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予这装扮还真不错,要不以后让他这样子得了!”叶母看着电视,随口道。
“小予这古风装扮有些帅过头了,还是低调些好。”叶父道。
“我也就随口说说的,到底怎么样,还是要看小予自己的意思,不过他对这些好像不是很在意。”叶母道,“接下来,应该是小予的节目了吧?他和小瑶的这个。毕竟是临时添加的。”
“虽然是临时添加的,但这效果看上去却是不比之前的节目差。”叶父得意地说道。
……
“我去!叶予这次亮相简直帅爆炸了有木有!”
“笑傲江湖曲!哈哈哈哈!之前有哪几家媒体说叶予写不出笑傲江湖曲来着?!有人拿本子记下来没?!”
“不用记!我刚去看了,那几家媒体已经被网友们给喷了一遍了,听说最先挑起这事儿的《娱乐大爆料》被喷得格外的惨!!啧啧啧。这大过年的,碰上这种事,十足十的‘开门黑’啊!其中规模小一些的媒体,从此一蹶不振都很可能啊!”
“啊啊啊啊!不行啦,姐姐我流口水了!太帅了!叶予居然这么适合古风!!”
“叶予这古风装扮一亮相。恐怕今晚就有导演要打电话请他拍电视,拍电影了!”
“你脑子秀逗了?有哪个剧组请得起叶予拍电视、拍电影?联想开出一亿一年的代言费都没请动他,有剧组能请动叶予拍戏?根本不可能!!ps:除非叶予自己愿意。”
“那倒是。昨天的时候不是有新闻出来吗?扣扣集团以2800万的价格买下了《she…is…my…sin》的独家使用版权,并和语叶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叶予一首歌的独家使用版权就卖了2800万,有几个剧组能请得起他?况且,以叶予的性格,除非他愿意,否则你开再高价都没用!”
“这就是你们不懂了。别的剧组请不起,但叶予也会自己拍啊!再说了,以叶予的创作实力。显然他自己拍会更好!”
“叶予好帅!叶瑶好漂亮!刚才演出的时候,他俩就像是神仙眷侣一样~在一起!在一起!支持在一起!!”
“卧槽!叶予弹琴的样子太潇洒,太帅了!我明天就去买一把,准备练琴了!!”
确实,就像叶父说的那样,虽然这个节目是前不久才临时添加的,但叶予让人惊艳的亮相,以及这一曲洒脱之极的《笑傲江湖曲》着实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舞台上,琴箫同止,叶予收手。拿起放置于腿上的瑶琴,站起身来,而一旁的叶瑶也是缓缓睁开眼睛。
两人相视一笑,往舞台前方走去。
与此同时。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也是从两侧登上台来。
“绕梁三日,绕梁三日啊!”男主持人陶兴一边走着,一边满是感慨地说道。
“叶予你和叶瑶的这表演才两分钟,简直就是吊人胃口啊!”女主持人孙忆也是笑着说道,“这么点时间,完全听不够嘛!”
“是啊。别说是观众们了,就连我们都要有意见了!”陶兴接口道。
四人站定,叶予微微一笑,说道:“这首笑傲江湖曲是为了之后拍电视剧而打造的,两分钟的长度才正合适。”
“唉,真是太可惜了!”闻言,两位主持人都是深深惋惜道。
几人又是说了会儿话后,主持人陶兴开口道:“听说古代才子每路过一个地方时,常常会留下他的墨宝。叶予你来一趟春晚,不留一个好意思吗?”
“对啊,你若是不留的话,就算我们答应,电视机前这千千万万的观众也不答应呀!”主持人孙忆接口道。
叶予谈笑自若,道:“没问题!这大过年的,我怎么会扫大家兴呢!”
闻言,主持人陶兴一挥手,朗声道:“笔墨纸砚!”
很快,笔墨纸砚便被工作人员送了上来。
笔、墨、纸、砚,皆是上品。
墨,自然是研磨的,但在送上来之前就已经研磨好了。
“叶予你可是咱们华夏有名的才子,不久前还给我们写了一首五言绝句,你这次该不会打算写‘新年快乐’四个字就了事吧?”主持人孙忆刁难道。当然,这是事先安排的台词,并不是真的刁难。
叶予哈哈一笑,道:“那自然不会!待我赋诗一首!”
说罢,叶予提笔,微微沉吟后,沾了沾墨汁,缓缓于宣纸上下笔。
笔走龙蛇,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
端的是一手好字!!
(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二章 书法与诗!()
作者的话:第二更依旧在0点之后……不过应该在0点30分之前,最迟不会超过1点。▲∴▲∴,不好意思,最近卡文,而且我是个手残……
分割线
虽然春节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日,而且还是过年,但有关春节的经典诗词并不多。
而这原本就不多的春节相关经典诗词,也大多带有悲苦的味道。
这或许是因为文人既时常悲天悯人,又时常悲叹自身遭遇,也或许是因为自古以来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更多,他们常常会背井离乡,过年也身处异乡,亦或是因为悲剧往往比喜剧更具艺术价值,能更多地流传下来……
原因有很多。
因为现实问题很复杂。
而这种现象级别的问题就更复杂了。
虽然春节相关的经典诗词不多,其中喜庆的更少,但是,少不代表没有。
在前世,就有一首关于春节的喜庆诗广为流传,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听过。
此刻,舞台上,叶予一番古风装扮,略带些武侠特色,但不是那种武林人士常穿的劲装,因为他并没有兴趣刻意扮演令狐冲。
这又不是在拍电视剧,或者拍电影。
因此,没兴趣,也没必要。
他只要扮演他自己。
他穿的是宽袍大袖,以黑色为主的宽袍大袖,样式并不复杂,显得简单随意。
长发,长袍。
他本身的头发自然没有那么长,这是造型师的杰作。
这一番装扮,配合叶予本身的气质,在弹琴时是致命的。在写字时同样是致命的。
弹琴为他添一分潇洒。
写字为他长一分书卷气。
这次,他要写的是诗。
诗词若是不用毛笔字写,总归会少几分韵味。
同样的,写毛笔字时若是不穿宽袍大袖,而穿现代服饰,则也会少几分韵味。
因此。当诗词、书法、宽袍大袖这三者碰撞在一起,又碰上叶予这般气质时,迸发出的是一种难言的魅力。
在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看来,先不论字写得好不好,单单叶予这提笔赋诗的造型,便无可挑剔。
“唉,小予今晚的这一番亮相,恐怕要把我们家诗儿给迷死了。”林母微微皱眉,有些担忧。又有些感叹地说道,“那丫头从小跟着我学琴棋书画,对这种古风特别着迷。更何况……更何况……这台上的是小予,那丫头本来就喜欢他。”
“小予身边可不是个好的归宿。”林父也是皱眉,接口道,“你看台上的小瑶,还有小予家里的苏小沫,还有那个为了他辞职。现在当了他经纪人的何茹。他这身边可乱得很啊!”
“本以为心儿是不让人省心的那个,没想到诗儿更不让人省心。”林母显得很是担忧。
见此。林父连忙改口安慰道:“算了,仔细想想,诗儿才18岁,谈归宿什么的还早。在她这个年纪,喜欢上一个有女朋友的男生,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但……诗儿要是认定了小予怎么办?那丫头虽然文静。但对于认定的事情是非常执拗的。而且,小予也不是一般的18岁少年。”林母依旧为女儿的事情担忧不已。
“你也别操太多心,小予过完这个年,也才19岁。他们都还年轻着呢,我们现在就担心这个。岂不是杞人忧天?”林父想到自己女儿的性格,也有些担忧,但见林母这般,也只得摆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劝慰道。
两人一边悄声说着话,一边看着台上正准备写字的叶予。
杜甫曾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当然,叶予没有那么夸张,就算是李白,也没那么夸张。
他这一手字,以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的书法为基础,在这数月里几经琢磨,开始尝试融入他自身的特质。
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重在气韵,笔法自然不拘,可谓意忘工拙,妙在藏锋,给人以一种酣畅洒脱之感。他在谈到自己书法时,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意指在书法创作上重意不重形,追求自由和洒脱。
但他并没有用怪异来故意凸显这点。
也因此,他的字端庄娟秀,中正平和,丝毫不显做作。
可以说,苏轼的书法是非常适合叶予的。
但叶予是叶予,苏轼是苏轼,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
叶予兑换的也只是神似级别的,两人的字神韵相似,但字迹却是不同。
不过,显然,叶予对此并不满足。
因此,在这几个月里,他会时不时琢磨书法,尝试缓缓将自身的特质融入其中,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此刻,当他在春晚的舞台上缓缓落笔时,其书法中,洒脱不再是苏轼的洒脱,而是叶予的洒脱!且其中还隐隐透出一股少年人才有的轻狂!!
这是叶予自己的书法风格!
脱胎于苏轼的书法,融合了叶予自身的特质!
虽因琢磨的时间还短,还未彻底成型,却已然初具雏形!!
在舞台的大屏幕上,在千千万万家庭的电视屏幕上,叶予稍稍调整了一下,左手拉着右手的袖子,提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微微躬身,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在宣纸上缓缓写下了前世那首脍炙人口的新年诗。
《元日》!
那首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之手的《元日》!
看着屏幕上叶予提笔赋诗的风采,看着宣纸上那一手姿态横生,气象雍裕,隐隐透出一股锋芒的书法,就算是那些看到过叶予所写的《沁园春?雪》的观众都是惊叹不已!
而那些在此之前从未见识过叶予书法的人,则感受更甚。
好字!端的是一手好字!!
完全不懂书法的人。能看得出这一手字写得很好,恐非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略懂一点书法的人,则能感到有一股神韵似是扑面而来!这一手字有神韵,而非仅仅有其形也!
在书法方面懂得多些的人,纷纷感叹叶予的书法已然登堂入室,有大家之风!
而那些真正钻研书法的人。此刻心中的震撼却是难以言喻,只因叶予的这手字岂止是有大家之风!这分明是自成一家!!或学古人,却不践古人,已然超脱了出来!
懂得越多的人,此时心里就越是震撼!
林母细细品味了一番,感慨道:“小予的字比上次多出了一点锋芒!而且,这字中的自由洒脱之感也与当初有所不同了。取众家之所长,并在此基础上自成一家。之后却并不满足于此,对书法再次进行打磨钻研。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
“我是没你懂得多。彦琳,按你所说,小予对他自己的书法又进行了打磨和钻研。你的意思是,小予现在写得比以前更好了?”林父问道。
林母仔细思考了一番,道:“说不好,在我看来是差不多的,但这次显然更契合小予的性格和气质。他上次的书法,就像是他在取众家之所长后。创立了他自己的风格。但却还是个雏形,也就是说。是取众家之所长并超脱出来后,还没有进行过打磨,因此,与其自身特质还有些不太契合。而现在,是他在上次的基础上,融入了他个人色彩后。形成的新风格。呃,不对,也不能说新风格。照我看,他这风格还没完全成型,毕竟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事。需要成年累月的琢磨。或许,以后小予还能写得更好吧!”
林母说得确实没错,当初那一手字是苏轼的风格,不是叶予的风格,自然是与其特质有些不太契合。
当然,林母不知道穿越的事情,所以将苏轼的风格当成了叶予取众家之所长后创立出来的雏形。
“原来如此,就是说,小予的字还有进步空间?”林父问道。
“难说,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正因如此,我才说小予了不起。若是换了其他人,有了小予这般成就,写了这么好的一手字,哪会愿意继续打磨钻研书法?书法这东西,一旦到达了这种高度,有时就算是琢磨个好几年,都不一定有一丝进步的。而所谓融入个人色彩,其实是对风格作出改变和调整。这种改变和调整岂是那么简单的?这么说吧,你琢磨个几年,最后却是写得比以前差了,也不足为奇。所以,我才说小予了不起!”林母感叹道。
“原来如此。”林父笑道,“不过,我更关心他的这首诗。这首诗可有着两层意思啊!”
“除了新年诗外,还有另外的意思?”林母惊讶,仔细看去。
此时,叶予已是写完了诗,将手中的毛笔轻轻放了下来。
与此同时,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分立两侧,将宣纸展开,并一人一句配合地将其念了出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林母仔细看了看,又想了想,突然惊声道:“政治诗?!”
林父点头,笑道:“虽然你比我在诗词方面懂得多,但在政治嗅觉方面,我可比你敏锐多了。小予这首诗既是在讲新年,又是在讲‘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讲‘改革与创新’。准确来说,这首诗既可以说是政治诗,也可以说不是。”
林母摇头失笑道:“或许,小予会因为这首诗被上面夸奖也说不定。改革与创新,这可是时代主旋律啊!”
(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三章 以诗评时事!()
对于很多人来说,叶予总是能带给他们惊喜。
这不,刚才,他就秀了一手书法,又作了一首好诗!
写春节的好诗可不多见,叶予这首朗朗上口的七言绝句《元日》顿时就让很多人都深深记住了。
舞台上,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念完了诗,又感慨了几句后,便有工作人员上来讲笔墨纸砚拿了下去。
男主持人陶兴道:“叶予你这首诗可写得喜庆啊!不但喜庆,还带着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恐怕,要不了几天,全国各地都要传你这首诗了。”
叶予谦虚地笑笑,道:“作品若能广为流传,是作者的荣幸。”
“叶予你的作品很多,有诗词,有小说,有漫画,也有歌曲,其中广为流传的也不少。你现在可是我们华夏的大名人了。”女主持人孙忆接口道。
“算是吧。”叶予笑道,并不否认。
“今天是旧年的最后一天,过了12点,新的一年就开始了。咱们华夏人有句老话,叫‘新年新气象’,说的,便是大家对新的一年的展望。当然,这气象啊,也分大小,有小气象,也有大气象。小气象是个人的,大气象是社会的。在这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叶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孙忆说道。
叶予考虑了下,说道:“说到这儿,我还真有些话想跟大家说说。就前段时间吧,我大伯家遇到了件事儿。”
“哦?什么事儿?”主持人陶兴好奇追问道。
“唔……也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事儿,这几年来,新闻里也常有报道。”叶予道。
电视机前。叶予大伯家。
“这个……小予难道打算在春晚上讲讲我们家遭遇碰瓷的事儿?”叶予的大伯用手指着电视,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我去!那咱们家这也算是间接上了春晚了?”
“春晚不是每年都有针砭时弊的节目吗?小予他人气那么高,让他来一个也很正常嘛!”
“这几年碰瓷的事情特别多,春晚说不定还真可能说说这事儿。”
“哈哈哈!咱老叶家也算是上过春晚了!!今年过年去亲戚家有的说了!”
而与此同时,叶家人也是惊讶不已。
因为。上次叶父跟叶予提这事儿时,曾经说过让叶予借助他的社会影响力多发表些言论。
叶予当时说记下了,不过要有合适的时机,做起来才能事半功倍。而在这之后,叶予一直没有行动,一家人还以为他太忙给忘了呢!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事儿竟是被提上了春晚!!
这实在是出乎了叶父叶母的意料。
春晚舞台上,叶予继续道:“具体过程太长,我就不详细说了,简单说来,就是俩字碰瓷!”
“哦哦哦!碰瓷啊!这我知道。最近几年常有这方面的新闻报道。”主持人陶兴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
在这之后,俩主持人说了下自己的看法,又问了下叶瑶的看法,然后转向叶予问道:“叶予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这个嘛……”叶予想了想后,说道,“我就写首诗吧!”
主持人一愣,笑道:“行!今天叶予你是火力全开啊!又是一首诗。这可是第三首了啊!”
叶予微微笑了下,道:“这首跟前面两首有些不一样。前面两首是古诗,这首是现代诗。唔……这首现代诗是我对老一辈人的记忆和感受有所感触而写的。我的看法就在这首诗里。”
“那我就洗耳恭听了。”主持人陶兴笑着说道。“这次来主持春晚,可真是赚到了。”
叶予沉吟了下,缓缓道: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
叶予念到这儿,电视机前的很多人都是愣住了。
不是因为好,而是因为一般!!
与叶予的前两首诗相比。他现在正念着的这首现代诗听起来实在是太一般了!
这是怎么回事?
叶予发挥失常了吗?!!
还是说,叶予擅长写古诗词。不擅长写现代诗,所以写得这么一般?!!
一般!
这真的很一般啊!!
这几句诗。别说是从叶予口中出来了,就算是从一个普通人口中说出,他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