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黄色拖地长裙,紫金九尾凤珠冠,光是这些就足以让人呼吸一滞。而她衣裙上飞舞九天的凤凰,金线勾勒而成不说,凤眼更是用红宝石点缀而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好似随时都会冲天而起一般。
皇后,凤凰,凤冠。。。。。。
场中霎时一片静谧,众人盯着眼前这白发红颜的宫装美人,或者震惊愕然,或者疑惑不解,又或者陷入了沉思。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竟是惊得霍然而起,满目警惕地盯着那含笑而来的女人。
女人笑得大方得体,走得也不紧不慢。
她踏出的每一步,似都经过精心的测算,一步,两步,三步。。。。。。一步又一步地走向席位的最高处。
这时总算有人反应了过来,有人惊惧不已,有人左顾右盼,而大多数则开始窃窃私语。混乱间,有人一声惊呼,然后不顾礼数地冲到了走到中间,匍匐在地叩拜道,“天佑轩辕,天佑轩辕啊!皇后娘娘,您总算康复了!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人抬眸去看,见那人又惊又喜,热泪盈眶,竟是轩辕国左相——庄琦!
而既然有人起了头,便会有人追随。不过片刻时间,走道密密麻麻跪倒了一大片。
他们之中身份各异,有朝臣,有妃嫔,也有太监和宫女,唯一相同的是,他们一样的神情激动,满面红光,泪盈盈振臂高呼——“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天佑轩辕啊!”
可是,皇后娘娘不是早在十五年前就薨了吗?自从武后之后,武帝便一直后位空悬,从未有过立后的打算啊。既然如此,这个人。。。。。。
未曾见过武后的人并不少,即使庄琦人等阵仗摆得好,还是有人犹疑不定,一副全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好在,庄琦浸淫官场多年,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不待有人来问,便扑在武后身前大声哭了起来,“娘娘您当初积劳成疾,闭了死关静养十五年之久。总算天佑轩辕,如今您凤体安康,此乃我轩辕之福,百姓之福啊!”
短短几句话,将前因后果交待地清清楚楚。武帝在上方听得差点拍手叫好,庄琦啊庄琦,果然是此中的一把好手!
武帝的脸色阴晴不定,这势必会导致一部分人不敢动作。但武后并不介意,只见她双足微停,施施然伸开双臂,道了声,“今日乃是家宴,便不必这么多繁文缛节,平身吧。”
口中如是说着,一双眼却从未离开过武帝半步。直到武帝收起满脸的不可思议重新坐下,武后才轻抬足尖,缓缓走到武帝身旁落座。
“朕原本以为,你已经明白朕之前所言是谓何意。”
错落的一瞬间,武帝从齿缝里蹦出一句话,声音极轻,近乎耳语。武后当然听到了,可偏偏面不改色,含笑扫向下方各座,只字不语。
除夕宴仍要继续,人们有太多的疑问和顾虑,最终却只能端起酒杯,开始了新一轮的推杯换盏。
而场中央的高台上,红颜白裙,青丝墨染,那些婀娜多姿的女子时而低眉,时而抬腿,手中的白纱如一捧白月光,将整个宴会抹上了一层温婉。可惜的是,即使再动人的歌声,即使再美丽的舞姿,都无法掩盖宴会中的那种古怪。
在无数窥视与探究的视线中,武帝亲密地握住武后双手,两人并肩而坐,似乎谈笑风生。
而若是你有幸站在他们身侧,恐怕就不会这样以为。
“你疯了,虎毒不食子,难道想害死自己的儿子吗?”
“虎毒不食子,那就要看你是不是丧心病狂到这番地步了。”武后嫣然一笑,甚至好似撒娇般地往武帝胸前靠了靠,只是口中说出来的话语却冰冰凉,毫无温度。
轩辕国百姓喜爱看戏,而这宫中的除夕宴可不就是一场大戏?
武帝与武后演恩爱,群臣与妃嫔演乖巧,连刑关与何守正这等人也演着本分。说起来,倒是李贵妃最与众不同。因为,从始至终,她都端端正正坐在桌前,一动也未动过。当然,若是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她的贴身侍女换了。虽然半步不错地随侍在一边,却是个脸生的,甚至从未在宫中见过。
大多数人并未注意,可是李太后却一早便注意到了。
李府倒台,满门抄斩,太子被丢入天牢生死不知,即便她哭到乾坤殿上,也没能如愿见到自己的儿子。此次变故来得突然,所有的人和事,几乎一夜之间颠倒。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喘气,李贵妃又陡然失踪。李太后这一惊非同小可,使出了浑身解数找人,偏偏踪迹全无。正在一筹莫展,百无头绪的时刻,却突然有人暗中相助。不但告知了事情始末,更将那贱妇的贱种也一并送了过来。而更让人舒了口气的是,李贵妃准时出现在了除夕宴上。
真真是,天助我也!
尽管那侍女有些古怪,但此时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她操心。李太后给了身旁嬷嬷一个眼色,然后便要笑不笑地看着不远处的武后。
笑吧,多笑笑吧,等一会儿,就有的你哭了!
嬷嬷点点头退后几步,然后缓缓往门外走去。
一支歌舞过后,门外再次传来了嘈杂喧闹之声。鉴于声音太响,直接影响到了众人的开怀畅饮,武帝皱起了眉头,道,“门外怎么回事,何人如此喧嚣?”
话音未落,冯公公一路小跑着来到了武帝身旁,凑到耳边嘀咕了几句后,便垂头退到了一边。
武帝面色不郁,眼皮下的眸子却暗暗闪着精光。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今夜乃是除夕家宴,来人啊,替朕看看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在此喧哗?”
守卫的动作很快,几下便将人带到了殿上。
来人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妇人,衣饰考究,容色却相当憔悴。人未站稳,眼泪便噼里啪啦掉了一地。然后,腿儿一软,趴在地上就开始嚎啕大哭。
什么我们李家冤枉啊,家主死得好冤啊,其中必有小人作祟啊,陛下做主啊。。。。。。等等等等,一面哭一面扯着嗓子喊,什么礼数修养,什么高贵典雅,统统都丢到了天边。
此事不消解释,人群中的大多数一眼便明白了其中关键。
李府灭门并非小事,诡异的却是抄斩的动作实在太快,都没三堂会审,便杀的杀,关的关,落了个凄惨不已的下场。而这场中哭诉的妇人并非他人,乃是李府的大奶奶,李贵妃的嫂子荣氏。
曾经的朱门贵妇,一旦失去了所有倚仗,那和路上的泼妇也并无区别。
好多人心中幽幽飘过这句话,然后各自带着看好戏的心思站在一旁。然而他们不说话,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却不能不开口。
“荣氏,你说你李家冤枉,可有证据?若是空口白话,一派胡言,朕便要治你的罪!”
“有,有,有证据!”荣氏连连点头,也记不得哭了,几下抹干了泪水,嘴巴利索地说了起来,“回陛下,李家不但是太子殿下的外家,也是陛下您的外家,便是有十个胆,也不敢贪赃枉法,丢了皇室的荣耀啊。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设了陷阱,然后栽赃陷害,诬告我们满门忠烈,请陛下明察!”
荣氏言辞恳切,说得周遭不少抱臂而观的人交头接耳,暗暗心惊。这是哪个不要命的,竟敢算计到国舅府上去了?太岁头上动土,真真是不要命了!
“李府如今虽已不复存在,但世间仍有正义。就在昨夜,我们终于将那贼人拿住。陛下,此时此刻那人正在殿外,恳请陛下宣他进殿。其中究竟,一问便知!”
荣氏振振有词,声泪俱下,武后却自始至终无动于衷。
这套陈词漏洞百出,稍一动动脑子就能猜到,这罗里吧嗦一大堆,无非是想把脏水往自己身上引。宫中禁卫全是自己的人,她在这荣氏出现的那一刻便摸透了武帝的心思。
抓了苏幕遮却扔给李太后,呵,好一招借刀杀人。轩辕智啊轩辕智,舍了亲儿的性命,然后支使你老母来害你的结发妻子,你可真是打了一手的好算盘!
李太后这些时日急怒攻心,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再加上自己与姓李的原本就有旧仇。只要随意编个故事骗一骗,便能支使着一堆疯狗来咬自己。
这不,殿上那荣氏便是其中的一条好狗。既会叫,又会咬,果然担得起此番重任。不过,李太后也只是用她来引个头,真正的重头戏,恐怕是要用苏幕遮来威胁自己吧。。。。。
武帝见一旁的武后淡定从容,心头有些怪异。出于好奇,他侧首轻声试探道,“朕的皇后,看来你早有打算啊?”
武后依旧是嫣然一笑,口中却硬邦邦道,“陛下,奉劝一句,此时回头还不算太迟。若是他真的出现在了这里,我可不敢保证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
武帝闻言哧声一笑,心中冷哼:朕很了解你,众目睽睽之下,你怎可能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朕的好皇后,你难道想将千古一后的美名毁于一旦吗?
帝后相视而笑,心中所想所思却全然不同。
正在这时,大门再次打开。
只见一男子白衣染血,被人丢在地上,好似死去一般一动不动。而有人五指一收,一把地揪住他的衣领,如拖一样死物一般,粗暴地将他拖了进来。
☆、第162章 最后的赢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除夕夜,举国欢庆,即便是最穷苦的人家,也要努力收拾出一桌好菜。不管是鱼还是饺子,是汤圆还是年糕,处处讨个彩头,预示着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
相比之下,皇宫的除夕宴更为讲究。
其他的不提,光是皇帝御宴桌上摆的冷膳、热膳以及群膳就有四十品,加上之后摆上的酒膳、茶膳各二十品,以及饺子、汤、粥、小菜、蜜饯食品等一百零八品,可谓是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然而,即使是如此的饕餮盛宴,今夜的气氛却依然不好。因为,此时此刻的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门口。
一路粗暴地拖曳,猩红的鲜血便沁出了衣物,最终染在了那花色繁复的地毯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鲜红的血迹。血迹从门口,一路蜿蜒到殿中央,瞧得众人纷纷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刑关看到这里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此人一看便受了重刑,软绵绵如死了一般被人拖拉至此,就算开口说话,说的也未必是真话吧?然而只是片刻之后,刑关便再也没有心思考虑这些问题了。
孔武有力的侍卫将那人丢在地上,然后一脚踹翻了身,终于将那人的面貌暴露在了众人的目光之下。
琼鼻凤目,剑眉斜飞入鬓,即使满面污血,也丝毫挡不住那张精雕细琢的绝色容颜。
这个男人,竟然是——苏!幕!遮!
刑关大惊失色,几乎一瞬间便弹跳而起,眼见着就要冲上前去,却被一双手死死按住!
“坐着,不要捣乱!”
刑关满脸不可置信,看着眼前父亲那近乎冷酷的神色,咬牙切齿道,“你看清楚没有,是他!”
事实上,刑关很想大声吼一句,你瞎了吗?那是苏幕遮,武后的儿子,你的少主!你怎么能。。。。。。
何守正却只是摇头,一双手使了十成功力,一寸一寸地将刑关按回原位,耳语厉色道,“你我只要待在该在的位置,一切事宜,娘娘自有安排。若是你鲁莽行动乱了娘娘计划,为父可以立即将你敲晕带走。”
刑关听到此处蓦地睁大了双眼,不可思议地张着嘴,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僵硬地转过头,去看那端坐在上方的皇后娘娘。不知是不是由于距离太远,他根本就看不清武后的表情。他只能看到,那位母亲完美高贵,高高在上,如同俯瞰众生的神祗,从来不动声色。
荣氏却早已开始哭诉,语声尖利,陈词悲愤。总结下来,无非是痛斥苏幕遮收买官吏,不折手段,谋害忠良等等等等。说了半天,众人也算是看出来了。这苏幕遮,与其说是罪恶满盈,倒不如说是屈打成招。
因为,很显然,荣氏控诉的所有都没有物证人证。她几乎是一股脑儿地将所有脏水往苏幕遮身上泼,而最终的陈词却更简单,那就是——不信你问他,他自己都招了!
可是,苏幕遮早已昏迷,别说招供,众人都怀疑他是不是早就断气身亡了。唉,好歹也是天下闻名的苏公子。曾经束发之年,便以一己之力智退姜国三千玄甲骑兵,就连当时还是七皇子的太子轩辕彻,也曾三顾茅庐,只为求得他的相助。世事难料啊,没想到几个年头一过,曾经的翩翩佳公子成了死刑犯,如今生死不知。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李太后说话了。
“皇后,底下此人,你可认得?”
轰!
话音一落,满室寂静,紧接着便炸开了锅!
什,什么意思?苏公子虽是一介白身,却早已名扬天下,场中认识他的人并不算很少。但是,李太后突然问武后是否认得,这是何意啊?
武后当然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但她却只是皱了皱眉,一脸莫名其妙地回道,“本宫闭关修养多年,不问世事久矣,此人究竟是何人,愿闻其详。”
此话一出,李太后脸色就是一变,就连原本气定神闲的武帝也是瞳孔一缩。武后将这些反应看在眼里,嘴上却自顾自说道,“怎么,母后难道认得此人?”
说着,她那双好看的眼睛眨了一眨,然后漠然地扫了一眼生死不明的苏幕遮。
刑关看到此处心中一跳,暗道:皇后娘娘此时撇清干系,是为了自救呢,还是为了避免苏幕遮受到牵连?他满头雾水地看向自己的父亲,却见自己的父亲何守正没有丝毫意外的神色。他正隐在人群当中,警惕地观察着场中众人的反应。
今夜的除夕宴,真是相当古怪!
刑关心中有不好的预感,急得如百爪挠心,正想偷声向父亲问个究竟,场中却再次发生了变故。
只见,李太后不知何时已经离了席,正冲着武后厉声道,“毒妇,你睁大眼睛看仔细了,这孽畜可是你的亲生儿子!”
话音一落,满室哗然!
什,什么?!武后的儿子?
武后只有一个儿子,那便是第一任太子八皇子。可是,八皇子不是早就夭折了吗?
但众人抬头看看这活生生的武后,又看了看那奄奄一息的苏幕遮,心想凡事无绝对,此中颇有内情啊。。。。。。
李太后看到众人的反应后得意非常,挺胸抬头地提声喝道,“怎么,你有胆子暗中谋害朝中重臣,有胆子乱我轩辕朝纲,却不敢认自己的亲生儿子吗?还是,担心你一旦承认,便露出了狐狸尾巴,毁了一世英名?”
人群中又是一阵哗然!
你想,人们还未从武后死而复生的惊讶当中缓过神来,李府的案子便被推到了殿前。热闹还没看够呢,这疑犯竟然是武后的儿子,本应死去多年的当国皇子,也是曾经的太子爷!这还不算什么,一国之后谋害朝臣,这可是重罪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便是作为看客,众人也不由得紧张。你可知,什么叫“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你说,沾染了这些皇家秘辛,还能好好地走出那扇大门吗?
想到此处,无论是朝臣还是妃嫔,都暗暗大骂李太后老糊涂。你自认为替李家出了恶气,却也将皇家的颜面丢了个干净,同时害得我们一个个都跟着倒霉,真不是个好东西啊!
武帝也是这样认为的。
母后果然是老了,也不好好谋算一番,逮着机会就是一顿乱咬。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实在太蠢!但是他又能如何呢?如今这种情况,一个不小心,便会丢了皇位又丢性命。若非被逼到了绝境,他也不必。。。。。。
想到此处,他勉强将视线从那些大臣身上收回,然后满眼通红地转眸看向武后,一副失望透顶,惊讶非凡的样子。
武后见此人这伤心欲绝的模样,心中暗暗冷笑:你会演,我难道不会吗?
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武后陡然间愤怒地站起身,然后二话不说,含着眼泪便向那不远处的柱子撞去!
“娘娘,使不得!”
不知道是谁一声大吼,紧接着便是一片混乱。有人呆立当场,有人远远躲开,也有人一马当先冲上去阻拦。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武后的头就要撞到那柱子的一瞬间,几个宫女险险地拉住了她。武后被拉住后也不挣扎,颓然地坐在地上,一双眼中满是泪水,却倔强地不肯落下,只是咬着牙齿与远处的太后对视。
李太后显然也没料到对方会来这么一出。
武后此时虽然只字不语,却丝毫不落下风,甚至将她之前的那些话压得死死的,处处给人一种自己冤枉了她的感觉。李太后咬咬牙,正要不顾一切地罗列罪证,有人却抢在她的前面开了口。
“太后娘娘,一而再,再而三,您是不将皇后娘娘逼死,便不肯善罢甘休吗?!”
千钧一发之际,哪个瞎了眼的往枪口上撞,不要命了吗!
众人循声去看,这不看便罢,一看之下心中便是齐齐一凛。
只见,有一人身穿寻常太监服,正规规矩矩地跪在李太后身后。谁也不知道此人是何时跪下的,甚至谁也不知道此人是何时进来的,而更让人噤声的是——此人竟然是福公公!
那个曾经的大内总管,红极一时的福公公。他,不是之前惹怒了陛下,然后被投入天牢了吗?怎么不但没死,反而突然出现在此处?
福公公并不知道众人的疑惑,他满脸疤痕交错,跪在地上,声泪俱下道,“二十年前,您与李贵妃害死了皇后娘娘所生的公主,十五年前,您又与李贵妃合谋害死了八皇子,甚至差点害死了皇后娘娘!”
话音未落,人群中便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一众人面色骇然地看着李太后和李贵妃,皆是目瞪口呆,受惊不小的模样。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也猝然站起,一副痛心疾首,不堪回首的表情。
李太后见此则是白了一张脸,颤抖着声音怒喝道,“哪来的狗奴才,血口喷人!来人啊,拉下去,砍了!”
对于她的惊声尖叫,并没有人行动。一来,禁卫早已在武后的控制之下;二来,大多数人眼中都是将信将疑。这些话,从其他人口中说出来也就罢了,这可是福公公,混迹宫中多少年的大内总管啊!
福公公见此大受鼓舞,虽是跪着,却挺直了腰板,闪着泪光将十五年前的真相说了出来。
“十五年前,您将一位姓罗的嬷嬷送给了李贵妃