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道理中,政这一条最重要。

    哀公问道:请问什么叫做政呢?孔子回答说:所谓政,就是正的意思。国君自身正,那么来老百姓也就跟着正了。国君的所作所为,就是老百姓的榜样。国君所不做的事,老百姓自然也不会去做。哀公又问:请问应该去为政呢?孔子回答道:夫妇有别,父子相亲,君臣相敬,这三件事做好了,所有的其他事情也就跟着做好了。

    哀公说:寡人虽然不才,却很愿意听一听做好这三件事的办法。可以讲一讲吗?孔子回答说:古人的为政,把爱护他人看得很重要。要做到爱护他人,礼最重要。要做到礼,敬最重要。要做到不折不扣的敬,大昏最重要。大昏是最最重要的了!天子或诸侯的婚娶就是大昏,大昏的日子来到,要戴着礼帽穿着礼服亲自去迎娶,这是表示亲她的意思。所谓亲她,实际上就是尊敬她。所以君子把尊敬作为亲,抛开尊敬也就是抛开了亲。没有爱也就没有亲,没有敬也就没有正。爱和敬,大概就是为政的根本问题吧!

    哀公说:寡人想插问一句话,戴着礼帽穿着礼服去亲自迎娶,这是不是显得太隆重了?孔子肃然动容地回答说:大昏是为了撮合两家的好事,传宗接代,来继承先圣的事业,来成为天地、宗庙、社稷的主人,您怎么说这样做是太隆重了呢?哀公说:寡人孤陋寡闻,如果不是孤陋寡闻,也就听不到您这一番高论了。我还想问,但又不知如何措辞,请您继续讲下去吧。

    孔子就接着说:阴阳不互相交合,万物就不会出生。大昏就是要传宗接代,继承万世之业,您怎么说这样做是太隆重了呢?孔子接着说:大昏以后,在家庭内,夫妇共同主持宗庙祭祀之礼,其身份足以和天地之神明相般配;在朝廷上,夫妇共同发布政令,足以确立上下;臣子出了错误,可以用礼纠正;国君为政出了错误,可要把礼放在首要位置,礼大概就是为政的根本。

    孔子又接着说:从前三代贤明天子的为政,一定要尊敬他的妻和子,这是很有道理的。所谓妻,乃是供养父母生前身后的家庭主妇,敢不尊敬吗?所谓子,乃是父母的后代,敢不尊敬吗?君子无所不用其敬,但尊敬自身却是最重要的。因为自身乃是父母生出的枝叶,敢不尊敬吗?不能尊敬自身,也就是伤害自己的父母。伤害自己的父母,也就是伤害自己的根本。伤害自己的根本,枝叶也就跟着死掉。自身、妻、子,这三者也是百姓的象征。

    由尊敬自身推广到尊敬百姓的自身,由尊敬自身的妻子推广到尊敬百姓的妻,由尊敬自己的子推广到尊敬百姓的子,国君如果能够做到这三条,则普天之下人人都可以受到尊敬了。从前的太王就是这样做的,能这样做,国家就好治理了。

    哀公问道:请问什么叫做尊敬自身呢?孔子回答说:君子说错的话,老百姓就会桑做圣旨;君子做错的事,老百姓也会当作榜样。君子如果能够不说错话,不做错事,老百姓就会不等待命令而做到恭敬。如此这般地做了,就是能够尊敬自身了。能够尊敬自身,也就是给父母脸上争光了。

    哀公问道:什么叫做给父母脸上争光?孔子回答说:所谓君子,是人的一种美名,百姓送他这样一个称呼,说他是君子之子,这也就是使其父母成为君子了,这就是给他的父母争得美名了。孔子又接着说道:古人的为政,把爱人看得最重要。不能爱人,人将害己,这样就不能保护自身。不能保护自身,就不能安居乐业。不能安居乐业,就难免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就不能成就自身。

第504节 礼就是做事的方法() 
哀公问道:请问什么叫做成就自身?孔子回答说:凡是都不做错,就叫成就自身。哀公又问道:请问君子为什么那样地看重天道呢?孔子回答说:看重它的永不止息,就好像日月的东升西落永不止息,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开通无阻,保持永久,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无所作为而万物皆成,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万物皆成而又明明白白,这就是天道。

    哀公说:寡人愚钝,这是您心里有数的,所以请您多加指教。孔子闻听此言就连忙离开座位惭愧不安地说:仁人凡是不犯错误,孝子凡是不犯错误。所以仁人的孝敬父母如同孝敬上天。敬爱上天如同敬爱父母,所以孝子能够成就自身。哀公说:寡人很高兴听到您这一番高论,只是担心以后再犯了错误怎么办?孔子回答说:您能讲出这样的话,真是作臣子的福气啊!

    (28)仲尼燕居

    孔子在家闲坐,子张、子贡、子游在一旁侍立,在随便谈论时说到了礼。孔子说:你们三个人都坐下,我来给你们讲一讲什么是礼,以便你们能够到处运用,处处普及。子贡马上离开坐席回答说:请问老师要讲的礼是怎样的呢?孔子回答说:虽然恭敬但却不合乎礼的要求,那叫粗野;虽然外表恭顺但却不合乎礼的要求,那叫花言巧语;虽然勇敢却不合乎礼的要求,那叫乱来。

    孔子又补充说道:花言巧语只是给人以仁慈的假象。孔子又说:师做事往往过火,而商却往往做得不够,子产好像是百姓的慈母,他能让百姓吃饱,但却不知道怎样教育他们。子贡又马上离开坐席说:请问怎样做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孔子说:只有礼呀!礼就是用来掌握火候使人做到恰到好处的。

    子贡退下来,子游又上前问道:请问礼的作用是不是就在于治理丑恶而保护善美?孔子说:是的。子游又接着问:究竟怎样治理丑恶保护善美呢?孔子回答说:郊天祭地之礼,就在于对鬼神表示仁爱;秋尝夏禘之礼,就在于对祖先表示仁爱;馈食祭奠之礼,就在于对死者表示仁爱;乡射、乡饮酒之礼,就在于对乡党表示仁爱;招待宾客的食飨之礼,就在于对宾客表示仁爱。

    孔子又接着说:如果明白了郊天祭地,秋尝夏禘之礼的含义,那么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就心中有数,就好比用指头在手掌上指指画画一般。所以,因为日常生活有了礼,长辈和晚辈就有分别了;因为家门之内有了礼,祖孙三代就和睦了;因为朝廷之上有了礼,官职爵位就有条不紊了;因为田猎之时有了礼,军事训练就娴熟了;因为军队之中有了礼,作战目的就达到了。

    因为有了礼,宫室的建造就合乎制度,量鼎的制造就不失分寸,五味就各得其时,乐曲的演奏就和身份、场合吻合,车辆的建造就合乎规定,鬼神就得到合乎要求的祭飨,丧事就会办得恰如其分,解说事情就不会离题千里,百官的职能就会互补混淆,各项政令就能得到施行;如果个人能够把礼拿来身体力行而且时时不忘,那么他无论干什么都会干得恰到好处。

    孔子说:礼是什么呢?礼就是做事的办法。君子一定有要做的事,那就必定有做事的办法,治理国家而没有礼,那就好比匣子走路而没有助手,迷迷茫茫不知该哪里走;又好比整夜在暗室中寻找东西,没有火把能看见什么?如果没有礼,就会手脚不知该往哪儿放,耳朵不知道该听什么,眼睛不知道该看什么,在社交场合是该进该退该揖该让,就全都乱了套。

    这样一来,日常生活中长辈晚辈也就没有了区别,家庭内部三代人也失去了和睦,朝廷上的官爵也乱了套,田猎和军事训练也毫无计划,作战打仗也没有了规矩,五味和四时乱配,乐曲乱吹一通,车辆的制造也不依照规矩,祭祀鬼神的规格错乱,丧事办得不像丧事,解释问题离题千里,百官的职守混乱,政令得不到推行;在这种情况下去亲身力行、时时不忘,那就会抬手动脚都出毛病。这样一来,就会无法领导和团结百姓了。

    孔子说:你们三个人仔细听着!我告诉你们,除了上面讲的礼以外,礼还有九个节目,而大飨之礼占了其中的四个。如果知道这些,即便是葛种地的农夫,依礼而行,也可以说是圣人了。两国国君相见,宾主互相揖让而先后进入大门。进入大门以后,马上钟鼓齐鸣。宾主互相揖让而升堂,升堂以后,一献之礼完毕,钟鼓之声停止。这时堂下的管乐奏起象这首乐曲,而大武之舞、大夏之舞,一个接着一个地相继跳起。

    于是陈列美味佳肴,安排应有的礼仪和乐曲,执事人等一个不缺。这样做了以后,客人就不难看出主人待客的深情厚意了。此外,走路笔直,合乎曲尺的要求;旋转的弧度,合乎圆规的要求;车上的铃声,合着采齐乐曲的节奏;客人出门时,奏起振羽这首送别曲;撤席之时,奏起雍这首结束曲。

第505节 孔子闲居() 
所以,君子做事,没有一件不合乎礼的要求。客人刚一进门就钟鼓齐鸣,这是表示欢迎之情。歌工升堂合唱清庙,这是表现文王的崇高德行;管乐队在堂下奏起象这首乐曲,这是表现武王的伟大功业。所以古代的君子要互相沟通感情,根本就用不着说话,只要通过行礼奏乐就可以表达意思了。

    孔子说:所谓礼,就是道理;所谓乐,就是节制。没有道理的事君子不做,没有节制的事情=君子不做。如果不能通过诗经言志,在礼节上就会出现差错;能行礼而不能用乐来配合,礼就显得单调呆板。如果道德浅薄,即便行礼也只是一个空架子。孔子又说:各种制度是由礼来规定的,各种文辞上的修饰也是由礼来规定的,但要实行起来,却是非人不可呀!

    子贡又离席发言说:请问夔(kui)这个人是不是只懂得乐而对礼一窍不通呀?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古代的那个夔吗?须知古代的人是把精于礼而不精于乐的人叫做素,把精于乐而不精于礼的人叫做偏。夔这个人只不过是在乐的方面的造诣比在礼的方面的造诣高一些罢了,所以只传下来一个精通音乐的鸣声,须知那是根据古人的标准来说的。

    子张问到如何从政,孔子说:师(子张名师,字子张)啊,你往前边走,听我给你说!君子从政,不过是首先自己在礼乐方面精通,然后再拿来付诸实行罢了。子张似乎没有听懂孔子的意思,就又接着发问。孔子于是继续说道:师,你以为只有铺设案几筵席,升堂下堂,献酒进馔(zhuàn),举杯酬醉,这样做了才算是礼吗?你以为只有在位置上晃来晃去,挥动羽龠(yuè),敲钟击鼓,这样做了才算是乐吗?其实,说到就能做到,这就是礼,做起来又使人感到快乐,这就是乐。君子只要在这两点上狠下功夫,不需要多么费劲,天下就会太太平平的。

    于是诸侯来朝拜,万物各得其所,百官无不恪尽职守。礼得到了重视,这就是百姓们为什么得到了治理;礼被扔到了一边,这就是百姓们为什么作乱。举例来说,屋室有房室和台阶之分,坐席有上下之分,乘车有左右之分,行路有先后之分,站立要各就其位。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如果屋室没有房室和台阶之分,堂和室就混乱了;如果席位没有上下之分,座位就混乱了;如果乘车没有左右之分,车上的位置就混乱了;如果行路不分先后,道路就混乱了;如果站立没有顺序,谁的位置在哪里也就混乱了。

    从前圣明的帝王和诸侯,分别贵贱、长幼、远近、男女、内外的界限,使他们不敢互相逾越,用的都是这个办法啊!三个学生听了孔子的这一番高论,心中豁然开朗,好像瞎子重见光米昂一样。

    *********

    (29)孔子闲居

    孔子在家休息,子夏在旁边侍立。子夏问道:请问诗经上所说的“平易近人的君王,就好比百姓的父母。”那怎样做才可以叫做百姓的父母呢?孔子回答说:说到百姓的父母,他必须通晓礼乐的本源,达到五至,做到三无,并用来普及于天下;不管任何地方出现了灾祸,他一定能够最早知道。做到了这些,才算是百姓的父母啊!

    子夏说:什么百姓的父母,学生已经领教了。再请问什么叫做五至:孔子回答说:已经有爱民之心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已经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已经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已经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就会有哀民不幸的心至于百姓。哀和乐是相生相成。这种道理,瞪大眼睛来看,你无法看得到;支起耳朵来听,你无法听得到;但君王的这种思想却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就叫做五至。

    子夏说:什么是五至,学生已经明白了。再请问什么叫做三无?孔子回答说:没有声音的音乐,没有丧服的服丧,没有形式的礼仪。这就叫做三无。子夏说:什么是三无,我大体上已经懂了,再请问什么诗最近乎三无的含义?孔子回答说:“夙夜谋政,志在安邦”,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声音的音乐;“仪态安详,无可挑剔”,这句诗最近乎没有形式的礼仪;“看到他人有灾难,千方百计去支援”,这句诗最近乎没有丧服的服丧。

    子夏说:您这番话太伟大了,太美妙了,太有哲理了!是不是话说到这里就算到头了呢?孔子说:怎么会呢?君子在实行三无的时候,还有五起呢。子夏说:五起怎么讲?孔子说:第一,没有声音的音乐,百姓不违背国君的心愿;没有形式的礼仪,国君的态度从容不迫;没有丧服的服丧,设身处地的同样非常悲伤。第二,没有声音的音乐,心愿已经满足;没有形式的礼仪,态度恭恭敬敬;没有丧服的服丧,爱心延及四方各国。

第506节 礼是用来防止人们出现过失() 
第三,没有声音的音乐,上下心愿交融;没有形式的礼仪,上下和睦齐同;没有丧服的服丧,使万国之民竞相孝养。第四,没有声音的音乐,四方闻着日益增多;没有形式的礼仪,一天胜似一天,一月强过一月;没有丧服的服丧,使纯粹的道德日益光明。第五没有声音的音乐,使响应之心纷纷而起;没有形式的礼仪,普及四海;没有丧服的服丧,传及后世子孙。

    子夏问道:夏禹、商汤、文王的德行,和天地并列而为第三。请问怎样才可以称作是和天地并列而为第三呢?孔子答道:要遵奉三无私的精神,用恩德招揽天下百姓。子夏接着问道:什么叫做三无私呢?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样无私地覆盖万物,像地那样无私地承载万物,像日月那样无私地照耀万物。按照这三条来招揽天下百姓,就叫做三无私。这个意思在诗经里也有所反映:奉行天命不敢违,至于成汤登君位。降下政教不迟缓,聪明谨慎曰向上。明德长久照下民,恭恭敬敬事上帝,帝命九州效法汤。这就是商汤的德行。

    天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有刮风下雨,也有下露降霜。这些都是天所显示的教化,人君应当奉行作为政教。大地承载着神妙之气,风雷鼓荡,万物萌芽生长。这些都是地所显示的教化,人君应当奉行作为政教。圣人自身的德行极其清明,他的气志微妙如神。在他将要称王天下的时候,神灵有所预知,一定要为他生下贤能的辅佐之臣。就好像天降及时之雨,又好像山川飘出祥云。

    有诗经为证:五岳居中是篙山,巍巍高耸入云天。中岳高山降神灵,生下甫侯和申伯。只有甫侯和申伯,才是周朝栋染臣。诸侯靠他作屏障,宣扬盛德遍四方。这就是文王、武王的德行。夏、商、周三代称王,在其称王之前就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诗经上说:勤勉不倦的天子,美好名声千古传。这就是三代圣王的德行。诗经上又说:太王施其文德,团结四方各国。这就是太王的德行。子夏听到这里,一跃而起,倚墙站立,说:嫡子敢不接受老师的这番教诲吗!

    *********

    (30)坊记

    孔子说:君子的治民之道,打个比方来说,就好像放置河水漫溢堤防吧!它是为了防止百姓出现过失。虽然周密地为之设防,百姓中还是有人犯规。所以君子用礼来防止道德上的过失,用刑来防止邪恶的行为,用教令来防止贪婪的**。

    孔子说:小人贫则穷困,富则骄横;穷困了就会去偷盗,骄横了就会去乱来。所谓礼,就是顺应人的这种情况而为之制定控制的标准,来作为防止百姓越轨的堤防。所以,圣人制定出了一套富贵贫贱的标准,使富起来的百姓不足以骄横,贫下去的百姓不至于穷困,取得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不至于对上级不满,所以犯上作乱的事就日趋减少。

    孔子说:贫穷而能乐天知命,富贵而能彬彬有礼,一家族人多势众而能安守本分,普天之下能做到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诗经上就说:有些百姓贪心作乱,心安理得地去残害他人。所以做出规定,诸侯的兵车不得超过千乘,国都的城墙不得超过百雉,卿大夫之家的兵车不得超过白乘。用这种办法来防备百姓,诸侯还是有叛乱的。

    孔子说:礼这个东西,是用来去掉疑惑、辨别隐微,从而防范百姓越轨的。所以人的贵贱有等级,衣服的色彩、图案有差别,朝廷上有固定的班位,这样一来,老百姓就知道谁该让谁了。

    孔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没有两个君主,一家没有两个主人,最高的权威只有一个,这就是要向百姓显示有君臣之别。楚、越的国君暗地里称王,国君去世,春秋贬斥他们,不书写他们的葬礼;按照礼的规定,诸侯不得像天子那样称天,大夫不得像诸侯那样称君。这就是担心百姓对上下级关系产生迷惑。诗经上说:你看那盍旦鸟儿的鸣叫,人们尚且讨厌它。更何况对那些僭越犯上的人呢!

    孔子说:国君不和同姓的人同车,和异姓的人可以同车,但不可以穿相同的服装,这是要让臣民避嫌。用这种方法来防范,臣民中还有同姓弑杀国君的。

    孔子说:一盅酒,一盘肉,让来让去,君子才接受那不好的一份,就这样还有人僭越长者。筵席之上,让来让去,君子才坐在下首,就这样还有人僭越尊者。朝廷上的班位,让来让去,君子才立在贱位,就这样还有人僭越君上。诗经上说:如今人们心不良,遇事只知怨对方;接受官爵不谦让,事关自己道理忘。

第507节 礼仪和荣誉() 
孔子说:君子尊重别人而贬抑自己,先别人而后自己,这样一来在百姓中就会兴起谦让的风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