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明史-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需要时间!”

“对,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你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有必要的话,去国内调一批人员过来协助你。”朱祁钰看了柴汇一眼,“具体的事务,朕不会干涉,这不但是在为帝国谋求利益,也是在为你们这些商人谋求利益。在这方面,你算是经验十足了,交给你来处理,朕完全不用操心!”

柴汇欣然的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很清楚,如果能够控制莫卧儿帝国这个庞大的市场,那将给大明的商人带来多么巨大的好处。

这时候,门突然被人推开,金英三步并两步的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陛下,于大人送来的加急信件,发生大事了!”

朱祁钰一惊,当他看到那红色的信封时,立即就惊呆了。按照他与于谦的约定,除了最紧急的,足以威胁到帝国安全的事情之外,都不会用红色的信封。也就是说,后方发生了重大的,足以威胁到帝国安全的事情了。

第八卷 怒海狂涛

第七十六节 噩耗

送信的使者是先沿陆路到达了狮城,然后再搭船渡海的。一路上,信使换了十多人,跑死了数十匹快马,仅用十五日就从京城到达了狮城。随后,搭乘一艘速度最快的战舰,航行了十日之后到达了科兰巴。也只有最紧急的信件才会采用这种方式传递,这至少要比直接在大沽港上船赶到科兰巴节约两个月的时间。

朱祁钰迅速地看完了这封并不长,聊聊百多字的信件,然后就交给了柴汇。同时,朱祁钰整张脸都变白了,神色也变得异常的严酷。

“金英,立即去通知各军将领,三日之内返回科兰巴,另外,让侍卫队做好出发的准备。”

柴汇也很快就看完了信,他长出了一口气,仿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样,又浏览了一遍,这才把信收了起来。“陛下,这……这……”

朱祁钰招了下手,让侍卫将那名信使带了出去,这才说道:“这是于谦的亲笔信,而且在他发信的时候,已经延迟了十多日,也就是说,事情是在一个半月前发生的,现在不是该我们悲伤的时候。”

“陛下准备回国?”柴汇也冷静了下来,确实,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

朱祁钰慢慢地点了下头。“西征打到这一步,朕在这边也没有多少事可做了。柴汇,你留下来负责外交与政治方面的工作,军队方面朕也会做出安排。如果后方不稳定的话,我们的西征没有多少意义。这次,朕回去,必然会彻底消灭后患。”

柴汇没有开口,朱祁钰已经下了决心,而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皇帝的决定。

三日后,十多名将领先后返回了科兰巴。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在看到侍卫团的官兵都在收拾行李之后,这些将军们也意识到发生了一些严重的事情。不然,皇帝不会在西征打了近两年,局面已经打开了的情况之下准备回国。

“小李,发生了什么事情?”陈豫把一名侍卫团地军官叫了过来,这名军官原本是陈豫的手下,后来被选进了侍卫团的。

那军官犹豫了一下,把陈豫向旁边拉了几步,这才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皇上在三日前收到了一封于大人送来的十万火急的信件,然后就招你们回来,另外让我们收拾行李了,肯定是国内发生了大事。”

陈豫点了点头,让那名军官走开了,这才向朱祁钰的别宫走去。

“陈豫,你打听到了什么情况?”卫平也在活动,他也有手下被选进了侍卫团。

陈豫摇了摇头。“具体的没有探听清楚,不过肯定是很严重的事情。”

“听说皇上这几日都在书房内,连饭量都少了很多。”经过大门的时候,卫平降低了声音,“如果没有严重的事情发生,于大人是不会发来十万火急的信件地,皇上也不会将我们都招回来。我还听到了一点消息。应该不是国内发生了叛乱这样的事情,好像是东面某个地方。”

“东面某个地方?”陈豫一愣,拉住了卫平,“日本?”

卫平没有开口,他只是微微地点了下头,就朝书房走去。

不多时,十多名将领都来到了朱祁钰的书房里。陈豫也注意到了,皇帝的神色很不好,甚至连胡子都没有刮,看样子。这三天,皇帝没有安稳过,眼圈都是黑的,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其他的将领也都注意到了,心里更是焦虑。一向举重若轻,从不会被困难击倒的皇帝有这样的表情,就足以证明所出现的问题的严重性了。

“各位,坐吧!”朱祁钰的声音嘶哑了很多,“于大人送来了一封加急信件,相信你们在进入书房之前也已经探听到了一点消息,至于信件的内容是什么,朕不想说,你们还是自己看吧!”

那封信件很快就在将军们中间传递开了。当陈豫看完了里面的内容时,整个人都僵住了,接着他仿佛猛然清醒了过来一样,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此时,两行泪水已经顺着他的面颊滚落了下来,只见他咬紧了牙关,拳头也捏得紧紧的,嘴里模糊地发出了一些声音。

卫平的表现更为冲动,他差点就要哭出声来了,如果不是侍卫制止,恐怕他早就冲了出去。

“叛乱,严重的叛乱!”顾成林打破了沉默,“陛下,日寇贼心不死,竟然敢发动叛乱,末将请求率舰队返回日本,必然将日本彻底变成地狱,绝不留一个活口!”

“陛下……”陈豫与卫平两人同时站了出来,“末将愿意率军前往平叛!”

“你们都冷静一点!”三日下来,朱祁钰已经冷静了很多,也前后思考了各方面的问题,“日寇叛乱确实很严重,邓茂遇刺,卫广重伤,现在只有胡沱率领的第八军坚守在江户,其它各地都沦陷了。恐怕,现在江户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急没有任何用处,现在我们必须要冷静下来。陈懋已经调第四军,以及第六军赶往了日本,应该已经稳定住了局面。”

陈豫终于忍不住痛哭了起来。他与邸茂虽然一直在竞争帝国第一骑兵将军的位置,不过他们两人更是朋友。在东征时,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相互支持,战胜了无数的敌人。现在,邓茂遇刺,尸骨未寒,他不悲痛才是怪事。当然,陈豫已经早把超越邸茂的想法抛到了脑后,他唯一想到的只是复仇!

卫平更是悲痛不已,虽然他的自制能力要比陈豫强,不过卫广是他的亲弟弟。早在朝鲜抗日战争中,卫广就丢了一条胳膊。现在,卫广生死未卜,卫平哪能坐得住,他恨不得马上就率军杀到日本,为卫广复仇。

其他的明军将领也都是悲痛莫名,镇守日本的第一军,第五军,第八军都是帝国精锐。叛乱之中,三军共十万余将士死伤惨重,仅镇守京都的第一军就伤亡大半,而第五军差点全军覆没,只有第八军在江户稳住了阵地,挡住了日寇的疯狂进攻。而西征打了两年,明军伤亡都没有这么惨重!

朱祁钰早就悲痛过了。邓茂是他最器重的年轻将领之一。当初朱祁钰留邓茂镇守京都,就是看重了那茂有智有勇。能够独镇一方,而让朱祁钰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害了邓茂。卫广是朱祁钰重视的另外一个将领,当初卫广失去了胳膊之后,差点就自暴自弃了,朱祁钰亲自到医院去看望他,使他振作了起来。也正是如此,卫广在东征中表现非常突出,大有超越邓茂与陈豫的势头。结果,卫广也差点死在了日寇的刺客手里。朱祁钰感到很后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能够狠下心灭了日本,留下后患,让这么多优秀的帝国军又死得不明不白了。他后悔自己太过于仁慈,没有能够斩草除根。

悲痛与后悔之后。朱祁钰强迫自己平静了下来。叛乱的事实无法改变,牺牲的邓茂也无法死而复生,卫广更不可能奇迹般地好过来。那么,该做的事情就不是悲伤,而是组织力量前去复仇,去彻底地铲除祸根。

“陛下,现在结束西征,回师日本不算太晚,如果后方……”

朱祁钰抬了下手,打断了胡志的话,说道:“西征不能结束。我们花了数年的时间,才到了现在这一步,如果结束西征的话,那么牺牲的将士,还有数以亿计的战争支出就白费了。西征继续进行,不过,日本的叛乱也要平息。”

将领们都安静了下来,陈豫咬了咬牙,擦掉了眼泪,站起来说道:“陛下,末将请命率军前往日本平乱。”

“末将也是!”卫平也跟着站了起来。

朱祁钰压了压手,说道:“你们两个都先坐下,朕已经有安排了。”

陈豫与卫平相互看了一眼,这才有点不甘心地坐了下来。

“这次朕率第二军回日本,配合陈懋调动的军队平定日本叛乱。第三军留下来镇守锡兰王国,以及果阿要塞。”朱祁钰看了卫平一眼,“卫平,朕明白你的想法,不过现在卫广只是重伤,朕保证,会安排最好的医生去帮助他。半年之后,朕再安排部队前来调换第三军,你有意见吗?”

卫平并不是冲动之人,见朱祁钰早就有了计划,他有点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西征关系到了帝国的未来,第三军久经考验,相信卫将军不会让朕失望的。”朱祁钰又看了一眼卫广,目光才转移到了顾成林的身上,“顾成林,朕回去平叛之后,由你担任西征总司令,负责西征的各项战争事宜,其他方面,由柴汇负责,你要密切配合柴大人的行动,明白吗?”

“陛下放心!”顾成林迟疑了一下,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袁晨皓,你率北洋舰队跟随朕一起回日本平叛。”朱祁钰犹豫了一下,说道,“本来,朕答应过你,西征结束之后,就放你回白古王国,不过,现在局势紧张,帝国需要优秀的海军将领。当然,朕不强迫你,现在你已经是白古亲王了,如果你决定留下来的话……”

“陛下,臣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能跟随陛下征战,臣绝无半点怨言!”袁晨皓立即表态,他并不太在乎那个白古亲王的身份。

朱祁钰微微点了点头。“那好,你立即率北洋舰队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日本,协助东洋舰队作战,在朕返回之前,一切听从总参谋长陈懋的指挥!”

“是!”

朱祁钰的目光又落到了萧涯离的身上,过了一会,他开口说道:“萧涯离将军,朕一直低估了你的能力,之前,朕亏待了你,让你失去了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陛下,为帝国征战是臣的职责,臣并不在乎那些虚名!”如同以往一样,萧涯离的话说得很平静。

朱祁钰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朕现在封你为帝国海军陆战队上将司令,西征大军副司令,地面作战方面由你负责,当然,你要与顾成林将军密切配合!”

“末将尊旨!”

最后,朱祁钰的目光落到了陈豫的身上。“陈豫,你立即去组织第二军返回科兰巴,船队月底出发,别错过了回去的机会!”陈豫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开口。

“好了,大家都去准备吧!”朱祁钰站了起来,等到将领们都出去之后,他这才让一直呆在后庭里的柴汇走了进来。

“陛下,这次抽调第二竿回去平叛,那西征部队就必然实力大减,恐怕……”柴汇在冷静下来之后,考虑到的事情比朱祁钰更多,“陛下,臣有话想说,不过……”

“柴汇,你有什么就说吧,朕难道会怪罪你吗?”

柴汇尴尬地笑了一下,这才说道:“臣认为,日寇不过一跳梁小丑而已。虽然这次日寇叛乱声势浩大,不过臣认为,其难以成大气候,如果抽调主力去平叛,那就是杀鸡用牛刀!”

“柴汇,你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调动主力去平定叛乱?”朱祁钰让柴汇坐了下来,“之前,朕也这么考虑过。不过,日本直接关系到了帝国的大后方。而且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开,我们迅速抽调部队去平定叛乱,才能够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西征不能耽搁下来。顾成林,萧涯离,还有卫平三人的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再加上有你在这边看着,朕相信不会有大问题。唯一让朕担心的是,现在帝国三线作战,这巨大的战争压力,恐怕难以承受啊!”

柴汇担心的也是这点,帝国可以承受两线作战的压力,但是,同时打三场战争,帝国的实力就要受到考验了。不说别的,仅仅是庞大的战争支出,这就难以让帝国政府承担。

“算了,想那么多也没有用。这次朕必然彻底铲除祸根,日寇自己找上门来送死,我们自然不能客气!”朱祁钰站了起来,“柴汇,西洋的事情,就拜托你了,朕全力平叛,等到摆平了日本之后,再率军前来。希望到时候,我们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

“陛下保重!”

朱祁钰笑了起来,这是他三日里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同时也表明他恢复了信心。当了这几年的皇帝,他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不过他从来没事去过信心,这次也不例外!

第九卷 东瀛平叛

第一节 混乱

两个多月的航行,朱祁钰率领的北洋舰队终于到达了那霸港。这是明军设置在琉球岛上的唯一的军港,也是唯一的军事基地。当年,明帝国在帮助琉球国王平定了国内叛乱之后,琉球王国就按照与明帝国签署的同盟条约,在承认了自己的附属国地位之后,让明军在那霸建立军港,并且驻扎部队。当然,最初,琉球王国是希望明军能够帮他稳定国内的局势,帮助他恢复统治。而现在,这座军港成为了明军平定日本叛乱,除朝鲜半岛上的港口之外最重要的军事基地。

“陛下!”赶到那霸来迎接朱祁钰的是帝国外交部部长何山,原本应该是陈懋到这边来向朱祁钰汇报军情的,不过,陈懋正在朝鲜组织入日作战部队,而何山正好在琉球进行访问,要求琉球国王出兵镇压日本叛乱,所以就由他到港口来迎接了朱祁钰。

“何大人,不用这么多礼了,我们等下再谈。”两个多月,朱祁钰一直有点烦躁不安,一直在担心着日本发生的事情,不过,此时他显得很平静。

不多时,一行人就来到了明帝国设在琉球王国的使馆。刚到达,朱祁钰就看到琉球国王带着一行官员赶了过来。

“何山,去挡住他们,就说朕身体不是很舒服,等明天再接见他们。”朱祁钰哪有心情去应付琉球王国,他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日本的情况。

何山哪能不明白朱祁钰的意思,立即就带着两名手下迎着琉球国王走了过去。朱祁钰则在一帮侍卫的护送下进了别馆,不多时,何山也带着外交部的官员跟了进来。

“琉球王国邀请陛下晚上去王宫赴宴。”

“好说,到时候再看吧。对了,琉球国王答应出兵日本了吗?”朱祁钰说着,就脱下了身上的军装,换上了一件便服。

何山点了点头,说道:“琉球王国已经答应了我们的要求。虽然他们兵力不多,不过琉球国王答应派遣一支五千人的部队前往日本,支持我们的平叛行动。另外……”

见到何山的神色有点尴尬,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让内侍都出去了,这才问道:“另外什么?”

“琉球国王要求将日本屋久岛以南的日本岛屿全都划归琉球王国。”

“他们还真知道趁火打劫!”朱祁钰冷笑了一下,“没问题,可以答应这个要求。今后以屋久岛为界,以南的岛屿都归琉球王国。对了,之前这些岛屿也属于琉球王国的吧?”

何山点了点头,把朱祁钰不太了解的一段历史讲了出来。原来,最初,大隅诸岛都属于琉球王国,后来日寇占领了这些岛屿,并且击败了琉球王国的军队。在琉球王国内乱的时候,日寇与琉球伪王签订了条约,吞并了大隅诸岛。不过,琉球现在的国王一直没有承认这一条约,明帝国也暗中支持琉球王国的领土要求。这次,日寇叛乱,琉球国王抓住了明军平叛的机会。提出了收回这些领土的要求。听完了何山的讲述之后,朱祁钰说道:“那么,等我们平定了日本叛乱之后,就让日本与琉球王国签署条约,正式确定这些岛屿的归属权。不过,现在朕最需要的是知道日本的情况,这两个多月,朕一直不太了解日本的情况,还望何大人给朕讲解一下。”

“陛下客气了,这是臣的职责。”何山略微迟疑了一下,开始向朱祁钰讲述日本发生叛乱的过程,以及叛乱之后,日本的局势。

与之前朱祁钰获得的消息一样,日本叛乱的根源很深。当初,明军东征战胜了日本之后,迫使日本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也就是《马关条约》(这不是一份单一的条约,分成了很多份有详细内容的条约,因此《马关条约》是一个统称)。从表面上看,明帝国战胜了日本,并且将日本变成了帝国的附属国,在日本扶持起了以天皇为核心的中央政权,而原本在日本拥有实际权利的西军与东军则隶属于中央政权。不过,这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体制,日本并没有因此而彻底的战败。可以说,《马关条约》仅仅只是一次休战性质的条约,日寇一直没有放弃过要摆脱明帝国的统治,要战胜明帝国的妄想。

东征结束之后,朱祁钰只留下了三个军,大概十万军队驻守日本。其中,驻守京都,为日本天皇拱卫京城的是第一军,而驻扎在关东平原,为日本王朱祁镇守卫江户的是第五军。另外,第八军负责守卫明帝国在日本的十多处据点与军事基地。可以说,十万兵力非常有限,而且兵力极为分散。仅以江户为例,驻扎在此地的明军总兵力不足两万人,其中只有一个步兵师是防御主力。

三年多内,明帝国先后向日本出售了数以亿计的军火(全都是现金交易,这原本也是榨取日本财富的一种手段)。根据战后统计,三年多时间内,仅军火出口一项,明帝国就从日本获得了至少两亿五千万两白银。而这还没有将那些以货易货的军火买卖计算在其中。虽然,这两亿多两白银,以及用军火换来的大量物资为帝国国内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并且让帝国的军火工厂能够持续运转,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帝国国库提供了大笔的收入。仅保守估计,三年多时间之内,帝国国库收入中,就至少有两千八百万两白银与对日军火贸易有关系,其中包括了进出口关税,以及工厂的工业税!不过,这也为日本的叛乱提供了物质基础,或者说,是在变相地为日本叛乱份子提供武装。

按照朱祁钰制定的政策,出售给日本的军火都是明军淘汰下来的最差的那一部分。朱祁钰不是不知道日本是个威胁,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