末将不敢替皇上做主。当然,国王陛下如果愿意的话,末将愿意陪同陛下前去布面见皇上!”顾成林这话已经很是客气了,自从朱祁钰称日本天皇为殿下之后,明帝国对其他藩属国的国王都统称为“殿下”。因为白羊王国暂时还不是明帝国的藩属国,所以顾成林称哈桑为“陛下”。
显然,哈桑对这个回答是很满意的,而且顾成林的话也让他松了口气……既然明帝国皇帝派他们来商谈同盟一事的,那么明帝国实际上就已经同意帮助白羊王国了。这是哈桑最重视的,而他之前做的那么多煽情的表演,自然也是要达到这个目的。当然,双方的关系在这个时候也近了一层,原是两个毫无关系的国家,在这个时候就变得如同一家人一般。
当日,哈桑就为顾成林他们举办了一场非常豪华的宴会。虽然顾成林并不是明帝国的皇帝,不过他却得到了皇帝般的款待。这也是顾成林第一次代表明帝国处理外交事务。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因为远征部队到达一些新的国家,而且交通不便,所以帝国的外交官员是无法跟上远征部队的步伐的。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由远征部队的统帅来处理一些外交事务。也正是从这里开始,顾成林除了要肩负起帝国远征舰队司令官的职责之外,还要客串一下帝国外交官员的角色。
参加宴会的不仅仅有白羊王国的官员,还有很多王公贵族。哈桑也在宴会上宣布,白羊王国将与明帝国结盟。当然,顾成林也委婉的表示,如果两国顺利结盟的话,那么明帝国就有义务协助白羊王国对付奥斯曼帝国。当然,前提条件是,两国要形成同盟,如果同盟破裂的话,那么其他的承诺都将作废。
第二日,哈桑与顾成林开始商讨一些同盟的基本条款。当然,明帝国提出的条约基本上是现成的,这与明帝国之前向其他一些国家提出的同盟条约类似。比如,白羊王国得开放国内市场,保证帝国商人在白羊王国境内的所有商业活动;明帝国在白羊王国设立商业据点,并且设置通商口岸;明帝国租借白羊王国的一些城市,或者城市里的某些区域,用来作为商业区;白羊王国的资源得首先考虑出售给明帝国,并且要以最优惠的价格出售给明帝国等等。当然,明帝国没有提出任何领土要求,甚至没有提出要在白羊王国驻扎军队。
随后,两名随同顾成林而来的帝国官员也开始与白羊王国的官员商讨一些同盟条约的细节问题,比如设置商业据点的问题,多少,租界的年限,以及租金的多少,贸易税的多少,以及最优惠投机倒把的具体条款等等。
当哈桑看出明帝国对白羊王国并无领土野心,而且不会出兵干预白羊王国的内务之后,他也松了口气。当然,哈桑就算是再精明的皇帝,也无法想到,几十年之后,他与明帝国签订的这份条约中的很多内容,其实就是将白羊王国的利益转手送给了明帝国。当然,在当时一的条件下,确实没有几个国家的君主有这么长的眼光。当明帝国的货物充斥在白羊王国的每座城市,当明帝国的商人控制了白羊王国的贸易,当大量的金银流入明帝国,当白羊王国必须要依靠明帝国的帮助才能生存下去的时候,就算这个国家还有政治上保持关独立,就算这个国家还拥有自己的军队,不过,他们的经济命脉已经完全控制在了明帝国的手里,而且随着商人势力的进入,经济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基础,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基础都掌握在了明帝国的手中,那么他们的独立也就只是表面上的,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了。
可以说,朱祁钰在当时采取的很多对外政策都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特别是朱祁钰时代的后期,随着明帝国金融体系的建立,以及完善,金融成为了控制经济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在帝国控制了全世界绝大部分的贸易网之后,明帝国就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而到了这个时期,明帝国甚至不需要动用军队,仅仅利用金融手段,就能迫使很多国家屈服。也直到这个时候,朱祁钰的对外政策的厉害之处才现实了出来。当然,能够这一点的,正是在朱祁钰时代的前几十年里的对外战争中,明帝国在第一次胜利,都会在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大厦上添上几块砖,见匹瓦,让这座大厦更为高大!
这次,明帝国在白羊王国采取的策略是一样的,不要领土,不要赔款,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白羊王国的贸易,然后从贸易控制白羊王国的经济,最后让这个王国彻底的被明帝国的经济所同化。而直到数年之后,顾成林才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在那时候,他已经是帝国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了!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三十五节 重拳出击
当顾成林带着一份近乎完美的同盟条约返回了苏拉特的时候,朱祁钰也正在准备前往斋普尔。如果不是要等待顾成林回来的话,他早就应该到斋普尔了。当然,朱祁钰的等待并没有白费。顾成林虽然不是外交官员,甚至连政府官员都算不上,只是一名帝国海军将领而已。不过,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务。白羊王国几乎答应了全部的条款,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让步。比如,他们从明帝国这里采购的军火,将按照明帝国内部采购价与国际市场价的中间价位结算。仅这一点,在后来就为明帝国增添了数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朱祁钰奖赏了一番顾成林后,就让他返回了科兰巴。然后朱祁钰再派遣那两名官员前往白羊王国,让白羊王国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派遣使者前往帝国京城,与帝国正式缔结同盟条约。当然,明帝国会准时的将承诺援助给白羊王国的军队运送到西洋地区的,在正式签署了同盟条约之后,就将在十日之内将第一批军火送到白羊王国。当然,朱祁钰打的如意算盘是,这次战争结束之后,明军必然会淘汰一批武器装备,到时候就不用把这些武器装备都运回去了,直接储备在西洋地区,稍微修理擦拭一下,只要看上去是新的,然后就可以转手卖给白羊帝国。这样,明军不但能够免费换一套新的武器装备,而且还节约了运输的费用,另外跟把二手货卖了个好价钱,何乐而不为呢?
处理完这些整改之后,朱祁钰就跟随最后一批押送物资的陆战队去了斋普尔。半年的准备时间,不但让前线的明军官兵得到了充分地休整。让白古王国与锡兰王国,还有波利加王国的部队稳定了占领区的局面,各个独立出来的小王国也恢复了正常的秩序,更重要的是,明军为最后进军德里的准备工作也在这半年中完成了。大批的作战物资被运送到了前线,现在,前线的明军部队就等着皇帝下达最后的进攻命令了。
半年地时间内,二十万帝国骑兵全面出击,几乎就没有给莫卧儿军队一点喘息的时间。虽然这二十万骑兵并没有去攻占德里,甚至没有去攻占任何一座有莫卧儿军队驻守的城市。不过。半年下来,莫卧儿军队几乎丧失了在野外行动的能力,各地的驻军都被迫的进入城内,以防止在野外遭到明军骑兵的突袭。显然。在此情况之下,莫卧儿军队地腹地几乎是畅通无阻的,明军已经控制了除城市之外的大部分地区。而莫卧儿军队在失去了相互联系之后。自然也就没有能力对明军发动反击,只能在城内固守,等待明军的最后一轮进攻。
那些骑兵部队的将领一个个也是眉飞色舞的样子,至少这半年里,他们要比步兵部队的将领兴奋多了。大的战役几乎没有,不过这种小打小闹的行动,反而更对很多将军的胃口,特别是对那些蒙古军团的官兵来说,这半年时间里。几乎都是以他们最拿手的方式在进行战斗。当年,他们是袭扰明帝国的边疆地区,而现在,他们把那些本事全用到了莫卧儿帝国来。当然,这些蒙古军团的官兵在这半年时间里都发了大财。虽然他们没有办法去洗劫富裕的城市,不过在乡村的活动,也让他们捞足了战利品!
“北线方面,陈懋元帅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全部到位了。现在三个骑兵军正在集结,陈懋元帅也制订好了进攻计划。不过,这次将是三个方向上的军团联合进军,所以以我们为主,另外两线都为我们提供配合。”朱祁钰不在的时候,卫平成了南线军团的临时司令官,当然,介绍战区的情况,也是由他来负责的。“东线方面,杨天奉将军几个月前就提出要单独进军,不过都被我们否决了,现在第五军正在德里附近活动,只要战役正式开始,第十四军将从阿格拉出发,第五军在前方负责扫荡。”
“看样子,杨天奉已经跑到了我们前面去了!”朱祁钰笑了起来,“很好,现在三条战线上的进攻准备都已经到位,我们在这里多等了半年,让阿巴克多残喘了半年,现在也是该结束这场战争的时候了。卫平,你有什么计划?”
“陛下,我们做出的计划是,用北线军团牵制莫卧儿军队的主力,东线军团则负责向德里突击,迫使敌人分散兵力,只要条件成熟,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向德里进军,一举攻占德里,结束战役!”
朱祁钰在沙盘上看了一阵,说道:“这个计划本身是很好的,不过敌人也明显知道主攻方向是在南面,所以会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南面。如果北线军团进攻受到阻挡的话,那么我们就将不得不与敌人的主力决战,到时候,恐怕第一个杀入德里的就是第五军了!”
周围的将领都看了卫平一眼,显然没有人想让第五军从到最前面去,至少在这些将军年来,如果让第五军抢了头功的话,那他们就太没有面子了。
“我们应该同时发动进攻。”朱祁钰在沙盘的边上砸了一拳,“三个方向上的进攻同时展开。这样,敌人就难以准确判断我军的主要进军线路。到时候,如果他们集中抵抗北线军团的话,就以南线进攻为主。反之,如果他们重点对付我们的话,就让陈懋发力。以莫卧儿军队现在的实力,他们最多只能在挡住第五军的同时,阻挡我们这边的一路进攻,防线上漏洞很大。所以,我们暂时还要确定主攻路线,到时候,依据战场局势再做出决定。另外,蒙古军团独立出来,仍然由卫广。作为机动部队,深入敌人后方,打乱敌人的防御部署,为我们在外围一层层的拔除莫卧儿军队的据点创造条件!”
朱祁钰的这一提议提到了大部分将军地认同。虽然这次集中了四十万兵力,全力向德里进军,不过莫卧儿军队仍然有一定的实力,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将敌人一层层的剥出来,然后分别消灭,保证每场战斗明军都集中起绝对的兵力去对付敌人,这不但能够减少每场战斗的难度。还能有效的控制伤亡,以及消耗。虽然这更费时间,不过,半年的准备时间都熬过来了。那谁还会在乎最后迈向胜利终点的这点时间呢?
完成部署之后,朱祁钰就派人把计划送给了陈懋与杨天奉。接着,蒙古军团就先一步出发了。卫广对皇帝的安排是很满意地。在最后阶段的作战行动中。几乎都是攻坚战。莫卧儿军队全都龟缩在城内,只有一一打下这些城市,才能最后攻占德里。而在这种攻坚战中,骑兵部队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最多只是负责拦截逃窜地敌人而已,与正规战是无缘的。本来卫广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不过这次皇帝把蒙古军团派了出去,而且是去打击敌人后方。显然,皇帝更为信任蒙古军团了。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两日之后,第三军,第八军开始向北进发,而他们攻打的第一座城市就是德里南面的阿尔瓦尔。这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不过,德里附近已经是莫卧儿帝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了,而且在此之前,有很多附近村镇的居民涌入阿尔瓦尔,所以当明军到达这座城市外面的时候,城内已经聚集了至少二十万居民。另外还有大概五万正规军。除此之外,莫卧儿军队还临时武装了至少十万居民,甚至将一些不到十二岁的孩子,还有很多妇女都武装了起来,准备与明军死战到底。
负责攻打阿尔瓦尔的是第三军与第八军,两个陆战军负责后勤支援以及外围掩护。第八军首先在其北面建立了防线,将阿尔瓦尔隔绝了出来,而蒙古军团则已经到达了德里附近,建立了纵深防区。随后,第三军开始全力攻城。
本来这就不是一座坚固的城市,在第三军地强大炮火下,莫卧儿军队是没有任何办法抵抗。炮击一天,城市南面的城墙就倒塌了。虽然没有骑兵冲锋,不过步兵的稳定推进仍然有着强大的杀伤力。而且,卫平在指挥炮兵作战方面绝对 是最厉害地。在步兵推进的同时,炮兵也轮番压上,用炮火为步兵开路,所以当步兵压上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清剿残余的敌人,几乎就没有遇到多少像样的抵抗。
朱祁钰对第三军地快速进展也很是奇怪,怎么说,这里都有几万正规军,还有十多万武装平民,正要打起来,这也算是股不小的力量吧,而第三军仅仅花了三天的时间,不但占领了这座城市,还歼灭了所有的敌人。那些逃出了阿尔瓦尔的敌军也被第八军给赶了回来,整座城市里几乎就没有人逃出去。显然,这个进度确实太快了一点,就算是城内的居民奋力抵抗一番的话,都足以对明军构成很大的威胁了。之前,明军在很多地方都遇到过这样的麻烦,而且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对付这些亡命抵抗的敌人。这次,第三军仅仅用了三日就完成了任务,确实让朱祁钰惊讶不已。
后来朱祁钰才知道,导致阿尔瓦尔冠军战斗力低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座城市里储备的粮食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用光了。虽然根据明军所获得的情报,德里储备有大量的粮草,足以支撑好几年的时间。不过,明军在半年之内几乎完全控制了城市之外的交警,任何运送粮草的军队都是明军骑兵的打击对象。所以,德里的粮食几乎不可能运送到外围的城市去。而这些外围城市囤积的粮草是非常有限的。而几十万人,一天就要消耗提数十千石的粮食,半年下来,就算城内的那些粮仓之前都是满的,也根本不够用!
显然,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战斗力?虽然明军的主要作战物资已经由粮草转变为了弹药,不过粮草绝对是一支军队最根本的保障物资,弹药还是其次的。没有弹药,明军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作战,而没有粮食,任何一支军队都将失去战斗力!
同样的,陈懋在北面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第十军与第十一军在攻打锡尔萨的时候,就没有遇到多少抵抗,守城的三万多莫卧儿军队在城破的时候,就有两万多人投降。而那些被困在城内的居民在走出来的时候,都被饰物得只剩下了皮囊与一把骨头。到最后,陈懋甚至拿出了一部分储备的粮食来救济这些战争难民。虽然陈懋并无半点人道主义的观念,不过这么多难民,总不能全都不管吧!
也只有杨天奉的第五军没有遇到这样的麻烦。因为杨天奉根本就不支攻打城市,就算第十四军有能力攻占城市,杨天奉都没有这么做。反正,皇帝只要东线军团配合另外两路军队作战就好了,而并没有说明一定要攻打敌人的城市。所以,杨天奉干脆放弃了所有的城市,由第五军在前面开路,第十四军,以及那些赶过来配合明军作战的白古王国的军队押送物资在后面跟进,沿途只在已经控制了的村镇落脚,根本就不去对付那些在城内固守的敌人。自然,杨天奉也就避开了这个麻烦,不用支为难民的事情发愁了。
接下来的十多日里,第三军几乎在每座城市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朱祁钰也有点头痛了,那么多的难民,需要消耗多少粮食?虽然明军的粮草储备是很丰富的,而且还可以从锡兰王国,白古王国的以及波利加王国调动粮食过来,不过这些难民就足以拖住明军的步伐了。到最后,朱祁钰不得不派人返回苏拉特,让锡兰王国派遣军队押送粮食过来,并且将管理难民的事情都交给了锡兰王国的军队,让明军抽出了手脚来。不然的话,明军恐怕还没有打到德里,就被这些难民给拖垮了!
第十一卷 横扫西洋
第三十六节 围攻德里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莫卧儿帝国灭亡是必然的,只不过,朱祁钰也有点手忙脚乱,光是处理那些战争难民就是一件让人极为头痛的事情,而且还要在作战的时候处理这些难民。虽然明军正在从三个方向向着德里进发,不过,每前进一步,都要遇到极大的阻力。甚至可以说,明军是在难民的人群中前进的。
“绝对不能这么拖下去!”朱祁钰对这些难民虽然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感情,不过他却不可能下令杀了这些难民。“必须要让部队加快推进速度,难民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另外解决!”
“不过,我们现在能够想到的办法都已经用上了。”卫平显得有点无辜,步兵部队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现在,陆战队已经全派去处理难民了,不过难民数量众多,我们分不出更多的人手。要加快推进速度,我们就只能离开主要的道路网,而我们的炮兵部队是无法通过野外快速运送的,还有作战物资,这些如果没有军队看守,恐怕最后都要被难民抢走,后果不堪设想,另外……”
朱祁钰压了压手,看了卫平一眼,说道:“这么说来,我们现在能够想到的办法都已经用上了,那么我们就要用一些还没有想到的办法。”
“还没有想到的办法?”卫平很是不解。
“对,还没有想到地办法!”朱祁钰边说边点了点头,然后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周围的将军也都沉思了起来。不过,这二十天里,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甚至采取了一些对付战俘的办法来对付这些战争难民,不过效果却一点都不好。陆战队的三个军几乎都用来安顿难民了,而且大量储备的粮草也用到了难民身上,导致明军不得不从后方收集,运送更多的粮草上来,加大了后勤保障的难度。另外,还有大批的西洋其他王国的军队到达明军后方,负责这些方面的工作,可效果却一点都不理想!几乎能用上的办法都用了上来。而现在皇帝提出要用以前没有想到过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自然让很多将军感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